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9100000003

第3章 苦到了“圪蒂”上(2)

我小的时候,在自家院子里觉得很憋气,北房(伯母住处)从来不去。爷爷的房子,也很少去,奶奶总是叨叨,我也不喜欢。没事了,就跟着母亲去干妈家,就在旁边,北边那个院子。我自己也会过去玩。很小的时候,过年,干妈就教我认街上新贴的对联。好些对联,我会念,可不认识上面的字。不是全不认识,简单的,像上啦下啦,还是认识的,大部分不认识,可是我能把对联全念下来。干妈教过一遍,再见了就会念。

再大点,认字就多了,还没上学,有的认识,有的也是瞎猜,闹了好些笑话。城里有个叫化子叫元则,当时也就二十出头的样子,我有时到了街上,就跟他玩。他领上我去城里其他地方转。镶牙铺子外面的招牌上写着“镶牙补眼”,我念成“让牙铺眼”,奇怪牙怎么会“让”,眼又怎么“铺”呢?让的繁体字是让,跟镶字差不了多少,补的繁体字是补,跟铺差不了多少,我认识让不认识镶,认识铺不认识补,就念成那个样子了。

那时街上也贴标语,有一条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元则会念,用的是介休话,“匹夫有责”的前三个字,我听成是“拍浮油”。介休话“拍”读如撇,拍浮油,是瞎捞钱的意思,我看了心里纳闷,国家兴亡,怎么拍浮油负责呢?

年龄小,家里又太孤单,跟元则这样的叫化子在一起玩,反而觉得很愉快。元则这个人,别看是个叫化子,心眼好,快活,人也孝顺。跟他妈一起住在北城门楼子上,每天出去讨饭养活他妈。我还跟干妈,相跟着去过元则的家。干妈这个人,年轻,好奇,有次跟我说:你知道元则的家吗?我说知道。在哪儿?在北城门楼子上。

干妈让我领她去看看,我就领她上了北城门楼子。元则家里很脏,干妈不嫌,去了问这问那。在那个年代,一个大户人家的年轻太太,肯去叫化子家里看看,要有相当的勇气。

一九二八年,我九虚岁,该上学了。我妈病得很重,做不了主。在我上学这件事上,伯母是反对的,因为一上学就要花钱,肯定是她出。爷爷主张我上学,又不好明说。伯父不表示意见,亲戚们巴结伯母,也都说我不该上学。我舅家坚持要我上,伯父伯母那边,道理上说不过去,只得同意了。

上学的地方离我家很近,就是西北坊小学堂,出门走不多远就到了。上学前,在爷爷的指教下,已经读过《三字经》《百家姓》,认识了不少单字。学堂里,念的是新学制的教科书。多少年以后才知道,爷爷教我的,有些姓的读音是错的。比如有个复姓叫“万俟”,《百家姓》上跟“司马”连在一起是“万俟司马”,爷爷教我的读音是“万丝司马”,实际该读作“默其司马”,《说岳》里害死岳飞的那个奸臣,就叫万俟卨。

小孩子好动,不愿意一天到晚老跟爷爷奶奶在一起,盼着上学,实际上是盼着离开爷爷奶奶,见识外面的事。那时候我妈病重,他们不让我常去我妈住的上南房。她得的是痨病,怕传染。我上学的第二年,我妈就去世了。

小学里,教我的第一个老师是个秀才,学问不错,思想守旧,都到了民国了,用的新式课本,教法还是过去私塾那一套。他一个人教我们国文、算术、常识三门课。每次上课,先用红笔在课本上把要学的勾一下,也不讲,就让我们去背,国文是背,常识是背,算术也是背。第二天上课,不做别的,先背前一天勾过的,然后再勾今天要背的。第三天上课,背第一天和第二天的,再勾今天的。第四天同样,一直到星期六,将前五天的全背一遍。这样一星期的课就上完了。

背的时候是一个人一个人地背,背不会,就打板子,往手心上打。我很少挨板子,差不多都能背下来。背算术最有意思,还记得第一课是:

树上一只鸟,现在飞去了。

问:还剩几只鸟?

答:还剩〇只鸟。

我头一次知道,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之外,还有个数字叫零,写作“〇”。

这位秀才老师的名字,现在忘了,只记得姓梁。长大后见我们的旧县志上,还有他的名字,是个有学问的人。只是那时候刚实行新学制,他教私塾教惯了,不会教新学制的课本。

秀才老师教了我们一年,第二年来了个新老师,叫李保泰,是经过考试录用的,考了全县第一名,不知为什么分配到我们西北坊小学来了。我们是个很小的学校,只有一个老师。学校在火神庙,左边供的是药王爷,右边是另一个神仙,中间是火神。西边另一个院子是吕祖庙。

说到这里,张先生起身,从东边墙上摘下一幅镶了边框的大照片,拿到桌子跟前说:“这就是吕祖庙。”

我俯身看去,是个两层楼式的建筑。彩照,古旧斑驳,仍能想像出当年华丽庄严的样子。

张先生说,吕祖庙的西边是坊公所,东边就是火神庙,也是两层。那时候,庙里的神像还没拆除,我们就在供桌跟前上课。有时候在一层,有时候在二层。二层供奉的是关公,这个楼也叫春秋楼,关公在神座上坐着,周仓、关平在地上站着,跟我们是同学。

李老师倒是用的新式教学法,也没留下多深的印象。记得的只有一样,他上体育课教我们拔慢步,有一个动作,就是一只脚后伸点地,他说这是“挨地而不挨地”,我不懂这个“而”是什么意思。那时候,我们说的都是介休话,对那些外面来的,或是上了新学堂出来的,说普通话的,叫“撇京话”。有的刚开始听也听不懂。比如有次开会,有个老师(不是李老师)在台上说,什么人压迫什么人。我就不懂得“压迫”是什么意思,下来看了书,才知道原来是“捏撇”,介休话里“压迫”就读这个音。

那个李老师,日本人来后,当了南同蒲线上的列车长。日本人投降后,还是列车长,只是身份变了,成了国民党。共产党来了就不行了,回到村里,是个小村子,离城挺远的。解放后我们还见过。毕竟是见过世面的,脑子活泛,大概是六十年代初吧,困难时期,饿得没办法,就骑上自行车从城里贩卖碱面挣点小钱。这是不允许的,按当时的政策,这就是“投机倒把”,抓住了批评教育,重的说不定还要关几天。头一次抓住,人家见他可怜,批评几句就放了。过后仍不改,又叫抓住了,好说歹说,又放了。第三次抓住,人家可不饶了,连人带自行车、秤杆秤盘,一起带回工商局或是派出所,严加责问。问有再一再二还能有再三?说没有。问反复做这样的事,是不是给政府添麻烦?说是。又问往后还敢不敢?说不敢。那时候不兴罚款,说你就写个检查吧,要深刻。这就看出他的聪明了,写了,抓他的人全笑了。写的是:

再一再二没再三,不给政府添麻烦,

从今往后我不敢,拿来我的秤盘盘。

我们那儿的文化人,还是有点幽默感的。

不管怎么说,小学四年,很顺地过去了。考上高小是不成问题的,能不能上却成了大问题。我妈早就不在了,跟伯母说,肯定说不通。考试过后,不知是受了哪个高人的指点,或许就是干妈干爹教的吧,我请校役到家里,跟伯母说,我上高小是保送的,不用掏学费。一听说不用掏学费,伯母就无话可说了。这样,我就上了介休县立高等小学校。

高小在县城东南角,文庙旁边,地址是过去的绵山书院。你知道吧,过去,凡是文庙,都在东南方向,就是文昌阁、文峰塔这类建筑,也都在东南方向。绵山书院早就毁圮了,留下不多的几个旧建筑。有个大厅,记得大厅门上的对联是:

川岳锺灵,绵山胜水之间,应多杰士;

典型在望,有道潞公而后,讵少传人。

有道和潞公,是介休历史上两个有名的人物。有道是郭有道,也叫郭泰,东汉有名的太学生,可说是最早的学生领袖。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上说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搞学生运动的人。潞公是文彦博,当过宋朝的宰相。这副对联,先说山川再说历史,地灵人杰,读了很能长少年人的志气。

上学期间,经常得到干妈干爹的鼓励。干妈对我的鼓励最多,我记得她教过我这样一首歌谣,叫《跑报则》,就是“跑报子”(说着顺手写下来):

好小则,带上串铃跑报则,

一跑跑到北京城,三年两年熬成人,

自熬得,自挣得,自家娶过媳妇则!

给你说一下读音。介休话发音,入声最多,“子”读成“则”,也写成“则”。

同类推荐
  • 铁马秋风:陆游

    铁马秋风:陆游

    陆游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也是留下诗作最多的诗人。他生活于充满内忧外患的南宋时期,一生经历了科举落榜、爱情失意、怀才不遇、政敌打压等种种磨难,但始终保持着“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高昂斗志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可贵操守,并有近万首诗作和百余首词作传诵至今,脍炙人口,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铁马秋风:陆游》记述了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诗人历经坎坷却又百折不回的一生,催人奋进,更发人深思。阅读本书会对陆游重要诗词作品的创作背景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 炸药大王:诺贝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炸药大王:诺贝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孟子慷慨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孟子慷慨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嫁入蒋家的女人们

    嫁入蒋家的女人们

    嫁入蒋家的17个女人,似都有一个共通点:她们一概美丽、坚毅、聪慧,一肩挑起命运中的磨难与煎熬,不但活出自己的价值与光采,并在时间的臂助之下,一手将家族的悲剧,扭转成圆满的结局。她们不同的命运:有人疑被政治谋杀(章亚若及蒋纬国第一任夫人石静宜);有人婚姻失和,愤然叛离蒋家(蒋孝武的第一任妻子汪长诗)。有人无怨无悔地照顾失智失能的丈夫10数载(蒋孝文的妻子徐乃锦);有人爱上有妇之夫,并且幸结连理,一生和乐(蒋经国之女蒋孝章)。有人视继子女如己出(蒋孝武的第二任妻子蔡惠媚);有人甚至在丈夫过世后,代丈夫祭扫前妻的坟墓(蒋纬国第二任妻子邱爱伦)。
  • 发明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发明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发明家成长故事》从军事、化工、机械、医药等多方面精选了古今中外有影响的发明家发明创造的故事,并以清新流畅的文笔真实反映了世界各国各个时期的科技发明及发明家的艰辛而又传奇的发明经历。为了方便小读者的阅读,《发明家成长故事》特别标注拼音,并根据故事情节,配以精美的彩色插图,使小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
热门推荐
  • 日版呼啸山庄:金色夜叉

    日版呼啸山庄:金色夜叉

    故事从贯一和阿宫两个男女主角说起,贯一从小父母双亡,因贯一的父亲有恩于阿宫的父亲,故阿宫之父就负起养育贯一的责任。男女主角青梅竹马般快乐地成长,贯一对阿宫一向呵护备至,阿宫父母也许诺让两人成婚。阿宫终于长成美丽的少女,在一次宴会上遇见了当地一个银行家之子,她被他手上闪亮的大钻石戒指吸引,心想若能嫁给这样的人,或许会有幸福快乐的一生吧!而银行家之子对出众的阿宫更是一见钟情,回去后立刻说动父亲出面提亲。阿宫一家毁弃了对贯一的承诺,同意了这门婚事。贯一受此刺激开始自甘堕落,成为金色的夜叉,一个金钱的奴隶,做起他原先最瞧不起的高利贷生意,一心只想赚大钱。而嫁为人妇的阿宫并没有得到想。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遥远的温泉

    遥远的温泉

    《阿来最新中篇小说系列:遥远的温泉》收录了《遥远的温泉》和《已经消失的森林》两部中篇小说。
  • 当代文坛点将录4

    当代文坛点将录4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光明王

    光明王

    他们称佛陀为弥勒,意思是光明王,还有人继续叫他无量萨姆大神,说他是位神祗,但他仍旧宁愿去掉“无量”和“大神”而自称萨姆。他从未宣称自己是神,不过,他当然也从未否认过这点。情势如此,承认和否认都毫无益处。死亡与光明永远无处不在。它们开始、终结、相伴、相克,它们进入无名的梦境,附着在那梦境之上,在轮回中将言语焚烧,也许正是为了创造一点点美。而这无名,就是我们的世界。《光明王》是泽拉兹尼最富盛名的科幻史诗,一经问世便引起轰动,曾获雨果奖最佳小说奖,并获得星云奖的最佳小说奖提名。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非主流清穿

    非主流清穿

    同样是穿越,别人就是宅斗宫斗各种与女人斗。而她完全不用担心这些。她是伯爵父亲的嫡长女,还有亲娘亲哥哥撑腰,完全不用担心有人在家里斗她。据说以她们家的规模,她出嫁的礼冠上少不了东珠,完全不需要为了嫁个体面的丈夫勾心斗角。等到嫁了,做为一个嫡妻,作为一个她公公千挑万选脱颖而出并且作为未来当家主母培养的儿媳妇,她不找别人的麻烦别人就该谢天谢地了。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美哉,中国女人

    美哉,中国女人

    小说以社会学教授江枫寻找幼年失踪的妹妹、老画家楚山为自己的传世之作《中国女人》寻觅理想的女模特为主线,展开了一个悬念叠起、波澜起伏、充满戏剧性的神奇而瑰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