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声电影的年代,她是当之无愧的“默片女王”。演技是她获誉无数的筹码,亦是她做人谋生的面具,光影中流淌的痛楚与抗争都是她心潮暗涌的写照。她的一生都在饰演悲剧,以悲哀的直觉,来排遣生之不欢。
关联人物:张达民、唐季珊、蔡楚生等等。
一入情场,终生沦陷
老照片中的阮玲玉,背倚门框,侧着头笑,露出一排洁白整齐的牙齿。天真得像个不经事的孩子,毫无城府。然而,一旦抿起嘴唇,收敛起笑容,她又变得深沉而不可捉摸。
如此大的反差令人不禁追问:这究竟是她作为一个演技派的基本素养呢?还是在生活中练就的快速反应?那么,哪一面又才是真实的阮玲玉呢?
或许,在阮玲玉身上,两者早已混淆,难以辨认了吧。如同那些与她同时代的导演所说,她是天才的演员,她从未学过专业表演,甚至没有听说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但是她可以对任何角色手到擒来。
1926年,卜万苍要拍《挂名夫妻》,在报上公开征女演员。十六岁的阮玉英看到了,十分欣喜,她从学生时代开始就一直对演员这个职业充满向往。可是,明星公司里人才辈出,毫无资历的她真的能脱颖而出吗?况且,在电影业正在崛起的上海,哪个女孩子不希望成为万众瞩目的对象呢?
从一开始,她就是自卑的。当时迫于生计,在朋友的鼓励下,阮玉英决定去试镜。她当场的表演,震撼了导演卜万苍,他从未见过如此具有灵性的女孩,表演毫不做作,十分的真实。于是,他不顾公司里其他人的反对,大胆起用了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少女。
《挂名夫妻》成功之后,默默无闻的阮玉英变成了人尽皆知的阮玲玉。那天,她拿着 40元的薪水回到家中,放到母亲面前。她觉得自己终于有点用了,能够养活母亲。
此时的阮玲玉住在上海的鸿庆坊,她有个同居的男朋友,叫作张达民。她向外人道,张达民是她在读书的时候同学介绍认识的。
实际上,张达民与阮玲玉是主仆关系。在阮玲玉六岁的时候,她母亲去张家做姆妈(女仆),因为早年丧父,小玉英也跟着母亲一同住进了张家。母亲虽然出身卑微,却是个不服输的人。她咬紧牙,花钱送阮玲玉去读书。阮玲玉七岁进私塾,八岁入崇德女中读书。对于一个穷人家来说,这已经了不得了。
1925年的一天,十五岁的阮玲玉在昆山公园散步,与张家少爷张达民邂逅,两人远远地点头招呼。此后,两人渐渐地情愫暗生,昆山公园也成了幽会的地点。
花前月下,穿着蓝竹布罩衫的女学生和风流倜傥的少爷,私定终身后花园,颇有古代才子佳人戏里的意味。只可惜,这张达民并无“金榜题名中状元”的潜质,终日碌碌无为,只在不知名的学校念过几年书,勉强混了个文凭。而阮玲玉更算不上佳人,她的出身已经够让她在张家人面前抬不起头了。
这段恋情很快就被张达民的母亲知道了。张达民顺水推舟,要与阮玲玉结婚。老夫人一怒之下,就将阮玲玉和母亲赶出了张家。
阮玲玉和母亲失去了经济来源,便只好依赖张达民过活。张家在鸿庆坊有一套房子,张达民在此金屋藏娇,与阮玲玉同居。那段时间,两人的生活荒唐糜烂,终日地饮酒跳舞,出入于舞厅赌场,阮玲玉的很多生活习惯也因此养成。
此时的阮玲玉才十几岁,全然不谙世事。怨不得有些女星回想当年,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忏悔:“很傻很天真。”尤其是在那个年代,大多数女性只能依附于男人而生,阮玲玉的选择其实是多数人的选择。
也是在此时,她渐渐看清了张达民是个怎样的人。曾经的俊朗和痴情,已经在生活的打压下,变得不堪一击。他的母亲是嗜赌的阔太太,父亲是花天酒地妻妾成群的老爷,这样的家庭里走出来的张达民,简直是占尽了父母的缺点,整天拿着从父母那儿要来的零花钱胡作非为。
他对阮玲玉也不能说是毫无感情。他曾经向母亲提出与阮玲玉结婚,在危难之时,也一直赡养阮玲玉母女,算得上有情有义。只可惜,这样的花花公子,开销极大,凭着一点零花钱,连自己也养不活。很快他就开始入不敷出了。
张达民是小孩子性情,被捧在手心里长大。他的爱可以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热烈得让人炫目。然而,一旦遭遇艰难的生活,往日的感情也变得不再新鲜,爱情也就瞬间冷却下来。
阮玲玉是个感性到极致的女子,全身毛孔里都呼吸着情感。正是因着这份敏感,她能将各种人物演得入木三分。对张达民这个初恋情人,她牺牲过很多,是迫于无奈的求生之举,也是实实在在地发乎情。她的爱是盲目的,亦是软弱的,就像她爱张达民,一心想与他结婚,却未曾考虑过这样的感情能持续多久。她的思想还是传统的,以为结了婚就是最终的归宿,却不知这婚姻道上步步都是险境。
成名后的阮玲玉,隐瞒了很多真相。她知道,自己要在外面立足,必须得有清白良好的背景。“同居”这个字眼,在当时来看,已经是龌龊不堪了。既然她已经失去了清白的名声,便只好隐藏那份从娘胎里带出来的卑微出身。
阮玲玉在明星和大中华的时期,拍过一些戏,演的都是妓女之类的堕落形象,她在银幕上烟视媚行,大多都是弱而不争的角色。此时的她,恐怕也是男人们最喜爱的样子。可以握在手心,又不会飞出去。
此时的她,有些小名气,却一直是不温不火,而阮玲玉有更高更远的追求,她的演艺生涯绝不会止步于此。
在崇德女中读书的时候开始,阮玲玉便十分地爱读书。而她一生中引为圣经的枕边书则是《邓肯自传》。
伊莎多拉·邓肯,美国现代舞创始人。她反叛以古典芭蕾为代表的传统舞蹈,认为那样的舞姿是僵硬的,违背人性。邓肯从自然中寻找灵感,奔腾的海洋,摇曳的树枝,一切从自然中显现出的美感都是她的老师。她披着薄如蝉翼的纱衣,赤脚登上舞台,用最美丽的女性身体来阐释自由的涵义。这些,都令阮玲玉十分着迷。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邓肯算是阮玲玉的艺术导师和精神偶像。她那栩栩如生的演技,或许就是从邓肯身上找到的灵感:以自然为师,从生活中汲取养分。
邓肯一度用荒唐的私生活来抵制世俗,放逐自己的情感,在一个又一个情人中间穿梭……她的一生就像是一场盛大的行为艺术,深深地影响着这位中国女星。
阮玲玉曾经说过,演员都是疯子。她甚至扬扬得意地补充,我就是这样一个疯子!
阮玲玉和邓肯,在很多地方都颇为相似,比如说贫穷的出身,非科班的从艺背景,还有流淌在血液里的悲剧性……悲哀是真的,泪是假的
阮玲玉终究不会成为邓肯。邓肯的悲剧性是艺术的悲剧,从古希腊雕塑里抽出的宏大体悟,是云垂海立、孤绝于世的。因此,她被人们称为“地母”。而阮玲玉的悲,是生活的刀锋从肌肤上碾过,一寸寸地凌迟,然后失血而亡。这是一种缓慢而残忍的切肤之痛。
在明星和大中华期间,阮玲玉的作品多是通俗影片,虽然演技绝佳,却很难塑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1930年,阮玲玉加入联华,这个选择将她推向演艺生涯的高潮。
联华的创作团队十分厉害,导演中著名的有卜万苍、吴永刚、孙瑜、蔡楚生,编剧有田汉、夏衍等人。而阮玲玉的到来,更是如虎添翼。他们决心改变她以往的戏路,让世人看到不一样的阮玲玉。
阮玲玉在联华的第一部作品是《故都春梦》,饰演一名歌妓。而同年的《野草闲花》中,她又摇身一变,成为纯真无瑕的卖花女。极大的反差,让世人看到两个极端的阮玲玉,她的名声也因此大振。
联华在上世纪 30年代的旗号是“复兴国片”,一批进步青年干劲十足,拍摄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影片。在左翼电影运动影响下,阮玲玉也开始接受这种思潮。1933年,她接拍《三个摩登女性》,在片中饰演一名新式女性。这是她第一次接触这样的角色,独立、自主、有革命觉悟。
如果说,阮玲玉曾经塑造的那些弱者都是来自她的亲身经历。那么,从《三个摩登女性》开始,她开始塑造一些她“做不到”的人物。
自此之后,她演过纱厂女工、手工艺人、女教师、娼妓……诸多阶层的女性角色,她都演过。有文化的,没文化的,堕落的,可怜的,革命的……借着这些身份,她口中发出了很多呐喊:“不做亡国奴”,“我要活”……《联合画报》写阮玲玉:“各名导言,演员拍戏时,重拍最少者,女为阮玲玉。阮玲玉拍戏极能领略剧中人物地位,临摇机前,导演为之说一二句,即贯通理解。拍时,喜怒哀惧,自然流露:要哭,两泪即至;要笑,百媚俱生。甚有过于导演所期望水准之上者,此密斯阮之所以独异于人也。”
1934年的《神女》是阮玲玉演艺生涯的极致,亦是中国默片的巅峰之作。阮玲玉这次扮演了一个母亲,亦是一个娼妓。她为了养活孩子,不得不做着卑贱的工作。在生活中屡次受挫,处处被残害。她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和情感,让观众感受到了弥漫于整个时代中的悲伤。
《神女》的导演吴永刚曾经称赞阮玲玉:
“如同一张感光最快的底片。 “在拍片时,她的感情不受外界干扰,表达得始终是那么流畅、逼真,犹如自来水的龙头一样,说开就开,说关就关。”
无声电影的时代,她的眼神就是语言,她的姿态就是流动的音乐。而她对于人物的体会,则要来自于生活,来自一种逼迫的想象。之所以说“逼迫”,是因为,这些人物其实与阮玲玉本身的生活很近,又很远。她自幼经历过很多东西,底层人民的窘困,她最是了解。然而,终其一生,她都没有过反抗这种处境的决心。
在镜头下,她是自如的,自由的,所有负面情绪都如泄洪一般淌入胶片。一旦走出摄影棚,她却又变得缩手缩脚,姿态全无。阮玲玉的悲剧正是来自于这种两面性,感情方面,尤其是这样。
旧上海的风月场里,出过不少令人称道的传奇。然而,那个时代的女子们,却始终未能摆脱“玩偶”的宿命。无论月历牌上的女模特,还是黑白默片里的阮玲玉,都无一例外地颔着首,眉眼纤长,露齿一笑,以悦世人。
与张达民一同厮混的时光,阮玲玉学了一身好舞技,也因此得了个跳舞的癖好。大概也是在一个灯光明暗的局子上,乐声沉吟,她忘情地舞着……也就是那腰身宛转间,忽然有人拖起她的手,进入了下一场圆舞。
这个人就是唐季珊。他的登场是华丽沉稳的,冠着茶商巨富的名号,穿戴庄重,像是主角上场了,险些叫阮玲玉晕头转向。
此时的唐季珊身边还有个女友,名唤张织云,是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更巧的是,她与阮玲玉都是演悲剧出名的,眉眼中写满了悲情。
即便是如此争奇斗艳,阮玲玉也不怕。进入联华之后,她戏路拓宽,演了不少好戏。她再也不是昔日默默无闻的阮玲玉了。
张织云被唐季珊抛弃后,给阮玲玉写信,劝她不要和唐季珊来往,说他不是好人。张织云还写:“你看到本人,你就能够看到你的明天。”
此时的阮玲玉如何肯信?在她眼中,张织云不过是弃妇的心态,因为心生妒恨才来诋毁唐季珊。在她眼中,唐季珊的好是无人能及的。他有钱,有风度,还肯对自己用心。唐季珊花了十个金条,在新闸路买了个三进三出的大宅。老母和养女小玉终于过上了安稳日子,阮玲玉很开心。
但是,名分……还是没有得到。唐季珊的家业是从妻子那儿得来的,当年因为有了妻子娘家的财产才能一步步把事业盘大。所以,这个婚他是断然不敢离的。况且他也不是在一棵树上吊死的人。前有张织云,后有阮玲玉,若是哪一天他厌了,再换一个也无妨。
在此之前,阮玲玉与张达民的感情早已走到了尽头。阮玲玉当了演员之后,张达民越发的不检点,依仗着阮玲玉的收入,花天酒地,奢靡无度。阮玲玉知道这种生活不能长久,于是给不务正业的张达民介绍工作。可惜他却无意于工作,只把阮玲玉当作摇钱树,不断地索取。
阮玲玉受不了他的无赖纠缠,几度要分居,都未能如愿。1929年,她服毒自杀,却被抢救回来。这段感情带给她的伤痛,显然是致命的。
因为有张达民的荒唐和无赖,唐季珊的出现像是及时雨。他的成熟稳重,让阮玲玉觉得自己找到了可靠的依赖。
在与张达民的关系中,阮玲玉一直是被索取的那一方。在长年的纠缠中,她的金钱、感情、耐心、信任……都早已被榨干。
而唐季珊不同,他像一座山,可以给阮玲玉依靠。只是,连阮玲玉自己也没有想到,这座山,是冰山。在大海上漂泊不定,终于又在烈日下渐渐消融……没有回声的爱情
如果没有进入联华,没有拍摄那些左翼影片,阮玲玉的一生或许会大不一样。她也许会和胡蝶一样风光,当很多年的明星,在记者的镜头前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也许,她会和张织云一样,因为不太标准的国语,在有声时代到来之时被判出局,然后流落街头……可阮玲玉终究都是阮玲玉。我们今天还在谈论她,为她叹息,就是因为她演戏太过卖力,而活得又不够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