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25500000018

第18章 吕碧城:梦余无迹认悲欢(2)

其中所指虽然隐晦,但意思却很清晰,多指向秋瑾。在吕碧城眼中,秋瑾的“不让须眉”是自卑的,她对于男性近乎痴狂的模仿恰好反映出性别上的自卑。吕碧城认为,性别生来就有差异,男子的刚强是值得颂扬,女子的灵秀亦是一种美,无须争个高下。即便是今日,在男女差别这一点上,很多人依旧无法正视。而吕碧城一百年前就已明晰这个道理,实在是智慧。

虽说二人见解不一,却依旧相互尊重,算不上密友,却也维持着淡如水的君子之交。秋瑾远渡扶桑之后,吕碧城在《大公报》上刊登她的来信文章,也作《敬告中国女同胞》等文章。作为清末最有气概和风度的两位女子,吕碧城与秋瑾隔海相望,一文一武,谱奏出一曲末世女子传奇。秋瑾去日本之后便开始投身革命,回国之后发动起义,而后就义。她未能活到中华民国建立的那一日,实在是一大憾事。

吕碧城与秋瑾并未有过深入的交往,然而,她曾经在报上刊登过秋瑾的“反动”文章,这一点就足够让她下狱了。因此,秋瑾逝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吕碧城“亦为惊弓之鸟矣”。不过,对于这位女义士的胆识和气魄,吕碧城还是十分钦佩的。后来,她路过杭州西泠秋瑾墓之时,曾经有感而发,作诗悼念这位故交:

松篁交籁和鸣泉,合向仙源泛舸眠。负郭有山皆见寺,绕堤无水不生莲。残钟断鼓今何世,翠羽明珰又一天。尘劫未销惭后死,俊游愁过墓门前。

高处的孤独

秋瑾就义之后,“惊弓之鸟”吕碧城之所以能幸免于难,还多亏了袁世凯的保全。吕碧城曾经在袁世凯家中做家庭教师,深得袁世凯青睐。而“皇二子”袁克文更是对这位文采飞扬、貌若惊鸿的女子青眼有加,将她引为知己。

袁克文是袁世凯的二儿子,仪表俊逸,又颇有些才气,诗词戏曲收藏,四大皆通,也都有小成,对书法最为在行。他是与吕碧城唱和的雅士之一,文字场上一来二往,有些蓝颜红颜的意思。可是,吕碧城眼光何其老到,一早就看清他那些小才气下的贵公子做派,知他挥霍无度,风流成性。于是向友人评说,这位知己也不符合自己的择偶观,只是个在风月场里依红偎翠的主儿。

果不其然,袁克文有名分的妻妾五个,死后更有上千妓女为其送葬,其排场声势不亚于写“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柳三变了。而他先是入青帮,混了个大字辈,平日里拿着父亲的钱挥霍,挥霍完便了,虽说行事荒唐,可为人倒也磊落,平生事能写出一本流光溢彩曲折跌宕的小说了,不过这绝非是吕碧城的那杯茶。

吕碧城终身未嫁,绯闻却没少有过,先是提携她的英敛之,又是袁克文、费树蔚、李鸿章之子李经羲等人,都是名流,却无一入得她法眼。吕碧城曾扬言:“予生平可称许之男子不多,梁任公(启超)早有妻室,汪季新(精卫)年岁较轻,汪荣宝(国会议员)尚不错,亦已有偶。”

如此口吻,也只有吕碧城敢说了。不过,这看似孤高的宣言,实际上就是吕碧城的心声。她对配偶的要求是文学水平,她曾经说:“我之目的不在资产及门第,而在于文学上之地位。因此难得相当伴侣,东不成,西不合,有失机缘。幸而手边略有积蓄,不愁衣食,只有以文学自娱耳!”

吕碧城在词坛的地位很高,被推崇为“李清照后第一人”,而樊增祥对她的词作评价则是“漱玉犹当避席,断肠集勿论矣”。被词名掩盖的诗文虽然没那么有名,在当时却也佼佼。而她对白话文写作又向来持反对态度。如此自负和地位,几乎让她自绝前路。

另一方面,吕碧城向来宣言女权,对纳妾等行为十分不耻。光是这一点,恐怕她就将很多已婚男士和风流公子排除在外了。这个独身女子的爱情向来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可有趣的是,作为一位新女性,吕碧城却十分推崇包办婚姻,认为包办婚姻中父母会为子女考虑周详,可以促成踏实可靠的婚姻。

且不论少时被退婚的遭遇给吕碧城留下的阴影有多深重,只看她一生的成就就足以让很多男子退避三舍了,王熙凤的干练让贾琏找不到位置,李清照的才华令赵明诚找不到位置。在传统社会里,男尊女卑,因而女子无才便是德,吕碧城的“才”显得有些扎眼了。

对于那些与吕碧城唱和往来的才子们来说,欢场上逢场作戏不难,偶尔也要酝酿些情绪来装点文字。可待那墨迹凝涸,又有多少情意可以不退场?这世间,向来情比纸薄。

无论爱情是否曾经在他们身上上演过,吕碧城和英敛之之间一直都有着不得不说的故事。英敛之比吕碧城大十几岁,邂逅吕碧城之时,已经有了妻室。然而,二十岁的吕碧城,姿容曼妙,又气质逼人,一身才气更是令英敛之的妻子自惭形秽。那日,吕碧城走后,英氏在书桌边写字,还向英敛之提出要去北京读书。

而英敛之呢,他虽然明白自己所处的身份和境况,却也忍不住心猿意马,对这位才貌双全的女子生出爱慕之心。谁知,这种爱慕在今后的共事生涯中渐渐消磨了。倔强的吕碧城和固执的英敛之,一遇到分歧便各不让步,久而久之,也就渐行渐远。

其中最主要的分歧可能还是来源自不同的政见。英敛之是满人,一直主张君主立宪制,是革新派。他对清政府有着天真的同情和信任。而吕碧城的思想则比较尖锐,她早已看清清政府的无能和腐败,因而政治主张也比较前卫。吕碧城曾经在《予之宗教观》中提及与秋瑾分歧,她解释道:“予持世界主义,同情于政体改革而无满汉之见。”对于秋瑾信奉的旧三民主义,她尚且觉得局限太大,道不同不相为谋。那么,在她看来,英敛之的君主立宪之说自然更加迂旧陈腐。

此外,英敛之的见识比较守旧,反对女子着装艳丽,还在报上登文劝诫。这可直接触怒了吕碧城。她的服装打扮向来与人殊异,生活也比较奢侈。她曾经穿过孔雀装:头戴孔雀翎,衣裙类似西式,颜色渐变,到裙摆处幻化作五彩的雀屏。如此奇装,比张爱玲要早了几十年。女子本身就爱美,而吕碧城个性特立独行,又最推崇女性美,不认为穿得花哨就似妖似魔。英敛之在报上的谩骂劝诫,看似无关痛痒,却字字朝她掷来,怎能不令她盛怒?

之后,英敛之在日记中写:

“碧城因《大公报》白话,登有劝女教习,不当妖艳招摇一段,疑为讥彼。旋有津报登有驳文,强词夺理,极为可笑。数日后,彼来信,洋洋千言分辩,予乃答书,亦千余言。此后遂不来馆。 ”

在此之前,吕碧城的二姐吕美荪因为北洋女子公学的事务来到天津,常常出现在英敛之的视野里。她的名声虽不如吕碧城那么响亮,却也十分出色了。当时有“淮南三吕,天下知名”之说,指的就是吕碧城和大姐吕惠如、二姐吕美荪。

吕美荪的到来,使得英敛之对吕碧城更加冷淡,他似乎找到一个更加温顺的对象去关怀怜爱。吕氏姐妹中,坤秀与惠如逝世较早,晚年独剩吕碧城与吕美荪还在人间。而吕碧城却与她,曾扬言“不到黄泉,勿相见也”。姊妹反目,多少有些是因为英敛之的缘故。

然而,吕美荪之后忽然嫁人,却未曾告诉过英敛之,他因此愤怒了好长一段时间。不过吕美荪终究不是吕碧城,不会一味地针锋相对,两人不久又重归于好。

除却这些私人间的恩恩怨怨,英敛之还是心平气和地欣赏吕碧城的才气,他编印《吕氏三姊妹集》,对这三姐妹都是赞扬有加。

英敛之对吕碧城有知遇之恩,是一手将她的名字推向全国乃至世界的良师兼益友。且不论他们之间是否曾经有过那些不足为外人道的情愫,英敛之都是吕碧城人生中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记。

素手先鞭著何处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或许是一个光明的时刻,曾经在袁家担任家庭教师的吕碧城自然更不例外。一直以来,袁世凯都十分欣赏她的才干,吕碧城之所以能掌管北洋女子公学还多亏袁世凯的提拔。秋瑾死后,更是多亏了袁世凯的保全,她才能幸免于难。

因此,袁世凯要任命吕碧城为秘书的时候,她有什么理由可以拒绝?对于满腔抱负的吕碧城来说,总统秘书这个职位就是最好的机会。

然而,担任总统秘书的三年里,吕碧城逐渐发现现实并不如预想中那么顺风顺水,袁世凯企图称帝的野心也逐渐暴露。1915年,袁世凯准备复辟,对政治心灰意冷的吕碧城辞职南下,定居上海。

这时候,她作过一首《浪淘沙》,以遣悲怀:

百二莽秦关,丽堞回旋,夕阳红处尽堪怜,素手先鞭著何处,如此山川。花月自娟娟,帘底灯边,春痕如梦梦如烟,往返人天何所住,如此华年。

吕碧城最终在青灯古佛前了结一生,是她毕生最大的谜。在一些观点中,人们往往以童年阴影、情感挫折等等来剖析她遁入空门的原因,我却不敢苟同。在大多数人眼中,无论吕碧城有多么大的成就和胆识,他们还是会以小女人的心态来揣度她的人生。

其实,我认为,在吕碧城的一生中,有一样东西要比爱情更值得揣摩,那就是她的抱负,她做事的立足点很高。如张爱玲那般,爱恨都无关他人,烽烟四起也不过是为了倾城一恋。在她那儿,一切最宏大的东西都可以变得渺小而无所谓,私人到极致,而吕碧城则全然是另一个极端,从最初《大公报》发出的那一声“问何人女权高唱”的呐喊,她的一生就不再只是为生计疲于奔命,或是在情爱场上卿卿我我,她把自己给了那些宏愿,可这时运并未给她放手一搏的机会。

那天,当她从新华宫中缓缓走出的时候,步履应该沉重如灌铅吧。因此,才会有“素手先鞭著何处”,“往返人天何所住”的无奈之感。

同类推荐
  •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发迹史

    1884年金玉均等“开化党”人士发动甲申政变,试图推翻“事大党”把持的政权,驻朝日军亦趁机行动欲挟制王室;国王李熙派人奔赴清营求助,袁世凯指挥清军击退日军,维系清廷在朝鲜的宗主权及其他特权。袁世凯平定了朝鲜甲申政变有重大意义,打退了日本的渗透势力,粉碎了日本趁中法战争之际谋取朝鲜的企图,推迟了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袁世凯也因这一事件受到李鸿章等人的重视,年仅26岁的他就被封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本书通过史料,着重介绍了袁世凯是如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低级文职小军官,几年时间成长为清政府在朝鲜的外交、商务总代理的全过程。
  • 中国文学大家

    中国文学大家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王安石全传

    王安石全传

    王安石,以其非凡的才识和魄力,受命于北宋王朝的衰败之际,决心力挽狂澜,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对于传统的封建思想和制度,王安石无疑进行了猛烈地抨击。他整饬朝纲、巩固边防等一系列措施却也让北宋王朝出现了短暂的生机。从这一点来说,他的功绩又是难以磨灭的。非凡的少年之路如何成就了王安石,平民出身的他又是如何在官场中独占鳌头进行改革的?历经变法失败和丧子之痛的他又是如何潜心向佛、抚慰伤痛的?对于这些问题本书将做详细的解答。
  • 思想之王:伏尔泰

    思想之王:伏尔泰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封建叛逆、反政府诗人、在英国、回国的日子、在瑞士、抗争、胜利、最后的岁月等。
  • 血胆将军:巴顿

    血胆将军:巴顿

    《血胆将军·巴顿(插图版)》: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上刀锋

    无上刀锋

    那年浮屠寺的赤脚和尚一指断山成永河。那年耍剑的先生手持草芥碎了万垒城墙。那年边军的刀疤卷毛驰骋沙场一路尘土飞扬。那年倒骑马的色痞活色生香。酒馆之中喧闹非常,说书先生格外繁忙。在很多年后,有个少年‘哧溜哧溜’的吃着麻辣片汤,听着那些英雄过往。而他的故事要从梦中神女自备嫁妆、不辞万里,只为给他暖床、洗衣、传功、生个小孩诉说,要从在他疑惑的问自己要给这个世界留下什么像样的痕迹开始!这是一段心藏无上刀锋,问天下谁与争锋的故事,这是一段特带劲儿的故事!
  • 我家格格不在线

    我家格格不在线

    最新文:《终不负年少》欢迎戳地址:http://m.pgsk.com/a/773770/【花格格遇爱版】她是都市白领女青年,不停的相亲,本是一个聒噪的女人,为了尽早结婚开始装淑女。他是个坏小子,他没钱没地位没追求,却看见了她背后的一面。他讨厌伪淑女。她不过是想安安分分的相亲结婚,或许,还有个可爱的孩子。为什么上天偏偏把他赐给了她。他是在她的认知里最鄙视的人,一次偶然,男人搬到了女人的对面。于是,相看两厌。矛盾瞬间激化……他蹭了她家的饭,还嫌恶的甩了张票子,“你的饭,我付钱!”“伪淑女,我姓齐,我和你不熟,请叫我齐先生。”他这样说道。她捏了捏拳,“对,我就是,江湖人称鼎鼎大名的花格格,花姐。”在领教了女人的拳头之后,彻底激发了男人外表温和淡然下的邪恶分子,男人居然当众亲吻甚至动手以达到羞辱她的目的。。。。。。一次一次的争锋相对,腹黑男一步一步带领着花格格走进爱情的天罗地网。花格格恍然惊觉。“看你还怎么逃!”他说,“花格格,你要记得,最初是你来招惹我的。”【花格格回忆版】年轻的时候,我们不懂爱,一直固执的相信某些童话,当有一天发现,童话不过是镜花水月,我们开始惊恐,开始畏惧,其实,爱,不过是变了副样子,它不是悄然离开,而是,一直都在这里,等着你的回头。多年之后,花格格觉得自己很幸运,尽管她不是在她最美好的时候遇见的他,但是,却是在最合适的时候。或许年少轻狂,或许有过太多的彷徨误会,但是,毕竟还是在一起了,不是么?白头偕老,不过是你用你满是皱纹的双手,牵住他的手,在喧闹的世间,慢慢的踱步。----------------------------------------------晨晨新文《大人在上,求抚摸》多多支持,http://m.pgsk.com/a/537394/
  • 张居正(第四卷):火凤凰

    张居正(第四卷):火凤凰

    四卷本长篇小说《张居正》,以清醒的历史理性、热烈而灵动的现实主义笔触,有声有色地再现了与“万历新政”相联系的一段广阔繁复的历史场景,塑造了张居正这一复杂的封建社会改革家的形象,并展示出其悲剧命运的必然性。作者因其丰赡的文史修养、恢弘均衡的艺术架构能力、对特定历史底蕴的富于当代性的揭示。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网游之紫风传说

    网游之紫风传说

    武学高手进网游,穿着新手服,左拥美女,右揽神器,声名远扬……
  • 盛世独宠:逃嫁太子妃

    盛世独宠:逃嫁太子妃

    成亲前夜,相府嫡女遭人暗算,毒药穿肠毙了她的命,却让另外一个灵魂侥幸重生。带着前世今生的记忆,顾念兮抽丝剥茧,要为身体前主复仇、要在异世护卫生命。为保命,她表面上装疯卖傻,暗地里抽丝剥茧,抛却太子夫婿,想要独自担承。谁知素未谋面的太子殿下却不肯轻易放手,对她穷追不舍,纠缠不休……明明素未谋面,却为何如此熟悉?明明没有交集,却为何屡屡相护?她好奇探索,努力追寻,却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越陷越深,渐行渐远……款款深情的背后,是天堂还是深渊?缱绻情深之中,是真心还是隐情?凶险的争斗之后,她将迎来锦绣的前程还是彻底的毁灭?且看相府嫡女如何在阴谋之中挣扎踯躅,最终赢得属于自己的那片如海深情!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萧红研究七十年(纪念萧红诞辰100周年)

    萧红研究七十年(纪念萧红诞辰100周年)

    《萧红研究七十年(1911年-2011年)(套装共3卷)》是一部汇编萧红研究资料的大型工具书。是为纪念萧红诞辰一百周年,特意组织课题而编成的献礼图书之一。七十余年来研究萧红的成果,散见于大陆、台、港及海外各种报刊、图书。其资料庞杂,数量之多,难以准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