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200000054

第54章 《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1)

关于作者

威廉·乔治·大内是日裔美籍管理学家,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企业管理硕士,在芝加哥大学获企业管理博士学位。他从1973年开始转向研究日本企业管理,经过调查比较日美两国管理的经验,于1981年在美国爱迪生-维斯利出版公司出版了《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Z-Theory)一书,在这本书中,他提出Z理论,其研究的内容为人与企业、人与工作的关系。如今,他是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管理学教授。

在对Z理论的研究过程中,大内选择了日、美两国的一些典型企业进行研究。在组织模式的每个重要方面,日本与美国都是对立的。但是,在美国的一些成功企业中,如IBM、普罗克特、甘布尔、柯达等,在经营管理上与日本企业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些企业都在本国及对方国家中设有子公司或工厂,采取不同类型的管理方式。大内的研究表明,日本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一般较美国企业的效率更高,这与20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经济咄咄逼人的气势是吻合的。作者因此提出,美国的企业应该结合本国的特点,向日本企业学习管理方式,形成自己的管理方式。他把这种管理方式归结为Z型管理方式,并对这种方式进行了理论上的概括,称为“Z理论”。

该书一经出版立即获得广泛重视,成为20世纪80年代初研究管理问题的名著之一。《Z理论》一书与《成功之路》、《日本和管理艺术》、《公司文化》一起被称为美国管理“四重奏”,其中《日本的管理艺术》作者之一帕斯卡尔曾与大内一起研究日本的管理。另外,大内的组织文化的思想对管理的发展也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

关于本书

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经济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而支撑经济增长的关键是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迅速提高,日本企业大量进入美国市场,抢走了美国企业在本土的市场份额。为了迎接日本企业的挑战,美国企业界开始研究日本企业的管理方式。日裔美国管理学家威廉·乔治·大内从1973年开始专门研究日本企业管理,经过调查比较日美两国管理的经验,在其1981年出版的《Z理论》一书中提出Z理论。Z理论认为,企业的成功离不开信任、敏感与亲密,因此主张以坦白、开放、沟通作为基本原则来实行“民主管理”。该书在出版后几乎立即风行美国,并且很快传播到全球管理学界,得到了广泛重视,成为20世纪80年代研究管理问题的名著之一。

内容梗概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日本和美国企业管理的特征,Z型企业形成的过程以及Z型组织,Z型理论和Z型文化的性质特征。从而把管理科学理论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本书总体结构由两大部分,一个结束语和两个附录组成。

作者在第1部分阐述了四个方面的问题:我们能够学习什么;日本公司的工作方式;日本企业和美国企业的对比;Z型组织。

本书的第2部分则阐述了以下几个问题:从A型到Z型的步骤,从A型到Z型——一种宗旨的蓝图;谁取得了成功?某些Z型案例的历史;一种Z型文化。

一、我们能够学习什么

大内借一位美国经理之口,道出了美国企业在90年代将要面临的关键问题:“关键问题不是技术或投资,也不是规章制度或通货膨胀。关键问题将是我们如何对这一事实做出反应——日本人比我们要懂得怎样管理企业。”据此,大内进一步强调说,美国的企业应该学习日本的管理方法,形成有效的Z型企业,以提高生产率的基本思想。他认为,Z理论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信任;二是微妙性。两者在确立有效人际关系、人员组织形式和协作等方面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日本企业的特征

大内在书中详细描述了日本组织模式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采用终身雇佣制

在日本企业中,最突出、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实行终身雇佣制。日本公司都不同程度地实行终身雇佣制。在日本,各公司每年都严格地招收一批员工,从员工中提拔一批人,一直聘用到规定的退休年龄55岁。

2特殊的评价和提拔员工制度

日本企业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特殊的评价和提拔员工制度。两名新员工同时进入一个典型的日本公司,他们在受雇的前10年中会得到同等程度的晋升,就连增加的薪金也是一样的。从第11年开始,他们之间的差距开始逐步拉开,而不墨守过去的提升等级。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普遍地减少追求短期利益的企图,并削弱了同伴之间相互攀比以及相互敌视的现象。

3专业和职务共同发展

个人的专业和职务发展是日本公司关注的另一问题。典型的职业道路,是使人们学习适应多种职务的技能,而不是只会一种。企业的人事人员比财务人员更为重要。这种强调“人的管理”的做法,不是向员工描绘狭隘的职务晋升蓝图,而是建立起员工对组织的忠诚。

4共同分享经验

日本企业共同分享经验的机制,增加了员工进行有效交流的机会,因此,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和目标往往能为全体员工所接受,决策也成为大家共同参与的集体活动。公司所要研究的问题,集中在如何达到共同目标和建立长远经营战略,公司发展的责任不是由某个人承担,而是由一群人或一个集体共同承担。

5经营与生活融为一体

日本企业的最后一个特征是,对企业和员工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出关心,它把企业经营与人们的社会生活融为一体。

三、美国企业与日本企业的比较

大内认为,要想知道美国人可以向日本人学习什么,关键是要了解:美国人与日本人之间的真正区别是什么。根据他的分析,日本企业与美国企业在管理方式上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雇佣制方面

日本企业采用终身雇佣制,而美国企业的雇佣时间一般是短期的;日本企业对雇员的评价和晋级比较缓慢,它们并不着眼于那些短期见效的手法,而只根据雇员的长期不懈努力来做出对其相应的评价;日本企业在晋升雇员时,并非只让其从事一项专门的工作,而是更多地考虑派他们去熟悉各个部门的业务,这样当一个人成为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时,他实际上已成为一个多方面的专家。

2决策方面

日本企业更多地强调集体决策,它主要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和相互协调一致的基础之上,尽管这样的决策往往需要花更多的时间,但在实行时有效迅速。日本企业对集体价值观和集体责任感的重视,是西方人所难以理解的。所有这些特征,构成了日本企业的基本管理模式。

大内对日本企业和美国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他在进行概括后发现,两者在许多重要方面是相互对立的。日本机构实行终身雇佣制,对雇员进行缓慢的评价和升级;雇员从普通员工到管理人员走的是一条非职业化的道路,不限于某一项专业;企业对员工的控制是含蓄,是以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为基础;企业的决策实行集体决策,由集体对此进行负责,从而形成一种整体关系。而美国企业则实行短期雇佣制度;对员工实行迅速的评价和升级;员工所走的路是一种专业化的经历道路,管理人员要么是科技专家,要么是营销专家,但更多的是限于自己所处的部门;企业对员工的控制是明确的,通过具体的规章和制度来限制员工的具体行为;企业的决策实行个人的决策负责制,形成一种局部关系。

在这里需指明的是,大内只是把日本机构和美国机构作为两个总的类型来提出,不只限于国家地区的区别。当然实质上的区别要比表面上的不同要深刻得多,这些实质性的差别将涉及如何培养人们具备超越的管理技能。

四、Z型组织的特征

通过对美国企业与日本企业的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大内系统地阐述了Z型组织的特征、Z型组织的理论以及形成Z型组织的困难。他认为,Z型组织在形式上既与日本企业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的地方。它们实行长期雇佣制,但是评价和晋升的过程不像日本企业那样漫长;在设计生产和分配过程中更趋向密切协调;含蓄控制与明确控制之间似乎存在一种平衡状态;利润并不是Z型组织的重要目标,更多地采用对企业有效生产和管理的报酬。这些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描绘了Z型组织理论的某些要点。

大内认为,惠普公司是美国典型的Z型组织企业,惠普的成功之道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与众不同的企业文化的功绩。现代企业的理想组织形式是Z型组织。Z型组织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长期、稳定的雇佣关系

企业对职工的雇佣是长期的,即使在经济恐慌或营业不佳时,企业一般也不采取减员的办法,而是通过减少职工工时、削减奖金津贴等办法来渡过困难时期。这样,职工由于职业有保障,就会积极关心企业的利益和成长。

2下情上达的经营管理模式

同类推荐
  • 快乐赢未来

    快乐赢未来

    本书通过对快乐经营理念的诠释,为职场人乐业爱岗、积极进取、构建人性管理和快乐文化提供了启示和思路。
  • 联想你看不懂

    联想你看不懂

    任何一个想要做大、做强、做久的企业领导者,都能从联想的发展之道中。找到一些值得借鉴的管理智慧。,联想的成长和发展,本身就像一个谜题一样。但在多年的业界质疑与担忧中,联想从收购蓝色巨人IBM到柳传志复出又复退,在成为行业巨头的道路上快步前行。联想无愧为国内成功企业的典范,它做大做强到底凭什么?联想曾有过的迷局,也许你也正在或即将面临。本书通过对联想发展历史的回顾和管理体系的剖析,帮你考察联想的发展历史,研究其持续发展的秘密,了解其成功之道
  • 全世界有钱人都在读的赚钱故事

    全世界有钱人都在读的赚钱故事

    本书精选了很多成功人士的经验故事与大家分享,以供借鉴。这些故事覆盖了多个方面和层次,归为28类,分上下两篇,上篇以成功者的经历来讲述追求财富必备的一些主要素质和必知的方式方法;下篇则分别讲述各类商业发达的地方人群致富的故事。
  • 一本书读完管理学名著

    一本书读完管理学名著

    本书介绍了从管理学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开始的50部西方管理学经典名著,内容涵盖全面,兼顾了全方位的管理学知识。从时间上看,成书的时间主要集中在20世纪;从国别上看,则主要集中了欧美国家管理大师的著作。通过对本书的阅读,你可以轻松地学习到各种管理知识。
  • 顶尖财富密码:解密温州人的投资理财智慧

    顶尖财富密码:解密温州人的投资理财智慧

    作为第一个创富商帮,温州人的思维方式当然是与众不同的。首先,温州人认为贫穷就是无能,赚钱是人生的目标;其次,温州人善于及时掌握市场的动态,先发制人,及时抢占市场制高点;再次,温州人善于扬长避短,他们善于运用自己的优势出奇制胜第四,温州人善于审时度势,把握和制造商机;最后,温州人在经营方面没有固定的方法,往往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
热门推荐
  • 高手寂寞2

    高手寂寞2

    其实,高手有一颗寂寞的心,因为高手的造就本就是用寂寞堆积而成。想快乐,想精彩,想无虑,就别当高手。高手寂寞2,承接高手寂寞江湖部结局展开的新神话部,剧情、以及11C角色定位,包括结局,均与旧神话部完全不同。三界,即江湖。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新欢霸爱

    新欢霸爱

    林可儿突然接到一单生意,只需要跟个男人假装上床,事成之后薪酬从优。抵不住诱惑的她接下了这笔生意,谁知,上完了一次不够,还要同居同房,最后,他竟然要她嫁给他……对话一:“莫凡辰!你是不是男人?!”莫凡辰蓦得邪邪的笑了,笑得很……下流:“想知道我是不是男人很简单,你不用拐着弯子来问我……”对话二:“他是谁?”“他是我男朋友钟大伟……”“哦,见到你男朋友不打声招呼?”“你压在我身上,不方便。”对话三:“喂,莫先生,你拽着我想做什么?”“jiao床!”“为什么要我叫,你不会自己叫!”“好啊,下次你上我下的时候,我会叫给你听的!”对话四:“林可儿,嫁给我!”“我嫁狗嫁猪,也不会嫁给你的!”“放心吧,不管是猪还是狗都不会喜欢你的,所以,你只能嫁给我。”对话五:“你这个女人,竟然给我戴绿帽子!”“我只是跟朋友吃顿饭而已!”“吃饭也不行!”“那你跟那么多女人吃过饭,你给我的绿帽子多得可以开连锁店了,这又怎么算?”本人简介无能,只能暂时先写这么多,待随发文后,我不定期的更改或添加,谢谢你们的点阅!……推荐一下自己的文:《花心悍妻》各种轻松搞笑,看了会快乐滴!!!!!=================================此文无论年三十还是过元宵,都不会断更,亲们,看着作者大过年都还要码字的份上,多留言吧!
  • 重生之谋妃天下

    重生之谋妃天下

    前世,她因被毁容而自惭,收敛了自己的本性,纵容丈夫纳妾添宠。只是容颜受损的她仍然占据正妃之位,终究被人视为眼中钉,最后一杯绝子汤断绝自己腹中孩儿生计。原来自己无怨无悔付出,仍然抵不过丈夫心中那朵白莲花。原来自己对二房族妹的纵容,是引狼入室,害死自己母亲。原来女儿当自强,不该整个世界只有一个男人。重生之后,她发誓自己要重振侯府,商场风云,宫廷诡谲,情敌百般设计,风起云涌中她淡然自处扭转乾坤。然则内心之中却许愿,愿得有情人,白首不相离。只愿与心中的人他一生一世一双人,生生世世不分离。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寄小读者:让成长美丽飞翔

    寄小读者:让成长美丽飞翔

    《寄小读者》是著名作家肖复兴给小读者的50封信。作者以温情的笔触,续写“爱与成长”的主题,在娓娓动听的叙谈中,与小 读者们分享人生的感动与经验,让小读 者们在爱的阳光中,成就丰富而高贵 的心灵。
  • 绝对亢奋

    绝对亢奋

    邓刚的作品,一向以特殊的幽默语言、特殊的生活层面和特殊的观察眼光,引起评论家的称道和广大读者的喜爱。这部《绝对亢奋》,同样是让人充分享受到阅读的快感和思考的快乐。作品跨越六十、七十、八十年代,描写了包括工人、苦力、煤黑子、木匠、知青、盲流、海碰子等众多奇特的人物形象,通过从都市底层的蛮野世界求生挣扎爬出来的陈立世、刘剑飞、母老虎、邵凡、姐夫和林晓洁等人的命运,展开了读者似乎熟悉又陌生的广大生存面,写出了他们在为起码生存的艰辛拼搏中,灵与肉、同情与嫉妒、仁慈与冷酷、真诚与狡诈、爱悦与情欲的交战扭殴,揭示了今天社会中的某一部分人的来源以及他们 戾变和成熟的历史,写出了社会普通人的善良美好的内心。
  • 论语(大全集)

    论语(大全集)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令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价值。《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论语大全集》一书分为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解读五部分,为加深现代人对《论语》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务实作风:把一切工作落实到位的职业精神

    务实作风:把一切工作落实到位的职业精神

    在德国企业里,无论是高层的管理者,还是最基层的员工,他们都致力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做事,“好”的意义在德国人的字典里比原来的好更加深了一层,他们不仅仅要完成工作,而且在完成工作后要先自行检查,每一个细节都要认真核对,决不放松。对于德国人来说,90%的完美并不表示完成了工作,他们甚至会为了达到另外10%的完美付出和90%的完美同样多的时间和精力。而这仅是德国人务实作风的冰山一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