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9900000008

第8章 《诗经》汇通三题(《关雎》《葛覃》《卷耳》)(4)

按:《毛传》曰:“中谷,谷中也。”《孔疏》曰:“中谷,谷中。倒其言者,古人之语皆然,《诗》文多此类也。”《诗经》中诸如此类者甚多,如:“行迈靡靡,中心摇摇”、“中田有庐,疆埸有瓜”、“菁菁者莪,在彼中阿”、“菁菁者莪,在彼中沚”、“菁菁者莪,在彼中陵”、“肃肃兔罝,施于中林”、“泛彼柏舟,在彼中河”、“中原有菽,庶民采之”、“于彼新田,于彼中乡”、“鸿雁于飞,集于中泽”等。陈奂《诗毛氏传疏》曰:“中谷,谷中,此倒句法也。”马瑞辰则说:“谷为山间出水地,葛出于山,不水生,殆移易谷旁多石之地,非谷中出水地也。凡《诗》言‘中’字在上者,皆语词。施于中谷,犹言施于谷也。”其实,诗人只是看到山谷里蔓延的葛藤,歌美其茂盛而已,并不像今人这样咬文嚼字,琢磨语法问题。决不可以辞害意。

【维】语助词。

按:《尔雅·释诂》:“伊,维也。”郭璞注:“发语辞。”又曰:“伊、维,侯也。”郭注:“《诗》曰‘侯谁在矣’,互相训。”郝懿行《尔雅义疏》云:“三者皆语词也。凡语词之字,多非本义,但取其声。维者,惟之假音。上文云:惟,谋也,思也。思又语词,故惟亦语词。”《广雅·释诂四》:“惟,词也。”王引之《经传释词》:“惟,发语辞……字或作唯,或作维。”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惟”字注说:“按经传多用为发语之词。《毛诗》皆作维,《论语》皆作唯,古文《尚书》皆作惟,今文《尚书》皆作维。”此诗“维”字,《韩诗》即作“惟”。语助字多取其声,其初字只书作“隹”,如金铭中即多作“隹”,后人始以维、惟、唯三字代之。此外“维”字犹“其”,“维叶萋萋”犹《有杕之杜》言“其叶萋萋”。裴学海说:“维”训“其”,犹“为”训“其”,“维”、“为”一声之转。罗典《凝园读诗管见》云:“维,系也。葛草之纷如丝,则于叶之萋萋如维之矣。”日本皆川愿《诗经绎解》也以“维”为“系”,并云:“此‘维’字盖以指自初覃至施于中谷之间也。”说不可从。

【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此连上句是说:葛藤蔓延于山谷,枝叶青翠,非常茂盛。

按:《毛传》:“萋萋,茂盛貌。”《郑笺》以为“喻其(女)容色美盛”。《说文》:“萋,草盛。从艸,妻声。”《广雅·释训》:“萋萋,茂也。”牟庭《诗切》说:“‘风雨淒淒’,言风雨气寒也;‘蒹葭萋萋’,言露寒也……‘有渰萋萋’,言将雨气寒也;‘秋日淒淒’,言秋气寒也;‘六月棲棲’,言兵气寒也;‘卉木萋萋’,言春寒花迟也;‘有杕之杜,其叶萋萋’,言叶寒也。然则‘维叶萋萋’,葛在谷中幽阴之处,其叶寒凉,以兴妇人所讬非人,而华容冷落也。”牟氏之说,很有启发性,只是失之偏激。考《小雅·出车》云:“春日迟迟,卉木萋萋。”《小雅·杕杜》云:“有杕之杜,其叶萋萋。王事靡盬,我心伤悲。卉木萋止,女心悲止,征夫归止。”朱熹注曰:“萋萋,盛貌,春将暮之时也。”淮南小山《招隠士》:“春草生兮萋萋。”也是用“萋萋”形容春草的。班婕妤《自悼赋》:“中庭萋兮绿草生。”师古曰:“萋萋,青草貌也。”此言春草生庭而呈萋萋之状。潘岳《藉田赋》:“袭春服之萋萋兮,接游车之辚辚。”李善注:“《礼记》曰:孟春衣青衣……薛君《韩诗章句》曰:萋萋,盛也。”于此可知,“萋萋”其为形容春天草木生长茂盛之状,故龟井昭阳《毛诗考》、竹添光鸿《毛诗会笺》皆说:“萋萋,新芽貌。”春寒料峭,故亦有寒意。罗典《凝园读诗管见》云:“萋萋当为水草盛之名,水寒为淒,草宿于木为棲,故知水草盛者称萋萋也。”不可从。

【黄鸟】黄雀,身大如麻雀,色黄,多栖于灌木丛中。

按:黄鸟之名,古书解说颇为复杂。《毛传》曰:“黄鸟,抟黍也。”《尔雅》曰:“皇,黄鸟。”陆《疏》则举其异名有十种之多,其云:“黄鸟,黄鹂鹠也。或谓之黄栗留,幽州人谓之黄莺,或谓之黄鸟。一名仓庚,一名商庚,一名鵹黄,一名楚雀。齐人谓之抟黍,关西谓之黄鸟。当葚熟时,来在桑间,故里语曰:‘黄栗留,看我麦黄葚熟。’亦是应节趋时之鸟也。或谓之黄袍。”《尔雅翼》卷十四曰:“仓庚,黄鸟而黑章,齐人谓之抟黍,秦人谓之黄栗流,幽冀谓之黄鸟,一名黄鹂留,或谓之黄栗留,一名黄莺……此鸟之性好双飞,故‘鹂’字从丽。”《本草纲目》卷四十九列黄鸟、黄鹂、黧黄、青鸟、黄伯劳等皆鷪之异名,又云:“处处有之,大于鸜鹆。雌雄双飞,体毛黄色,羽及尾有黑色相间,黑眉尖嘴青脚,立春后即鸣,麦黄椹熟时尤甚。其音圆滑,如织机声,乃应节趋时之鸟也。”毛奇龄《续诗传鸟名》又辨其字说:“黄鸟,黄鹂也。原作黧黄,以鸟本黄色,而间以黑色为缘饰,因两举其色,而统名之曰黧黄。旧注所云黧黄以色名是也。乃作字书者,每遇鸟部,必加以鸟文,因之有鵹黄、黄诸名,而古字通见,《说文》遂通作‘离黄’,《文选·东京赋》又通作‘丽黄’。乃‘丽’又加‘鸟’则直作‘鹂’字。顾野王《玉篇》始出‘鹂’字,注:鹂黄。而俗亦呼之曰黄鹂。则是鹂者其色,黄鹂兼两色,安得单以‘鹂’字称之?且字书无两文,故出一字。

黄鹂非一字鸟也。《集注》非也(朱子集传:黄鸟,鹂也)。”姚际恒《诗经通论》于《小雅·黄鸟》篇辨之说:“黄鸟,黄雀也,非黄莺。莺不啄粟。”姚炳《诗识名解》则以为黄鸟、黄莺为一物,仓庚则别为一物。其释《葛覃》“黄鸟”说:“黄鸟有搏黍、离留、栗留、黄莺、黄鹂诸名。愚谓栗、离,声之转也;离、鹂,字之讹也。黄莺,取其声也;黄鸟,从其色也。搏黍,因其时也。若仓庚、商庚、鵹黄、楚雀,恐别一族,否则《尔雅》不应复列……其谓黄鸟即仓庚者,以《释鸟》文又有‘仓庚黧黄’之语,讹黧作鵹,遂以仓庚为鵹黄,因以鵹黄为黄鸟,一误再误,不可复辨,识者审之。”焦循《毛诗草木鸟兽虫鱼释》也以为黄鸟、仓庚非一种鸟,他说:“《毛传》以黄鸟训搏黍,以仓庚训离黄,是不以仓庚为搏黍也。郑注《月令》以仓庚为离黄,而《小雅》‘黄鸟黄鸟,毋啄我粟’,笺云黄鸟宜食粟,今不闻仓庚食粟也。又‘緜蛮黄鸟’,传云:緜蛮,小鸟貌。今仓庚大如鹊,亦不得云小鸟矣(《文选注》引薛君《韩诗章句》云:緜蛮,文貌。薛君在《方言》后,盖以黄鸟为仓庚也,与毛、郑义异)。尝以此问于段君玉裁,段君以为然,且推之曰:黄鸟即黄雀,《国策》黄雀府啄白粒,是可以证。”陈奂《诗毛氏传疏》也力辨黄鸟与仓庚非一物。并以为黄鸟之为仓庚,误始于扬雄《方言》,实成于高诱注《吕氏春秋》。竹添光鸿、丁惟汾等也以黄鸟、仓庚为二物,丁氏以为黄鸟即楚雀,搏黍之合音即为楚,楚楚为鲜明之貌,《诗》所谓“睆黄鸟”、“緜蛮黄鸟”者,比是楚雀。以鸣声言之,仓庚(鹂黄)声嘐啁碢断续,黄鸟声悠扬而谐和。下文言“其鸣喈喈”,即此谐和之声。孙奕《示儿编》卷三说:“黄鸟有二种,名同而实异,小大殊也。如‘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睆黄鸟,载好其音’,莺也,诗人取其善鸣者也。如‘交交黄鸟’止于棘、于桑、于楚者,黄雀也,诗人言其交交而集于楚棘者,众多也。如‘黄鸟黄鸟,无啄我粟、我粱、我黍’,亦黄雀也。”马国翰《目耕帖》有同说。细考《诗经》所言黄鸟,皆指黄雀,而非黄莺或仓庚,孙奕、马国翰之说不可信。此篇言黄鸟“集于灌木”,《凯风》言棘连及黄鸟,《秦风·黄鸟》言“止于棘”、“止于桑”、“止于楚”,《小雅·黄鸟》言“集于榖”、“集于桑”、“集于栩”,棘、楚、栩、桑、榖等在山中皆为丛生之木,与灌木同属,其所说的黄鸟也当是同一种,与称作黄莺者不同。黄莺并不棲于山中灌木丛中。《緜蛮》言黄鸟止于丘阿、丘侧者,也是言其为山丘之鸟。《毛传》释“黄鸟”为“搏黍”,焦循以为黍即黄米,因鸟色同黄米,故得此名。搏有搏击、拾取之意,“搏黍”当因黄雀搏食黍子而得名,故《小雅》有“无啄我黍”一说。黄雀雄鸟上体浅黄绿色,腹部白色而腰部稍黄。雌鸟上体微黄,有暗褐条纹。鸣声清脆流转,故《凯风》言“睍睆黄鸟,载好其音”。因颜色美丽可爱,故今人每饲养观赏。

【于】语助词。或以为义同“之”,犹口语中的“的”。

按:《诗经》中此种用法很多,如“燕燕于飞”、“雄雉于飞”、“仓庚于飞”、“凤凰于飞”、“鸿雁于飞”、“振鹭于飞”、“鸳鸯于飞”、“之子于归”、“之子于苗”、“之子于征”、“之子于狩”、“之子于钓”、“之子于垣”、“君子于役”、“周王于迈”、“叔于田”、“叔于狩”等,“于”作为助词,皆用于动词之前。旧说:于,往也。不妥。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释“于”较为详尽,马氏曰:“《尔雅》:‘于,曰也。’曰读若聿,聿、于一声之转。‘之子于归’正与‘黄鸟于飞’、‘之子于征’为一类。于飞,聿飞也;于征,聿征也;于归,亦聿归也。……于、曰、聿,皆词也。”此处所谓“词”,即“语助词”。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则认为,此处的“于”同“之”。“黄鸟于飞”犹言“黄鸟之飞”,与《商君书》所言的“黄鹄之飞”,句例相同。“于”训“之”,与口语中“的”字同义,可以省去。吴世昌则以为此“于”字当作“何”解,此是一句问语。并以为像诗中“之子于归”、“雄雉于飞”等“于”字,都应当训为“何”(《罗音室学术论著》第一卷《释〈诗经〉之‘于’》)。其说甚辩。

【灌木】丛生的杂木。此二句言黄鸟群飞,聚集在丛生的灌木上。

按:灌本字当作樌。申濩元《读毛诗日记》曰:“‘集于灌木’,《传》:‘灌木,丛木也。’《正义》曰:‘《释木》云:灌木,丛木。又云:木族生为灌。孙炎曰:族,丛也。是灌木为丛木也。’案:《说文》:‘丛,聚也。’《夏小正》:启灌蓝蓼。灌也者,丛生者也。《广雅》:灌,聚也。是灌既训丛,丛又训聚,丛、聚俱言其繁多也。《小笺》作冣,云:冣,积也,从冖从取,才句反。与丛、聚二字谊同,而均为一声之转。古盖假借通用。毛本《尔雅》释经,《疏》复从而引申之是也。然以丛释灌,思之不获其解。《说文》‘灌’下云:‘水出卢江雩娄,北入江。’灌是水名,故从水从雚,以与木不涉。又考《水部》:‘小水入大水曰潀。’《集韵》潀作灇,灇与丛谊同,解者曰:水会也。窃意灌水入江,必是众流丛杂,故谓之灌。则凡言丛者皆得谓灌矣。《传》以‘丛’释‘灌’,亦假水之丛为木之丛与。《玉篇》:樌,古灌字。《尔雅》:灌木,丛木。《释文》作樌,云:‘字又作灌。’则樌为灌之本字,灌乃樌之假字。樌即贯,货贝之散者,贯而聚之。郑司农言煮郁云:‘十叶为贯。’《玉海》引《尚书大传》云:‘三苗贯叶而生,子为一穗。’《淮南子·兵略训》:‘条修叶贯。’诸言贯皆为丛谊。《传》训诚塙,不可易矣。”此说可从。丁惟汾以为灌、攒同声,字亦作攒。《说文》:“攒,冣也。”冣是古凑字,灌木即小木攒冣丛聚而生者。又丛、灌双声。高本汉以为“灌”《尔雅》作“樌”,是“贯”的繁体,灌木就是穿在一起的树木、密集生长的树木。其实贯、樌、灌、丛、聚、攒、冣等,皆同源字,皆禀承于“贯”“贯而聚之”之意而来的。

【喈喈】众鸟和谐的鸣声。

按:《毛传》:“喈喈,和声之远闻也。”《说文》:“喈,鸟鸣声。”徐锴云:“声众且和也。”诗有“鸡鸣喈喈”、“仓庚喈喈”、“八鸾喈喈”,皆以摹和谐、有节奏之声。《卷阿》“雝雝喈喈”,《毛传》:“凤皇鸣也。”《郑笺》:“雝雝喈喈,喻民臣和协。”是“喈喈”所描写的也是和谐之声。“喈”从“皆”得声,《说文》:“皆,俱词也。从曰从比。”《小尔雅·广言》:“皆,同也。”即共同之意。众多事物同于一处即为“皆”,“皆”便有和意在内,故从“皆”得声字,每有和意。“喈”从口,为鸟鸣相和;“谐”从言,《尔雅·释诂》云:“谐,和也。”《玉篇》:“谐,和也,合也,调也,偶也。”《汉书·东方朔传》“妄为谐语”注:“谐者,和韵之言也。”“龤”从龠,为乐器,《说文》:“龤,乐和龤也。”

章评:此章写葛生茂美。首三句写葛,后三句写鸟,物色节候,宛然如画。诗篇语调极为缓慢,只有闲闲读来,方可体察出其中之妙。读“葛覃”,眼便可向下视,目光随藤徐徐而伸,至“维叶萋萋”,则可止住。读“黄鸟”,眼便须向上看,目光随鸟之飞徐徐而过,至“灌木”而止。喈喈之声,萋萋之色,如在耳目之前。王质云:“人心舒适,则鸟声亦觉娟美。”邓翔云:“葛鸟分举,写景流连,为兴为比,初不知寄寓所存。再读下章,然后知其意归重在此,所陪说在彼,且更于陪说着精神。若曰此时葛之刈濩未可施,即絺绤未可治,而喈喈在耳者,何啻纬络促织、布谷催耕?有心人听之,觉好鸟多情,频频报语也。”

同类推荐
  • 上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上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套丛书《民国大学与大师》,以详实而生动的史料、全面而独到的视角,邀你一起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国学与科学大师们富有个性、既伟大又平凡、传奇而精彩的世界,包括他们的上学、留学、教书、长校……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分为名家上学记、名家留学记、大师讲书记、大学校长记4卷。由青年学者朔之北、青年作家许毕基等人撰稿。
  • 雨中灯火(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雨中灯火(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当你途径我的盛放:一个行者的心灵旅程

    当你途径我的盛放:一个行者的心灵旅程

    这是一个行者的心灵旅程。也是每一个向往自由的人都应该阅读的文字。它是来自人和自然互赠性情的心灵之歌。书中收录多多诗作60余首,随笔40多篇,另有作者行脚途中若干摄影作品。
  •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与众不同的才女,与众不同的解读。《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精选李清照39首经典词作,每一首词作都反映着李清照的一段人生经历。全书以李清照的爱情为主线,贯穿其不同时期的心路历程,分为“情窦初开”、“厮守白头”、“相濡以沫”和“物是人非”四个部分。作者在品读李清照诗词时,并不拘泥于传统中的“寂寞愁苦”,而是看到了李清照的大丈夫气质和独立的女性人格,视角独特,文笔浪漫,细腻优美地记录李清照的生命历程,精雕细琢地诠释李清照的内心世界。
  • 望我天真如初,愿你善良如昨

    望我天真如初,愿你善良如昨

    爱情是贯穿始终的主旨,而至始至终推动它的,是一种对与生俱来的美好事物的祈盼或告白,如同《小王子》一样,充满爱和同情心,它能让人慢下来静静地看,用眼睛看,让身体放松,或干脆站起来哭一场。
热门推荐
  • 武侠之父

    武侠之父

    北漂文艺混子邓铮重生了,却发现身处地球相似的平行世界,脑子里带着个搜索引擎不说,本身还是首都体育大学武术学院传统武术套路专业的一名学生。这里版权保护到位、文化娱乐产业发达,但因为历史分叉的原因,还没有形成“武侠”这种影响整个华语世界、风靡全球的独特文化。没有“金古梁温黄”等武侠名家;没有《铁血丹心》《归去来》《小李飞刀》《江湖路》等武侠名曲;没有《莲花争霸》《武林外史》《萧十一郎》《逆水寒》等武侠名剧;没有《黄飞鸿》《新龙门客栈》《笑傲江湖》《卧虎藏龙》等经典武侠电影。这里,他每行一步,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开拓……****官方正版群:453460935
  • 微伤初恋:秋天别来

    微伤初恋:秋天别来

    进入大学的何秋奈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地遇见了自己的初恋。初恋是美好的,也是深刻的。只是和大多数的初恋一样,客观现实以及不成熟的性格,给何秋奈的初恋也蒙上了阴影。在百转千回、分分合合之后,她最终忍着痛为自己的初恋画上了一个不完美的句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生物百谜(走进科学)

    生物百谜(走进科学)

    《中国学生成长必读书:生物百谜》为《走近科学阅读百科》系列之一: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重生皇后很嚣张

    重生皇后很嚣张

    前世的云拂晓作为盛宠的贵妃,温柔娴淑,对上皇后恭顺贤良,对下各嫔妃照顾有加。奈何她的隐忍和贤德,并不能让她活的长久。前一刻还姐妹情深,下一刻却至她于死地。人死过一次了,才知道身边有不少贱人,特别是在后宫!重回及笄之年,再次入宫!这一世,她要宠冠后宫、一枝独秀!且看凶残狂霸拽的宠妃逆袭之路。PS:轻风的书友扣扣群:192325793,支持轻风的亲们可以加书友群交流哦!么么哒!
  • 微途辰缘

    微途辰缘

    “尽管我微小,但也有资格思考!”司徒辰突遇怪鱼,变小落于微世界。这是微途,有美景,有美女,像童话世界,也像魔法世界。这也是危途,有蚁族大军,有洪荒野兽,像受制于人,又像命运捉弄。辰醒来,24岁大学生忽然变14岁中学生。冒险是否存在,回忆该以何种形式上演,微小的爱情,最后能否修成正果!灭世科技危机,辰又该如何抉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腹黑帝王将军妃

    腹黑帝王将军妃

    正剧文艺版:她,风华少女,男装入世。天下第一将,神话少年。他,曾经韬光养晦,为皇位步步为营,隐敛风华之间,城府高深似海。他,执着守护的军师明楼,腹黑帝王,身份神秘莫测。紫衣紫眸,姿容冠绝天下,魅惑铁血无双,却只为她倾尽天下,至爱至宠于一身。她与他,是自己来不及参与的过往,却只祈愿——与她现世携手,一世一双人。*挚爱专宠版:宠她爱她,无需缘由;帝、将携手,双剑合壁!欺吾妻者、负吾妻者、陷吾妻者,严杀不贷!但貌似,无人敢欺他妻。二人,遇神杀神,遇魔嗜魔,横扫天下!*小白护妻版:“禀皇上,晋云燕皇欲与我朝姻。”太监禀报着。“准!哪家姑凉?”某帝眼皮未抬,神色淡然。“皇后娘娘”太监头低得埋进了沙子里。“敢抢吾妻,打回去!”某帝紫眸喷火。“皇上,大商国要求联姻。”小官弱弱开口。“哦?哪家姑凉?”某帝皱眉,容色森寒。“皇后娘娘”小官缩着脖子。“敢抢吾妻,灭了他!”某帝跳脚,怒起拍案。“皇上,馥华公主下嫁我朝。”太傅抹了把虚汗。“好!下嫁何人。”某帝面色一缓,终于没人抢妻。“皇……皇后娘娘!”太傅一溜烟跑了。“天杀了!送军营——充妓!”某皇面如阎罗。……这是一个某女少时恋错郎,继而又遭腹黑狼手。再联手,去整盅其他不诡狼的故事。双强联手,嗜宠翻天;美男如云,一世一双人。◆粽子非后妈,亲们,请放心入坑,新文需要亲们的多多扶持~O(∩_∩)O~
  • 校草

    校草

    作品简介:一个老套的灰姑娘与王子现代版。头脑顶级的男人婆尹萱草为好友陷害,误考入贵族学院圣德。不起眼的她突然身价倍增不过也因为如此,她倒霉地成了女生公敌……
  • 奇效偏方治顽疾

    奇效偏方治顽疾

    《奇效偏方治顽疾》共收录各科方260首,每方中药饮片在8味以内,个别方超过8味但都不超10味。每方列组方、用法、功效、主治、说明,尤其说明部分,概括中医方解及其主治现代病证,分析发病机制,阐述各药(饮片)现代药理研究,以探明其方治疗作用之合理性、科学性。同时,配以中药饮片图片(少量缺如),图文并茂,丰富多彩。冀希望能一册在手,以备临床医师,尤其是基层医师一时之需,又能满足中医爱好者保健之需。
  • 农家悍妇:随身带着一亩田

    农家悍妇:随身带着一亩田

    终于在一场蝗灾后,婆婆凶悍,家里连着喝了两个月野菜粥,大伯还每日盯着她不放。家里男人是无赖,全都是瘦不拉几,再无一点精力折腾,无米无田又无钱。家里公婆难伺候,这一下子这家人终于安静下来。她不但没瘦,她的儿子还是个小吃货!这整日鸡犬不宁,反而还胖了!瞧她整日里精神饱满,这女人一定有秘密!可是没多久,让他们却发现,穿越到古代农家,他们家唯独她是个特例。一家子闹哄哄,意外死亡,鸡飞狗跳,每天都像在唱大戏般热闹!立马的,妯娌奸猾小气,全家人的战斗精力又转移到她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