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降压药要从小剂量开始
有的人降压心切,认为一次服用大剂量药物,就能使血压恢复正常,这一点非常不可取。
大剂量用药虽然也可能把血压降下来,但会带来较大的副作用,不能长期服用。再加上降压药一般需1~4周的起效来到达药物疗效高峰,刚开始大剂量服药带来的不良影响还不明显,当降压药的药效达到高峰时,就会造成血压急剧下降,引发低血压症状,如头晕、乏力、晕倒。如果高血压还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还可能诱发脑卒中、心绞痛等。
此外,由于每个人情况不同,即使服用某种降压药后,也需要根据降压效果等随时调整用药种类、剂量,小剂量用药有助于后期药物调整。
因为高血压病病程漫长,需长期坚持治疗,用药时间以数月、数年以至于数十年计算,降压疗效和药物副作用均需要兼顾到,即在用药后既要达到最大降压效果,又要把药物副作用降低到最小限度,无损于身体健康,这是长期治疗的必要条件。
用药要因人而异
在不同的患者身上高血压对心、脑、肾的损害并不一样。有些人对某一类药物的降压作用很敏感,而对另一类药物的降压反应却较差。某类药对某些人很适宜,而对另一些人却可能产生副作用。因此,目前国际上比较推崇的高血压治疗方案是个体化治疗方案。也就是说,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即高血压的治疗要因人而异,对症下药,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1)患者要向医生询问一下所用的几种抗高血压药物是否有相互作用,如有,应及时向医生提出调整的请求。
(2)通常对血压升高已经稳定下来的高血压病患者,最好选用长效口服药,经实践证明,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是比较可靠的。如果患者起病较急,或出现突发的高血压危象或高血压脑病等,则应选用静脉注射的药物为佳。
(3)患者在求医问药时,应向医生说明自己是否有药物过敏史,避免病情复杂化。
(4)必须考虑到该药对患者的危害性及有效性,并且只有在医生的严密监测下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5)不要同时服用几种同类药物。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对自己的病情和所用药物的性能有最基本的认识。有许多药物都是同药不同名,如卡托普利、硫甲丙脯酸、开搏通等。有些患者可能会将其当作不同的药物同时服用,从而造成严重后果。故一定要按医嘱服药,不要自行滥用。
(6)老年患者要特别注意,因为药物在老年人体内代谢较慢,更容易产生药物的蓄积中毒。所以宜采用最小的有效剂量获得最佳疗效的药物,使不良反应降到最小程度。
定期到医院复诊
由于高血压病是种无法根治的慢性病,患者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病情会出现不同的变化,复诊不但可以使患者及时掌握病情的变化,还能更好地进行治疗。
复诊的首要目的是监测患者所服用的药物是否有毒副作用。因为患者体质的不同会使一些药物的副作用比较明显,从而引起患者体内血脂、血糖、血尿酸浓度的改变,轻则使患者产生不适,重则对身体的其他器官造成损伤。因此及时的复诊可以减少服药不当对身体造成的伤害,以便更有效、合理地治疗高血压病。定期复诊还可以提醒患者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除此以外,复诊时,根据医生的要求进行检查,还可以及时检测到患者是否有肝、肾功能的损害,以及心肌肥厚和心脏功能的改变,从而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病率。
高血压病患者在复诊时应该携带以前的病例,如果有日常的血压测量记录也应一并携带,以便于医师详细了解病情,做出更准确地判断和给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在复诊时,除了测量血压,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让患者进行心电图、尿常规、血脂、血糖等相关检查,以明确病情进展情况。
清晨醒后服药最有效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高血压病患者都遵循着传统的服药方法,即每日服药3次。而随着医学研究的发展和临床医学实践证明,高血压病患者服药的正确方法应该是在每天清晨醒后一次性服药。
相比较而言,清晨服药的方法比传统方法所服用的药物剂量少一半,但是效果却更为显着。这是因为高血压病患者在清晨醒后的血压变化往往是最大的,而午后血压会逐渐下降,到了夜间睡眠时血压会降至最低。这种血压的变化使高血压病患者在早晨和夜间容易出现脑中风的现象。而传统的服药方法没有考虑到患者的这种血压变化,一方面使清晨的血压得不到很好地控制;另一方面,又使下午和夜间的血压过于偏低,增加脑血栓的发生率。因此在清晨醒后服药会使上午的血压得到有效地控制,也使下午和晚上不会因为服药出现血压偏低的现象。这样既能起到降压的作用,又能有效地预防脑中风。
切勿凭感觉用药
目前,市面上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多达几十种,各有适应症和一定的副作用,许多高血压病患者凭“自我感觉”,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时就开始吃药,症状消失就不再服药了。很多时候会因为急于治疗,超量服用药物,认为血压降得越多、越快就越好。这些做法往往会使已患病的血管难以承受血压变化过大造成的压力,从而诱发脑出血或脑血栓等。
此外,由于高血压的发病有多种原因,而病情轻重也需要区别对待,因此如果单纯依靠感觉服药,轻者使血压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导致药源性高血压或者使病情加重;严重的会因用药不当伤及脏器,诱发其他疾病。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先经医生诊断,使用必要的仪器进行心、肝、肾等脏器功能的检测,然后再对症下药,并在用药前认真阅读说明书。其次,高血压病患者在用药时必须随时测血压,一旦发现血压有升高趋向,首先应该考虑是否存在用药量是否不当,并立即采取相应的减量、增量、停药或换用其他药物等措施。
不要服用使血压升高的药物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血压升高一点不用大惊小怪,对身体危害不会太大,这是错误的看法。尤其是中老年人,血管壁弹性本身就已减弱,且大多数可能存在血管硬化的情况,突然的血压升高,很可能诱发脑中风和心脏猝死,所以对药物所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应及时对症处理,否则持续时间越长,危险也就越大。
根据有关资料报道,长期使用生理盐水、血浆制品、抗生素钠盐(如青霉素钠),服用非甾体消炎药如消炎痛、炎痛喜康、布洛芬等,可引起血压升高。口服避孕药、肾上腺皮质激素、中药甘草及其制剂以及酒精等,也会通过增加细胞外液而使血压升高。另外,痢特灵、胃复安、灭滴灵、红霉素、中药生地和肾毒性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林可霉素、链霉素等),也有引起高血压的副作用。
以口服避孕药为例,高血压病妇女不论年龄大小,在口服雌、孕激素的复方制剂避孕药一年后,70%以上者收缩压上升5毫米汞柱,舒张压上升1~2毫米汞柱,生化检查可见血浆中的肾素活性、醛固酮和血管紧张素Ⅱ均有不同程度地升高。分析认为,导致她们血压升高的原因与避孕药中所含的炔诺酮有效成分有关。
研究结果还显示,在30~40岁患心肌梗死的妇女中,长期口服避孕药者比不服药者高4倍。据分析,这一后果可能是避孕药中孕激素通过干扰血脂代谢,使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再加上雌激素成分又促使造血功能亢进,导致血栓和冠状动脉痉挛形成。因此,专家提醒40岁以上的妇女,或者患有高血脂、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病症的妇女忌服用避孕药除此之外,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痢特灵、苯环丙胺(抗抑郁药)时,酪胺的化学结构类似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在单胺氧化酶制剂使酪胺代谢受阻之后,自然就使血压升高。由此可见,了解必要的用药常识,对于原有心血管病患者来说,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谨慎服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过去是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等症的常用解热镇痛药,后有人研究发现,阿司匹林还能阻止血小板凝集,从而有效地预防血栓致脑梗塞、心肌梗死。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阿司匹林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原来患有出血性疾病者出血不止,还有可能刺激胃黏膜而导致溃疡病。
同时,女性高血压病患者,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而阿司匹林会严重影响肾血流量,极有可能导致并加重肾功能损害,还可能导致出血倾向的加重。所以,凡血压高于170/110毫米汞柱,患有严重动脉粥样硬化的女性高血压病患者,一般忌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而近期发生过由高血压引起脑出血的女性患者,也不应该使用阿司匹林,以免诱发或加重脑出血。
另外,高血压病患者合并有肝病、胃病、糖尿病、哮喘等,也不宜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当然,也不是所有高血压病患者一律都要禁用阿司匹林,而是应当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同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血压控制良好,一般维持在130/85毫米汞柱,且无头昏、头痛等症状者,可以服用阿司匹林。但要注意的是,阿司匹林仅起减少血栓形成、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并非降压药,患者切不可本末倒置。
(2)服用阿司匹林前,必须先检查身体状况,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如果血小板计数偏低、凝血功能或肝肾功能不正常,则不宜服用阿司匹林,而应在医生指导下改用其他药物。
(3)服用阿司匹林期间,应密切观察身体情况,一旦发现皮肤瘀斑,或者口腔、鼻腔经常出血,亦或有烧心样感觉及大便变黑等,就应考虑可能是阿司匹林所致,要及时就医。另外,还要定期检查尿常规,发现蛋白尿或管型尿,应立即停用阿司匹林并及时就医。
(4)女性高血压病患者在月经期间应减少阿司匹林用量,否则可能会引起经期延长,出血量增多,甚至出血难止等。
(5)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或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者应拒绝服用。
(6)曾患过脑溢血或近期内做过眼科、心脏、颅内手术者禁用。
(7)平时有牙龈或皮肤经常出血者、对阿司匹林过敏或有哮喘病史者应小心服用以免引起副作用。
(8)用肠溶片代替普通阿司匹林片,每日1次,每次不超过25毫克,忌空腹服用。
高血压与高血脂、高血糖一起被称为现代人的“三高”,都是目前无法彻底治愈的疾病。可是,许多高血压病患者在服用降压药时,血压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患者的血脂水平却出现增高。正所谓“此消彼涨”。血脂增高,即血液黏度增高,很容易发生血管栓塞,引发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脑中风。所以,服用降压的药物时,必须考虑会不会对血脂产生不利的影响。
目前临床发现至少有以下4种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可引起血脂升高。
双氢克尿塞--此药为利尿药,一般与其他降压药合用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双氢克尿塞可使血液中的三酰甘油明显增高,血液黏稠度增加,引发高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