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6000000018

第18章 安徽商人(2)

在义利思想的影响下,徽商在公利面前,很是慷慨。明时,婺源有一个商人詹景端,经商运米四千二百石至上饶。时值岁歉,到处都是饥民,饿死的不计其数,詹景端将米全部捐出来,济贫扶困,救活了很多人,当地的百姓为了纪念他,竖了一块石碑,上刻铭文,以颂扬他的恩德。

为了公众的利益,徽商能做到抛千金而不惜。这是徽商与其他商人的不同之处。

(2)讲究“和为贵”、“和气生财”。

孟子曾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徽商在经营的过程中高度重视“人和”,他们认为和才能生财,斗只会两败俱伤。所以,徽商又有“和商”一说。

“和”指的是内部的人事环境和外部的经营环境要和谐,徽商之所以能数百年称雄海内,这与他们善良谦让,互助互爱,不断营造主客之间的和谐氛围不无关系。明代文人是这样描述徽商的:“家乡故旧,自唐宋来数百年世系,比比皆是,重宗义,讲世好,上下六亲之施,无不秩然有序。”“千年之冢,不动一抔;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谱系,丝毫不紊。”如有一家人与族外人发生了争议。“则一人争之,一家争之,一族争之,并通国之人争之。不直不已”。可见徽人团结互助的精神。

重儒而不轻贾,一贾儒并重,以义为利。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做基础,故徽商内部凝聚力强,这是徽商能成为十大商帮之首的重要原因之一。

3.商而优则仕——官商结合的典范

徽商深知“朝中有人好为商”的道理。商人子弟进入官场,政府中就有了商业阶层的代言人,在施政和执政中,这些商贾子弟就会堆护与代表他们的利量。所以,徽商在富裕之后,大力培养子弟,习儒求仕。

由于历代统治者坚持重农轻商的政策,商人即使富甲天下,政治地位仍然低下。历朝历代的科举还规定,商人不能应试登第。这种歧视性政策,让商人很自卑。到明代,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商人子弟也能参加科举考试,进入仕途。这样一来,商人就看到了改变卑微命运的契机,他们想到了培养自己的子弟与族人,让他们入仕。徽商深知“朝中有人好为商”的道理。商人子弟进入官场,政府中就有了商业阶层的代言人,在施政和执政中,这些商贾子弟就会维护与代表他们的利益。所以,徽商在富裕之后,大力培养子弟,习儒求仕。

如徽州休宁人金声,他的父亲金老板在湖南湖北一带经商,赚了很多钱,虽然如此,仍常常遭到当地士绅与官僚的敲诈勒索,金老板有苦难言,不得不曲与周旋。

一次,金老板手下的一个伙计偷了店里的二根金条,金老板要求伙计归还,伙计矢口否认,金老板无奈之下去县衙里告官,因为伙计有一个亲戚在府台当师爷,县官竟对此案置之不理。此事给金老板很大的打击,他发誓,一定要让自己的子孙走上仕途。

金老板于是花大价钱请来名儒,精心教金声读书,十年之后,金声得中崇祯元年进士,此时,金老板已回到休宁,为了雪恨,他再次来到湖北重翻旧案,很快,伙计的家里人就来求情,请他网开一面,金老板出一口恶气之后,也没有故意为难伙计一家,一笑了之。

金声当了大官之后,在崇桢皇帝面前慷慨陈述时务,强调商业的重要性,要求改变轻视商人的政策,崇祯听后为之心动。

“借资贵人”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红顶商人”胡雪岩结交左宗棠之例。左宗棠本不喜欢徽商,胡雪岩知此并不直接与其交涉,而是借捐军款和赈灾款来曲线博取左宗棠的欢心,这样过了一段时日,两人竟成了莫逆之交。左宗棠官任督帅,亲自向皇上进奏折,频频为胡雪岩美言嘉奖。胡雪岩也因此而得官,平步青云,成为中国的头号官商。

徽商还仗其富有的资财,贿财结官,与官宦通家。在徽商中有父官子商的,或先商后官的,如曹文植,官任户部尚书,其子曹某,从事盐业,后来中了进士,官至翰林侍读。另外还可借“捐输”、“报效”之名,行买官之实。徽商随着财富的增长,社会地位也相应地提高,社会上对商人也就刮目相看了。这一变化,在科举方面最为突出,商人子弟成了一支不可忽视的势力。当时的政府对他们很重视,特许徽商子弟不需回原籍,可以就地参加考试等便利。乾隆观赏徽商别墅,并为之题匾额。传统的“重本轻末”思想,开始被冲开了一个缺口。

然而,毕竟投靠官僚权贵有着一定的弊端。若自己有人在朝中为官,则更加好得多。于是,徽商不惜以重资举办书院私塾,输送资金捐办学校,培养众多子弟读书,其中“资质聪慧”者便让其参加科举,走向仕途,为宗族服务。一旦朝中有了自己的人,不仅使家族地位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为经商添了一道政治保护屏障。徽人子弟一旦为官,自然对家乡父老格外关照,提供诸多经商之便。子弟为官,对于形成一些行业的垄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商人有文化,则气质、智力、判断力和洞察力的品位自然比较高,因而能在商品市场瞬息万变、供求之间盈虚莫测的情况下,善于审时度势,决定取予。事实证明,在经商活动中,知识也是效益,他们由于精于筹算,往往“所意辄中”,因而获利不仅多而且快。商人而有文化,在与官府交往,同显贵应酬中,便能言语相通,应对自如。所以,文化又是联接商与官之问的桥梁。徽商特别是大盐商,凭藉自己的文化知识和雄厚的财力,不仅交通官府。甚至能以“布衣交天子”。他们与政治势力结缘之后,反过来又为进一步获大利、创大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无奸也商,商而不奸

徽商非但强调“忠诚主质”,还注重信义存心,这些年是大多数般商立身行事的指南。

徽州商人在长期经营中相信“财自道生,利缘义缺”,强调“忠诚立质”,主张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以诚待人”,抛弃有些商人所惯用的“智”、“巧”、“机”、“诈”等歪门邪道的聚财手段,他们认为歪门邪道的聚财手段不是一个大商人应有的品质。

安徽人做生意重诚信、讲仁义是名声在外的。在明代,休宁商人张洲,少年时一心只读圣贤书,想通过科举改变自己的命运,后来“挟资游禹航,以忠诚立质,长厚摄心,以礼接人,以义应事,故人乐与之游,而业日隆隆起也。”对于忠诚立质,明朝歙县商人许宪曾解释说:“以诚待人,人自怀服;任术御物,物终不亲。”许宪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有以诚待人,人家才会信服你。跟你相交做生意,倘若只想着在交易中算计他人,搞歪门邪道,那么不用说是人,就连物最终都会对你敬而远之。

歙县商人鲍雯、鲍大臣就是这样的人

鲍雯年轻的时候是一个书生,不幸父亲早逝,家道中落,他想通过科举改变这种状况,但不幸被一件官司缠住了,尤法静下心来读书,日子越过越艰难。他母亲见状,对他说:“先世曾在浙江做盐业生意,还有几间店面,你可以去料理。”

鲍雯于是硬着头皮到那里去接管店面,以书生之道待人接物,至诚待人,从来不玩奸诈机巧的手段,由于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久之,生意越做越好。

歙县商人鲍大臣经商的时候,来往于江浙一带,一天,他看见路上有一个蓝色包袱,捡起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摞沉甸甸的金条。时值黄昏,路上没有一人,同行的仆人说:“主子,这是一笔横财呀,走吧。”

鲍大臣说:“这是非分之财,得物归原主,怎么能走呢。”于是坐在路边,等待失主来领。

半夜里,一辆马车沿路使来,车的两边挂着灯笼,边走边找东西,来到鲍大臣面前,鲍大臣对他说:“你丢掉了什么东西,”

一个仆人模样的人说:“我家主人丢了一个蓝色的包袱。”

鲍大臣把包袱拿出来,归还给失主。

失主大喜,从马车上跳出来,要给鲍大臣酬金,鲍大臣拒绝,失主于是留下一个牌子给他,上刻“免税牌”。

此后,鲍大臣就靠这块“免税牌”大发其财,赚了比包袱里的金子更多的钱。

这样的例子,在徽州历代的史籍里俯拾可得。安徽人在史书里特地记载,引以为荣。这虽然不能不说是与商业赚钱的目的和精神背道而驰,但是至今,传统徽商的经商之道在安徽商人中风骨犹存,安徽商人仍然怀着舍利取义的古国之风,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讲求诚信,重产品质量。

徽商们深知,商人和顾客二者的关系是互惠互利的,商人只有诚实,方可赢得顾客的信任。所以,他们做生意的时候往往是“宁奉法而折阅,不饰智以求赢”。有时吃点小亏是福,往往能占大便宜。

清末徽商的顶尖人物胡雪岩以商进仕,成为显赫一时的“红顶商人”,他经商注重诚信,更加将徽商的声誉远扬各地。他曾在杭州开了一家胡庆余堂药店,以经营汤剂组片业务为主,该药店与北京同仁堂药店并驾齐驱,蜚声中外。该店将“忠诚不欺”作为立店之本,胡雪岩亲手撰就80字《戒欺铭》,该铭文被制为“戒欺匾”,挂在胡庆余堂药店里,以警示药店同仁在经营过程中恪守“以义取利”准则。为了将诚信不欺的经营方针落在实处,胡庆余堂药店在每年入伏头一天,免费向杭州市民供应大量药茶。这些药茶清凉解暑,当地老百姓纷纷前来饮用,经证实,这些药茶确实有很好的疗效,自此。慕名而至药堂者络绎不绝。

他以“戒欺”向世人宣示诚实不欺的经营理念,诚为可贵。

同类推荐
  • 古代战役

    古代战役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战役》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古代战役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先秦时期的战役、秦汉时期的战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役、隋唐五代时期的战役、宋元时期的战役、明清时期的战役等。
  • 中国文明简史

    中国文明简史

    本书是一本大家写给大家的人文通识读物,带你进行一次典雅深邃的中国文明审美之旅。全书包括了史前时期、夏朝和商朝、周朝、秦朝、汉朝等十三章内容。从浩繁卷帙的长卷中,追索文明的发展,聆听历史的足音,感受中华文明的厚重、丰富与苍凉!
  •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近代中国学术界名家辈出,形成宋以来学术发展的又一高峰。究其原因,涌现大量史料,承袭清学余荫,沟通域外汉学,当在首要之列。治学须知大势,近代国际汉学界对中国认识的深化和中国学者掌握西学外语程度的增强,使得彼此得以沟通,渐成一有机整体。通过描述分析中外学界的交往关系,可以显现学术发展的状况趋势,并把握个人及流派在其中所处的时空位置,进而探寻新世纪中国学术发展的正途大道。
  • 北京精神

    北京精神

    2011年11月2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作为城市精神,它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
  • 绵州神游

    绵州神游

    详细描述了四川省绵阳市人文历史状况,为了解绵阳提供详尽资料。
热门推荐
  • 掌天握地

    掌天握地

    一个少年修炼了绝迹8000年的云魔法以及土系魔法,天地魔法的修炼开始了。它能够修炼到掌天握地的地步吗?
  • 恶女当家:人间晚晴

    恶女当家:人间晚晴

    【本文纯属虚构】穿越?好啊。可是,你只能穿成灰姑娘……的后姐。欺负灰姑娘是你的责任……切记,不能抢了灰姑娘的王子。后姐?恶人?好吧,后姐就后姐,恶人就恶人……只是,她不抢灰姑娘的王子,可保不齐,王子舍灰姑娘来就她这个后姐啊……
  • 以退为进

    以退为进

    在地球毁灭后的诺亚方舟里,晋璃璃在“不进则退”的生存游戏里,为了让深爱的叶缺能够活着在新的星球上延续地球人的生命,而甘愿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百年之后,晋璃璃从营养仓苏醒过来,又重新见到了曾经的爱人,但是曾经的爱人因为无法接受她的死亡,而放弃了从前的记忆,成为了另一个人,他们还能再续前缘么?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百年北大给青少年的人生哲理

    百年北大给青少年的人生哲理

    走成功之路,读成功之书。胸怀梦想,执著地走向远方;笑对挫折,锻造强者的品质;挖掘潜力,创造丰富的人生;荡涤心扉,用沉静过滤浮躁;热爱真知,用智慧照耀人生;空杯心态,卸掉负担和羁绊;懂得感恩,对世界一往情深;享受生活,呵护纯粹的心灵。
  • 绝世仙芒

    绝世仙芒

    一朝穿越成修真界小菜鸟,她谨小慎微、步步为营。得仙府,入仙门,披着五行废灵根的外衣,漫步前行。筑基、结丹、元婴,看她如何一步步绽放出独有的仙芒。什么,天地封印?白幽璃怒了,敢挡我修仙之路“鸿冥,给我破了这天!”鸿冥半眯着眼睛:“主人,你太弱了!”------------------------------------------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 决定性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下)

    决定性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转折点。苏德战场上规模空前的决定性会战。苏德战场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大厨不传的调味秘诀

    大厨不传的调味秘诀

    抓住菜品好吃的“灵魂”。掌握调味技巧,正确使用调味品,灵活搭配香辛料,调制出纯天然无添加的调味酱料,轻松制作色香味俱全的香醇美食,让众口不再难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