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0300000003

第3章 坛经夜话(2)

第一点,在《坛经》开头的《行由品》中,惠能自报家门,说:“惠能严父本贯范阳,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这一点就说明了惠能不是文盲。惠能说他家本来的籍贯在北京。范阳者,唐朝之北京也,在今天的北京良乡、宛平、大兴一带。惠能说他是北京人,他父亲在北京做官,后来被流放到广东新会,做了广东百姓。左降者,贬官也;流者,流放也。我把这些专门的术语一讲,大家就知道惠能出生于官宦人家,父亲是做官的,儿子会是文盲吗?这从常识上是万万说不通的。即使他父亲被贬了官,家风、家学必然还在;即使他父亲死得早,惠能是母亲带大的,也必然从小读书识字,完全不可能一字不识,一下子就失了家传。唐朝官宦人家的迁徙是常事,那些官宦子弟伴随着父亲的升与降满世界飞,飞得最远的当属与惠能同时代的大诗人李白。李白生在西域,长在四川,娶于河南,发迹在长安,游学于齐鲁,安史之乱奔突江湖,最后葬在安徽当涂。唐朝最看重文化,官宦家庭即使家道中落,依然注重文化培养。像李白与惠能这种由贵族或官吏家庭降而为商人家庭或平民家庭,是当时社会常态,但这种家庭身份的降落不等于说会一下子变成文盲家庭,刚好相反,会更注重文化培养,以图东山再起。李白之父李客是商人,从小培养李白饱读诗书;惠能之父早亡,其母育之,也必是有传承才不辜负先人。惠能饱含深情地称其父为“严父”,这是一个典型的、读书人的、专门用来称已故父亲的雅词,这一个词就暴露了惠能是个知识分子。当然,他是个平民化的知识分子,混迹于市井的大文人。他说他不识字,并非不识字,是一种清高,一种孤傲,是一种禅。他不攀,不比,不争,不辩,是个独立特行的人。我们这下可明白了,李白是什么人,惠能就是什么人。李白会是文盲吗?那岂不是说太阳比足球小?惠能会是文盲吗?那岂不是指着滔滔长江水说“这里面没有一滴水”?

我说惠能不是文盲的第二个证据是,根据《坛经》记载,惠能会仿作并翻新神秀的诗偈,这说明他有很高的文学水平,一个有很高文学水平的人会是文盲吗?也许你要说那只是短短的四句话,是口头仿作再请人记,谈不上文学水平,那我请你再看《坛经》最后的《付嘱品》,里面记载了两篇惠能作的很长的诗偈,前一篇是《真假动静偈》,诗五言,共三十二句;后一篇是《自性真佛偈》,诗七言,共三十二句。从这两篇都是三十二句看,惠能很擅长作这种篇幅的诗偈,肯定是长期修炼、长期练笔、长期推敲形成的绝活。也许你要说可能是弟子代笔,好嘛,“代笔门”都出来了,那我告诉你,代笔是可能的,代说是不可能的。从《坛经》看,惠能讲经说法,引用最多的是《金刚经》与《心经》,其次是《净名经》、《涅槃经》、《般若经》,对《法华经》、《楞严经》、《维摩诘经》诸经典都很熟,文言佛经一段一段引,一段一段讲,分明是个佛学老夫子。这样一个人,又是学者,又是诗人,你敢说他是文盲?不识字、不会写、不会读?

第三点,惠能会数学。《行由品》记载他卖柴收钱,这说明他会计算。又记载他接受一位客人赠送的十两银子,这说明他会数较大笔钱。惠能在五祖门下干了八个月的粗活,他知道日子过去了“八月余”,这说明他会记时。《顿渐品》记载行昌行刺惠能,被惠能给了十两金子摆平了。当时惠能已是曹溪宝林寺当家人,这十两金子应该是寺庙的钱。从惠能可以自由调度较大笔公款来看,一方面说明了他的领袖地位,一方面也说明了他有较高、较好管理大寺庙的能力,包括经济能力与会计能力。

再说一点,惠能熟读史书。《疑问品》记载惠能回答韦刺史关于“达摩大师宗旨”的问题时,引用了史书中梁武帝与达摩的对话这一著名公案作答。

以上几点,我分别从惠能的家庭情况、本身的文学修养、长期维持生计及管理寺庙形成的数学及会计能力、讲学中透露的佛经及历史知识综合来看,证明惠能不是文盲。

有趣的是,惠能在《坛经》中自称“不识字”,在《机缘品》中惠能对一位叫无尽藏的比丘尼说:“字即不识,义即请问。”他是说他不识字,请对方直接问他佛经中的意思。比丘尼迷惑,不由就问:“字不识,焉能会义?”于是引出了惠能的经典名言:“诸佛妙理,非关文字。”这才是惠能真正想说的话,他之所以宣称自己不识字,最喜欢别人以文盲来对待他,是想告诉大家不要被文字遮住了佛理。此谓文盲禅,是文字禅的高级版。他告诉我们勿执于相,一切有为法,应作如是观。

我们回头来接着讲《坛经》的三大意义。第一条意义先前讲了个开头,是说《坛经》是中国人自己作的佛经,虽有引用,但已经不是翻译过来的,是创作;虽重传承,但别开生面,气象一新,说是另起炉灶也可以。这就是《大学》中说的“苟日新,日日新”。《坛经》的出现是佛教的一个大转折,是中国文化的一场消化良好的盛宴,也是中国的一个新起点,因为他表明了“佛教归化中国”这个程序已经完成。以往学者爱用“佛教中国化”或“佛教汉化”这些说法,这些说法的背后是“佛教传入中国”这个观点在作支撑。这个观点是通用观点、流行观点、“主流观点”,很多观点都是建立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照我看来,“佛教传入中国”这个观点、这个说法是错误的,佛教并没有主动传入中国,而是中国主动派人去取经,“请进来”的。一请在汉,汉明帝梦佛而迎之;二请在晋,法显取经;三请在唐,玄奘取经。这些史实表明:是中国把佛教请进来的,不是佛教传到了中国,中国不去请,他到不了中国。一个“传”字是杀人放火的文雅说法,传教即战争。比如佛教从北天竺“传”到南天竺,又“传”到全印度,一度取代了印度教的地位,但最终又被印度教夺回统治印度的宝座,佛教教主释迦牟尼沦落为印度教众神之一,这些事说明了“传”是“打”的代名词,但这一套用在中国头上不灵光,印度教也好,佛教也好,要想“传”到中国,那是不可能的,中国人有很强的国家观念,汉唐自不必说,就连小朝代与分裂时期的中国都不曾丢掉自己的魂:信仰与文化,以及由此确立的神圣国土。“传”就不必了,但作为一个懂得交换与和谐共处的民族,中国善于学习,常常主动把一些先进思想、先进科技或者自己没有的、可能有益的东西“请进来”,这说明了中国人心态好,且有积极的行动,愿与世人分享文明、共创文明。中国既然是此间贤主人,如此好客,那些被礼请进来的尊贵客人就应该明白自己是客人的身份地位,礼尚往来,尊重主人家,这才是起码的做人的样子。如果有人因为主人的邀请,一时飘飘然,反而认为自己成了新主人,把真正的主人抛一边去,那肯定是搞反了。佛教与中国的关系就是这样,中国把佛教请进来,是想他有益于中国与世界,成为人类大家庭中的一员,我想来想去,发明了一个新的说法:“佛教归化中国。”这样更确切些。只有在“佛教归化中国”的话语里,我们才能说“佛教中国化”或“佛教汉化”,否则一说就错。中国为主,佛教为客,中国请客,主客大欢。融为一体后,首尾依然不能颠倒。我们一定要突出中国的主体地位,强调中国人的主人翁地位,并且强调中国文化的好学、好礼、好客,善于学习、交流、包容,这样才能读懂以唐朝佛教为标志的中国佛教史。中国佛教是包容的佛教、圆满的佛教、和谐的佛教。我们要这样说:佛教酝酿于印度,诞育于尼泊尔,真正产生与发扬光大在中国。因此我们不能人为贴上印度佛教、尼泊尔佛教或中国佛教的标签,那样容易顾此失彼,抬举一方必然会同时得罪另外两方,要这样说:佛教是喜马拉雅山的产物,中、印、尼三国人民都是喜马拉雅山的孩子、山民,同享神山圣峰,同在昆仑文化里,共同光大了佛教。佛教是珠峰雪莲,佛教可称昆仑之花。佛教是印度、尼泊尔、中国这雪山三国共同诞生的人类精神的花朵,佛教是中国的,也是印度与尼泊尔的,也是全世界的。中国是佛教的光大之地。一开始,雪山三国共同孕育了佛教。再后,中国三请佛教来华,最终把佛教发扬光大。佛教之所以能被称作佛教,中国是关键因素。没有中国的包容,就没有佛教的延续。自从有了《坛经》,自从有了惠能,中国人有了自己的佛教,有了自己的佛学,有了自己的佛法,有了自己的佛经,有了自己的佛。惠能告诉大家:你们喜欢佛教,好,我就给你佛教;你们需要佛经,好,我就造一部佛经;你们喜欢这样祖那样宗,好,我就亲自现身一回,做你们的禅宗六祖。《坛经付嘱品》记载,惠能在向弟子讲遗嘱时,自封为佛教三十三祖。在整个佛教系统(不分中印)里,惠能是三十三祖;在教外别传的禅宗里,惠能是六祖。总之他都是“祖”。这是他老人家自封的,过了一把当祖宗的瘾。《坛经付嘱品》中惠能讲他是佛教三十三祖,原话如下:

同类推荐
  • 圣经旧约的故事:出埃及记羊皮书

    圣经旧约的故事:出埃及记羊皮书

    本书将《上帝创造世界》、《伊甸园》、《偷吃禁果》等流传数千年的圣经故事,用简明通俗的现代语言重新诠释,展现圣经故事的精髓。
  •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与南怀瑾商榷

    出家六年,精研佛经,一朝归来,即向文化大师南怀瑾叫板!此人就是本书作者董子竹。他认为,东方文化必须全面重估。六年如一日诵读《金刚经》,对儒佛道三家均有深入研究的董子竹认为:当代学者对中国文化的阐释存在着太多的漏洞与谬误。
  • 藏传佛教认识论

    藏传佛教认识论

    量学因明视为打开佛教教理宝库的金钥匙,是证明佛与佛法正确可信的有力理论武器,将量学因明作为佛学的基础课,正式列为显学五部之首。宗喀巴大师就用因明学这只明察秋毫的“世间”慧眼和“打开教理宝库的金钥匙”,重新全面审视了印藏学者的一切经论学说,拨开了重重迷雾,打开了一个个症结,对那些被缺乏精细理性思辨素质的历代的解经者们搞得乱无头绪、错误百出、违经背理的学说观点,一一做了纠正,一个更合乎理性的、新的显密佛教理论体系,被创建了起来。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方立天编著的《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把佛教中国化界定为“三化”,即民族化、本土化和时代化,并叙述了佛教中国化的不同阶段、途径和方式,还通过与中国的政治理念、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民间信仰、社会习俗等的互动关系,揭示出佛教中国化的实质,总结出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的六个重要特点:重自性、重现实、重禅修、重顿悟、重简易、重圆融。
  •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谈佛论道,目的是去除我们心灵上的杂念,智慧一旦在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让人焕发全新的生命活力,扭转人生危局。同时,有了佛道,就有了富有大千的生活,它如同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用一颗平和清净的心,创造自己的事业,开创人生的辉煌。
热门推荐
  • 中华圣贤经

    中华圣贤经

    《中华圣贤经》汲取先贤的知识经验和思想精华,能够提高您的道德修为和文化素养;告诉您为人处世的真谛;拓展您的人际关系;完善您的言行;诠释为政之道。其目的是使您以阔达的襟怀、淡薄的心态、超逸的性情面对人生,像孔夫子教导的那样去寻找内心的清宁。
  • 难逃君错爱

    难逃君错爱

    (完结文!)她性格多变,喜怒无常。他生性淡泊,无为名利,却偏偏钟情于她。而她根本不记得有他这一个人。对她来说,他只是一枚棋子,为了达到目的,不惜将他推入火坑,甚至牺牲他的性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爆笑追妻:娘子逃跑一百次

    爆笑追妻:娘子逃跑一百次

    (田园生活、战场厮杀、宫廷内斗,女主角玩转古王朝)好不容易和男神约会一次,莫名的赶上了穿越,没有狠毒的嫡姐庶妹后娘,只有极品帅哥接踵而至,按说应该过得无比滋润才对。可是谁能告诉她:传说中的英雄救美让她给赶上了,为什么她的英雄不怜香惜玉?明明前主给自己留下了花不完的钞票,还没捂热就进了别人的腰包,难道只能乞讨?好不容易遇见酷似男神的公子,许诺带她游山玩水、吃遍天下时,一头醒来却成了腹黑少爷的丫鬟!荣嫣然仰天长叹:此穿越岂一个“衰”字了得!全文完,欢迎支持新文《天后,BOSS来了》
  • 清纯小娇妻

    清纯小娇妻

    因为一宗命案,这个女子离奇地出现,引起了他的兴趣,她像一团谜团一样,让他看不清,猜不透……一次次地救了她,即使她来路不明,他也将她一辈子困在他的身边,无论付出任何代价,他也要得到她!
  • 冰肌玉仙

    冰肌玉仙

    一个天生没有灵根,被所谓“仙人”断定无法修炼的农家少女,无意中获得了一只奇异的纹叶雕花翡翠碧玉钗…… 从而获得了罕见的冰灵根,血液更是化成紫色,拥有了提升炼丹百分之百成功率的逆天神效…… 在无限的星空里,探索长生的奥妙,冰封万里,冰河咆哮,成就冰之极致。 这里有正统的修仙,也有很萌很有趣的黄金小兽,进来看看吧,您一定不会失望!
  • 大魔术师

    大魔术师

    我相信奇迹,但从来没有想过,奇迹会真的发生在自己的眼前,2009年的一天,我受邀参加一个电视魔术秀的评选,当评委,这并不是因为……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夫君不嫌

    夫君不嫌

    她!在参加完心上人的婚礼回家就遇到车祸.在死后遇到了一个自称是她师傅的怪老头.原来!她是下凡应劫的女神,却因为师傅(也就是这个怪老头)的失误搞错了地方.她要去的地方是个叫蓝凤的女尊国家.蓝羽蝶---女主!因为有着前世的记忆以及被神秘老头赐与的力量,从小就展现出超越凡人的能力,个性有点冷.是下任女王继承者。林墨痕---女主的师兄.同为黄舒源的徒弟.背负灭门血仇,平时寡言少语对待女主一心一意!萧影魔---魔宫的宫主.是个妖精.最擅长的就是媚惑人心.见到他的人无不被他绝美的容貌所吸引.可独独蓝羽蝶不受他的影响.就为这一直纠缠蓝羽碟直至爱上了女主一发不可收拾。梦语轩---丞相的儿子.一个小正太!.也是个被宠坏的男人.长大后第一次出门就遭恶女调戏,正好被出门的蓝羽蝶撞见救了他.自那以后就对女主倾了心.晨曦---女皇专门为蓝羽蝶培养的暗卫首领.除了蓝羽蝶对什么事都默不关心.是个非常冷酷的帅哥!上官莫冥---唯一的男武林盟主!女主在出游的时候正好遇见被人追杀倒在路边的他,便顺手救了.在相处的过程中对女主产生了特殊的感情!此男腹黑攻于心计!灵忆祁---蓝凤国国师继承人.有着妖艳的蓝发与妖异的紫眸。天生具有十分强大的灵力,虽然外表妖艳,其实单纯如纸。与女主相遇在册封太女的大典上,是女主最信任的人。这可是莹蝶自己的群哦!104489793新潮读者群2【作者读者都可加】莹蝶期待和欢迎你们的加入.推莹蝶自己的文文啦!《色惑》好友的文文:《御雷》《姐姐老婆好狂野》《冷情王爷嚣张妃》《夫君七个不能少》《相公有喜了》《妖姬媚人》《梅颜纷妃》《妖是落下的仙》《公子如玉》《夫君很抢手》《相公一个两个排过来》《冷情宅女亦多情》《拐个太父当夫君》《荣耀三国路》《嫁个将军好过年》《将军有女许给谁》《古怪精灵到古代》《肥婆休想逃》
  • 婚斗豪门恶妻

    婚斗豪门恶妻

    她是坏女人,很坏很坏。芙蓉笑,蛇蝎心。介入他的爱情,侵入他的公司,剥夺他的一切。她不爱他,却执意嫁给他,成功逼走了他的爱人。她很有钱,却贪恋他的钱,成功的将他的纳入自己名下。传言,她与丈夫无爱,两人生活各自精彩,绯闻不曾间断。传言,她与公公有染,所以在公公死后她得了全部的财产。传言,她与婆婆不和,婆媳斗法天天上演,不惜恶语气伤长辈。【片段一】:‘砰——’一个暗黄色的纸袋重重砸在了桌面上,男人难掩心里的怒火,愤恨的瞪着办公桌前忙于公事的女人。微蹙眉头,却并没有被这突来的声响吓到,摘下戴着的眼镜,抬头看着他,对他的怒气,显得有些莫名的疑惑。“你凭什么这么做。”男人指责道。“你是我丈夫。”挑眉,女人淡然说道。“可我爱的人是她。”“所以我拿钱让她离开啊。”女人微笑。“你在侮辱她,她不是那样的女人。”咬牙,紧握着的拳头开始吱吱发出声响。“要是我就会拿钱离开,爱有什么用,你还是别人的,还是钱实在。”笑意更浓,她就喜欢看他发怒的样子。“我要和你离婚!”男人怒吼。“好啊,这样爸爸留下的财产就全是我的了,你知道的,我最喜欢钱了。”站起身,女人愉快的说道。【片段二】:一贵妇手里抱着小孩,直接推开书房的大门,冲着那书桌后面的女人说道:“这是我孙子,我要让他搬回来住。”女人抬眼,眼睛直直的盯着那怀中的孩子,最后挑眉,嘴角含笑问道:“我怎么不记得我还有个儿子?”贵妇鄙夷的看了她一眼,冷嗤的说道:“也要你生得出来。”她的儿子根本就不碰这女人。皱眉,有些疑惑,“那这孩子。。。”突然又像是想到什么,好不讶异的问道:“难道这孩子是妈您流落在外私生子的儿子?”闻言贵妇的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好不精彩。“你你你。。。你胡说什么!”整个人被气的有些发抖。女人那脸上的笑容更大了,笑眯眯的说道:“呵呵,没什么,我只是想告诉妈,您的孙子只能是我的孩子,不然,别的女人的小孩你可不能乱认哦。”————————————推荐好友文文《娇宠》尉迟有琴《强—娶》凤池吟《囚妻—》李沐九《兽爱强欢》無色血《毒凰邪凤》迷恋死亡佳艳《狐尊异世》绚★风月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豪门恶妻玩婚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