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5400000018

第18章 每天读点处世哲学(2)

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很难。人类可以认识高山大海、飞禽走兽,但最难认识的却是自己。世界上最陌生的容貌,其实是自己的脸。人静的时候,你若要画出自己的脸,那将是很困难的一件事。在我们的脑海里,有亲人的脸、爱人的脸、朋友的脸、明星的脸、某个自己偷偷喜欢或者仇恨的脸……然而,即使在梦中,也不会出现自己的脸。梦里有你认识的人,也有你不认识的人,就是找不到自己。有时我们通过照片看清自己的脸,但是,面对照片中的自己,常常会疑惑,这就是自己吗?我们真实的脸其实在别人眼中。所以,每当听到别人在回忆自己过去的某些片断的时候,我们都会侧耳倾听,以期找回自己。

庄子在《庄子·至乐》中就曾经讲过一个“以养人之术养鸟”的故事:鲁国的郊外飞来一只很大的海鸟,鲁国的国君很喜欢,就毕恭毕敬地把这只海鸟迎进了太庙,演奏《九韶》这样庄严的音乐取悦它,准备了美酒给它喝,宰了牛羊给它吃,每天用这样的礼仪供奉这只海鸟。而这只海鸟呢?目光迷离,神色忧郁,不敢吃一口肉,不敢喝一口酒,整日郁郁寡欢,三天就死了。庄子借孔子之口总结说,这叫“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即以养人的方式养鸟,不是以养鸟的方式养鸟。这是以人的喜好对待鸟,而不是以鸟的习性对待鸟。

看来,这个鲁国的国君真有点自作多情。说到底,他之所以闹出这么大的笑话,归根结底就是没有认识自己。自己距离自己最近,可以说是零距离,但对人来说最困难的却是认识自己。这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智慧。苏格拉底的这句名言距离我们虽然已经两千四百多年了,但我们听起来一点也不觉得陌生,犹如醍醐灌顶,让人玩味。可见,人真正能认识自己,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人活一生,醒悟的少,疑惑的多,而最大的疑惑就是无法认清自己。《圣经》里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妇人行淫之时被人捉奸,依照律条应被处死。村人个个拿着石头围住她,请教耶稣怎么办。耶稣当时只在地上用指头书写,并没有回答。村人们还是询问,该如何处置她?耶稣直起腰身来说:“你们中间谁没有罪,谁就可先拿石头打她。”说完,耶稣又弯下腰身在地上书写文字。村人听耶稣说完,从老到小,一个接着一个离去了。过了许久,耶稣对妇人说:“那些人在哪里?”妇人说:“他们都离去了。”耶稣说:“我也不定你的罪。走吧,以后别犯罪了。”

我们总是批评别人,可是往往很容易原谅自己。因为人总能看清别人的脸,却看不见自己的脸。虽然苏格拉底在两千四百多年前就提出了“认识你自己”这一艰巨的哲学任务,但是,这尘世间又有几个人能认识自己?努力地学会认识自己,不断地反省自己,不必为自己不善的念头所害怕,不断地修正、检查,恶念就会越来越少。一个人活在世上,只有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到何处去,才会明白天地间的大是大非,而一个人也只有勇敢地面对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命”,才会善待别人和这个世界。

难得糊涂——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在古希腊,哲学起源于对世界本原的追问。在古希腊人眼里,只有找到这个世界的本原或者始基,自己有限的生命才能和无限的世界结合在一起,从而使自己的生存获得安身立命之本。正是在这种哲学玄思的引导下,西方的哲学存在着科学化的倾向,即热衷于追究事实的真相,凡事都要问个对错、是非。正因如此,西方文化孕育出了发达的科学技术,但与此同时,西方文化把人生也看做了科学的对象,企图把人的精神、人生的意义也纳入科学研究的范围,一劳永逸地解决“人从何处来,到何处去”这一亘古不变的哲学问题。

西方文化的这种努力是徒劳的。正如我们前面所讲的,把人的一切分析得像白开水一样清楚明白,不但不利于人的生存,反而会把人置于一片虚无的荒野之上。在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出现了一股轰轰烈烈的反理性思潮。这些反理性的哲学家反对把人看成机器,厌恶理性对人的束缚,强调人的命运在自己手中,要靠自己去争取,去奋斗。其中的代表人物,有一些我们非常熟悉,比如尼采、萨特等。

同西方人相比,我们中国人对是非观念好像没有这么强的执著精神。我们的是非观念是模糊的,凡事总追求最后的效果,对事情的真相、是非对错没有太多的执著,以至于我们给别人的印象好像有点对错不分,是非不明。也正因如此,我们这个民族没有孕育出科学精神。但是,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虽然没有是非分明的科学精神,但却在这种“难得糊涂”之中获得了西方人永远也无法企及的人生大智慧。

著名管理学家曾仕强在北大讲座时曾经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中国人有是非,但是没有是,也没有非。”正如《红楼梦》中所说的:“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真真假假,是是非非,又有谁能说得清楚?即使说清楚了,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佛教告诫我们:你要放下。放下什么?就是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和执著心。正是这“三心”,使人无法真正超脱,跳不出轮回。

据说,古时候有个和尚带着一个小徒弟下山去化缘,两师徒一边谈论着佛法,一边悠然自得地行路。来到山脚边,一条不深不浅但水流湍急的河横在眼前,师徒俩正要过河,突然迎上来一个妙龄少女,那少女温柔而可怜地对老和尚说:“师傅你好,能否请您帮一个忙”。

老和尚说:“施主请讲。”少女楚楚可怜地说:“我以前过这河时,河水都没这么急,今天河水汹涌,小女子眼看过不去,能否请师傅背我过河?”老和尚毫不迟疑地说:“来吧。”说完就把美少女背了起来,一步步走过了河。

过河后,少女千恩万谢地盈盈道别。师徒二人继续前行,走了很久以后,一直没有说话的小和尚突然问道:“师傅,我们和尚是不能近女色的吧?”

老和尚点点头说:“是啊。”

小和尚又问:“那你刚才怎么还去背那个女人呢?”

老和尚问道:“什么女人?”

小和尚说:“就是你背她过河的那个啊?”

老和尚说:“喔,你说的是那个人啊,我都已经把她放下了,你怎么还没有放下?”

不接近不证明心里不执著,接近也不能表示有所企图。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的最高智慧是“物来则应,应不以心”。庄子曾经说过:“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林。”淡泊名利,没必要非要跑到深山老林,处于闹市照样可以逍遥其外。正是基于对这个问题的深深领悟,禅宗从来不让修行者恪守什么清规戒律,而是认为“圣人之心若镜,应而不藏”,吃斋念佛难以悟道,吃肉喝汤照样成佛。正像上面故事里的那位老和尚,心中无一物,又何处染尘埃呢?

太执著于是非,就永远看不清是非。庄子说:“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换句话说,即使是圣人,他所知道的也只是“存在”而已。我辈于茫茫之中摸索前行,更是常常连“存在”也分辨不清。因果循环,红尘变幻,究竟是真是幻、是梦是醒,我们也同样看不清楚。就像庄周做梦变成蝴蝶,蝴蝶做梦又变成庄周,他也分不清是梦是醒。

难道聪明不好吗?聪明固然很好,但聪明很累。培根说:“生活中有许多人徒然具有一副聪明的外貌,却并没有聪明的实质。这是‘小聪明,大糊涂’。”郑板桥说:“难得糊涂。”在这里,“糊涂”之所以“难得”,是因为这是一种洞察人生的大境界。它告诉我们,莫执著,人生中并没有太多的是非黑白,有的只是介于黑与白、是与非之间的灰色地带。

吃亏是福——乐于吃亏是一种境界

据说有个砂石老板,没有文化,也绝对没有背景,但生意却出奇的好,而且历经多年,长盛不衰。说起来他的秘诀也很简单,就是与每个合作者分利的时候,他都只拿小头,把大头让给对方。

如此一来,凡是与他合作过一次的人,都愿意与他继续合作,而且还会介绍一些朋友,再扩大到朋友的朋友,他们也都成了他的客户。人人都说他好,因为他只拿小头,但所有人的小头集中起来,就成了最大的大头,他才是真正的赢家。

吃亏就是占便宜,占便宜就是吃亏,这是老庄哲学中退一步进三步的道理。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说,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就像吃亏,看似是坏事,但也往往是好事的根源和原因。正如庄子在《逍遥游》里讲的这个故事:

庄子与弟子,走到一座山脚下,见一株大树,枝繁叶茂,耸立在大溪旁,特别显眼。但见这树:其粗百尺,其高数千丈,直指云霄;其树冠宽如巨伞,能遮蔽十几亩地。

庄子忍不住问伐木者:“请问师傅,如此好的木材,怎一直无人砍伐,以至独独长了几千年?”

伐木者似对此树很不屑一顾,道:“这何足为奇?此树是一种不中用的木材。用来做舟船,则沉于水;用来做棺材,则很快腐烂;用来做器具,则容易毁坏;用来做门窗,则脂液不干;用来做柱子,则易受虫蚀,此乃不成材之木。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有如此之寿。”

听了此话,庄子对弟子说:“此树因不材而得以终其天年,岂不是无用之用,无为而于己有为?”弟子恍然大悟,点头不已。庄子又说:“树无用,不求有为而免遭斤斧;白额之牛,亢曼之猪,痔疮之人,巫师认为是不祥之物,故祭河神才不会把它们投进河里;残废之人,征兵不会征到他,故能终其天年。形体残废,尚且可以养身保命,何况德才残废者呢?树不成材,方可免祸;人不成才,亦可保身也。”庄子愈说愈兴奋,总结性地说:“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却莫知无用之用也。”

庄子笔下的这棵大树,上天好不眷顾,没有给它一点有用的质地,可算吃尽了苦头。但正因为没有一点用处,才没有被伐木工人早早地砍去做木材,到底是福是祸,很值得深思和体味。

所以说,吃亏未必是坏事,占便宜也未必是好事,世间的事情本就相辅相成,不可逃,亦不可加。郑板桥就曾经把“难得糊涂,吃亏是福”当做自己的座右铭,看来是深有体会。

任何一个有作为的人,都是在不断吃亏中成熟和成长起来的,从而变得更加聪慧和睿智。倘若有谁一旦吃亏便愁肠百结,郁郁寡欢,甚至捶胸顿足,一蹶不振,受伤者只能是自己。这种伤害,服用任何宫廷秘方都无济于事,诊治的特效药方只有牢记这四个字:吃亏是福!

其实,越是不肯吃亏的人,越是可能吃亏,不但吃亏,而且往往还会多吃亏,吃大亏。唯有不计较吃亏的人,才会真正有福。但对于其中的道理似乎有很多人还没有真正理解,或者只是表面上一知半解,而实际行动起来却大打折扣。

据报载,盛大网络现任总裁唐骏在卡拉OK盛行的时候,研发了一个专门用于卡拉OK设备上用的打分机,演唱者唱完一首歌后,打分机会自动打出分数,这一设备增加了卖点。三星公司以8万元的价格买断唐骏该项专利后,其卡拉OK设备在整个市场所占的份额一下子从百分之十几提高到百分之三十多。三星的竞争对手日本先锋公司向三星购买专利使用权,花了150万元。三星依靠该项专利成为大赢家。很多朋友都觉得唐骏特别亏。国内软件行业的旗帜型人物求伯君做的第一桩买卖更亏。他编写的西山打印驱动程序以2000元的价格卖给了四通公司后,四通公司将该程序以500元一套的价格卖了好几百套。

这两位IT行业的风云人物,在谈到早年的吃亏经历时,都没有一丝遗憾。相反,他们都对当年的吃亏心怀感激。唐骏说,应该感谢三星公司,如果没有三星来买这项专利,就没有他创业之初的8万元启动资金,也许后来的事业也不会有现在这么顺利。同样,唐骏也认为,这件事也教会他如何将专利变成商品,使他从一个学者型的人变成一个事业型的人。求伯君则认为,四通也没有薄待他,录用他做了一段时间的专职软件技术员,从而为他后来步入金山公司、开发WPS软件奠定了基础。更重要的是,这次买卖让他明白了经营在软件行业中的重要性,以后,他把金山公司总裁的位置让给了有经营头脑的雷军,自己专心搞软件开发,金山公司迅速腾飞,而求伯君也因此成为IT行业的巨富。

其实,无所谓亏不亏的,自己过的日子自己知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何况,所谓的“亏”放在人生的长河中,也不过是沧海一粟,很快就会成为过眼烟云。吃亏,无非是自己作点谦让,无非是自己作点牺牲,失去的大多是物质的和暂时的。如果我们能够坦然处之,不去计较这些,在所谓的“吃亏”之后,我们得到的又是什么呢?我们得到了人们更多的理解和尊重,我们培养了自己的宽厚与大度,我们还陶冶了自己的情操。这不分明都是“福”吗?我觉得无论是什么事情都要往好处想,往宽处想,正如大海。我们都看见过海,海是那么大,浩渺无边,有谁不惊叹海的阔大壮观?可是,海是怎么形成的?海是低洼的,而且不是一般的低洼。海因为低洼,才能容纳千江万河;海因为低洼,才壮阔无比;海因为低洼,才有着无与伦比的力量。

世界上没有白占的便宜,爱占便宜者迟早要付出代价。有的人见好处就捞,遇便宜就占,即使是蝇头小利,见之亦心跳眼红手痒,志在必得。这种人每占一分便宜,便失一分人格;每捞一分好处,便掉一分尊严。同样,天底下也不会有白吃的亏。从某种意义上说,乐于吃亏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自律和大度,是一种人格上的升华。在物质利益上不是锱铢必较而是宽宏大量,在名誉地位面前不是先声夺人而是先人后己,在人际交往中不是唯我独尊而是尊重他人,抬举他人。如此这般,以吃亏为荣,以吃亏为乐,势必赢得人们的尊重和抬举。

所以,吃亏,虽然意味着舍弃与牺牲,但也不失为一种胸怀、一种品质、一种风度。况且,一个人如若不择手段地得到钱财,追名逐利,他在失去从容做人的同时,也必将失去自己的尊严。贪心的人,总是费尽心思去算计别人,在其热情、仗义与关切的伪装背后,更多的是肆无忌惮地对别人的进攻与伤害。不怕吃亏的人,总是把别人往好处想,在其天真、迂腐、软弱的背后,是一个广大、宽容的不设防的世界。不怕吃亏的人,才会在一种平和自由的心境中感受到人生的幸福。

上善若水——处世还是低调一点好

很久以前,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老师病危了,学生去看望。学生对老师说:“先生病的这么厉害有没有遗训要告诉我呢?”老师说:“你不问我,我也要告诉你呢,他日即使成才为官,经过故乡时要下车,过桥时要小步向前,记住了吗?”学生说知道,这是尊重故土和敬重父老乡亲。老师满意地点点头,随即,又张大嘴巴向学生示意,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吗?”学生说:“在。”“我的牙齿在吗?”学生说:“不在了。”老师缓缓说道:“你知道吗?舌头还在,因为它柔弱,牙齿不在,那是因为它坚硬。天底下的事都是这个道理。”

这个故事就是我们所熟悉的那句名言:“满齿不存,舌头犹在。”而故事里的学生,就是中国古代的大哲学家老子。

同类推荐
  • 尼采哲理诗歌

    尼采哲理诗歌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谁从根本上是教师,谁就只在与他的学生的关系中严肃对待一切事物——甚至他本身。”这句富有哲理性的格言出自《尼采哲理诗歌》。《尼采哲理诗歌》收录了大量的格言与诗歌。读读这些,必定让你深受启发。
  • “西道孔子”:扬雄

    “西道孔子”:扬雄

    《巴蜀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西道孔子”——扬雄》由纪国泰所著,本书涵盖了巴蜀文化的起源与传承、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民风民俗、名都名城名人等诸多方面,史实准确,文字精练,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对普及、宣传和弘扬巴蜀文化,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信这本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并从中领略到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
  • 道德经批判

    道德经批判

    本书以一个全新的角度,通过对道学经典《道德经》的批判,告诉人们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态度:既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全盘肯定,尤其不能借之来厚古薄今和以古非今;在肯定古人智慧的同时,更要看到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自己的伟大,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今天的基础上更好地去创造明天。
  •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本书汇集了自荷马以来西方的经典文学、哲学、历史作品中对男人品性和形象的描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思考男人之道的窗口。通过这扇窗口,读者看到了骑士时代的男子、绅士时代的男子、智慧的男子、家庭中的男子、从政的男子、高尚的男子、美国男子以及后现代的男子,看到他们的勇气、信心、智慧、浪漫、困惑。书中所选,既有对男人品性的哲学和道德思辨,自亚里斯多德到奥古斯丁,到培根,剖析男性美德的细微之处;也有对男人角色的有力辩护,自古罗马的卡托到戴高乐以至肯尼迪,先贤之训诫名言,值得深思;更有对男子形象与模式的生动描摹,自荷马笔下的俄底修斯到中世纪的浪漫骑士,无不是经典男人气质的体现,给人以深刻印象。
热门推荐
  • 人类梦境排行榜

    人类梦境排行榜

    科学研究显示,尽管全世界有60多亿人,但大家常做的梦却只有12种!人类的梦境,听起来千奇百怪,实际上大同小异,不论你昨晚的梦多么离奇古怪,在当时,就至少有5亿人在做相似的梦!通过将这些在梦中频繁出现的情节和主题(比如梦见被人追赶而逃跑,梦见自己身患重病,梦见遭遇车祸)分门别类、归纳排序,心理学家整理出了这份神奇的“人类梦境排行榜”。本书作者王彻,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在开设心理工作室、为数千人解梦释梦之后,他想要告诉你:梦,其实是了解自己最好的工具,不同的梦境背后,其实隐藏着不同的内心诉求和心理暗示。
  • 拓展工作(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拓展工作(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压寨毒妃

    压寨毒妃

    一时穿越,她竟成了压寨夫人。“寨主,大事不好了,夫人学武,侧夫人全毁容了!”男子愣了愣,道:“让她疯吧。”“寨主,不好了,夫人玩火,后院都被烧了!”男子动了动眉,道:“随她闹吧。”“寨主,不好了,夫人落跑,带走了所以财物!”男子仰天长啸,道:“她休想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特工冷妃

    特工冷妃

    她是全球闻之色变的头号杀手,手起刀落,绝不手软,却死在自己男人的床上;慕容家嫡出的六小姐,出嫁当日,被亲姐推下王府台阶,死于乱马之下;时空对接,她华丽穿越,休太子,纳男仆,开设公主学堂。教授如何博得男人欢心,扬言“男人如衣服,需日日更换”,得天下者方能得她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人生·点滴卷(读者精品)

    人生·点滴卷(读者精品)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生存手册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生存手册

    本书讲述了旅途、食物、海上、灾难、救援等方面的生存知识,其内容全面广泛、营养丰富、生动具体、趣味盎然。
  • 老婆使用手册(升级版)

    老婆使用手册(升级版)

    你了解你的老婆吗?是否想过要了解她的一点一滴。有没有想过老婆对你的真切感受。本书将带领你深入走进老婆的内心世界,零距离接触老婆的心底秘密,并简单而真切地看清老婆的真实面目。
  • 纯情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纯情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