登陆注册
2825600000012

第12章 李季兰:虚名达九重下的寂寞(2)

这天天气薄阴,秋风送凉,李季兰正独坐云房,暗自为朱放的久无音信而怅然。忽听门外有客来访,打开门一看,是一位清秀俊逸的青年男子。李季兰请客人落座,先是客套一番,继而叙谈各自在宫观和寺庙中的生活,谈得十分投机。

两人又是一见如故,很快堕入情网。陆羽经常抽时间到李季兰处探望,两人对坐清谈,煮雪烹茶。先是做谈诗论文的朋友,慢慢地因两人处境相似,竟成为惺惺相惜、心意相通的至友;最终深化为互诉衷肠、心心相依的情侣。好在当时道观中泛交之风盛行,所以也无人强行阻止李季兰与外人的交往。

陆羽是个多情而体贴的情人,对李季兰一生不离不弃。一次李季兰身染重病,迁到燕子湖畔调养,陆羽闻讯后,急忙赶往她的病榻边殷勤相伴,日日为她煎药煮饭,护理得悉心周到。李季兰病愈后特作了一首《湖上卧病喜陆羽至》的诗作,抒发了病中喜逢知己的喜悦和感动。

昔去繁霜月,今来苦雾时。相逢仍卧病,欲语泪先垂。强劝陶家酒,还吟谢客诗。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

作为一个女道士,李季兰能得到陆羽如此热情的关爱,心中自是感激欣慰不已。其实,当时李季兰所交往的朋友并不在少数,《全唐诗》中就收录有大量与诸友互相酬赠的诗作,这群朋友中,有诗人、有和尚、有官员、有名士,他们多因与李季兰谈诗论道而成为朋友。

但若讲到知心密友,就非陆羽莫属了,李季兰与他除了以诗相交外,更有以心相交。

想必李季兰自己心里也很明白,在众多的情人之中,唯有陆羽才是她一生不渝的知己。但就连这仅有的一个有情有意不离不弃的人,也碍于门户不能结为夫妻。

◆不随东风任意飞

李季兰和陆羽还有一位共同的好友,就是诗僧皎然。皎然俗家姓谢,是大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出家到梯山寺为僧,善写文章,诗画尤为出色。皎然本与陆羽是好友,常到龙盖寺找陆羽谈诗,有段时间却总找不到陆羽,于是写下了《寻陆羽不遇》一诗:

移家虽带郭,野经入桑麻。迁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叩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陆羽究竟到山中去做什么呢?经皎然的一再盘问,陆羽才道出是往玉真观探访李季兰去了。后经陆羽介绍,皎然也成了李季兰的诗友,常常是三人围坐,相互诗词酬答。

不知不觉中,李季兰又被皎然出色的才华、闲定的气度深深吸引住了,常常借诗向他暗示柔情。李季兰将信纸折成双鲤之状,腹中藏匿诗文。这首《结素鱼贻友人》写得很俏皮: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皎然却已修炼成性,心如止水,不生涟漪。他在接到这样的书信后,挥笔写下一首诗表达自己的心意,这首诗就是著名的《答李季兰》:

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

此诗典出佛门公案“天女散花”:维摩诘室有位天女,见众菩萨和大弟子们说法,有心试验他们的法力,便将天花洒到众菩萨和大弟子们的身上。天花落到众菩萨身上都纷纷坠落了,但落到大弟子身上却粘着不坠。大弟子们运用种种神通要将身上的花去掉,却始终不能去掉。这是因为众菩萨“结习已断”,内心已经没有烦恼习气的干扰,所以花落到身上不再粘着。而大弟子们因烦恼结习未曾断尽,内心仍有杂念,所以天花着身而不能去。

一个心猿意马,一个心如古井;一个含春带笑投石问路,一个口中念道阿弥陀佛;一个是活泼的才女道姑,一个是得道的才子高僧。一问一答,一来一往,在不经意间完成了一个藏匿已久的心事对白。想必以这样温和的问答方式,倒是更加深了他们之间纯正的友情。

对此,李季兰莫可奈何地叹息道:“禅心已如沾泥絮。不随东风任意飞。”因而对皎然愈加尊敬,两人仍然是好朋友。

虽然对皎然的“禅心不动”大加赞叹,李季兰自己却无论如何修炼不到这一层,她天性浪漫多情,遁入道观实属无奈,她无法压制住自己那颗不安分的心。虽然有陆羽情意相系,但碍于特殊的身份,他们不可能男婚女嫁,终日厮守,李季兰仍然免不了时常寂寞。

◆寂寞复相思

阎伯钧也是出入道观较多的才子。阎才子的才情,大约也令李季兰为之心动,所以在李季兰的诗里,有两首专门送别阎郎的情诗。其中一首是:“妾梦经吴苑,君行到剡溪。归来重相访,莫学阮郎迷。”虽然此地分手,你去做官,但千万别学汉代的阮肇,迷恋女色而不知返啊。这样的诉求,几乎是苦苦哀求,纵使李季兰貌美才高,矜持高雅,仍然心有疑虑。阎伯钧在一顾三回头的依依惜别中,踏入他乡,赶赴锦绣前程。李季兰枯守山中,又开始她的等待。

相思是一种刻骨的痛。宋代词人晏几道写的《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人情恨不如。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衾凤冷,枕鸳孤,愁肠待酒舒。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可以从中感受到漫长的孤寂与深沉的无奈。李季兰就是整日生活在这样的情状之中,痴痴迷迷,梦见阮郎归来。阎伯钧似乎比朱放要稍好一点,时隔很久,还有一封信寄回。不过,这封信已经是不痛不痒的象征性挂念,李季兰在《得阎伯钧书》里,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快乐与欣喜。苦苦的相思之后,她没有等到阎才子兑现当初的承诺。男人的负情,一直遭到社会的唾弃,而李季兰的相思之痛,却是贯穿一生。

三十岁过后的李季兰,性格更加开放,交友也越来越多,时常与远近诗友会集于乌程开元寺中,举行文酒之会,即席赋诗,谈笑风声,毫无禁忌,竟被传为一时美谈。渐渐地,李季兰的诗名越传越广,活动范围也已不限于剡中,而远涉广陵,广陵是现在的扬州,是当时文人荟萃的繁华之地,李季兰在那里出尽了风头。

◆不知所终

后来,喜文爱才的唐玄宗听到了李季兰的才名,也读了些她的诗,大生兴趣,下诏命她赴京都一见。此时李季兰已过不惑之年,昔日如花的美貌已衰落大半;接到皇帝的诏命,她既为这种难得的殊荣而惊喜,又为自己衰容对皇上而伤感,大有“美人迟暮”之感。在她西上长安前,留下一首《留别友人》诗云;无才多病分龙钟,不料虚名达九重。仰愧弹冠上华发,多惭拂镜理衰容。驰心北阙随芳草,极目南山望归峰。桂树不能留野客,沙鸥出浦漫相峰。

其实唐玄宗要召见她,并非看重她的容貌,而在于欣赏她的诗才;可多情的李季兰并不这么想,她更看重的是自己随流年而飘逝的芳容。就在李季兰心怀忐忑地赶往长安时,震惊一时的“安史之乱”爆发了,长安一片混乱,唐玄宗仓皇西逃。李季兰不但没能见到皇帝,她自己在战火中也不知去向,才也好、貌也好,一切都变得无关紧要了。

关于她的结局,不知所终是一种说法;更多的记载则说李季兰向犯上作乱自立为帝的朱泚献诗,被德宗下令乱棍打死。唐代赵元一《奉天录》载:

时有风情女子李季兰上诗,言多悖逆,故阙而不录。皇帝再克京师,召季兰而责之,曰:“汝何不学严巨川?有诗云:‘手持礼器空垂泪,心忆明君不敢言。’遂令扑杀之”。

一代才女如此早逝,不能不让人为之痛惜。这位唐代奇女子的故事就此到了尾声。

◆风情女子李季兰

陆羽性情高古,精通文学,更是志在天下茶山。李季兰之死使陆羽受到沉重打击,余生尽隐居。陆羽在育茶、制茶、品茶上建树颇丰,编著《茶经》三卷,但他的诗作不多,有一首题为《会稽东小山》的诗作:

“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断绿林西。昔人已逐东流水,空见年年江草齐。”其中的剡溪当是李季兰所在之处,昔人想必指的就是李季兰了,怀旧怅惘之情令人感动。

痴情的陆羽终身未娶。

沉湎相思,在相思中痛苦,也在相思中收获,李季兰将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落笔为墨,便成为优美而干净的诗话。她的《八至》看透男女之情,复归于内心深处的平静。

夫妻也好,情人也罢,都与血缘无关。所以夫妻关系属于社会关系的一种。处得好了,情投意合同心同德恨不得同生共死;若是处得不好,缘分尽了一拍两散,明日即为路人,说到底竟连一丁点的关系都没有了。还有那缘分尽了又不能好合好散的,定要撕破脸皮闹上公堂,互相伤害最深的,也莫过于反目的夫妻。而那些分手之后能够继续做好友做知己的,不是没有,但毕竟少之又少。

李季兰感慨“至亲至疏夫妻”,因为她所拥有的始终是不为社会所容的另类夫妻情,充满了不确定性,没有安全感,故有此说。

那么现实中的合法夫妻呢,相濡以沫、相扶相携多年走过漫漫人生的牵手人呢?古人有云:“夫妻有敌体之意。”所以“至亲至疏夫妻”是一种洞彻人情的描述,而揭示出此现象的李季兰确实了不起!

应该说,李季兰在中国女性文化史上,因为独特的生活经历,开启了相思与情爱的细腻描写,而她的努力,也赢得了把持文坛的须眉男子的尊重与肯定。唐人高仲武在《中兴间气集》的百余篇诗中,独选了她的六首,称其“形气既雄,诗意亦荡。自鲍昭以下,罕有其伦”。

在她一生的交往中,有九五之尊的帝王,有从容淡定的高僧,有清正高雅的茶圣,还有文采斐然的才子诗人。李季兰的一生,寂寞却不空虚。

(李季兰)尝会诸贤于乌程开元寺,知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诮曰:“山气日夕佳。”刘应声曰:“众鸟欣有托。”举座大笑,论者两美之。

——《唐才子传》

在一次诗友聚会上,得知诗人刘长卿患有阴重之疾(疝气),李季兰半真半假地开起了玩笑,问:

“山(疝)气日夕佳?”自诩为“五言长城”的诗人刘长卿,冷不防被李道姑开了个不轻不重的玩笑,想必十分难堪。那时的疝气治疗,多是用布将肾囊兜托起来,减轻痛苦,刘长卿急中生智,也回以陶渊明的一句:“众(重)鸟欣有托!”于是满座大笑。

按照闻一多先生的考证,李季兰与刘长卿同年,翁媪二人开了这样的玩笑。细细回味,这个笑话是历代异性文人之间开得忒有意思的一则,堪称不雅中的大雅,落俗中的脱俗。

李冶曾送阎伯钧离开,心绪不爽,写诗送他,末了赠语:

“归来重相访,莫学阮郎迷。”

阮郎于汉明帝永平五年入山采药,一去不返,相传他被仙女家收为女婿。所谓阮郎迷,意指贪恋女色。意思表达得够明白了:阎二十六哥哥,你下回来可千万要记得找我,不要被仙女勾引跑了。故而有人评论她说:

“士有百行,女唯四德。季兰则不然。形器既雄,诗意亦荡。自鲍照以下,罕有其伦。”简单说,李冶跟鲍照有一拼,够风流,够风骚。李季兰,在青黛烟岚中,你穿柳荫,对一汪澄碧,轻轻梳弄一泓浓情。

看见你朦胧的身影,柳腰束素,庭院中诗行墨染,娇柔风生,含情脉脉里,心音漾起一池澹波鳞光,点点情丝游空灿霞,向着至情至性飘来。不经意间,你又迷醉入绮梦无限缠绵的的浪漫境界。

不觉已踱入幽谷,青葱河堤留清影,映照着衣袂风举,用希翼编织与你的心上人并蒂花开的甜蜜景象。

你滚烫的素手和红霞燃烧的脸,醉了一世笃情的深爱。红尘物华生灵,当风风雨雨过后,你伫立翘首,等待着与你携手紧拥的人。山水交融,听一隅花开的声音,荡一路的芬芳悠扬,云岸临风琴箫和鸣,姹紫嫣红里缠绵青春激情。

相知相守的旖旎景象,回首是一路的蝶花飞舞,一城飞絮,点点滴滴爱缤纷。阡陌纵横的原野,疯长出葳蕤的绿,开出姹紫嫣红。

心心相印,缱绻于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你累了,你困了,在嘴角翘起的酣然里紫燕轻翩,与心上人共梦一湾水云缠绵。

千年相思,一朝并蒂连理,相醉彼此三生三世。在桃源,一桌一砚,一琴一箫,执手相惜,呼吸着你的呼吸,心跳着你的心跳,一起卷入美轮美奂的风花雪月,沉沦于两情相悦、欲死欲生的轰轰烈烈,绝世一恋慰藉相思千年。

美艳出众如她,才思敏捷如她,终年生活在以等待和相思为基调的悲苦氛围中,竟没有赢得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丈夫。李季兰的一生,表面浮荡风流,却是锦心绣口,都付了相思,有如天边的一轮中秋之月,尽化作绯红色的绵绵相思。相思二字,耗尽了她的青春与才华,直到八至境界让她升华复超脱。

同类推荐
  • 苏东坡旷达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苏东坡旷达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血色码头

    血色码头

    本书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水旱码头--古镇碛口为背景,讲述了当地盛、程两大家族,八路军,晋绥军的10个主要人物的爱恨情仇与可歌可泣的故事。作者以风土人情的笔风描写各位主人公的传奇故事,为读者重现了一个存在于过去的碛口,同时用朴实的带有山西风味的语言,把一个个活生生的碛口人带到读者面前。
  • 嘉庆帝师:王尔烈大传

    嘉庆帝师:王尔烈大传

    清末官场流传说:有四种人最当红,分别是:帝师、王佐、鬼使、神差。这话拿来检视王尔烈,却不管用,因为他不爱权、不爱钱,他唯一热爱的,就是才——教育英才。他有很多机会可以发财,却都鄙夷之,这种追求公义、坚守清贫的观念,源自儒家思想对他的熏陶……从这里,可以看到读书人的价值观;也可以让我们反躬自省:知识分子的人生理念中,有没有一个永恒的价值?能不能起积极正面的领导作用?能不能发挥向上提升的功能?(台湾作家王寿来)
  • 强权沙皇:彼得大帝

    强权沙皇:彼得大帝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初掌政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领土扩张、强国之道、情感世界等。
  • 相对论创始人:爱因斯坦

    相对论创始人:爱因斯坦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热门推荐
  • 本杰明·巴顿奇事(菲茨杰拉德中短篇小说选)

    本杰明·巴顿奇事(菲茨杰拉德中短篇小说选)

    小说集中的《本杰明·巴顿奇事》被改编为同名电影,由大卫·芬奇执导, 凯特·布兰切特、布拉德·皮特主演。在这部小说集中,菲茨杰拉德塑造了一群在战后追求梦想而又梦想破灭的青年男女形象,其作品是诗人的敏感和戏剧家的想象力的结晶,是其艺术才能发挥至炉火纯青地步的产物。菲茨杰拉德的魅力来自于他清晰的叙述,优雅的文风,多姿多彩、点铁成金的遗词造句,这种风格在他的短篇小说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 酷酷王爷别样妃

    酷酷王爷别样妃

    方晴儿———女主,穿越时空,回到不知名的朝代,原身为当朝宰相之女。苏醒三天后嫁入三王爷府,成为一名有名无实的王妃。萧然————男主,原是皇子,五岁离开人人羡慕的皇宫,只为可怜的母后。放弃皇子的身份,成为鬼影帮帮主。为了她,他知道了如何去爱,如何看到生活的美好。只是,她是自己皇弟的妃……龙湛————男主,塑阳王朝三王爷。塑阳王朝皇上之三弟,十五岁任塑阳王朝震远将军,三年平定边疆战乱,为塑阳王朝扩充疆土无数。为人冷酷,门厅冷清,因无人敢登门拜访。据说为了一名烟花女子,与皇太后关系恶僵。为了留那名烟花女子在身边,被迫答应迎娶当朝宰相之女。龙域————塑阳王朝皇上,二十岁登基,治理国家有方,深受百姓爱戴。龙冕————塑阳王朝二王爷,每日花天酒地,享受生活。她,因缘即会,前世生活了无希望。谁知,老天待她不薄,让她享受了第二次生命,并且身份高贵。只是,才来了三天就嫁。那个冷面王爷,传言那么恶,扮酷,谁不会啊?只是,我为什么要嫁他啊?可是,这个娘,可怜的娘……嫁就嫁,谁怕谁?他,生活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报仇!不会享受生活,不懂如何欢乐。他的生活只有一抹色彩,那就是灰色。直到她的出现,才让他的生活,有了一抹跳跃的红。不管她是谁,不管她在哪里,即使所有的人放弃了她,他还是执着的在等她、寻她。一个有名无实的王妃,连拜堂都不去,那些庸俗脂粉,哼,为了芸娘,才不得不娶,这只是缓兵之计。不出一个月,就让她哭着回宰相府,再无瓜葛。谁知,她还真是不一般,就是这样的日子,也过的风生水起,有点好奇……微风修改了简介,将萧然和龙湛都列为男主。以前不会写简介,现在写起来也依然是马马虎虎。亲们见谅哦。PS: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写作手法,我的文塑造的女主也不是完人,性格缺陷无可避免。若是提建议,小作欢迎至上,若是指手画脚,请自行离开,以免影响小作心情.小作心灵脆弱,请大家不要轻易打击,小作在这里真诚拜托!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星月菩提

    星月菩提

    “菩提十书”之《星月菩提》:在这匆忙混乱的时代,要抬头看看天上的星月已经不易,要开启心中的星月就更难了。天上星月在黑夜中照耀我们,心上星月则让我们在人世的幽暗里有恒久的光明。本书是林清玄菩提系列的第三部,处处流露自性芬芳,在微细的爱里观照动人的智慧;时时体现星月光明,在微尘与毫端,探触无量的有情世界。“菩提十书”是林清玄写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其思想和风格形成的代表作,写作时间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长达十几年时间。每册印量都超过100版,十册共印行1000版以上。被媒体选为“四十年来最畅销及最有影响的书”。
  • 智慧书(青少版)

    智慧书(青少版)

    本书本着尊重原著并取其精华的原则,总结了葛拉西安的智慧精华,以故事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将适合于现代环境下的处世智慧阐述出来。本书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十二卷的分类,在每一节中呈现原著的精华,并结合实际进行了论述,再以故事的形式增强趣味性和哲理性,最后在原著的基础上为青少年朋友们总结出了实用的处世策略和方法。本书旨在帮助青少年朋友们培养积极向上的品质,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与价值观,并提供有效的处世策略与方法,为以后完善自我、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 如何读懂和掌控你周围的人大全集(超值金版)

    如何读懂和掌控你周围的人大全集(超值金版)

    通过大量的实例来了解复杂的人性,学会如何读懂你周围的人,洞悉他人的长短优劣,掌握处世的方略,把握表现与收敛的度,识别和防范身边的小人,本书全面介绍了识别人心的方法,识破别人的谎言,避开周围人设下的陷阱,懂得如何建立威信、施与影响力,学会如何与各种人和谐相处,进而掌控周围的人
  • 九天狂途

    九天狂途

    大河如龙,群山如虎。一把魔刀劈开万丈天幕。长啸仰天,长歌当哭。纵然大帝睥人世,难向苍穹索光阴。终不信其天道斩,半盏韶华独斗天!
  • 热河官僚

    热河官僚

    这也显示了热河人的生存形态和心理状态,经历了公私合营、三反五反、反右、“文革”、改革开放等所有运动。但更多的是社会历史的原因所造成的。可他革命了一生,从而从不同的层面交织融汇成一幅多姿多彩的热河人的人生景观,最终也没有跳出“科级“。这种经验教训又是整体性的,官职却几十年未变,它涵括了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某些规律。这固然有他个人的原因,展现了特定地域的人心民情。科级的“何大官僚”一生的官史就是热河的一部历史,书中的“何大官僚”在解放热河时来到热河城当副区长,其中的经验、教训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巴菲特写给股东的投资年报

    巴菲特写给股东的投资年报

    林汶奎主编的《巴菲特写给股东的投资年报》记 录了投资大师巴菲特每年向股东们写的一份投资年报 。《巴菲特写给股东的投资年报》包括:巴菲特致 股东的信,探讨的主题涵盖管理、投资及评估等,将 从其中提炼出巴菲特精华的投资思想展现在读者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