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9200000004

第4章 诗选(3)

次韵张安道读杜诗

大雅初微缺〔1〕,流风困暴豪〔2〕。

张为词客赋〔3〕,变作楚臣骚〔4〕。

展转更崩坏〔5〕,纷纶阅俊髦〔6〕。

地偏蕃怪产〔7〕,源失乱狂涛〔8〕。

粉黛迷真色〔9〕,鱼嘏易豢牢〔10〕。

谁知杜陵杰〔11〕,名与谪仙高〔12〕。

扫地收千轨〔13〕,争标看两艘〔14〕。

诗人例穷苦〔15〕,天意遣奔逃〔16〕。

尘暗人亡鹿〔17〕,溟翻帝斩鳌〔18〕。

艰危思李牧〔19〕,述作谢王褒〔20〕

失意各千里〔21〕,哀鸣闻九皋〔22〕。

骑鲸遁沧海〔23〕,捋虎得绨袍〔24〕。

巨笔屠龙手〔25〕,微官似马曹〔26〕。

迂疏无事业〔27〕,醉饱死游遨〔28〕。

简牍仪型在〔29〕,儿童篆刻劳〔30〕。

今谁主文字〔31〕,公合把旌旄〔32〕。

开卷遥相忆〔33〕,知音两不遭〔34〕。

般斤思郢质〔35〕,鲲化陋儵濠〔36〕。

恨我无佳句,时蒙致白醪〔37〕。

殷勤理黄菊〔38〕,未遣没蓬蒿〔39〕。

【题解】

此诗作于熙宁四年(1071)五月,时苏轼在汴京,官官告院。张方平(安道)时知陈州,弟苏辙为州教授。方平是苏轼兄弟最敬重的长辈。方平作的读杜诗,苏轼兄弟都有次韵。

此诗分三段,首十四句为第一段,历叙诗歌发展源流,说明杜甫是《诗经》、楚《骚》、汉赋的继承者。第二段十四句写杜甫的遭遇,兼及李白。着重写了杜未能得所用。第三段十二句,写杜诗是后代学习的典范。儿童学,方平和作者皆学,并有唱和诗篇。

此诗为五言排律,除尾联外全诗皆对仗,不同于五律的只中间四句对仗。今观此诗对仗工稳、自然,功力非凡。此诗为次韵,必须用原唱之韵,不同于自唱的自由用韵。此诗次韵却如自唱,驱遣难韵,若无其事,且不乏“诗人例穷苦,天意遣奔逃”这样的名句。张方平原韵之题为“读杜诗”,次韵内容亦为读杜诗。方平以博学闻,诗亦为时所称,平生服膺杜甫,其读杜诗乃精心结撰。其诗论杜诗成就,见解深刻,叙杜甫遭遇,哀恻动人。然较之苏轼次韵,则高下判然。轼诗从历史高度,时代广度论杜甫,为方平所不及。轼诗读杜,学杜,似杜,杜诗步步为营,深稳严谨,轼此诗亦然。然亦有杜诗所未有者,轼诗句句直下,一气呵成。论者谓轼此诗面目是杜,气骨是苏,信然。

【注释】

〔1〕大雅:《诗经》的组成部分,有大雅、小雅。《稚》为周王畿内乐调。《大雅》为西周初年作品,旧训雅为正,或指与“夷俗邪音”不同的正声。后世以反映赞颂封建王朝的重大措施或事件的诗歌为“大雅”。初:开始,渐渐。微:衰微。缺:缺乏。

〔2〕“流风”句:此句之意为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时尚和风气也在变化,影响到了诗歌;诗歌被一种新兴的、强劲势头的、与正声不协调的(甚至是缺乏素养的)势力所困扰。流:时尚;风:风气。

〔3〕张:铺张。客:由战国时代的门客演变而来。词客:这里指战国荀况、汉司马相如、扬雄、班固等赋家。此句承上句,意为:于是出现了以铺张、铺陈事物为创作方法的新体诗歌——赋和一批赋家。

〔4〕变:变体。楚臣:指屈原及宋玉、景差、唐勒等人,他们都是楚地的人。骚:楚词,包括《离骚》、《九歌》、《九章》等。宋朱熹《楚辞集注》卷一说楚人之词属于变《风》、变《雅》之类。以上四句谓诗亡而演为辞赋。

〔5〕“展转”句:意为随着时代不断的推移,诗的创作,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了危机,以致到了崩坏的地步。展转:指时间。

〔6〕纷纶:又多又乱的样子。髦(máo):古代幼儿下垂至眉的短头发,此谓年青人。俊髦:指有杰出才能的后辈。阅:检阅,引申为出现。

〔7〕蕃:外来的、与正声不协调的。

〔8〕“源失”句:意谓,诗歌创作迷失了源头,狂风卷着波涛,到处乱流。

〔9〕黛: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以画眉。真色:本色,没有打扮妆饰。此句之意为,擦脂抹粉的女子与天然美的女子在一起,人们分不清,比喻以假乱真。

〔10〕豢(huàn):原意为饲养牲畜。牢:原意为关养牲畜的栏圈。豢牢:这里指牲畜(牲牛就叫太牢)。此句之意为,以鱼嘏代替牲畜,比喻诗歌创作中,以琐细代崇高。

〔11〕杜陵杰:谓杜甫,杜甫是杰出的诗人.杜甫乃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

〔12〕谪仙:李白。

〔13〕“扫地”句:《后汉书·杜密传》有“扫轨”之语,轨,轨迹,车辙的迹。“扫地收千轨”,把地上各种各样的轨迹扫除掉,归之于一轨,比喻杜甫吸取各家的长处。

〔14〕争标:众船竞渡时争夺锦标。两艘:两船。争夺锦标,就看两艘船,意谓杜甫与李白并列。

〔15〕例:照例,毫无例外。指杜甫。〔16〕“天意”句:意为杜甫一生东奔西走,流离失所,是上天安排的。

〔17〕尘暗:灰尘扬起,一片昏暗,比喻朝政。人亡鹿:《汉书》有“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之语,鹿指政权;人谓秦人;亡,失去,丢掉。此句字面之意为,由于秦代政治昏暗,秦人失去了政权。实际之意为,由于唐玄宗(李隆基)后期政治昏暗,引发了安禄山、史思明的叛乱,大地更加昏暗。

〔18〕溟(míng):海。溟翻:大海翻腾。帝斩鳌:鳌指巨大的龟;《列子·汤问》有从前女娲炼石补天,“断鳌之足以立四极(四根柱子)”之语;帝:唐肃宗。此句之意为,在波浪翻腾的大海中,唐肃宗乃巨鳌;指肃宗平定安史之乱,中兴唐王朝。

〔19〕李牧:战国时赵国的名将。此句之意为,当国家处于艰难、危急的时刻,想到了李牧。

〔20〕述:述他人之意以成文;作:创作。这里指为朝廷撰文。王褒:西汉的文学家,据《汉书·王褒传》,王褒作颂颂朝廷,汉宣帝升了他的官。此句之意为,在国家处于承平时期,看重王褒这样的人。此句与上句言外之意为,由于唐王朝当时的形势,杜甫得不到重用。

〔21〕各:并指李白。此句意为,李白、杜甫都失意,李白更在千里之外,流放夜郎。

〔22〕九皋:众多的湖泽地;九:多。《诗经·鹤鸣》有“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之句。此句意谓杜甫作诗怀念在夜郎的李白,愁苦之声,很感动人。杜甫有这类诗篇。

〔23〕“骑鲸”句:指李白。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有李白“东将入海随烟雾”之句,又有“若逢李白骑鲸鱼,道甫问信今何如”之句。沧海:东海。

〔24〕“捋虎”句:《唐书·杜甫传》谓甫流落剑南,严武节度西川,乃依之。《云溪友议》说,杜甫得罪了严武,武大发脾气,说甫想“捋虎须”(严武把自己比作老虎)。绨袍:粗布大褂。《史记·范雎传》:须贾在魏国陷害过范雎,雎逃至秦,更名张禄为相;贾使秦,睢故作贫寒之状,贾以绨袍赐之。后人以赠绨袍事比喻恋旧,怜惜老朋友。以上为本句所据事实,意为杜甫触犯严武而又受到他的周济。

〔25〕巨笔:具有超常笔力的人。屠龙手:《庄子·列禦寇》记载有人学屠龙(屠杀龙),三年学成了,而无所用其巧的故事,因为无龙可屠。此句之意为,杜甫文才高而不能得所用。

〔26〕马曹:出《世说新语·简傲》;该书谓:晋王子猷作桓冲的车骑骑兵参军,冲问他现在干什么,他说只是时见牵马来,似是马曹。马曹是管马衙门的属官,言其低微。此句意为杜甫官位低。甫曾任京兆府兵曹参军等微官。

〔27〕迂疏:不合时宜。无事业:不能得所用,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此句谓杜甫。

〔28〕遨(áo):嬉游,游乐。游遨即谓游。《旧唐书·杜甫传》,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因为乱,杜甫出四川,经江陵,沿湘江,游衡山,寓居耒阳,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县令亲自驾舟迎他回来。不久,吃牛肉,饮白酒,一夕而卒;时为永泰二年,年五十九。此句意谓杜甫死于游离转徙之中。

〔29〕简牍:书籍,著作。仪型:典范,榜样。此句意谓杜甫、李白的著作是后世的榜样。

〔30〕“儿童”句:谓儿童不辞辛劳,篆刻(亦可理解为抄写)杜甫、李白的诗,努力学习。

〔31〕主:掌握,主管,领导。文字:指诗歌,诗歌是文字的艺术。此句意为,当今谁是诗坛的盟主。

〔32〕公:谓张方平(安道)。把:拿在手中。旌旄:用旄牛尾和彩色鸟羽作竿装饰的旗,此即谓旗。此句意谓张方平应当扛起这面旗。

〔33〕“开卷”句:是说张方平读杜甫诗。说方平打开杜甫诗卷,便沉浸在遥远的怀想中,杜甫的形象仿佛就在眼前。

〔34〕“知音”句:是说方平是杜甫的知音,可惜不生在同一时。遭:遭遇。“两不遭”说杜甫也是方平的知音,“两”的意思谓此。作者用这种写法,是强调方平是杜甫非同一般的知音,进一步说明方平对杜诗的研究达到了很深的程度。

〔35〕般斤:出《庄子·徐无鬼》。《庄子》说,郢地有个人以白粉漫在鼻端,好像苍蝇的翅膀,叫石姓匠人用斧子把白粉斫去,石匠人拿起斧子来,如风一般转动,只是凭听觉(而不是凭视觉)把白粉斫去,鼻没有伤。后人于是以“郢人”比喻知己。般:同搬。斤:斧。郢质:指郢地的那个人。此句是说,石匠的神技,得到郢人而后得以扬名,郢人是石匠的知己。张方平把杜甫看作郢人,认为杜甫是知己。

〔36〕鲲化:出《庄子·逍遥游》。《庄子》说,北海有鱼名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几千里。儵(tiáo):白鲦。濠:护城河。《庄子·秋水》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说“儵僚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此句以“鲲化”比方平原作,以“儵”比自己和作之“陋”,落到“次韵”,方平原作有“达观念在濠”之句。

〔37〕白醪(láo):糯米酒。此句谓方平常送酒。“蒙”有看得起的意思。

〔38〕“殷勤”句:谓殷勤、周到地栽培好黄菊花。

〔39〕未遣:不使。没蓬蒿:蓬蒿草长得很高,把道路都埋没了。此句与上句是说修葺居室,期待方平来访。

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

何人遗公石屏风〔1〕,上有水墨希微踪〔2〕。

不画长林与巨植〔3〕,

独画峨嵋山西雪岭上万岁不老之孤松〔4〕。

崖崩涧绝可望不可到〔5〕,孤烟落日相溟〔6〕。

含风偃蹇得真态〔7〕,刻画始信天有工〔8〕。

我恐毕宏、韦偃死葬虢山下〔9〕,

骨可朽烂心难穷〔10〕。

神机巧思无所发〔11〕,化为烟霏沦石中〔12〕。

古来画师非俗士〔13〕,摹写物像略与诗人同〔14〕。

愿公作诗慰不遇〔15〕,无使二子含愤泣幽〔16〕。

【题解】

熙宁四年(1071)九月间,苏轼由汴京赴杭州通判新任中,途中迂道到了颍州(今安徽阜阳),拜谒了欧阳修。其时,欧阳修以太子少师致仕(退休)居颍州。苏轼与修盘桓了大约二十天,修叫轼为他所藏的石屏风作诗,轼遂写此诗。

以天然纹理形成的孤松的石屏风,是作诗的好题材,然仅就屏风上的孤松写诗,其着墨点亦有限。作者把它和峨嵋山西雪岭上的实实在在的孤松联系起来,它就立即变得不寻常起来。当作者把它和唐代著名的画松画家毕宏、韦偃并和石屏风的老家虢州联系起来时,也就赋与了石屏风一种奇异的色彩。当作者把石屏风上的孤松的作者由推测而肯定为毕宏、韦偃时,他自己也沉浸在他所想象、所创造的环境中。他劝欧阳修作诗安慰毕宏、韦偃,把想象和现实结合了起来,于是想象仿佛变成了真实。石屏风的价值也因此得到突出。诗人、艺术家需要有奇思——丰富的想象力,并合理运用这种奇思,此诗提供了形象思维的范例。

此诗为七古,应以七言为主间有九言、十一言。此诗中出现十六言长句,是作者为了自由抒发思想感情而突破习惯限制的一项创造,也是他以文为诗的尝试,用得很巧妙。

【注释】

〔1〕屏风:以屏障风。石屏风:用石做的屏风,常用整块的石。遗:送。

〔2〕希微:隐约不明的样子。踪:踪迹,影子。此句之意为,石屏风上的画,有水墨踪迹,隐隐约约,不十分清晰。因为此画是天然形成的。

〔3〕长林:成片的、绵延很长的树林。巨植:大的树木。

〔4〕峨嵋山:在今四川境内。雪岭:泛指四川西部的群山。《苏轼诗集》引宋人注文,宋时峨嵋山有松。

〔5〕涧:夹在两山间的流水。绝:尽,断绝。这里是说涧水从山的尽头(最高处)流下。

〔6〕溟濛:模糊不清的样子。

〔7〕偃蹇:形容不受拘束、伸屈自如、肆意放纵的样子。

〔8〕天有工:由大自然的力量所形成的工巧。此句意为,石屏风上的画的高度技巧,出自于自然的力量,即天工。到现在始相信。

〔9〕毕宏、韦偃:唐玄宗、肃宗时的画家,擅长画松。杜甫《戏为双松图歌》有“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少”之句。虢(guó)山:在虢州(今河南卢氏县),石屏产地。

〔10〕“骨可”句:毕宏是河南偃师人,韦偃是长安人,并非葬于虢山。此句是想象他俩葬于虢山(骨可朽烂),但画未已(心难穷),才在本地所产的石屏上作出奇画。

〔11〕神机:艺术家(诗人、画家)进行创作的灵感爆发的时刻。

〔12〕霏:云气。烟霏:烟云缭绕。朦胧不清。沦:陷入。此句是说石屏风上的烟云霏微,是毕宏、韦偃他们神机巧思的产物。

〔13〕俗士:具有世俗气息的读书人。世俗气息指贪钱财,讲逢迎、吹捧等等。世俗与高雅相对。

〔14〕摹写物像:指表现社会和自然景象。

〔15〕不遇:指毕宏、韦偃所遭遇的时代不好,他们的所长不能很好地发挥。

〔16〕幽宫:坟墓。以上已言毕宏、韦偃二人“死葬虢山下”,此处则言石屏风上的孤松是毕、韦二人抒发内心悲愤之作,进了一步。

游金山寺

我家江水初发源〔1〕,宦游直送江入海〔2〕。

闻道潮头一丈高〔3〕,天寒尚有沙痕在〔4〕。

中泠南畔石盘陀〔5〕,古来出没随涛波〔6〕。

试登绝顶望乡国〔7〕,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8〕,山僧苦留看落日〔9〕。

微风万顷靴文细〔10〕,断霞半空鱼尾赤〔11〕。

是时江月初生魄〔12〕,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13〕,飞焰照山栖鸟惊。

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竞何物〔14〕。

江山如此不归山〔15〕,江神见怪警我顽〔16〕。

我谢江神岂得已〔17〕,有田不归如江水〔18〕。

【题解】

熙宁四年(1071)十一月初三日,苏轼在赴杭州通判任途中游了京口(镇江)的金山寺,作此诗。金山寺,原名龙游寺,又名泽心寺、江天寺,宋真宗赐今名。为诸禅刹之冠。

金山寺时在江心,诗自高远处着眼,先点江,写江水发源,写送江入海,顺势入金山寺,登金山寺,再写金山形胜。中间十句写登临所见。首写“落日”:红霞半空,微风万顷,空旷幽静。次写“月落”:二更江心突明炬火,飞焰照山,神异莫测,掀起一道巨大的波澜,转入下文。末四句着重写江神:由于神异现象的出现,警戒自己恋禄,表示有田后一定归乡。照应首句“我家”,结构严谨。

苏轼此次离汴京,赴杭州,心情很复杂。杭州有佳山水,可以助文思,然个人政见与朝中当政者相左,每遭压抑。思乡之念,乃由此产生。

【注释】

〔1〕江:长江。《孔子家语》说“江始于岷山”。岷山距眉山不远,故作者如是云。

〔2〕宦游:官员以上任、卸任为目的的游访。作者此时赴杭州通判任,即为宦游。作者从家乡起步,见长江经眼前的金山寺入海,故云“送江入海”。

〔3〕长江夏秋之间涨水,“潮头”谓此。作者未亲见,故云“闻道”。

〔4〕天寒:水落石出,显出了潮水退了以后的痕迹。

〔5〕中泠(líng):泉名,俗称天下第一泉。南畔:南边。石盘陀:巨石突兀不平的样子,指金山。

〔6〕“古来”句:唐、宋时,金山远在江中,故云出没随涛波。

〔7〕绝顶:最高处。此指登金山。

〔8〕羁愁:寄居在外引起的愁绪。羁:寄居。归楫:回去的船。作者要回镇江。

〔9〕山:山野。指状貌朴实。

〔10〕靴文:即靴纹。微风吹来,江面上出现靴子上皱纹般的细浪。

〔11〕鱼尾赤:写血红的晚霞,重重叠叠,和鱼尾上的鳞一般。

〔12〕魄:月缺时的有圆形轮廓而光线暗淡的部分。旧说每月初三以后,此部分逐渐明亮,谓之成魄。《礼记·乡饮酒义》:“月之三日而成魄。”初生魄:即初三。作者来游金山寺,正当十一月初三日。

〔13〕江心:江中间。炬火:本指束苇而烧的火炬,但这里显然不是。下句“飞焰照山”,就是指这个炬火,束苇而烧的炬火,发不出那么大的光亮;作者说“似有”,隐约其词,也不能肯定是炬火。

〔14〕“怅然”二句:作者当时对江心突然出现的类似炬火的现象不能理解。“非鬼非人”:意为,是鬼造成的?还是人造成的?弄不清楚。竟:终究。此句之下有注:“是夜所见如此。”

〔15〕江山:指眼前出现的壮美江山和由此扩展开去心中所想到的壮美江山。归山:到山中隐居。

〔16〕怪:指以上的“炬火”现象。警我顽:对我的顽固恋俗表示谴戒。此句意为,江神以为,“怪”的出现,是“警我顽”。“警”原作“惊”,据另一本改。

〔17〕谢:告诉。岂得已:难道能遂己愿?意为恋俗实在是不得已。

〔18〕“有田”句:意为对江水发誓,有了田产以后,一定回到家乡。《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晋公子重耳流离在外时对他的舅舅说:“有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此类指水为誓的故事,古代多有。

同类推荐
  • 发现小说

    发现小说

    利用他的理论可以非常现成地把世界文学、中国文学进行清晰的归类、判断,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和可操作性,但同时又超出他个人文学观的阐释,这一点是非常了不起的创新。重新界定了现实主义的内涵、边界和层次,本书见证了阎连科自己的文学观,也重新为文学的优劣作了独特的富有启发性的判断
  • 解放徐州(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徐州(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徐州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我依然爱你,我只是不喜欢你了

    我依然爱你,我只是不喜欢你了

    最甜美是爱情,最苦涩也是爱情。56个温暖别致的爱情故事,献给爱情路上迷茫又执着的你!《我依然爱你,我只是不喜欢你了》是豆瓣超人气作者小岩井首部暖心力作。
  • 萧红小说集

    萧红小说集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本书精选了萧红的小说代表作《呼兰河传》《生死场》《小城三月》等。萧红的作品以抒情笔调抒写着自我主观感受;散文化的小说结构;重文化风俗和自然景物的描写,不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浪费笔墨;故事情节断断续续,然而意味深长;童年趣事,妙趣横生。正如茅盾先生给出的评价:“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越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
  • 乖,摸摸头

    乖,摸摸头

    真实的故事自有万钧之力.《乖,摸摸头》讲述了12个真实的传奇故事,或许会让你看到那些你永远无法去体会的生活 ,见识那些可能你永远都无法结交的人.《乖,摸摸头》一书记录了大冰十余年的江湖游历,以及他和他朋友们的爱与温暖的传奇故事。这些故事与风花雪月无关,与鸡汤小清新无关,有的是无畏的奋斗和孤身的寻找,有的是疯狂的爱情和极致的浪漫……12个故事,12种善意,如点点星光与烛火,给所有心怀希望的人们以温暖和光芒。 请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在过着你想要的生活。忽晴忽雨的江湖,祝你有梦为马,随处可栖。
热门推荐
  • 没有完不成的任务,只有找不完的借口

    没有完不成的任务,只有找不完的借口

    让每个员工都发挥主动性的实用指南,全球政治圈,财经圈金字塔顶尖人士最重要的成功素质。“没有完不成的任务,只有找不完的借口”,成功注定属于那些不找借口的人!本书针对企业普遍存在的“借口文化”提供了详细的解决方案,从多角度分析,案例新颖幽默,方案切实可行。
  • 嫩草降老牛

    嫩草降老牛

    “学姐……你不是说我笨吗?”“可我没想到你已经笨得人神共愤了。”“……”“脑残没药医,学弟节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才弃妃

    天才弃妃

    这年头,穿越不可怕!但是穿越醒来就在乱葬岗,那就有点可怕了!云依睁开眼睛,一双水眸潋滟生辉,自成一股绝世风华!外表弱不禁风,实则心狠手辣的侧妃,很好!表面贤良,实则阴谋不断的姨娘,很好!表象温柔善良,实则心机深沉的庶妹,很好!还有那刻薄的祖母,伪善的父亲,狂傲自负的前夫,都很好!当有一日,云依携着万千风华归来,曾经的那些人,都将被践踏到底,让那些敌人再无翻身之力。回府,斗姨娘,斗庶妹,斗祖母,总之是要斗倒一切反动派。牡丹会,她惊采绝艳,晃花了无数人的眼睛。琼花宴,她绝世风华,舞姿如仙,让多少人如痴如醉。才华出众,气质悠然,却也因此找来了无数的嫉恨与刺杀。奶奶的,她不发威,还真以为她是只温柔的小猫,人人可欺?纤手一抬,她抢了国库!素手一挥,她灭了造反的王爷!水眸一眨,她毁了当朝的相府!宁静如莲,绝世如仙,燕京第一女子,她当之无愧!异世纷乱,她以为自己可以全身而退,最终还是卷入了那局中局。心静如水,她以为自己可以独善其身,最终还是为了那个俊美如神的男子不惧生死。俊美如神,心性凉薄,最终还是为了那个突然闯入心扉的女子,倾尽天下。桃花树下,他对她说:“我愿娶你为妻,爱你一生,一生一世一双人。”推荐新文《重生之田园生活》喜欢温馨清水的,欢迎跳坑。
  • 善待人生

    善待人生

    此书是培根多年反复锤炼、推敲、修改而成的经典之作。
  • 古龙文集:剑客行(下)

    古龙文集:剑客行(下)

    古龙在他的早期名篇《剑客行》中,赋予了他对“武侠世界”的期待与想象:要成长为武林传奇,必先经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与磨难。成长,就是要如此沉痛,才会精彩。少年展白初出江湖,却背负一代江湖传说——“霹雳剑”展云天的弑父之仇。展白资质平平,却不得不面对接二连三的江湖强敌。在一次次几殒性命的拼杀中,少年死里逃生,忍受难以忍受的痛苦和折磨,终于学成惊世奇招,为父报仇。然而,中原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巨大威胁,而少年一人,将要肩负起整个江湖的生死大任……
  • 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

    精选了丘吉尔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丘吉尔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之冷月无声

    穿越之冷月无声

    这世间,最美不过情人重逢,最哀不过冷月无声。一句话简介,看看就好。
  • 一顾倾城:齐少的甜美娇妻

    一顾倾城:齐少的甜美娇妻

    【已完结,请放心阅读!】一纸婚书,一无所有的寂静成了豪门阔少齐默然的新婚妻子。婚后,丈夫的冷落,小三的步步紧逼,是什么成就了她的义无反顾?情景一:寂静:“齐默然,你想用我们的孩子去救你和她的孩子?你不觉得你太残忍了一点吗?”齐默然:“残忍,哼……寂静,我告诉i你,要说残忍,我都不及你们的母女的千分之一!”情景二:寂静:“你非我爱人,怎知我情深。难过亦过,难道嫌我伤得还不够多?”齐默然:“青梅枯萎,竹马老去,从此,我爱上的人都只能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