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500000048

第48章 (2)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檀弓》:“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贡问之,曰:‘子之哭也,一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一句结出。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此小文耳,却有许大议论。必先得孔子“苛政猛于虎”一句,然后有一篇之意。前后起伏抑扬、含无限悲伤凄惋之态。若转以上闻,所谓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真有用之文。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楼,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偻,伛病也。隆然,高起貌。橐驼,即骆驼。○以上先将橐驼命名,写作一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何为书其乡,只为欲写其在长安,长安人争迎也。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家富人为观游种树行乐。及卖果者,种树谋生。皆争迎取养去声。○争相迎取驼于家而养之。视驼所种树,或迁徙,无不活,无不活,双承“种”与“迁”。且硕茂,蚤实以蕃。其树大而盛,其实蚤而多。○活外又添写此一句。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又反衬一句,伏后文。有问之,对曰:“橐驼自谓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折一笔。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一篇之意,已尽于此。凡植木之性,承其“性”字。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此四“欲”字,本性欲也。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侍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莳,种也。○此段是畅讲“无不活”三字理。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蚤而蕃之也。耗,损也。○此段又反复“硕茂蚤蕃”四字理。○以上只浅浅就植木上说道理,从孟子养气工夫体贴出来。他植者则不然,一句提转。上言无心之得,下言有心之失。根拳而土易。拳,曲也。易,更也。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此段明“他植者莫能如”一句理。○以上论种树毕。以下入正意,发出议论。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管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总提一句,下就“他植者则不然”一段摹出。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镬,蚤缫而绪,蚤织而缕,缫,绎茧为丝也。缕,布缕也。字而幼孩,遂而鸡豚。’字,养也。遂,长也。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去声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写出俗吏情弊,民间疾苦,读之令人凄然。

问者嘻曰:“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传其事,以为官戒也。一篇精神命脉,直注末句结出。语极冷峭。

前写橐驼种树之法,琐琐述来,涉笔成趣。纯是上圣至理,不得看为山家种树方。末入官理一段,发出绝大议论,以规讽世道。守官者当深体此文。

梓人传柳宗元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裴封叔,名王韦。子厚之妹夫。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梓人,即木匠。款,叩也。隙宇,空屋也。佣,役于主人以代租也。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寻,八尺。引,十丈。寻引,所以度长短。砻,砺石。斫,刀锯斧斤之属。○出语便作意凝注。问其能,曰:“吾善度铎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嗣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大半焉。”以此言语代叙事。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故作一折。

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秽群材,会众工。委,蓄也。○写梓人一。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写梓人二。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写梓人三。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写梓人四。其不胜升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写梓人五。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写梓人六。既成,书于上栋《易》:“上栋下宇。”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写梓人七。余圜圆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圜,惊视也。○句句包含下意,摹写甚工致,“既成”数句,尤极含蓄,为下文张本。

继而叹曰:转笔。彼将舍其手艺,照“不居砻斫之器”。专其心智,照“所职寻引规矩绳墨”。而能知体要者欤?“体要”二字,是一篇之纲。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又就“专其心智”句,写作二层。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物,事也。○连下三“者”、“欤”字赞美,方转入正意,如黄河之流,九折而入海,何等委曲。以下将梓人一一翻案。

彼为天下者,本于人。其执役者,为徒隶,为乡师里胥。其上为下士,又其上为中士,为上士。又其上为大夫,为卿,为公。离而为六职,判而为百役。此以王都内言。外薄四海,薄,迫也。有方伯连率同帅。○《礼》:“王制,千里之外,设方伯。又十国以为连,连有帅。郡有守,邑有宰,皆有佐政。其下有胥吏,又其下皆有啬夫、版尹,以就役焉。汉制:乡小者,制啬夫一人。版尹,掌户版者。○此以王都外言。犹众工之各有执技以食力也。犹众工一。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记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犹梓人二。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犹梓人三。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不苩眩能,不矜名,不亲小劳,不侵众官,日与天下之英才讨论其大经,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犹梓人四。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单承一句,侧出第五段,句法变化。

相道既得,万国既理,天下举首而望曰:“吾相之功也。”后之人遁迹而慕曰:“彼相之才也。”士或谈殷周之理者,曰伊、傅、周、召,其百执事之勤劳而不得纪焉,犹梓人自名其功而执用者不列也。犹梓人五。○以上阐相道之合梓人处,凡五段。文势层叠、措词有法。大哉相乎!通是道者,所谓相而已矣。一赞作总结,即宕起“不知体要”一段。

其不知体要者反此。以恪勤为公,以簿书为尊,苩能矜名,亲小劳,侵众官,窃取六职百役之事,听听银于府庭,而遗其大者远者焉,所谓不通是道者也。听听,犹,辨争貌。犹梓人而不知绳墨之曲直,规矩之方圆,寻引之短长,姑夺众工之斧斤刀锯以佐其艺,又不能备其工,以至败绩。用而无所成也,不亦谬欤!此就上五犹梓人意,反写一段。文字已毕,下另发议。

或曰:“彼主为室者,倘或发其私智,牵制梓人之虑,夺其世守而道谋是用,虽不能成功,岂其罪邪?亦在任之而已。”《诗》:“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言筑室而与行道之人谋之,人人得为异论,不能有成也。○此以主为室者,喻人君之任相当专一意。余曰不然。夫绳墨诚陈,规矩诚设,高者不可抑而下也,狭者不可张而广也,由我则固,不由我则圮痞。彼将乐去固而就圮也,则卷其术,默其智,悠尔而去,不屈吾道,是诚良梓人耳。其或嗜其货利,忍而不能舍也;丧其制量,屈而不能守也。栋桡闹屋坏,则曰:“非我罪也。”可乎哉?可乎哉?此又从梓人上喻为相者,以合则留,不合则去,不可贬道,亦不可嗜利意。

余谓梓人之道类于相,故书而藏之。喻意正意,总结一句。

梓人,盖古之审曲面势者,今谓之“都料匠”云。审曲面势,出《考工记》。言审察五材曲直方面形势之实也。余所遇者,杨氏,潜,其名。住法亦奇。

前细写梓人,句句暗伏相道。后细写相道,句句回抱梓人。末又补出人主任相、为相自处两意。次序摹写,意思满畅。

愚溪诗序柳宗元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灌、潇二水,在永州府城外。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题前先借影二层。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宪宗朝,宗元坐王叔文党,贬永州司马。○提“愚”字作主。古有愚公谷,齐桓公出猎,入山谷中,见一老,问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引古作陪。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银,然,,辨争貌。应上两“或曰”。不可以不更平声也,故更之为愚溪。叙出名溪之故。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又就“愚”字生发。○二愚。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三愚。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四愚。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五愚。愚池之东为愚堂。六愚。其南,为愚亭。七愚。池之中,为愚岛。八愚。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总结“愚”字一笔。○叙出八愚,亦极错落,指点如画。

夫水,智者乐效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概,○一。又峻急多坻池石,大舟不可入也。小曰纸。○二。幽邃岁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三。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此段明溪之所以为愚。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胃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余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是为真愚。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余得专而名焉。此段明己之所以名溪。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与上“其流甚下”一段抑扬对照。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瘦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与上“违理”“悖事”一段抑扬对照。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上声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鸿蒙,元气也,一云海上气。老子:“听之不闻,名曰希。视之不见,名曰夷。”○将己之愚、溪之愚,写作一团,无从分别,奇绝妙绝。于是作《八愚诗》,记于溪石上。仍收转八愚,作结。

通篇就一“愚”字,点次成文。借愚溪自写照,愚溪之风景宛然,自己之行事亦宛然。前后关合照应,异趣沓来,描写最为出色。

同类推荐
  •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为《伤寒杂病论》中一部分,共3卷25篇,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专门研究杂病的医学专著,与《伤寒论》一起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准则,被后世推崇为中医经典著作。清代徐彬将其整理编次为24卷(原书分3卷),每卷列一种病证,文中有注有论,注释简明,论辨精当,引经析义,见解独到,密切联系临床,特别注重脉证辨析,揭示脉证规律。本书根据《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参考清光绪五年(1879)扫叶山房藏版点校而成。
  • 焚书

    焚书

    《焚书》是明代思想家李贽“异端”儒学的结晶,是反理学、反传统、反教条的檄文。它启迪与鼓舞了当时及后来的进步学者,对人们解放思想,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而被统治阶级视为洪水猛兽。
  • 伤寒论(四库全书)

    伤寒论(四库全书)

    在中国医学史上,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可以称得上是时代的著作。中国医学的肇始期可上溯几千年,至此,才理法方药大僃,为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因其滋养,产生了精彩纷呈的各种医学流派。《伤寒论》篇什不过十卷,然包罗宏富,精微玄妙,常读常新,帮后世彦各骋其智,祖述推演以探求仲景深意者,层出不穷,著述不下数十百家,为杏林增色不少。本书对《伤寒论》进行了全面的点校,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伤寒论注释、伤寒明理论、伤寒论方。
  • 劫中得书记

    劫中得书记

    《劫中得书记》乃郑振铎先生在抗战烽火劫难中搜求古书之记录,其间种种为之欢喜为之愁之行状,为灾难中的祖国保存文化薪火之情思,无不怦然动人。这是一幅真正的爱书人的绝美的自画像。
  •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鸿蒙邪君

    鸿蒙邪君

    吞噬天地灵丹,修成霸世魔体,秒杀荒古魔兽,挑战远古众神。废柴大少郭慕受尽嘲讽,一次机缘唤醒神秘血脉,从而一飞冲天!杀贵族,灭强者,纵横天下莫敢不从!调戏调戏诱惑妖姬,勾搭勾搭豪门圣女,推倒众多绝色佳丽,祸害万千清纯少女!
  • 望族夫人

    望族夫人

    大家族长女叶婉心,心灵手巧,聪明能干。却在家中爹不疼,娘不爱。大婚之日,被父亲锁在屋中,让亲妹妹替嫁。她苦咽泪水,默默接受命运!家族生意危机,她被对方要求联姻。父亲又想故伎重演,却被未婚夫当场戳穿奸计。原本以为只是一场金钱利益的交换,没曾想到这个丈夫却对她处处维护,小心呵护,宠溺无边!片段一:新婚之夜,他掀开她的红盖头,看清了她的模样,一直紧绷的脸才缓缓的舒展开。“反正都是联姻,你娶谁不是娶?新娘都送到你家门口了,为什么还要退回来?”她仰起头,清冷的眸光里没有一丝温度,说出话也极尽嘲讽!他潸然一笑,伸手勾起她的下颌,性感的双唇微启,“我的屁股都被你看了,难不成你还想赖账么?我金世修从一开始要娶的人就是你,也只能是你!”片段二:夜里,他早早上床歇息,只是临上床前却灭了她的灯,抢了她的针,扔了她的线。“这幅图是明天要用的,我今晚上必须做完。”她满脸怒气,双目瞪圆愤愤的吼道。他双手环胸,笑容满面,缓缓开口,“今天的事都还没做完,怎么就惦记着明天了?”“我今天还有什么事没做完?”她仔细的回想着。他突然上前捧着她的脸颊,在她脸上偷香一记,坏坏的说道,“身为妻子,每日伺候你的丈夫是你的必备功课,这么重要的事怎么能忘记呢?”“金世修你这个无赖,放开我…”蜡烛灭,黑暗中,黑夜的妖娆之花慢慢的绽放,散发着阵阵的幽香!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恶魔首席霸道爱

    恶魔首席霸道爱

    迫不得已,她改名换姓,却迎来了他的强力出击。他害的她被赶出家门,害的她学业无成。每每闭上眼睛,她的眼前就会出现那噩梦一样的七天。因为爱她,他愿意付出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因为爱她,所以监视她的行动,不让她遇到危险。要不到的答案,她选择不要。
  • 藏地密码2

    藏地密码2

    一部关于西藏的百科全书式小说!了解西藏,就读《藏地密码》!十年经典,强势回归!火爆热销10周年!数千万粉丝的真爱之选!极限爱好者的探险经典。这是一个西藏已经开放为全世界的旅游胜地却依旧守口如瓶的秘密——公元838年,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登位,随即宣布禁佛。在禁佛运动中,僧侣们提前将宝物埋藏,随后将其秘密转移,他们修建了一座神庙,称为帕巴拉神庙。随着时光流失,战火不断,那座隐藏着无尽佛家珍宝的神庙彻底消失于历史尘埃之中……1938年和1943年,希特勒曾派助手希姆莱两次带队深入西藏;上世纪60年代,斯大林曾派苏联专家团前后五次考察西藏,他们的秘密行动意味深远,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目的。多年之后,藏獒专家卓木强巴突然收到一封信,里面是两张远古神兽的照片……不久后,一支由特种兵、考古学家、密修高手等各色人物组成的神秘科考队,悄悄出发,开始了一场穿越生死禁地的探险之旅,他们要追寻藏传佛教千年隐秘历史的真相……西藏,到底向我们隐瞒了什么?
  • 推理要在晚餐后

    推理要在晚餐后

    众所周知,福尔摩斯是个了不起的大人物,因为每一个扑朔迷离、疑问重重、案中有案的案件,经他手之后都会水落石出。在惊呼原来如此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扪心自问一下:我能够做到吗?其实,通过侦探思维游戏培养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想象力,效果最为显著。本书所收集的精彩迷人的侦探思维游戏,专门训练你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判断力、想象力及创造力,相信一定能使你在玩乐中越变越聪明。
  • 一等废妾

    一等废妾

    卷四:乱世英雄。江山仿如画,奈何三分天下,国将战谁能一统江山,战不断兄弟血泪无憾,三国乱乱世辈出好汉,纪烽火辜负多少红颜,风云变色群雄争霸交锋谁名扬!兵临城下蓦然回首,却见血色沙场中,那人衣衫翻飞,白衣蹁跹,淡笑,明媚灿烂如旭日,耀眼夺目胜星辰,从容不迫,怏怏气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情有情,无爱亦爱。郁郁黄花,笑映苍苔。顿首静兮,忧思满怀。月光如水,洗我尘埃。悠悠时空,任我徘徊。看庭前花开花落,荣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一念心清静。莲花处处开。一花一净土。一土一如来——————————————————强推好友文文:《狂妃,染指天下》《重生之千金绝色》《霸宠多金妻》《血妻》《望门丫鬟》——————————花落谁家——————————————————大爱【楚子轩】由【亲亲孙雨涵】抱走大爱【魏子谦】由【亲亲魅夜寒星5】抱走大爱【风清阙】由【亲亲北雁米露】抱走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再谈国民性

    再谈国民性

    《再谈国民性》主要关注近代中国的君臣、军阀、精英、老百姓等的所作所为。张鸣先生深挖这干人留下的历史碎片,以第三者视角重新审视,既不漂白,也不抹黑,尽可能还原各路历史人物的面貌,再现当时大小事件的实况,让更接近真实的国民性浮现出来。不了解近代中国的国民性,就难以了解现在的中国。张鸣先生所述所论,皆从为人处世常识出发,用意想不到的角度观察,以举重若轻的口吻揭示历史中为人忽略的扭曲之处,说理透彻、思想厚重,让人从中读出一份历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