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关羽出世
东汉桓帝延熹三年(160年),关羽出生于河东郡解县宝池里下冯村(即现今的山西省运城市常平村)在这里,他度过了青少年时期。尽管是青春年少,关羽已显示出他不同于一般的个性。
关羽的生辰,在陈寿撰的《三国志·关羽传》里没有记载。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刊行的《关圣帝君圣迹图志》说他出生于东汉桓帝延熹三年(160年)6月24日。光绪十三年(1887年)付印的《山西通志》也采这一说法。而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刊印的《关帝志》则说他出生于五月十三日,或说六月二十二日。清人梁章钜在《归田琐记·三国演义》中也说他生于五月十三日。还有说关羽生于戊午年戊午月戊午日戊午时,即所谓“四戊午”生(汉灵帝光和六年·178年)。在这四种说法中,“四戊午”生是最不可置信的,它是星相家的故弄玄虚。前人对此说大都不认可。《三国志集解》引梁章钜考证认为:如果按这一生辰计算,关羽与刘备、张飞在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相识于涿郡时,仅12岁,那是不可思议的。至于另外三个生辰,年代相同,月日则相差无几。只是,解州当地群众长久以来认定六月二十四日是关羽生辰,至今沿袭,每到这一天,都要举行庙会、祀奠活动。因此,在诸多说法中,关羽生辰为东汉桓帝延熹三年(160)年6月24日是较为可信的。
关羽的出生,本来是极平凡的事,但是,由于他后来成为一代名将,封侯、封王、封帝、成神,显赫于世,因此,便演绎出许多故事来,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说风水宝地育生了圣人。
其地(按:指关氏祖茔)适当条(按:指中条山)之至中。群峰交拥,势驰万马,咸整整列,无乱颜行,左旗右鼓,俯瞷解池,盘旋襟带,山灵发祥,笃生圣帝,非偶然也。
这是说关氏祖茔占的风水好。关羽的降世,并非偶然的事。还有人说:
圣(按:指关羽)为解产。解地遍近中条、涑水。鹾海(按:指运城盐池)回环绾结,而又大河绕外,砥柱当中,山雄水阔,地脉钟灵,亘千古而生圣一人。其雄劲阔达,岳峙渊亭,适与山川形势相肖。
这是说,解州山雄、水阔、地灵,从而孕育出这样一位千古圣人。
二是说关羽生来就是非常之人,他是很有来头的,是上界的青龙君降世。解州一带民间传说:关羽降世是天界的青龙君,负责巡视下界的冀州。后来,由于蚩尤的精灵在盐池作乱,惹恼了天帝,他不辨青红皂白,便决定从正月十五日起施放天火三天,以惩罚解州地面的生灵。一天,青龙君在解州境内巡视,看见一个青年妇女怀里抱着一个大孩子,手里拖着一个小孩子在路上行走。他认为这是乖于常理的事,便上前询问起来。那妇女告诉青龙君:小孩子是她的亲生儿子,大孩子是她故世的兄嫂遗留由她抚养的孩子,因此,格外地疼爱一些。青龙君听了十分感动,认为这里的人十分纯朴、善良,便生发了恻隐之心,就告诉了那个妇女即将施放天火的事,让她从正月十五日晚上开始,连续点火三个晚上,可以避免灾殃。并再三告诉她天机不可泄露。谁知,那个妇女心地很善良,认为不能只管自己一家,而置邻里乡亲的生命财产于不顾,便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当地群众。于是,从正月十五日到正月十七日,解州群众就燃火三天避灾祈福。后来,天帝知道是青龙君泄露了天机,犯了天条,一怒之下,便把青龙君贬降到人世来;关羽就是青龙君托生的。还有文字记载说:
汉桓帝延熹三年庚子六月二十四日,有乌龙见于村,旋绕于道远公(按:道远公即关羽之父)之居,遂生圣帝。异哉!犹之二龙绕室,五老降庭,生孔子也。
把关羽出世的乌龙出现,与孔子出世的“二龙绕世,五老降庭”相提并论,是说,这文武二圣人都是来历不凡,生而异常。
解州每年正月从15日到17日,要连续闹三天红火,便是由这个传说生发而来的。
无论是风水宝地出圣人,还是关羽是青龙君降世,都属于无稽之谈。这是关羽成名显世之后,世人借助封建迷信的风水思想来解释他的出世,并神化他有不平凡的来头以昭示世人;与许多宣扬历代封建皇帝是“真龙天子”降世如出一辙;而且,这样人为的传说与许多年以后,又人为地将关羽封帝封神是前后呼应,因果互照的。
其实,关羽的出世是很平凡的,他以后的成名、显赫,有其历史的、社会的、个人的诸多原因,绝不是“命中注定的”。
二 生逢乱世
关羽出生的时代,是中国社会由相对稳定而走向长期动乱的时代。
刘邦创建的西汉政权延续了二百年以后被王莽的新莽政权取代。但是,由于社会矛盾的尖锐、阶级斗争的激烈,犹如一个火药桶,一触即爆。坐在火药桶上的王莽的统治是短命的,很快就被轰轰烈烈的绿林、赤眉农民起义推翻了。尽管英勇的农民起义军打击了封建统治,推翻了王莽政权,获得了辉煌的胜利,但是,胜利的果实却没有落到农民起义军手中,而被西汉的宗皇、南阳大地主刘秀篡夺了。公元25年,刘秀登上了皇帝宝座,建立了东汉政权。
光武帝刘秀是大地主、大豪强势力的代表。他在结束了一场动乱以后,加强了中央集权的专制体制,从而稳定了封建统治秩序,使得东汉政权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能够有效地控制全局。但是,东汉政权的阶级基础是豪强、大地主集团。在这个集团中,上层豪强势力的政治代表是个外戚,他们要把持和独享政治权利。而下层豪强势力,则以宦官为他们的政治代表,要求分享政治权利。因此,在东汉初期中央政权相对稳定的时期,外戚和宦官两个代表各自利益的集团,就经常出现矛盾、冲突、斗争。到汉章帝刘炟去世,汉和帝刘肇继位以后,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益尖锐,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而在两个集团之外的士大夫官僚集团,也卷入了这种斗争。为了掌握中央政权,各势力集团你争我夺,血腥惨杀,因此,政治日趋黑暗、腐朽,社会也日益动乱不安。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也使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愈来愈尖锐。黑暗的政治统治,残酷的经济剥削,使广大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能再忍受下去。于是,便纷纷举行武装起义。从汉安帝到汉灵帝的80余年间,“见于记载的农民暴动,大小合计将近百次。至于各处的所谓‘春饥草窃之寇’,‘穷厄寒冻之寇’更是不可胜数。那时,农民中流传着一首豪迈的歌谣:‘小民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民不必可轻!’这首歌谣极其动人地表现了东汉农民前赴后继地进行斗争的英雄气概。”风起云涌的农民暴动,虽然一次又一次被东汉统治集团镇压下去,但是,农民起义却动摇了东汉政权和社会基础。不久之后,历史空前的黄巾大起义暴发了,从而彻底瓦解了东汉王朝。
关羽就是在这样一个朝政腐败、社会动乱的年代里出生的。在社会动乱的生活环境里,年幼的关羽必然会受到影响,给他身心烙上时代的印记,从而影响到他以后的成长与发展。
关羽面临着人生的考验和挑战。
三 家庭出身
关羽的家庭出身,正史里没有任何记载,但是,民间传说却很多。
第一种说法,关羽的家庭是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是读书人,因此,关羽从小读过书,又习过武。他读书的地方,一种说法是在一位姓胡的私塾先生家里,他后来娶的夫人就是胡先生的女儿胡玥。这胡先生及其女儿胡玥均为民间传说,未见于正史。另一种传说是在解州城里。关羽每天去解州上学要经过一个叫五里堆的地方。有一天,他又走过五里堆时碰见一条大蟒。那大蟒经常伤人。关羽为了给民除害,就直奔大蟒,并抓住了它的尾巴用力一抖,大蟒便变成了一把宝剑;但是,剑在鞘中却拔不出来。而宝剑上刻有一行字:“遇有济民之时,剑出。”从此,他便将宝剑带在身边,朝夕不离。
第二说法,关羽的父亲是卖豆腐的,他也曾帮助父亲卖豆腐过日子。
第三种说法,关羽家里很穷。关羽的祖父给财主家当长工,有一次他上中条山干活,不幸摔死了,当地风俗,死在外边的人是不能运回村里的,因此,关羽的祖父就地埋在了中条山上,这就是关羽祖茔在中条山上的起因。到关羽这一代,家里还是很穷。关羽在解州城里给一户蔡姓地主当过长工。
第四种说法,关羽是铁匠出身,属于农村的手工业艺人,靠走村串巷打制小农具糊口。1965年11月25日当代着名历史学家、文学家郭沫若在参观解州关帝庙后题词说:“传说关羽是铁匠出身,在乡曾打死欺压良民的恶霸,这个故事颇有阶级斗争的意义,这可能不是虚构。从这个角度上,我对于这位古人可以表示敬意。”
这种种传说的一个基本共同之处是:关羽的家庭不是有钱有势的富贵人家,即使说是书香门第,也不显赫;而是农村的贫苦百姓,属于社会的底层。同时,根据关羽熟悉《易传》《春秋》,又武艺高强来看,他在青少年时期是读过书,并练习过武功的。这在农村是很正常的现象。大概正是因为关羽出身穷苦,接触了东汉末期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呈现动乱中的普通老百姓受苦受难的严酷生活,又接受了儒家思想的薰陶,所以,在青少年时代,就显示出他心怀正义、刚正不阿、好抱打不平的性格,惹出许多是非来,以致于杀人出逃,亡命在外。
四 悯冤除霸
关羽在他的故乡度过了少年时代,年长后与他的老师胡先生的女儿结婚,生子关平。约在19岁时,由于杀了恶人,而后逃亡他乡。
陈寿在他的历史巨着《三国志·关羽传》里曾写道,关羽“亡命奔涿郡。”虽然了了五个字,却隐约道出他是改名换姓,逃亡在外。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让关羽自己道出了亡命在外的原因。
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今闻此处招兵破贼,特来应募。
《三国演义》里所写的是虚虚实实,既不全是史实,也不是纯属虚构。关羽自白的这一段话,笔者认为是实写,而不是虚拟。
史书和演义小说提供的关羽“亡命”的事实是有据的。关羽的确是因为在本乡杀了豪强而后改名换姓逃亡在外,辗转到了涿郡的。
关羽在本土解州杀人的传说也有好多种,这些传说不仅在当地群众中广为流传,而且,还出现在有些戏剧、平话本中。
传说之一:关羽在解州城里蔡家当长工时,因为看到蔡家地主仗势欺人,无恶不作,就杀了蔡氏一家,然后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