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证明,两岁左右的孩子就已经有了自己穿衣服和脱衣服的独立意识。这时虽然花费的时间比较长,也可能穿得不合父母的意,但是,父母还是应该不厌其烦地鼓励孩子慢慢地实践。当然,父母不可撒手不管,应该及时教孩子正确的穿衣服和脱衣服方法。
如果父母为了省事,不让孩子动手,孩子一旦形成了依赖的习惯,他就不会自己动手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了。
除了鼓励孩子自己穿衣服、脱衣服之外,父母还应该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不断地形成冷了会添衣服,热了会脱衣服的习惯。同时,还应该教会孩子自己叠自己的小棉被,洗自己的小手绢、小袜子等等。让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才是一个好孩子。
2.让孩子自己整理玩具物品
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自己整理自己的玩具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好方法。父母可以提供以下条件:
(1)父母应该为孩子准备一个地方,让孩子专门用来放置自己的玩具和物品,让孩子知道这些玩具和物品各有各的“家”,每次用完之后,都应该将这些东西送回它们自己的“家”去。
(2)要让孩子明白,收拾自己的玩具和物品是自己的事,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父母偶尔帮帮忙,只是帮忙,应该获得孩子的感谢。
(3)父母要尽可能地用游戏等方式去吸引孩子参与收拾整理自己的玩具和物品等事情,并且坚持不懈地不断强化,最后使孩子形成习惯。
3.让孩子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对于自我意识还没有形成的小孩子来说确实勉为其难。但是这种意识要在点滴的生活小事中及早播种,及早萌芽,这样就可以让孩子自然而然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
(1)父母每次抱孩子出门玩,可以让孩子想想要带什么东西,通过几次提醒,孩子便会主动想起要戴好帽子或穿好外套等。
(2)孩子学会表达和思考以后,可以让孩子试着安排一下今天一天的日程,准备做些什么等。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分析这样做的好处和不足之处以及可能性等。
(3)如果出去之后,孩子发现自己要带的玩具或物品忘记带了,而生气或发脾气,父母不要自揽责任,包办代替,而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想做的事自己应该安排好,并且养成负责到底的习惯。
(4)父母要经常给孩子提这样醒,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要负责。时间长了,孩子就会逐渐地形成这种“负责”的习惯了。
帮助孩子克服依赖的习惯
要想让孩子成为领导,必须帮助孩子克服依赖的习惯。对父母过分依赖的孩子,容易事事依赖他人,这对他们的成长极为不利。过分依赖父母和他人的孩子表现出许多不成熟的迹象:胆小、怕事;遇事退缩、没有主见;总是要别人帮助,屈从他人;逆来顺受,无反抗精神;进取心差,意志薄弱,害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惊慌失措,经受不住挫折和失败;人际交往能力差,孤僻、自我封闭。
过分依赖父母,会使孩子失去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独立自主性。他们不能独立思考,缺乏创造的勇气,自我肯定性较差,总是陷入犹疑不决的困境。在生活中,他们需要别人的鼓励和支持,借助别人的扶助和判断。并且好吃懒做,坐享其成,不思进取。
过分依赖父母,会形成一些特有的生活环境,使孩子缺乏社会安全感,总是跟别人保持距离;他们需要别人提供意见,经常受外界的暗示或指使,好像自己没有判断能力:他们潜藏着脆弱,没有发展出机智应变的能力,更不会有创造性。
纠正孩子过分依赖父母的坏习惯,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1.父母提一些要求让孩子完成
在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同时要按孩子的年龄、能力的发展程度对孩子提出适当的要求,如果对孩子要求过高、难度过大,会使孩子产生畏难情绪甚至自卑心理;要求过低又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事实上,在幼儿期间,伴随着孩子生理的发展,他们肢体活动能力的增强,相应的自主性也开始得到发展,独立性逐渐增强,这时是父母帮助孩子形成良好习惯的适当时期。父母要坚持给孩子提出一些要求让他们自己完成。当孩子看到自己完成了许多事情,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便会增强,从而减少对父母的依赖。
2.父母不能大包大揽,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家庭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孩子过上舒适安逸的生活,而是要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所以,父母要转变观念,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自主、自立的精神,孩子的日常学习生活起居,能让其自己做的就不要包办代替。美国家庭的做法是:婴儿从一出生就单独睡觉;孩子能够捧奶瓶了,就让他自己捧奶瓶喝奶;让孩子在有围栏的床上自己玩;把孩子放在大便椅上让他自己大便;孩子学步的时候,也是让他自己扶着学步车走路。长大后,一切能够做的事情都自己完成,同时还必须帮助父母干一些家务活;孩子在7岁的时候就开始学着自己挣钱;成人以后,就完全独立,自己解决生活问题。
3.帮助孩子摆脱依赖心理
父母一旦发现孩子有依赖性,就必须及时给予纠正和改过。首先了解孩子依赖心理的形成原因,以此为基础,使用一定的策略。比如,许多孩子每天早上的起床问题让父母费了不少心思,一次又一次地叫孩子起床,可孩子总是赖在床上不起,一旦迟到了,反而会责怪父母没有及时把他从床上拉起来。面对这样的情况,一位父亲就对儿子说:“上学是你自己的事,晚上睡觉前上好闹钟,早晨自己起床,没有人再叫你了,迟到了只能由你自己负责。”当然这位父亲对儿子是很了解的,他知道儿子能行。第二天,闹钟一响,儿子果然立即跳下了床,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这位父亲运用了一个小技巧,很轻松地改变了孩子的依赖心理,他的做法是值得其他父母借鉴的。
培养孩子的主动性
有主动性的孩子更有活力,也更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许多孩子因此脱颖而出。真正的独立,离不开对孩子主动性的培养。在西方国家,父母常常让孩子自己照顾自己。许多企业家都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主动性。
孩子最初是很少有自己独立的看法的,他们还不善于思考,总是说:“妈妈说……”“爸爸说……”“老师说……”我们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早一点从“别人说”转化为“我说……”“我认为……”“我是这样想的……”
“别人说……”表明孩子还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而“我说”则表明孩子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这有利于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
只有培养起孩子的主动性,孩子的思维才会积极起来,行动才会更具有目标性。
那么,如何来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呢?
1.了解孩子的主动性
父母需要了解孩子的主动性特点,了解到每个生命都具有向上的动力。孩子的主动性是与生俱来的,父母可以看见新生儿用“一眠长一寸”的速度在长大,他们自己吸吮、吞咽,自己伸手抓握,自己翻身踢脚,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与兴趣。
但是,许多父母“疼爱”的行为却总在阻挠孩子的主动探索,他们总是常常告诉孩子这个有细菌不要摸、那个很脏不能放进嘴巴、磁盘摔破会割手不要拿、洗澡玩水会感冒、走路很累要坐车等等。有些孩子就在父母的这种过度呵护或压迫下,慢慢学会对周遭的事物无动于衷,慢慢学会冷漠与被动。于是,这些孩子最后只会等着张嘴吃饭,伸手穿衣,失去了自己动手和自我思考、自我判断的能力,失去了对自我的主导权,迷失在父母的羽翼下,无所适从。
因此,父母必须要放弃对孩子的一些错误认识,孩子绝不像想象的那样脆弱和软弱无助。相反,孩子充满生命动力,如果环境中的障碍能去除,孩子便能茁壮成长!
没有人可替代孩子成长,任凭父母如何优异出众,孩子还是要靠自己的双脚走路。所以,为孩子正常成长而要走的第一步,就是父母要避免变成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阻力,让孩子的内在动力也就是主动性得到发挥,给孩子一个能充分发展的空间,孩子的动手能力才能得到长久的发展和提高。
2.父母要创造好的环境
环境的优异与否,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好的环境可滋养孩子的主动性。孩子充满了生命动力,孩子以自己的动力在环境中探索,在与环境互动中,他们能雕塑出独特的自我。因此,父母有义务为孩子准备一个良好的环境。
首先,父母要注意创造环境的美观与整洁,因为孩子在美丽的环境中比较主动。有一次,一位老师带着班上的小朋友到别人的教室参观,有位小女孩就表示:“老师,我知道他们的桌子为什么这么脏了,因为他们没有漂亮的抹布。假如我们没有漂亮的抹布,我就不想擦桌子。”可见,孩子想擦桌子的动机并不是“讲卫生”,而是想使用漂亮的抹布。
其次,父母去除环境中阻碍孩子成长的因素,摆放适合孩子成长所需要的教具,让孩子能借着操作教具奠定良好的认知、协调、专心、独立和秩序等基础能力。
最后,父母创造的环境必须是开放的,让孩子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自己想做的事,免得孩子被过于单调或太过困难的内容破坏了主动学习的热情。
3.父母要帮助孩子发展主动性
有些父母总是认为自己过的桥比孩子走的路多,高高在上,指挥一切,无视孩子与父母在心理与生理发展程度上的差异,也无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各项需要,结果使孩子与父母之间产生冲突。孩子碍于无力反抗父母的权威,只得以哭泣、恐惧或愤怒等负面形式来发泄。父母爱孩子,结果反而是伤害了孩子,让孩子变得退缩压抑。
因此,父母必须自我反省,放下身段,跟随孩子,仔细聆听孩子的心声,在孩子的成长路途中适时相扶,做孩子主动性发展的助力,让孩子成为勇敢、自信、主动的个体。
有些父母总是想着为孩子多预备一些有形的资产,以避免日后生活的艰辛,让孩子未来能生活得从容、富裕,少吃苦头。但孰不知,这对孩子并无多大益处,如果孩子的内心缺乏动力,生活无味,那么纵有金山银矿也是枉然。同样,让孩子缺乏兴趣,不合孩子性向才艺,也只是增加孩子的负担而已。父母只有顺势协助孩子,才能让孩子健康和全面地成长,而不是让成长成为一种负担。
总体来讲,父母需要正确认识孩子,尊重孩子,协助孩子,并以良好的环境来培养孩子,以此来巩固孩子的成长基石,让孩子能由内而外、稳健踏实地成长。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时从容而有创造力,才能自信、踏实、愉快地走好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