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7900000016

第16章 道家篇(2)

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与之争。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也。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然而善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夫代大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熟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不处。斯不见贤。)

(第七十八章)

天下柔莫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051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要义简析:正由于圣人不居功骄傲,所以他的功绩永远不会失去。

启迪故事:

建安24年,刘备击败曹操占领汉中,自称“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列“五虎上将”之首。同年八月,关羽乘孙权与曹操两军交战的机会,率领军队北上攻打樊城、襄阳,并放水淹杀曹军,斩杀曹将庞德,收降于禁,真是所到之处所向披靡,使得关羽志得意满。

由于关羽率军北上攻打樊城的时候,荆州空虚,曹操采纳了司马懿之计,一面调5万精兵去救援樊城,一面联结东吴,叫孙权暗袭荆州。那时,东吴守将是大将吕蒙,很厉害。关羽为防吕蒙,留下重兵防范,吕蒙难攻。这时,陆逊献计说:“关羽自恃英勇无敌,所以怕的就是你。如果将军辞职,关羽一定中计。”吕蒙依计而行,关羽果然中计,便把荆州重兵调来攻打樊城。结果,吕蒙率吴军攻破荆州。关羽被迫走麦城,被吴军设计俘虏并杀害。

老子的这句话就是说人要虚心,不要居功自傲,所谓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其实也就是这个道理。

关羽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大将,也算是有勇有谋,但是在这场战事中就是因为前面的胜利来得太快,太没有阻力,结果让他骄傲自大,犯了轻敌的错误,不仅失了荆州,还在麦城葬送了自己的性命。一员猛将不仅就此丧命,而且也给他的一世英名添上了败笔。

在学习中要踏踏实实,面对成绩要保持虚心,只有虚心才能不断地进步,才能在前进中保持已得的成绩。

052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

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要义简析:

所以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启迪故事:

古时候,洪水泛滥,为了让人们能过上安定的生活,舜帝派大禹去整治洪水。为了治水,大禹一去13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第一次经过家门时,听到他的妻子因分娩而在呻吟,刚出生的婴儿也在哇哇的啼哭。随从劝他进去看看,但是他怕耽误治水,就没有进去;第二次经过家门时,他的儿子正在他妻子的怀中向他招着手,但是当时正值工程紧张的时候,于是他只是挥手打了下招呼,就走过去了。第三次经过家门时,儿子已长到十多岁了,跑过来使劲把他往家里拉。大禹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告诉他,水未治平,没空回家,又匆忙离开,没进家门。正因为大禹这种“后其身”“外其身”精神,后来大家拥戴他为天子。

这个故事真切地体现了老子的一种理念,那就是天地由于无私而永存,人由于退身忘私而成就理想。大禹为了替人民谋幸福,舍弃了个人的亲情,三过家门都没有进去,他奉献了,人民也没有忘记他,所以他赢得了人民的爱戴,最终被拥立为王。

有德行,有成就的人,都懂得奉献、讲求无私,这不仅是一种精神境界,也是成就自己的一种方式。同学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培养自己的无私奉献精神,为他人,也为自己。

053上善若水

要义简析: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

启迪故事:

有一个男孩脾气非常坏,看着他的脾气那么坏,父亲什么也没说,只是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只要他发一次脾气就在后院的围篱上钉一颗钉子。

第一天,男孩钉了37根钉子。慢慢地每天钉下的数量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来得容易些。

终于有一天男孩再也不会失去耐性乱发脾气了,此时父亲又告诉他,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颗钉子。

一天天地过去了,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把所有钉子都拔出来了。

父亲握着他的手来到后院说: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围篱上的洞,这些围篱将永远不能恢复成从前的样子。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将像这些钉子一样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别人一刀,不管你说了多少次对不起,那个伤口将永远存在。话语的伤痛就像真实的伤痛一样令人无法承受。

人与人之间常常因为一些固执的坚持,或者利益争执造成永远的伤害。如果我们都具有水的柔性和水的润万物而不争的个性,那么就能宽容地看待别人、看待自己,就会与人无争,也会尽所能贡献自己的力量,尽所能去帮助别人。相信在宽容、帮助别人,奉献自己力量的同时,也会让自己看到更完美的天空。

054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要义简析: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隐身而退,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启迪故事:

越国灭吴之后,勾践封范蠡为上将军,范蠡上书说:“我听说主忧臣劳、主辱臣死。当年大王受辱于会稽,我之所以没死,只是为了今日。现在是我该为会稽之辱死的时候了。”勾践对他说:“我刚要把越国分一部分给你来酬答你的功劳,你如果不服从,我就杀了你。”范蠡知道是急流勇退的时候了,他感慨地说:“我从计然那里学到的本领,已经让越国富强了,我再用到我自己的家吧。”于是在一个深夜,范蠡携带金银细软、带领家属和手下,驾一叶扁舟泛于江湖,开始了经商致富之路。后来,他辗转来到齐国。虽然他跳出了是非之地,但他又想到风雨同舟的同僚文种曾有知遇之恩,遂投书一封,劝说文种也应该远离是非。文种看到他的信后,便称病不上朝。后来有人诬告文种要造反,勾践便赐剑一把,令其自杀。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凡事都要把握一个度,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锋芒毕露、富贵而骄、居功贪位都是过度的表现,而这些表现难免会招致灾祸。

范蠡就是因为深知这个道理,所以才拒绝了越王的赏赐,在自己声名、事业鼎盛的时候毅然回归到自己的家事上面,因此远离了朝廷的是非,而他的朋友文种正是因为在这点上做得不够,所以丧命。所以在为人处事上都要讲究度,给自己留有余地。

055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要义简析:

“有”只给人们带来便利,“无”才真正运到了它应该起到的作用。

启迪故事:

有个老太太,文化不精,但常年信佛。她的方法是整日念诵“阿弥陀佛”四个字。这四个字不仅是佛祖的名号,更概括了众多佛教典籍涵义,可谓是佛教的名字。所以高僧们讲经,都说过,只要念一句“阿弥陀佛”就行。往复念诵,就能功德圆满。于是老太诚心诚意的天天念诵。

一天,一位高僧在行路中,突见不远处闪现佛光。他惊奇之余,快步走进,来到老太的住处。只听里面传来“阿弥陀佛”的念诵声。高僧既是高僧,自是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于是走进去告知老太正确的发音应该是“阿(e)弥陀佛”。老太听了赶紧改口,但每一开口念,总要停顿下来,想清发音。又因被常年习惯所牵绊,于是往往出错。之后又愧疚认为不敬佛祖,十分困扰。高僧继续走在路上。又走了一段再回望老太住处时,却发现佛光消失了。顿时,高僧幡然醒悟,赶紧回去告诉老太,她曾经的发音是正确的,让她继续按照她以前的方式念。老太听了好生欢喜。当高僧走出来再回望,发现,果然佛光再次出现了。

老子的这句话是说在行事的时候不仅要注重形式,也要注重本质,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形式是可分辨、可执行的,本质是不易看清和落实的,但形式以可见、有形的方式确定了本质的可视、存在,从而让本质得以真正实行。

故事中,老和尚过于注重了形式,帮老太太改变读音,反而使得她因改变习惯而不适应,也显出对佛的不敬。生活中很多时候人们做事也往往会忽略了本质的东西而过于注重形式,反倒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所以要注意形式,也要注意本质,因为两者是对立统一,缺一不可的。

056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判,

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要义简析:事物在安静状态易于掌握维持;在没有明显征兆时容易图谋对付;当事物还脆嫩时容易分解破坏;当事物还微小时容易消散破灭。行动要在未成形前,治理要在未混乱前。

启迪故事:

扁鹊见蔡桓公,站了一会儿,扁鹊说:“您有病,在腠理,不马上治疗恐怕更厉害。”桓侯说:“我没病。”扁鹊出来了,桓侯说:“医生喜欢治疗没病的人借以为自己树立功劳。”过了10天,扁鹊又拜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在肌肉,不治会更深入。”桓侯不承认,扁鹊走了,桓侯很不高兴。又过了10天,扁鹊见到桓侯说:“您的病在肠胃,不治将加重。”桓侯还不承认,扁鹊走后,桓侯极不高兴。过了10天,扁鹊望见桓公转头就跑,桓侯公见到这种情况就让人询问缘由,扁鹊说:“病在腠理,热汤洗浴,热物熨烙或拔火罐等可以治疗;病在肌肉,针灸可以治疗;病在肠胃,煎熬的汤药可以治疗;病入骨髓,已属于掌管寿命的阎王爷的事情了,谁也无可奈何。如今桓侯已病入骨髓,所以我便不再要求为他治病了。”过了5天,桓侯身体疼痛,派人寻找扁鹊,扁鹊早已逃到秦国,桓侯便死了。

蔡桓公之所以会丧命,就是因为他在病情还不严重的时候没有引起重视,还不听名医扁鹊的忠告,等到病入膏肓的时候才想到医治,此时已经是无可救药了。

这就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防微杜渐,最好把不好的事情扼杀在摇篮里,不要等到事情发展的无法控制的时候,才想起来要收拾局面。对于个人的不良习惯也是这样,在刚有苗头的时候就应该立即改正,以免到最后使自己受害无穷。

057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要义简析: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自逞己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昭显;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的不能有所长进。

启迪故事:

有一个小孩在草地上发现了一个蛹。他兴奋地把蛹捡起来准备带回家,想要看看蛹是怎样羽化为蝴蝶。

焦急地等待了几天后,蛹上终于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几个小时,但是身体似乎被什么东西卡住了,一直出不来。

急于想看到蝴蝶的小男孩心想:它自己出不来,我可以帮它一把。于是,他准备拿剪刀把蛹剪开,帮助蝴蝶脱蛹而出,他为自己能够想出这个办法而得意。但是,当他看到在自己帮助下脱离蛹的蝴蝶时,他就后悔了,因为这只蝴蝶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没过多久这只蝴蝶就死去了。

老子的这句话其实说明万事万物都有自身的规律,轻浮、急躁的举动都是反自然的,短暂而不能持久的。

故事中男孩急于看到蝴蝶,就用剪刀剪破蛹,还洋洋自得。殊不知,他的做法违反了自然规律,反倒害了蝴蝶的性命,这就是欲速则不达。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这是一种顺其自然的状态,蛹要化蝶,就必须经过痛苦的挣扎和磨练,直到它的双翅强壮了,通过自己的努力破蛹而出,才能完成真正的蜕变。

人何尝不是如此呢,必须经历一个成长的过程,一步一步慢慢地走,稳稳地走,急于成功,得意忘我的举动都是不可取的。

058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要义简析:圣人经常善于挽救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经常善于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品。

启迪故事:

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喜欢招纳各种有才能的人。有一次,他率领众宾客出使秦国,被秦昭王留下当相国。但后来秦昭王听信大臣的谗言,想找个借口杀了孟尝君。

无奈之下,孟尝君求助于秦昭王的宠妃,但是宠妃要以齐国的那件天下无双的狐白裘做报酬,但是孟尝君早在刚来的时候就把它送给了秦昭王。此时,有个门客就说他能把狐白裘找来。于是在半夜的时候,他借着月光在宫中的精品储藏室把狐白裘偷了出来。有了这件狐白裘,那位宠妃极力劝说秦昭王不杀孟尝君,并答应过两天给他饯行。

同类推荐
  •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随笔包括了尼采对哲学、科学、生命、自由、偏见、家庭、宗教、伦理等各个方面的见解,充满了心理学的洞见和艺术的奥秘,以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恒言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思想和生活。
  •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正鉴于此,我们择取古本、兼采众本,精校精审,荟萃众家之长,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编成。《易经》的六十四卦详解,是全书主体。按经上、经下分为两章,每卦独成一节,各节皆有原文、译文、解读,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或可先窥其门户,后登其堂奥,由浅入深,从而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本书在保持了传统《易经》的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努力为读者提供可以深入阅读的平台,以期让每个读者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读出属于自己的一本《易经》。
  •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本书是一部以王阳明的心学形成历程为主线的人物传记,将他的生平、心学以及现代励志概念结合起来,更深层次地、更独特性地介绍王阳明其人其学。这不是一部简单的传记,它深入浅出,幽默有趣,是有关王阳明的著述中不可多得的一部精品。
  • 尼采哲理诗歌

    尼采哲理诗歌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谁从根本上是教师,谁就只在与他的学生的关系中严肃对待一切事物——甚至他本身。”这句富有哲理性的格言出自《尼采哲理诗歌》。《尼采哲理诗歌》收录了大量的格言与诗歌。读读这些,必定让你深受启发。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本书采用1876年典藏版法文原著,在此版本上进行翻译。译文尊重卢梭当年应第戎学院征文而执笔的写作原意和部分词汇的专业用法,更加精准流畅。开篇导读,帮助读者对卢梭以及对这部著作进行一个提纲概括式的了解,减轻名著入门难的障碍。本版新增卢梭当时于论文写成后又添加的19个补充注释,使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卢梭在写作过程中的哲学思辨,延伸的知识也令本著作更加立体。还收录当年日内瓦著名博物学家博纳(Bonnet)以菲洛普利(Philopolis)的笔名写信反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卢梭亲自雄辩答复博纳质疑的回信,是值得收藏的经典版本。
热门推荐
  • 弗洛伊德7:精神分析导论

    弗洛伊德7:精神分析导论

    本卷收录《精神分析导论》一部作品,内容由弗洛伊德1915~1917年两个冬季在维也纳大学讲授精神分析的讲稿组成。全书包括失误动作、梦和神经症等三篇,共分28讲。前两篇内容假定听众没有精神分析的基础知识,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失误动作的分析和对正常人的梦的探索,为听众奠定学习有关神经症问题的基础。第三篇神经症通论是弗洛伊德讲解精神分析的核心,他通过对各种神经症的全面分析,深入地阐述了这个十分困难的新课题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该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听众领会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精神分析导论》可以公正地被认为是弗洛伊德的观点大全和精神分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状况。
  • 楚辞品鉴(大众阅读系列)

    楚辞品鉴(大众阅读系列)

    以明代夫容馆刊《楚辞章句》为底本,对该书收录的楚辞作品作简明扼要的校勘、注释、分段及全文品鉴,意在为广大楚辞爱好者提供一种版本可靠、文意疏通的楚辞读本。书前有长篇导论,介绍楚辞之价值,楚辞名称的由来,先秦两汉楚辞的特征,楚辞研究的历史,以及楚辞对中华文明的影响等,可以引发广大读者阅读的兴趣。《楚辞》作为国学经典,是与《诗经》齐名的集部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大源头之一。梁启超说:“凡为中国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可见,阅读欣赏《楚辞》是中国人基本的文化修养之一。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女人的资本大全集

    女人的资本大全集

    本书是一张温暖的女性地图,指引女人从容地游走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建立平衡和谐的幸福法则。在这些温暖隽永文字的引领下,挖掘你潜在的天赋资本,并大力去开拓和利用,让你每一个生命层面资本——容貌、智慧、感情、家庭、事业更加丰厚与完整,令你美丽一生、幸福一生。
  • 一朝为后

    一朝为后

    所有都知道她很柔弱,只是一个眷顾自己幸福的小女子。可是当她披上战衣撕杀战场的时候。当她披上凤袍指点江山的时候。谁还敢说她柔弱?!他,是她的夫君,位高权重,却不爱她。当他爱上她的时候,她的心却摇摆…他,是她的表哥,盖世英才,纵使有感情也只能掩埋。可是当一份揪心的遗嘱,一颗春药的药力,他们又会怎样?!他,飘然世外的琴师,却也是她曾经要以身相许的人。当他以医师的身份介入他们之间,局势又会怎样的变化?他,最不起眼的他,永远不离不弃的守着她,难道才是她的良人吗?________推荐自己的文文<倾城>不会让你失望的喔~~~已经完结啦``VIP文。。《邪君妖妃》应该也是不错的文`嘿嘿——————推荐好朋友糖糖宝贝:十六岁,我被迫嫁入豪门
  • 精卫鸟与女娃

    精卫鸟与女娃

    怪事不断出现,一个名叫女娃的远古时代的女孩,还有一个被称作“烟鬼”的邪恶力量。一个古董乐器“埙”,一场惊险的海难,梦到一条流光溢彩的胡同。当谜题慢慢解开,六年级男生小瓦和小当有一天做了一个完全相同的梦,危险也在迫近,一旦踏入,小瓦和小当如何去帮助女娃和保护这个城市。梦醒后他们竟真的找到了这样的胡同,一处疯狂长高的草丛,他们就注定与远古的神话世界有千丝万缕的关联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妊娠分娩·育儿全书

    妊娠分娩·育儿全书

    从妊娠、分娩到育儿,是一个科学、系统、复杂而又长期地孕育生命的过程,这当然会倾注即将为人父母者的大量心血。然而,如果不懂这一过程中的科学知识、方法和技巧,很可能就会事倍功半。本书帮助年轻的父母知道怎样去主动、选择性地受孕,避免影响受孕的不利因素;了解孕期要注意的饮食与营养,做好安胎养胎;了解孕期胎儿生理发育的特点和变化,在不同时期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胎教;了解分娩的过程,使孕妇顺利度过分娩期;学习宝宝的喂养特点和护理技巧,让宝宝的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熟悉宝宝日常易发生的意外,当出现异常时不会忙中出错;了解宝宝易发生的疾病,当出现疾病征兆时不会“病急乱投医”。
  • 丁玲自述

    丁玲自述

    该书中所选编的,都是丁玲记述自己生活与文学创作经历的文章,其中的一些怀人之作,记叙了与她有过密切关系、对她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也留下了丁玲在某个特定时期的侧影,有助于读者对她的了解和理解。
  • 魔凰邪妃:狂医倾天下

    魔凰邪妃:狂医倾天下

    【结局已补,可免费看】她聪颖出彩,誓要达到炼丹技术的巅峰,不料却被同门害死。复活之后,谁欠了她,以血来偿!难得管闲事,捡到一身份不详冷酷男,还霸道得没边。“我活着,你就不能给我死了。”“如果你死了呢?”“那你就陪我一起死。”“……”是个人都要来压迫她,靠!当她吃素的?妈的,统统等着被神级魔兽踩扁吧!高利息高回报还不收费!御海驽风,一袭魔魂纵九天。千年圣犀保驾,上古神兽护航,三尺回眸虬龙剑为破天之光…她命,天地赋予。要夺?来!——“我要逆了这天,灭了这地,拆了这城,谁能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