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效、合理分配时间
时间是构成人生命的材料。而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同样,属于一个人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如果一个人的生命走到了人生的末路,那么他生活的时间也就结束了。
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先生曾说:“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
在大千世界,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的就是时间。古至今来,有多少人惋惜:时间易逝,长叹:“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正是他们的惋惜、长叹告诫后人:人生有限,必须惜时如金。正如一位名人所说:“昨天是一张过期的支票,明天是一张尚未兑现的期票,只有今天才是可以流通的现金。”只有今天才是我们唯一可以利用的时间,所以我们要做到高效、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好好珍惜当下,善加利用。
为了有效的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就要分分秒秒把自己当成是按小时计酬的人,即便你现在是领取月薪或是年薪。要算出你每小时究竟可以得到多少酬劳,国外有一种计算每小时报酬的办法:用你一年的薪水除以1000,再除以2,那差不多就是你每小时的酬劳。例如,如果你一年的新水是16000元,你每小时酬劳大概就是8元。如果一名同事来拜访你,说完正事在谈上15分钟的闲话,你失去时间的价值用货币表示就是2元。如果你上班的时候花了半个小时喝咖啡,你可能要付1元的咖啡钱,而你占用的时间的价值却要价值4元。
当然我们这里并不是说你不应该喝咖啡、休息或与人闲谈一会儿,它们具有各自的价值,无法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你也许会说,如果我与人喝杯咖啡,说不定正好谈成了一笔交易,而这笔交易的价值比半小时的价值就要大得多。但是,如果你对它们的价值心理有个比较,你将能更好地防止自己因安排不当而浪费时间。
要想高效、合理的分配时间,首先我们必须明白时间是怎样被耗费的。
有人问一位领导者:“您今天上午做了什么,花了多少时间?”答曰:“起草报告花了三小时。”其实,在这三小时中,他喝茶,抽烟花费了15分钟,中途休息了两次,花费了26分钟,与同事聊天,花费了25分钟,接三次电话,花费了7分钟,这样总共花费了73分钟,实际上真正用了起草报告的时间只有1小时47分钟。
清楚自己时间花费情况的唯一办法就是记录时间,对时间使用进行统计分析,是每个人提高时间利用率,高效、合理分配时间的好方法。
这里介绍一位前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方法。柳比歇夫的一生,成就赫赫,硕果累累,他发表了70多部学术著作,写了12500张打字稿的论文专著,内容涉及遗传学、科学史、昆虫学、植物保护、哲学等广泛的领域。在这些成就中,有相当一部分要归功于他那枯燥乏味的日记本——“时间统计册”。
柳比歇夫每天的各项活动,包括休息、读报、写信、看戏、散步等等,支出了多少时间,全部历历在案。连子女找他问话,他解释问题,也都在纸上作记号,标注花了多少时间。每写一篇文章,看一本书,写一封信,不管干什么,每道工序的时间都算得清清楚楚,内容之细令人惊讶。在1964年4月8日这一天,他这样记录道:
1964年4月8日
1、乌里扬诺夫斯克。分类昆虫学:鉴定袋蛾,耗用时间:2小时20分钟。写袋蛾报告所用时间:1小时50分钟。
2、额外工作:给达维陀娃和布里亚赫尔写信,耗用时间:3小时20分钟。
3、路途往返耗用时间:50分。
4、阅读时间:《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15分钟;《消息报》——10分钟;《文学报》——20分钟;托尔斯泰的《吸血鬼》——1小时30分钟。
总计时间——10小时35分钟,工作时间——6小时25分钟。
柳比歇夫从1916年元旦开始作时间统计。记录每天所花费的时间及花费在什么事情上,而后加以总结,天小结,月大结,年总结,56年如一,直至1972年他去世,这样的记录未曾间断过。他每天记下各种事情的起讫时间,相当准确,误差不超过5分钟。所有毛时间都被扣除,他注意每天纯时间的数量。他介绍说:“工作中的任何间歇,都要刨除。只有以纯时间作为衡量的标准,我们才会有所收获,时间的价值才会真正得到利用。”所谓纯时间,就是花费在某项工作上的时间。经过准确的时间统计,柳比歇夫把一昼夜中的有效时间即纯时间算成10小时,分成3个“单位”,或6个“半单位”。分别从事两类工作。第一类是创造性科研工作,如写书、研究、做笔记等;第二类是不属于创造性工作的其他活动,如做学术报告、讲课、开学术讨论会、看文艺作品等。除了最富于创造性的第一类工作不限定时间以外,所有计算过的工作量,都竭力按时完成。1966年,他已经76岁了,用来处理第一类工作的时间,平均每天为5小时13分。天天如此!5小时内决没有歇会儿抽支烟的工夫,没有聊天谈话,没有溜达散步,也没有听别人的谈笑风生。这是真正不打折扣的5小时!
学习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方法,养成勤于记录时间消耗的习惯。在做完一件事之后,立即记录下所耗费的时间,每天一小结,连续记一周、两周或一个月,然后进行一次总体分析,看看自己的时间究竟用到什么地方,从中找出浪费时间的原因,进而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时间。
时间不等人,不管你准备好了没有,也不管你跟上跟不上生活的节奏,它都是从你身边流去,永远不再回来,也不会让你重复利用。任何时间,既不可能拿它去做交易,也不可能贮存起来留后再用。时间的供给丝毫没有弹性,不管你需要多少时间,供给绝不可能增加。所以,时间是最短缺的、最特殊的、最不可替代的和不可缺少的资源。人要想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开拓一条成功之路,就必须对宝贵的时间有一个重新的正确的认识。
做事绝招:
没有任何东西比事前的计划能促使你把时间更好地集中运用到有效的活动上来。研究结果证实了一个反比定理:当你做一项工作之时,你花在制定计划上的时间越多,做这项工作所用的时间就会越少。不要让一天繁忙的工作把你的计划时间表打乱。
二、心动不如行动
俗话说得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人生伟业的建立,要能知能行。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莫坐而言,要起而行。事前的周详计划,若没有实际行动,就是纸上谈兵的结果,终究也是一场空。
革命先驱李大钊曾经说过:“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唯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而年轻的日本企业家孙正义以自己的行动为这一名言做了最好的注脚。
孙正义在小的时候,就有一个美丽的梦想,他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一名企业家,在企业界呼风唤雨。初中毕业以后,孙正义以优异的成绩被日本很有名望的久留米大学附属高中所录取。在父母的眼里,孙正义就是他们的希望,他们对儿子的学业给予了最大的支持,希望儿子能够考上东京大学,出入于政界。就这样,孙正义按着父母的路线,一步步努力着。然而,事事有多变,在孙正义读高中期间,一次美国之行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就是这一行使孙正义再次燃起了儿时的梦想,他要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企业家。回国后,他不顾及家人的反对,毅然独身一人走上了美国的闯荡之路。
孙正义到了美国之后,便着手行动,他的所有行动几乎都是为了那个美丽的梦。他用了三个星期的时间苦学高中未完成的课本内容后参加了高考,很庆幸,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考入了加利福尼亚大学,主修巴克雷分析经济。在大学里,他把一半的精力用在学习上,另一半精力用在发明上。他从不计较别人是如何看待他的,只是一心一意地努力着、为自己的梦想奋斗着。
大学毕业后,孙正义回到了日本。他回国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从银行贷款1500万日元,并在博多设立了一个只有三人组成的小公司。这个公司就是孙正义的“智囊团”,专为他进行调研,目的是要发现一种别人没干过的事业。一年以后,孙正义发现了目标---微处理机软件银行。1981年9月,银行正式成立。但是,这并不等于他已经取得了成功,他知道,这只是向他的事业迈出了第一步。为了实现他的“第一流企业家”的梦,就像是上满弦的钟似的,行动从未间断过。他用心地挖掘人才,只要遇到经验丰富,阅历较深,有独特见解的人才,他都会想尽一切办法使之成为自己人的。他先后结识了出版发行业的猛将田锁洋治郎,日本警备保障株式会社的副社长大森。在交往中他发现,大森的技术观点虽然不行,但却很有经营头脑,经过一番交流,两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没过多久,这两人便都归属于他的旗下,成了他的得力助手。有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得力的强将,他们跟自己玩命了。有的人一连五个月没有回过家,有的人一看见方便面就恶心,有的人全靠咖啡提神……他们深谙血汗铸就辉煌,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就要坚守信念,分秒必争,用行动得到自己想要的。
只有行动才有一切,行动胜过一切。除了孙正义的勤奋和果断之外,还告诉我们成才必须要从行动开始。当孙正义在小时候有一个企业家的梦想之后,就一直在为这个梦想而选择着,为“世界第一”而行动着。无论是读高中,到美国留学,搞发明创造,还是开办公司,挖掘人才,都是为着这一个目的。而现在的孙正义已经成为了该公司的总裁兼董事长。他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内,创立了一个无人相媲的网络产业帝国。他的这个帝国并非是受其统治的帝国,而是一个由他支持扶助的高科技产业帝国,他不是在独自享受,而是为使更多的人掌握高科技信息,贡献出他的智慧与才能,孙正义成为了IT行业全新的传奇人物。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辉煌的梦,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为自己的一生而书写辉煌。而其中一个最重要因素就是行动,没有行动就没有成功,更不可能有辉煌。有的人想得很多、很绚丽,却不爱把这些想法与行动结合起来。结果,美丽的梦幻成了肥皂泡,自己也成了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庸才。因此,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要脚踏实地一步步地去走,就如要一口口地去吃饭一样,即使有再灿烂的梦,同样也需要从迈步开始。“坐着说,不如起来行。”如果你已经发现了目标,有了自己的梦,那么就从现在开始行动,从今天开始行动吧!
做事绝招:
不在能知,乃在能行。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莫坐而言,要起而行。事前的周详计划,若没有实际行动,就是纸上谈兵的结果,终究也是一场空。
三、认清自身,执著成事
南森说:“人生至要之事是发现自己,所以有必要偶尔与孤独、沉思为伍。”穆尼尔·纳素夫也曾说:“真正的幸福只有当你真实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时,才能体会到。”可是现实社会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正是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经受一点点挫折、打击就悲观、失望、苦恼、抱怨、彷徨、终日在唉声叹气、无所作为之中虚掷光阴。而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正确的认识自己。
曾经有个广告公司的总经理,在他20岁前,渴望成为一名技师。在学校时,他用知识为自己不断充电。有一次,他想卖掉手边的一架唱机和唱片,于是找到了几位对这方面有兴趣的朋友,看看他们谁愿意买。其中一位朋友听后非常愿意购买,于是,立刻给了他回复。在双方交换物品时,这位朋友大赞其优点,夸赞他推销能力极强,颇具说服力,并建议他投身于广告界从事撰写广告的工作。朋友的建议,就像一粒小石子丢入水中,激起了阵阵涟漪一样。朋友的一席话,惊醒梦中的他,他认清自己后,做出了正确的抉择,投身于广告界,立志做个出色的广告人。就这样,他在适合自己的行业中,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由此可见,一个人只有认清了自己,才知如何取长补短,才知什么位置适合自己,才有新的努力方向,并为之努力获得成功。
要获得成功首要的、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正确认识自己,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并不断激发自己的激力。能够在复杂变化的社会环境中,适时变化自己的角色,按照角色的不同要求,调节自己的行动。确立远大的理想抱负,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坚持目标,并执著的追求,成功就会属于你。事实上,生命重在过程的执著追求与不懈努力,只有握紧对生活的信念,人才能顽强地生存下去,并获取人生的意义。只要你一直为目标而奋斗,那么整个世界都会给你让路。
古今中外,许多成功人士他们都经历过艰苦卓绝的拼搏和执著的努力。伽利略在教会的残酷催残下,并没有放弃有悖神学理论的天体运行研究;马克思为了《资本论》,在大不列颠博物馆留下两行深深的脚印;陈景润在潜心研究数十年后留下的那六麻袋草稿纸……这一切无不说明了这一点。
前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曾写过这样一句话:“工作中你要把每一件小事都和远大而固定的目标结合起来。”在你立下远大志向的同时,只有为之去努力,我们才能拥有更美好更快乐的明天。
《山海经》中写道了“夸父逐日”的悲壮传说。夸父也就是为了追赶太阳而常年日夜奔跑。就在他要追上太阳的那一刻,主要是由于口渴而喝干了黄、渭二河之水,然而却依然感到不足,结果顶不住干渴炎热的煎熬死在了晒谷。很多人读完这则“荒诞”的故事很不理解:是什么驱使夸父用生命去追逐太阳呢?其实像这样的道理是相当简单的。只因他心中与一个目标,有一个太阳。为了这个目标,他就甘愿用毕生去奋斗,去追逐。世间万物都在为自己的目标而不懈地努力奋斗。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事先确定好自己的目标。在确定目标之后,要努力奋斗一番,即使遭到挫折也要永不放弃。
不伦在任何时候你都要切记这样一句名言:成功的最大障碍,就在于放弃。人生就如爬阶梯一样,必须一步一阶,丝毫取巧不得;只有一步一阶,全力以赴,以积极执著的态度来完成各项工作。一旦遇到失败、挫折时,不要退缩不要动摇。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被暂时的失败击倒。美国总统林肯大半生的奋斗和进取中,有九次失败只有三次成功,而第三次的成功就是当选为美国第十六届总统,那屡次的失败并没有动摇他坚定的信念,而是起到了激励和鞭策的作用。每个人都难免遇到挫折和失败,林肯面对失败没有退却、没有逃跑,他坚持着、奋斗着。他始终都是充满信心向命运挑战,他压根就没想到过要放弃努力,他不愿放弃,所以他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