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25500000020

第20章 阮玲玉:此时无声胜有声(1)

在无声电影的年代,她是当之无愧的“默片女王”。演技是她获誉无数的筹码,亦是她做人谋生的面具,光影中流淌的痛楚与抗争都是她心潮暗涌的写照。她的一生都在饰演悲剧,以悲哀的直觉,来排遣生之不欢。

关联人物:张达民、唐季珊、蔡楚生等等。

一入情场,终生沦陷

老照片中的阮玲玉,背倚门框,侧着头笑,露出一排洁白整齐的牙齿。天真得像个不经事的孩子,毫无城府。然而,一旦抿起嘴唇,收敛起笑容,她又变得深沉而不可捉摸。

如此大的反差令人不禁追问:这究竟是她作为一个演技派的基本素养呢?还是在生活中练就的快速反应?那么,哪一面又才是真实的阮玲玉呢?

或许,在阮玲玉身上,两者早已混淆,难以辨认了吧。如同那些与她同时代的导演所说,她是天才的演员,她从未学过专业表演,甚至没有听说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但是她可以对任何角色手到擒来。

1926年,卜万苍要拍《挂名夫妻》,在报上公开征女演员。十六岁的阮玉英看到了,十分欣喜,她从学生时代开始就一直对演员这个职业充满向往。可是,明星公司里人才辈出,毫无资历的她真的能脱颖而出吗?况且,在电影业正在崛起的上海,哪个女孩子不希望成为万众瞩目的对象呢?

从一开始,她就是自卑的。当时迫于生计,在朋友的鼓励下,阮玉英决定去试镜。她当场的表演,震撼了导演卜万苍,他从未见过如此具有灵性的女孩,表演毫不做作,十分的真实。于是,他不顾公司里其他人的反对,大胆起用了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少女。

《挂名夫妻》成功之后,默默无闻的阮玉英变成了人尽皆知的阮玲玉。那天,她拿着 40元的薪水回到家中,放到母亲面前。她觉得自己终于有点用了,能够养活母亲。

此时的阮玲玉住在上海的鸿庆坊,她有个同居的男朋友,叫作张达民。她向外人道,张达民是她在读书的时候同学介绍认识的。

实际上,张达民与阮玲玉是主仆关系。在阮玲玉六岁的时候,她母亲去张家做姆妈(女仆),因为早年丧父,小玉英也跟着母亲一同住进了张家。母亲虽然出身卑微,却是个不服输的人。她咬紧牙,花钱送阮玲玉去读书。阮玲玉七岁进私塾,八岁入崇德女中读书。对于一个穷人家来说,这已经了不得了。

1925年的一天,十五岁的阮玲玉在昆山公园散步,与张家少爷张达民邂逅,两人远远地点头招呼。此后,两人渐渐地情愫暗生,昆山公园也成了幽会的地点。

花前月下,穿着蓝竹布罩衫的女学生和风流倜傥的少爷,私定终身后花园,颇有古代才子佳人戏里的意味。只可惜,这张达民并无“金榜题名中状元”的潜质,终日碌碌无为,只在不知名的学校念过几年书,勉强混了个文凭。而阮玲玉更算不上佳人,她的出身已经够让她在张家人面前抬不起头了。

这段恋情很快就被张达民的母亲知道了。张达民顺水推舟,要与阮玲玉结婚。老夫人一怒之下,就将阮玲玉和母亲赶出了张家。

阮玲玉和母亲失去了经济来源,便只好依赖张达民过活。张家在鸿庆坊有一套房子,张达民在此金屋藏娇,与阮玲玉同居。那段时间,两人的生活荒唐糜烂,终日地饮酒跳舞,出入于舞厅赌场,阮玲玉的很多生活习惯也因此养成。

此时的阮玲玉才十几岁,全然不谙世事。怨不得有些女星回想当年,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忏悔:“很傻很天真。”尤其是在那个年代,大多数女性只能依附于男人而生,阮玲玉的选择其实是多数人的选择。

也是在此时,她渐渐看清了张达民是个怎样的人。曾经的俊朗和痴情,已经在生活的打压下,变得不堪一击。他的母亲是嗜赌的阔太太,父亲是花天酒地妻妾成群的老爷,这样的家庭里走出来的张达民,简直是占尽了父母的缺点,整天拿着从父母那儿要来的零花钱胡作非为。

他对阮玲玉也不能说是毫无感情。他曾经向母亲提出与阮玲玉结婚,在危难之时,也一直赡养阮玲玉母女,算得上有情有义。只可惜,这样的花花公子,开销极大,凭着一点零花钱,连自己也养不活。很快他就开始入不敷出了。

张达民是小孩子性情,被捧在手心里长大。他的爱可以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热烈得让人炫目。然而,一旦遭遇艰难的生活,往日的感情也变得不再新鲜,爱情也就瞬间冷却下来。

阮玲玉是个感性到极致的女子,全身毛孔里都呼吸着情感。正是因着这份敏感,她能将各种人物演得入木三分。对张达民这个初恋情人,她牺牲过很多,是迫于无奈的求生之举,也是实实在在地发乎情。她的爱是盲目的,亦是软弱的,就像她爱张达民,一心想与他结婚,却未曾考虑过这样的感情能持续多久。她的思想还是传统的,以为结了婚就是最终的归宿,却不知这婚姻道上步步都是险境。

成名后的阮玲玉,隐瞒了很多真相。她知道,自己要在外面立足,必须得有清白良好的背景。“同居”这个字眼,在当时来看,已经是龌龊不堪了。既然她已经失去了清白的名声,便只好隐藏那份从娘胎里带出来的卑微出身。

阮玲玉在明星和大中华的时期,拍过一些戏,演的都是妓女之类的堕落形象,她在银幕上烟视媚行,大多都是弱而不争的角色。此时的她,恐怕也是男人们最喜爱的样子。可以握在手心,又不会飞出去。

此时的她,有些小名气,却一直是不温不火,而阮玲玉有更高更远的追求,她的演艺生涯绝不会止步于此。

在崇德女中读书的时候开始,阮玲玉便十分地爱读书。而她一生中引为圣经的枕边书则是《邓肯自传》。

伊莎多拉·邓肯,美国现代舞创始人。她反叛以古典芭蕾为代表的传统舞蹈,认为那样的舞姿是僵硬的,违背人性。邓肯从自然中寻找灵感,奔腾的海洋,摇曳的树枝,一切从自然中显现出的美感都是她的老师。她披着薄如蝉翼的纱衣,赤脚登上舞台,用最美丽的女性身体来阐释自由的涵义。这些,都令阮玲玉十分着迷。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邓肯算是阮玲玉的艺术导师和精神偶像。她那栩栩如生的演技,或许就是从邓肯身上找到的灵感:以自然为师,从生活中汲取养分。

邓肯一度用荒唐的私生活来抵制世俗,放逐自己的情感,在一个又一个情人中间穿梭……她的一生就像是一场盛大的行为艺术,深深地影响着这位中国女星。

阮玲玉曾经说过,演员都是疯子。她甚至扬扬得意地补充,我就是这样一个疯子!

阮玲玉和邓肯,在很多地方都颇为相似,比如说贫穷的出身,非科班的从艺背景,还有流淌在血液里的悲剧性……悲哀是真的,泪是假的

阮玲玉终究不会成为邓肯。邓肯的悲剧性是艺术的悲剧,从古希腊雕塑里抽出的宏大体悟,是云垂海立、孤绝于世的。因此,她被人们称为“地母”。而阮玲玉的悲,是生活的刀锋从肌肤上碾过,一寸寸地凌迟,然后失血而亡。这是一种缓慢而残忍的切肤之痛。

在明星和大中华期间,阮玲玉的作品多是通俗影片,虽然演技绝佳,却很难塑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1930年,阮玲玉加入联华,这个选择将她推向演艺生涯的高潮。

联华的创作团队十分厉害,导演中著名的有卜万苍、吴永刚、孙瑜、蔡楚生,编剧有田汉、夏衍等人。而阮玲玉的到来,更是如虎添翼。他们决心改变她以往的戏路,让世人看到不一样的阮玲玉。

阮玲玉在联华的第一部作品是《故都春梦》,饰演一名歌妓。而同年的《野草闲花》中,她又摇身一变,成为纯真无瑕的卖花女。极大的反差,让世人看到两个极端的阮玲玉,她的名声也因此大振。

联华在上世纪 30年代的旗号是“复兴国片”,一批进步青年干劲十足,拍摄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影片。在左翼电影运动影响下,阮玲玉也开始接受这种思潮。1933年,她接拍《三个摩登女性》,在片中饰演一名新式女性。这是她第一次接触这样的角色,独立、自主、有革命觉悟。

如果说,阮玲玉曾经塑造的那些弱者都是来自她的亲身经历。那么,从《三个摩登女性》开始,她开始塑造一些她“做不到”的人物。

自此之后,她演过纱厂女工、手工艺人、女教师、娼妓……诸多阶层的女性角色,她都演过。有文化的,没文化的,堕落的,可怜的,革命的……借着这些身份,她口中发出了很多呐喊:“不做亡国奴”,“我要活”……《联合画报》写阮玲玉:“各名导言,演员拍戏时,重拍最少者,女为阮玲玉。阮玲玉拍戏极能领略剧中人物地位,临摇机前,导演为之说一二句,即贯通理解。拍时,喜怒哀惧,自然流露:要哭,两泪即至;要笑,百媚俱生。甚有过于导演所期望水准之上者,此密斯阮之所以独异于人也。”

1934年的《神女》是阮玲玉演艺生涯的极致,亦是中国默片的巅峰之作。阮玲玉这次扮演了一个母亲,亦是一个娼妓。她为了养活孩子,不得不做着卑贱的工作。在生活中屡次受挫,处处被残害。她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和情感,让观众感受到了弥漫于整个时代中的悲伤。

《神女》的导演吴永刚曾经称赞阮玲玉:

“如同一张感光最快的底片。 “在拍片时,她的感情不受外界干扰,表达得始终是那么流畅、逼真,犹如自来水的龙头一样,说开就开,说关就关。”

无声电影的时代,她的眼神就是语言,她的姿态就是流动的音乐。而她对于人物的体会,则要来自于生活,来自一种逼迫的想象。之所以说“逼迫”,是因为,这些人物其实与阮玲玉本身的生活很近,又很远。她自幼经历过很多东西,底层人民的窘困,她最是了解。然而,终其一生,她都没有过反抗这种处境的决心。

在镜头下,她是自如的,自由的,所有负面情绪都如泄洪一般淌入胶片。一旦走出摄影棚,她却又变得缩手缩脚,姿态全无。阮玲玉的悲剧正是来自于这种两面性,感情方面,尤其是这样。

旧上海的风月场里,出过不少令人称道的传奇。然而,那个时代的女子们,却始终未能摆脱“玩偶”的宿命。无论月历牌上的女模特,还是黑白默片里的阮玲玉,都无一例外地颔着首,眉眼纤长,露齿一笑,以悦世人。

与张达民一同厮混的时光,阮玲玉学了一身好舞技,也因此得了个跳舞的癖好。大概也是在一个灯光明暗的局子上,乐声沉吟,她忘情地舞着……也就是那腰身宛转间,忽然有人拖起她的手,进入了下一场圆舞。

这个人就是唐季珊。他的登场是华丽沉稳的,冠着茶商巨富的名号,穿戴庄重,像是主角上场了,险些叫阮玲玉晕头转向。

此时的唐季珊身边还有个女友,名唤张织云,是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更巧的是,她与阮玲玉都是演悲剧出名的,眉眼中写满了悲情。

即便是如此争奇斗艳,阮玲玉也不怕。进入联华之后,她戏路拓宽,演了不少好戏。她再也不是昔日默默无闻的阮玲玉了。

张织云被唐季珊抛弃后,给阮玲玉写信,劝她不要和唐季珊来往,说他不是好人。张织云还写:“你看到本人,你就能够看到你的明天。”

此时的阮玲玉如何肯信?在她眼中,张织云不过是弃妇的心态,因为心生妒恨才来诋毁唐季珊。在她眼中,唐季珊的好是无人能及的。他有钱,有风度,还肯对自己用心。唐季珊花了十个金条,在新闸路买了个三进三出的大宅。老母和养女小玉终于过上了安稳日子,阮玲玉很开心。

但是,名分……还是没有得到。唐季珊的家业是从妻子那儿得来的,当年因为有了妻子娘家的财产才能一步步把事业盘大。所以,这个婚他是断然不敢离的。况且他也不是在一棵树上吊死的人。前有张织云,后有阮玲玉,若是哪一天他厌了,再换一个也无妨。

在此之前,阮玲玉与张达民的感情早已走到了尽头。阮玲玉当了演员之后,张达民越发的不检点,依仗着阮玲玉的收入,花天酒地,奢靡无度。阮玲玉知道这种生活不能长久,于是给不务正业的张达民介绍工作。可惜他却无意于工作,只把阮玲玉当作摇钱树,不断地索取。

阮玲玉受不了他的无赖纠缠,几度要分居,都未能如愿。1929年,她服毒自杀,却被抢救回来。这段感情带给她的伤痛,显然是致命的。

因为有张达民的荒唐和无赖,唐季珊的出现像是及时雨。他的成熟稳重,让阮玲玉觉得自己找到了可靠的依赖。

在与张达民的关系中,阮玲玉一直是被索取的那一方。在长年的纠缠中,她的金钱、感情、耐心、信任……都早已被榨干。

而唐季珊不同,他像一座山,可以给阮玲玉依靠。只是,连阮玲玉自己也没有想到,这座山,是冰山。在大海上漂泊不定,终于又在烈日下渐渐消融……没有回声的爱情

如果没有进入联华,没有拍摄那些左翼影片,阮玲玉的一生或许会大不一样。她也许会和胡蝶一样风光,当很多年的明星,在记者的镜头前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也许,她会和张织云一样,因为不太标准的国语,在有声时代到来之时被判出局,然后流落街头……可阮玲玉终究都是阮玲玉。我们今天还在谈论她,为她叹息,就是因为她演戏太过卖力,而活得又不够卖力。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辽、西夏、金在建立自己本民族的政权中,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如本书中叙及的阿保机、阿骨打、萧太后等。正当中原地区出现宋金对峙、纷争不已的时候,我国北方的蒙古族开始崛起于漠北高原。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公元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灭亡了南宋,统一了全国。
  • 征服世界英雄的女人们

    征服世界英雄的女人们

    《征服世界英雄的女人们》是一本历史题材的人物传记图书,古今中外的十几个女人是《征服世界英雄的女人们》的主角。俗话说,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这本《征服世界英雄的女人们》中的主角都是通过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的杰出人物。她们征服的不是普通男人,而是世界上的翘楚,男人中的精英,她们是征服世界英雄的女人。她们性格迥异,追求不一,用的手段也是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通的,他们将女性优势发挥到妙不可言的境地,她们同样可以在历史舞台上争取到耀眼的一席之地。
  • 曾国藩3:黑雨

    曾国藩3:黑雨

    修订老版讹误106处!一字未删,原貌呈现手稿!唐浩明独家作序认可版本!阅读收藏最佳版本!政商必读!最受中央国家机关干部欢迎的10本书之一,中纪委“读书推荐”栏目推荐学习。柳传志、宗庆后、白岩松鼎力推荐!历史小说巅峰之作,关于曾国藩最权威、最好看、最畅销的读本。了解千古名臣曾国藩的唯一经典,读懂国人处世智慧的殿堂之作。依据人民文学出版社三卷本《曾国藩》编校而成,全新修订原貌呈现。
  • 哲学超人:尼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哲学超人:尼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丘吉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丘吉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布伦海姆宫闻名天下,是因为19世纪出了一位伟大的首相;布伦海姆宫的开工建设,则是因为丘吉尔的先祖——17世纪的约翰·丘吉尔,也就是把丘吉尔家族带入贵族行列的马尔巴罗公爵。
热门推荐
  • 糖尿病食疗菜谱

    糖尿病食疗菜谱

    《糖尿病食疗菜谱》精选了近百种适合于糖尿病患者的食疗菜谱,你能在短时间内享受到食疗的好处,并且其菜肴色、香、味俱全。《糖尿病食疗菜谱》内容丰富,科学实用,易学易懂,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使用。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酒桶中的女尸

    酒桶中的女尸

    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码头上,葡萄酒桶正被四个一组卸下船。忽然,一组酒桶坠地受损,人们惊奇地发现,一只破损的裂缝处渗出的不是酒,而是一枚枚金币。继续检查这只木桶,一条女性的手臂赫然显露出来,纤细的手指上戴着一枚闪闪发光的戒指……警官闻讯急匆匆赶到现场,但酒桶却神奇般不翼而飞。正当众人感到一筹莫展之际,一封署名“XX代笔”的信从天而降,声明桶子的主人是一位有口皆碑的年轻画家菲利克斯,让人们如坠五里雾中。酒桶中的女尸与画家有关吗?他是凶手还是被人陷害?一场精心构建的巨大阴谋就此展开。
  • 誓不为后2:倾城娃娃妃

    誓不为后2:倾城娃娃妃

    ‘重生一次,花容月貌全不见,这干瘪的身子,如何钓到帅哥,助她早日脱离宫闱苦海,过上逍遥自在的的生活呢?唉!’她摇头苦思,一心一意的想要抛弃掉想要老牛吃嫩草的皇帝,独自潇洒快活。却不想,那个俊逸绝美,长期潜伏在宫中的刺客大哥毫无预警的发飙了,“女人,你敢勾搭帅哥就试试看?”说罢,又无耻的自言自语,“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强,能让你夜夜打满分的男人吗?”她瘪嘴,傻傻一笑,拍拍他的俊脸,“我的爷,我能成功的勾搭上你一次,难倒还不能再成功第二次吗?”他冷酷发飙,阴狠立誓,“你安心好了,想等你这只红杏出墙的野男人,我见一个杀一个,见两个砍一双。”
  • 星戒之古峰

    星戒之古峰

    战农、战者、战士、战将、战帅、战王、战尊、战神、战皇……一切都只是刚刚开始。战技、功法?我有最好的。装备?有谁可以比我炼制的更好吗?丹药?什么丹药能比我的神液效果更好呢?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穿越大唐芬芳客:香医皇后

    穿越大唐芬芳客:香医皇后

    我是穿越客徐染心,我在唐朝,以香医人。有人问,香可医人,能医心否?我摇头。又有人问,你可医人,能医己否?我复摇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