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9200000003

第3章 诗选(2)

石鼓歌

冬十二月岁辛丑,我初从政见鲁叟〔1〕。

旧闻石鼓今见之,文字郁律蛟蛇走〔2〕。

细观初以指画肚〔3〕,欲读嗟如箝在口〔4〕。

韩公好古生已迟〔5〕,我今况又百年后。

强寻偏旁推点画,时得一二遗八九。

我车既攻马亦同,其鱼维贯之柳〔6〕。

古器纵横犹识鼎,众星错落仅名斗〔7〕。

模糊半已隐瘢胝〔8〕,诘曲犹能辨跟肘〔9〕。

娟娟缺月隐云雾〔10〕,濯濯嘉禾秀稂莠〔11〕。

漂流百战偶然存〔12〕,独立千载谁与友〔13〕。

上追轩颉相唯诺〔14〕,下揖冰斯同縠毂〔15〕。

忆昔周宣歌鸿雁〔16〕,当时籀史变蝌蚪〔17〕。

厌乱人方思圣贤〔18〕,中兴天为生耆翥〔19〕。

东征徐虏阚搋虎〔20〕,北伏犬戎随指嗾〔21〕。

象胥杂沓贡狼鹿〔22〕,方召联翩赐圭卣〔23〕。

遂因鼓鼙思将帅〔24〕,岂为考击烦矇瞍〔25〕。

何人作颂比嵩高〔26〕,万古斯文齐岣嵝〔27〕。

勋劳至大不矜伐〔28〕,文武未远犹忠厚〔29〕。

欲寻年岁无甲乙〔30〕,岂有名字记谁某〔31〕。

自从周衰更七国〔32〕,竞使秦人有九有〔33〕。

扫除诗书诵法律〔34〕,投弃俎豆陈鞭杻〔35〕。

当年何人佐祖龙〔36〕,上蔡公子牵黄狗〔37〕。

登山刻石颂功烈〔38〕,后者无继前无偶〔39〕。

皆云皇帝巡四国,烹灭强暴救黔首〔40〕。

六经既已委灰尘〔41〕,此鼓亦当遭击剖〔42〕。

传闻九鼎沦泗上〔43〕,欲使万夫沉水取〔44〕。

暴君纵欲穷人力,神物义不污秦垢〔45〕。

是时石鼓何处避,无乃天公令鬼守〔46〕。

兴亡百变物自闲〔47〕,富贵一朝名不朽〔48〕。

细思物理长叹息〔49〕,人生安得如汝寿〔50〕。

【题解】

苏轼于嘉祐六年十二月到达凤翔府任。凤翔有八处著名景观,苏轼写有《凤翔八观》组诗。首先是石鼓文,他刚一到任,就来到凤翔府的孔子庙,观石鼓文并作诗。

此诗分五段。第一段四句,点出见到石鼓文的时间和地点。第二段十八句,写所见石鼓文的情状。作者历叙辨认过程,先叙难认、难读,次叙经仔细推寻,认出六句二十四字(全文四百多字),再叙其余部分残缺难于辨认。以其辨认之难,益见其古奥,而以今日能见到为幸,并以其在我国文字发展史上的贡献作结。层次分明,步步深入。运用多种比喻,状不易晓之物,如在目前。第三段十六句,追叙石鼓原委。经近人考证,认为石鼓是战国秦时记载国君游猎的刻石,而唐、宋人以“我车既攻,我马既同”与《诗·小雅·车攻》的起句相同,以为是周宣王时物,苏轼即持此看法,以此立论。周宣王是中兴之主,此段即首叙宣王功绩,点明宣王制鼓乃为思将帅而非自颂。次叙石鼓文即为记叙、歌颂宣王而作;然石鼓文作者不自矜伐,足见其高。第四段十八句首揭秦暴政,次刺秦始皇刻石纪己功,以此为衬,说明石鼓“勋大不伐”,义不受秦污,从而赞颂其高洁,而这正是此段主旨。末四句为末段,写由于石鼓独存而引发的思考,探讨“物理”,其中最突出的是朝代兴亡的道理。作者没有展开说,也不必展开,他把想象和推断留给了读者。

此诗结构严谨,气逸笔健,波澜迭起,篇末余味无穷。运用多种比喻,状难状之物,如在目前。全篇于整饬之中求变化,开合雄阔处,浑然不觉其迹。

韩愈《石鼓歌》着重叙述个人与石鼓的关系,笔墨酣畅。苏诗则重在客观叙述。二诗并称。清代评论家汪师韩谓苏之研练过韩,纪昀亦谓苏“精悍之气”,殆驾韩而上之。

韩诗三十三韵,用“歌”韵,有二百八十六字可用。苏诗三十韵,用“厚”韵,唯一百三十多字可用。足见苏之诗功更高。

【注释】

〔1〕初从政:开始做官。鲁叟:指孔子。孔子是春秋时鲁国人;叟是老年人通称,孔子活了七十三岁,自可以叟相称;这里是说谒孔庙,拜孔子像。

〔2〕郁律:炊烟上升的样子。蛟蛇走:蛟蛇走动时,曲曲折折。此句是说石鼓文的文字时而像炊烟上升,时而像蛟蛇走动。

〔3〕以指画肚:古人故事。如晋钟繇传后汉蔡邕的笔法,精思十余年,寝息时则画其被,被为之穿。见陈思《书苑精华》。唐虞世南学书法,有于被下以指画肚故事,见张怀王瓘《书断》。此句谓字难认。

〔4〕箝:箝子夹住。此谓难读。

〔5〕韩公:谓韩愈。韩愈《石鼓歌》:嗟予好古生苦晚。

〔6〕“我车”二句之下,有苏轼自注:“其词云:我车既攻,我马既同。又云:其鱼维何,维屿维鲤。何以贯之?维杨与柳。惟此六句可读,馀多不可读。”车:兵车;攻:进攻;同:同时参加活动。《石鼓歌》所云“我车”二句,写一次围猎。贯:贯穿,意思是用杨、柳枝把、鲤穿系在一起。(xù):鱼名,即鲢鱼。

〔7〕“古器”二句:意为那么多的字不可识,只识六句,好像纵横陈列的古器中只认识鼎,天上数不清的星星中只认识北斗。

〔8〕“模糊”句:谓石鼓一半已残破,石鼓上的文字半已模糊。瘢:疤痕;胝(zhī):老茧;隐:隐藏,引申为覆盖、遮盖。长时间风吹雨洒,淤积在泥沙之中,以致如此。

〔9〕诘曲:曲折。犹能:还能,含庆幸之意。跟:脚后跟;肘:臂肘。比喻残存的笔画。此句之意为:在剩下来的一部分石鼓文字中,还能曲曲折折地辨认出其中一些字的笔画,如偏旁等等。

〔10〕娟娟:美好的样子。缺月:月牙儿。此句之意为:石鼓文字,就像美好的月牙儿隐藏在云雾之中,只能时不时地看到它的芳容的一点点;也就是说,只能看到石鼓文字的一些笔痕,而又不清楚全貌。

〔11〕濯濯:光泽清秀的样子。嘉禾:长得很好的禾苗、农作物。秀:本意为清秀,这里是说长势旺盛的禾苗,作动词用。稂(lang)、莠(yòu):两种危害的杂草。此句之意为,清秀旺盛的禾苗,长在稂、莠中间。比喻石鼓文字中一些字的笔画清晰,但在遭风雨剥蚀已久的瘢痕中间,很难分辨清楚。

〔12〕“漂流”句:意为石鼓并不是固定安放在一个地方,在过去一次又一次的战乱流转中,石鼓亦行踪无定,却在众多古器物遭到毁坏的情况下,偶尔幸运地存留了下来。

〔13〕“独立”句:意为在过去独立流传的千年中,石鼓与谁为伴?下面对此做了回答,这就是轩辕黄帝、仓颉、李阳冰、李斯。

〔14〕追:追求。轩:轩辕黄帝。颉:仓颉;相传仓颉是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唯诺:唯唯诺诺,答应、接受别人的话。此句之意为:石鼓文字,往上追源,它们追求并继承黄帝、仓颉的精神,没有一点点违背。

〔15〕揖:作揖,古代士大夫见面时的一种礼节,这里有请之意。斯:秦李斯,小篆的创立者。冰:李阳冰,唐代文字学家、书法家,善小篆,自称是李斯的继承者(见《唐国史补》卷上)。彀(gòu):待哺食的雏鸟。(gū):哺乳,引申为吃奶的小孩。此句之意为,石鼓文字往下延续。恭请李斯、李阳冰他们进来,哺育了他们,开拓了小篆发展的新天地。

〔16〕周宣:西周时的宣王(?—公元前782年)。《鸿雁》,《诗经·小雅》中的一篇,《毛诗序》说此诗是为赞美周宣王而作的。此句之意为:回忆过去周宣王的时候,人们歌《鸿雁》诗赞美他。

〔17〕籀(zhòu)史:周宣王的史官,名籀。蝌蚪:蛙和蟾蜍的幼体,本作“科斗”。这里是说科斗书。科斗书乃我国古代文字的一种,又名科斗文。以头粗尾细如科斗而得名。籀史变科斗文为大篆。

〔18〕厌乱:厌周夷王、厉王之乱。圣贤:谓周宣王。周夷王、厉王(?—公元前828)行暴政,民不堪命。

〔19〕中兴:由衰落而重新兴盛。耆耈(qúqǒu),老年人,这里指籀史和下面提到的方叔、召虎等人。周宣王重用籀史、方叔、召虎,国力转弱为强。

〔20〕徐虏:指周时住居于今江苏北部、安徽北部一带的部族。阚(hǎn):虎发怒的样子。《诗·大雅·常武》:“进厥虎臣(谓周宣王任用的虎臣;厥,他的),阚如境(xiǎo)虎。”婋虎,亦作“哮虎”,咆哮怒吼的虎。

〔21〕伏:降服,臣服。犬戎:古戎族的一支,在殷周时居于我国西北部。《诗·小雅·六月》:“薄伐狁。”狁(xiǎnyǔn)亦作“猃狁”、“荤粥”,即诗中所云“犬戎”,春秋时称戎、狄,秦、汉时称匈奴。嗾(sǒu):用口作声指挥狗,引申为指使。此连上句之意为,周宣王派遣他的虎臣带着兵去东征徐虏,北伐犬戎,士兵都由他调动,听他指挥。

〔22〕象胥:古代翻译并办外交的官员。《周礼·秋官》:“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杂沓:谓往来不断,指象胥。此句之意为犬戎不断派使者进贡狼、鹿。

(23〕方召:方叔,召虎,周宣王之臣,得到宣王的信任,方叔南征荆,召虎东征淮,都有大功。联翩:本意为鸟飞貌。这里是说前后接着。圭:古代贵族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礼器。卣(yǒu):礼器,中型酒尊,形状很多。《诗·大雅·嵩高》、《诗·大雅·江汉》等有记述周宣王赏赐功臣圭、卣的诗句。

〔24〕鼙(pí):军鼓。鼓鼙:敲军鼓。此句之意为,周宣王制军鼓、敲军鼓,是为了思念将帅,不是自我歌功颂德,目的是崇尚武功,尊重将帅。

〔25〕考击:敲击乐器。嚎瞍:瞎子,这里是说乐师。此句之意为,周宣王难道是为了自我取乐而麻烦乐师奏乐?借反诘而言明思将帅;强调上句之意。

〔26〕嵩高:《毛诗序》谓《嵩高》乃“尹吉甫美宣王”作。其诗云:“吉甫作颂,其诗孔硕(甚大,引申为隆重、热烈)。”尹吉甫,和召叔、召虎一样辅佐周宣王。吉甫以嵩之高比周宣王。此句之意为,什么人写了《石鼓文》这篇可以比美《嵩高》的歌颂周宣王的赞誉文字。

〔27〕岣嵝(góulóu):史有岣嵝碑,又称“禹碑”,在衡山上。凡七十七字,字形怪异难辨,后人附会为夏禹治水纪功的石刻。斯文:这篇文章,指《石鼓文》。齐,相等,一样。此句意为,《石鼓文》是一篇可以和《岣嵝碑》相提并论的万古不朽之作。

〔28〕不矜伐:不居功、不自傲。谓《石鼓文》的作者。

〔29〕文武:周文王、周武王。忠厚:忠诚、朴实、厚道。此句谓作者作《石鼓文》诗时,距离周文王、武王不远,古风尚存。

〔30〕无甲乙:无月日。此句之意为:想在石鼓文上寻找作文的年月,找不到。

〔31〕“岂有名字”句:谓石鼓文作者的名字,在文中也找不到。

〔32〕七国:齐、楚、燕、赵、韩、魏、秦。周衰以后,更为以上七国称雄。

〔33〕九有:九州。此句谓秦统一六国。

〔34〕“扫除”句:谓秦焚毁诗书。诵法律:背诵法令条文。秦以吏为师。

〔35〕俎豆:俎乃放肉的几;豆,盛干肉一类食物的器皿。俎豆都是古代宴客、朝聘、祭祀用的礼器。“投弃俎豆”,谓秦废弃礼,不用礼器。陈:陈列。杻(chóu):和鞭一样,都是刑具。

〔36〕祖龙:秦始皇。《史记·秦始皇本纪》。裴驷《集解》引苏林注文:“祖,始也。龙,人君象。谓始皇也。”

〔37〕上蔡公子:李斯。李斯是上蔡(在今河南境内)人。斯被秦二世所杀,临刑前,对儿子回忆不得志时的情况,说,我想和你一起再牵着黄狗,出上蔡东门,去追逐狡兔(打猎),再也不可能了。见《史记·李斯列传》。

〔38〕“登山”句:谓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先后登泰山等地,刻石立碑,歌颂秦统一六国的功德。

〔39〕“后者”句:意谓上句所说之事,后人办不了,前人也没有第二个。

〔40〕“皆云”二句:意为碑文上都说秦始皇帝巡视天下;说始皇帝烹灭强暴,消灭了六国;说始皇帝救了老百姓。四国:指统一后的天下。黔首:老百姓。黔,黑色。老百姓以黑巾裹头、故云。

〔41〕《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委:扔掉,不要。此句谓秦焚毁《六经》。

〔42〕击剖:击而碎之。此句谓此石鼓亦当遭到击剖的命运。

〔43〕九鼎:古代传说,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标志统一天下之权,夏、商、周三代奉为传国之宝。沦泗上:秦进攻东周,取九鼎移置都城咸阳,有一鼎飞入泗水。以上俱见《史记·秦本纪》唐张守节《正义》。

〔44〕“欲使”句:秦始皇二十八年,东巡回过泗水,命令千人沉入泗水之中,要把周鼎取出来。见《史记·秦始皇本纪》。万夫:苏轼夸张之词。泗水:发源于山东泗水县境,流经山东南部,江苏北部,入洪泽湖。

〔45〕“暴君”二句:意为秦始皇没有得到周鼎。苏轼认为,周鼎是神物,它严守自身的洁白,不愿遭受秦始皇这样的暴君污辱,藏起来了。

〔46〕“是时”二句:意为石鼓能逃脱秦始皇击剖的劫难,是上天派鬼神守护它。

〔47〕“兴亡”句:自周宣王即位,至作者作诗时,凡二千年,更换秦、汉、三国、晋至隋、唐、五代等朝代。此句“兴亡百变”谓此。百:多。物:指石鼓。闲:闲暇,和平常一样。自闲:外面发生的一切和自身没有关系,自身从容地生活着。意谓石鼓保存了下来。〔48〕“富贵”句:承上句,说石鼓。石鼓曾经富贵过,荣耀过,但很快就过去了。一朝而非长远,言短,当指初出现时。正因富贵过、荣耀过,所以其名不朽。

〔49〕物理:事物发生、发展、消亡的道理。这里指历史兴亡,也包括个人命运。

〔50〕汝:石鼓。寿:寿命。石鼓的寿命,凡二千年,人怎么能比?不由得感叹。

同类推荐
  • 真语杂言

    真语杂言

    本书收录了《田园绿歌》、《难忘》、《说茶》、《母亲的皱纹》、《儿子脱奶》、《感悟石城》、《向往逝去的童话》、《“六一”以外的“儿童节”》等作品。
  • 每一天都平常

    每一天都平常

    谢冕是北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诗的一面旗帜。本书作者对自己的风雨人生作了回顾,阐述了漫漫人生道路上做学问及做人的心得
  • 文学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文学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那些肩负着教化异教徒使命的传教士们,随身携带着笔记本和词典,承担起“白种人的使命”。东方的亚洲人也派遣使者来到西方学习,这些人不仅对政治、宗教以及文学颇有研究,而且他们还精通我们的语言,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他们国家的人民。
  • 纯情·温馨卷(读者精品)

    纯情·温馨卷(读者精品)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 茹实斋吟草(高平作家丛书)

    茹实斋吟草(高平作家丛书)

    中华诗词再度兴起,点燃了我写作的热情。对于古典诗词,在我心中可以说是一方圣地,喜欢文学是从唐诗宋词的语境和意象中浸洇萌生的。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即使在万马齐喑的年代,常羡慕先辈们虽戎马一生,却“腹有诗书气自华”;时至离岗,常恨人生苦短、岁月无多,却无缘亲近圣境,为诗国朝香。本以为今世难于一偿夙愿,不意晚年逢盛世,竟操觚一试,旧梦重温,拿起秃笔,发乎于情而形于诗,尤其是现代化的通讯和网络提供了便捷而广阔的写作空间。暇时,或写物会意,或缘事抒情。几位好友以时闻、事物、节俗、民生为题酬唱赠答,以表达对生活的体识和经验。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申纪兰的故事

    申纪兰的故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文革时期下放干部,我插队西沟,在这个闻名全国的村庄,我有幸认识了李顺达等数位农业合作化时代的劳动英雄,申纪兰同志是这个英雄群体的成员之一,她在中国历史上首倡男女同工同酬,为家乡的发展呕心沥血,我被她的事迹深深感动,决心好好写一写,宣传申纪兰精神。
  • 美人绝杀

    美人绝杀

    她是生活在小镇的天真少女为何杀意日增?她是魔法天才的双修者为何喜欢用剑多过用魔法?它是神秘的魔兽为何与她签订契约?当她日渐成熟,当她能力慢慢提高,当她慢慢无敌之时,脑中那奇怪的思绪从何而来?她是谁?她突然发现,原来,她竟然是……不会写简介,随时改,本文玄幻+亲情+友情+温馨+轻松+爱情,以亲情友情为主,爱情为辅,具有励志之意,喜欢的朋友请收藏。推荐新文:楼主惜玉《穿越》NO.1惜玉:我要拉屎。楼主:你能别在餐桌上说吗?惜玉:我怕直接拉你面前了。楼主…NO.2惜玉:能给我一个银子么?楼主:上茅房要银子?惜玉:不是,我身分无文,怕你趁我上茅房的时候扔下我跑路,先预备一下。楼主…NO.3惜玉:我宁愿被野兽咬死,也不愿意卖身。楼主:那随你。惜玉:等等,哥们儿,你能和我签订劳动合同么?楼主…NO.4楼主:你多大?惜玉:27,你呢?楼主:27?比我还大,骗人吧你。惜玉:骗人的是小狗,难道你比我小,啊,小弟弟,你好啊。楼主…惜玉:我来古代不是为了姐弟恋的。楼主:身高不是距离,年龄不是问题。惜玉:经典,不过不要说我说过的话,再说一次,我只是古代的过客,眼睛一睁一闭再一睁,我就不见了,你不要太过想念。楼主:这些话应该在你将我吃干摸净之前说才对。惜玉(我只是不小心被美色迷了一把…惜玉经典一:“我外婆她妈叫沉鱼,我外婆叫落雁,我妈叫怜香,所以我叫惜玉,以前我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改名,为了这个我曾和我进行过无数次的语言和肢体交流,我想大概是我过于强悍所以老天把我扔到这鸟不拉死的地方,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肯定对我妈说:妈,您老取名也太有水平了,女儿我太喜欢这名字了,我再也不改名了。”惜玉经典二:“我宁愿呆在这里被逼疯,疯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管它什么野兽毒蛇,我不是正常人,我不害怕,无所谓。”惜玉经典三:“不管是帅哥还是美女,都是一堆肉组在一起的,止不过有的地方肉多点有的地方肉少点,这人肉是肉,猪肉也是肉,有什么不同吗?”惜玉经典四:……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绯闻巨星

    绯闻巨星

    “梁沐枫,我不欠你的!这辈子,我只欠了一个人,他叫言深叶……”风起云涌的娱乐圈中,有一群人占据着最顶端的位置,而他们的星途并不一帆风顺,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对他们的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轮回剑

    轮回剑

    六道变,轮回现,千载情缘一线牵;前世缘,今生续,为卿独战天下。被轮回剑带入异世的赵信,无故卷入轮回大陆纷争之中,毅然踏上修真之路。前世的伊人,今生的她,六道之秘究竟是何?轮回之子是否能够定鼎六道?
  • 那个人

    那个人

    罗伟章, 1967年生于四川宣汉县,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作家研究生班。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四川文学奖等,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被有关专家称为“活跃的同辈当中分量最重、最突出、最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成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神牌萌妻

    神牌萌妻

    带着神器重生的她,变得万丈光芒,无所不能。某男对此表示很无奈,他好不容易娶回来的小女人,想要雪藏一辈子,但不料,一次意外卷入修仙界的是是非非,从此以后桃花不断。一日,“清儿,忘了那凡人,请与我双修!”又一日,“艺清,我发现我真的喜欢上了你,所以,请考虑一下我吧,我不介意和其他男人一起拥有你。”终日,某男忍受不住,恼怒掀桌道,“靠,你不介意,我介意!”说完又转头看向那懵懵懂懂的小女人,霸道而强势的揽进怀中。“老婆,今天你必须和我去复婚!”
  •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大观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大观

    人类已经迈进了21世纪,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在转瞬即逝的时光里,人们总希望自己在生活中少走些弯路,少做些蠢事,少付出不必要的代价,这就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需要增强和使用自己的智慧。本书正是通过古代那些寓意深广,耐人寻味的哲理故事,让人们在欣赏之后,确实将那些值得吸收的方法和道理转化为个人的素质,从而变得更有智慧,更有能力。本书以古代具有哲理思想的故事为依据,为了突出故事的可读性,故在其基础上重新撰写,使读者的阅读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有趣。同时,每个故事后配以简练的哲理点拨,让读者欣赏、领悟之余,自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达到明智、益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