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6000000017

第17章 安徽商人(1)

温文尔雅,亦贾亦儒

自古云:“无徽不成镇,无徽不成商。”众所用知,徽商是中国古代大商帮之一。中国商人喜欢把自己称为儒商,而“儒商”这一名称则始于徽商。一直以来,微商不是一个单纯的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集团,他们与文化有着不解之缘,从而形成了以商养文,以文传家这个商业集团的独特风格,形成了儒贾之间的良性循环。在中国这个以儒为尊的国度里,研究中国商人,就离不开对微商的研究。

1.无徽不成镇,无徽不成商

在自强不息精神激励下,一部分安徽商人白手起家,建立了自己的事业。而更多的小商人,因不断开拓进取,由弱变强,丰富了徽商实力,使徽商成为能与晋商抗衡的大商帮。

在近一个时期地域文化的傲慢与偏见中,人们提出过一个问题:为什么是湖南人?因为湖南人给人了不起的感觉。在讨论商人的时候,我们也有一个质问:为什么是徽商?

自古云:“无徽不成镇,无徽不成商。”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的惟一一位中国人竟是安徽商人。斜阳残照徽州梦。二三百年前的明清时期,中国商界出现了一支商帮,纵横称雄商界三百年。堂堂扬州居然也是徽商的“殖民地”。徽商与晋商,史称南北两大商帮,并驾齐驱。“前古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岁,往外一丢”,徽州人发财的命大抵是今世“修来”。

徽商指的是明清时期,徽州休、歙等县的弃农从商者。徽商起源于东晋,发展于唐宋,鼎盛于明中叶至清中叶。因为在历史上,徽州索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为田园”的说法。由于地狭人稠,本地每年生产的粮食仅能维持三个月左右的口粮。所以,徽州人颇像希罗多德笔下的希腊民族,“一生下来就是由贫穷哺育的”。为了弥补生存条件的缺陷,他们不得不向外拓展,就这样,大批的徽州人怀揣几两碎银,夹着《士商要览》、《天下路程图引》,呼朋引伴地外出经商。

一开始,徽商经营的行业,只限于安徽的“文房四宝”和漆、木、茶等土特产。后来,经营的行业种类逐渐增多。加上在生意场上,徽州人生性俭朴,吃苦耐劳,又善于经营,所以“徽州算盘”的名气蜚声远近。各地的盐业、典当、木材、粮食、茶叶和海外贸易等许多行业,都被徽州人所垄断。明散文家归有光云:新安大家“以畜贾游在四方,椅顿之盐,鸟保之言,竹木之饶,珠玑、犀象、玳瑁、果布之根据州俗例,下至卖浆贩脂之业”。当时两准盐场是全国最大的盐场,徽商在两淮经营盐业特别活跃。歙人汪显“以盐美居”成了两淮富商,休宁吴幼符也是“业盐荚,家益起”。就这样,徽商“以经营盐业为中心,雄飞中国商界”。直至获“寓接江南”之美誉。他们居住的别墅,连皇帝乾隆看了都眼馋。

徽州人什么买卖都做,惟有两样东西最为忌讳:一是茴香,二是萝卜干。因为“茴香”谐音“回乡”,“萝卜”谐音“落泊”。有谚道:“徽州商人心里慌,怕卖茴香萝卜干。”

在那个“重本轻末”的年代,徽商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像西方早期的资本家一样,到处开创,到处淘金。沿江区域向有“无徽不成镇”之谚。

有人把现在的扬州看为徽商的“殖民地”,“徽人地扬州最早。故扬州之盛,实徽商开之,扬盖徽商殖民地也”。

明清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商品流通范围不断扩大,商人也开始活跃,出现了诸如晋商、徽商、陕商、闽商、吴越、粤商等商人集团。其中以徽商和晋商资金最为雄厚,形成南北两帮商人并驾齐驱,称雄商界的局面,正如明人云:“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

随着商、世的蓬勃发展,徽商的资财也相应增长,最多以千万计,次亦有数百万,故有“徽商富接江南”之称。徽商按资财可分为三等级:百万者为上贾,二三十万以上为中贾,二三万者为下贾。有资财十二万左右的,还只能数为三等,可见徽商之富有。比如说,在明清徽州的一府六县中,黔县是个山陬水滨的荒僻小县,经商意识迟至清初方蔚然成风,但却出过江南六大豪富之一的胡贯三。据说,胡贯三是西递胡氏二十世祖,他曾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各大商埠中经营了几十家典当铺和钱庄,资产折合白银数百万两,聚族而居的西递村正是因胡贯三的原因而臻于极盛。

“苦志经营”、“艰难起家”、“自强不息”往往是每位成功商人的必经之路。从史料记载来看,大多数徽商之所以成就大业,与他们在逆境中奋起,愈挫愈坚、百折不回、勇往直前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随着徽州商帮逐渐成为明清商界一支劲旅,徽州从商人员也越来越多。作为商帮优良传统之一的拼搏精神,也进一步发扬光大。他们不仅与自然界的恶劣环境顽强斗争,而且同商场的惊涛骇浪进行拼搏,涌现了一批在逆境中崛起的商界巨贾。

清代嘉庆年间著名的徽州盐商鲍直润,经营盐业之初一再失利。一时,经营活动可称是“举步维艰”。但鲍并未气馁,将家中田产悉数典押,筹得资金谋得江山引地。家中人直劝鲍直润:“经营盐业一败再败,千万不能再将家产全部押上了。”鲍直润道:“今江山口岸,众商星散,势将食淡。所谓人弃我取,譬如逐鹿,他人角之,我倍其后,时不可失,吾意决矣。”于是鲍氏率兄弟奔波各地,经营盐业,终有大成。类似上述鲍直润等人的拼搏事例,在明清徽州商人中绝非罕见。

在自强不息精神的激励下,一部分人白手起家,建立了自己的事业。而更多的小商人,因不断开拓进取,其经济实力则逐渐由弱变强,最终增强了徽州商帮的整体实力,使之成为商界中能够与晋商相抗衡的大商帮。譬如,明代成化、弘治年间歙商江才就是一个例子。江才3岁丧父,家道中落,无以为生,后江氏兄弟在杭州开了一家小铺子,出售盐米杂物。这时的江氏兄弟充其量也只是小商小贩而已。不过,江才的进取心始终未泯。在积聚了少量资本后,江才远游清齐梁宋之间,贩运商品,牟取厚利,资本愈积愈多。40岁时,江才便成为腰缠万贯的“大贾”了。

其实,在徽商辉煌的背后却晦藏着一部部辛酸的创业史。历史上,徽州各地有的是望夫楼,有的是女祠,却绝不会有临街的绣楼。丈夫结婚不满期年,便外出经营,一走便是数十载。妇人则独守空房,朝暮思念。绩溪人胡适先生曾回忆说,徽州当地有“一世夫妻三年半”的俗谚,说的就是这种情形。迄至今日,在昔称“程朱故里”的徽州大地上,依然矗立着许多错落有致的大小贞节牌坊,历经数百年的凄风苦雨,似乎仍在无声地诉说着很久以前思妇的寂寞与辛酸。

凭借这种拼搏精神,徽州商人走出了小山村,克服了资金困乏、人地生疏等诸多困难,发展成为明清商界首屈一指的商人集团。

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徽州商帮中不少曾经是受雇于人的小学徒,最后发展为拥有独立资产的大商人。

2.贾而好儒,亦贾亦儒——徽商的儒商特色

重儒而不轻贾,贾儒并重,以义为利。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做基础,徽商内部凝聚力惊人,这就是徽商能成为十大商帮之首的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徽商是中国古代大商帮之一,一直以来,徽商不是一个单纯的以经商营利为惟一目的的商业集团,他们与文化有着不解之缘,从而形成了这个商业集团的独特风格,由于他们是亦商亦文之辈,素有儒商的美称。是徽商将儒家的精神融入到经营管理之中,并形成儒商精神。

明代著名学者,徽州人汪道昆就曾指出:“夫贾为厚利,儒为名高。夫人毕事儒不效,则弛儒而张贾,既侧身飨其利矣,及为子孙计,宁弛贾而张儒。一弛一张,迭相为用。”这就是说,做生意是为了牟取巨额利润,读书则是为了追求功名。读书博不到功名,就应当“下海”。赚了一笔钱后,为了子孙后代考虑,就应当让他们读书。

以商养文,以文传家,形成了儒贾之间的良性循环。“贾而好儒,亦贾亦儒”是对徽商的经典概括。历史上徽商中精通儒学、擅长诗词文学者不乏其人。他们中间有些是早年习儒,以后走上经商道路的;有些则是亦贾亦儒,在经商的同时,爱好文化和儒术,形成了他们“贾而好懦”的特点。

自汉以下,儒士、儒臣、儒牛、儒史、儒吏、儒将、儒相、儒医等概念相继出现,这些概念不仅标明身份,而且不无炫耀的意味。这里面,惟独儒商的概念出现最晚,这其中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儒家学说的影响。儒学是重农抑商的,孔子就很看不起商人,认为商人“见利忘义”与小人无异。统治者受此影响,也认为“足食之本在农”、“以劝农为职”,不把商业看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在这种意识形态下,商人的社会地位一直极为低下。

商人把自己称为儒商,无疑有抬高自己地位的意思。儒商从徽商开始,这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其原因是理学大师朱熹为徽人好儒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朱熹理学对徽州政治、经济、学术、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到徽州人的一举一动。徽州人认为:“我新安为朱子桑梓之邦,则宜读朱子之书,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以邹鲁之风自持,而以朱子之风传子若孙也。”

徽州人不仅读朱子之书,还世代敬奉朱子,无论为官、为商、为农多依朱子家训为行为准则,数百年来,徽州文风炽盛,名家辈出,风俗淳厚。

历史上的安徽文化可谓群芳竞秀,光彩夺目。

建安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群星灿烂的盛世景观。而建安文学的始作俑者乃是安徽人。

到了清朝中叶,安徽文坛上又出现了一个历时200多年,影响深远的文学流派——桐城派。

许多徽商把志趣集中在藏书、著述及与学者文人的交游方面。歙县大商人鲍廷博,平日购书以养志,终成大藏书家,因进献图书而受宠于乾隆、嘉庆两朝。名闻当时,他获举人头衔时,已年逾八旬,史书还记载说:“他每遇人访问古籍,凡某书美恶所在,意旨所在,见于某代某家目录,经几家收藏,几次钞刊,真伪如何,校误如何,莫不矢口而出,问难无竭。”珠算大师程大位兼商入学者于一身。他一生经商,邀游吴楚,醉心珠算,著有《算法统宗》、《算法纂要》,流传海外。在日本很受尊重的盐商程晋芳,购书5万卷,“招致方闻饱学之士。与其讨论,延接江淮老宿,赋诗宴饮无虚日”。当时徽商之住所,所见极多的是“冰梅图”——许多半片梅花落在一方方冰上的图案,其图除令人叹为观止外,它还寓意着“梅花香自苦寒来”,严冬将尽,读书人“十年寒窗”,终于金榜题名,一鸣惊人。这种“十户之村,无废诵读”乃是毫不夸张的说法。此外,徽商不惜重金办教育,创书院,因而徽州地区文化发达,人才辈出,致使汤显祖发出“一出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之感叹。

一般而言,徽州商人是在科举失意后走上经商之路的,他们赚了钱后,非常重视文化教育事业。为了办好教育,他们有的捐田地给府学县学,有的创办书院、私塾、义学,招揽子弟,教授儒学。

乾隆年间,徽商对徽州最大书院“紫阳书院”先后捐银达26200两,在徽商最盛时期,徽州的书院有54所之多,村学、社学、私塾更为普遍,曾经形成了“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的风气。

蝥源人李大祈,早年学习诗文,后弃儒就贾,经营盐业,往返于淮、扬、荆、楚之间,腰包日渐隆起。可是,他每每想起少年学业未成,不免失落,于是掏钱办私塾,延请名师教读,自己也每日督促,直至公子中举,才算了却心事。

在安徽,像李大祈这样的人,在徽商中实在太多。在徽州当地,“连科三殿堂撰,十里四翰林”,“一门九进士,六部四尚书”之类故事,多得不胜枚举。

徽商好儒还表现在自觉地用儒家思想来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商业行为,所以,徽商都显得彬彬有礼,举止文雅,有仁有义,其具体表现如下:

(1)讲求义利之道,见利思义,不义之财不取。儒学并不武断地反对取利,但它的基本态度是义大于利。孔子要求人们“见利思义”,有必要的时候“台生取义”。他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朱熹说:“不以其道得之,谓不当得而得之。然于富贵则不处。于贫贱则不去。君子之审寓贵而安贫贱也如此。”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儒家对商业的基本态度。徽商就抱着这种态度来经商的。

《婺源县志》记载了一个故事:曾有一个广东商人要将一箱珠宝与三箱海产运到北方去,走陆路的时候,他雇了两个挑夫,一路上,他跟两个挑夫有说有笑,殊不知,挑夫打起了他的主意,想谋取他的钱财。一天夜里,夜宿山间客栈。半夜,广东商人起来夜尿,听到隔壁挑夫细语,他凑到窗台下静听,听得挑夫正在小声地商量如何谋取他的钱财。一会儿,他们就商量出了作案的方案:先到衙门去报官,说广东商人的货没有征税,广东商人听到风声后,一定会逃命而去,然后,他们就将那三箱海产送到衙门里去,让官府没收那箱珠宝就对半分开。如果官府不理会,那么就继续走,到一个无人的地方去。将商人一刀结果,然后绑一块大石头,扔到河里去。

二个挑夫的话惊得广东商人出了一身冷汗。

第二天,广东商人硬着头皮上路,心中虽然忐忑不安,但还是与他们谈笑风生,以免露出破绽,招来不测之祸。

来到婺源县城,路过一家客栈时,客栈老板见到广东商人打招呼说:“客官,住宿吗?”

广东商人灵机一动,何不先将货物存在他这里,来一个金蝉脱壳,从长计议。但是,当下他也不答话,径直往前走。

走到另外一条街的时候,广东商人见有一家小吃店,于是拐进去,三个人一起吃饭,吃完饭后,广东商人对两个挑夫说:“天气炎热,休息一下再走也不迟,我小睡一会儿,你们两个也睡一会儿吧。”

两位挑夫一换眼色,其中的一个说:“我们两个到街上逛逛,马上回来。”

广东商人答应了,于是假寐。

两位挑夫果然去告官了。

见挑夫一走,广东商人马上叫人把箱子挑到刚才路过的客栈去,经问,得知老板姓汪,单名一个源字。

广东商人忙向汪老板说了事情的经过,末了,对他说:“如果老板有恩于我,箱内财物对半均分。”

汪老板马上找来几个布包,将财物都包起来,藏到地窖里去了,然后,往箱子里塞了一些杂物,广东商人急忙挑着担子回到饭店。

刚回到饭店,挑夫就带着衙门的捕头来到了门口,将广东商人的箱子打开,哪有什么珠宝,里面只见一些杂物。

这样,挑夫犯下了妄言之罪,被捕头抓回县里去,打了三十大板。

广东商人来到客栈,见已没有了汪源的身影,心里大惊。这时,汪源的老婆走出来,对广东商人说:“客官跟我来,我老公怕财多招人妒,已把你的东西用一个大木桶装好,用牛车运到了城外,他正在郊外等你呢。”

广东商人喜出望外,跟着汪源的老婆出城,不多时,果见汪源在一个小树林里等待。广东商人欲均分财物以酬,汪源拒绝了,广东商人再次请求汪源收下,汪源再次拒绝,并说:“我帮你不是为了获取酬金,只是出于做人的道义。”

广东商人辞别而去。

后来,这事传开来了,当地衙门为了表彰其义,将汪源归还珠宝的地方称为“还珠里”。

同类推荐
  •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终于定稿了。该书能够最终定稿并付梓,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和汗水,编者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王正好、沈军两位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出版平台。
  • 在狮身人面像的脚下

    在狮身人面像的脚下

    屹立千年的文明古迹,隐藏着怎样的历史奥秘?流淌万年的文明河流,述说着怎样的智慧心语?林丹环编著的这本书精选的文章,有的追忆文明古迹,有的针砭社会时弊,有的思索文明走向,让您跨越东西方文化,纵横寰宇,俯仰天地,从整体视角品悟“文明与文化”这部大书。
  • 中西合俎集

    中西合俎集

    本丛书体现了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如是学术旨趣——静虑澄心,“虚怀若谷,静一至道”。于学科建设而言,此为根本,当有深意焉。“大学,乃大师之谓也”。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恪尽职守,教书育人,同时“皓首穷经”,不断提升理论素养,拓展学术境界,提高专业能力。我们高悬起“学术境界”这把标尺作为理想的目标去衡量、读解与阐释外语教学生动的现实实践,试图以求“道”之旨“月印万川”,鉴照理论与教学实际,使其呈现“有我之境”。丛书的核心理论追求就是“求道”,并将其悬为映照万川之“月”,作为价值尺度,以求“学理”。
  • 海沧民俗文化

    海沧民俗文化

    《海沧民俗文化》主要内容包括:保生大帝信俗;“送王船”民俗活动;“蜈蚣阁”游艺活动;“抗大龟”民俗活动等。
热门推荐
  • 一生的忠告大全集(优秀青少年必读)

    一生的忠告大全集(优秀青少年必读)

    本书是英国著名政治家查斯特菲尔德伯爵写给儿子的书信集,其中涉及到的学习、礼仪、处世、成功等话题,是当下年轻人关注的焦点话题,也是他们步入社会、走向成功必须学会的人生哲理。虽然查斯特菲尔德所处的时代与今天已相距甚远,但如果我们结合当今现实,这些书信中的一些观点与道理,对大家的处世、交友、立业仍是大有裨益的。翻开本书,开始一段处世、社交的阅读之旅,拨开心灵的迷雾,开启青春的航程。扬帆迈向成功的彼岸!
  • 后寺鬼事

    后寺鬼事

    乱了,一切都乱了。死人,到处都是死人,不是一个个,而是一片片,死人如遭遇了风暴的麦田般,尸体堆积盈野。妖魔鬼怪,全都跳了出来。平日安静的农村化为了妖魔的集中营,妖现身人间,鬼杀人害命。谁能拯救天下,挽回这个小小村庄往日的宁静?看一个普通的学生如何带领一帮热血的青年,与强悍的鬼怪相抗衡,打破千年前留下的诅咒。看似普通的小小村庄,却隐藏着一个千年前绝世强者遗留下来的秘密,这个秘密成了无数妖魔争夺的焦点。一个片小小的激浪中的树叶,任风吹雨打,飘零难耐。
  • 溪流淙淙(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溪流淙淙(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古国归墟之西域异闻

    古国归墟之西域异闻

    35年前,一个来自中科院的考古队深入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去寻找在《史记·大宛列传》中曾提及的昙花一现的古国——大宛国。考古队在沙漠中遇到罕见的风暴,慌乱中被一个神秘的人影带到了一座古城之中。队员们在古城里碰到一连串诡异事件,几乎全部身亡,只有周队长被救起,却已精神失常。35年后,周队长的孙子收到一封爷爷的信,周领队早已不知所踪。循着信中的线索,他踏上了寻秘之路,曾经的西域之地竟然隐藏着这么多离奇的事情:沙漠的八卦鬼城,天山的瑶池圣境,昆仑山的死亡之谷……各种诡异的事物接踵而来。探险的过程充满了人性的挣扎,恐怖与可憎的面孔交织,惊悚的场景,支离破碎的线索……原来这一切都只是一场阴谋……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经理人必备销售与市场知识

    经理人必备销售与市场知识

    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项成就都是经理人员的成就,每一项失败也都是经理人员的失败。中外企业的无数案例都证明了一个结论:经理人员的学习能力、知识视野、理想、献身精神和人格决定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否成功。本系列丛书将为广大经理人搭建出走向成功的知识阶梯。
  • 傲笑

    傲笑

    身为两个利益集团结合下的产物,白日里她乖巧伶俐、天真活泼、中规中矩,黑暗中她却是怒放的毒罂粟,或冰冷或狂野,无情无心什么宿命什么轮回,有多远滚多远,被迫穿越时空不代表她就任人宰割,我行我素,傲笑红尘才是她的本色!他,无意相遇,痞痞而笑,放下家仇,温柔相伴,共谱一曲柔情轻音,谁知轻音躁动成海啸,谁之错!他,冰冷无情,展颜只为她,黑衣裹身,万年的柔情只为她保留,阴谋尽出,只为倾心相随他,云淡风轻,含蓄的爱隐藏万年,为情无法自拔,为义甘愿沉默他是她天命之人,却势同水火,生死搏杀(简介暂定,随时更改!)此文为《魂牵红妆》的第三世,女强,江湖行推荐本人的完结小说:《绝色江湖》NP文,美男多多的女强文《毒医之逍遥江湖》缠满悱恻的生死大爱《邪魅妖颜惑》一女三男《魂牵红妆》一个女人徘徊于两个男人间的缠绵之爱追风的书迷们请加入追风的读者圈:逍遥阁http://q。9917。com/g/cyy767805留言,拍砖,留下你们的脚印,无需注册,潇湘会员后即可登录也可到本人的女儿国空间上转转http://home。9917。com/163656推荐好友的小说:http://read。xxsy。net/info/208278。html《转身成宠妃》
  • 雪中悍刀行

    雪中悍刀行

    这个江湖,有武夫自称天下第二一甲子。有剑仙一剑破甲两千六。有胆小的骑牛道士肩扛两道。但一样是这个江湖,可能是江湖儿郎江湖死,才初出茅庐,便淹死在江湖中。可能对一个未入江湖的稚童来说,抱住了一柄刀,便是抱住了整座江湖。而主角,一刀将江湖捅了个透!临了,喊一声:小二,上酒~
  • 绝代之公主:暗夜美男团

    绝代之公主:暗夜美男团

    她高雅温柔,她冷漠纯真,她精灵甜美。公主们的童话故事,她们舞动奇迹,她们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她们经历了坎坷,磨难,但始终不变的是她们的友谊。她们本以为,可以这样单纯快乐下去,但,突如其来的意外终结了她的性命,手中洋溢幸福的四叶草变成三叶草,幸福,是不是远离了呢?一直等到恶魔王子,天使骑士们的来到,绝世公主的幸福,又延续下去了……这是一场属于三位公主的独一无二的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