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0900000008

第8章 1971年(2)

为了适应高等学校恢复招生的形势和贯彻"左"倾指导方针的需要,1971年4月15日至7月31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省、市、自治区,国务院有关部、委,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主管教育工作的负责人和198所高等院校(包括军队系统院校)的代表共631人。这次会议是在"中央文革"主要成员张春桥、姚文元等人控制下进行的。在会议召开前夕,张春桥、姚文元等人一方面把其亲信、干将塞进会议,另一方面又竭力排斥原教育战线的同志。在出席会议的631名代表中"文革"前搞过教育工作、包括沾过教育战线边的仅占1/3,在会议领导小组12名成员中,原高教部、教育部竟无一人参加。会议一开始,江青、张春桥、姚文元在上海的亲信徐海涛等人就抛出了所谓"黑线专政论"。他们污蔑"文化大革命"前17年党领导下的学校是"叛徒、特务、走资派把持领导权","是培养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场所",教育战线"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他们还把广大教师和17年培养出来的学生说成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当与会者表示反对和抵制时,他们责骂抵制与反对者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代言人","立场、感情、态度有问题",并质问反对者"到底是哪条战线上的人",叫喊"这样的人若不转变,能否继续参加会议,值得研究"。张春桥在会议领导小组会上说:17年教育战线"领导权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毛主席的路线没有落实","名义上是共产党领导,实际上是假的"。周恩来针对会上的争论,于7月6日接见会议领导小组成员时强调指出:"毛主席的红线也是照耀了教育战线","知识分子的大多数是接受共产党领导的、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对教师队伍和解放后培养的学生要作具体分析,要辩证地看问题",要看到世界观的改造是长期的,老共产党员也要改造嘛在这种不正常的会议上,经过"四人帮"的密谋策划,1971年7月27日,会议通过了由迟群(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起草,张春桥、姚文元修改定稿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8月13日,经毛泽东批示"同意",中共中央批准并转发了这一《纪要》。他们在《纪要》中抵制周恩来关于红线照耀教育战线的估计,贯彻"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诋毁"文化大革命"前17年教育战线的工作成绩。在《纪要》中塞进了他们炮制的"两个估计",即:"文化大革命"前的17年"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基本上没有得到贯彻执行,教育制度、教育方针和方法几乎全是旧一套",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是"黑线专政";知识分子的大多数"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纪要》攻击高教六十条"使‘教授治校’、‘智育第一’、‘业务挂帅’等黑货更加系统化,加紧推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达到十分猖狂的程度"。《纪要》把"全民教育"、"天才教学"、"智育第一"、"洋奴哲学"、"知识私有"、"个人奋斗"、"读书做官"、"读书无用",作为"资产阶级统治学校的精神支柱"。《纪要》还提出,要坚持"五七"指示的道路,开门办学;工农兵教师是三结合教师的骨干力量;工农兵学员是教育革命的生力军,要充分发挥他们上大学,管大学,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的作用。《纪要》下发后,各省、市、自治区先后召开教育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纪要》的精神。教育部门的干部、学校的教职工,对《纪要》中的"两个估计",普遍表示"不理解"、"想不通",采取各种方式进行抵制。"两个估计"成为套在全国教育工作者头上的两根绳索,也是教育战线上的一副紧箍咒。

十年动乱结束后,邓小平首先站出来推翻这"两个估计",打开教育战线拨乱反正的新局面。1977年8月8日,邓小平提出全国教育战线17年的工作"主导方面是红线";"世界观的重要表现是为谁服务",17年中,"我国的知识分子绝大多数是自觉自愿地为社会主义服务的"。9月19日,他又指出:"‘两个估计’是不符合实际的。""《纪要》引用了毛泽东同志的一些话,有许多是断章取义的。""《纪要》里还塞进了不少‘四人帮’的东西。"此后,教育部门对"两个估计"进行了批判。1979年3月19日,中共中央转发中共教育部党组1979年2月22日提出的报告,同意撤销1971年8月13日中共中央转发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教育部党组报告指出:《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是"四人帮"密谋策划,迟群挂帅起草,张春桥、姚文元修改定稿的,"塞进了对教育战线17年反动的‘两个估计’和‘八大精神支柱’等黑货,流毒全国,影响极坏"。1977年下半年推翻了"两个估计",砸碎了"四人帮"强加在广大教育工作者身上的精神枷锁,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保钓运动

保钓运动是"保卫钓鱼岛运动"的简称。又名钓鱼岛事件。这是70年代初日本政府妄图侵吞中国领土钓鱼岛及其附近岛屿而挑起的中日两国之间长期未决的局部领土争端事件。

钓鱼岛又称"钓鱼台"。钓鱼岛及其附近岛屿是中国台湾的附属岛屿,位于台湾岛东北的海面约100海里处。由钓鱼岛及大南小岛、大北小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飞濑岛等8个岛屿组成。陆地总面积为6.3平方公里。日本称之为"尖阁群岛"。这8个岛中钓鱼岛面积最大,约5平方公里。由于岛上无淡水,因此无人定居。钓鱼岛一带是中国东海的一个渔场,盛产鲣鱼、旗鱼、金枪鱼、飞鱼等鱼类。岛上长满山茶、棕榈、仙人掌和很多珍贵药材。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自古以来,中国福建和台湾等地的渔民,一直在那里捕鱼,并在岛上搭起避风雨的建筑物,有时住上几个月。中国沿海居民常到那里去采摘特产。

早在明朝,这些岛屿就已经在我国海防区域之内。明朝为了抗击倭寇侵扰,1556年曾任命胡宗宪担任剿讨倭寇总督,负责沿海各省剿倭军事。明清两朝派往琉球的使者记录和地志史书中均具体阐明这些岛屿属于中国。中国和琉球的分界是在赤尾屿和古米岛(即现在的久米岛)之间。1879年,清朝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同日本谈判琉球归属问题时,双方都认为琉球是36个岛屿,钓鱼岛等岛屿不在36岛之列,不属琉球。在钓鱼岛隶属中国数百年之后,日本人才于1884年"发现"了这些岛屿。1895年,日本趁甲午战争清朝战败之机,窃取了这些岛屿。接着,日本政府又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把台湾及所有附属各岛屿,以及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败国日本政府私自把台湾的附属岛屿钓鱼岛等交给美国,美国政府片面宣布拥有对这些岛屿的"施政权"。因此,1945年以后,该岛由美国占领。

代初,在日、美加紧密谋把钓鱼岛划人琉球群岛,并将琉球群岛交还日本的背景下,1970年7月,一艘日本琉球海岸巡防船开到钓鱼岛等岛屿,在那里非法树立了表明这些岛屿属于日本琉球群岛的标志。此后,日本佐藤政府竟把日本侵略者过去掠夺中国领土的侵略行径,作为对钓鱼岛等岛屿"拥有主权"的根据,一再表示钓鱼岛等岛屿是"日本领土",声称要用武力保卫它。1970年8月12日,美国驻日大使馆发言人声称:"钓鱼岛列岛是琉球群岛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已"决定归还日本"。美日两国公然违反《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拿中国钓鱼岛等岛屿私相授受。1971年6月17日,美日政府甚至在签订归还冲绳协定时,将钓鱼岛等岛屿"移交"日本。

美日政府肆意破坏中国主权的行径,激起了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强烈愤慨。1971年1月29日至30日,美国各地华人成立的"保钓委员会"组织中国留美学生3000多人,在纽约、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华盛顿、西雅图等地,举行保卫钓鱼岛的游行示威。4月14至17日,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等校4000余名学生连续在台北举行保卫钓鱼岛的集会游行。1971年6月17日,美国、日本政府签订的归还冲绳协定,将钓鱼岛等岛屿一起"移交"日本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表声明,指出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美国将其交归日本是非法的、无效的。台湾当局"外交部"发言人申明,台湾当局"不能接受"美日归还冲绳协定。8月13日,针对美国把钓鱼岛群岛划人琉球群岛,准备交还日本一事,台湾当局再次发表声明,指出钓鱼岛主权属于中国,不能容忍美国将其交还日本。同年12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表声明,重申钓鱼岛等岛屿是"台湾的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美、日在归还冲绳协定中,把钓鱼岛等岛屿列入"归还区域","完全是非法的",这是对中国领土主权明目张胆的侵犯。1972年5月13日,留美学生1000余人,在华盛顿再次举行示威游行,抗议美国将钓鱼岛交还日本。

在中国海峡两岸和海外华人的强烈反对下,美国国务院不得不在1971年6月17日发表声明:琉球群岛交还日本,钓鱼岛主权由台湾、日本协商解决。

中日建交和1978年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时,中日双方一致同意把钓鱼岛问题暂时放置,以后再说,不采取单方涉及钓鱼岛主权问题的行动。但是1981年7月、1990年10月,日本方面又数次发生有违中日两国政府领导人就钓鱼岛问题表达的一致愿望,单方面涉及钓鱼岛主权的行动,理所当然地遭到了中国政府和台湾当局、全体中国人民和海外华人的反对。钓鱼岛及其附近小岛,是中国的领土。中日两国对钓鱼岛主权虽有不同的立场,但从两国友好的大局出发,应通过协商解决。日本单方面涉及钓鱼岛主权的行动是不明智的。钓鱼岛事件也说明,中国只有统一,才能真正强大,领土主权才有保障。

毛泽东在南方视察

毛泽东1971年的南方巡视,是"文化大革命"中一次极为重要的政治行动,对于挫败林彪反革命集团的阴谋,对于"文化大革命"中后期毛泽东对某些政策的调整及"文化大革命"历史的进程有着重大影响。

毛泽东南巡,直接原因是1970年8月23日至9月6日在江西庐山召开的党的九届二中全会引起的。会上,林彪一伙利用设不设国家主席问题和"天才"问题"发难",打乱了会议的正常进程。他们想利用合法的手段,窃取国家最高权力,充分暴露了企图篡党夺权的野心。毛泽东写了《我的一点意见》,点名批判了陈伯达,以此来揭露和打击林彪集团的阴谋活动。会后,随着批陈整风运动的进展,毛泽东逐步觉察到林彪一伙在庐山会议前后的一些阴谋活动,毛泽东决定进行一次南巡,以便在更大的范围"揭盖子"。同时,让更多的党的高级干部尤其是各大军区负责人知道林彪一伙的错误,别再盲目地跟他们跑,彻底挖一挖林彪的墙角,进一步削弱他们的影响和权势,为即将召开的九届三中全会作准备。

毛泽东这次南巡,从8月15日开始到9月12日结束,历时29天。南巡期间,毛泽东在湖北武昌同刘丰、刘建勋、王新,后来又同华国锋谈话;在湖南长沙同华国锋、卜占亚,后来同刘兴元、丁盛、韦国清谈话;在江西南昌同许世友、韩先楚、程世清谈话;在浙江杭州先后同南萍、熊应堂、陈励耘、白宗善谈话;在上海同王洪文、许世友谈话;在北京郊区丰台同李德生、纪登奎、吴德、吴忠谈话。这些人当时分别担任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西、福建、上海、江苏、北京等省市和武汉、广州、福州、南京、北京军区的主要负责人。这期间,他还同各地负责人谈话共13次。

毛泽东在沿途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党、政、军负责人的谈话,内容非常广泛,但都紧扣南巡的目的。其主要内容如下:

历数党内路线斗争,反对分裂,讲"庐山这件事,还没有完"。毛泽东每到一地,除了先了解当地工作、生产情况及人事情况以外,着重讲路线斗争的历史,强调党内不要搞分裂,进行路线教育,然后讲到庐山会议上的问题。8月16日,他在武昌对刘丰说:希望你们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不要搞山头主义、宗派主义;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他还说,庐山会议上的斗争是党内第十次路线斗争,他说,"对路线问题,原则问题,我是抓住不放的。重大原则问题,我是不让步的"。在丰台,毛泽东对李德生、纪登奎等人讲话时,全面系统地讲了党的路线斗争的历史,庐山会议斗争的性质、解决问题的政策、措施。他说:"我们的方针是路线决定一切。人多,枪多,代替不了正确的路线。党的路线正确就有一切,路线不正确,有了人也可能丢掉。"毛泽东8月27日在武昌第二次同刘丰谈话时说:"陈伯达也是反党集团",没有点林彪的名,并说这次要保护他。9月12日,他在丰台时说陈伯达后面还有"黑手",这显然是指林彪。

强调全党要增强团结,遵守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为了反对和防止党内分裂,毛泽东在南巡讲话中,反复强调要增强团结,遵守纪律。他多次与南巡随行人员和参加座谈的同志一起口昌《国际歌》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同类推荐
  • 史上最诡异的人性陷阱

    史上最诡异的人性陷阱

    《史上最诡异的人性陷阱》作者以另类视角读历史,即从今天的视角去追怀与审视历史,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史上最诡异的人性陷阱》由百家讲坛著名主讲蒙曼教授倾情推荐。当我们向前奔跑,看不清未来的时候,让我们回望历史。
  • 史记精华:楚汉风云录

    史记精华:楚汉风云录

    《史记》不但是一部历史巨著,而且是一部文学巨著,是史传文学的承前启后的丰碑,也是国民必须了解的经典之一。本书用选本的方式将《史记》精华部分呈献给大众,对于普及国学,宏扬中华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本书对原著文选的导读阐释,实用而便览,包含有三种内容:提示,即在篇首介绍全文的主要内容及文学特色;段意,即对原文加以分段,逐段概述段意;注解,紧接段意,对该段的疑难字词进行注解,并对疑难句子进行疏通。读者循此体例,即可窥《史记》之壶奥。
  • 清代宫廷社会史

    清代宫廷社会史

    罗友枝,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的高足,专攻中国明清的社会史和经济史。本书是她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史研究领域的一部非常重要的专著,是一部研究清代中国社会结构和满族宫廷的公开和非公开礼仪的珍贵手册。罗友枝做出了我们能够期待一部优秀学术著作所能做出的最伟大的贡献:给出大胆的概念和论点,同时为未来几代研究者提供坚实的基础研究。本书提出的问题很吸引人,也很重要。通过艰苦的档案搜集工作,罗友枝发掘了大量非常有价值的资料,这使她的著作成为研究清代中国社会结构和满族宫廷的公开和非公开礼仪的珍贵手册。罗友枝的专著是一个里程碑,代表了研究中国的新历史学的开端:本书是对远比我们以往所知更为复杂的和更具文化多元性的帝制中国的精深研究。
  • 唐非唐:盛世帝国的谎言与真相

    唐非唐:盛世帝国的谎言与真相

    这个朝代给了我们太多的骄傲,太多可以炫耀的资本,太多可以旧事重提的履历大事。这不是正儿八经的所谓真相史,更不是天马行空的无厘头。作为一本试图解读唐朝历史真相的书,作者只能尝试着去反映那个时代多姿多彩的境遇和心路历程。
  • 回到三国当驸马

    回到三国当驸马

    穿越来到东汉末年,陆浪发现自己成为驸马都尉,而且他保护的对象,正是刚刚经历了十常侍之乱的长公主刘静以及后来的献帝刘协!那个时候,典韦还是土匪,赵子龙还是无名之辈,郭嘉还是一个翩翩少年,天下诸侯还在勾心斗角。在大好机会面前,蛰伏许久的陆浪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位纵横天下匡扶汉室的超级驸马!
热门推荐
  •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是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教育代表作,集中反映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观。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从孩子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习惯再到他们的学习成长,都有着详尽的叙述。为了将作者的本意更好地传达给读者,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本书在语言润色上做了一些调整,以符合现代人的阅读要求。在书的最后,还加上了洛克的经典教育格言,以供读者学习。书中对教育力量所持有的深刻信念、对父母的教育责任和早期教育的重视以及具体教育工作的见解,在今天还是能带给人们很大的启迪。
  • 百炼飞升录

    百炼飞升录

    误食无名朱果,踏入修真路,本是一名山村普通少年,以炼器起家,凭借制符天赋,只身闯荡荆棘密布的修仙界,秦凤鸣,本一切都顺利非常,但却是有一难料之事发生在了他身上……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御灵狂女

    御灵狂女

    她才十八岁,就被爹妈恨,老弟嫌,村人算计,还没钱。带着个亡灵东奔西走,还以为是个高级亡灵,却不料他这也不会那也不行,还怕狼狗!好不容易用异能,杀凶灵,除恶鬼,御亡魂,终于走出穷山沟,奔向新世界,哪里知,她就是那地狱之门的钥匙,她的离开,让千百年来被困在羊角村的亡灵全部逃走。自己种的苦果自己吃,自己打碎牙齿自己吞。看到漂亮的衣服正要买,却发现衣中有鬼,杀完鬼后…衣服碎了…看到漂亮的房子想要租,却发现屋中藏灵,御完灵后…房梁断了…看到漂亮的男人准备追,却发现他印堂发黑,除完魂后…男人跑了…从此她戒荤吃斋,不近男色,一心抓鬼,誓不结婚。“姑娘,我有一组祖传的染色体想送给你儿女,请笑纳。”“先打赢了我的宠灵再说。”“你说的是那棵狗尾巴草吗?我把它做成戒指了,你看看合不合手。”“还有那棵千年老树。”“大树底下好乘凉,我刚刚做了个秋千在它身上,咱们去坐坐?”“我的鼠宝呢?”她终于变脸。“听说干锅鼠肉很好吃…”“你敢!”他指着拖着一袋子大肥鼠过来的鼠宝,“我不敢,它敢。”她大惊,“鼠宝!你竟然谋杀同胞!”“你是不是想说你还有个人类宠灵?放心,我早就看出他对你不怀好意,已经将他锁起来了,所以,现在你接受我的染色体了吗?”“接受了。”闪婚就闪婚,反正跟她结婚的就没有一个活人!一个月后…“喂!你怎么还没死?”“舍不得你,舍不得死。”两个月后…“你还能活多久呀?”“少则十年八载,多则百来年吧!”半年后…“你还是死了算了吧,我免费帮你超度亡灵,保证你能上天堂。”“宁为地狱人,不做天堂神,亲爱的,洗洗睡吧。”*灵异类异能女强文,现代架空,请勿较真。女主成长系,不会一口变成胖子,但会越来越强温馨提示:胆小勿入金品馆作品,质量保证,坑品保证,日更五千,欢迎入坑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午安,法国香颂

    午安,法国香颂

    爱上法国。爱和喜欢是同义词么?不过,爱一朵花就为它浇水,喜欢一朵花就把她摘下来。喜欢和讨厌是反义词么?喜欢一朵花就把它摘下来,讨厌一朵花也会把它摘下来。从懂得爱为何物开始,童香颂一生爱过一个男人,她的养父,童奕磊。她爱他,整日大大咧咧,嘻嘻哈哈,催着父亲为她找个养母。却又对这个女人不满意,那个女人不待见。她爱他,可以省吃俭用,勤俭兼职,只为了能买一块几十万的手表。却又不许他带在手上,说那个是纪念品,只能用来珍藏。童香颂一生喜欢过一个男人,她的法国房东,武安。她喜欢他,所以告诉他,他的中文名字不叫午安,而是武安。她喜欢他,所以总把他当哥儿们一样看待,同吃同住,同一个女朋友。她喜欢他,所以总在醉酒后,叫他爸爸,然后又叫他磊。童香颂一生讨厌过一个男人,还是她的法国房东,武安。她讨厌他,总把要娶她做老婆的话贯彻执行。她讨厌他,总在自己把他当做替身的时候坚定不移,却透出忧伤。她讨厌他,总像自己一样明明伤痛却硬要挂上笑容。
  • 教你学花样游泳

    教你学花样游泳

    水上运动是集竞争性、观赏性和刺激性于一体的、富有现代文明特征的竞技体育项目。它是为了区别于陆上和空中体育项目,全部过程或主要过程都在水下、水面或水上进行的体育项目。
  • 翻新你的大脑

    翻新你的大脑

    另外 ,思考力、分析力是长于逻辑思考的左脑的两项最核心思维模式。作者还对思考分析能力与知识的关系、思考分析能力与直觉的关系等进行 了论述。考虑到 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告诉人们究竟什么样的“思考”、“分析 ”才是真正有效的。书中先是指出了人们在思 考分析问题时存在的常见误区以及不良,进而,从根本上对于思考、分析这 两种思维方式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又在实 践上为人们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提升方法。,并告诉了人们一些具体的方法去提升这两项能力。总体上,作者既在对思考分析能力进行了一个全面的阐述,《翻新你的大脑(跟李教授学左脑思维养成法)》由李 夏所著,在结构上便以此分为两部分来分开论述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雨夜中的凤凰

    雨夜中的凤凰

    凤凰城里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一幢幢临水而建的吊脚楼了。不过少了昔日楼头的歌声,总感觉少了一点沈从文笔下的韵味。吊脚楼下的沱江水缓慢地流着,听不到歌女的小调,不过听听这流水声,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这才是凤凰城中最动听的音符。顺江而下,有许多纸折的小船沿着江岸向下游漂流,上面点着蜡烛。烛上的蜡伴着火星滴在船上,船便会燃烧起来,随着风势的大小渐渐化为水上的尘灰。但放船的人依旧络绎不绝,宛如沈从文笔下的那些爱情故事,明知道结局是毁灭,还要义无反顾地飞蛾扑火。在一个风和日历的下午,脚踏着白马湖畔的绿草,静静的品味着的是春的气息,而在月朗星稀的秋夜,用心聆听陶然亭秋蝉凄婉的鸣唱,品读出的是一抹轻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