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7800000007

第7章 流血漂橹的战国之“战”(2)

秦王听到这一消息,立即派人去威胁魏王,说:“邯郸很快就会攻下。谁若敢救赵,秦攻取邯郸后马上就灭掉它!”魏王听了心惊胆颤,连忙传令晋鄙停止前进,在赵、魏交界的汤阴(今河南汤阴)驻扎下来,以观察形势的变化。魏王还指使将军辛垣衍潜入邯郸,通过赵相平原君见到赵王,想说服赵王和魏国共同侍奉秦国为帝,以换取秦军从邯郸撤兵。

平原君犹豫不决。这时齐人鲁仲连正在赵国游说,他听说魏国让赵国尊秦为帝,就去找平原君。平原君受到鲁仲连指责,就介绍鲁仲连去见辛垣衍。

鲁仲连对辛垣衍说:“今日的秦国,不讲礼义,一味崇尚军功。奖励杀伐。对其士卒,玩弄欺诈的手段;对其民众,任意驱使。如果由秦放肆地称帝,必然大有害于天下。”鲁仲连还讲了殷纣王把九侯剁成肉酱,把鄂侯切成肉条,把文王投入监狱的故事,将秦王比作殷纣,以此说服辛垣衍,最终打消了他尊秦为帝的念头。鲁仲连义不帝秦的举动,打消了当时一些人对秦国抱有的幻想,对后来赵、魏、楚联合击退秦兵、解救邯郸之围起了一定的作用。

彩陶平原君三番五次派人催促魏国救援,还写信向魏相信陵君求救。信陵君是魏王的弟弟,也是平原君的妹夫。平原君在信中责怪信陵君:“我以为你有高尚的情义,现在邯郸如此危急,魏国救兵却迟迟不来,你倒还无动于衷。纵然你可以轻易地抛弃我,你就不可怜你姐姐吗?”被平原君这么一说,信陵君的热血沸腾了起来。他去请求魏王火速发兵救赵。但是不管信陵君怎样说,魏王就是不答应。信陵君只好集合了100多辆战车,带领自己的1000多门客,准备去和秦军拼个死活。

信陵君去向老朋友侯嬴告辞。侯嬴大声地笑着说:“你这样去跟秦国拼命,正好比将肉投喂饿虎,是白白送死啊!”随后,他又支开旁人,悄声地对信陵君讲:“我听说调动晋鄙的兵符放在魏王的卧室里。魏王最宠爱的如姬可以随便进出这卧室。如果她能将兵符偷出来,把晋鄙的军权夺到自己的手中,统率大军,那就能援救赵国了。”

以前,信陵君曾帮助如姬报过杀父之仇,所以这次信陵君去向如姬求助,如姬就爽快地答应了。信陵君窃得虎符,准备出发,侯嬴来送行,说道:“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现在你拿了这一半虎符去对合,即使没错,晋鄙也不一定会将兵权交给你。”侯嬴让信陵君把卖肉的大力士朱亥带上,必要时就将晋鄙打死。

信陵君带着虎符来到汤阴。假传魏王命令,要晋鄙交出兵权。晋鄙将虎符一合,确实不错。可是他总觉得事情来得有点蹊跷,还想派人面奏魏王。这时,朱亥猛地从袖子里抽出40斤重的铁锤,狠击过去,将晋鄙打死。

信陵君接管了晋鄙的部队。下令:“凡是父子都在军中的,父亲回去;兄弟同在军中的,哥哥回去;独子当兵的,回家奉养父母。”经过整编,共得精兵8万,士兵的斗志也更旺了。信陵君率领这支精锐之师,连夜奔赴邯郸。

就在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同时,赵王又派平原君赴楚求救。

平原君平时喜欢养士,手下门客有数千人。这次他准备在其中选择文武具备的20人一同前去。可是他选来选去,只选中19人,独缺1人。门客中有个叫毛遂的,见状就站出来,向平原君自荐。平原君问他到门下有几年了,毛遂回答有3年了。平原君说:“贤士处世,好像锥处囊中,锥尖马上会露出来。先生在我这里已经3年了,没有人称赞过你,我也没听人讲起你有什么本领,先生你还是留在家里吧。”毛遂答道:“我今日才得请处囊中,如果我早得处囊中,整个铁锥都会露出来,不只是露出一点点尖来。”

这下可令平原君无言以对了。对于毛遂的胆量和机敏,平原君也颇为欣赏,就准允毛遂一同前去。

到了楚国,毛遂与那19个门客畅谈天下大势,大家听了,都觉得毛遂见广识多,了不得。

那天,平原君在楚国宫廷上与楚王商谈合纵抗秦的事。楚王惧怕秦国,所以从早上一直谈到中午,也没有得出一个结果。同来的门客都急了,对毛遂说:“先生去。”毛遂按着剑把,急匆匆地走上殿去,一本正经地对平原君说:“联合抗秦有利,不联合有害,这两句话就可讲明白。可你们居然从早晨谈到中午还不能缔结盟约,这是为什么?”楚王大声呵斥:“快滚下去!我与你主人商讨国家大事,要你插进来做什么?”

毛遂仍然手握着剑,走到楚王面前,厉声说:“大王,你敢这样怒斥我,只是依仗着楚国的军队多罢了。可现在在这10步之内,大王不能依恃楚国的人多势强,你的性命就握在我手里。”楚王见毛遂正义凛然,威武逼人,吓得一声不响。边上的侍卫也不敢鲁莽行动。毛遂又继续说:“当着我主君的面,你那样的呵斥我,太无礼了。我听说从前商汤只有70里的地方,后来有了天下,周文王也只有100里的疆土,后来也使诸侯都臣服了。这是因为他们的军队多吗?不是,而是因为他们能够掌握形势,发挥他们的威力。现在楚国方圆5000里,精兵百万,凭借这些本可称霸天下。可是,白起率领数万军队,兴师伐楚,一仗就攻取鄢(今湖北宜城)、郢(今湖北江陵),再一仗就烧了夷陵(楚国祖先的陵墓)。第三仗就烧毁了你祖先的宗庙。难道大王就没有耻辱感吗?赵、楚联合抗秦,为的是楚国,而不单是赵国!”

毛遂的话句句击中楚王的要害,令他有所醒悟,就同意联合抗秦。毛遂立即安排与楚王歃(音煞,意谓宰杀牲畜,将其血涂在嘴唇上)血为盟,楚王即派兵前往赵国解救邯郸之围。

楚相春申君黄歇奉命领兵救赵。与魏国信陵君无忌所率部队会合,向秦军发起猛攻。赵相平原君赵胜见机也带着赵军敢死队3000人杀出城来。由于长期作战,秦军早已疲累,这下突遭内外夹攻,哪里招架得住?被杀得狼狈逃窜。其中郑安平的两万秦军被魏、楚联军包围,冲不出去,最后全部投降。

被围困一年多的邯郸城得救了。秦国的实力虽未受到大的损失,但毕竟遭到了挫折,还失去了已占领的魏国的河东和赵国的太原郡。

五、历史进步的阴影与代价

从以上三次战役可以看到,战国之“战”既有兼并它国的战争,也有保卫家园的战争,还有援助别人的战争。交战中既有兵力和国力的抗衡,也有智谋和胆识的较量,还有精神、情义等方面的因素在发挥作用。从列国之间平等的关系看,秦军东进确是“虎狼之师”:从一般的人道主义的立场看,秦国以开动战争机器、兼而使用阴谋诡计来吞并天下,确乎不讲“礼义”,毫无道义。然而从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看,秦国又确实是顺应了潮流,以“当仁不让”的气概担当起了统一天下的重任,唱响了那一段历史的“主旋律”。

战争使生灵涂炭、家破人亡,但反过来也促使人们努力生产,发展经济,增强实力,逼迫人们进行改革,去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战争还使“士”得以一展身手,“脱颖而出”,而这与当时的“百家争鸣”又不无联系。战国的历史是在希望与失望、胜利与痛苦、功利与道义的多重变奏中行进的,而战争所确立的基调,使这整部乐曲充满了“颤音”。

六、一个庞大的统计数字

再回到历史事实本身,并用一种平实的心情,继续我们的话题。

战国之“战”究竟令多少人命归黄泉,这在当时已无法知晓,到了以后,更不可能搞清。只有司马迁在《史记·秦本纪》和《秦始皇本纪》中,为后人留下一个局部的数字,那就是秦国自献公至嬴政灭六国,秦军在16次战役中杀死敌国士兵的数字。有关资料,条列如下:

(1)献公二十一年(公元前346年),秦与晋战于石门,斩首6万;

(2)惠文王七年(公元前331年),与魏战,斩首8万;

(3)惠文王后元七年(公元前318年),秦败韩、赵、魏、燕、齐5国及匈奴兵,斩首8.2万;

(4)惠文王后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败韩于岸门,斩首1万;

(5)惠文王后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击楚于丹阳,斩首8万;

(6)武王四年(公元前307年),攻韩,拔宜阳,斩首6万;

(7)昭襄王六年(公元前301年),伐楚斩首2万;

(8)昭襄王十四年(公元前293年),白起攻韩、魏于伊阙,斩首24万;

(9)昭襄王三十二年(公元前275年),攻魏,斩首4万;

(10)昭襄王三十三年(公元前274年),破魏,斩首15万;

(11)昭襄王四十三年(公元前264年),白起攻韩,斩首5万;

(12)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白起破赵于长平,坑降卒40余万;

(13)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攻三晋,斩首6000,晋军走死河中2万;

(14)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攻韩,斩首4万;攻赵,首虏9万;

青铜鼎(15)王政二年(公元前245年),攻卷(魏地),斩首3万;

(16)王政十三年(公元前234年),攻赵,斩首10万。

以上总计杀死敌军近160万。

清代学者梁玉绳在其所著《史记志疑》中所作统计数字,与此略有出入。他加入了“孝公八年与魏战,斩首七千”,“昭襄王……七年复伐楚,斩二万”,“二十七年击赵,斩三万”,“三十四年破魏将芒卯,斩十三万,沈(沉)河二万”四条,其余诸条在数目和时间上与《秦本纪》和《秦始皇本纪》也略有出入。如此得出秦军共杀灭“166.8万人”的结论(见卷四)。

这160万左右的死亡数字,仅是秦国一个世纪里在若干次(而非全部)战役中杀敌的人数。它并不包括秦军在这些战争中自身的死亡人数,至于其他国家之间战争的死亡数,就更不在其中。不过,这已经够令人震惊的了。

汉代贾谊《过秦论》说:“(秦)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大盾牌)。”这话确实是对战国之“战”一个形象而有力的概括。试想,单单让这160万战争死亡者的鲜血汇聚成河,就可以载荷、漂浮起多少大盾牌!

七、在“流血漂橹”的背后

《尚书·武成》说周武王伐纣,“血流漂杵”。从血流漂杵,到流血漂橹,先秦的战争好似经过了一次“升级换代”。升级的时间大致是在春秋战国之际。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观察:

1.武器的进步

战国时期的青铜兵器有明显的改进,矛的锋部越来越坚硬。戈的刃部成弧线形,装柄的“内”部有锋刃。由矛和戈相结合的戟已很流行,可以兼起刺和钩的作用。箭镞由双翼式变为三棱式,更具杀伤力。同时,由于冶铁技术的进步,矛、戟、剑等武器又逐渐改用铁制。这些铁制武器的威力远超过铜制的。至于铁胄、铁甲的出现,又极大地加强了防卫功能。

由弓发展而来的、能够远射的弩,在春秋后期出现,到战国中期,更得到广泛的使用。像韩国的弩,可以射到600步以外。至战国晚期,又进一步发明了可用以连射的“连弩”。除弩以外,春秋战国间还发明了许多新式武器,其中最著名的进攻武器,有用于攻城的云梯和用以舟战的钩拒。

2.战争形式的变化

春秋时期贵族都用马车作战,双方往往排列成整齐的车阵,然后交战。这种车阵一经交战,失利的一方很快乱作一团,需重新整顿队伍,所以胜负也很快就决定了。春秋时的大战,如城濮之战、邲之战,都在一天之内见胜负;鄢陵之战,也只不过2日。而到战国时期,大规模的步骑兵的野战和包围战,代替了整齐车阵的冲击战。所以,战争也就旷日持久,有的一拖就是几年。

由于战争变得错综复杂,兵法就更为讲究,战争指挥也变成为一种专门的艺术。春秋以前的军队,都由国君和卿大夫亲自鸣鼓指挥,到战国之际就产生了专门指挥军队的将帅和军事家。“将军”一名最早见于春秋晚期(《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以“将军”为代表的职业军官队伍的产生,说明贵族文武不分职的时代已经结束。

与此同时,各国相继推行征兵制度,作战时所有及龄农民都可能被编入军队。因而一场大战,双方往往动员数万、数十万乃至百万的人。

3.城邑和关塞要津的设防

春秋以前,各诸侯国除国都以外,一般城邑和关隘要津多不设防。如秦穆公于公元前627年袭击郑国,从华阳(今陕西华阳县东南)出兵,一路经过函谷关、二崤山、环辕、伊阙,而后到滑国(今河南偃师东南),行程两千余里,所有的关隘要道均无兵防守,只是途中遇到郑国商人弦高始被发觉。而到战国,城邑一般都有军队驻守。壕池挖得深又广,城墙筑得厚又高。城上每隔一段距离设有一个候楼,既是守城的屏障,又便于监视敌人。关塞平时也派兵驻扎,另外还设起亭、障守望。亭是边疆土台(四方的土堆)上的建筑,属瞭望台性质,为国防线上最前沿的守望处所。障是规模较大的城堡。同时,边境线上也设置了报警的烽燧设备。

各国还纷纷在边境修筑长城,驻兵御敌。后来秦始皇征发百姓修筑长城,就是以赵、燕、秦3国原有的长城为基础的。

以上战争方式和军事制度的变化,必然导致战国之“战”空前的激烈、残暴和规模宏大。

历史上曾有人对战国时候那么庞大的杀人数字表示怀疑,然而,了解一下上述事实,再想一想,战国之“战”多是兼并之战——它是以消灭敌国为目的的,所以不惜将战场变作屠宰场——应该是可以释然的。

最后,笔者想引述《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的一则记载,来结束本篇的话题。这则记载,在笔者看来,是所有有关战国之“战”历史记录中,最为震撼人心的。

“吴起为将军,与最下等的士卒同衣食,晚上睡觉不设席,行军时候不骑马,还亲自背着军粮,与士卒分担劳苦。士兵中有人生毒疮,吴起为他用嘴吸出毒疮里的脓汁。那士兵的母亲听到此事就哭了。有人说:‘你的儿子是士兵,而将军亲自为他吸吮脓汁,你为何还要哭?’母亲说:‘不是这么回事啊!从前,吴将军也曾为孩子他父亲吮吸过毒疮里的脓汁,为此,后来他父亲就不停地拼命作战,最后死于敌手。现今吴将军又为儿子吮脓,我不知道儿子将会在何处战死啊!’”

同类推荐
  • 雄霸西洋

    雄霸西洋

    意外穿越到大明洪武年间的特种兵文朔在大明朝混的风生水起,泡美女、杀倭寇、造船出海、征服蛮夷、数银票数到手软……就连皇帝的妹妹竟然是也不放过,谁会想到他竟然是个假太监呢?
  • 清客

    清客

    一笔好字不错,二等才情不露,三斤酒量不醉,四季衣服不当,五子围棋不悔,六出昆曲不推,七字歪诗不迟,八张马吊不查,九品头衔不选,十分和气不俗——溯流五百年,体验遗失久远的生活趣味,贼道三痴倾情力作——《清客》。
  • 大国的疤痕

    大国的疤痕

    《大国的疤痕》是耻辱的巨柱,国土问题永远是一个国家最敏感的神经。放眼望去,大好河山满目疮痍。19世纪中叶,铭刻历史惨痛的一页;《大国的疤痕》是世纪的警钟,振聋发聩,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讹诈、抢掠、赔款、割地纷至沓来,发人深省。蜿蜒曲折的国界犹如华夏民族的血脉,雄奇壮美的山川撑起炎黄子孙的脊梁
  •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

    这是抗日战争中足以令每一个中国人自豪的事件,也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对抗战做出的卓越贡献之一。《细节见证历史·抗日战争》之《百团大战》着重从中国抗战最艰难时期的大背景——1940年的中日对峙态势、国际局势特点和中国国内形势出发,来进一步凸显百团大战的意义。正面战场四次会战的失利,令中国民众抗日士气受挫;由于看到抗战胜利的可能性大增,蒋介石认为日本迟早必败而又动起反共的老念头……在这种形势下,百团大战打破了“囚笼”,鼓舞了士气,表达了决心,也击退了国民党的反共企图。百团大战就像一把剑,划破了日军的“囚笼”,也划破了笼罩在中国抗日军民头上的阴霾。
  • 史记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史记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史记》名列二十四史之首,是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通史,为纪传体史书的创始。《史记》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其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余字。内容浩繁,艺术精湛。因其在史学和文学两大领域的卓越成就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为了帮助青年朋友学习历史、增长智慧,《史记鉴赏》选取了包括述事、人物、议论、典故在内的章节予以注释、翻译,鉴赏精辟,深入浅出。文白对照,译文精微,详而不繁,阅读方便。
热门推荐
  •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所收的文论基本上均与所谓“学理”有关,但行文的方式不是学术性的“论述”,而是随笔式的“漫议”——如杨燕迪教授对音乐审美、音乐理解、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价值判断等问题的议论,以及对相关艺术问题甚至音乐学学科问题的思考。本来,这都是些相当“古板”甚至“深奥”的话题,但杨燕迪教授想试试能否用相对轻松的笔调来触及——因为在他的想象中,这些文字的读者是普通爱乐人。思考,以及与思考紧密相关的读书,其实是带有快感的,但在很多时候思考和读书被搞得很无趣。《何谓懂音乐》所收录的文章及相关书评和书序可被看作是杨燕迪教授的某种个人努力——希望在思考和读书过程中保持乐趣。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倾世宠妃:因缘劫

    倾世宠妃:因缘劫

    她是天界掌管百花的仙子,他是掌管天下六界的天帝。他们从小一同长大,青梅竹马,约定今生。可是,因为阴谋他忘记了关于她的一切。她是河边弃女却生的一副绝世容貌,他只是人间将军,却掌管皇帝的生杀大权。一次偶然的英雄救美,为他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她是娇俏的农家女,过着物质贫穷却精神富足的生活。他是百年药宗的继承人,因为某人错点鸳鸯谱的误会,让他们结识。缘起缘灭,她的姻缘到底该何去何从,是霸道桀骜的他,是俊美傲娇的他,还是温润美好的他?
  • 总裁不好惹

    总裁不好惹

    花絮——管家小心翼翼地说道:“杜少,未来少奶奶在君子阁。好像,忘记了今日是订婚仪式!”君子阁?全城服务最好,名气最高的鸭店?!管家的嘴角微微抽搐着:“杜少,未来少奶奶包下了一名少爷,真的很贵!”一晚上五万?这个女人失心疯了吧!他很怀疑。管家继续来报:“杜少,未来少奶奶为了那位少爷,打了一个女人!”争风吃醋?大打出手?女人果然是冲动善妒的动物!管家:“杜少,未来少奶奶要跟那位少爷私奔!”私奔?给他戴绿帽,她倒是不嫌丢脸,丢脸的人,是他!现在还不站出来,她真当自己不会采取行动?管家无力:“杜少,未来少奶奶还倒贴给那位少爷!”倒贴?等等,你怎么会知道?管家:“.”他杜圣衍发誓,不要再让他听到少爷这两个字!否则,他很有可能会当场掐死她!那个留恋在鸭店的女人,算是哪门子烈女,他看,是劣女没差!他要娶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女人?!正规介绍——林默默,沉默的名字,却不甘平淡的个性。她在世人面前,扮演着豪门乖乖女的角色,保守乖巧,但那却不是自己。一切的伪装,只因为,那遥不可及的伤痛。或许,她只是一个替代品。活着,也只是为了——赎罪。在黑暗的角落,她却是令人夺目的精灵,另有一个无人窥探的身份。林默默,是她,戴安娜,也是她。就算前面是龙潭虎穴,她也从不皱眉。在最痛的时候,她也从不呻吟。要她嫁给那个陌生的男人,她更不会拒绝。但是.当前面摆着她从来不敢企盼的爱情时候,她的心,却为何颤抖了?迫于跟那个狡猾的未婚夫度过的每一天,都是斗智斗勇,紧张刺激,因为她早就清楚,他的身份,并不是一个花花公子那么简单。在伪装彻底被揭开的时候,她是不是也该毫无留恋地消失在他面前,只因为,保留那最后的自尊?杜圣衍,杜氏跨国集团的总裁,总裁在他眼里,是副职,而正经事.那自然是及时行乐四字真言。不过,他却有着极强的经济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敛财算不上他的职业,只能当作兴趣。女人,他自然可以宠,却从来不爱。未婚妻,迫于家族压力,他自然可以纳入怀中,只要她可以忍受自己的到处留情,风流多情。只是,为何在抽丝剥茧,拆穿那个神秘的未婚妻身上,一层层的伪装,直到目睹那个最真实的她,他的心,居然也会疼痛?最后,她竟然放弃这一场爱情的游戏,想要从他身边逃离?他一定要她知道,惹上他,不是用一招人间消失,就可以彻底解决的!
  • 紫月银狐

    紫月银狐

    神魔自古势不两立,却逃不开宿命的安排……妖界至尊银狐王vs女娲后人洛月,不该交错的两人被宿命牵扯,身世的颠覆、情仇的跌宕、介于女娲魔族间的左右为难。从踏出苗疆的第一刻起,她的宿命便开始悄然转变,亲情、友情、爱情,是否愿意为一个面目全非的她而停驻?
  • 生活就像一本故事书

    生活就像一本故事书

    本书从古今中外的众多经典故事中精心选编了300多篇,它们或说理生动,或寓意深刻,或思想犀利,或耐人寻味。通过这些故事来阐述生活中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将来还要发生的种种的问题。愿书中的这些故事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抹亮色、一丝快乐,把难言的忧伤变为沉醉的美酒,把午夜的黑暗化为黎明的曙光,让我们的人生之旅变得格外轻松、欢快、达观。
  • 百年美联储

    百年美联储

    本书以美联储的百年历史为线索,叙述了美联储成立的历史背景、组织架构、运作方式,以及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影响。本书在美国金融博物馆提供的历史资料和《美联储100年》大型展览内容的基础上,由中国金融博物馆组织编著。以简洁、精炼、发人深省的笔调,配以珍贵历史图片,深入浅出地把这个金融帝国的独特性和巨大影响介绍给读者。
  • 这样做人没压力

    这样做人没压力

    本书讲的是为人处世中经常遇到、又不大容易解决的问题,类似问题带给人的压力,会渗透到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带来各种各样的负面影响。人不能没有一点压力,也不能有太大的压力。面对压力,你不能躲进桃花源里,以致“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聪明的做法是选择适应和改变,——既然不能逃避,就勇敢地与压力作斗争。
  • 天才宠妃

    天才宠妃

    【轻松小白,不喜误入!】正文两部均完结。初卷(第一卷,第二卷)故宫,一个有几百至上千年历史的古代建筑壮观,雄伟,神秘!嗯,稍微有点神秘过头了吧……参观累了,在古床上小憩片刻,醒来竟已面目全非??这个自然不是说长相,而是环境……人称才女,自诣为天才的她,来到陌生朝代想当然也要发挥其所谓天才的地方,玩转异世宫廷至于怎样的玩法,又会玩出怎样的结果——鬼才知道……【小番外及卷二剧透】第三卷卷二(第四-七卷)在去往遥月国的途中,她邂逅了月若云她生命中另一个重要的男人可是初见时,她却愣住了因为他长得很像那个人……-离开皇宫,远离了深宫争斗却也代表着要卷入另一个不同的世界江湖,是一个会让人忍不住爱上的名字曾经的公主被抓入大牢,阴差阳错的得到一身绝世的武功待知其原委时,竟被任命为江湖中人闻风丧胆的暗杀组织的门主??既然已有此一事,欣然接受并不困难只是——将其身份用于何处,或怎样处理这个组织……就是她自己的事了~~~卷三(第八,九卷)战场,金戈铁马,硝烟弥漫——多少英雄魂断于此?又有多少故事被埋没其中?宫廷是不见血的,隐晦意义上的战场,她一直都深信不疑可是——当来到真正的战场,她才了解到其之残酷无情,是宫廷争斗永远无法比拟的一场无法阻止的战役,战鼓雷鸣之中的肃杀之声——那曾几何时,在繁华都市中轻松度日,洁白如纸的人也在如此境况中,在手中沾染了鲜血,再无法回到从前……-(-完结卷-第十卷)而面对可以再次回到自己生活时代的机会……她能否挥挥衣袖,走得潇洒?【第十一卷-宠妃总番外】————————————————此文,主线偏向轻松型,也许往后面点会有些看似虐的地方,但绝对不会很过分!因为wo不太习惯写虐文,因此不喜虐的亲可放心看……喜欢虐文的亲们,wo只能说,下次若尝试写虐文,再请你们看吧这次若不介意,不妨看一看《天才宠妃》,也许会有意外收获呢??*****总的来说,本文轻松中带点正经,正经中又带点俏皮?当然,俏皮中也偶有危机!感情上伴随着些许淡淡的忧伤……————————————————
  • 绝对新闻

    绝对新闻

    《发展日报》记者站长高扬,河东市委书记韩顺,伟业集团总裁康伟业,这三个工作性质不同,性格各异,追求有别的记者、官员、企业家,因河东市发展改造而相互纠结在一起。通过环境踏查,矿难暗访,瓦斯爆炸,拒金拒色,婚外恋情等一个个扣人心弦,惊险刺激,香辣色艳的故事片段,展现了官场上的貌合神离,勾心斗角;商场上的尔虞我诈,见利忘义;情场上的侠骨柔肠,剑胆琴心……揭示鲜为人知的新闻内幕,为我们呈现了纷繁复杂的社会万象和市井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