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3200000019

第19章 真谛(7)

真谛对他说:“我知道自己的因缘就要尽了,北山就是今生的最后一站。如今两论已译,弟子们也可登坛说法,所以,我才想来这里静待缘尽之时。我的因缘如何,旁人是很难知晓的。纵使你们的精诚所感,也不会使这种因缘有多大的变化。不过,你们既已这般认真,我也只好再随眼下之缘,但是,还请你们允许师父在这里留住几日。”

众人一听,心中的石头才落了地。当下,欧阳纥便留下几名卫士守护,其他人员才各自回城。

智恺等弟子回到城中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次日,他们聚集在智慧寺讨论此事。智恺说:“大师乃一代高僧,自当有种种神通,能感知自己的未来,也不是件奇怪的事情。记得在晋安时,大师曾手指西北方,预言在我等寂后,将有一大国从那里兴起,统一中土,盛弘佛教。又据说大师当年在制旨寺内手植菩提树一棵,并预言一百二十年后有一开士当于其下说无上佛法,度无量众生。虽然现在尚无法验证,但大师既然这样说,正说明大师早就有预知的神通。所以,如今大师所说,很可能还是真的。当然时间还难确定,近些一年半载,远些三年五年,都说不准。”

法泰、僧宗建议说:“还是请师父再开译业,或者请他登坛说法,这样不但使大师感到充实,不至于再上北山,而且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接受大师的教诲,对师父、对佛法、对我们都有好处。”

慧忍对京城的情况比较熟悉,他建议道:“若能请大师去京城讲经,弘法事业必能掀起一个高潮。”

智恺、僧宗当即表示同意,他们认为:“尽管前几年大师执意离开京师,后来也屡次拒绝了入京的邀请,但现在情况变了,有我们这些人协助师父弘法,不愁唯识学说在京城推广不开。”

于是,在第二天,僧宗、法泰便带着新译的经典北上京城,上奏两年前即位的伯宗皇帝,促其下诏邀请大师人京弘法。又过了一天,弟子们接真谛回到城内王园寺居住。对于弟子们的安排,真谛也表示了同意。他想,在有限的生命之中作尽可能多的工作,总比深山隐遁、静待缘尽要好。至于北上京城之事,他虽然已不反对,但对此却不抱多大希望。他觉得,若朝廷和京城名僧能接受这种新的学说,那就把弘法的阵地移到京城,这总比局限在岭南一隅之地为好。

真谛大师在王园寺住下后,一边休养并等待僧宗、法泰从京城的归来,一方面也继续翻译一些小本经论。

转眼问到了公元568年的八月。广州,这座热闹非凡的古城,如今完全包裹在一片热浪之中。从江水里蒸发而出的腥气,夹杂在热风之中,弥漫到城市的各个角落,无精打采的树木花草随风摆动,好像在无可奈何地摇头叹息,一声高过一声的蝉鸣,更增添了古城的烦嚣。

王园寺内一片寂静。昏昏暗暗的禅房内,真谛大师双眉紧锁,正在思考着什么。这时,从门外进来了两位僧人。真谛一看,不由得喜出望外。原来他们就是北上京城的僧宗和法泰。

僧宗和法泰向大师行过礼后,便将北上京城的情况完整地学说了一遍。

原来,僧宗和法泰进京之后,先到各大寺中拜访了诸位名僧,并将真谛大师在岭南翻译的《摄》、《舍》二论及一些主要的唯识经典呈给他们过目。然而,这些人不是热衷于《涅盘》和《成实》,就是醉心于《三论》和《般若》,对唯识之法毫无兴趣。僧宗、法准又想了一个变通的方法,于是告诉名僧们说,真谛大师不但精通唯识之法,而且对《般若》、《涅粲》、《金光明》等也无不精通,所以,希望他们出面,建议皇帝诏请真谛大师入京弘法。可这些人知道,真谛大师偏宗《摄论》的唯识之学,怎么也不愿把京城这块弘法阵地拱手让给真谛。

不得已,僧宗和法泰又设法直接谒见伯宗皇帝。伯宗一听,得知那位名震一时的天竺三藏现在岭南弘法,而岭南在欧阳家族的长期驻守下,也着实令朝廷不太放心,把这样一位高僧争取过来,正是一箭双雕的美事。于是伯宗立即敕令京邑大僧正宝琼办理这件事情。

严格说起来,宝琼还是真谛入华后最早的弟子之一,当年在富春陆元哲宅翻译经典时,他就是真谛的主要助手。那时,国难当头,条件极为艰苦,宝琼与真谛同舟共济,苦心经营,相互配合得很好。后来真谛被侯景请去京城,而宝琼则继续逃亡。从此之后,师徒二人,天各一方,如今,真谛聚徒广州,偏居岭南,而宝琼则成为僧界最高领袖,已是声名盖世,无人能敌。

宝琼与真谛一样,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可两人在具体信仰上,却有很大的不同。宝琼好中观,是讲空的;真谛好唯识,是讲有的。空与有虽说是圆融无碍的,但毕竟在某种程度上又是对立的。所以,尽管宝琼难忘师徒之情,但在真谛入京之事上,还是犹犹豫豫。

这时,京中的一些名僧们听说此事,纷纷表示反对,终于有一份奏折送到了伯宗皇帝那里。其曰:

真谛三藏景行澄明,器宇肃清,不愧为一代高僧。然岭表所译众部,多明无尘唯识,言乖治术,有蔽国风,不隶诸华,可流荒服。还望皇上慎之。

伯宗是位仁弱暗昧的皇帝,他接受了名僧们的建议。这样,真谛入京的计划便失败了。

对真谛来说,这一结果虽说也在预料之中,但依然使他感到十分伤心。真谛回想起自从跟随安慧大师修习唯识之后,曾立下终生弘扬师说的誓愿。可在天竺弘法未久,便遇缘去了扶南;而扶南法化初开,却又应邀来到中土;刚要传译经论,不料又身罹国难。二十几年来,在中土屡遭挫折,好不容易在广州稳定下来,自己的译经事业才有了初步的开展。原指望唯识之学在广州生根后,能遍传中土,可如今看来,这依然是不可能的。几十年的艰辛,换来的竟是“言乖治术,有蔽国风”的评价和“不隶诸华,可流荒服”的处置,这对于一个终生献身弘法事业的人来说,是多么的心痛!

北上京师的计划失败了,而岭南的情况也并不那么乐观,一次更严重的打击,伴随着弥漫天际的闷热,就要降临到这位大师的头上了。

八月二十日,王园寺的一处禅房内,真谛大师烦躁不安,坐卧不宁。法泰、智休赶紧搀起大师,来到院中散步。

“天空这么阴沉,简直就要塌下来了。”真谛望着昏黄的天空,露出一副忧虑的神情。

“下过一场雨就会好的。”法泰安慰道。

“欲哭无泪啊!这种日子何时才能结束!”真谛不知是在说天气,还是在说自己。因为连日的阴沉却未带来一滴雨水,这与大师说的欲哭无泪也是贴合的。

三人都陷入了沉默。院内也是湿热难耐,真谛又开始向禅房走去。法泰、智休紧跟在两旁。忽然,山门那边匆匆地跑进一个人来。还没等真谛看清是谁,只听那人大声叫道:

“师父!师父!智恺……智恺……”那人已是上气不接下气。这时,他们都看清楚了,来人是法准。“智恺?智恺他怎么了?”真谛急切地问道。“智恺师兄……圆寂了!”“什么!?”真谛大吃一惊,顿时便愣住了。

智恺早在始兴时期便成为真谛译经事业的得力助手,此后,他一直追随真谛,协助弘法,与师父一起闯过一道又一道难关,可说是历尽磨难,功勋卓着。特别是来到广州之后,师徒在佛学思想上真正沟通,彼此心领神会,配合更加默契,迎来了真谛译经生涯中最辉煌的一页,为唯识、俱舍学派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几乎真谛所译的每一部重要论书,都是由他作笔受的,特别是《摄》、《舍》二论的翻译,更饱含着他的心血。可以说,没有智恺,真谛的译业将黯然失色。从今年二月开始,智恺应僧宗、道尼、智敷等人的请求,在智慧寺开讲俱舍之法,同堂听受者多为高僧名士,一时间,智慧寺成为岭南弘法的中心。

真谛抚胸哀恸,泣不成声。

几天后,智恺的遗骨安葬于广州西阴寺南岗。

一场大雨之后,广州已不像前几天那样阴沉昏暗,但天空依然是浮云弥漫,热烘烘的温风还在不时地吹着。真谛送走智恺之后,没有再回王园寺,而是与法准等人一起留住在智慧寺内,因为这里是他最得意的弟子智恺倒下的地方。

如今的智慧寺已是一片沉寂,人们再也听不到智恺那清远微妙的讲演,持续六月之久的讲坛就这样塌了下来。

这一天,真谛一个人悄悄地来到讲经堂内。他静静地伫立在那里,想像着往日的弘法盛况。那时,大德云集,名士荟萃,法鼓擂动,梵音远扬,而如今,除了高高的法座,和密密麻麻的蒲团外,讲经堂内空空荡荡,一片寂静。

“法将断矣!”真谛不禁哀叹道。

真谛拖着古稀之躯,蹒跚在萧瑟的小道上。智恺从这里倒下,难道自己也要倒下去吗?讲经堂里的法音断了,难道其他弟子不能传灯承瓶吗?新法不能广被中土,难道永远珠沉海底吗?

不!绝不!

这是一个寂静的夜晚。雨在轻轻地下着,智慧寺陷于一片漆黑之中。然而,此时的智慧寺并没有在凄风苦雨中消沉,也没有在一片漆黑中昏睡。在一间极普通的僧房内,烛火通明,佛像庄严,香烟缭绕,幡幢低垂。一条乌黑发亮的供桌上,香炉排列,供养齐全。一副肃穆之气,直袭人心。

这是法准居住的僧房。此时,真谛大师一脸严肃,静静地趺坐在禅座上。弟子们恭恭敬敬地伫立在一旁,他们是法准、僧宗、道尼、智敫、向法师、法泰、曹毗、慧忍、僧忍、慧侃、智休、慧旷等,共十二人。

真谛大师开口说道:“为师今晚叫大家来,是有几句心里话要给你们说。”

众弟子见师父如此严峻,都恭敬合十,同声说道:“弟子恭候师父开示。”

“为师已逾古稀之岁,深恐不久于人世。然所弘之法,乃佛陀之真义,度世之正教,自当相垂千古,万世不绝。为师承法于安慧,曾发愿终生弘扬,然不幸屡遭挫折,致大法受阻,囿于岭南,诚可谓宝镜蒙尘,珠韬光彩,为师实难瞑目!如今智恺爱徒往生他土,经堂法音业已断绝,圣教再度临危,为师不禁惶惶。诸位跟随老衲多年,同参共修,已知法味之醇厚,正教之美妙,但不知在自修之同时,是否有广泛传扬之宏愿?”

众弟子一听,急忙回禀道:“大师多虑了,我们追随大师多年,幸蒙教诲,皈心大法,自当承大师之衣钵,传大师之法义。大师所传新法一定能越出岭南,遍传中土,世代不绝!”

话音刚落,真谛便铿锵有力地说:“那好!就让我们在佛祖面前焚香盟誓,共传香火,力弘正法,矢志不渝!”

屋内的气氛更加肃穆,更加庄严。

法准立即上前摆好香案,点燃了香火,然后双手举起,慢慢地走到真谛大师面前。真谛大师合十当胸,接过香火,来到佛像前面,深深地拜了几拜,开口说道:“佛祖在上,弟子真谛,皈心正法,誓弘《摄》、《舍》,矢志不渝!”

真谛盟誓完毕,将香火传给法准。法准合十致礼,接过香火,在佛前拜了几拜,开口说道:“佛祖在上,弟子法准,皈心正法,誓弘《摄》、《舍》,矢志不渝!”

香火又经法准传到僧宗手中,再由僧宗传到道尼手中,依次传递,法泰、智敫、向法师等共十二人都分别在佛前盟誓,发愿力弘《摄》、《舍》二论,令无断绝。

真谛严峻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广州城的弘法活动又掀起了一个高潮。真谛大师不顾古稀高龄,忍着日甚一日的病痛,毅然决然地登上了弘法的讲坛。这个讲坛,就是智慧寺中智恺倒下的那个讲坛。如今,真谛大师倒是在继承智恺的未竟之业,他所开始讲的,正是智恺倒下时中断的地方,即《俱舍义疏》的《业品疏》等九卷。

法鼓又擂起来了,梵音又响起来了,智慧寺讲经堂内又是大德云集,名士荟萃。公元569年正月十一日,对岭南、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佛弟子来说,都是一个值得永远记住的日子。这天,真谛还像以往那样,在法泰的帮助下,登上讲坛,演说俱舍法义。今天来听讲的人特别多,平时可坐几百人的大殿被挤得满满的,几百双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大师,几百颗心灵跟随着大师的话语一起跳动。

大师继续地讲着,时辰已到了正午。突然,真谛觉得眼前的经文变得模糊起来。他觉得不妙,刚想叫法泰,可身体却不听指挥,身子向右一斜,倒了下去。

“师父……”法泰几步跑上前去,将师父抱起。

“大师,您怎么了……”台下的僧俗急切叫了起来。

法泰和智休立即将真谛大师抬回房中,平放在床上。大师睁开眼睛,看见这些正在哭泣的弟子,心里难受极了。他费力地说:“师父不行了,你们快把僧宗、道尼他们叫回来。”

法泰马上作了安排,还派人到州府向刺史欧阳纥作了报告。

真谛躺在床上,让智休将房中堆着的那一摞摞经文整理好,再将他从天竺带来的尚未来得及翻译的经文,也放在旁边。智休明白师父的用意,他是想让弟子们明白他们所面临的弘法任务。

真谛此时的心情十分复杂,有满足,也有遗憾,有快慰,也有悲伤。他默默地回忆着自己踏进中土之后所走过的路,苦辣酸甜一起涌向心头。

就在这时,僧宗、道尼、法准、智敫、曹毗等人,以及广州刺史欧阳纥和州府中的一些主要幕僚都赶来了。他们默默地站在师父的面前,看着师父那痛苦沉思的神情,有几个人已忍不住抽泣起来。

哭声惊醒了真谛。他见来了这么多僧俗弟子,极力振作起精神,示意他们坐下,说:“师父的一生你们都清楚,除了近几年在广州能得到相对的平静,前几十年都在漂泊动荡中生活,可师父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都挺过来了,不仅留下了这些经文,而且还有了你们这些好弟子。我走后,你们的路还很长,你们要记住佛陀教给我们的真理,只要努力,总会有收益的。”

说到这里,真谛喉咙好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似的,连气都喘不上来。法泰赶紧给师父端上一碗茶,小心翼翼地喂给师父,可怎么也喂不进去。

法泰放下茶碗,用手一摸师父的胸口,不禁大吃一惊。

“师父,师父……”法泰大声喊着。

大师慢慢地合上了眼睛,静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

天上的云止住了,林间的风停下了,僧俗们的心都碎了。

第二天,广州僧众数千人在北山潮亭,为大师举行了隆重的荼毗仪式。他们在山坡上架起了柴堆,将大师的遗体安放在上面,然后将干柴点着。熊熊大火燃烧了起来,鲜红的火焰,将真谛大师的灵魂托起,让微风轻轻地吹向天空,飘向那极乐的世界……

同类推荐
  • 梁启超传

    梁启超传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是青春中国诞生的第一口呼吸;他的《变法通议》是一新文化向旧文化宣战的第一把利剑;他的“小说界革命”的尝试为腐朽的旧文学注入第一支兴奋剂。他力主变法却踏上流亡之路;他推行共和体制却步履艰难;他指挥讨袁护国却遇重重阻拦;他与康有为同为戊戌干将,却最终分道扬镳……
  • 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辽、西夏、金在建立自己本民族的政权中,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如本书中叙及的阿保机、阿骨打、萧太后等。正当中原地区出现宋金对峙、纷争不已的时候,我国北方的蒙古族开始崛起于漠北高原。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公元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灭亡了南宋,统一了全国。
  • 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

    精选了丘吉尔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吴三桂降清

    吴三桂降清

    吴三桂,集明清改朝换代诸矛盾于一身,反复无常:先由明入清,助清夺天下,功高震主;后反清自立,威震华夏。他不断改写历史,最终自取灭亡。《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吴三桂降清》是吴三桂丰富多彩的人生翔实记录,是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说到底,就是一部人生教科书,它给人的警示和启迪,不知要用过多少口头说教!
  • 苏东坡旷达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苏东坡旷达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热门推荐
  • 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少东的甜心

    少东的甜心

    T省繁华的都市,中午时分,街道上尘嚣汽鸣,车水马轮,炎日的天空更是给人们增添一股莫名烦燥,隐藏在人们心底的恼火随着与温度共鸣,夏依一身清新明快的黄色印花裙,曼妙的身形站在人群里十分显眼,飘逸的长发高高束着马尾,肩背小包,装扮娇俏可人,她一边吸着冰冻奶茶,灵活的大眼一边耐心的数着对面的绿灯的数字,今天对她来说,可谓是喜事连连,早上刚刚接到应聘通知,中午又接到从美国回来的好友电话,双重喜事,……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会飞的耳环

    会飞的耳环

    丢了一只耳环,菲菲在房间唱歌时感觉有一个幽灵般的黑影在身边绕。竟然有两人同时投案,本书是由董恒波编著的《会飞的耳环》,是神探小鹰校园幽默推理小说系列丛书之一。突然。奇怪的事发生了,谁真谁假呢?,菲菲发现她的耳环不翼而飞了。逐一盘查中,嫌疑人小娟和顾老板竟然一口承认是自己偷了菲菲的耳环。《会飞的耳环》的故事内容如下:歌星菲菲住进了七星大酒店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狂妃弃情

    狂妃弃情

    “不过就是一个女人而已,别说若是她一支舞就能消除两国的紧张,就算要她的命,我也会毫不犹豫。”无所谓的话语从窗内传出,透漏着里面的人有多么的不在乎口中的女人。一句话如一把利刃,刺透了窗外的她。那绝情的话语抹煞了她心底仅剩的一丝奢望。凄然一笑,轻抬衣袖抹掉眼底的浓浓的痛楚与湿润,眼神变得清明如冰,轻移脚步远离了那扇木格子窗。为什么在伤她的同时,他们还能谈笑风生?难道,就只因她的命不如他们的高贵?那一天,女子绝世的惨白面容、让人心魂欲碎的舞姿惊动了京城,那一曲‘魂殇’让人每每想起,总会满心凄怆。不禁开始猜测,究竟是谁,竟让这美好的女子心碎如此?一曲舞罢,她双眸直视前方,嘴角微颤着勾出一抹凄然笑颜,抬起不知何时已满是伤痕的纤足,艰难却坚定的离去,在她踏过的雪地里留下触目惊心的赤红足印。从此,世间少了一个任人摆弄的女子,多了个足以灭国灭天下的女子。
  • 看见

    看见

    本书精选了阿来近年来创作的散文作品40篇,反映了其行走的经历和读写心得。其中,有对熟悉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风光的新观察,有对在病床上经历的点点滴滴的感悟,有对文学新的理解和自己作品新的反思。文字清新、朴素,充满了抒情的气质。读阿来的小说,就像在听他讲一个个美丽的故事和传奇;读阿来的随笔,则像走进他真实的生活和内心世界。
  • 别跑,爱情来了

    别跑,爱情来了

    人生只有走出来的没有,没有等出来的辉煌。所以,当爱情来了,别再逃跑,也别让你的爱人趁机逃跑,穷追不舍就是了……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