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创造力,是新思想和旧教条之间的狭路相逢,是今天的创造力对过去的创造力的取代。过去创造出来的事物,一旦时过境迁不再实用,就成为新生活的拦路虎,跟随者对它们视若不见,探险者却从独立思考和现实生活的角度出发,发现了它们并代之以更加友好的新事物,创造就此诞生,我们的生活被创新者重新塑造。
因此,创造既与守旧相悖,也不是拍脑门的事情,而是长期独立思考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的必然收获。扎克伯格让我们看见了这一过程,让我们了解过程背后的推动因素。
点子——你能很好地实施,才是最有价值的
扎克伯格在谈到Facebook这个点子由来的时候,曾经轻描淡写地说,当我想到它的时候,我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
文克莱沃斯兄弟把争夺Facebook创意所有权的战争搅得沸沸扬扬,扎克伯格轻轻松松的一句话就能熄灭人们的疑惑:如果你们想到Facebook的点子,你们就应该把Facebook做出来。
即便文克莱沃斯兄弟真的想到过Facebook的点子,然而这点子恐怕只是灵光一闪的火花,而在扎克伯格那里,Facebook的点子却是一个系统的思维,他既明晰地意识到它本身,又清楚地知道如何将它一步一步地实行。这就是为什么,前者只是争到了一些经济上的补偿,后者却催生了一个网络帝国。
以旁观者的视角,我们似乎可以看见两者不同的思维之网,至少围绕Facebook灵感的思维,前者仿佛是没有编织完整的渔网,散乱地堆着一鳞半爪的思维线头,后者却已经形成了一种完整、宽大、柔韧的巨网,从外界得来的材料也好,从心里冒出的想法也好,都能够在这张巨网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可以获得有系统的组织和有步骤的推行。
扎克伯格的思维之网,不仅仅体现在Facebook的创意上,你甚至不必深究,单单从他的神情上都可以感受得到。在对待几乎所有的事情上,扎克伯格都仿佛成竹在胸,对事情的来龙去脉有洞见、有把握。
当然,这张思维之网绝没有网尽乾坤,扎克伯格也远未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但是可以确定,出现失误的时候,正是这张大网可以得到修正和扩大的时机。我们无意神化什么,不过,历史上那些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能人,他们的神机妙算一定都是得益于头脑中的这张大网。
在现实生活中,这张网的威力也会时时得到验证。比如微博上,公布了一个热门事件,大家纷纷就该事件进行讨论,无形之中,他们头脑中的思维之网就来了个大比拼。有的人像原始动物,单纯反馈接收到的刺激,有的人站在自己的角度发表一些似是而非的见解,而有的人却站在更高的角度,点评到事情的本质,还有的人不仅说出本质,还会分析出事情的发展趋势。
最后那种人,无疑是思维之网最博大的人。这张网到底是什么样的?美国著名的化学家莱纳斯·鲍林是这样描述的:“我的头脑中有一幅图,一种类似于宇宙一般理论的图景,那是我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建立起来的。如果我在读一篇文章,听某人的讲座或通过其他途径得到某些我过去没有的关于科学的信息,我就会问自己,这将如何装进我关于宇宙的图景之中?如果它们装不进,我就问,为什么装不进?”
福尔摩斯曾经对华生说:“我的头脑就像一个图书馆,里面有一个又一个格子,无论从外面得到什么,我都会把它们装进格子里。”
网也好,图也好,图书馆也好,都是心智模型的不同说法。当普通人孜孜不倦于收集大量信息的时候,高成就人士却把精力用在建立一个心智模型,也就是一个大脑运作的框架上。
这种框架是怎么形成的呢?鲍林说:“我并不比别人更聪明,我只是比别人更多地思考。”通过深入的思考,他们对于自己所在领域的知识有着深层理解,这种理解化为一种思维结构,让他们能够放置他们学到的大量信息。
这种思维结构就像福尔摩斯说的图书馆一样,分成一个又一个格子,知识被分门别类地放置,这样能够更好地纳入,也能更好地被利用起来。因为当他们在利用知识的时候,他们没有把这些知识视为孤立的数据,而是把它们视为一个大的画面的一部分。孤立的数据难以理解,一个大的画面却很容易理解。
比如,2000年刚过不久,美国重新制定会计准则。在一个普通会计的眼里,这是一个令人头疼的事情,因为他不得不重新学习。但是,一个优秀的会计师却能够看到,这是安然公司破产带来的会计制度改革,是后安然时代的转变,他明白会计准则事件背后隐含的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他还会据此进行自我调整。
拥有了完善心智模型的人,他们的知识是完整的,他们能够在更高层次上寻找知识之间的联系。一旦发现这种联系,他们就能够剔除不相干的信息,把思维资源释放出来,专注于处理真正重要的信息。
就拿一场球赛来说,一般观众看到的是一场闹哄哄的角逐,还有些观众可能在注意球员的长相,但是专业的球赛讲解者却会告诉你,球赛的决胜关键是什么,关键人物是谁,他的身手巧妙在哪里,甚至他的哪一个动作是历史上的经典动作。讲解者透过闹哄哄的表象,看到关键所在,就有赖于他的心智模型的过滤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心智模型能够帮助人们预测到下一步将要发生什么。因为他们把自己所关注的领域作为一个系统来理解,而在一个系统之中,一个因素的变化,将导致后一个因素的变化,那些过去的事情,会影响现在的事情,而现在的形势,又将预示未来的走势。拥有深思妙策的能人,从以往的事件中分辨出了规律,再将这种规律运用于将来,就成为了预言家。
高成就人士看到的一切与一般人无异,重要的不是他们看到什么,而是他们感悟和理解到了什么。信息的积累、知识的增加确实是重要的,但它们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建立起一张思维之网,更好地理解世界,体会个人在其中的位置和作用。有些人死学了不少,却缺乏必要的理解力,皆因他们的头脑里缺少图书馆的书架,他们的知识没有放在该放的位置上,而是像一个拥挤的仓库一样无序堆放,在需要知识的时候,取用也艰难。
相反,一个拥有完善思维模式的人,即便在陌生的知识领域,也能够大展手脚。
还拿我们熟悉的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来举例。大前研一原本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从事了九年的核反应炉设计工作,在进入麦肯锡之前,从未涉及对管理方面的知识,初到麦肯锡的时候,他甚至需要把商业用语转换成核物理用语才能思考。同事和他沟通困难,还骂他:“你就像是公牛身上的乳房!”这等于说大前研一是一个没有用的人。但是大前研一尝试做了一次收支平衡分析后,就觉得顾问这个工作很简单,他自己总结:“在核物理领域里学到的思考方式,可以在其他领域无碍使用,包括陌生的商业领域。”
鲍林曾说,他砥砺思维模式的方式是思考,这与大前研一不谋而合,大前研一锻造自己的思维,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从他的家里到公司,有28分钟的车程,在每天的两个28分钟里,他坐在电车上,对眼前所见的一切进行分析,比如刚刚经过的这个广告牌,为什么这么设计,这个设计的出发点是什么,如果换了是我会怎么设计才能增加产品的销路。他要求自己在尽可能短的时间段里,完成思考。持之以恒的电车训练,使他的思维模式到了少有人匹敌的地步,面对一堆繁杂的数据,他能够在几分钟之内,把握关键,找出解决之道。
在上一章,我们曾经介绍过的刻意练习,也有助于打造思维之网。因为刻意练习的核心,在于寻找技能上的使人不满意的元素,然后尽最大努力改善它们,要做到这一点,就离不开深入的思考。深入的思考,锻炼人的思维能力,使人找到知识的关键联系。
打造思维模式的另一个关键在于,人们需要持续地将新信息和高级别的概念联系在一起,这就要求我们不仅拥有锐利的思维犁铧,还要拥有开阔的视野和全新的视角。在一次接受采访的时候,扎克伯格对记者说:我正在思考二十年后的事情。
合理质疑
大前研一曾说,从1985年网络急速发展以来,世界就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经济时代。国家的界限逐渐消失,金钱和信息自由跨越国境,企业交流轻易来往于各国之间。在以往封闭性的静态经济环境中,相同的原因一定会带来相同的结果,问题是存在标准答案的。但在开放型经济中,问题所涉因素极为繁杂,任何一点细微的前因变动,将导致莫测的变化。
大前研一认为,新经济时代只有20多年,没有人敢说自己是专家,这个世界同样不再有标准答案,能够生存下来的人,是那些掌握了科学思考方法、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
我国管理学人士指出,被很多人不看好的2012年其实是前所未有的机会之年,企业比的是本事而不是机制,个人拼的是能力而不是资历,街头实干家胜过象牙塔专家,野生动物胜过温室动物。机会属于那些历练出科学思维的人,只有他们才能抓住机会,谋定而后动,决胜于当今。
无论是科学思维,还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属于创新力,因为创新力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需求的能力。那么,谁是手握创新之铲的人呢?可以确定的是,这种人一定是至少某一个领域中的专家,掌握了前一节里讲的思维模式。创造型人士诞生于专家之中,他们和专家又有什么区别呢?
特曼曾对一些天才儿童进行过跟踪研究,他发现,绝大多数天才儿童在成年之后成为了专家,成为创造者的人却少之又少。
专家指的是在一个既定领域内做出辉煌成绩的人,而创造者却是使某个领域发生改变,对某个领域进行重新塑造的人。
一个人可能很聪明,可能样样都懂,但由于思想僵化,创造力就与他们无缘,最典型的例子是玛丽琳·贾维克,她曾经取得智力测试的最高分,在《吉尼斯世界纪录》中排在第288位,她曾主持过一个名为“问问玛丽琳”的周日杂志栏目,专门回答那些想难倒她的提问者,但提问者很少如愿。敏捷机智如她,却不拥有创造力。
究其原因,她是被动“回答问题”的人,而不是“提出问题”的那个人,当然我们说的是她的生活态度而不是她在节目中的角色。创造者需要打破一个领域并对其进行重新塑造,没有叛逆的性格和打破现状的渴望,将不能如此。要做出创造性的成果,适宜的个性和动机比智商更重要。
为什么一些人会自然而然地对生活进行质疑?而另一些人却会不加辨别地接受生活的答案?造成这种区别的因素非常复杂,但可以确定的是,以合理质疑的态度去生活的人,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人。
扎克伯格不会接受任何似是而非的答案,他从小就不是一个能被敷衍的孩子,只要发现任何异乎寻常处,他都会研究个透透彻彻,直到对其完全地了解才会罢手。这是独立个体的自然行为,独立的个体,很自然地对万事万物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把握。
在对外界质疑之前,他们首先对自己提出质疑,在塑造某一个领域之前,他们先塑造了自己。这一点在乔布斯的身上,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乔布斯为了寻找自我,曾踏上了去往印度的精神苦旅。质疑是一种态度,它可以指向外界,也可以指向自我。质疑同时也是一种品质,一个从未深思自我的人,也不太可能对外界拥有独特的见地。
这种质疑,看起来是对外界发起冲击,其实是在和外界取得深层联系。因为质疑属于理解的一个阶段,质疑是需要理解的宣告。当扎克伯格通过研究,对外界事物取得独特理解的时候,他就以一种属于自己的方式把握了外界,他的内心就与外界发生了化学反应。这种化学反应就是创造力的由来。
特曼研究的音乐神童,在年少的时候,都能够以高难度的技巧震惊世界,但是成年之后,只有少数的人拥有创造力,更多的人逐渐被听众遗忘。个中缘由就是,少数的人对音乐有着自己的理解,他们在演奏的过程中,将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融汇于音乐之中,听众的心为之感动,音乐获得了巨大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而被遗忘的神童,他们和音乐之间,没有理解,也没有深层的联系,音乐流于机械呆板,难以打动人心。
质疑是一种新鲜而犀利的视角,这种视角一般而言,是属于“边缘人”的。他们可能是外来客,从一种文化环境迁徙到另一种文化环境,他们也可能是身处一种文化却与文化中心保持距离的人。总之,他们的视角没有因为熟悉而被麻痹,他们不会视一切为当然,而会以一种陌生的目光来打量被人们熟视无睹的事物。
质疑,是独立个体对世界的理解之途,是边缘人对某种文化的审视,归根结底,质疑是一种想要进入想要参与的冲动。面对外界事物,我们不要抱有无所谓的态度,不要让它在心的表层轻轻飘过,而是把它放在心里过滤一遍,去理解它,去感受它,去分辨它,这样做的时候,如果感觉到哪里有不妥帖,就说明哪里有了问题,而问题往往是发动创造性的引擎。
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
在物质尚不够丰盛的时候,人的细微需求几乎被忽略不考虑,单是满足基本需求,就需要一个巨大的市场;但是当物质极大丰盛的时候,如果继续忽略人的细微需求,任何服务性的机构都将走向毁灭。这就是为什么如今以产品为中心的增长模式纷纷走向以人的需求为中心。
说到满足人的需求,好的企业会细致体察已显需求并满足它,卓越的企业则会挖掘潜在的需求并尽力满足。扎克伯格对人的需求,似乎有一种天生的敏感,他说:“我只是坚信,人们最感兴趣的事物其实是人。我相信人们喜欢做那些使自己开心的事情。为了使自己开心,他们需要了解他们身边的世界,了解他们身边的人。”
Facebook的诞生,就源于对这种需求的把握,而Facebook的每一步发展,无不贯穿了这种世界观和方法论。Facebook有一项特别的功能——“捅一下”,用户通过这个功能可以向其他用户打招呼。有人说这项功能暧昧不明,还有人说这项功能带有挑逗意味。扎克伯格在被问到“捅一下”代表什么含义的时候,曾发表声明说:我不会解释这项功能的作用到底是什么,但是你们自己可以对它定义。这项功能到底会带给用户什么感受?哈佛的一名学生在接受《纽约客》采访的时候说:“我清楚地记得刚开始使用Facebook时的那种神秘的激动。因为你知道,中午坐在你餐桌边吃饭的那个家伙,可能就是晚上在Facebook上捅过你的人!”“捅一下”仿佛是人际关系之中的特殊区域,它没有明确的意义,恰恰因为如此,反而能够把不能言说不够明确的诸多意味容纳其中,它就像是画中的那片留白,意味深长,可以放置人们的无限设想。由此,“捅一下”成为Facebook上最受欢迎的功能之一。
如果说,Facebook建立之初,还是扎克伯格的需求把握能力的练兵时刻,那么Facebook图片功能的推出,就意味着他的这种能力已然成熟。
2005年3月,随着在线图片储存网站Flickr被雅虎收购,越来越多的人习惯把图片上传到网上,Facebook也开始考虑开发图片储存功能,唯一的问题是采取何种方式标记图片。互联网上传统的方式,是以主题、时间和地点等来分门别类地储存图片,但这种方式不是扎克伯格想要的,他更想要一种能够体现Facebook主旨,以增强用户互动为目的的图片储存方式。以这种想法为前景,一个全新的图片标记方式出炉了:以图片里的人名来标记图片。如果你上传了朋友们的照片,你可以在照片上标记他们的名字,而你的朋友就会收到提示,闻讯过来欣赏他们的照片。
这是人们没有想到的,却是他们想要的,他们希望以照片中的人来组织照片。图片功能开通一个月内,85%的用户至少在一张图片上被标记出来。Facebook迅速成为互联网上最为热门的图片上传网站,2007年其照片流量就超过了Flickr,成为最大的图片上传网站,目前用户每天至少要上传一亿张照片。
Facebook内部员工马特科勒说:“对我们来说,那是第一次感到惊讶,社交图表能够被用来当作一个分配系统。分配的途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扎克伯格和其他人的区别,别人看到主题,看到地点,看到时间,看到冷冰冰的数据,扎克伯格却看到人,看到人们相互联系的需要。
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如今成为各行各业佼佼者的工作准则。设计师布雷曾说,设计师是为了人们的生活在设计,不是为了自己在做设计。他认为,设计师最需要的是,触及人们的心灵,抓住他们的感受,设计的目的永远是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为了了解人的需求,布雷一向要求他的设计队成员拿50%的工作时间来观察社会、观察人群、观察环境,然后问自己:“为什么会是这样?”从观察和思考中,他们往往能够得到设计灵感。去看,去问,去理解,尤其是理解表象的背后,人们的想法究竟如何。
布雷的同行史丁诺也有自己亲近人群的方法,他住在美国洛杉矶,他觉得这里有不同人种、不同世代、不同阶层,这些都能够刺激设计师的想象力。
以观察者的身份融入人群,体会他人的需求,是一个有效的办法,不过最为有效的办法,却是深入自己的心灵,了解自己的感受,很多人都是在解决自己的问题后,发现了大众的需求。
发明家詹姆斯·戴森是真空吸尘器的发明者,他的发明就源于自身的需求。他在家里使用吸尘器的时候,发现真空袋吸尘器的抽吸动力总是失灵,因为灰尘动不动就把袋子里的小孔堵塞了,导致气流受阻。这个麻烦困扰着他,于是他停下来着手解决这个麻烦,这就有了使用双气旋系统的无袋真空吸尘器,该吸尘器彻底解决了旧式真空吸尘器气孔容易堵塞的问题,成为英美日澳等国吸尘器市场的老大。
维克·菲尔斯原本是波士顿交响乐团的一个演奏家,他在演奏定音鼓的时候,对手头的鼓槌感觉不满意,于是在家中的地下室制作鼓槌。一天,一大把棒子掉在地上,发出了不同的调子。这一幕提醒了他,他根据这些棒子的水分含量、质量、密度和音调,寻找完美匹配的棒子,使之结成“完美的一对”。“完美的一对”是他的商业口号,现在,维克·菲尔斯工厂每天出产超过85,000对鼓槌,占整个鼓槌市场的62%。
类似的例子还有田径教练比尔·伯尔曼。他在训练的时候,感觉队员的跑鞋不够好,于是来到车间,把橡胶倒入家庭用的华夫烤盘里,这就是Nike著名的华夫鞋底的由来。
再说回扎克伯格,Facebook的雏形Facemash是他在一次遭遇失意之后的情感宣泄,亦代表了他当时的内心需求,而乔布斯从电脑领域延伸到手机领域,同样是因为不堪普通手机那难看的外形。
根据长远目标寻找解决之道
所谓的创造,其实是今天的创造力对过去的创造力的颠覆,是今天对不合时宜的昨天的修改。因为今天的问题总是由过去的创造性方案所造成的,比如人口过多就是农业和公共健康方面巨大改进的结果。过去的创造,曾经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但是时过境迁,过去的便利又将成为今天的阻碍。
创造,就是对这种阻碍的扫除,如今的社会越来越趋于复杂,不向人们提供标准答案,唯有问题的解决者才能够适应于任何环境,处于不败之地。但是,解决问题之前,必须要跨越的一个坎是发现问题。拥有一双慧眼,及时发现问题,你才有可能着手解决问题,大前研一认为,当你发现本质问题的时候,60%的工作已经完成了。
即便当今社会问题俯拾皆是,我们也不可能像扫雷一样,拿着探测仪去逐个地找到问题,我们能够发现的问题,往往是和我们有缘分的,与我们自身息息相关,令我们感觉不妥的。不妥的感觉是模糊的,需要用语言表达它,使它呼之而出,成为明确的问题,这样模糊的不安才能变成可以解决的问题。
了解问题是什么还不够,我们还需要为问题定性,发现问题的本质,这一步需要戒除急躁,徐徐图之,因为下一步如何行动,就依赖你如何为问题定性。
发现问题的本质所在,要求我们问自己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进行问题解决?解决问题的目的是什么?”这种目的必须出于长远打算,与个人的长久规划或公司的使命相一致。这一步,人们容易犯的错误是,关注局部忽略了整体。关注面如果太狭隘,我们不可能长久地解决问题,问题或许会暂时得到缓解,但根本的矛盾仍然存在,很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隐患。
曾令Facebook名誉受损的灯塔事件,就是公司成员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忽略长期目标的结果。
2007年11月16日,Facebook启动了一项名叫“灯塔”的广告业务。Facebook和一些商业网站进行合作,Facebook用户在这些网站上进行的任何操作,都会显示在个人滚动信息上,被朋友看到。当用户在商业网站上完成操作后,网站不是询问你是否同意将这次活动发送到Facebook上,而是打开一个小小的下拉菜单,询问你是否不想发送这个活动通知,如果你不是积极主动地加以阻止,系统就会把消息发送到Facebook,而且这个菜单只显示几秒钟就消失了,用户很容易错过这个菜单。这种做法用网络术语来讲,属于“选择性退出”而非“选择性加入”,对用户的隐私呵护不够。
这项业务上线后,不幸的故事频频发生,许多用户的商业行为被泄露,酿成了悲剧。马萨诸塞州有一个男子莱恩在网上购买了一枚戒指,他妻子的动态新闻上很快反映出这一消息。两个小时之后,他的妻子发短信质问他:“这个戒指是给谁买的?”其实这原本是要作为圣诞礼物送给她的,消息提前泄露,“惊喜”没了,莱恩感到相当“沮丧”。
“灯塔”业务受到了用户们的强烈抵制,Facebook改善并最终停止了这项服务,但灯塔事件却成为Facebook所面临过的最恶劣和最有损公司形象的事件。用户的增长势头明显放缓,直到第二年才逐渐恢复,很多媒体人甚至据此认为扎克伯格追求的只是权力,对用户却漠不关心。
这显然是对扎克伯格的误读,不过“灯塔”确实远离了扎克伯格的长远目标。“灯塔”的初衷是推广自助服务广告,让更多的企业能够找到他们的目标客户群,但是这种做法导致用户的数据被滥用,显然与把隐私和用户对信息的控制放在第一位的长远目标不一致。
灯塔事件过后,扎克伯格认识到公司需要一个专业的管理人员,2008年4月,谢莉·桑德伯格任Facebook的COO。她到公司召开的第一个会议,就是探讨适宜的广告投放方式。为了让她放手去做,扎克伯格故意离开公司去全球旅行了。
桑德伯格在白板上写下:“我们要做什么生意?”一个与会者说:“马克非常关注长远利益。他不想浪费任何资源,除非有利于长远目标。如果你不知道你做的是什么生意,那你现在做什么都是浪费,哪怕看上去也在赚钱,但可能无法持续。”尽管为环境所迫,扎克伯格不得不接受广告业务,但他也仅仅希望以维持收支平衡为限。无论何时,他的优先级都不是挣钱,而是业务增长和持续改善用户体验。
最终目的的明确,使与会者们在探讨解决办法时,避开了重走“灯塔”的老路。八次会议之后,扎克伯格环游世界归来,他向大家陈述了他的想法。他认为,Facebook可以把广告变成“内容”,用户在站点上源源不断产生的内容。事实上,用户的诸多信息,天然具备商业价值,比如,一个人在页面上介绍自己听过的音乐、看过的电影和书籍、喜欢的商品、玩过的游戏都有商业价值。Facebook与其他网站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有能力帮助用户与用户之间或用户与广告投放者之间进行双向对话,如今,把用户的需求信息和商户的供应信息结合在一起,就将是全新的广告模式。
这种广告模式就是“订制式广告”。订制式广告的理念是引导用户“产生需求”,而不是谷歌式的满足需求。
Facebook数据库不断地记录用户更新的资料、去过的讨论组、与朋友的交谈信息等等,而后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而后把打包聚合之后的某一类信息而非单个用户的真实资料提供给品牌商,品牌商从一大批参数表中可以精确定位自己想要投放广告的人群。同时,Facebook也可以根据对用户的了解,帮助广告投放者做市场调研。最终,这些订制广告会通过动态新闻的形式,发布在用户的信息流中,引导用户进入品牌商的页面,成为他们的粉丝,参加他们的活动。
这是一种深入人心的广告模式,它和“灯塔”最大的不同是,它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旨在满足用户的真实需求,而灯塔是从商户的角度出发,尽量地扩散购物信息,前者和扎克伯格的长远目标是一致的。
订制广告大受欢迎,仅仅这一项在第一年就令Facebook收入好几亿美元。此外,订制广告必将成为未来最重要的广告模式。2001年博客的出现,使普通消费者也变成了信息发布者,受众开始创造媒体,Facebook将这种趋势扩大化,以往“强推广告到大众面前”的广告模式不再有效,商业公司能否有办法吸引用户的兴趣,才是他们能够决胜的关键。
从这一点来说,Facebook的长远目标与整个互联网乃至世界的发展走势是一致的,这恐怕是Facebook成功的根本原因,就如“订制广告”的成功有赖于它与Facebook的长远目标一致。
基于这一点,我们在寻找问题解决之道的时候,务必一再地问自己,这种方法与长远目标一致吗?把部门放回公司中,把公司放回市场中,把市场放回更大范围的经济整体中。针对个人问题的时候,同样可以采取这种方法,将自己放在越来越大的范围中,与自己的人生理想与整个社会的发展走势相比较,看看这种办法将导致南辕北辙,还是推动了整体的计划。
从基本原理出发解决问题
问题的本质确定之后,该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问题呢?Facebook的工程师波斯沃斯介绍说,扎克伯格每次解决问题都从基本原理开始考察。
什么是从基本原理来考察呢?大前研一是这样解释的,举个例子来说,电磁学上有一个基础方程式名曰“麦克斯韦电磁方程式”,有能力的人使用这个,能够解出任何有关电磁的题目。他特别介绍,这是一个聪明的“笨”办法,使用它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因为需要从基本展开进行计算,但是用这种办法,没有解不开的难题。
事实上,这种特别的解题办法,是身为日本人的大前研一第一次见识到教育的真正目的。他从日本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读博士课程,当时班上有个同学叫汉斯·维德玛,他有个习惯,万事喜欢从源头开始讨论。起初,大前研一认为他做事不得要领,但后来惊讶地发现,这家伙什么难题都能解开。
当时班上还有个美国人叫罗伯特·弗雷德里克森,他也用这种方法,一切从原理开始计算。解题的时候,总是用这种方法,在黑板前,花费长久的时间来认真解题。掌握了这种解题方法,紧张的期末考试期间他去新奥尔良参加狂欢节,别人在图书馆拼命学习的时候,他在外面约会。即便如此,他的成绩也总能考到第一,和同学讨论问题的时候,他也能从本质论者的角度提出独到的看法。
这种解题方法,大前研一此前在日本从来都没有接触过,日本教育大概和中国类似,重答案不重过程,依靠“攻略术”迅速得出正确答案拿到高分是人们的追求目标,至于解题过程如何,没有人关心。
美国人相反,他们更重视解题过程,虽然得出结果需要耗费时间,但是只要掌握了这个基本方法,就能触类旁通,一通百通,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能够回到本源、重新研究并找到答案。相比之下,东方的教育方式看似聪明其实笨,学生解出了题目A,不见得能够解出题目B。
大前研一意识到,这就是横亘在日本教育和美国教育之间的鸿沟,美国的科学和经济正是靠了这样的人才能够领先全球。从此之后,他也尝试使用这种方法,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尽可能从本质开始讨论。经过一年的方法改造,到第三年的时候,他就能够发挥出自己的领导能力,之后,又从日立制作所跳槽到麦肯锡成为经营顾问,并在6000人的公司中脱颖而出,作为最年轻的成员进入七人最高决策管理小组。
大前研一总结,他所取得的种种突破,全依赖于在麻省理工学院接受的逻辑思考基础训练:无论什么事都从根本开始,应用逻辑思考,回归原则,找到途径,得出答案。
其实,爱因斯坦采用的也是这样的方法。狭义相对论基于两条基本原理——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广义相对论基本原理只一条——加速度与引力等效。
爱因斯坦偏爱深入思考基本原理,他认为,复杂出自于简单。就好像下围棋,棋局变化层出不穷,弈棋谋略高深莫测,但下棋的规则只有一条,棋子也只有黑白两种。
还有一个浅显的例子,搭积木的时候,简简单单几种木块,可以搭出任何形状,但是造型复杂的木块,搭出的形状就极为有限。越是简单的原理,越是拥有不可估测的潜力。
使用最基本的原理来解决问题,是几乎所有高成就人士采用的方法。最基本的原理,也是最方便的原理,它能够帮助人们在最基本最真实的意义上使用逻辑思考法,抓住主要矛盾,得出事情的解决之道。
任何事情都有解决之道
《Facebook效应》的记者曾介绍,扎克伯格的身上,洋溢着一股强烈的自信气息,事实上,扎克伯格确实能够逢水搭桥,化险为夷,如有神助。他的很多际遇如同得到神的眷顾,而我们认为,最恰当的解释是信念的力量。
一种说法是,一旦具有“凡事都有其解决之道”这种信念,事情就会真的变得顺利起来,这种不可思议之处在于,事情的解决有多顺利,似乎与人们所具备的意愿是成正比的。优秀的问题解决者,如同撑竿跳高选手,设定很高的目标,依然能够从从容容地一跃而过。
对此,屹立百年不倒的摩根公司的创始人J.P.摩根是这样看的,他认为,企业家必须具有伟大的想象力,对于任何事件,他都能够找出答案,在他的字典中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他的思考结果往往是别出心裁的,即使是面对相同的事件,也能有新的方法完成。这种避免落入标准思考模式的本性,就是成功的主因。
任何问题其实都存在着两面,有其不利的一面,必有其有利的一面,但若不是怀有必胜信念不屈不挠的人,是难以发现问题的第二面的。
长久以来,人们虽然一次又一次见识过信念的伟大力量,但是他们更倾向于把信念视为一种缥缈而难以证实的东西。心理学家却提出,信念对人生的引导,是有着科学依据的。
《心理控制术》的作者,心理学家马尔茨原本是美国的一位著名整容医生,曾任纽约医院修复科的主任,病人在整容前后的巨大心理变化,使他洞见了人性的奥秘,他由此探索出一套心理治疗术,成功地改变了无数人的人生。
这种治疗术就是心理控制术,它主张:我们的人生是由我们对自己的信念所决定的,如果你改变对自己的信念,改变自我意象,你的人生也会随之改变。
按说,整容只能改变一个人的外表,但是马尔茨惊异地发现,很多病人从外表到内心都会发生面目一新的改变,并最终导致他们的人生进入全新的轨道。原本内向自卑的人,变得外向而自信,原本木讷的少年变得机灵聪慧,甚至还升职为知名公司的管理人员。
手术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马尔茨发现,在外形得到重塑的同时,病人的自我意象也得到了重塑。以往外形上的不如人意,会使病人得到“我不够好”、“我不配得到更好的生活”的自我意象,但是整形以后,俊美的外表使他们的自卑一扫而空,他们从负面的意象中解放出来,从而把自己的潜力更好地开发出来,有了不凡的作为。
透视这种现象之下的深层原因,马尔茨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他认为潜意识是自动制导系统,就像巡航导弹的目标追寻机制一样,只要你设定一个目标,它就会帮助你靠近并击中这个目标。但这个系统本身没有思考能力,所以它不管你设定的目标是好还是坏,无论你设定了什么目标,它都会忠实地帮你达成。
当我们怀着坚定的信念,相信某个问题必定会得到解决,相信我们的人生会越来越幸福,我们其实是在潜意识里设定了一个目标。与此相反,如果我们认为困难难以超越,生活荆棘满地,我们同样设立了一个目标。
潜意识是怎样发挥威力的呢?马尔茨举了一个例子。植物学家路易斯·阿加西一直致力于搞清一个石块中镶嵌的鱼化石,但是他百思而不得其解,于是干脆把工作暂时搁置。晚上睡觉前,他反复地对自己说:“我明明白白看到了那条鱼。”如此这般连续三晚。第三天晚上睡觉前,他把纸和笔放在床边。凌晨时,他梦见了一条鱼,一开始很模糊,但它的动物学特点最终变得十分清晰。阿加西从梦中醒来,在半梦半醒间把这些特点写在床边的纸上,而后继续呼呼大睡。第四天早上,他惊奇地看到自己的草图,并以这张草图为指引,凿开化石的表面,鱼完全显露出来时,竟然与草图完全一致,于是他很快判定了它的种类。
在这个例子里,“我明明白白看到了那条鱼。”是阿加西为自己潜意识设定的一个目标,最终潜意识果然击中了这个目标。我们也许像阿加西那样,在潜意识里刻意地植入了信念,也许没有刻意植入过,我们也许觉察到这信念,也许没有觉察到,但在我们的潜意识中,都存在有一个信念,它就是潜意识将要追逐的目标,也是我们的人生实景。
这样以来,信念就显得非常重要,小到一条鱼,大到人生,我们需要小心无意中种下的信念。需要提醒的是,我们的诸多信念其实是无意中种下的,很可能是不利于自己的。比如关于“我是什么样的人”的看法,多数是根据我们过去的经历、我们的成与败以及别人对我们的评价,尤其是童年经历,而无意识地得来的。
不管它是怎么来的,是好还是坏,一旦一种对自己的信念进入潜意识,它终有一天就会变成事实,潜意识不会质疑它正确与否,而会坚持依照这些信念去行动。因此,重塑自我意念成为非常重要的事情。
说到重塑自我意念,我们需要把心理控制术和成功学做一下区分。马尔茨曾强调,仅仅说“一切存在于你的头脑,你认为自己行就一定行”是不够的,这种说法简直是一种伤害。原因是,这种说法太简单,它使人们认为,只要我们不停地进行积极想象,成功的人生就唾手可得。但事实上,“积极的想象”不等于“正面的自我意象”,有些人在积极想象的同时,潜意识里依然把自己视为一个失败者,而这个前提,将决定着一个人的所有性格特质、行为举止、甚至所处的环境。结果,我们的经历似乎总是证明并加深我们的自我意象,从而形成一个循环。
马尔茨举例说,在自我意象中认为自己“胖”的人,即便想尽办法与这种自我意象对抗,他也无法减肥。他无法长时间地超越或逃避自我意象,就算暂时地得以逃避,也会立即产生“反弹”效应。这就像一个橡皮筋,无论被拉伸得多长,稍一松懈就会恢复原状。
一个人如果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是“失败者”,无论他拥有多好的动机,多强的意志力,他总能找到失败的方式,即便机遇来临,也会失之交臂。
因此,若想在事业和人生上得到成功,关键在于重塑自我意象,而非去做积极的暗示。如何重塑自我意象呢?首先,你需要设定一个目标,马尔茨认为,“挣钱能力”是建立在某种根深蒂固的难以觉察的思维模式上的,思维模式一旦改变,你的人生也由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设定目标之后,你还可以在想象中播放“精神电影”,就是想象你想要的那个成功的场景,场景越真实越好,细节越多越好。
播放“精神电影”其实已经成为一个高效的体育训练方法。美国著名高尔夫球教练亚历克斯·莫里森写了一本书《不练习就能打好高尔夫球》,他在书中介绍:让客户坐在一把舒适的椅子上,让自己放松下来,观看正确的挥杆动作,客户观看的同时,莫里森就七个要点进行简要的讲解示范。客户不用做实际练习,只需每天花五分钟,肌肉松弛地坐在椅子上,对挥杆动作进行想象练习。这种方法效果如何呢?几天后,客户打出了标准杆数9杆、9洞的成绩。莫里森总结,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在能够成功实践之前,你必须首先有一幅关于正确做法的清晰‘心像’”。
我国哲学家王阳明也曾介绍过,一个好的书法家在挥墨之前,心中总是有着要写的那个字的形象的。
“精神电影”这一办法可以应用在很多地方。譬如,一名即将参加面试的人,可以在面试之前,每天花几分钟时间想象自己参加面试的场合,越细致越好,这样他在真正面试的时候会消除紧张,胸有成竹。
有一位知名律师,他曾经打赢过很多官司,而对他一生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则是他早年打赢的一场官司。也许在当时负责审理此案的法官们和其他律师看来,打赢这场官司没什么了不起的,但对于刚刚入行的这位律师来说,却非常重要。这次胜利的感觉牢牢地铸在他的记忆中,他不仅认识到自己有着驾驭法庭局面的能力,还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经常唤起那次胜利的感觉,回想当时的场景,这场精神电影又指引他后来赢得了多次的胜利。
这些技巧都运用着同样一个道理:先塑造一个自我意象,而后让这个自我意象在现实中展现出来。
需要提醒的是,在播放精神电影的时候,你不需要刻意努力,越放松越好,因为放松的时候,我们才会与潜意识保持沟通,而刻意却会切断与潜意识的联系。一味努力的学生,成绩未见得佳,就是这个道理。
国内著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认为,放松是更容易找到答案的渠道,努力藏着一个逻辑“我能找到答案”,而放松是“我要松弛掉紧张的神经,打开通向灵性层面的潜意识之门”,也就是说,答案不是我找到,而是因为我打开了通道,答案自动来到身边。基于此,爱迪生才说:“思想就在空气中。”
一种常见的说法,成功是一种习惯,指的就是一次成功之后,那种成功的场景和感觉埋在我们的记忆里,以后可以在我们的记忆中被一次一次地播放,潜意识将循着这番场景,帮助我们再度取得成功。
搜寻你记忆中的成功场景,不断地播放它,如果无意中插到苦涩频道,也不必介意,继续切换回原来的画面就好。不要为这一过程强加刻意的意志,只要让正面的心理意象占据你的精神电影,你的心理意象就会逐渐被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