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7800000006

第6章 流血漂橹的战国之“战”(1)

一个战国的“战”字,包含了多少血与火、苦与泪。

历史就在血与火、苦与泪中匍匐前行。

一、怎一个“战”字了得

“战国”这个名词,在战国时期已经有了,不过那时只是用来指那些征战不休的强国。像秦、齐、韩、魏、赵、燕、楚7国,都获有“战国”的称号,被叫作“战国”七雄。

古画·鱼到西汉末期,刘向编了一本有关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各国和互相辩论的书,题名为《战国策》。自此,人们始将“战国”作为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名称。这一做法,相沿至今。对一个历史时期的命名,竟采用了一个“战”字,足见战争对这个时期具有何等重要的分量。

众所周知,从春秋起到战国结束,在500年左右的时间里,天下动荡,战争频繁。特别是到了战国中后期,战争的规模更是十倍、百倍于春秋,其频繁和激烈的程度也远非从前可比。这大致反映在4个方面:

1.全民备战

据史乘记载,战国后期的秦国和山东六国,尚留存500余万军队(《后汉书·郡国志》刘昭注引《帝王世纪》)。战国时期的人口在2000万以上,如果男子以一半计,成年男子再以一半计,那差不多就是全民皆兵。

2.战火不熄

据对《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等所载史料的统计,公元前321年以后的战国最后100年里,各国有战争的年头,秦为80年,赵为47年,魏为38年,韩为31年,楚为27年,齐为20年,燕为19年(无论这一年在几条战线上作战,都计作一年)。可见秦国4/5的年头都有战事。其他6国虽然平均四五年或二三年一战,但逢战时常常是一连数年不断。

3.规模庞大

战国前期,交战双方用兵充其量不过10万左右。公元前342年,在著名的齐、魏马陵之战中,魏国也不过投入了10万兵力。然而到了战国后期,参战人员动辄数十万,甚至百万。公元前293年,秦将白起大破韩、魏联军于伊阙,斩首24万;公元前260年,秦败赵军于长平,坑杀降卒40万。

4.惨况惊人

《史记·春申君列传》说:“暴骸骨于草泽,头颅僵仆,相望于境。”这是讲战国时因战争死亡的人的骸骨,遍地都是。《孟子·离娄》曾这样描述当时的景况:“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野。”当战争中城市被围,双方又长期僵持不下时,城内甚至发生“人与相食”或“炊骨易子而食”的惨剧。

一个战国的“战”字,包含了多少痛苦和血泪。而另一方面,它又包含了多少胜利和喜悦。因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就是在战国的烽火硝烟中诞生的。

我们这些后人,从中又能体悟出什么呢?

还是先来看看战国中后期的几次著名的战役吧。从这些具体的战事入手,想必能对“战国”的战争和充满战争的战国时代,有所识、有所思。

二、乐毅伐齐与田单攻燕:燕齐之战

燕国在燕王哙的时候,上演了一出禅让的戏剧。昏聩无能的哙将王位让给燕相子之。子之当上燕王不久,国内就发生兵变,燕国大乱。公元前314年,齐宣王乘机攻燕,仅50天就占据了燕国的都城蓟(今北京市)。哙被杀,子之被俘后被剁成肉酱。

齐军残暴地对待燕国人民,引起强烈反抗。加上各诸侯国的干涉,齐军于两年后被迫撤退。赵武灵王将燕公子职送回燕国,立为燕昭王。

燕昭王尊重并网罗人才,他筑起一座高台,里面堆放黄金,以作招揽人才的费用,号称“黄金台”。一时间,天下贤士争相赴燕。被昭王委以重任的,包括乐毅、苏秦(策划合纵运动)、邹衍(思想家,提出阴阳五行学说)等等。

乐毅是赵国人,系魏国名将乐羊的后代。他到燕国后,帮助昭王招募、训练军队,使燕国的军事力量日益强大起来。

燕国君臣发愤图强,经过28年的努力,积聚起相当的实力。燕昭王感到洗雪国耻的条件成熟了。公元前284年,燕与韩、赵、魏、秦联合大举伐齐,乐毅为上将军。乐毅统率的五国联军在济(济水)西大败齐军。随后,乐毅分魏军进攻被齐占领的宋国旧地,分赵军攻取河间,自己亲率燕军长驱直入,攻克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市)。

齐湣王逃至莒(今山东莒县)。楚国派淖齿率兵救齐,湣王遂任淖齿为齐相。但淖齿杀了湣王,自己又被齐国将领王孙贾所杀。

燕军获得大胜,燕昭王亲自到济上劳军。乐毅又乘胜进兵,经过6个月战斗,攻下齐国城市70余座,均划为燕国郡县。齐国只剩下莒和即墨(今山东平度市)两座城。

正当齐国处于亡国的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卓越的军事家——田单,勇敢地担负起复国的重任。他大摆火牛阵,向燕军展开了猛烈的进攻,挽狂澜于即倒。

田单是齐国王族的远房亲戚,不过在齐湣王时,他并不得志,也未因血缘关系而受到什么优待,只是做做小官而已。燕攻占临淄前,田单叫人将车轴两端长出的部分截去,再用铁皮包好。城破以后,城里人争相逃命,好些人因为车轴被挤撞断落,车子不能动弹,被燕军俘虏。而田单的族人,由于改装了轴头,车子没有坏,全部顺利地逃到了即墨。

燕军进攻即墨,齐守城长官战死。齐人一致认为田单有才能,推举他做首领,指挥战争,保卫即墨。田单不负众望,与部下同甘共苦,拼死抵抗燕军的进攻。如此相持了3年,即墨和莒未被燕军攻克。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死,惠王即位。惠王与乐毅素有隔阂,田单派探子了解此情,连忙施行反间计。齐国的间谍跑到燕国造谣说:“齐国的城池未被燕军攻下的只有两座,之所以留此两城,是因为乐毅以伐齐为名,想联合齐国的残余力量,就地称王。现在燕国新王就位,与乐毅有矛盾,齐国正担心燕国会另派将军代替乐毅呢。那样的话,即墨和莒就快要完了。”燕王信以为真,以骑劫取代乐毅为统帅,乐毅出逃赵国。

田单继续使用计谋。他让人四处传言,说什么齐人最害怕的就是被割鼻子、掘祖宗的坟墓。这话传到骑劫的耳朵里,他就以为如果照此做即可动摇齐军的人心。他安排部下去割掉齐国俘虏的鼻子,挖开齐人的祖墓。谁料想,这反而激怒了守卫即墨的军民。他们痛心疾首,纷纷要求出城,与不共戴天的燕军拼死一战。

田单见群情激愤,士气高涨,知道反攻的时机到了。决战前夕,他命令身穿甲胄的精壮兵士隐蔽起来,由老弱残兵和妇女站到城头上把守,并派出使者假意向燕军投降。骑劫信以为真,放松了戒备。

即墨城里,田单将1000多头牛集中起来,披上绘有五彩龙纹的红色丝绸外套,在牛角尖上绑缚尖刀,又在牛的尾巴上拴上浸透油脂的芦苇。反攻之夜,即墨城墙根凿开了几十个洞,齐兵用火点燃牛尾上的芦苇,纵牛出城,5000精壮的士兵跟随牛后冲入燕营。

燕国军队毫无防备,仓皇应战。只见浓烟和闪光之中,大批长着龙一样斑纹的“怪物”,头上顶着两把尖刀,身后燃着一团烈火,猛冲过来。燕军一碰上它们,不是被戳死就是被踩伤,疑是遇上了天兵天将,赶快夺路而逃,溃不成军。主将骑劫在混战中毙命。

田单借助“火牛阵”发起猛攻,给燕军以重创。齐军又乘胜追击,势如破竹,打得燕军节节败退。被燕军占领的齐国地区的人民纷纷起来响应,配合田单军队拦击燕军。最后,燕军全部被逐出齐国,沦陷的70余城悉数收复。田单迎齐襄王(湣王之子)回到临淄。

齐国虽然收复了失地,但经过5年的战争,国力大损,再也不能与秦国争雄了。

三、白起坑卒40万:长平之战

战国后期,魏、楚、齐各国一个个衰落下去,只有经过赵武灵王改革后的赵国,还有相当的实力,成为惟一能与秦国较劲的对手。

公元前270年,秦国伐赵国,包围阏与(今山西和顺县),赵国派赵奢前去救援。善于用兵的赵奢带兵在离邯郸30里的地方驻扎下来,装出不敢前去救援的样子,又利用秦国的间谍,给秦报信:赵军不敢出击。当秦军被麻痹以后,赵奢立即以两日一夜的急行军,将部队开赴至离阏与仅50里的地方,随后又派1万人抢占制高点。

秦军闻讯后赶来,赵奢令全军出击,借助有利地形,大败秦军,解了阏与之围。

此役,秦军遭受了自兼并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惨败,秦国的东进政策一时受挫。不过,这丝毫不能改变秦国兼并六国的决心。

公元前262年,秦昭王派兵攻占韩国的野王(今河南沁阳县),切断了韩国上党郡与本国的通路,韩国被拦腰截成两段。上党郡守冯亭十分着急,派使者去赵国商议,愿以上党等17个城邑降赵,共同抵抗秦国。赵王经过一番掂量,决定接受冯亭的投降。他派平原君领兵进驻上党,同时派大将廉颇进军长平(今山西高平县),互相声援,成犄角之势,阻挡秦军。

秦王眼见快要到嘴的“肥肉”被别人拿走,哪会善罢甘休。他派大将王龅(音合)进攻上党,上党驻军抵挡不了秦军的凶猛进攻,被迫撤退到长平。

紧接着,秦军直扑长平。驻守长平的赵国老将廉颇,深知秦强赵弱,秦是攻赵是守,秦军利于速决战,赵军利于持久战,所以采取了筑垒固守,坚不出战,以逸待劳的策略,消耗秦的力量。秦军面对固若金汤的赵军防御工事,硬攻不下;屡屡挑战,却又得不到理睬。如此双方相持3年,不分胜负。

秦王见战争旷日持久,于秦不利,就改换方法,使出惯用的离间计。秦国派出间谍以重金贿赂赵国的权臣,又散布流言说:“廉颇太老了,哪儿还敢和秦国打仗啊!秦国最怕的是马服君的儿子赵括,如果由赵括领兵,秦国这点兵马早就打散了。”

昏庸的赵王听了这些流言,信以为真,误以为廉颇坚守不出是因为畏惧秦军。他准备召回廉颇,让年轻的赵括替代作统帅。

赵括何许人?他是赵国著名将领、曾指挥赵军在阏与之战中大败秦军的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自幼跟随父亲读兵书,学了一整套兵法,理论上颇有造诣,有时连赵奢也辩不过他,他也因此自视很高。其实,赵括不过是一个空谈家。这一点,赵奢也早就看出来了。他曾对妻子说:“用兵,关系到生死存亡,赵括却说起来很容易,夸夸其谈。我看今后赵国不用他为将则已,如果用他为将,断送赵军的一定是他。”

现在赵王真的要起用赵括做大将了,知道底细的丞相蔺相如极力反对。他对赵王说:“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不会在实际中灵活运用兵法,不可做大将。”赵王不听。赵括母亲也赶紧去见赵王,她对赵王说:“赵括与他父亲不同,赵奢作大将和部下相处得很融洽,得到赏赐都分给部下共同享用,接受了命令,就一心一意为公,顾不得家里的事,而赵括呢,一旦做了将领,就会盛气凌人,自以为了不起,对下属毫不关心,大王赏赐的金银财宝,都会被他拿回家里藏着,准备购买田地房屋。赵括哪比得上他父亲哪,请大王不要派他去领兵打仗,免得危害国家。”难得有如此识大体、明大义的母亲,可是偏偏赵王不理会,仍然固执己见。于是赵母只好请求说:“如果赵括出了差错,请不要牵连我们全家。”赵王应允了。

公元前260年,赵括走马上任。他一反廉颇原来的部署,更换将官,还撤除了防御工事,准备出城攻击秦军。

秦国听说赵括替代了廉颇,立即暗地里派武安君白起为将,以王龅为副将。白起是当时秦国最骁勇善战的将军,而且作风凶狠,杀人不眨眼。秦廷同时命令全军:“如果谁泄露白起为将,斩首!”

白起针对赵括高傲轻敌的弱点,先用诱敌之计,故意打败仗。赵括自以为得意,出兵追击。这时白起派出两支精兵包抄赵军的后路,将赵军切成两段。白起又派5000骑兵进攻赵军的阵地,赵军被分割包围,粮道也被切断。赵军临时筑起壁垒自卫,等待救兵。

秦王为秦军包围赵军的捷报弄得兴奋异常。他亲自来到河内(今河南沁阳县),征召当地所有15岁以上的男丁,组成军队,调到长平战场东北面的高地,切断赵国的援兵和粮道。

数十万赵军被困在壁垒中不敢出战,饥饿一天天夺取着赵军的生命。从七月至九月,赵军46日无粮,兵士互相残杀,拿人肉充饥。赵军企图突围,可秦军如铜墙铁壁般地将其团团围住,杀不出去。绝望之下,赵括亲自率领一队精兵拼死突围,结果被秦军射杀。

主帅一死,赵军迅即瓦解,40多万人向白起投降。白起嗜杀成性,他担心赵军的40万降卒不易统辖,会寻机造反,就下令将他们全部活埋,只留下240个小孩放回赵国。放回之前又将这些孩子割耳、截肢弄成残废,让他们回去宣扬秦军的“声威”!

直到现在,在山西高平古战场上,还经常可以发现箭簇、戈头、枯骨等,它们可能就是长平之战的遗物。

四、窃符救赵与毛遂自荐:邯郸之战

长平之战后的第二年,秦军乘胜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市)。秦军在长平战役中的残暴行为,不仅没有吓倒赵国军民,反而激起了他们无比的义愤。他们展开英勇、顽强的抵抗,还不时派遣精锐部队袭击秦军。

秦国又增派力量,继续围攻邯郸,大有不灭赵国决不罢休之势。公元前258年,秦军一直打到邯郸城下,赵国异常危急,多次向魏、楚等国求救。公元前257年,魏王派将军晋鄙率10万大军救赵。

同类推荐
  • 大秦王朝1

    大秦王朝1

    大秦王朝作为时代精神汇集的王朝,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强势生存精神。中华民族的整个文明体系之所以能够绵延如大河奔涌,秦王朝时代开创奠定的强势生存传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本部丛书中,我们立足传统史学,借鉴正史的观点,以期全面解读大秦王朝的历史,给青少年朋友奉上一道不可多得的精神盛宴。
  • 三国之汝南陈伯至

    三国之汝南陈伯至

    他,非是穿越男但他,是穿越男之后他是小地主,他是名将之兄长看他如何在门阀偏见,士族垄断的东汉末年渐长渐强没有王霸之气没有显赫之名只有严酷的冷兵器社会他不是一开始便是社会的中心又如何从“看客”变成主角的呢且看他如何书写这部悄然改变的史书。
  • 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

    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

    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关羽为什么要千里走单骑?曹操为什么只承认他和刘备是英雄?《隆中对》到底是什么意思?赵云为何不讨刘备喜欢?诸葛亮为什么不断对曹魏用兵?为什么天下合久必分?为什么分久又必合?为什么…… 在中国,《三国演义》使三国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然而,历史果真如此吗?翻阅雾满拦江的这本《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你会发现,你所知道的三国简直是一点儿也不靠谱!
  • 三国重生马孟起

    三国重生马孟起

    重生三国马超,会天下群雄..
  • 烟雨红颜

    烟雨红颜

    本书主要是从女性的角度,对中国历史上100位女性的爱情、命运的大致勾勒和简单评介。书中的人物大多为人耳熟能详,具有相当的代表性。这100位女性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甚至对历史走向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文字晓畅,幽默活泼;以现代人的眼光重新审视古人的命运和爱情,给人以启迪,视角独特。
热门推荐
  • 世界名人演讲(大全集)

    世界名人演讲(大全集)

    演讲是历史的记录、思想的结晶、艺术的杰作。各个时代的政界巨子、科学巨擘、思想先驱、艺术泰斗们给后人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演讲名篇。那些华丽的文辞、工巧的布局、严谨的结构、严密的逻辑、完美的行文、恢宏的气势,都堪称演讲的典范。本书精选百余篇古今中外各界名人的演讲词,它们或激情澎湃、或慷慨陈词、或说理生动、或娓娓道来,读来令人回肠荡气,思之余味无穷:产生强烈的共鸣。 
  • 八荒寂灭诀

    八荒寂灭诀

    孱弱少年,身负血海深仇,却无法手刃仇人。上古神器,等待千年,终于迎来了它宿命中的主人。八荒圣君神秘传承,五大超级门派的虎视眈眈,太古禁地的无尽危机,惨淡的真相背后却是惊人的阴谋。究竟谁可以窥探武道尽头?肉身不死,神识不毁,跳出轮回,绝非虚言!
  • 读者报·旧闻(0223)

    读者报·旧闻(0223)

    百姓故事;稗官野史;盖碗茶;国学;环球档案;旧案新读;旧知录;历史内幕;人物;煮酒论史。
  • 重生窈窕庶女

    重生窈窕庶女

    找到过继侯门的亲爹,才知道他已另娶贵女,本是嫡出却成了庶女。错信骨肉亲情,孪生弟弟被害,她更沦为二妹的陪嫁贱妾。以为夫君真爱,却在利益面前,亲手把她送到别人床榻上!当柳钉扎满了手指,她于棺材中得知了所有真相,原来,全部都是谎言!重生醒来,亲人还在,尚未寄人篱下,命运正走到转折点。她步步为赢,从默默无闻的村姑小娘子,到名满天下的医学圣手,她就是要翻转侯门,玩弄那些伤害她的人之命!……让母亲和离,帮幼弟建功,救郡王之命,她扬名天下;侯门王府求她治病,无轿不往,无金不起,无名不看;穷人看不起病,她自掏腰包,救治灾民,赢得皇帝赞誉;她亲爹伪善?让他跪下来求她认祖归宗!那后母恶狠?让她尝尝下堂妻的滋味!她妹的娇纵?让她知道什么是庶女有毒!这一世,她携前世医理重生,保母护弟,谁欺亲人,她必千倍讨回!推荐新文《世子的侯门悍妻》: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骆驼王子

    骆驼王子

    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 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 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 人类文化和社会文明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但生命中残酷竞争 、顽强生存和追求辉煌的精神内核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因此,动物小说更有 理由赢得读者,也更有理由追求不朽。
  • 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

    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

    共分为五篇,主要内容包括:奔向全面小康、唱响和谐之歌、保护绿色赣鄱、建设精神家园、弘扬文明新风。并选取了50个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形式新颖活泼,内容丰富厚实,是面向青少年宣传普及党代会精神的好读本、好教材。
  • 恃宠而骄:笨妃误乱邪皇心

    恃宠而骄:笨妃误乱邪皇心

    可爱如她,邪魅如他,她总是不断的扰乱他的心活泼如他,腹黑如他,她总是不断的让他用心呵护。神。“你就是我又厌恶又喜爱的玩具。“??
  •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古龙文集:名剑风流(中)

    古龙文集:名剑风流(中)

    江湖名门“先天无极派”掌门人俞放鹤于家中遭人毒手,其子俞佩玉亲眼目睹父亲惨死却无力相助;后遇未婚妻林黛羽才得知父亲的好友也一一被人杀害。而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就在同一天晚上,这些人却又奇迹般的“起死回生”。是有人恶意的玩笑,还是这“复生”背后隐藏了不为人知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