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9800000013

第13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军事思想史(3)

汉末群雄只看到混战是军事实力的较量,曹操却看到,这也是政治和人心的较量。混战给人民造成极大苦难,人心渴望恢复统一,而统一的象征是恢复汉室。曹操迎合人心,奉迎天子,由割据者上升为东汉政府的实际首脑,政治地位凌驾于任何割据者包括实力远大于他的袁绍之上。从此,他的战争便罩上了合法和正义的光环。所谓“兵义者胜”(同上)。他要打哪一个,便以天于名义发出诏令,使对手外部失去群雄的援助,内部出现不愿与天子作战的投降派,而陷于内外孤立,然后将其各个击破。其他群雄如袁绍等人,在天子被迫离开长安,蒙尘在外,过着颠沛流浪生活时,却谁也不肯奉迎天子。他们以为现在的局势是“秦失其鹿,先得者王”(同上),如果迎来天子,动辄上表奏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三国志》卷6《袁绍传》注引《献帝传》),岂不束缚了自己的手脚。群雄担心献帝掣肘的问题,曹操通过架空献帝,轻易地便解决了。挟天子策略思想给曹操带来的真正弊端,是助长了内部苟或等拥汉派的势力,在曹操军事上成功地统一北方后,政治上无法称帝,并由于玩弄献帝于股掌而蒙受好臣的千秋骂名。尽管曹操付出代价,奉天子思想却是成功的,正如鲜卑鹰扬将军慕容翰所说:“自古有为之君,莫不尊天子,以从民望,成大业。”

毛价曾向曹操进言,分析当时形势:“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今袁绍、刘表,虽士民众强,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所谓“经远之虑”、“树基建本”,一则要在政治上“奉天子以令不臣”,另一方面就是“修耕植,畜军资”(《三国志》卷12《毛玠传》),为统一霸业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曹操同意并采纳了他的意见,认为安定国家的办法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农业为急务,兼并了天下,汉武依靠屯田,平定了西域,这些是前代的优良榜样。曹魏集团围绕支援战争展开大规模屯田。曹操对电田作用给予高度评价说,“后遂因此大田,丰足军用,摧灭群逆,克定天下”(《三国志》卷16《任峻传》注引《魏武故事》)。

四、两弱抗一强的三角斗争思想

三国魏、蜀、吴在争夺全国政权的斗争中,不约而同都主张开展外交斗争。三国都是汉族政权,文化背景相同,开国领袖之间有私交,许多人是朋友,有的甚至是兄弟。共同的文化和昔日的友谊、容易达成一定的信任。三家的外交互动,形成战略三角关系。三角中,魏国是强者,人口占三国总人口60%,土地占原东汉13部州2/3,所在的地域,是全国政治、经济中心,但遭受战争的严重破坏。吴、蜀力量较弱,人口占40%,土地占原州数1/3,但受战争破坏小,经济有较好的增长。吴、蜀结为联盟对抗强大的魏国,就是两弱抗一强。这使南北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力量保持着平衡。三家由此形成了活跃的联盟战略思想。

(一)两弱的基本策略思想

曹操与弱者袁谭袁尚、吴蜀先后构成两个三角关系。吴、蜀的识见比二袁高出无数倍。二袁在父亲袁绍死后争权夺位。袁谭企图借曹操力量吞并袁尚,结果引狼人室,遭到曹操各个击破。吴、蜀接受教训,以联合抗曹为基本策略思想。吴蜀关系第一阶段,11年联合;第二阶段,4年破裂;第三阶段,40年联合,直至蜀亡。55年内,联合51年,破裂4年,显然,联合是双方的基本选择。

两弱联合,必须解决认识问题。第一是认识清楚联合的战略利益是什么。吴蜀联合,每次对联合的战略利益都有深刻认识。第一次,赤壁战前,双方战略家鲁肃、诸葛亮说明了联合的战略利益。鲁肃也向孙权指出,当曹操南下时,如果说服寄寓荆州的刘备安抚刘表部队,同心一意,共同对付曹操,则“天下可定也”(《三国志》卷54《鲁肃传》)。诸葛亮游说孙权道,孙刘如果联合,一定能迫使曹军退回北方,“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战前孙、刘所以联合,是认清了联合可以定天下,成鼎足之形,对两家十分有利。战后,鲁肃又力主容忍刘备荆州主将关羽势力发展,指出“帝王之起,皆有驱除,羽不足忌”(《三国志)卷54(吕蒙传》),以为刘备、关羽不过是供孙权帝王事业驱除患难、扫清道路的借用力量而已,扶植他们没有什么可怕的。吴、蜀第二次联合前,吴国向魏国称藩。蜀国使者邓芝以利害打动孙权,指出,吴、蜀恢复联合,战略利益巨大。可以合双方之长,“共为唇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否则吴国可能受到魏、蜀夹攻,“江南之地非复大王之有也”(《三国志》卷45(邓芝传》)。恢复联合,蜀国也将受益。诸葛亮指出,可以“求椅角之援”;北伐魏国时,吴国势将出兵配合,即使不出兵配合,“我之北伐,无东顾之忧,(魏国)河南之众不得尽酉(对付蜀国北伐之兵),此之为利,亦已深矣”(《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

要解决的第二个认识问题,是资格认定,判断对方充当盟友够不够格。条件是有实力,抗敌意志坚强,领导人成熟而有威望。吴、蜀都曾向对方介绍己方资格。赤壁战前,鲁肃向刘备“陈江东强固”(《三国志》卷54鲁肃传》),诸葛亮向孙权表示刘备“英才盖世,众士慕倾”以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有田横那样视死如归的豪气,虽然败于长坂,但仍有兵2万,足可一战。孙、刘双方都认定对方够格,才实现了第一次联合。第二次谈判复盟,孙权坦率地说:“诚愿与蜀和亲,然恐蜀主幼弱,国小势盒鄘,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犹豫耳”。邓芝分析道:“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蜀有重险之固(秦岭、剑门),吴有三江之阻”(《三国志》卷45《邓芝传》),双方都是够格的。孙权也了解到蜀国实际掌权者不是阿斗而是诸葛亮,才打消疑虑。

(二)两弱维护联合的策略思想

让步思想。两弱除了共抗强敌的共同利益外,各有特殊利益,容易产生矛盾。但他们认识到,为维护联盟,应该妥协,不应影响大局,由此产生让步思想,并且让得大胆,让得惊人。赤壁战后,孙权否决周瑜软禁刘备、拆散其集团的意见,把江陵借给刘备,扶植他壮大,以屏蔽东吴。江陵是曹、孙、刘接壤和争夺的战略要地,是东吴经年血战夺来的地方,而今白白让给刘备,让得出人意料,击中曹操要害。难怪曹操闻讯后惊得把写字的笔失落于地。为了恢复联盟,诸葛亮把东吴袭杀关羽、夺占荆州、战败刘备等老账一笔勾销,咽下苦果,也是极大让步。后来孙权称帝,使蜀国感受正统地位遭到挑战,诸葛亮断然拒绝蜀国群臣断绝盟好的主张,承认孙权称帝,再次作出重大让步。

以战略利益为重思想。让步的根据,是联合对敌高于一切,战略利益高于双方矛盾。诸葛亮承认孙权称帝是“僭逆”,知道孙权久有此心,但一直“略其衅情”(《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不把维护正统地位看得比联盟更高,正是以对抗强敌的战略利益为重。

坦诚相见思想。孙权问邓芝,如果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是很好吗!邓芝说:“夫天无二日,上无二王,如并魏之后,大王未深识天命者也,君各茂其德,臣各尽其忠,将提抱鼓,则战争方始耳。”孙权大笑,甚为满意,认为坦诚相见,双方才可以建立信任,致书诸葛亮说,蜀国前使者丁厷说话夸张,阴化不尽,邓芝实话实说,“和合二国,唯有邓芝”(《三国志》卷45《邓芝传》)。

(三)弱者同强者联合的策略思想

吴、蜀联合取得巨大成功。从而把曹操势力压缩在北方。然而联合给两弱带来的发展机遇不同。刘备机遇最好,短短六年,跨有荆、益,崛起西南,由受东吴保护、扶植的对象,一跃实力超过东吴。东吴深感受到刘备势力崛起的威胁。东吴北方的威胁缓和了,西方却出现了刘备的新威胁。它必须解除西方的新威胁,这是一。东吴步兵弱,即使从北方曹操处夺取到徐州也守不住,发展方向不能向北,只能向西方刘备处虎口夺食。东吴从自身发展壮大出发,要求夺取刘备的荆州,这是二。安全和发展两个因素,使得东吴放弃同刘备的联合,向昔日盟友发难,策划夺取荆州。在同刘备争夺荆州的斗争中,作为三角中最弱一方,东吴不能同时树立两个敌人,因此积极联合魏国。

东吴的指导思想是,根据战略目标的每一次改变,在三角关系中不断寻找新的盟友、迫使过去的曹操、后来的刘备处在孤立位置上,而自己总能保持一个盟友。赤壁战前,东吴三攻江夏,觊觎荆州。但是一旦曹操南下,东吴策略立即转变,主动联合荆州的代表人物刘备。后来偷袭江陵前夕,又转向曹操请降,援曹反刘,这种根据需要主动化敌为友的策略,表现出惊人的灵活性。

东吴与魏国联合,是弱与强联合,政治上表现为屈辱和不平等。魏国要求东吴俯首称藩,分外强索贡品,孙权都给予满足,并对不满的群臣说,从前沛公刘邦也接受项羽封拜当了汉王。这不过是形势的需要罢了,于我何损?他还曾说过,我们同蜀军在夷陵作战时候,听说魏军进行备战,扬言帮助我,我心里知道他们是借此要挟。如果我们不接受封拜,拂了他们面子,促使其阴谋速发,他们就会同蜀军一齐对付我们。为避免两处受敌,我才忍耐,接受封王。至于非分勒索的珍宝,不过是瓦石罢了。战国惠施说过,有人欲击其爱子之头,而石可以代之。爱子之头所重,而石所轻也。以轻代重,有什么不可以呢?孙权是以屈辱之轻换来避免两面受敌的战略利益之重。

东吴忍耐有限度,主张不丧失独立,意志不屈服。对于魏国索要太子人洛阳为人质,就坚决抵制。但策略上比较灵活,一面发誓愿送人质,请示代为在洛阳择媳,一面寻找种种借口,一拖再拖,不送太子,以免在独立问题上受其挟制。其在同魏国其他交往中,也表现出可作适度让步,但意志上决不屈服的姿态。

(四)强者的策略思想

魏国是三角斗争的强者,在两弱结盟时,处于不利地位,它企图削弱、拆散两弱联盟,收鹬蚌相争之利。曹操从实践中总结出“缓之而后争心生”(《三国志》卷14《郭嘉传》)的思想,认识到两弱往往存在深刻矛盾。强者如果急于施加打击,两弱便相互扶持;如果放缓施压,两弱将突显内部矛盾,产生争斗之心。主动减压是分化两弱的有效方法。曹操在对袁战争中已积累了此项经验。袁绍死后,二子袁谭、袁尚争位。曹操进兵邺城二袁外御其侮,曹军失利。曹操退兵,二袁争斗复起,曹操最终实现分化瓦解,各个击破。此后故伎重施,赤壁战后不再进攻孙、刘结合部江陵,果然,孙、刘围绕江陵所属,矛盾愈演愈烈,终于反目成仇。

强者认识到,当两弱激烈争吵时,应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如果两弱困穷十疲敝,处于乱亡状态、如二袁那样,就当机立断,取乱侮亡,联一打一,各个击破。如果两弱力量较强,如吴、蜀那样,则不可联一打一(尽管表面上可以联吴),否则有可能使被联者坐大。而应怂恿两弱争斗,不帮助任何一方,以便像卞庄刺虎那样坐待两敝。关羽围困曹仁对,孙权密报曹操说东吴将偷袭关羽后方江陵,并请代为保密。谋臣董昭主张不要真的帮助孙权,可以表面答应代他保密。暗中向关羽泄露孙权密谋,调动关羽撤围回救。可使我之围速解,又让孙、刘像两匹马那样由自己控制着相对踢咬。后来关羽撤围回救,曹仁众将主张乘机追击擒杀关羽。议郎赵伊指出,关羽已成孤军退走,更应该保存他作为孙权之害。如果深人追击败兵,孙权就会改变对关羽的担心,将对我造成麻烦。董昭、赵俨的主张都得到曹操同意,这便是卞庄刺虎、坐待两敝思想的一次生动操作。

五、南水北骑的作战思想

同类推荐
  • 我的抗日大队

    我的抗日大队

    我不是一个兵,但我却穿越而来!为民族而战!我失败了,我成为了一个苟延馋喘的背叛者!但我又成功了,我成为了,令敌人恐惧到骨子里的杀手,我又成为了,令日寇闻风丧胆的疯子队长!于是‘牙狼’出现了,我手中的利刃,定要斩杀敌人三千六百刀才死!……PS:群号:463386207,书亦新书《抗日大英雄》《抗日之铁血兵魂》已签约,期待您的支持!
  • 子弹之血色荣光

    子弹之血色荣光

    精湛的格斗技术,华丽的魔术技巧,洞悉一切的最强瞳力,神奇的印记之力。主人公一次次的在战斗中累计这些力量。面对爱人香消玉殒,挚友长眠地下,最信任的人的背叛,我们的英雄又该何去何从。
  • 军用勤务机科技知识(下)(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军用勤务机科技知识(下)(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不论什么武器,都是用于攻击的工具,具有威慑和防御的作用,自古具有巨大的神秘性,是广大军事爱好者的最爱。特别是武器的科学技术十分具有超前性,往往引领着科学技术不断向前飞速发展。
  • 吴起兵书

    吴起兵书

    《吴起兵书》为《中国古代八大兵书》系列之一: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是一部世界的兵学圣典,被誉为"天下奇书",更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奇书圣典。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是中国历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兵者,国之大事,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的无上利器,更是流行于商界的商战指南,更是公认的世界上伟大的军事著作。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更是一部军事哲学书,把人类生死场上的智慧较量深刻展示出来,成为中华谋略的集大成者。《尉缭子兵书》为该八大兵书之一。
  •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三十六计·孙子兵法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三十六计·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是“中华国学经典读本”之一,由孙武编著。《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存最早、最负盛名的古代兵书。《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谋略著作。
热门推荐
  • 带着包子去修仙

    带着包子去修仙

    这一场重生究竟是意外还是阴谋?家族的废女,受尽白眼,她终将踏上强者征途,看尽红尘!【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恭喜你穿越了】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洛克菲勒还是全球最伟大的慈善家和现代慈善业最大的组织者。他从小就受到基督教浸礼会教义的影响和熏陶,养成了节俭、勤奋、诚实的优良品德,使他彻底摈弃了骄傲与纵欲之心,无私地将辛勤赚得的财富惠泽于同胞和全人类,这个世界也因他的无私与慷慨而变得越发美好。
  • 曼珠沙华之雪残殇

    曼珠沙华之雪残殇

    她雪百合,元极真人唯一的女徒弟,捡来的弃婴,从小跟着师傅学习术数,奇门遁甲之术。他是北夏传言中阴晴不定的残废王爷,皇上的二皇子,在幼年时候双腿残废,在见到雪百合之后请旨要立她为正妃。圣旨下,百合被迫上了花轿!她本想着平淡的过,但是他尽显邪恶一面,警告她,必须听从与他,争吵中,百合发现自己的心已经失在邪恶人的身上,在她想表露心迹之时,发现了他的一切阴谋,离开,被追逐,她跳下万丈悬崖,在看到她跳下悬崖的瞬间男人才知道自己心疼的原因?自己爱上那个利用的棋子?再见面,她化身西域公主前来和亲,他对其百般试探,表露后悔之情,且看她如何面对他的爱和自己的心---究竟阴谋的背后又是为什么?
  • 相恋在左,心痛在右

    相恋在左,心痛在右

    Angel以为爱情是个美丽神话,原来所谓的爱情终究会输给回忆,最后惟有一片唏嘘,和相恋在左、心痛在右的传说……爱恨情仇,尽在其中。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冲上芸霄:异界修真女

    冲上芸霄:异界修真女

    一场谁也没有想到的末世,突如其来的降临在她的面前,她措手不及,命丧黄泉之际,随身携带的玉佩将她带到了地球的千年之后。雾非雾,花非花,一朝醒来,是她,又不是她。魂穿?为何与她一模一样?地球呢?那载人的庞然大物,冲出了大气层?人类?一百岁还是青年?‘她’是被人活活气死?‘她’还是除了家世没有拿得出手的悲催女?体术差?生育等级零?好不容易谈了个男朋友,结果那渣男为了傍上更好的千金小姐,跟她说拜拜?哼,既然她老天让她重活一回,那么以后,她便是她,带着逆天的空间,学着逆天的修真功法,以后再无人瞧不起她,她要站在云顶之巅,傲视天下!修真?只有她可以!可是等等...她怎么又回来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网游之另类大神

    网游之另类大神

    什么是大神,高贵冷艳?霸气万分?但是也有可能那些披着大神光环的玩家就是普通人,可能崩坏,可能跳脱,可能逗比,大神其实也不是那么的高不可及。小白女主遇见另类大神,爆笑故事开始了。
  • 重生:蛇蝎弃妃狠毒色

    重生:蛇蝎弃妃狠毒色

    她受尽凌辱,更是落得父母惨死,兄弟魂断,幼儿死于腹中!一朝重生,钟洛晗发誓血债血还!欺她辱她者,百倍还之!她步步为营,错嫁睿王,处处筹谋,斗宫妃权臣,斗侧妃毒妾,斗姐妹妯娌……欺她,伤她之人,她誓死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