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9800000012

第12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军事思想史(2)

但只用赏也不行。曹操比喻说,那样部队就像宠坏了的孩子,一点也不怕你,必须恩威并用,赏罚并举。他以为,罚要掌握时机。他出征在外时,曾经由于部下自疑而发生叛变,几乎使他丢了兖州根据地。总结教训,他认为,在天下土崩瓦解之时,上下相疑之秋,即使以信任对待部属,他们还会害怕,如果严格执法,则更会人人自危。从安定人心、稳定大局出发,这时只能赏功,不能罚罪,直到人心归顺,例如官渡之战胜利后,袁曹之争大局已定,曹操才强调,只赏功而不罚罪不符合国典。从今以后要改一改了。他下令说,众将出征,战败的应该抵罪,失利的应该免去官爵。三国人还强调,治国该宽该严主要看形势。如诸葛亮指出,益州牧刘璋治蜀,威刑不肃,失之于宽。刘备人蜀后,应纠之以猛。罚要有侧重点,对上层重在罚得坚决,对下层重在罚得慎重。曹操、诸葛亮执法时,都主张遵循“春秋责帅”(《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原则,坚持不应该把主帅排除在法规之外。诸葛亮在街亭战败后引咎自贸,自贬三等。曹操行军中马踏麦苗,违犯了自己制定的“士卒无败麦,犯者死”的禁令,认为不应该罚不加于尊,如果“制法而自犯之,何以帅下?”(《三国志》卷1《武帝纪》注引《曹瞒传》)于是割发代首。死刑虽然免去,割发那时也是严重的刑罚。诸葛亮对大臣和亲信,也主张严格执法。对于掩盖失职、破坏北伐的军务大臣李严和街事失利但与自己思若父子的将领马谡,诸葛亮都主张执行纪律,强调“不可苞含(包涵),以危大业”(《三国志》卷40《李严传》注引亮公文上尚书),“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邪”(《三国志》卷39《马谡传》注引《襄阳记》)。但对于普通没有权势的军人执法,他们却主张谨慎为之。曹操主张军中司法人员应选素质高的,因为“夫刑,百姓之命也。而军中典狱者或非其人,而任以三军死生之事,吾甚惧之。其选明达法理者,使持典刑。”(《三国志)卷1《武帝纪》)诸葛亮在伐魏前线,军中罚杖20以上,都亲自审批,都是担心出现冤情和滥刑,关心保护无辜。曹操、诸葛亮还主张赏罚公平。曹操说自己“不但不私臣吏,儿子亦不愿有所私”(《太平御览》卷429)。诸葛亮说:“吾心如秤,不能为人作轻重。”

由于曹操、诸葛亮亲自提倡,天下以法治军蔚然成风,一直到江东,无不如此。东吴治军,主张断斩示威,就是果断诛杀违犯军纪者,建立法令的权威。吕蒙征荆州,麾下士取民家一笠,覆盖官恺。官铝虽然是公物,吕蒙还认为违犯不得扰民的军令,不可由于同乡而废法,于是垂涕斩之。吕蒙量刑显然过重,但意在立威,结果军中震栗,道不拾遗。

孙权刑法虽然极其严峻,但那是对普通军人的,对代表大族利益的众大将则“爱人多容”(《三国志》卷引《孙皎传》)。将领潘漳杀军中富有的吏兵,劫其财物;吕范、贺齐、潘璋服饰僭拟王者,对这类违法行为,孙权都赦免不问,不再讲法治。

以法治军思潮有力地推动了军队建设。但东吴刑法过严,所以也受到时人的批评。如江东大族代表陆逊就反对孙权严刑峻法,建议多施恩惠,认为“峻法严刑,非帝王之隆业;有罚无恕,非怀远之弘规也。”(《三国志》卷58《陆逊传》)大族反对严刑,有的是因自己的利益受到触犯,有的则是为了尊儒。例如陆逊,他重视礼治,反对魏国刘廙的先刑后礼论,认为“礼之长于刑久矣,廙以细辩而诡先圣之教,皆非也。”(同上)同时,三国鼎立以后,社会相对过去安定一些。如果说,过去“治乱尚权谋”的话,那么这时更多地应该强调“治平尚德行”(《三国志》卷6《刘表传》注引《战略》)了。因此在三国鼎立中期,由于大族的反对和形势趋于安定,以法治军思想渐渐失去势头。魏明帝时,杨烈将军王昶攻击国典,要求大改现有法制,而效法先王之风。到了晋初,当权的士族打着纠偏的旗号,抑止了以法治军思潮。贾充一再阻止灭吴。晋武帝却令他总统灭吴大军。孙皓投降,贾充不知,以为吴不可灭,上表请班师,该表与告捷书同时到达,武帝不罪贾充。王洛攻人石头城灭吴,却受到诏书的诬罔责备,说他和阻挠他成功的上级王浑争功,武帝不辨是非,使立大功者蒙冤,以法治军精神荡然无存。晋灭吴作战上胜利了,治军上却是失败的。

(二)批评时弊,试图改革

创业时期的军队多能奋发有为,保有旺盛的战斗力,一旦进人和平守成时期,军队建设就会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问题。在魏晋南北朝诸政权的相对稳定时期,继位之主多无实战经验,往往对军队实行错误领导。军队弊病丛生,战斗力受到削弱。有识之士十分不满,纷纷批评军队种种时弊。

军队不务正业——吴国孙皓时,中书令贺邵、中书丞华霰指出军队承担不应承担的任务。贺邵批评江边戍兵被调去修建皇家猎园工程。说他们驱赶糜鹿和各种野兽人园,在山林中布设罗网,砍伐天然林,疲惫不堪。老弱者饥冻,怨恨叹息。针对宝鼎三年(267年)孙皓调兵民修建新官,华贸指出,江南精兵,一人顶北军10人。如果北宫建成,计兵士死亡和叛逃的如果有5000人的话,等于北军增加5万兵力;如果有万人的话,等于对方增加10万兵力。对这一严重情况,雄夫智士引为深忧。

机构庞大——西晋初年,司徒左长史傅成指出,军队上层庞大。过去都督区只有4个,现在10个,高级职位跟着翻番。五校尉和驻在京城外的牙门军,或是空架子,或不起实际作用,无益于宿卫。设置众多将军名号,一些开府将军不带兵,虚立上百个挂名机关。脱离生产的人太多,军费开支难以为继。

将领人选不当——北魏中后期,尚书右民郎路思令上疏指出,将领大多是“宠贵子孙”(《魏书》卷72《路恃庆列传附路思令列传》),下面军幢统领也都是“故义托附”(同上)。贵成子弟未经实战考验,平时志逸气浮,自许甚高,等到临敌,惊慌恐惧交集,战则必败。北魏后期,宁远将军、河阴令高谦之进一步指出,众多守帅缺乏才干,把有关系的人妄称人募,弄到军队中来。这些人请枪手引弓格代考,以假冒当上征官,但是身不赴阵,只派奴客充数而已。两军对阵,他们从不弯弓。结果是“王爵虚加,征夫多阙”(《魏书》卷77《高崇列传附高谦之列传》)。而且由于朝廷近臣擅作威福,合伙攻击正直人士,在这种情况下,谁肯把上述黑暗情况上报?结果是“蔽上拥下,亏风坏政”(同上)。

赏赐不符合实际——路思令又说,宠贵子孙当了将领,临敌时令军队中老弱在前当敌,强壮在后保护自身,加上兵器不精,整个情况是“任羊质之将,驱不练之兵”(《魏书》卷72路恃庆列传附路思令列传》),岂能不败。对于军队战败,皇帝不能认识原因所在,误以为官号没有给满,屡屡加以重爵,又怀疑是赏赐过轻,天天赐以金帛。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帑藏空虚,民财用尽,百姓损耗,主叹臣哀。

揭露时弊是为了纠正。贺邵认为,江边戍兵用于修建猎园,源于小人何定(殿中列将)恃宠放恣,而孙皓授予他权柄,应当斥退佞邪。何定后来丑行揭穿处死,但他不过是投主所好,病根在吴主孙皓。华霰批评动用战备部队修建宫室,直接触及孙皓,要求他做到“君明”、“主圣”(《三国志》卷65《华传》),孙皓置之不理。解决晋初军队机构庞大,傅咸主张“当今之急,先并官省事,静事息役,上下用心,惟农是务”(《晋书》卷47《傅咸列传》)。也就是精官简政,减掉形式主义的不急之务,把节省下来的人力物力投人经济建设。对于北魏将领人选不当和赏赐不符合实际,高谦之要求做到“军帅必得其人,赏勋不失其实”(《魏书》卷77《高崇列传附高谦之列传》),认为当前迷了路,但是“迷而知反,得道不远”(同上)。解决宠贵子孙任将领问题,略思令主张皇帝要敢于割舍这些人,大胆起用忠贞节义之士。

纠正时弊,莫过于改革。改革必触犯既得利益者,阻力巨大,没有人敢轻于尝试,但作战需要,不改不行。有人主张局部改革,试行者是西晋小将马隆。晋武帝咸宁五年(279年),鲜卑树机能攻陷凉州,河西断绝,朝臣计无所出。司马督马隆自告奋勇,组建新军,平定了凉州。马隆主张撇开现有军队不用,另建新军,拥有组建、领导和指挥军队的自主权。他对晋武帝说:“陛下若能任臣,臣能平之”,“陛下若能任臣,当听臣自任。”(《晋书》卷57《马隆列传》)“自任”,是在建军上有募兵权,“臣请募勇士三千人,无问所从来”(同上);有挑选武器权,“因请自至武库选杖”。武库令不肯让,他自选,他又报告晋武帝说:“武库今乃以魏时朽杖见给,不可复用,非陛下使臣灭贼意也。”(同上)晋武帝答应他请求,并一次拨给三年军资,说明他又争来后勤保障权。马隆带兵西征后,音信断绝,朝廷担忧,有人估计全军覆没。这说明作战上马隆也拥有独立指挥权。后马隆使者夜到京城,报告胜利消息,晋武帝拍手大笑。马隆改革成功,因有晋武帝支持。公卿都说,现有军队足够用(主要是世兵),不应该“横设赏募以乱常典”(同上),晋武帝不听;在马隆与武库令争吵中,武帝又支持马隆。马隆不触动军队现有体制,减少了阻力。改革仅在局部范围内进行,组建的新军不过区区3000人,马隆的自主权也只有西征平凉期间才享有,无碍于全局。马隆限制改革的范围,才能取得支持,获取成功。

三、“弘思远益”的战略思想

这个时代,出现了有利于战略思想发展的诸多条件。首先,形势较乱,各种势力都谋求兼并异己,壮大自身。一些战争指导者失败了,另一些成功了。人们觉悟到在乱世必须加紧认识战争指导的宏观规律,产生对战略思想的渴求。刘备初见诸葛亮,即吐肺腑之言,说自己虽然有夺取天下之志,却由于智短,不能正确认识战争形势、特点、规律,由于术浅,所提方针往往不符合实际。过去失败,当前束手无策,都是由于战略上缺少良计,因此,他甘愿降低身份,三顾茅庐,请教诸葛亮“计将安出”(《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明智的统治集团的渴求,为战略思想的发展注入了强大推动力。

战略思想发达的其他条件_人才生长机制和战略知识积累,一度也具备了。汉末的双向选择机制,十分有利于人才成长。那时割据者和人才(一般是名士)互有选择对方的自由。名将周瑜引用马援答东汉光武帝的话说:“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三国志》卷54《鲁肃传》)。周瑜时的双向选择机制,比马援那时更加健全。所以苟或、郭嘉之徒先依袁绍,见袁绍无能,再投曹操。诸葛瑾为吴国大将军,弟亮为蜀国丞相,族弟诞又显名于魏,一门三方为冠盖,时人引以为美谈,说明社会承认三人的选择,态度宽容。那时,统治者也比较重才和纳谏。上述双向选择的机制,保证了人才不易被埋没。许多掌握历史经验的知识分子改变死读书的学风,不再做皓首穷经的俗生儒士,转而关心现实政治军氛成长为识时务的俊杰。同时,中国的战略知识从春秋萌芽,历经秦汉、也有了丰富的积累。除此之外,这个时代战争实践极为丰富,这也为战略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条件。

(一)“弘思远益”

杰出的战略家诸葛亮认为,对于战略问题,应当“弘思远益”(《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弘思”是大处着眼,“远益”是追求长远利益。这是制定战略的基本方法和出发点。

东汉末年,诸葛亮提出《隆中对》,为暂时寄人篱下的刘备集团描绘出一幅如何夺取中国的蓝图。诸葛亮主张,当务之急是向曹、孙、刘之外的中间地带荆州和益州发展,壮大自己。对主要对手曹操(当时最强大的势力)实行以退为进,暂时不与他争锋,自己发展起来以后,待天下有变,两路出兵,北定中原,还于旧都。这个杰出战略,正是“弘思远益”思想的具体写照。

《隆中对》产生于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那时处在汉末群雄混战的后期,南方各割据势力间矛盾重重。割据东吴的吴主孙权三次进攻刘备所寄寓的荆州江夏郡,北方的曹操将很快完成中原的统一,兵锋即将南指。在战略格局发生重大转变的关键时刻,《隆中对》为刘备集团提出了正确的战略新思维。在刘备兵微将寡、寄寓于他人时,《隆中对》敢于以夺取全国政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勇敢追求最大的“远益”。在追求“远益”时,反对走一步看一步,坚持对未来进行长远的通盘规划,坚持“弘思”,力求“远益”和“弘思”的完美结合。

诸葛亮认为,刘备在兵微将寡(兵力仅数千人)之时,企图北定中原,是不现实的。因此把北定中原的大目标,分解为两步实现。第一阶段只求实现其一部分目标,同曹、孙三分天下,第二阶段再实现北定中原。这样就把计划置于比较可行的基点之上。向第二阶段转变,条件是实现了第一阶段目标,并进行了搞好内政、外交和军事的全面战争准备,时机是天下有变。一旦条件具备,时机成熟,对北方大敌即可由战略防御转人战略进攻,实现北定中原的夙志。

诸葛亮的战略思想中体现着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辩证统一。他提出的避开曹操(实行战略防御),与以曹操为敌,表面上看是不一致的;后来,他承认孙权僭号称帝,与蜀国的汉统地位,表面上看又是不一致的。凡此,都是为“恢复汉室”而实行的“应权通变”(同上),即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做策略上的灵活变通。承认上述表面的不一致,是为了争取最后的一致。

从《隆中对》体现的“弘思远益”主张看,这个时代对战略问题的认识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二)多方佐胜

三国时人不仅从理论上,而且从实践上,坚持对决定战争胜负的诸因素进行宏观思考,以求多方佐胜。先秦以来人们就认识到,战争不仅是军事的较量,也是政治、经济、自然诸因素的较量。政治、经济、外交、自然诸因素直接影响军事强弱,是军事佐胜的条件。认识这个原理是一个方面,实践中会运用、形成有效的策略和政策思想是更重要的方面。三国时期在多方佐胜上积累了许多好思想,尤其以曹操比较突出。杰出的战略家曹操主张,军事上的胜利,离不开政治、经济的积极配合。曹操本是东汉末年众多割据势力的一支,以他中等偏上的军事实力企图扫平群雄是很困难的。于是他采纳部下毛玢建议,“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三国志》卷12《毛玠传》),“树基建本”(同上),从政治、经济上创造战争优势。

同类推荐
  • 活在地狱之2012战火洗礼

    活在地狱之2012战火洗礼

    李三狼带领部队,全歼敌人,围剿土匪,血染沙场!经过战火洗礼,带领战友兄弟,又接受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空交错,末日生化病毒,神秘基地的背后会有怎样的危机?可爱小护士的倾心,两人又会有怎样的结果?全军戒备,整装待发,即将迎接一场未知的挑战……
  • 战场合同工

    战场合同工

    退伍兵林锐,债台高筑生计艰难,又找不到工作。再一次工作面试失败之后,偶遇一个神秘的中年人,为他提供了一份军事保安公司的合同。他的人生因为这份合同从此改变。他成了一个活跃在世界战场上的合同制员工。转战世界各地,在热点地区执行高度危险的任务。从默默无闻的战场炮灰,到声名赫赫的佣兵之王。
  • 决定性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下)

    决定性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转折点。苏德战场上规模空前的决定性会战。苏德战场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
  • 谍影重重

    谍影重重

    世界王牌间谍、谍战大案秘闻全记录。细说世界顶级间谍的传奇故事,直击重大火热的间谍事件,揭开间谍工作的神秘内幕。通过介绍普京的克格勃情结、“地下总统”胡佛、英国间谍女皇帕克、谍海枭雄勒鲁瓦、日本间谍东方魔女川岛芳子、谍海奸雄土肥原贤二等,从侧面反映神秘、无情、血腥的间谍人生。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谋略全本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谋略全本

    政治家、军事家、商界领袖最推崇的传世之作!超越军事理论,原来兵法是最生猛的处世教科书。权威原文:以历史上最权威的版本为底本,准确可靠;经典重现:放大重现当时的历史情境,还原原文诞生的史实真相;白话译文:精致、流畅,严格忠实于原著;案例解读:揭示原著思想精髓,解析古人千年智慧对现代职场、官场、商场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热门推荐
  •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

    这本书是我在给中文系学生连续6轮开设文学概论课的基础上写出来的。6轮课先后试用了3种当今流行的教材,感到各种教材都有自己的优点可以借鉴,但是,能否有一本深入浅出的既讲出了道理又不摆理论面孔的教材?这本书是在几位学生听课笔记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的,基本上保留了我在上课时的教学口语风格;以“正文+附录”为体例,是为了在损害我自身的观念系统的前提下,提高本书的知识系统性,同时也是为了引导同学们去阅读原著。
  • 紫霄传说

    紫霄传说

    李霄,父母双亡,相依为命的奶奶去世后留下一块家传宝玉。李霄在机缘巧合下开启发现了宝玉的秘密。从而通过宝玉走上一条修真,修仙,修神的道路。
  • 第一萌婚:继承者的天价逃妻

    第一萌婚:继承者的天价逃妻

    她误惹恶魔BOSS!“那天,是不是你?”他把她逼至墙角,让她退无可退,“回答我,是、不是?”“不是!”当她知道他的真实身份,打死不肯承认。“那么,欣赏一下——”他拿出一截视频,将她彻彻底底砸醒。“我要你!”他一把捏住她的下颚,“不是地下交易,不是暧昧对象,做我女人,我娶你!”【每天固定一万字,通常晚间八点更新完】包月用户免费看!!!
  • 穿越之寻到红楼去爱你

    穿越之寻到红楼去爱你

    他叫水溶,一个让人无比郁闷的名字,只因为老爹是超级红楼迷。抗议多次无效,只能认命,却不曾想这个名字却是开启他命运的钥匙。什么?那个从天而降的女子居然就是袅娜的林家黛玉!与他相伴一生的佳侣?等等!书中的林黛玉不是与贾宝玉情投意合吗?怎么会.~"砰!”一声枪响,黛玉如同风中花瓣一般飘落在他怀中。“不!”水溶绝望地嘶喊着,痛苦不可言状!老天既然要自己爱上黛玉,为何要还要这般残忍的将她带走!“我要回去了.记得.我.”黛玉眼睛合上的一瞬,水溶的心崩溃了.~这就是红楼的世界吗?那个该死的北静王爷居然是皇上的情敌!还好自己聪明,轻易摆脱!玉儿!为何你从没告诉我本该锦衣玉食的你竟然如此凄凉;为何你从没告诉我天杀的贾家不止谋了钱财,还要谋人!玉儿!从今以后,定不再让你受得丝毫委屈,为了你,我寻到红楼!--------------------------------------------------------------------------------------------------推荐宛颐新文《红楼之碧水盈玉》无穿越,无玄幻,单纯的一篇红楼同人,白水般淡淡的感觉。水玉一直是主角,这次也不例外。一张地图,牵出了野心,三分天下,鹿死谁手?慈爱的祖母为何渐行渐远,亲情的温暖如何竟昙花一现,骨肉血亲抵不过万丈权柄谋算,最初的呵护已淡淡消散。只,那一双眼眸为何还会在梦中出现?沉静的心波澜不宁,却是心头萦绕已久不曾?原以为自此陌路,不料却再次相见…宫廷深深深几许,调包计,调进的是谁?成全了谁?兜兜转转,真真假假,水玉缘自有天定…-------------------------------------------------------------------------------------------------宛颐的第一部红楼作品《穿越之溶心傲玉》欢迎大家去踩踩~~~~~
  • 抢亲冷王爷

    抢亲冷王爷

    妖妖群:78317233水悠若篇:她水悠若只是一介民女,爹爹和娘亲是普通商人。然而她的未来好郎君却是当朝大将扩飞扬将军。她十四岁那年开始议婚,可是飞扬表哥总是一拖再拖。爹爹和娘亲三天两头地亲自上门,好不容易,飞扬表哥终于答应迎娶她。可是成婚当天,他人还在军营中。没关系,她一个水悠若又哪及得上社稷苍生!等她过了门,待他回来再拜堂也不迟。满心欢喜地踏上花轿。然,途中乐声突然止住了,花轿被重重地摔在地上,轿帘强行被人掀开,出现在她面前的是一张英挺陌生的脸孔,强把她掳上马。………风夜翎篇:他贵为风天王朝的十九王爷,与丞相之女清音两情双悦。可是皇兄却下旨,把清音指给当朝太子风止然。本来深爱他的清音居然答应了!在她眼里看不出迷惘痛苦,有的只是对他一往情深的嘲弄和戏谑。既然你可绝情当别人的新娘,我也可以潇洒不羁一脚将你踢向其他男人身边!一甩袖,自动请缨,亲自护送你入宫,成全你的虚荣。回府途中遇到迎亲队伍,他满心怨恨,任性地想,你明日成婚,我偏要早你一日娶妻!一记飞骑将前面迎亲队伍拦下,强把新娘掳走。………扩飞扬篇:他自小与表妹水悠若订下亲。只是他扩家家道中落,水家嫌贫爱富,提出五年成名之约。要他从军,如果五年后他不成名就不把女儿配给他。五年,简直强人所难!等他用了八年成为正一品镇国大将军,他与水悠若的婚约理应取消。然,水家却厚颜无耻地拿出婚书,逼他娶水悠若。他冷笑一声,挥袖答应。可是成婚当天他故意留在军中,第二天回到将军府,正盘算着如何嘲笑水悠若,可是,家丁怯怯懦懦地告诉他,在迎亲途中,将军夫人被当朝的十九王爷风夜翎掳走了!士可杀不可辱!风夜翎掳走的不是他的夫人,而是他的面子!…十九王爷失恋抢亲,一时任性掳走了当朝大将军的夫人——错错错!她水悠若一介民女,夹在两个不爱她的强势男人之间——半死不活!他扩大将军为了面子跟那超拽的十九王爷干上了——无硝烟的战争!妖妖笔下的故事很精彩,感情好动人,文字很缠绵……亲们快快入坑啦,绝不会失望的。(本文是女主步步成长的文,开始有些弱,不过会成长起来的。)………………………………………………………………………………推荐栏:推荐自己的旧文【黑帮老公十八岁】╰☆╮小水滴的【扑倒妖孽男】懒兜的【王爷的妃不是妃】紫极光的【相公不在多】桃花相【再见前妻】飞天小猪【黑道老婆】
  • 狼道的法则

    狼道的法则

    狼群最值的称道的是他们有团队精神,协同作战,统一策略,甚至为了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狼的忠诚,交流,合作,兼任是一个团队必须学习的精神。此外,学习狼族的职能,以狼为师,效法狼族勇敢顽强,吃苦耐劳,明锐机警,善于捕捉目标的特性,同时也学习他们有组织的观念,严守纪律,讲求速度,善于伪装的精神,读者可以透过本书得到智慧,与不可思议的生存法则,成为一位真正的强者。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夫君,来单挑

    夫君,来单挑

    绝艳重生,她成了拼命三娘,被迫强大。某兽:女人,你强我强,我们来个强强合体吧!未婚夫:吃我的喝我的,不以身相许就想一走了之?窗户都没有!采花贼:为了你我都背叛老爹了,你难道不该收留我?神秘人:好歹都是现代人,看在你丑没人要的份上,我就牺牲一下娶了你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云起尘封

    云起尘封

    信誉保证,李逸云幼年丧母,却也因此拜入绝世高手门下,似乎是因祸得福但十年后,保证完本,在一家门可罗雀的客栈做起了店小二……一次次看似巧合的因缘,使他不停的陷入一个又一个谜局,并不得不竭尽全力的从中挣脱……这一切是偶然,绝不灌水!,他却隐藏身份,还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推动着一切?又或许。不止一只……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