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9800000014

第14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军事思想史(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作战思想,带着强烈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南北方径渭分明,差别之大,超过中国任何断代。南方以水战思想为主,辅以城战思想,北方则以骑战思想见长。南北的差别,根源在于地理环境和民族特性的不同。当时人梁朝沈约在《宋书·索虏传》中对此做了颇为精到的分析,他说:“夫地势有便习,用兵有短长,胡负骏足,而平原悉车骑之地,南习水斗,江湖固舟揖之乡,代马胡驹,出自冀北,楩柟豫章,植乎中土,盖天地所以分区域也。若谓氈裘之民月以决胜于荆、越,必不可矣;而日楼船之夫,可以争锋于燕、冀,岂或可乎?”北方骑战思想盛行于十六国和北朝,尤以鲜卑拓跋部所建的北朝最为发达。南方的水战思想,则兴起于三国东吴,整个六朝一以贯之。

(一)南方水战思想

六朝立国江南,河湖纵横,有稻田之利,江海捭阖,为舰船之所。其兵种主要是步兵和水兵。除了少数专业兵外,水、步兵没有严格界限。许多部队上岸击敌即为步兵,洗足人船便化作水兵。六朝水战成为极重要的作战方式,水军的装备有很大发展,水面作战进攻能力大大提高,并由此促动了水战思想的大发展。

以长击短思想。南方人充分估量了水战之长,认为在水军中具有对北军“以一当千”的优势(《晋书》卷77(蔡谟列传》),并在此基础上树立起以弱胜强的信心。曹操攻东吴,北军虽然数倍于东吴军,吴将周瑜仍然有战胜的把握,因为他看到在大规模的水战中,将是以长击短。战前,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曹操的问题是“舍鞍马,仗舟揖,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中原)所长。驱中国土众远涉江湖之问,不习水土,必生疾病”(《三国志》卷55(周瑜传》)。赤壁之战的胜利,证明了周瑜观点的正确性。周瑜以后,六朝许多人都把保卫南方最后的希望寄托在水战上,寄托在以长击短的水战优势上。水战为南方之长,也是南北方的共识。北方的魏文帝两次广陵观兵,临江而返,面对滔滔大江叹道:“魏虽有武骑千群,无所用也。”(《三国志》卷55《徐盛传》注引《魏氏春秋》“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三国志》卷47《吴主传》注引《吴录》)魏文帝叹长江当道,实为叹南方水战当道,叹南方有此杀手锏。

诱敌深人思想。在南北方相持不下时,为了扬长避短,发挥水战优势歼敌,一些人提出,弃江北进,不如诱而致之,实施战略进攻,不如实施积极防御。实际上,是主张把北军放进长江附近,以便于南军依托长江水系作战。东吴时,常以将领诈降,诱曹魏军深人江北水网地带接应诈降军,吴军待其进人伏击圈内歼击之。东晋时,征西将军庚亮以后赵主石勒新死,准备北伐。侍中蔡漠反对,认为敌人尚强,时机未到。应该“开江延敌”,把北军诱至长江附近,内线歼敌,以利于发挥南军水战的优势。如果贸然地离江北伐,是“以我所短击彼所长”(《晋书》卷对《蔡谟列传》),在战略上是失策的。

控扼上流思想。南方人认为,控扼长江上流是江防的要点。刘备崛起后,东吴甘冒孙、刘联盟破裂的危险,坚持索荆州、夺荆州,就是因为荆州已成了关系东吴安危的上流要地。夷陵处在荆州的最上流,陆逊把夷陵看作东吴的大门,在夷战中死守该地,认为如果丧失夷陵,整个荆州可忧。这一主张,成为东吴共识。陆逊儿于陆抗守荆州时,提出西陵(夷陵此时改名西陵)是国家外部的藩篱,社稷安危的关键,倘若该处有难,应当倾国力争。吴将吾彦也认为,该处不下,敌人终不敢渡江。整个六朝沿着这一思路,无不高度重视控扼其上流要地。

依托水道思想。江河不仅是南军水战的战场,也为南军陆战提供了机动的水道。南军陆战,一般都愿意利用水道进兵和退兵,以方便运输和兼得水战优势。东吴攻魏,多数选在合肥方向,便因为该方向有水道贯通江淮,便于依托水道陆战。南朝不论反对还是赞成北伐的人,立论中往往包括能否依托水道作战这一项。反对北伐的如前述的蔡漠,赞成北伐的如宋文帝。元嘉二十一年六月,来文帝主张举行北伐,理由是当时夏水浩瀚,河道流通,有利于南军泛舟北下,拔敌要城。

六朝水战思想指导了六朝水军建设和作战,意义重大。这期间,从地中海到中国的大新月形世界文明区正经历全面危机。位于中国塞北的众多游牧民族,如被东汉击败的匈奴,继匈奴而来的鲜卑等五胡,正在向世界文明古国扩张。匈奴人向西经俄罗斯侵人欧洲,摧毁西罗马帝国,其他游牧民族向南进人中国北方。整个欧亚在游牧民族入侵面前一筹莫展,连连受挫,只有中国成功地应付了入侵者,把他们阻止在江淮以北,所依靠的主要就是水战。

(二)南方城战思想

南方城市防御战思想,是水战思想的补充,是南军抵御北方骑兵的另一张王牌。北方骑兵善于野战而不善于城战,遇到死守的坚城往往进攻乏术。南军由此发展了城战思想。

力求打城战的思想。南军认为据城防御,“战士二千,足抗群虏三万”(《宋书》卷64《何承天列传》),因此主张力避不利的野战,力争有利的城战,以便依托城市的筑城工事,减杀骑兵的机动和冲击优势。梁将沈庆之攻魏荣阳未拔,魏援兵大军继至。沈庆之誓师,说“虏骑多,不可与之野战,当及其未尽至,急攻取其城而据之”。将士奋力攻下荣阳,尔后背城力战,果然击败有众多骑兵的援军。

怯防勇战思想。城战的前提是预有准备,因此,有将领主张趁北军骑兵尚未到来,修城固城,不要害怕人们嘲笑这是胆怯示弱。当敌人骑兵到来时,则依托城垒,勇敢作战。怯防和勇战互为补充,以期立于不败之地。梁朝太守冯道根戍守阜陵城,一到任便修筑城壕,向远方派出侦察人员,好像敌人马上来攻似的,受到人们的讥笑。他说:“这叫做怯防勇战。”修城未完工,魏军来攻。冯从容地以寡击众,将魏军击退。韦睿为梁朝名将,受诏督众军增援遭到魏军追击的北伐还军。他乘援军到达安陆以后,增筑城二丈余,更开大堑,起高楼。众人讥笑他示弱。他说:“不然,为将当有怯时。”(《梁书》卷12《韦睿列传》),果然,北军获悉韦睿已有准备,停止了对北伐还军的追击。冯、梁都承认怯防,目的是为勇战作准备。

(三)北方骑战思想

北方视骑战为自己的强项,努力提高骑兵战术。北齐将斛律金主张学习匈奴骑兵战术。他“行兵用匈奴法,望尘识马步多少,嗅地知军度远近”。柔然主阿那瑰看了斛律金射猎,不得不“深叹其工”(《北齐书》卷16《斛律金列传》)。北军同南方作战,力主骑战,力避不擅长的水战和城战。东魏叛将侯景生长于北方,降梁又叛梁后,兼并了南方众多水军,规模之大,“江左以来,水军之盛未有也”(《南史》卷80贼臣侯景列传》),但仍然不敢轻易水战,叮嘱部下说:“西人(位于西方长江中游的梁军)善水战,不可与争锋;若得马步一交,必当可破”(《梁书》卷56《侯景列传》),仍把希望寄托在所熟悉的作战方式上。骑兵不利于攻城,视筑城工事为仇敌。426年,北魏军攻陷刘宋许昌等城后,“掘破许昌城,又毁坏钟离城,以立疆界而还”(《宋书》卷95《索虏列传》),目的是回军后,使刘来许昌、钟离天城防,便于魏军今后骑战。在与南北水战、城战相对抗的基础上,北方逐渐形成了完整的骑战思想。

发挥骑兵机动和冲击力的思想。北军认为,骑兵的优势,在于强大的机动性。北魏初期,建都于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其军事重心不在中原,如何控制汉人居住的中原呢?北魏战略家崔浩建议道,我们虽然在北方,假如中原有情况,“轻骑南出,耀威桑梓之中。谁知多少?百姓见之,望尘震服。此是国家威制诸夏(中原)之长策也。”(《魏书》卷35《崔浩列传》)崔浩正是在充分认识骑兵机动性的基础上设计了以北制南的“长策”。北军还组建大量铁骑部队,即人马都披铁甲的重装骑兵,说明北军日益强调发挥骑兵的冲击力。263年,三国魏灭蜀时,出动普通的步骑兵。553年,西魏灭蜀,则出动甲士1.2万,铁骑万匹,其指导思想是“以铁骑兼行袭之,无不克矣”。北军两次灭蜀作战,相距近300年,对骑兵的冲击力更加重视了。

运动防御思想。当敌人发动来势凶猛的进攻时,北魏骑兵强调在大踏步运动中退却,以求示弱骄敌,避其锐气,疲劳敌人,等待反攻的时机,因此把退却的终点放在极其遥远的地方。参合陂之战中,北魏放弃都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退却千余里,西渡黄河,进入后秦境内远避。防御刘宋元嘉七年、二十七年两次北伐时,北魏又作了放弃黄河以南、放弃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甚至退回到阴山的思想准备。退却是为反攻准备条件。北魏认为,反攻也应在大踏步中展开,但是不宜操之过急,要耐心等待时机。元嘉七年时,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指出,反攻“须冬寒地净,河冰坚合,自更取之”。北魏传中、抚军大将军崔浩也认为“待其劳倦,秋凉马肥,因敌取食,徐往击之”,才是“万全之计”(《魏书》卷35《崔浩列传》)。元嘉二十七年,拓跋焘再次指出,如果过早反攻,“马今未肥,天时尚热,速出必无功”,“展至十月,吾无忧矣”。

快速进攻思想。北方骑兵进攻总的要求是发挥快速机动的优势,实施快速进攻。但是在不同地形和对不同敌人的的进攻中又应该区别对待,实行不同的军事原则。对漠北草原地区的进攻,是以骑制骑,应当多路奔袭,突然袭击。魏太武帝始光二年(425年)、神鹰二年(429年),两次进攻漠北柔然,都实行这一原则。第一次,五道并进,“诸军至漠南,合辎重,轻骑十五日粮,绝漠讨之”(《魏书》卷103《蠕蠕列传》)。第二次,两道并进,至漠南,“舍辎重轻袭之”(同上)。柔然遭此袭击,极为震惊。主力西逃,不知去向,余者四散,窜伏山谷,畜产布野。北魏骑兵“分军搜讨”,“东西五千余里,南北三千里”(同上),主张转人追击后,应在广阔地域内进行拉网式的搜索。当咬住敌之主力时,要不怕疲劳追击到底。登国六年(391年),北魏军进攻不服从其建国的柔然.追奔600里,道武帝拓跋珪杀副马克三日粮,倍道兼行,在大碛南床山下追上柔然军,大破之。这一追击的原则是建立在残敌行动迟缓基础上的,因为:“柔然驱畜产奔走数日,至水必留,我以轻骑追之,计其道里,不过三日及之矣。”对江淮以北地区的进攻,是以骑制步,制城,而且是在以下不利条件下进行的,即“南人长于守城”(《魏书》卷35崔浩列传》),长于水战,“暑气郁蒸,师人(北方兵)经夏,必多疾病”(《魏书》卷40《陆睿列传》)。因此,北军快速进攻实行了新的军事原则:1.以掠夺而不以占领土地为目的。这一新的军事原则,也被南朝认识到了。萧齐徐州刺史裴叔业指出,“北人不乐远行,唯乐钞掠”。2.以掠夺广大农村地区为主,对城池可攻则攻,不可攻则绕城而过。北魏乘宋武帝刘裕之死南下攻宋。行前群臣讨论先攻城还是先略地。崔浩主张先略地被采纳。他说:“今以大国之力攻其小城,若不时克,挫损军势,敌得徐严而来。我怠彼锐,危道也。不如分军略地”,“滑台、虎牢反在军北,绝望南救,必沿河东走。若或不然,即是囿中之物。”(《魏书》卷35《崔浩列传》)3.冬来春去,进攻的终点以淮河至多以长江为限。4.回军时全部撤兵,”兵不戍一城。土不辟一廛”。这是因为,有若干城市未攻下,“大镇未平,不可守小”,“本原尚在而攻其末流,终无益也”。

骑兵攻坚战思想。北朝骑兵在对南朝进行不擅长的城战时主张,能不攻城最好不攻,非攻不可,也要扬长避短,采用以下两种机动战法攻城。一种是以骑兵对所攻之城昼围夜离,并且筑堤灌城。魏太武帝拓跋焘致信宋武帝刘裕解释这一战法说,我“昼则遣骑围绕,夜则离彼百里宿去……彼吴人正有斫营伎(夜间以步兵分队突袭魏军骑兵营),我亦知彼情,离彼百里止宿。彼募人以来,裁五十里,天明自去,此募人头何得不输我也。彼谓我攻城日,当掘堑围守,欲出来斫营,我亦不近城围彼,止筑堤引水,灌城取之”(《宋书》卷95《索虏列传》)。另一种是把重点放在围城打援的野战上;野战打援胜,则城不攻自破。西魏杨忠围安陆,梁将柳仲礼紧急增援。扬忠便以打援的胜利迫使安陆出降。他说,“南人多习水军,不闲野战,仲礼师在近路,吾出其不意,以奇兵袭之,彼怠我奋,一举可克。克仲礼,则安陆不攻自拔,诸城可传檄定也”。这种战法的优点,是既以打援发挥骑兵野战之所长,又借此避免城战之所短;野战打援胜,则守城者失去希望,城战可以变得较为容易。

同类推荐
  • 世界军事百科之欧洲战史

    世界军事百科之欧洲战史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世界最具震撼性的战争故事(3)

    世界最具震撼性的战争故事(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经典战争电影大记录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经典战争电影大记录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战争题材电影作品,按照时间排序,每个电影单列一章,内容包括电影基本资讯(名称、海报、演职员表、所获奖项和内容简介)和影评。并插入于该影片中影响颇广的音乐场景、演员简介、经典台词等作为链接,使之成为兼具欣赏性和资料性的电影艺术类图书。
  •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英雄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英雄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全面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全面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1944年初,在苏德战场北翼,苏军在粉碎德军重新恢复对列宁格勒包围封锁的企图之后,开始准备对当面之敌发起进攻,以彻底解除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解放列宁格勒州,为下一步解放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创造条件。苏军最高统帅部的战略企图是: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沃尔霍夫方面军同时实施突击,首先粉碎德军第18集团军;波罗的海沿岸第2方面军以积极行动牵制德军第16集团军的基本兵力和北方集团军群的战役预备队;尔后,3个方面军分别向纳尔瓦、普斯科夫和伊德里察方向发展进攻,击溃德军第16集团军,完全解放列宁格勒州,为把法西斯德军从波罗的海沿岸驱逐出去创造条件。
热门推荐
  • 无上真仙

    无上真仙

    无上真仙,作为仙界的孽种只能这样样我走出来,纵横天下!
  •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礼仪课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礼仪课

    礼仪小至影响一个人的形象和声誉,大至决定一个人的前程和命运,礼仪上的一点小小的疏忽,都会为你带来危害和麻烦,使你的形象一落千丈,事业功败垂成。30岁是一个人成长中的标志性阶段,如果你30岁前还没有掌握相关的礼仪知识和准则,30岁后你在人生的各种场合将会举步维艰。本书总结出了最重要的33堂礼仪课,解说了仪表礼仪、社交礼仪、谈话礼仪、应酬礼仪、用餐礼仪、生活礼仪、商务礼仪、职场礼仪等生活中必须要接触的所有礼仪规范,让你在趣味而活泼的礼仪课堂中,领略礼仪的魅力,学习礼仪的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塑造自己的优雅形象,提高自己的礼仪技能,在30岁后的人生中用礼仪走遍天下,赢得一切!
  • 一瞬集

    一瞬集

    其一,“人之百年,与人类生存的地球、以及茫茫无际的时间和空间相比,人的一生确乎是“一瞬”。犹如一瞬”?就以最常见的“人生公式”来看:青年希望,中年竞争,老年悔悟……百年何其漫长、何其辛苦,怎能“一瞬”?我以为,“一瞬”之说,有两层涵义。奄忽若飙尘,去若朝露晞。其二,说百年如一瞬,指出了人生最大的特点:难以把握。看似迅捷简单,为什么古人要说,实则复杂多变;看似自然而然,实则神秘莫测。快如一瞬而逝,绝不重复,无法更改,没有规律可循
  • 总裁的极品小辣椒

    总裁的极品小辣椒

    臭名远扬的她嫁给阅女无数的他,满城百姓皆欢心雀跃!如此两人喜结连理必定是为民除害的步伐!订婚宴上,宾客们看着台上只有穿着昂贵礼服的未婚妻孤独的坐在台上磕着瓜子时,均投来惋惜的目光。然而她的未婚夫此时正奋战在其他女伴的温柔乡里!婚礼上,神圣的牧师问新郎“愿意娶她为妻么?”新郎转头问新娘“你愿意么?”新娘莞尔一笑,“户口本装不下我的那页了!”新郎勾唇一笑。“成交!”婚后,她依旧腐女,他依然风流,只是慢慢滋生的情愫已悄然破土而出,两人却浑然不知。多年后,她以另外一个身份出现在他眼前时,他眼里的柔情出卖了他的心。只是那时的她已然找到自认的真爱,他又该怎样重获伊人心!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军事探谜

    军事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探索创新,并以此激发中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激发中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热情,使我们全国的中小学生都能自觉学习、主动探索,真正达到创新素质……
  • 雷雷更健康:弃妾要转正

    雷雷更健康:弃妾要转正

    “给我一纸休书,从此两不相欠!”这个,是她唯一的要求。“不,生,你是卫家人的。死,你是卫家的鬼!”看不得她的决然离去,就算是相互折磨,他也要留下她。木紫晗穿越成为了卫家人人厌恶的小妾,走不了,留不下,在痛苦中受尽折磨。大夫人人前温柔,背后阴狠。老夫人残忍霸道,眼中只有自己是对的。小姑子冷酷可怕,心机用尽。连自己的相公也是阴郁可怕,变脸比翻书还快,让她难以适应。既然不能走,那她就要当家,要弃妾转正,要是有的人都听她的。
  • 圣道独尊

    圣道独尊

    问天何极,问地何寿,常人言那天意不可逆,大道不可转,若然天未开,地未成,道将何来。一个被兄弟背叛的人意外回到了混沌未开之时,得大道,证混沌,冥冥之数因他的到来而改变。人间有帝王,天界有帝君,自在天中有天尊,鸿蒙之巅,守护万方,圣道自独尊。
  • 媚世妖后戏裙臣:权色巅峰

    媚世妖后戏裙臣:权色巅峰

    却不知道再次醒来的她是样样精通,自带空间秒杀一切。成为了人人喊打的废柴。废柴?无灵根?火系灵根毁天灭地。召唤不出魂兽?本命双魂兽亮瞎狗眼,身后圣级灵宠无数。不好意思,修真天才一朝穿越,拿错剧本了,本该是大杀四方的剧情硬生生的被某个东西篡改,日常工作成了刷一个个美人的好感值!这真是一件既痛苦又兴奋的事情!
  • 丹宫之主

    丹宫之主

    她是唐婧也是云婧,她真的重生回来了,回到了小辰界破碎前夕,回到了仙魔俩族终末之战的开端,回到了这个风云激荡的混乱大时代的转折点……重生这一世,她要好好保住自己的一对小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