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那时候的革命者们还在为鞑虏和中华争得不可开交之时,吕碧城所坚守的却已经是世界主义了。1918年,吕碧城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完成她一直以来的求学梦想。1937年,抗战爆发,她又再度远游。
值得一提的是,吕碧城两度越洋过海,旅居欧美,耗费颇丰,都是凭借自己经商所得的资金。第二次出国之前,她还曾捐资十万给红十字会,真是大手笔。
1915年,吕碧城辞去总统秘书职务之后,来到了上海,在此经商,与外商做生意又赚了一大笔钱。虽然其中细节已经不可考,可那样一个年代,吕碧城这么一个独身女子居然能在两三年内取得如此成就,却也颇具传奇性。
她在国外的生活极其奢华,出入于上流社会,结交的多是上层名流。而她那华丽的派头和不凡的气度,令那些贵族和上流人士称羡。她自己坦言“余习奢华,挥金甚巨,皆所自储,盖略谙陶朱之学也”。
陶朱公就是范蠡,春秋时越国人。他原本是越王勾践的名臣,吴越战争中,勾践兵败,范蠡为之谋策。因此有了勾践含垢忍辱、卧薪尝胆的故事。之后,勾践灭吴,范蠡当属第一功臣。然而,作为天下第一的智者,范蠡深谙“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因此,在勾践复国之后,他并未贪恋功名,而是化名陶朱公,携家眷隐遁,从此以经商为业。史书中记载范蠡“累十九年三致金,财聚巨万”。
吕碧城与陶朱公,颇有相似之处,都是从政界隐退的智者。而他们的深谙商道,其实就是懂得进退。陶朱公乐善好施,有过三聚三散的故事。然而,在商场上,吕碧城根本无心恋栈,只是捞足了本钱便赶快抽身。此时,若问她心中还有什么未曾放下的,大概还是那个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宏愿。
1918年,吕碧城前往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美术和文学,又兼任上海《时报》记者,用文字把国外的新情况发回国内,让无法走出国门的人们也能看到西方社会近况。
卢沟桥事变后,她再度旅居欧美,每至一处,便以文章记录所见所闻,描摹新大陆风景,著成《欧美漫游录》一书。在新旧交替的清末民初,吕碧城可谓是文言文的忠实捍卫者。不过,她又常常以新材料下笔,那些中国从未有过的西洋玩意儿也能作诗作文,即便是诗词这些古老的题材,她也能写出别样的新意,并且毫无违和感。她曾经去好莱坞游玩,探访诸位明星的宅邸。下面一段就是她对卓别林故居的描写:
门前为坦洁石径,缭以短垣,垣内万桧森立,如春笋怒发,杂花抽条,复垣甚密,缀英尤繁,有春色满园关不住之概。众绿之杪,白屋耸出,如一轮皓月高拱云端,气象严贵,俨然王者居也。
然而,作为一个独身女子,她四处《独游之办法和经验》,事无巨细地记载自己在欧美旅游的经历,内容涉及旅行社、住宿、出游和物价等等,为他人提供出游的经验,颇似今日的路书和旅游攻略。
其实,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吕碧城这个人十分有趣。她表面上是词人、闺秀,十指不沾阳春水,满身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可又最脚踏实地,是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无论是商界浮沉,还是独居冶游,她都能应对自如。比起那些挥霍完青春再舔舐苦果的名媛们,吕碧城白手起家,全凭自己的能力攀登到食物链最顶层,简直是生存界的王者。
如果吕碧城最后终结于社交名媛或是富婆这个身份,对她自己来说或者是个不错的收效,可却多少令人败兴。1929年,吕碧城在日内瓦应邀参加国际保护动物会。这一次,她的身份不再是总统秘书、北洋女子公学总教习,或是《大公报》主笔,在经历过很多次的热闹与孤寂之后,她终于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人被世界所认可。
吕碧城和动物的渊源来自于她养过的小宠物,她的爱犬曾经被一个外国人撞伤,她还因此打了场官司。因为天性善良和对动物的热爱,她很快成为一个素食主义者,与丰子恺等人“里应外合”,大力提倡素食与动物保护,这算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次护生运动了。
我到人间只此回
1930年,吕碧城在日内瓦皈依佛门,行止看似突兀,其实这份佛心由来已久,而“护生”应该是最直接的一个原因。
在吕碧城的文章中,“梦”一直都是很重要的素材,而且她相信梦中的事都有所指。《横滨梦影录》中,曾经记录过一则梦事:
吕碧城从加拿大返华之时,乘轮船,路过横滨,船只停泊于此。她在甲板上观看风景,一个身着欧式服装的日本少年忽然上前,口中操着日本式英语,与她攀谈。少年对她大献殷勤,递给她一张名刺,上面写着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住址,要与她结交为友人。吕碧城认为日本侵略中国,为仇敌,因此平生最恨日本人,不愿与之结交。她愤然将名刺投入水中,并说道:“沉者自沉,浮者自浮,予某某不友其仇!”
某日梦中,吕碧城与母亲姊妹一同在灯下闲话,仿佛回到旧时。忽然,小童扛着一个竹箱子走进来,请她检收,里面全是颜料、毛笔等美术用品,箱子上的寄信人地址都是来自日本。母亲见状,愤然骂道:“你这个不肖儿,我允许你去外国游学,谁知你竟与日本人交朋友!”吕碧城想要辩驳,却说不出话,家中人都对她指指点点,责骂她的行为。
忽然,屋外的工厂里汽笛鸣响,吕碧城从梦中惊醒。她又得知横滨地震,便写下文章来记录这则似有所指的梦,心想那人或许已经罹难了,前尘便也一笔勾销。
诸如此类的梦境,吕碧城写过不少,她还曾记录过自己“灵魂出窍”的事迹。这些玄虚的事情,恰好反映出吕碧城对精神世界的好奇。从梦中延伸出来的,其实是如藤蔓一般缠绕她一生的宿命感。
母亲严氏曾经两度为她求签,第一次是为吕碧城婚事而求,得签:
“彼此家居只一山,如何似隔鬼门关。日月如梭人易老,许多劳碌不如闲。 ”似乎暗指吕碧城被退婚之事,令人叹惋。而另一签是为吕碧城出国游学而求,得签:“君才一等本如人,况又存心克体仁。倘是遭逢得意后,莫将伪气失天真。”似是勉励赞许之意。
这些今日看来“迷信”的东西,在吕碧城那儿却备受重视。宿命感是流淌在血液里的一种性格,它通常会轻易俘虏感性的人们,就像今日有很多人迷信星座,究其根源,还是因为它们和现实的巧合。而巧合,在佛教中的解释都来自于“因果”。
而吕碧城的宗教之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她在辞去总统秘书的职位之时,就陷入了深深的失落。这种失落来自现实的背叛和抱负的落空。
琼楼秋思入高寒,看尽苍冥意已阑。棋罢忘言谁胜负,梦余无迹认悲欢。金轮转劫知难尽,碧海量愁未觉宽。欲拟骚词赋天问,万灵凄恻绕吟坛。
这首《琼楼》或许最能诠释吕碧城的失落,“棋罢忘言谁胜负,梦余无迹认悲欢”。现实的混沌让她找不到出路,因此只能选择离开。
当吕碧城选择彻底远离政治之时,她开始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她起初试图研读道家学问,并与道士陈撄宁交好。陈撄宁很钦慕吕碧城的才华,特地为她阐释道学,写过《女丹诗注》、《答吕碧城女士三十六问》等文章,相当于导读。陈撄宁还特别向吕碧城介绍孙不二的女丹,怎奈当吕碧城听闻女丹双修之说,便索然离去。
后来,由于致力于“护生”事业,吕碧城渐渐觉得自己的精神信仰与佛教思想不谋而合,便在日内瓦正式皈依佛门。
作为近代著名的佛门名士,吕碧城大概可与弘一法师相提并论了。不同于以往的僧侣,他们都出身名门,接受过高等教育,享受过荣华富贵,中西皆通,虽说入了空门,却常有爱国义举。
《红楼梦》中,演了百余回热闹红尘戏,贾宝玉最终遁入空门,这是俗语说的“勘破红尘”,看透了热闹凡俗,世事成空。而吕碧城和弘一法师的皈依却似是另一层面上的,源于悲悯。
吕碧城的一些思想要超出时代很多年,她有抱负,却无野心。在她的政治主张和社会主见的背后,都有一股看不到的力量在支撑着。那是一种宏大的悲悯,与“左”、“右”无关,与立场无关,更与身份无关,那种力量来自于人性,最终显现于人格。
在那样一个年代,像吕碧城这样的人物有很多,他们希望以自己的身体为砖瓦,铺就一条宽阔坦途,供后人漫步,却从不计较那砖瓦上是否有自己的名字。这是一种在今日再难寻到的人格力量。
作为一个女子,在那样一个年代,吕碧城的道路本就比旁人来得更加艰难,可她非要执着地走下去,不依赖任何人。吕碧城曾经拍过一幅很有趣的照片。照片中两人都是她自己分身扮演的,类似于今日的 PS:一个着长衫的男子跪在地上,女子坐在一旁,名为《求己图》,意指“求人不如求己”。这张分身照好像譬喻着吕碧城独立的一生,引人遐思。
1943年,吕碧城在香港去世,享年六十岁,她逝世后,骨灰被撒入南中国海,从此江海寄余生。而吕碧城的收场亦是神秘,她人生中的最后一首诗据说是梦中所得:“护首探花亦可哀,平生功绩忍重埋。匆匆说法谈经后,我到人间只此回。”
不知是早有先知,还只是另一次巧合。她的这首诗似乎阐释了她的原声。她从万马齐喑的清末走到自由奔放的民国,从故乡那片容不得她的土地里走出,走到了世界舞台上……她的气魄是开天辟地的,千古以来头一回的女子觉醒,她的高度甚至超出了一个时代,直抵人性。
这繁华遍地的一路上,她始终都是一个人,孤傲得像是在废墟之上盛开的花朵。她的生命中有狂欢,也有失落。然而,作为一个女子,吕碧城活得尽兴,也活得自如。对于这高潮迭起、绝少失手的一生,吕碧城是得意而骄傲的,因此最终能云淡风轻地说一句:“我到人间只此回。”
参考书目:
周纳 .吕碧城评传·作品选 .气象出版社,1999.
王忠和 .吕碧城传 .百花文艺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