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3100000016

第16章 及笄之年(1)

祖母绿

杨逸飞

祖母死后,父亲把她生前所住的屋子做了储物室,窗子被紧紧封住。白天,屋子里光线昏暗,有时会听见老鼠的窸窣声,我害怕老鼠,因此怕走进那间屋子。

在某个夜晚,我心血来潮做手工需要一段钢丝,就推开了那个屋子的门。老鼠"吱吱"的声音在黑暗中四散开来,我故意加重了脚步,走两步,伸手摸到悬在我头顶的灯泡,摁下了上面的开关,昏黄的光线弥漫了整个房间。我的目光扫过了一堆旧的包装盒、空的鸡笼、带锈迹的镰刀、破了底的胶鞋、过年时挂腊肉的铁钩子,在钩子上看到了我要找的那捆铁丝。我踮起脚尖,伸出手吃力地把它拿下来,那些旧年积的灰尘在灯光下幽幽地飞舞,就像那些终将腐朽的旧事旧人,在安静地甚至无可奈何地腐化成尘后,却会在某一个时刻被某一个人蓦地想起。

祖母是爷爷的母亲。爷爷是祖母的骄傲,他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后来留在了外地教书。而爷爷的儿子,也就是我的父亲,却因为赶到了那段特殊年代的尾声,最终没能上大学,高中毕业回到农村的家中当了农民。因为祖母不愿意离开家乡去外地和爷爷一起生活,于是爸爸担负起了照顾祖母的义务。父亲对祖母很是孝顺,村里的老人都很羡慕祖母,每当那些老人对祖母说她有个好孙子时,祖母的脸上便会绽开一朵花,只是没有人能看到那一道道叠起的皱纹里藏着什么。

听妈妈说,我出生的时候,祖母高兴得眼泪都流了出来。因为我是一个男孩,而在此之前母亲已生下四个女儿。她用干瘦的臂膀抱着我,不住地向前来贺喜的人称赞我的大眼睛,她早早地拿了我的生辰八字找人为我算命。她抱着我来回走着,神色逐渐显出失望。那一次,我的出生也没能让爷爷赶回来--学校里不放假,课又太多,总之,祖母没能盼到我的爷爷--她那让她骄傲的儿子--和他一起分享她的喜悦。

几年后,祖父因为和村里的某个人吵架,太过生气而得了疯病。他每天躲在屋子里,关着门,不吃不喝,不见任何人,疑心每个人都会伤害他。家里人怕吓到我,把我送到了姥姥家。不久,母亲把我接回家,因为祖父死了。我回到了家,穿过送葬的人群,绕过一张张摆着招待亲戚菜肴的红色方桌,来到了祖母的屋里。她呆呆地坐在床上,脸上没有眼泪,也没有表情,只是坐着。但她还是看见了我,伸手拉我坐在她身边,外边人声吵闹,我却伏在祖母的床上睡着了。醒来时看到母亲坐在我身边,我揉了揉眼,翻身到母亲的床上,继续睡了下去。

那以后,祖母的话变得很少,其实,祖父活着的时候,他们也很少讲话。祖母越来越喜欢晒太阳,她一个人坐在祖父生前亲手做的小小木凳上,倚着墙,眼微微眯着,有时候会有风把她的白头发吹乱,她也不整理,两只手揣进袖子里。这个时候,我就会也搬一个小凳子坐在她身边,听她一遍遍重复她年轻时的事。她是童养媳,婆婆对她很坏,吃不饱饭,冬天只能睡在灶前,因为没有被子盖,脚都冻烂了。她让我看她的脚,裹过的小脚甚至还没有我的脚大。她一遍一遍断续地讲,讲一句话要重复好几遍,只是她讲的那些旧事里永远没有祖父。只有一次,她给我讲她的婆婆烙油饼,把她支出去捡柴火,祖父偷偷地从家里拿了一张油饼放在了她的肩上,什么也没说就走开了。我想要问她祖父有没有挨骂或者那油饼好不好吃,扭过头却看到她已眯上了眼,响起了微微的鼾声。那些悲喜都被她锁进了那层层叠起的皱纹里。

祖母的年纪越来越大了,也就不太经常出去找那些年纪大的老人聊天,但是她每次出去都要到村里的一户人家门前坐坐,那户人家门前种着一大片竹子。我跟在祖母身后,拿着两只木凳,祖母坐下后有时与周围的人说一些话,有时什么也不说,只是眯着眼看那些竹子,我跑过去,摘下一片竹叶,坐在祖母身边开始与她争论竹叶是青色还是绿色的问题,祖母张开瘪了的嘴,告诉我那是绿色的,然后继续眯着眼看那一片竹子。我知道她在想什么,她跟我说过她想在这片竹子前照一张相,以后办丧事的时候可以用。那个时候,农村里经常会有来照相的人,他们在第一次来的时候帮人照好,下一次来的时候会把照片带来,然后再收钱。只是,祖母还没有等到那照相的人来,爷爷就回来了。

爷爷回来的主要目的是接祖母去外地住一段时间,祖母见到爷爷时的高兴使她的皱纹伸展了很多,但她听到爷爷的打算后,却表现出了一丝失落,她转过身,什么也没说,走回了自己的屋子,开始收拾衣服。第二天,她跟爷爷一起坐上了去外地的汽车。

过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祖母回来了,同时,也带回来了两张照片,这是祖母在照相馆里照的。相片上祖母穿着藏青色的对襟褂子,背景是照相馆里浅红色的墙,家里人都说照得好看,我嘟囔着说没有在竹子前照得好看,却没有人听我说的话。而在此后,我和祖母一起晒太阳的时候,祖母也从不提起他在外地的那段生活以及那两张照片。

那一只白色的猫第一次被姑姑带来时,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祖母也很开心地看着它笑。于是,母亲只好收起了脸上不情愿的表情养下了这只猫。在农村,猫就叫小猫,狗就叫小狗,我们家的人都这样叫这只猫。只有祖母轻声唤它"竹叶"。祖母发音不是很清楚,这只小猫从此有了新名字,叫作"猪"。猪初到我家时,很瘦很瘦,姑姑说它是别人家走失的猫,跑到了她家里便不愿再跑出去。祖母很喜欢它,晒太阳的时候把它抱在怀里,一口口喂它嚼过的馍。猪很安静地偎在祖母的腿上,眼睛眯着,在很多个午后,与祖母一起在阳光下打盹。它的身体很快变得胖起来,同时也越来越懒,甚至不愿意跑出去与其他的猫一起玩闹或者撕咬,它安静地陪着祖母,也安静地用它的温暖的长毛使我的手始终暖和。

猫是在一天早上开始不见的。一个上午不见它的踪影,祖母开始着急,催着家里的人去找,我来到了屋后,在那干涸的河沟下的草丛里发现了它的尸体。它白色的皮毛上沾满细小的草屑与灰尘,表情痛苦,嘴里还紧紧咬住一根木棍。它咬得那么紧,以至于我都无法把那根木棍拔出来。我抱着它一直哭,祖母坐在我的身边,慢慢地用手抚它的毛。父亲决定把它拿到集市上卖了,因为那里有人收购死的猫或狗,我哭着不让,父亲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我便默不作声,祖母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说,只是看着父亲推着自行车走出了家门。

祖母是在四月初开始得病的,后来病越来越重,爷爷也专程从外地赶回来照顾她,没到一个月,祖母就走了。那一天,爸爸把家里的小孩子叫到了门外,不许小孩子进屋,我听到屋子里的哭声响起来,想要跑进去,却被父亲阻止了,说怕吓到我。可是,那是我的祖母,我又怎么会害怕呢?总之,我没能见到祖母最后一面。第二天,我看到了挂在屋子中央的祖母的照片,我呆呆地看着那张照片,心里很难过,却一滴眼泪也没有流出来。祖母下葬的那天,我戴上了白色的孝帽与孝带,跟在祖母的棺材与人群的后面,经过那片竹子时,我跑过去,折了一根竹枝握在手里,继续跟在人群的后面,一直走到了祖父的墓前。祖父的墓已被挖开,棺材上的富贵花色已经变得模糊,按照当地的风俗,去世的父母要合葬在一个墓中。当祖母的棺材安然置于穴中,丁字镐铲起的土洒落在棺木上时,父亲突然声嘶力竭地大哭起来。我看着泪如雨下的父亲,突然觉得很累,我把手中的竹枝斜斜地插在祖母墓前的地里,竹叶青翠,我在想,祖母一直说错了,竹叶真的是青色的。

祖母下葬的当天下起了一场大雨,院子里搭起宽宽的塑料遮雨布,院子里坐满来赴丧宴的人。我穿过红木桌子,经过那些散乱地摆放着碗碟的木盆,走进里屋,坐在墙角听聚在我家的人群谈论我的祖母。她是我们村寿命最长的老人,许多人夸她好福气,有出息的儿子和孝顺的孙子,生病的时候也没遭罪。外面的雨声"哗哗"地响,雨越下越大了,又有人说葬后下雨是吉兆,说祖母会保佑我家平安的。父亲听到这些话,笑着把一支支烟放到那些人手里,不久,烟雾开始在屋子里弥漫。我搬着那只祖母常坐的木凳,跑到了祖母的屋里,伏在床上开始小声地哭起来。

葬礼结束后,爷爷又要回到他工作的地方,这次我是和爷爷一起走的,因为爷爷要带我到外地念中学了。

第二年夏天,我回到了家,发现屋子中间摆了两张照片,一张是祖母的,另一张是祖父的。照片中祖父穿着黑色的棉袍,坐在那片竹林前,神情安详。那片竹林在照片中绿得那样纯粹,就像是父亲在漆门时用的绿色油漆。我想起祖母说竹叶是绿色时的神情,想起祖母叫"竹叶"时的神情,想起祖母回忆祖父把油饼放在她肩上时的神情,转过身问父亲这张照片是从哪里找的。父亲告诉我说是看风水的先生告诉他要把祖父祖母的照片供奉起来,他特地找来这张祖父唯一的照片,放大后供在了那里。父亲还告诉我说,他还在祖父祖母的坟前种了两棵柏树,同时也看到了祖母坟前有棵细细小小的竹子,有着稀稀的几片叶子。

除夕前的傍晚,父亲带我到祖母坟前,那里已经是空荡荡的了。父亲说那两棵柏树种下没多久就枯死了,他顺势也把那棵长势不好的竹子拔掉了。父亲扫开墓前的雪,燃了一些纸钱,我跪下去,对着祖父祖母磕了三个头。

又过了很久,我无意中在一本印刷精美的杂志上看到了一种名为祖母绿的宝石。我呆呆地看着那名字,又看了那宝石,那一种纯粹无瑕的绿刺得我眼泪流了下来……及笄之年

胡正隆

及笄之年jíjīzhīnián

[解释]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古代女子满十五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十五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出处]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辛欣选了一个靠近窗户的座位,坚定地坐了下去。这趟长途汽车到达终点的时候,要行驶七八小时,辛欣晕车,坐在窗户旁边,也好打开窗户透透气,不至于胸口那么恶心。

这是她第一次乘坐长途汽车,她小心翼翼地将背包抱在怀里,不敢放在行李架上,害怕被偷,汽车发出"轰隆隆"的声音,没过多久,便发车了。

辛欣看见窗外熟悉的东西渐渐向后掠过,直至变得陌生,不由得闭上了眼睛,渐渐地睡去。

她不想再多看一眼,多看一眼,心中便多一份难舍。因为,她知道,她再也不会回来了。

到达蚌城的时候,已是傍晚,辛欣揉了揉干涩的眼睛,背着她的书包下了车,找了一个公共电话给她的姑姑打电话,电话号码写在一张皱巴巴的纸上,辛欣慢慢地将它抚平,然后按照上面的数字拨通了号码。

二十分钟后,辛欣的姑姑从一辆出租车上走了下来。今天礼拜三,姑姑还在加班,不得不请假来接辛欣,即便这样,还是一脸歉意地对辛欣说:"不好意思啊,辛欣,姑姑来晚了。"辛欣摇了摇头,说:"没事。"姑姑摸了摸辛欣的头,将她前额的几根头发捋至耳后,说":辛欣真乖,饿了吧?走,姑姑带你吃东西吧。"说着,顺手把辛欣肩上的背包接了过来,招手拦下一辆红色的出租车。

"想吃什么,肯德基还是麦当劳,或者你想吃中餐?"上车前,姑姑回头笑着问。

辛欣看着眼前热情的姑姑,心中不由得微微一暖,仿佛喝进一杯温暖香甜的草莓奶茶。上次见姑姑大概是多久以前的事情,辛欣记不得了,她看着眼前这个棕栗色长发的姑姑。

十分钟后,她们停在了市中心的一家肯德基门口,她们点了一堆东西,鸡腿鸡块可乐汉堡,满满当当地堆在桌子上。

"明天姑姑下班后再带你出来逛逛,置办一下你需要的衣服什么的,下个礼拜一,我们就去学校报到,你觉得怎么样?"辛欣停下咀嚼鸡肉的嘴,然后抬起头来,看了看姑姑。事实上,她没有任何异议,一切都是安排好的,有条不紊,没有什么不适与不妥。

也许是比想象中要过于顺利,辛欣有些不敢相信,她迟钝地用力点了点头,一脸的认真。

一切进展得有条不紊。

礼拜一的时候,辛欣跟在班主任的后面,抱着一摞崭新的书本向班级走去。姑姑通过人脉关系,把辛欣送进了蚌城最好的中学。班主任看到辛欣档案袋里的成绩单,以及获奖证书。眼睛都笑得弯成了一条线。

这个学校每年都会有大批的学哥学姐考到顶级学府,学校把他们的照片放大贴在校门口,照片上面的他们戴着眼镜,微微有些发胖,拿着各自的录取通知书举在胸前。

不知道为什么,在外人眼里那么荣耀那么光辉的样子,在辛欣眼里却有点可怜有点傻。

辛欣不自觉地笑了笑,跟紧了班主任的步伐,抬头看见远远的走廊尽头的一个人影,看上去好像在拨弄自己的头发。

现在是上课时间,那个人在干吗?辛欣想。

看到老师过来,那个女生瞬间立正站好,像个木头一样钉在那里,班主任走过去,上下扫了两眼,把声音调到一个微妙程度对那个女生说:"林湘茵,数学老师又向我告你的状了,她布置的作业你又没交,明天把你家长叫来一趟,不然你也不要来上学了。"班主任回头看了看辛欣,可能觉得要在新同学面前保持一点形象,又补充道:"好了,你先回去吧。哎,这位是我们班新转来的同学,叫作辛欣。林湘茵,正好你的座位旁边没人,辛欣就暂时坐在那里吧。"然后班主任又转身把自己的口吻调到一个和蔼可亲的频率,对辛欣说:"你暂时就先坐在那里,等过两天,测验结束,老师就会按照班级的分数排名来调动位置的。好吗?"辛欣听得出来班主任话语里不容反对的意思,答应了。

林湘茵就是在如此狼狈的时候遇见了辛欣,辛欣也是在如此尴尬的情况下认识以前,辛欣就很喜欢拉小提琴,但是从来不在人前表演。每次放学或者课余时间,辛欣都会带着自己的小提琴,去城市边缘的一个小树林,独自演奏。她享受这种安静的、置身于这样空旷无人的空间内,通常当夜幕降临的时候,辛欣才停下演奏,把琴收好,装进箱子里,然后骑着自行车离开树林。

那时候的辛欣才十三岁,本该是个在父母身边撒娇的年龄,辛欣却每日这样往返于树林与城市之间,或许,辛欣只是想尽量拖延时间,不想回家。多数时候,回到家中,面对的只有争吵的父母,以及满地摔碎的碗碟。

家庭离异的戏码在电视剧里、周围邻居的演绎、身边同学的窃窃私语或者道听途说中,已经是如同家常便饭一般毫无新意的事情了。辛欣眼睛看着耳朵听着,慢慢地,柔软的心就在泪水的浸泡中变得不再那么一触即发。

辛欣可以面无表情地越过满地的碎片,轻轻地对着拼得你死我活的父母说一句"我回来了",然后走进自己的房间,"咔嚓"一声,毫无波澜地关上门,也合上了自己的心房。

同类推荐
  • 三十六计(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三十六计(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莱辛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莱辛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莱辛所写的寓言大多取材于古希腊的伊索、罗马和菲得路等人,但经过改写,赋予了新意,都同当时德国社会中的政治斗争、思想斗争以及文艺斗争息息相关,因而有着强烈的现实感。例如,在《水蛇》、《仙女的礼物》、《绵羊》、《被保护的羔羊》等篇中,通过对蛇、狼、国王、朱诺的描绘,读者自然而然会想到德国封建专制统治的暴虐、残忍、伪善和昏聩。另一些篇章如《驴和狼》、《鹅》、《驴》、《幼鹿和老鹿》、《鼠》等,对于德国市侩阶层的狂妄、愚昧、驯顺和苟且,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莱辛的寓言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政治意义,战斗气息和时代感十分强烈。弗朗茨?梅林在谈到莱辛的寓言时写道:这些寓言是“小型火器里喷射出的连续不断的火舌”。
  • 天文常识悦读

    天文常识悦读

    本书介绍天文学常识的理念,将古今中外的天文知识融会贯通。书中收录了天文学史上的大量的重大发现,帮助我们了解天文知识;解说了从古至今所出现的天文现象,为我们驱除了心里的疑惑;搜罗列举了各种各样的天文工具,让我们了解如何观测天体;囊括了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著名天文学家,用他们的成就帮助我们拓展天文知识。
  • 蓓根的五亿法郎(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蓓根的五亿法郎(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本书由凡尔纳的两部作品组成,即《蓓根的五亿法郎》和《天边灯塔》。1878年,流亡中的巴夏尔·格鲁塞用安德烈·洛里这个名字寄给赫泽尔一部名为《朗日沃尔的遗产》的小说。赫泽尔要求儒勒·凡尔纳负责重写这部小说,这就有了现在的《培根的五亿法郎》。
  • 我的高考我的分

    我的高考我的分

    本书分为:理想篇、动力篇、方法篇、习惯篇、时间篇、效率篇、心态篇、奋斗篇和应考篇。体系完整、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地展示了学习高手们的超级学习力和奋斗过程,读来富有启发性。本书教你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赢得高考的成功!
热门推荐
  • 大帆船、利害攸关、女当家人(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大帆船、利害攸关、女当家人(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
  •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

    全世界家喻户晓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根据拜占庭僧侣普拉努德斯收集的寓言以及陆续发现的古希腊寓言传抄编订的。其形式简洁精练,内容隽永深奥含义于浅显生动的语言中,颇耐人寻味。
  • 追妻100天:男神的呆萌暖妻

    追妻100天:男神的呆萌暖妻

    BOSS大人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欺负女下属,于是某女哭诉:“你怎么可以这么坏。”BOSS大人邪气一笑:“我还有更坏的,你要不要试试看?”“我不要。”他步步紧逼,她节节倒退,却最终难逃他的魔爪。助理A:“听说某某约贺小姐看电影。”坏男不屑:“给他安排大量工作,务求每天加班至凌晨三四点。”助理B:“不好啦,贺小姐被坏人捉走。”坏男大怒:“下令全球通缉,竟敢招惹我的女人,简直就是找死。”助理C:“贺小姐想认小小姐做干女儿。”坏男嘿嘿地奸笑:“好,顺便把孩子的爹打包送给她做老公,告诉她,本少附带强大的暖床功能。”没错,孩子的爹就是他。推荐叶希维新书《神秘老公强势宠:108次爱你》,很好看哦!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实用涉外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涉外文书写作大全

    涉外文书概述涉外文书,是在涉外活动、涉外工作中制作和使用的各类文体(文书)的总称。涉外文书,是涉外活动中用于发布和贯彻执行国家的对外政策,执行法律,证明身份,叙述事实,申述立场或观点,表示态度,交涉问题,传递信息,建立友谊与合作。
  • 中国最好看的微型小说

    中国最好看的微型小说

    为了让读者在最短时间内迅速、有效地品阅到最优秀的作品,获得最佳的阅读享受,编者在反复、细致讨论和斟酌之后,从小说宝库中遴选了300多篇中国最好看的微型小说,辑录成书。
  • 三略

    三略

    顾名思义,《三略》是专讲战略的兵书。其上略、中略、下略都是从战略的高度论述问题,始终贯穿着战略思想。在西汉以前,这样紧紧围绕战略问题的兵法专著还不曾出现。可以说,《三略》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战略专著,影响极为深远。
  • 中华句典1

    中华句典1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 世界最具推理性的侦破故事(5)

    世界最具推理性的侦破故事(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