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500000002

第2章 序篇 :既为己得更为人取的牟氏生命 (2)

序篇:既为己得更为人取的牟氏生命 (2)

儒音凡录

熊十力:著名哲学家,新儒家开山祖师,国学大师。晚年号漆园老人。幼时在家随兄读书,14岁从军,1905年考入湖北陆军特别小学堂,在校期间,加入武昌“科学补习所”、“日知会”等反清革命团体,武昌起义后参加光复黄州活动,后赴武昌,被任命为湖北军政府参谋。1917年赴广州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失败后,决意专心从事哲学研究。其学说影响深远,在哲学界自成一体,“熊学”研究者也遍及全国和海外,《大英百科全书》称“熊十力与冯友兰为中国当代哲学之杰出人物”。

冯友兰:1895年12月4日生于河南省唐河县祁仪镇。父亲名台异,字树候,清光绪年间戊戌科进士。家境殷富,极重教育,堪称“诗礼人家”。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于1931年、1934年完成《中国哲学史》上、下册,后作为大学教材,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是早期新儒学的代表人物。

身立天涯,心思传统

抗战胜利后,牟宗三教职于中央大学,担任哲学系的教授,与好友,也是当代新儒家代表人物的唐君毅一起共事,两年后,先后在金陵大学和江南大学任教授之职,时常来往于南京与无锡之间。1948年,应国立杭州大学的邀请,赴杭州担任教职,1949年的夏天,在广州拜谒熊十力先生,随后,只身渡海至台湾,在离开大陆之前,牟宗三已经有12年没有回到自己的家乡了,在他决定去台湾时,他曾托人回老家去接妻儿,但是妻子却拒绝了,说他俩夫妻的命是离得越远越好,抱着一丝遗憾和愧疚,也抱着对自己前途的未知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索,牟宗三渡海来到了台湾。

孤身一人浪迹天涯,难免心绪黯然,多少有些伤感,一如牟宗三自己说的那样:“吾以流浪天涯之心境,逃难于海隅。自念身处此景,现实一切,皆无从说起。”不过,性格坚毅果敢的牟宗三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人生理想,他继而说道:“惟有静下心来,从事文化生命之反省,庶可得其原委而不惑。”

正因对自己的处境与使命有着清晰的认识, 牟宗三放下心中的杂念 ,一心扑向历史和文化的解悟上。这种“解悟”在牟宗三看来,就是“以图中国文化的再造与创新。”而这一阶段,也是牟宗三生命力最为旺盛的时刻。

牟宗三认为,中国固有的文化需要用“大的情感”、“大的精神”来加以疏导,发掘出每一个人的价值,由此发现问题,加以解答,惟有如此,中国文化才有延续不断的生命力。在目睹了一个原本强大的政权在很短的时间内土崩瓦解,寄身于海外一隅,牟宗三的内心是无法得到平静的,就这一方面来说,渡海之后的牟宗三在对传统文化的反省中,更加注重了对于现实的关照。作为历史的参与者,他必须对此有所反应。

渡海后两年内,由着这样的反省与反应,牟宗三完成了《历史哲学》的写作,对于这本书的写作目的,牟宗三认为,自己是要发现整个民族在这几千年来成就了什么,失去了什么,不足的又在哪里。“找出它的病痛,而后寻出转弯之道”。

这一时期,牟宗三开始多方面的将西方哲学与中国文化相应比较,希望能从中得出民族文化的出路。其中张君励 在板块里解释此人 给他启发颇大,在给这位朋友的信中,牟宗三指出自己的基本精神还是传统的,因为这是中国文化的根本,也是当代新儒学的根本,没有传统,就不可能重新发现儒学的价值。其好友唐君毅评说牟宗三,说他在西方的概念中更加坚固了自己传统的意志,虽是“传统的意志”,但是其精神却是现代的。

在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感悟中,牟宗三的自我的学问素养也随着思考的加深而提升。他觉得自己不仅能面对过去的传统,也能正视当下的世道人心。对牟先生而言,这是“必然要经此必由之路”。他以孔子不改其志来自喻,“唯有经历痛苦,方能从虚无的深渊中挣脱出来”。

一天夜里,牟宗三梦见了自己的父亲,他看到父亲在田间劳作,兄弟姐妹在玩耍,而自己无论怎么呼声,他们都听不到,他看到自己变成了一具尸体,横陈在无人的狂野之中。最后只剩下一具躯壳,牟宗三感到很寂寞,很无助,他痛哭起来,但是他听不到自己的哭声,突然一块石头打过来,惊醒了牟宗三,他从床上起来,发现自己泪流满面,他深深的哀叹一声,心中有千言万语无法诉说,于是,他走下床,写下了“悲味三叹”

生活流离起伏总是让牟宗三回想起过去的时光,这让他在生命中感受别离之苦的同时,也联想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被割裂与被伤害,由此,他时常对自己的人生价值表示过怀疑,但是并没有放弃,新儒学的逐渐发扬给了他以慰藉和寄托,他也以此来抚慰自身心灵的创伤和孤独。

从某种角度而言,牟宗三个人的悲伤是整个时代的缩影,而其对于传统文化的不断探究则显示出具有良知的中国文化人在特殊环境下的承担,正因为这种承担,无论是痛苦也好,思索也罢,对于牟宗三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而更多的人在这份宝贵的财富中得取了情感的承担和生命的真实。

儒音凡录

张君励:原名嘉森,字士林,号立斋,别署“世界室主人”,笔名君房,早期新儒家的代表之一。张君劢一生徘徊于学术与政治之间。思想上倾向于孔孟之道和宋明理学,又糅合柏格森的生命哲学。1923年在清华大学发表关于"人生观"的讲演,由此引发学界的"科玄论战",是当时详细学派和"东方精神文明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与梁漱溟、熊十力等积极宣导儒学的现代发展,主张超出一切门户之见,在新的世界潮流中实现儒学复兴。

唐君毅:中国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出身书香门第,青年时代颇受梁启超、梁漱溟、熊十力学术的影响。曾任教于华西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任过江南大学教务长。1958年与徐复观、牟宗三、张君劢联名发表现代新儒家的纲领性文章《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

白发独立翁,人生意更浓

1993年,一个香港作家来找牟宗三,当时牟宗三正在看书,见人过来,便摆出一副棋局和作家下棋,这其间,在牟宗三寓所里进进出出的人很多,有的是来看牟宗三下棋的,有的是来请教学问的,但是牟宗三并没有被外界的动静打扰,而是专心于下棋,见作家有所分心,说道:“不要多想,不要多想,下棋,下棋。”

下完棋后,牟宗三拿来饼干和开水让作家吃,而自己则拿起报纸翻阅起来,见作家吃的很开心,他笑着说:“慢点吃慢点吃,你吃面包,要喝点水才好。”

后来这位作家在听了牟宗三的几堂课后,对周围的人说,牟先生真是精神矍铄,一讲就是两三个小时,讲课很有条理,说的也很通俗,让人一听就能明白。他说,牟先生是个真正的大哲学家,也是一个有真性情的大儒家。

上世纪90年代以后,牟宗三基本停止了学术上的思考,除了教课就是参加一些学术活动。那时候的牟宗三已经没有了刚渡海而来的伤感和忧郁,有的只是岁月沉淀后的从容与快意。这份从容与快意更多的来自于牟宗三自己。他开始爱上了下棋,爱上了运动,开始享受起晚年的生活。在分散几十载的亲人重聚之后,牟宗三的生命越发放出灿烂的光芒。他在儿子、孙女的身上尽情享受着天伦之乐。

虽然晚年平静的生活给他带来了难得的快乐,但是牟宗三依然关注着新儒学的发展,对于牟宗三来说,这是他真正的生命所在,他的生理生命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渐衰颓,但是其文化的生命却在他步入晚景之后,越发显出强大的智慧光芒,这时候的牟宗三对于中国文化的问题可以说举重若轻,自然中见其真意。

牟宗三的一位学生曾说,牟宗三学识景深,热情无限,智慧闪耀,有时虽只言片语,别人却能知其所有,牟先生是达到了学问人生的最高境界。

和熊十力先生一样,牟宗三对于学生的要求也是相当的严格,牟宗三自己说:“我教其做学问的态度与章法,自然可以循序渐进,温柔和善,但这一学问终究也只是一般的学问,而求得人生之广大,非要严格要求不可,惟其严格,学问方能在人生中起点正途的作用。”

这句话实际上也是牟先生对于做人的一种认识,牟宗三半身起落,对于自己,对于中国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未来,有着文化学者深层次的体悟,到了其晚年,牟宗三将这种体悟更多的传至于下代,他的目的,也是想起到“薪火相传”的作用。时至今日,新儒学依然有着广泛的天地,于牟宗三晚年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余英时说他是在“为中国文化留一线命脉”。

1994年,牟宗三感到体力不支,全身无力,被紧急送入台大医院疗养,虽然一时好转,但是第二年的3月,他再度住院,一个月后,因器官衰竭而与世长辞,享年86岁,

应该说,牟宗三走的很平静,按照其学生林清臣的话说,这份平静来自他自身的圆满。“他不曾遗憾什么,自渡海以来,致力于中华文化的复兴与发展,新儒学因其而广受瞩目,至晚年常说‘人要办点正事,说点真话’。我们这些人才有现在的一些品德。”

牟宗三终生不做官,不取财,不搞华而不实,一心只在中国文化中用其精力,对于平凡的世界,他更强调是要有不平凡的人生学问,“这学问不为自己,专为我们中国文化做一点点贡献。”正因如此,晚年的牟宗三虽然体力不经,但其意志不减。在牟宗三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儒者的真情真性与一份儒家的生命力量。

儒音凡录

林清臣:毕业于台湾大学化工系,后学医,专攻脑神经科。曾留学日本,研究老年疾病。受父亲影响,课业之余,学习哲学,常听牟宗三讲学。牟宗三很多次讲学都是由其录音、整理,汇录成篇。

余英时:安徽潜山人,1930年生于天津。1950年至1955年就读于香港新亚书院及新亚研究所,师从钱穆先生。1956年至1961年就读于哈佛大学,师从杨联陞先生,获博士学位。现任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同类推荐
  •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收录了胡适论述中国佛教及禅宗的文章。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然而,说到对佛教和禅宗的研究,作为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大学者,胡适先生的通彻见解,是无人能出其右的。他的开创之功,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研究佛教禅宗的学者们。全书对于佛教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于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研究。
  •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这是一本了解耶稣和基督教知识的理想读本。《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以故事形式讲述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生平事迹和心路历程,主要包括耶稣的诞生与少年时代,耶稣的传道生涯,耶稣的受难与复活三方面内容,完整再现了耶酥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 唯识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本书以佛教关于出世与入世的思想精髓为核心,融合了道教和儒家的思想,阐明了什么是“出世与入世”,全方位解析了“该怎样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共分八篇,分别是:在出世中入世,在入世中出世;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出世在度己,入世在度人;以无为之心出世,以有为之心入世;以禅心出世,以分别心入世;以出世无我之心,行入世利他之事;以出世之心境,过入世之生活;以出世之心低调做人,以入世之心高调做事。
  •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论著主要对法眼宗的形成发展、禅学思想内容、宗风特色、衰落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细致的研究。论著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前言部分,对选题缘由、法眼宗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说明;二是论著的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探讨了禅宗传衍与法眼宗的形成问题。第二章,探讨了法眼宗的传播发展与区域分布及其现当代传承。第三章,主要对法眼宗最为重要的禅学思想理论进行了研究。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法眼宗的宗风特点。第五章,在唐宋政治、思想和文化的整体背景以及禅宗自身发展走向衰落的趋势下重点探讨了法眼宗衰落的主要原因。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身体健康枕边书(全集)

    身体健康枕边书(全集)

    本书让您了解到真正的健康是怎样的状态,您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心态、运动以及饮食与健康有怎样的关系。本书重点讲述了家中的少儿、男人、女人和中老年人最常见的健康问题并提供最简单的治疗方法和一些常见癌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此外,本书还讲述了一些常见疾病的自我诊断和儿童及成人的急救知识以及身体发出的一些健康警讯。拿起这本书,您会发现,它内容涵盖广,信息量大,而且条目详细又切实可行。那么现在您还犹豫什么呢?请拿起这本《身体健康枕边书全集》吧,试着翻翻它,觉着可以读·读的话,再试着把它置于床头案牍,时常翻阅。您或许会发现,原来,健康是与它结伴而来的!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鬼谷子(白话全译)

    鬼谷子(白话全译)

    本书依据《鬼谷子》的权威原著,甄别、博采众家之长,力求对原文作出精当而晓畅的注释与翻译,每篇篇首皆附有提要加以解析、导读。并借鉴国外工商管理硕士的培养方法,精选古今中外颇具代表性的,涵盖商场、职场、处世等各个领域的经典案例,对鬼谷思想逐篇阐释、透析、解读,可使不同行业、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读者皆能从中有所获益。同时,本书设计精美独到,图文并茂,大量古朴生动的图片,与文本和谐统一,相得益彰,大大增强了阅读的趣味与兴致。经典深刻的思想,精审独到的案例及评析,恰到好处的图文相生,使本书融哲理性、故事性、实用性、全集性于一体,可谓是各类读者参悟、运用鬼谷子大智慧的首选读本。
  • 笠翁对韵(国学启蒙书系列)

    笠翁对韵(国学启蒙书系列)

    《笠翁对韵》,借助国学智慧,成就卓越人生! 千古名篇,美轮美奂;文学瑰宝,锦绣灿烂。无数伟人从这里放飞自己的理想,无数学人从这里开始知识的积淀,更有无数读者在这里陶冶情操,开启自己的智慧人生。
  • 生活小窍门实用大全集

    生活小窍门实用大全集

    《生活小窍门大全集(套装上下册)》汇聚了家庭生活各个方面的智慧小窍门,小到柴米油盐,大到消费理财。如何收纳衣物、怎么打扮才得体、怎么减肥才科学……您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出发点。《生活小窍门大全集(套装上下册)》将科学和实用融合在一起,以简练的语言全面地向大家介绍了生活中所涉及的小常识和小窍门,是现代人追求文明、健康和低碳生活的成果。有限的资源加上无限的创意,使您的生活妙趣横生。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不用发愁,我们帮您轻松搞定,让您最大程度地享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 帝王的妖妃

    帝王的妖妃

    她是紫家的嫡女,紫家的耻辱,可谁知道,她已不再是她,她来自现代,古灵精怪表里不一。日日豪言壮志: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偷了我的给我交出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就算成渣了,也给我抠出来!正活的风生水起,怎知一不小心,一句流言,让她从此跟平淡无缘,身后至此多了一条狼……堂堂西凤摄政王,恐怖的“鬼王爷”,不在西凤施暴吓人!却闲得发慌,找她这个小女子的麻烦,于是东辰沸腾了,西凤遭殃了,天下颠覆了!尼玛的,流言止于智者知道不?什么?竟想要流言成真,天底下怎会有这种男人,看着因为一个流言追在自己身后的男子,紫灵第一百零一次的叹气……
  • 误惹妖孽:极品废柴太嚣张

    误惹妖孽:极品废柴太嚣张

    当天才特工穿越成废物花痴之体,后果是……嚣张?纨绔?好色?还是枚吃货!!没事调戏调戏美男,虐虐人渣,这人生过得好不快活,反正天赋绝艳动天下,桃花朵朵遍地开!人生座右铭:节操下限皆浮云,美男快到锅里来!不过是误惹了腹黑霸气高冷帝?为毛从此她的人生,她不做主!?求破!新书《御宠狂妃:王爷有种单挑》火热连载中~~推荐留言收藏一个不能少哟~
  • 妖孽难缠:夫君,别碰我

    妖孽难缠:夫君,别碰我

    “夫君,别碰我!”什么?他一定要跟她生个白白胖胖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