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600000030

第30章 老故事,新想法 (2)

第六章 老故事,新想法 (2)

卢沟桥事变之后,国共两党统一战线,联合抗日。这时全国实施总动员,教育也随着抗战的要求调整。1938年7月28日,蒋介石作了题为《革命的教育》训词,他说:“所以历史和地理的教育,实在是我们革命建国中心科目,不论在各级学校和公民教育上都应该特别注重。……使各级学生和国民对于我们的过去和现在都有明确的认识,对于我们国家的将来都有坚决的自信。”,训词之后,教育部着手改编中小学语文、史地、常识诸科的教材。

不久,在西南联大任教的钱穆就读到了蒋介石的训词《革命的教育》,他深受感动。当时他正在写《国史大纲》,可以说是对历史的另一种解读,为抗战中的中国人加油打气。三年之后,钱穆撰文分析了历史教育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蒋介石的训词中说:“我们今后教育目的,要造就实实在在能承担建设国家复兴、民族责任的人才。而培养这样的人才,先要造就他们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这一句话最让钱穆赞同。在钱穆看来,要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惟一的起码条件,就是诚心爱护中国,对国家民族的传统精神和传统文化有所认识了解。而这也正是历史、地理教育最大的任务。

身当革命的大时代,在一切从新估价的呼声之下,国史传统不易把握的困难更加凸现出来了。但是越是新的改进,越需要旧的认识。越是觉得国史难理的时候,越是能体会到国史需要重新整理和认识的必要。

在钱穆当时,凡是有关改革现实的,几乎无一不牵涉到历史问题上去。只可惜绝大部分人所牵涉到的历史问题,几乎无一不陷于浅薄。钱穆痛心地说:“我们这一时代,是极需要历史知识的时代,而又不幸是极缺乏历史知识的时代。”

当时,“中国自秦以来两千年的政体是一个君主专制黑暗的政体”这样的观点屡见于教科书。但钱穆说,这绝不是历史的真相。中国自秦以下,是一个君主一统的政府,但绝不是君主专制。因为如我们前面所分析过的,相权一直是皇权的制约,而知道近代,中国才没有了宰相。人才的选拔,官吏的升降,刑罚的判决,赋税的征收,这些都有传统客观的规定,不是帝王轻易能摇动的。

“要吸收外面的养料,不该先破坏自己的胃口。”但是钱穆生活的时期,有人笑林则徐是顽固糊涂,这无异于站在外国人的立场,说自己的不是。像这样不知道中国、不爱中国的人,便算不得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不知道中国,还有一个表现就是不知道中国的地理。秦汉之前,辽河流域就已经和中国有密切的关系了。直到明代,辽河两岸,全是明代疆土。满清入关以后,不许汉人出山海关,称辽、吉、黑作关东三省。日本人把清代所称关东三叫做“满洲”,又常以满鲜、满蒙并称。“世界上不了解真相的人,还以为满洲人在其本土满洲自立一国。”如果我们自己也不明白,跟着一起叫,只会让国土分裂。

歪曲历史来作一时的宣传要不得,但当前流行的一套空洞浅薄乃至于荒谬的历史叙述,更需要有识之士来澄清。历史教育,就是让中国人知道真正的中国史,好让他们由真正的知道,而发生真正的情感。

中国文化是世界上绵延最久展扩最大的文化,近百年来的中国,不幸走上了一段病态的阶段。更不幸的是,中国史上的这一段顿挫时期,正与欧美人的一段极盛时期“狭路相逢”。当时国内大多数知识分子,爱国忧国的时候,震惊于西洋势力,不免而对本国传统文化发生怀疑,甚至是轻蔑、诅骂。钱穆质问:若非我民族传统文化蕴蓄深厚,我们用何种力量团结四万万五千万民众,与强寇作殊死的抵抗?

无文化便无历史,无历史便无民族,无民族便无力量,无力量便无存在。所谓民族力量,本质是一种文化力量。如果我们空喊一个民族,而不知道做民族生命渊源根柢的文化,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因此,钱穆说历史教育的最重要责任,不在于向民众宣传爱国,而在于让人民重新尊重历史、尊重我们的前辈,尊重自己。

钱穆的这一番发自肺腑的历史教育探讨,对我们今天的国民教育仍有重要的意义。如近代人那般自卑、不承认传统的价值,这样的现象说明了当时的历史教育失职。而像今天这样一味说我们“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却又不知道悠久的历史中究竟有什么东西,不也是一种历史教育的偏差?

历史注脚:

并非自大

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人说,中国两千年来闭关自守,养成了文化上自傲自大、深闭固拒的习惯。这是不符合历史的。从东汉初叶开始,下迄隋、唐,这六百多年里,中国接触吸收印度佛教文化。自隋、唐以下迄于宋、元,这六百年的时期,中国接触吸收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从秦汉开始,丝绸之路、茶叶之路从未断绝,佛教在中国已经本土化,伊斯兰教在中国也可以自由传布。汉、满、蒙、回、藏,民国以来合称五族,这些都是我们乐于文化交流的证明。

朝代歌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贤者的意见胜过多数人的意见

西方人说我们中国人没有民主的观念,做什么事情都是领导说了算,不尊重大多数人的意见。从历史来看,这种说法似乎很有道理,因为我们却是没有什么民主选举、多党竞选之类的传统。

如果有一个事情争论不休,西方人可能会说“让我们投票吧”,但是拿到中国人手里,我们可能会说“让我们凭某某来说,看他觉得谁有道理。”而这个“某某”,一定是在大家眼中公认的德才兼备、读书知礼、断事公正的人,还常常是上了年纪的老者。像这样的人便可以称为“贤者”,贤者的意见,能让人心服口服。

中国人的传统,就是向贤人求意见,或者是请贤者来决断。春秋时即有“贤均从众”之说。哪一人贤,就采纳哪一人的意见,假若双方均贤,则再来取决于多数。墨家强调“尚贤”, 崇尚贤能,“能为上”,主张能者执政,公平竞争,能者上,庸者下,唯才是举,以能力选人。而儒家虽然提倡中庸,也以“德为上”,推崇道德上的贤人,为贤是用,见贤思齐。这从我们的乡饮酒礼的传统中就可以看出古人对贤者的格外尊重。

对评价人来说,“贤”属质,“众”属量,中国的传统就是重质不重量。因为我们认为,只要其人是贤者,就能够代表多数。或者就能做出对多数有好处的判断。不贤而仅凭数量,是无足轻重的。

这一观念在汉代的选举制度上极明显。当时国家的选举权,并不托付给社会一般民众,而直接由地方长官行使。既是一位贤长官,自能博采舆情,为国家选拔真才。这是选择这种选人方法的理论依据。至于事实之不能全合于理论,则属另一问题。又如唐制,中书舍人起草文件的时候,要分开来写,其他七八个人都要写,这称作“五花判事”。然后再由位高权重的中书令或中书侍郎,在许多初稿中选定一稿,加以补充修润,成为正式诏书,然后再呈送皇帝画一敕字。

我们这种推崇贤者、重视贤者的传统,源于在我们的观念中,贤者的知识和经验,能够帮助大部分人做出正确的判断。可以说无论是民主选举,还是求贤,都是为了让大部分人满意,达到理想的结果。西方人认为多数人的意见是可以保证团体利益的,而我们认为,有德有才的人的意见更能保证团体的利益。这两种观点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都有自己的产生依据和历史经验。所以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古人的这一套做法。

其实在的我们传统思想中,很多想法都和这种推崇贤者的观点有关。比如,我们特别强调要听长辈的话,要听家长的话,这种思想就是一种从贤思想的延伸。因为长辈和家长有更多的经验,他们帮我们做主,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消耗。有如,身为知识分子,或者身为家长,往往有一种帮国家考虑、帮子孙考虑的使命感。自认为是贤士君子的人,比常人更加关注国家、民生,这种使命感就是来源于我们对贤者有更多的期待。而家长往往总是以“为孩子好”为借口,剥夺孩子的决定权,因为我们相信长辈的判断更加有价值。

从我们的历史记载来说,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里,都有对贤者事迹的大量记载。士农工商的四民社会中,更多的是那些让人敬仰的贤士形象。纵然像叔齐伯夷这样的“无为”之人,也被司马迁放于《史记》列传之首,因为他们的选择代表了一种高贵的谦逊、忠诚,是常人不能达到的境界。

老子有“不尚贤”之说,这更从反面证明我们的传统社会中有着尚贤的传统。在我们的社会中,多数人的声音不如一个慢条斯理娓娓道来的声音有分量。而现在如此嘈杂的社会,太需要那种淳朴却又有真知灼见的声音。

历史注脚:

乡饮酒礼

乡饮酒礼起源于上古氏族社会,是古时乡人聚会的时候,举行射礼之前的宴饮仪式。周代时,乡饮酒礼的主持人一般是卿大夫,贤者为“宾”,其次为“介”,又其次为“众人”。仪式严格区分尊卑长幼,升降拜答,都有规定。当时,这种宴会也有举荐贤能之士的意义。实行科举制度以后,州县长官为贡士饯行的时候就要行乡饮酒礼。

不尚贤

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尚贤”的目的是指导人民,促进“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它对组织是有帮助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自觉开放自己走向世界,把向善推动到首位,所有的活动都都是自然而然的,就无所谓贤与不贤,也就无“贤”可尚了。老子的思想并非否定任人唯贤,而是说要让国家安定,就得让民心纯朴,要使民心纯朴,就得让民众不崇尚才智和地位,才会使民众不至于形成争强好胜之心。也不要让民众向往珍物稀宝,社会上才不会出现偷扒现象。更不要让民众产生贪欲之念,才不犯上作乱。这种想法是从根本上消除百姓的私欲,但是是很难达到的。

二 被忽略的另一种古人

士:异于世界任何民族的流品

通读了五千年的历史,钱穆的出一个结论:要说中国与其他民族、国家有什么格外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中国社会有“士”这一流品,而其他社会没有。

在夏商流传到后世的传说中,那些从建筑工地、农场走到政坛最高位的人,都是士的代表,也是后世士人称赞的楷模。而中国社会上所谓的“士”,一般指出身普通民众,但是在社会上有特殊地位,在文化传统上有特殊意义、特殊价值的人,古今第一士,要算孔子了。

孔子说“士志于道”,孟子说“士尚志”,也就是说士要忠诚于自己的志向。孔子所说的道,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修、齐、治、平之礼本来是古代贵族的事情,而到了孔子这里,经他综合会通,加以阐发,就推广成为平民也可以借此自我约束的一套完整体系,于是产生了一批士。

孔子称赞颜渊能用道。颜渊能用其道,则出身行道;不能用其道,则藏道于身,宁退不仕。不在仕途上显山露水,以求完全自己所坚守的道,传于后世。故士可以用,可以不用。可以仕,也可以不仕。

孔子卒后,孔门弟子普遍蒙受社会各界的重视,然而却无一人获得上层政治的重用。孔门的再传弟子中,如子思、孟子、荀卿,也都有很大的名气,但也没有一人受上层政治的重用。儒家以下,诸子兴起,常说“非儒即墨”,墨子一时间也成为名人,但是墨翟和墨门弟子也都未受列国政治上层的重用。再看道家,庄周仅为宋国一漆园吏,而且也辞谢楚国,不肯为相。老子继起,著书五千言,也没有一个知名的弟子闻于后世。

战国虽然是士的势力膨胀爆发的时期,但是诸子聚徒讲学,自成一家,不论是开山宗师,还是后来的继承人物、在当时学术上有大名望大表现的人,都不曾在政治上获大用。而在政治上有作为的人,在学术上又仅属第三四流了。那么所谓的士之流,在中国文化传统历史上的影响在哪里?

钱穆说,中国士流的影响与贡献,主要在社会。比如孟子笔下的那个许行,带着弟子亲自耕种田地,便引来陈良的门徒陈相等追随他。士在亲师尊师上的表现,都远远超过了当时的君王。所以在中国社会上,最受尊亲的,不是君而是师;不是朝廷上的红人,而是那些朝野之外的谋士。士最大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让政治上层明白,自己统治的社会下层中,有比自己更加值得尊贵的人,因此不敢把自己高高挂起。

如秦兵围赵,赵国存亡在即,为了自保不得不向秦国示弱。而鲁仲连在围城中,坚持反对帝秦,最后仲连惟有投东海而死。这样一个“白衣穷途之士”,跳海而死了,似乎对天下兴亡没有什么影响。但是赵国却因为仲连的举动,放弃了帝秦。

鲁仲连誓死不帝秦,他的名声扬于天下,但他死后,秦国还是成为天下霸主,鲁仲连的美名也依然存在。秦之后,士阶层逐渐开始在政治上得到重用,如荀卿门下的李斯,就身居秦国的宰相。

同类推荐
  •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从家族角度出发,通过多种史料还原历史细节,以通俗的笔法对大唐王朝李氏家族进行重新解读。帝王、权臣、英雄、宦官,你方唱罢我登场。李唐王朝造就的历史,无不显示出它的残酷与不可抗拒。兄弟相残、家族之争、奴才欺主……一幕幕的血腥书写着李氏家族的历史。围绕李氏家族的传承和纷争,再现大唐帝国的兴亡史。大唐王朝是让我们为之自豪的一座历史巅峰,大唐盛世的辉煌始终令我们向往。这个气势磅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帝国给后人留下了无数遐想与疑问。
  • 考古故事总动员

    考古故事总动员

    课堂上的知识丰富着我们的头脑,课堂外面的世界丰富着我们的阅历。对人类来说,好奇几乎是一种本能。孩子们,你们一定也想知道人类的祖先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你们更想知道,时光流逝,沧海桑田,锦绣的中华大地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是啊,人类到底从何而来?世界何时开始?这些问题让我们焦灼,也让我们困惑。我们渴求答案。可惜,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在我们平常阅读的课本里,也很少会出现在中学老师的课堂上。那么,我们应该去哪里寻求答案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是学习的动力。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过去,了解历史的发展与变迁,我们精心编写了《考古故事总动员》这本书。本书作者精心挑选了极具代表性的考古故事,既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又能让孩子们学到真正的知识。
  • 民国的角落:嬉笑怒骂民国人,闲言碎语大历史

    民国的角落:嬉笑怒骂民国人,闲言碎语大历史

    张鸣老师有关民国历史的文化随笔,以另类的视角和举重若轻的笔触,将民国时期历史中的大小人物和各色轶事生动勾勒,鲜活展现。本书是别样的辛亥与五四、军阀那些事儿、民主与选举的变奏,引领读者反思中国封建文化、西方文化给中国历史、给国人,乃至当下的社会带来的影响。
  •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摊上一个憨傻老爹,刘和彻底暴走了!别人都在忙着坑爹,我却要反其道而行之,帮爹成为三国最大军阀!
  • 横扫欧非(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横扫欧非(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第二次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热门推荐
  • 让学生诚实守信的故事

    让学生诚实守信的故事

    战胜死亡的抉择,萨拉的第二次生命,永不丢失缘于物欲的平静,地狱、天堂只一步之遥,不可或缺的两种东西,没有对手同样很孤独,谁在测试谁,道歉同样也是一种美德,还是做自己好,让花朵在受伤处绽放,改变我们的固有思维。
  • 逃婚小妻子

    逃婚小妻子

    简介:这是一个千金小姐逃婚的故事: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还流行相亲吗?想她嫁给一个连见也没有见过的豪门总裁!是圆是扁的都不知道!说不定是一个拥有啤酒肚、光头秃顶的五、六十岁的老头子呢!她才不要,她可是二十一世纪的新女性,现在早已经不流行相亲了,管他是不是父母之命,管他是不是最有权势,最有钱的男人,她说不嫁就不嫁,哼,她爸居然答应了?要嫁,他去嫁!她要包袱款款逃婚去!他,看似温文尔雅,实则邪恶,只要碰上这个屡次逃离身边的小妮子。
  • 焱火神尊

    焱火神尊

    他将让天下震惊!烈火燎原,沦落为废材,屠人百万,不过是让世人记住他的名字!这个天下,只因为凡夫俗子看不出他的天赋……当那命中的伯乐出现,都会刻下他的名字,方羽!
  • 愁容骑士

    愁容骑士

    他们阴郁,忧愁,他们渴望女人,他们想过正常人的生活,但却不可能。因为他们是特殊的人类一群。他们是浪漫派最后的骑士。,一群患了性饥渴的健康男儿。一群被性压抑深深煎熬的剽悍汉子。在亘古的漠漠荒原上,他们像公骆驼发情那样追逐异域女子,嘴里发出“咻咻”的可怕叫声
  • 衰女被穿越

    衰女被穿越

    穿越都看烂了吧?那知道啥叫被穿越不?青衣一直知道,自己不是后妈养的,所以,她乖乖的做她的灰姑娘。可没想到有一天,她连做灰姑娘的资格都没有了。接着差点被QJ,车祸差点被撞死……好吧,其实她已经被撞死了,只是,不小心被一个不知哪里来的强大灵魂给穿上了身。可悲的是那个灵魂太衰了点,一身异能让她继承了,灵魂却在修复那已死的身体后,消散了。于是,青衣虽然无家可归了,却白得了异能,还赖上了那个帅气的肇事者……
  • 拓展工作(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拓展工作(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走在成长的阶梯上:一个故事影响你的一生

    走在成长的阶梯上:一个故事影响你的一生

    本书编入了中外几百个小故事,从积极进取、感恩世界、培养习惯等方面作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的小故事来抛砖引玉,以精简准确的心灵点灯作为提示和点拨,帮助您早日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让你的成长岁月中变得五彩斑斓。
  • 魔械师

    魔械师

    白痴获得魔法力,傻瓜也会变天才!谁想被附身的还是一个绝世大美女!为了解救心爱之人的诅咒必须要统一天下?好吧,为了你就算是逆天也再所不惜!轮回的力量有多强大?试试便知道!而他要跳出轮回重建天地!
  • 庶女倾城:薄情皇帝失宠妃

    庶女倾城:薄情皇帝失宠妃

    他宠她,只因她是一枚棋子,还未到弃时。大婚当夜,没有含情脉脉,只有无尽的欺凌与折辱,他强取豪夺:“侍寝是你的荣幸,爱妃,为何要抗旨?”某女一脸黑线,硬生生地挤出两个字:“不会。”他冷冽一笑:“不会?我以身作则来教你可好!”九重宫厥,他给她最尊贵的身份,却让她过着最卑贱的生活!一世浮华,最终落得暴君杀妃的下场,重生蜕变归来,谁失了真心谁以江山为媒?
  • 成长路上的红绿灯(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

    成长路上的红绿灯(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