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9100000004

第4章 苦到了“圪蒂”上(3)

什么叫跑报则呢?旧社会天旱久了,就要祈雨,把龙王抬出来游,抬到哪儿呢,差不多都是抬到绵山上,有时也去河边、水池边,总之是有水的地方。祈雨的队伍在后面慢慢地走,前头一个年轻小伙子,一会儿跑远了,一会儿跑回来,跑回来就大喊一声“报!”说现在是什么时辰,天上有没有云。这个活儿是很辛苦的。大热天祈雨,身上要穿老羊皮做的皮袄,脖子上要戴上用三个铡刀交叉起来绑成的枷,身上还套着牲口戴的那种串铃,跑起来丁当丁当响。干妈的意思是,要我用跑报则的吃苦精神努力上进,为死去的母亲争光。

高小两年,我的学业很好,也闹过笑话。那时的高小学生,大多数家里比较富裕,平日吃得好,穿得好,冬天有棉大衣,还有《小学生字典》。棉大衣和字典,我没有,家里穷,买不起。穿得也平常,冬天冷,耳朵上起了冻疮,手指上脚趾上也起,耳朵常会冻得流脓。老师对那些富人家的学生,常给以关照,或许不是什么关照,但在我看来就是关照,也可以说是偏向。临毕业的时候,趁没人在跟前,我在黑板上写了一行字:“本校教员,以貌取才!”粉笔竖着写的。

学校很快查出是我。我的字写得好,一看就能看出来。教员们知道是张连捷写的,都很生气,觉得是对他们人格的极大诬蔑,要求校长开除我。校长叫杨绍祖,是个有学问的人,我知道“六书”,就是他教的。他没有开除我,只是把我狠狠地批评了一顿。我这人,平常学习是很好的,偏偏这次毕业会考没考好,也不是怎样的坏,只能说没考出平时的水平。过后杨校长见了我,笑着说:还说人家以貌取才,你的才呢?这件事给我的教训极深,什么时候都不能以己之心度人,做什么事都不能意气用事。

别的孩子上学是幸福的事,我也不能说不幸福,可那时候,真是苦透了。刚才我说,冬天冻得耳朵起疮,流脓,这是真的,你看看我的耳朵。

说着,张先生伸出手,捏捏自己左耳的耳轮,往前揪揪,我凑过去一看,平平的,似乎还少了些边儿。接下来说,你们的耳朵这儿都是个楞儿,我这儿光光的,没有楞儿,就是小时候叫冻坏了的。还有,你看我这手,说着伸展两只手,除了大拇指,其他几个指头都是弯的。是稍弯些,也不是多么难看。张先生的手指属修长的那种。

小时候,真是个苦啊!说到这儿,张先生忽然停下来,面色也变得凝重起来。我以为他是累了,或是要出去方便,也就没有吭声,过了这种情况下该等待的时间,再看张先生时,竟有些气喘的样子,我说,累了就歇歇。

张:不是累的,是我想起一个人,该说不该说,说了不太好,不说心里又堵得慌。

韩:有什么你就说,该写不该写是另一回事。

张:那就说吧。我要说的是我的这个伯母,我们那儿叫大妈。这样吧,我先给你说了,这样的事,等我死了再发表,恨是恨,总是个长辈嘛。

韩:有什么你就说,该不该写我来掌握。这么大年纪了,别考虑那么多,只要是真事,只要是你经过的,就说出来。你都是黄土埋到这儿(说着我用手在胸前比划了一下)的人了,还考虑那么多干啥。

张先生用手在脖子上比划了一下,说到了这儿。那就说吧——

我这个伯母,待我母子,真是太过了。我妈得的是痨病,后来重了,我舅家让伯母出钱给看病,伯母对我舅家说:“有买棺材的钱,没吃药的钱!”那时我还小,不知道,长大了外婆告诉我的。

韩:爷爷该说话呀?

张:我妈生我的时候,爷爷已经七十五了。我小名叫七五则(子),就是这么来的。

说到这儿,张先生起身在旁边的书柜里,翻出一本民国年间的历书,一页一页地掀着,只见好些年月下面有批注,有的写着父生、父亡,有的写着母生、母亡,等等。凡与他有涉的人,几乎都有批注。真是个心细如发的人,把平日的考证功夫也用在这些事上了。

你看,他是道光二十六年生人,道光二十六年是一八四六年,我是民国九年生人,一九二〇年,他已经七十五了。他连自己都管不了了,还能管家里的事吗?我小时候,院里一大家人,在一个厨房做饭,做好了再各端回各家吃。厨房在下南房,我和母亲住的是上南房,我们的饭母亲端回来,爷爷奶奶的饭,我端上送到他们房里。我给爷爷奶奶送了饭,再回到我们房里吃。母亲死了以后,我就在爷爷这边吃了。虽是一个厨房做出来的,东西可不一样。伯母房里吃的辣椒是油泼的,我和爷爷奶奶吃的是水拌的,有时候里面还有蛆。奶奶自己从街上卖上一小瓶香油,吃饭的时候,用筷子尖在油瓶里蘸一下,往碗里点一点,说是油吃一点香,多了就不香了。街上卖麻叶(油条),从来不买,说吃了不管用,还要“闪塌嘴”,意思是太虚了,卟嗤一咬,会把嘴皮子闪塌的。

奶奶爱唠叨,不是吃饭,我不愿意在爷爷房里待,做什么她都要管,都要问,你不说她就要叨叨,说你这不好那不好。我正做作业,要去茅房了,就得跟她说:奶奶,我要去茅房了。要不她马上就要问,去做甚?叨叨得很。

没事了,爱去干妈家玩。不是上学以后才去,上学以前就爱去干妈家。多是跟上我妈去的,那时我妈身体还行。干妈这个人,年轻,心火旺,听说伯母在什么事上待我母子俩不好,就鼓动我妈跟伯母对着干。我妈呢,也是年轻,不懂世事,常会听了干妈的话跟伯母吵闹。你想,这怎么能行呢,你吃的喝的,全是人家管着,这样闹会有好处吗?

韩:伯母待你们不好,或许是要照管这么一大家子人,经济上也不宽裕,不得不省吃俭用吧?

张:可她还抽大烟啊。说不清,也许就是那么一种人。

又停了下来。说了这么多,张先生还没有从对伯母的愤恨,又由这种愤恨引发的对母亲的思念里解脱出来。我理解老人的这种心情,尽量不打扰,过了一会儿又说开了。

七八岁那两年,主要是伺候我妈的病。伯母只管吃的,看病不管,别的也不管。我妈病得很重,要吃药就得自己想办法。有时候家里实在穷得没办法了,就拿出件东西让我去卖。兜肚上的链子,是银的,有次就解下来让我去街上卖。跑了好几家,人家都不收,见我这么小,以为是从家里偷出来的。后来有一家见我说得恳切,知道不是偷的才收下。

父亲是前半年春天死的,我是后半年冬天生的,我老妗子接生,后来跟我说,说我一生下来就是个孝子,哭得很厉害。头一声哭,是哭我父亲。那么大声地哭,也是哭自己的命太苦了,生下来就是个苦孩子。

像我这种遗腹子,我们那儿叫墓生,就是父亲已经进了墓里你才生下。九岁上,我妈又死了,人家都说我命硬,没生下来克死了父亲,生下来没几年又克死了母亲。我妈活得太惨了,得了痨病,又得不到好好的治疗。现在我还记得我妈死了那天的情景。

我妈病重的时候,我跟爷爷在一起住。一早起来,就听见院里南房有人哭,这是我们那儿的习俗,死了人得有人哭,没有还得请个人,要哭得有声有调。谁呢?我伯母的娘家二姐,也是介休城里人。爷爷跟我说:“七五则,你妈死了,黄瓜苦到圪蒂上了!”

那边的哭声越响了,我听出哭的是:“二鬼呀,可是你自家害了你自家哩!”我妈是二媳妇,二鬼,是我们那儿的叫法。

韩:是说你妈不该跟你伯母闹意见?

张:是这个意思,闹了意见,人家才说“有买棺材的钱,没买药的钱”,只能等死了。

韩:你妈是个刚烈的女人吧?

张:年轻,个性强,有点二杆子劲。

我是一九三五年春天高小毕业的。在我来说,高小毕业就算是到顶了,要上中学得到外地,想也不敢想。毕了业,做什么呢,不是一下子就能找见合适的事做,闲着没事,就参加了县城的一个文人社团。

介休城里有家茶叶铺,叫“广源永”,老板王宗汉,有文化,人也风雅,联络了几个同好,组织了个“行余学社”,取“行有余而致力于学”的意思。参加的大都是城里的画家、书法家和篆刻家,没有专门做这些事的,都是业余爱好。我好这一手,也参加了。从这时起,就开始读《说文》,学书法,学绘画,还有篆刻,等于是跟古文字打上了交道。只能说有了些常识,研究谈不上。

人家都是有事做的,就我是个闲人,写字画画不能当饭吃,总得做个事才行。这期间,亲戚们也都张罗着给我找事做,最后还是外公说成了一件事。他有个眷弟在湖北樊城做生意,好多年了,在一家杂货铺当了掌柜。外公就托他的情面,看能不能给我在樊城找个干的,说行啊,来我这儿当店员吧。这样我就去了樊城。说这话,已到了一九三七年的春天。临行前,干爹干妈专门把我叫到北院,请我吃了一顿火锅。说来惭愧,伯母当家这些年,除了过年,我连一顿饺子也没有吃过。吃饭的时候,干妈勉励我说:孩子呀,永远不要回介休来啦,介休没有你的亲人!

她说的是实话,我那可怜的母亲,早在八年前就去世了,爷爷奶奶也不在了,介休确实没了我的亲人,可是,我永远记得,干爹干妈,同样是我的亲人。干妈这样说,是为了激励我早些成人,做大事,给死去的母亲争光。

同类推荐
  • 尼采大传

    尼采大传

    法国作家丹尼尔·哈列维,通过对尼采和亲友们的大量往来信件以及亲友们对尼采的回忆进行整理,于1909年创作出了《尼采大传》一书,全书以时间为线索,对尼采自出生到去世的整个生命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又精准的描述。本书所依据的大多为第一手资料,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是一本较为权威的尼采传记,向我们展现出了一个听从内心召唤的真正思想者特立独行的一生。
  • 尘埃里的姐妹花:张爱玲与苏青

    尘埃里的姐妹花:张爱玲与苏青

    很少有作家像张爱玲那样,一出生就是为了进入文学史,她的家世,她的爱情,她的写作——总之,她所有的一切,全都是为了催促她、帮助她进入文学史。苏青则正好相反,她是陈旧的,家常的,甚至黯然失色的,甚至有一些被张爱玲带出来的意思。但我一向认为苏青的创作不在张爱玲之下,只是苏青没有特立独行的个性,没有倾城之恋的华美包装,也没有四大显赫家族在背后支撑,所以与花红热闹的张爱玲相比,她显得有点冷清。每一种不同的人生里都会挖掘出丰富的人性的东西。命运就是命中注定,命运你无法抗拒,能抗拒的那不叫命运,不管你是为死而生还是为史而生。
  • 和尚皇帝:朱元璋

    和尚皇帝:朱元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和尚皇帝:朱元璋》为丛书之一,介绍了早年生活、投军从戎、建立明朝、身葬孝陵、历史评价。《和尚皇帝:朱元璋》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国古代贤人传

    中国古代贤人传

    这是一部历史人物传记荟萃的书,取名《中国古代贤人传》。书中所选择这些垂范卓越的人物,他们的影响、贡献很大,是中国人永远引为骄傲的。例如书中所选的周公、管仲等人,就是我们常想到的“贤人”。书的取名,响亮明快,发人联想,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给历史上的某个方面有名气、领风骚、有代表性的文化名人做传的书,很有文化意蕴。相信这部书一定很受欢迎。
  • 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辽、西夏、金在建立自己本民族的政权中,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如本书中叙及的阿保机、阿骨打、萧太后等。正当中原地区出现宋金对峙、纷争不已的时候,我国北方的蒙古族开始崛起于漠北高原。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公元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灭亡了南宋,统一了全国。
热门推荐
  • 多情总裁乖巧妻(全本)

    多情总裁乖巧妻(全本)

    林以晴,一个初谙社会的纯情少女,却在无意中撞破了顶头上司的好事。无意中又发现和自己相恋多年的男友背叛了自己,在自己的感情道路上她败的一塌糊涂,伤心之余,她被多情上司缠住。
  • 魔尊问天

    魔尊问天

    何为天?何为命?我命由我不由天。魔前一叩,崩毁万劫,魔尊降世,谁与争锋?七界传说,说不尽的沧桑;三世轮回,道不尽的悲凉。魔尊问天,一人一剑,斩断命运的轮回,傲视苍穹!!!
  • 理财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理财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理财是那些有钱人的事,等我有钱了再谈理财吧。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理财理的不仅是钱,也是我们的生活。理财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理财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在理财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本书从医疗、教育投资、家庭投资、信用卡等方面向你诠释了理财的定义。手持这本书,让您的理财生活化,简单化!
  • 数学探谜

    数学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做你的守护天使

    做你的守护天使

    现在佐佐木江美子在医院里面好像是一名十分有名气的大夫,即便好像是佐佐木江美子的性格十分的适合医生的这个行业,可好像是真正让佐佐木江美子下决心将来要当一名医生的人,好像是二介堂亜栄琉,就好像是然而也是因为二介堂亜栄琉,才让佐佐木江美子这么死心塌地的投入到医学当中来啊。
  • 醉红颜:冲喜新娘(完)

    醉红颜:冲喜新娘(完)

    听说,江四爷得了一种怪病,请遍了京城里的名医,用尽了名药,仍无人能医,无药可治,现已病入膏肓。听说,那江四爷现在每天清醒的时候越来越少,给他瞧过病的大夫背地里说,江家该准备后事了。听说,江府的夫人今天给江四爷娶妻,是为了冲喜。听说……慕容馨平静的坐在花轿里,对这一切漠不关心,仿佛这是别人的婚礼。事实上这确实是别人的婚礼,她并不是什么慕容姑娘,她只是慕容云从海边拣回来的人而已。☆★☆推荐:《丫鬟有点怀》http://m.pgsk.com/a/191027/一对欢喜冤家的爱情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