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在一块土地上增加化肥的投入,一开始粮食递增。到最后随着化肥投入的不断增加,所增加的粮食呈递减的趋势。如果收益不递减我们就会放弃其他土地,专耕这一块地,在一块地上仅靠增加化肥的投入就会满足所有人的吃粮。这显然是荒谬的。
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马尔萨斯说过:“如果没有收益递减,在一个花盆里就可以种出养活全世界人口的粮食。”因为只需要不停地往里面添加肥料和劳动力就行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别的行业在生产中也存在边际收益递减。例如,有一个蛋糕店,出售自己烤制的蛋糕,店里只有一个烤炉。当只有一个人工作的时候,他要烤蛋糕,还要接电话、招待顾客、清理桌子等,他每天可以生产20个蛋糕。如果增加一个人负责接电话等杂事,他可以专心地烤蛋糕,每天能多生产25个蛋糕。但如果再增加一个人,烤炉前面就会出现拥挤,每天很难再多生产15个蛋糕。随着人数的增加,蛋糕的增产会越来越少,直到增加到第N个人,不可能再增加产出时,边际收益就会下降为零。
上面提到的边际收益递减受生产活动的空间或设备的限制。如果没有这种限制,是否还会存在这种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呢?
我们看一个例子:一个独立会计师,他的工作是为私人纳税人准备报税单,这种工作可以说不受空间和设备的限制。但可以想象,当他连续工作8小时后,他的工作效率一定会越来越低。在后面的工作时间里,他每小时能完成的报税单一定会比前面时间的要少。到某个极限时,他必须休息,停止工作,边际产出下降为零。这说明,由于人的头脑和体力的限制,不可避免会出现边际收益递减的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面两个例子中,如果蛋糕店扩大了营业面积、增加烤炉的数量,或者会计师聘请了得力的助手,引进了先进的电脑设计,就不能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来描述。因为边际收益递减的前提是其他条件不变,增加某种生产要素投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生产过程中迟早会出现边际收益递减,即投入的生产要素越多,边际产出越少。
“科学预测”败给了“巫师作法”
很多年以前,在北美地区活跃着几支以狩猎为生的印第安人部落,令人不懈的是:在狩猎之前,请巫师作法,在仪式上焚烧鹿骨,然后根据鹿骨上的纹路确定出击方向的部落,幸存了下来;而事先根据过去成功经验,选择最可能获取猎物方向出击的其他部落,最终都从地球上消失了。
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科学预测”竟然败给了“巫师作法”?其实不然,仔细品味故事的来龙去脉,我们就会发现,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科学与迷信,而在于几个部落的竞争战略不同。
依据经验进行预测并确定前进方向的部落,或许暂时能够获得足够的食物,但是,不久的将来,他们的路会越走越窄。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理性”的部落之间,势必产生相同的推测与判断,瞄准同一目标的部落越来越多,他们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而且他们每天的狩猎方向经过“科学分析”后,日趋一致,但在原始的状态下,猎物不会迅速增多,最后,这些部落只好在同样的狩猎区域,你争我夺、你拦我抢,弄得鱼死网破,同“输”而归。显然在这场理性与非理性的较量中,非理性成了最后的胜者。
现实生活中的企业界又何尝不是如此?某个领域的市场需求大了,十个、数十个甚至上百个企业因为对目标市场的共同期盼,纷纷杀将而来,结果呢?市场有效需求并没有因为他们的频频光顾而迅速增大,僧多粥少,就会有人挨饿,直至撤退和消亡。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近几年来,我们就见证了彩电业界、VCD业界、手机业界、PC业界……的激烈竞争。
靠巫师作法,焚烧鹿骨的那个印第安人部落,虽然在战术上出现了很明显的错误,有些盲从和随意,但是,他们的竞争战略,是因为要优于竞争对手,那他们在发现新市场或者说创造新需求,这样一来,无形之中,他们就避开了与其他部落之间的相互厮杀,从而赢得了生存空间。不过做过市场营销的人都知道:开拓新市场难,中小企业开拓新市场更难。中小企业面临市场推广费用有限、品牌知名度低、批发商不接受产品以及缺乏高级营销人才等困难,往往在开拓新市场时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和汗水。但是,有付出才会有收获,不付出艰辛和汗水可能连生存的空间也会失去。
人类已迈入21世纪,信息化战争正以咄咄逼人之势扑面而来。不可回避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竞争将变得异常激烈,世界各国企业之间相互模仿的速度也会骤然加快,这必将演化成一场印第安人部落生存式的“狩猎游戏”。
员工考核最佳方案
在一个团队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人积极努力,能力突出,将工作做得有声有色,而有的人消极怠工,能偷懒就偷懒,或者因为能力差而无法把工作做好。这在无形中建立起了经济学中“智猪博弈”的模型:一方面,“大猪”为团队的总体业绩和自己的个体利益来回奔波努力工作;另一方面,“小猪”悠然自得、坐享其成。时间长了,“大猪”的积极性必定会受到打击,慢慢向“小猪”看齐,届时,不仅团队没有业绩,公司的总体利益也会受损。
那么,如何恰当地避免考核误区,做到按绩分配和奖罚分明?介于 “智猪博弈”的观点,有以下几种改善方案。
1将食物减少到原来的一半,这时候如果小猪去踩,大猪就会把食物吃完;同样,如果大猪去踩,小猪也会把食物吃完。谁去踩踏板,就意味着替对方贡献食物,所以会出现小猪、大猪都不去踩踏板的结果。其效果就相当于对整个团队不采取任何考核措施,因此,团队成员也不会有工作的动力。
2将食物增加到原来的两倍。由于食物很多,不管哪一方去踩,对方都不会把食物吃完。就会出现小猪、大猪谁想吃,谁就会去踩踏板的结果。大家的竞争意识都不强。就像在营销团队建设中,每个人无论工作努力与否都有很好的报酬,大家都没有竞争意识了,而且这个规则的成本相当高,因此也不会有好效果。
3将投食口移到踏板附近,这样一来,就会出现,谁去踩踏板,谁就能吃到食物, 并且每次踩踏板的收获正好吃完,在一旁等待者就吃不到食物,充分体现了多劳者多得。这样一来,小猪和大猪都会拼命地抢着踩踏板以获得食物。相对来说,这是一个最佳方案,成本不高,但能得到最大的收获。当然,这种考核方法也存在缺陷,比如某只抢着踏板的猪,一直占着踏板,让别的猪没有竞争的机会。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出现一种让每个人都觉得公平的考核方法。
在绩效考核运作中,考核者与被考核者是博弈的双方,即博弈方为参与考核的决策方;博弈对象为员工的工作绩效;博弈方收益为考核结果的实施效果,如薪酬调整、培训调整等。 由于考核方与被考核方都希望自己的决策收益最大化,因此双方最终选择合作。对于每个企业来说,这将有利于员工、主管及公司的发展。
但是从长远来看,只能是双方中有一方离职博弈才结束,因此理论上考核为有限次重复博弈。但实际工作中,考核次数较多,员工平均从业时间较长,离职有不可完全预知性,因此可将考核视为无限次重复博弈。
主管与员工双方的了解程度,主要随考核博弈的不断重复及在一起工作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实际工作中,主管在考核结果中通常占有较高的比重,主管的个人倾向对考核结果有较强的影响力,员工为了追求效益最大化可能根据主管的个性倾向调整自己的对策。因此,从长远角度看,人力资源部应作出相应判断与调整。
从整体来看,公司内部合理的工作及权力分工。一方面能降低主管的绩效考核压力,使部门主管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部门日常管理及专业发展中去;另一方面员工能对自己的工作绩效考核拥有一定的权力,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会有很大的提升,将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及企业文化建设。
考核与被考核存在着一种博弈关系,无论对哪一方来说,建立一个合理的、公平的考核制度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分工制度,可以避免出现评估中的“智猪模型”,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把企业做大、做强。
哈佛MBA的学生总能拿高薪
当斯宾塞在哈佛大学读博士的时候,他观察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MBA的学生在进哈佛之前很普通,但经过几年哈佛的教育再出去,就能比教授多挣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钱。这使人禁不住要问为什么,哈佛的教育真有这么厉害吗?斯宾塞研究的结果是:教育不仅仅具有生产性,更重要的是教育具有信号传递的作用。
这就是名牌的作用。名牌大学或明星企业也可能出现次品,但这样的概率相对来说要低得多。而且,一个名牌的建立,是其多年有效信息费用累计的结果,没有人愿意轻易毁掉自己的信誉,所以,即使出现了问题,解决的成本也会很低。
所以,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认为品牌是最有效的信息传递手段。
基于这种观点,一些企业招聘会上专设“入场资格审核区”,非名牌大学毕业生连入门的资格都没有。审核官们审核的程序非常简单:首先看学校,如果不是名校出身,就会被拒绝。
对此,一位资格审核官明确表示,此次招聘会只是面向名校学生,只接待全国排名前20名的高校的学生……像北大等名牌大学的学生肯定能进场。
企业的这种做法,引起了许多学生的不满,他们对该企业这种只认“牌子”的做法非常气愤,认为是歧视。
“连面试的机会也不给我,怎么知道我的水平?”一位同学说,自己的成绩很好,而且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但门还没进就给拦下来,这公平吗?”
这确实不公平,但是企业有其自己的道理,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这些道理并非完全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