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6000000016

第16章 西安商人(2)

以市场为准绳,随行就市,按质论价就是一条很重要的营销原理。其核心的意思是根据市场与商品质量确定价格,确定营销措施。

明代西安商人在江南广阔的空间里选购土布,因各地棉花质量有别,纺织技术精疏不齐,土布质量、品种、规格五花八门,要求陕西商人必须按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随行就市,按质论价。

比如同是浙江的稀布,“出于三林塘的布匹为最精,周浦的次一些,邑城的布质最差”,同是刷线布,有“泗泾扣布”、“纪镇扣布”。这些布以长短阔狭来区别。同是棉布,松江布与无锡布的质量就有差别,书上说:“邑布轻细,不如松江,而坚致耐久,则过之,故通行最广。”这便要求西安的收布掌柜在购布时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工有精细,织有厚薄,价有低昂的收购原则,随行就市,“精粗不一,价亦不同”,由于质量不一,有时为了收购价格便宜的布,西安商人一早就爬起来了,到广福、石岗、戬滨去赶早市,可谓极尽商人精明之能事。

销布方面,西安商人也是手法灵活,不拘一格。在原有甘肃布商来驮布,便就地批发,加快周转;在偏远地区,西安商人就背着布匹,搞起上门推销,一匹一匹地卖给别人。

在设立商号方面,西安商人也是很灵活的,如南翔、枫泾、朱泾等镇。它们大都处于农村贸易中心并且水陆交通发达,如南翔镇既有横沥、上槎浦、走马塘、封家滨相交于镇中心,又有太平、泰康、吉利、隆兴四桥相连,形成与邻近市镇四通八达的贸易联系,因此“布商各字号俱在镇”,又如朱泾镇,它是两浙交通要津,隶属它的有大小村庄30个,都盛产花布,遂使朱泾镇成为一个发达的棉纺织业中心,因此“前明数百家布号,皆在松江、枫泾、朱泾乐业”。其他如月浦镇“陕西巨商来镇设庄,收买布匹”。这些中心市镇由于布商突破牙人从中阻隔,少去中间盘剥,掌柜们让利织户,抬高棉布价格,所以“关中贾来价更高”、“来年布价高于帛”,织户竞相将棉布售予掌柜,购销两旺,因此市面极为繁盛。

西安布商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还善于变通,在苏州、无锡等大城市设“字号”,既在产布市镇设坐庄收布又在都市雇觅踹匠、染匠进行加工整染,形成购销加工的一体化经营模式,这是陕西布商在江南购布最完善的经营方式。

西安商人做生意的时候,他们不仅能细心体察市场的实际,还会本着方便生产、舒畅流通的原则,放下架子,追踪生产者的足迹,把生意做到人家的家门口,因此,很受江南民众的欢迎。

例如,西安布商最初为了摆脱当地商人的从中把持,他们投资在江南产布中心城镇设布庄、字号,派人坐庄收布。但后来他们发现,来的人越来越少,原因是布庄设在城镇,乡人往返城乡又耽误农时,其次是当地商人见陕西布商在城镇设庄,于是派人到通往乡镇的路上收购。考虑到这二点,西安商人遂顺应市场需要,主动出击,在市镇郊外或乡间道路僻静之处设“外庄”,派人迎接持布前来的小农,就地购买。

文人张春华在《沪城岁时衙歌》中描述上海附近的布市交易:“耐晓寒白健踏霜,隔宵结伴趁星光。竭来指认春风里,远郭灯红早出庄。”这首诗歌写出了出庄收布的原因是:“布肆列城市,售取每不便,于郊外静处觅屋半间,天未明,遣人于此收售为‘出庄’。”说明出庄是西安布商因市制宜,顺应江南棉纺织业的市场需要而采取的变“等客上门”为“迎客收布”的服务措施。

同时,西安商人在经营中很注意货物的销售情况,他们进货买货时,宁愿少一点也不愿积压,在长期的经营中。他们总结出以销定产的经营法则。

优秀的商人都能根据货物的供求规律来组织购货、销货,根据供求规律来设定价格,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一年,湖北安陆持续下雨竟达数月,陕西的棉布行掌柜闻讯迅速做出“棉花肯定减产”的判断,令各庄广收棉花、棉布,这一举动惊醒了其他省份的棉布老板,等他们醒悟过来时,已经晚了,棉花、棉布已入西安商人库房。第二年,其他省份的老板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西安商人挣钱。

还有一个小故事反映了西安商人善于顺应供求,于时论价的特点。

西安商人田金瑞,咸丰、同治年问在汉中执掌典当业,太平天国运动波及陕西南部时,田金瑞藏账册钱财入深山免遭混战时之不测。蓝朝柱起义军退出汉中,田金瑞即挖出财产以期重整经营,不幸身染重疴,只好抱病回乡,路宿客店时,他躺在店里面的大厅里,正欲入睡的时候,听到旁边的一个客人说:“唉,这里的烟叶可真便宜,才十五文一斤。”

另一位客人说:“是吗?那你不多买几斤,以备急用。”

“设有钱呀,有钱的话,当然要多买一些……”

田金瑞一边听一边分析,陕南各地烽烟四起,受战乱的影响,烟叶歉收,这一带是陕南惟一没有战乱的地方,何不拿出资金在当地购买烟叶,然后带回家中去倾销。

他叫来店主。气喘吁吁地对他说:“掌柜的,你看我现在是病入膏肓了,走路都走不动了,你能不能帮我办一件事,帮我在这里收购烟叶五十万斤,事后我给你十两银子。”

掌柜是一个忠厚老实的人,连说好办好办。田金瑞于是将收购的镊子给他。

半个月后,掌柜帮他完成了任务。田金瑞谢过他之后,躺在拉烟叶的车上回到了故乡。

该年夏秋季节,陕南遇到了天灾,烟叶几乎绝收,价钱从收购时每斤15文涨到50多文。田金瑞悉数抛售囤积的烟叶,两个月时间,得到几万两白银。

可见,西安商人的经营之道是如此的厉害。

4.注重品牌效应,打造名牌

善为商者,只有注重品牌优势,迎合民盘的购买心理,才能在竞争中胜出。

除了以市场为准绳外,西安商人在生产货物与购买货物的时候,十分注意产品质量。用质量来征服顾客,从而树立起自己的品牌。

西安商人在以销定产、树立品牌方面做得最彻底的是茶叶生意。

在中国,茶是生活必需品,需求最大。各地民众因经济和文化条件不同,对茶叶在品种、规格和价格方面的需求各自有别。而中国又是一个茶产极丰、品种繁多的同度,须熟练掌握市场供求变化,以销定产,以产促销,于细微处发现商机,方能在激烈竞争中求利谋财。

西安商人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练就了这样的一套本领。

明代,西安荣业掌柜以敏锐目光发现湖南安化所产黑茶“多而值下”,并且“味苦,于奶酪为宜”,觉得这种茶更能适合西北游牧民族的饮食需要,便不顾明朝朝廷“不许越境私贩”的禁令,大量贩运湖茶到西北各地,大受西部人民的欢迎。

西安商人除了善于发现茶的价值所在,还善于推销不同的茶叶,他们能因地制宜地对茶叶进行设计,让它更符合百姓的需求。

例如,陇青藏蒙牧区民众,他们以奶酪为主要食物,西安商人从他们的饮食习惯出发,主要经营味重宜存的黑砖茶;对陕西和陇右半农半牧的民众,从其对荣叫为解渴牛律之饮料的需要出发,主要经营经过炒制而不压砖的散湖茶:对达官贵族、士绅地主以饮茶为人生享受、显示地位尊卑的需要出发,义经营经过认真筛选、质地优良的安化“花卷茶”和陕西紫阳细茶。

除了采用因地制宜、以销定产的经营谋略,西安商人还富有品牌意识。

茶叶贸易是量大、市场稳定的经营项目,茶商做的都是大生意。如裕兴重茶行每年要卖掉45万斤茶叶。西安商人深知,要取得稳定的销路,非得树立品牌不可,而要树立品牌,又非得在质量上下功夫不可。因此,一些著名的西安茶商很注重产品质量。

如马合盛,是一家老商号,专营茶叶,不做别的行业。业务发达之后,他们不求数量增多,不求增加票数,一直努力保持质量。他们保持质量的办法是对采购、加工等程序严格要求,买茶必在春天,收购产于高山的头茶七八成,子茶不过两三成,区别于一般商号头、于各半,使其原料质量胜过别家。在泾阳制茶必在春秋季节,因夏季太热,冬季太冷,都不能加工出优质茶叶。制茶时一定要合乎规格,从不掺杂次茶,所以马合盛的茶叶质量好,民众有口皆碑,每封比别人高出二角,仍然畅销不滞。

创造了名牌后,西安商人还注重树立商誉。

在中国,饮茶不仅是一种消费,同时又是一种文化,人们受地域文化和社会诸因素的影响,往往形成对某一产品的购买偏好,这在茶业经营上尤显突出。因此,善为商者,只有注意形成品牌优势,迎合民众的购买心理,才能在竞争中胜出。

“马合盛”茶号的成功是一个例证。

庚子年间,慈禧逃亡陕西,马合盛贡奉“百峰骆驼”茶,得到西太后的奖励。“马合盛”商号便利用封建时代人们崇拜皇权的思想,在茶砖的包装上印刷“大引商人马合盛”七个字,这种名随货走的宣传方式使马合盛在民众中树立了很好的信誉,民众们都说:“马合盛大引商人,是慈禧太后金口玉牙封下的。”

同类推荐
  • 中国文明简史

    中国文明简史

    本书是一本大家写给大家的人文通识读物,带你进行一次典雅深邃的中国文明审美之旅。全书包括了史前时期、夏朝和商朝、周朝、秦朝、汉朝等十三章内容。从浩繁卷帙的长卷中,追索文明的发展,聆听历史的足音,感受中华文明的厚重、丰富与苍凉!
  • 天下蜀道

    天下蜀道

    道,蜀道,道载蜀道。缘,广元,缘结广元。谨以此书献给中国蜀道文化联合申请世界遗产工程!
  •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本书是作者李岗在多年研究生教学材料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产生背景,跨文化传播学的性质、对象与任务,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科基础,跨文化传播原理和模式,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文化的认知要素和文化类型,语言与跨文化传播,非言语行为与跨文化传播,视觉符号与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研究作为一种理论观照。
  • 文明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文明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文明的故事》乃威尔斯代表作中之代表作,被称为“世界之书”,凡有文字的地方即有《文明的故事》的译作,这几年来畅销多达千万册以上,乃介绍人类历史、文化的经典之作。
  • 弟子规新读

    弟子规新读

    《弟子规》分为五个部分,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具体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热门推荐
  • 你的幸福,我愿赌服输

    你的幸福,我愿赌服输

    在偶像乔牧飞的小说签售会上,依雪纯教训色狼的英姿被同班同学凌落川拍下并放到校报上,在学校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依雪纯求性格冷漠的凌落川把报道撤下被拒后,心生怨愤,事事和他作对,当她得知凌落川因为当年被女友背叛,而再也写不出爱情故事,反而对他心生同情,为他搜集与恋爱相关的书籍,陪他看爱情电影。两人的感情逐渐深厚。乔牧飞认定凌落川是害死父亲的间接凶手,为报复凌落川处心积虑接近依雪纯,报复不成反促进了凌落川和依雪纯的感情,乔牧飞怨恨之余,发现自己不知何时竟对依雪纯动了真心。
  • 端午前后

    端午前后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少年儿童成就金口才的80个秘诀

    少年儿童成就金口才的80个秘诀

    少年儿童时期是锻炼和培养卓越口才的最佳时机,本书正是基于这一点,从少年儿童自身的年龄、成长环境出发,从基本语言表达、交谈、朗诵、演讲、辩论、即席发言及巧妙问答等几个方面,为少年儿童朋友们提供80个口才技巧。冲破认识与实践的樊篱,让我们在家里、在学校、在社会交际中都能轻轻松松地提高口语表达水平,从而成为口才高手。
  • 魅王邪妃:废材惊天下

    魅王邪妃:废材惊天下

    一朝穿越赶时髦,又丑又废惹人嫌,更有魔兽来作伴,逼得废材变天才。当令狐千雪再次睁开双眼,风云为之变色,锋芒铺天盖地,皇权任意脚踩,魅王强抢入怀,气势磅礴,万夫莫敌,石破天惊,凤绝三界!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戏说红楼

    戏说红楼

    《幻石神游记4·戏说红楼》,本书是一本儿童幻想小说。女娲补天时遗留下两块“五彩神石”,一块化为《红楼梦》里贾宝玉随身佩戴的宝玉,一块化成了北京城一个时尚少年-幻石。不凡的身世和神奇的经历,让他穿越进了中国的古典名著当中,跟书中人物一起上演了一幕幕惊险刺激、引人入胜的故事,经历了一段段令人向往的神游之旅。女娲用五色石子补天遗漏的一块神石,历经千年沉睡后,化身为21世纪一个时尚、炫酷、睿智的初中二年级光头学生——幻石,他天质聪明,悟性极高,又通神仙法术,将世间的诸多知识汇集到了自己幻化出的一台万能笔记本电脑中。春雨纷纷时节,幻石来到一家古色古香的酒馆,巧遇了中国古典名著的十个作者。
  • 雄霸西洋

    雄霸西洋

    意外穿越到大明洪武年间的特种兵文朔在大明朝混的风生水起,泡美女、杀倭寇、造船出海、征服蛮夷、数银票数到手软……就连皇帝的妹妹竟然是也不放过,谁会想到他竟然是个假太监呢?
  • 悬搁菖蒲

    悬搁菖蒲

    “瑞雪,跟我走!”红纱翩飞,冬雪萧萧,云池馆中惊艳邂逅,酿出的是一场国仇家恨,生离死别;“班妤静,我杀了你!”白衣灵动,春意盎然,锦簇花园倾心交谈,换来的只是一次分崩离析,乱世之始。
  • 职场要悟玄机

    职场要悟玄机

    本书以实际事例和语言说出了职场生存的方法和技巧,总共讲叙了职场要悟的十一个玄机,它们都从不同角度给大家提供了如何在职场巧妙做人,如何在办公室里赢得人们的信赖和欢迎,如何让自己避免被别人陷害、挤压、利用,如何在办公室里争得权利,出人头地……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