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学生当然盼望也需要社会的帮助,但他们并不愿接受那种众目睽睽下的公开“施舍”,这应该引起我们进行一些深层的思考。某大学一位女贫困生,一学期伙食费仅用200元,记者问她如何过?学生坦然地告之:中午吃二两饭、一份菜,早上、晚上各吃一半。日子过得虽然艰苦,可她不愿向外人伸手。某电视台主持人采访南京理工大学一名特困生说他一直在干最底层的事:拾报纸、捡垃圾。学校搬到郊区后,就没报纸捡了,他便在学校申请了勤工俭学岗位——打扫厕所。班上同学为他的精神感动,就偷偷地帮他清扫,令他十分感动……两个故事都非常感人,也让人深思:贫困生需要帮助,但如何扶持,怎样通过我们的帮扶来唤起孩子做人、为学的热情,这要进行精心设计和周密安排。
据说在美国,有很多令人不可思议的忌语,电视上、广播中、报纸上都不能讲,这些忌语,在公共场合讲差不多是一种罪行,例如你不能将什么都看不见的人称作盲人,而称“弱视者”;不能称“矮子”,而称“个子不高者”;胖子称“身体宽大者”;穷人称“财政弱势者”;老人称“在岁月顺序上排在前面的人”;清洁工称“卫生工程师”。人,是一种特殊的生命体,具各自的“独立意识”,无论什么时候,他都想以自己独立的人格来对侍现实、来解决各种情境。当他通过自身努力难以从容面对时,他当然十分盼望得到帮助,可这种帮助最好自然的,不但给他实质性的关爱,还让他很好地保持了自己的“尊严”,这种帮助便蕴含了无尽的力量,给他以支撑,促进其奋发,帮助他完成人生美好的追求。
当我们在进行一些慈善捐助的时候,应注意要尽可能地把握好时机,尽可能不要让孩子有被怜悯、被施舍的感觉,不要让他们产生,自卑心理和思想负担。一次捐资助学活动中,主持人让学生陈述每个家庭的困难情况,上海玛亚克集团徐理福董事长和夫人邹莉立刻阻止,他们不希望资助对象产生不自信心理,更不能再往伤口上撒盐;他们说:“助学并不代表怜悯,也非施舍,而是出于自己的真诚,再三劝学生不要有思想包袱。”“深情尽在不言中”。在提供帮助时,要创新工作思路,多开辟一些无声的渠道,多设计一些悄然而行的资助方式,让受资助者在自然中,或者在他人少有察觉的气氛中得到真正的帮助,使他们始终以生活强者的姿态出现在众人面前,顽强拼搏,不断努力,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社会对他们的培养期待。实践证明,自强者才能成功,不懈奋斗者创造奇迹。若得帮助者转化成自信自强的无穷动力,那我们的愿望才算得到实现,才能充分发挥被资助者的潜能。
教育是人类最具匠心的艺术
怎样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重视时机、讲究方式、改变方法,是教育工作者要注意的三方面。
教育重视过程,不过从意识培养和习惯的养成来讲,初期十分重要,必须把握机遇。开始不严,重要环节处随意放纵,矫正就会很困难。小到握笔姿势,如果小孩上学之初无严格要求,结果可能就会导致一辈子写不正字,写不好字。因此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抓住教育学生的最佳时机,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孩子自信心和个性特长的培养,关键在于班级刚组建时。让从四面八方来的学生作自我介绍,他们每人给自己找优点、找特长。大家相互介绍、分别展示,促进了了解,增强了信心。这种“展示”,既是对个人以往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努力的定位。当置身于“比拼”的环境,他们肯定会不轻言放弃,而努力学习,努力塑造自己。因此,抓住“时机”是至关重要的:老师上公开课,是激发学生表现的时机;班级开展集体活动,是培养协作精神的时机;升旗、开校会,是塑造爱国精神的时机;篮球比赛、拔河等,是发扬全面精神的时机……教育时机处处有,教育时机可以创造,只要做有心人,教育常会取得很多意外的惊喜!
《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都是以“法规”的形式,要求学生做什么、该怎样做,以规范孩子的行为举止。尤其是对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真正形成的孩子来讲。但条文的东西比较抽象,不能给人具体的感知,教育工作者就要动脑筋,如何用学生感兴趣、喜欢的方式来培养他们的习惯。江苏海门市包场小学较重视改变常规教育形式,而让学生在生活中领悟、从情境中提高,得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学校曾在三年级搞了个所有学生都参与的游戏——让学生早晨从家中带一个生鸡蛋放在口袋里,看哪位同学的鸡蛋保存的时间最长。为了保护好脆弱的鸡蛋,同学们真是费尽心思:有的用塑料袋包好鸡蛋,放入喝水杯里,然后捧在手上走到学校;有的给鸡蛋包了块毛巾;有位平日调皮的男生为了保护鸡蛋、整天都没敢动地方;有的由于在楼梯上运动,鸡蛋破了,弄脏了衣服,但同学们没有抱怨,而是自己清洗干净……这个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体验、感悟,在公共场所要举止文明,轻轻走路、说话和处理事情。这种养成是学生亲身体验后的感悟、接受熏陶后的主动,是一种循序渐进、一种构建,其效果远非强制性要求所能及的。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用杜甫的《春夜喜雨》可以带来教育上的启发。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潜移默化的渗透、要铁杵成针的耐力。一位中学班主任为陶冶学生情操,探索出“读经典名句,品人生要义”的养成教育之路,每日抄一句“哲理名言”于黑板上,让同学背诵品味,从而悟出做人道理,在学习、生活中摒弃恶习、养善举,培养出好品德。学生从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的名言中得到启发,并借此逐步影响言行。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先生在教育学生情操方面非常重视个人自身的优秀品质对孩子的影响。他担任班主任,随时提醒自己不能忘学生的生日,每接一个班,都把每位学生的生日做成两张“一览表”、一张压在家中桌下的玻璃板内,一张贴于办公室的墙上。每逢孩子生日,学生就会从班主任那里收到生日礼物,大至生日蛋糕,小至一张精美的书签。这种不懈的精神产生的效果是,学生之间也利用生日传递真诚的祝福,轮到老师过生日对,学生也会给老师带来一份惊喜。更重要的是,班上的学生由“生日送礼物”渐成为一种良好的班风: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人与人间真正架起了情感的桥梁。
养成良好的言行举止使孩子终生受益,但如何养成则是一个应该不断探索的课题。
创新教育与创新方法
在创新教育中,教学艺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如何应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启发性的问题,在生活实际中产生的有趣课题,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层次鲜明,形式多样的习惯设计,新型探索的评价等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其抱着好奇心走进学校,愉快地走进学习王国,自觉地去探讨其中的奥秘,产生更多的好奇,对学习产生诚厚的兴趣,从而培养出创新人才,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学生思维创新能力。
在上海、北京,一些小学教室无讲台,他们认为讲台是横在师生之间的有形“屏障”,无讲台的教室,把课桌围成一圈,老师同学们平等了,共同学习、讨论,同步探求,营造出良好的创新学习氛围。青岛一些学校的考试“大翻脸”。考试时间有一小时、半小时,不拘一格;考试形式有开卷、闭卷、笔试、面试;考试内容有书本、生活、社会知识,还有口语测试、操作能力考核;试卷难度分A、B、C三级,学生们可按照自己的实际自由选择。现在学生们说:“考试的感觉如同春天。”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尽量给孩子铺就创造的台阶。毫无疑问,由教育内容至教育方法、手段的全方位创新,一定会大力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会使培养的人才真正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发展要求。
教育创新作为一种观念和行为,应变成教育工作者的自觉。它源自于对教育本质的深刻领悟,源自于对教育规律的准确把握。
教育创新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而是一种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思想或教育理念,创新教育要求教师不能满足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必须从知识的传授向引导创新转变,教师应做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学生能力的培养者,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者。例如,组织班级“小主持人”比赛。赛前,致力于学生参赛情感的酝酿,激励孩子有“当小主持人,我能行!”的冲动,让他们体验竞争;各组出现了竞争对手,由学生们自己分工、小组合作,为参赛者出谋划策,“让我来包装你!”同学们在体验合作;决赛前,班上所有同学各得其所:主持的、设计布景的、摄像的、联络的,大家有了共同认识:“我是幕后英雄!”从而体验服务;比赛时,观众主动为比赛欢呼、喝彩,给队员以赞扬、鞭策、鼓励,在“当一名文明观众!”的过程里,体验了赏识;参赛的小选手则情绪高涨地主持,每人都能满足自己的憧憬和希望,在“我们成功了!”的欢呼中,队员们体验了成功的喜悦。纵观这次活动,活动的形式设计十分有创意,活动的顺利开展,调到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养成了学生合作的习惯,树立了学生服务的思想,让他们学会赏识、获得成功,培养了他们多方面的情感和才能。这是教学创新外在要求与内在动力的基础,是教学的高境界。
平等关爱与主体教育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热爱学生也是师德的核心和精髓,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改变的作用,因为师生融洽是主体教学必不可少的前提,是任何一个教学策略的重要支撑点。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理解并接受我们的爱。
有位叫罗天楠的小朋友,在小学四年级时,因成绩太差,家长与老师商量,决定复读一年。看着曾同班、同桌的伙伴们快乐地在五年级学习,在第一次班会课上,他情绪低落得抬不起头。班主任姓戴,新接这个班。他了解,此时的孩子心灵极为脆弱,若对他略有不慎,会致使心理的逆反,或自暴自弃。带着一种特殊的关心,在做完自我介绍后,戴老师这样介绍新同学:“现在是班会第二项内容,请同学们起立,为插读我班的罗天楠同学鼓掌表示观迎。人生的路很较长,连续两次同一个年级,会得到了双倍的同学与朋友。”对“重读”的最美丽而智慧的诠释,让一位10岁的心灵绽放成一朵花。当老师“爱”字当头,他教育活动的每次设计都会洋溢着柔情、蜜意,会是给学生一个美丽的天地。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微妙的工作,塑造孩子的灵魂还需要付出艰巨而独特的匠心,老师都要记住:教育即为关爱,以一颗“爱”心不断地反思,在任何处境对学生的关爱是不是都会满足学生的需要,会不会让学生感受到“爱”之存在。有位叫赵毅的老师,平日严格要求学生,一些散漫同学对他有意见。一次晚自修前他来到教室,看到黑板上画了一幅他的画像,下面四个字“赵毅遗像”,不禁怒从心起。刚想对教室里的同学发脾气,忽然看出一个个都低下了头,不由若有所思。过一会儿,他对同学说,画像下面好像多了一个字,让同学们找出来。结果那个画画像的同学抖抖瑟瑟地站起来,说多了一个“遗”字。人还没死,他的像不能为遗像。赵老师笑了,开始了自我批评:“人总会死的,我还没死却有人给我画遗像,表明有些同学讨厌我。或许是我平时太不信任你们,把你们管得太严厉,使你们失去了自我学习、调节自我、发展自我的空间。相信我,我会改进的。”话音未落,教室内响起了掌声。如果师生处于对立的状态下,是不会能达到互动互进的,只有当沐浴在爱的阳光下,才会共同成长。赵老师意识到这一点,在他的教育活动中实现“关爱”的理念,其做法值得称赞。
总之,要做一名称职有爱心的教师,用爱滋润学生的心田,要有足够多的爱使学生和老师心心相印,教育结出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