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7800000002

第2章 沧桑阎府(1)

(第一节)阎锡山及其家族!

阎锡山,字百川,号龙池,乳名万喜,山西省五台县河边村(今属定襄县)人,1883年10月8日生于地主兼商业高利贷者家庭。6岁丧母,9岁入私塾读书,16岁协助其父阎书堂(字子明)经商。1902年入山西武备学堂,1904年被清政府选送日本振武学堂留学,1907年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学习,在此期间,结识了孙中山,并加入了中国同盟会,参加了一些革命活动。1909年春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后归国,先后担任山西陆军教官、学校监督,陆军八十六标统(团长)等职。1911年10月29日参加辛亥太原起义并获得成功,被推选为山西都督,时年28岁。1914年5月被袁世凯委任为同武将军,1916阎锡山及一其家族年被任命为山西督军,1917年被段祺瑞政府任命为山西省长,集山西军政大权于一身。1927年5月参加北伐,6月就任北方革命军总司令。

1928年2月被南京政府委任为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同年6月任平津卫戍总司令,10月任南京政府内政部部长。1930年被委任为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同年八、九月间与冯玉祥、汪精卫联合反蒋,在北平另组国民政府,并任主席兼陆海空军总司令兼第二方面军总司令,但很快倒蒋失败,在蒋介石的威逼下,于1930年11月29日从河边村化装出发潜往天津,12月22日离津隐居大连。1931年8月5日,由大连潜回山西大同,旋即返归河边。同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在诸多因素促使下,与蒋和好。1932年2月出任太原绥靖公署主任,1937年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1938年3月兼任山西省主席。1949年3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兵临太原,阎离并飞往南京,从此告别山西。同年6月3日,出任国民党行政院院长兼国防部部长。12月8日随国民党退守台湾。1950年3月以后,只担任总统府资政、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很少公开露面。

1960年5月23日,病死在台北阳明山寓所,终年77岁。

阎锡山的祖籍并不在河边村,他的祖籍是山西省洪洞县。阎父去世后,阎锡山在其撰写的《哀启》中说:“先世于明洪武初由洪洞棘针沟迁居阳曲坡子街,继而迁居五台县长条坡,终乃定居河边村,遂隶籍五台。”

据传说,阎家大约于清初定居在河边村。始祖名思悦,号存诚,流落到河边村时是一个单身汉,靠给有钱人家放羊和做杂活过日子,50岁左右才结了婚。以后一连几代人,都是靠种地、驮炭和做短工度日。所以,第二代和第三代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来,从第四代全义以下,阎家才能够排出比较准确的谱系。第五代锦字辈兄弟3人,老大锦绣,字成文;老二锦芳,字向荣;老三锦美,字文华。兄弟三人都是穷苦人,遇到荒年,就无法生活。据说锦芳逃荒到河南,一去就再没有回来。锦绣和锦美的后代,后来形成河边村阎家所说的东股、中股和西股3支。阎锡山属于东股(锦绣一支)。他发迹后,其父阎书堂从五台请来一位举人,专门给他家修家谱。这位老先生咬文嚼字给阎家各代重新起了名字,定了别号,并且制订了家族谱系(即各代起名用字辈序):“恩光大义锦泰云,书锡志树立世文,振兴培基成元国,肇启宏学定效勤;万象本源实一体,圣贤至德赞中庸,昌明礼教崇忠恕,化习存诚重敬恭。”

其实,现在留下来的第六代以前的名字,并不像书香门第家族人的名字,更不会有别号,大约到了第七代云字辈之后,名字才和实际称呼大体一致(阎锡山家族世系表见下页)。

阎家直到第六代阎锡山的曾祖父时,家境才开始有了好转。阎锡山的曾祖父叫阎兴泰,从小聪明过人。由于家境贫寒,靠其兄长阎安泰的帮助才进了私塾。念到18岁时,因为看到兄长为了供自己念书,在数九寒天,还得拿着谷糠窝头,到几十里以外的窑头驮炭,然后走村串户沿街叫卖,家境十分艰难,就决心辍学经商。阎兴泰的私塾先生很爱才,觉得他退学太可惜,再三劝阻。他态度坚定地向先生说:“我又何尝不愿念书,只是看着哥哥为我受罪,心里过意不去,不想连累哥哥了。”先生没办法,只能好言安慰了一番,勉励他今后自奋自强。阎兴泰退学后,经一位近邻推荐到广武镇(今属山阴县)永恒粮店当了一名伙计。阎兴泰办事认真公道,他在永恒粮店一干就是十多年。永恒粮店在他的帮助下,一天比一天兴盛,一年比一年赚的钱多,不仅在同行中居于首位,就是在广武镇各行各业中,也名列第一。由于劳累过度、积劳成疾,阎兴泰38岁时得了重病,回到河边村休养。即使在养病期间,粮店也经常派人来家里请教柜上的事。为了静养,他在自己场里另外盖了三间房子,由妻子侍奉,但一直不见痊愈,3年后,在41岁时终于病逝。

阎锡山的祖父阎青云,字龙雨。因为排行第七,乳名叫庚七。阎青云初娶定襄县青石村高国珍的女儿为妻,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叫书堂,二儿子叫书典,女儿名叫改变。高氏过世后,又娶陕西师氏为继室。阎青云有土地60亩,除自己耕种一部分外,又出一头骡子,另一家出一头牛,两家伙用一家佃户,给他们种地。他除了收取一些地租外,还做点小买卖,放些高利贷。因此,算是一个小地主,生活也比一般人富裕。阎锡山在《哀启》中说他祖父“孝友仁厚,尤爱读书。清光绪丁丑(1877年)岁大饥,出粟助赈,活人甚多。又纠同志,捐资创设义学,由是贫寒子弟得以就读。”这些事尽管未能核实,但可以看出到阎青云时,阎家的经济确实比较富裕了。

阎锡山的父亲阎书堂,字子明,乳名长春,堂名“庆春堂”。阎锡山发迹后,村里人称其为“老太爷”或“大老太爷”。但阎的本家、亲戚及年纪大一点的村民,仍以辈分称其为“长春爷”、“长春伯”、“长春哥”,甚至直呼其名,叫“长春子”。

阎书堂从小生活在地主之家,没有参加过体力劳动。7岁时入私塾念书,不喜欢四书五经,专爱打卦算命之类的旁门左道。他几乎把全部时间和精力用在这些书上,如《增删卜易》等,掌握了不少相关的“知识”,动不动就打打卦、算算命。在这方面后来对阎锡山也有很大影响。山西省政府主席赵戴文写的《勋五位五台阎公子明暨德配曲夫人合葬墓志铭》中,说他“方在乡塾,即耽玩易象卜,涵濡既久,于阴阳否泰、盈虚消长之理,深有所悟,而善观时变”,虽属吹捧之辞,但也反映了一些事实。阎书堂十四五岁时,“辍学经商”,给一家商店当小伙计。由于他聪明好学,为人又谦和,所以没过几年,就学会了经商的本领。他八面玲珑,左右逢源,精于计算,颇受人喜爱。后来,兄弟二人分了家,阎书堂分得20亩好地,又新买了二三十亩,把土地租给一家佃户耕种。他自己先在村里做小买卖,后来想发大财,就在五台城里开设了“吉庆昌”钱铺,资产约500吊,雇用了一名小伙计,自己做了掌柜。

等到阎锡山长大后,他又把阎锡山和外甥梁世爵(字朝卿,乳名继生,即梁化之的父亲)叫到钱铺当小伙计。“吉庆昌”除经营少数杂货外,还放高利贷,做投机买卖。当时,因交通不便,五台、定襄一带,银两与利钱的比价时高时低,阎书堂便买空卖空,在金融市场上做“打虎”生意。他搞金融投机,与众不同,一方面打听市场行情,密切注意市场动态;一方面又占卜打卦,根据卦辞决定买进或卖出。虽然有时也遇到失败,但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成功却多于失败,所以,竟取得意想不到的厚利。仅三年就把钱铺经营得兴旺发达,阎书堂因此也在县城里崭露头角,成为人们注意的人物。

清光绪二十六年(1890年)阎书堂又搞了一次“打虎”。这次,他下了最大赌注,满以为可以发一笔大财,不料一败涂地。他除把钱铺里的杂货卖掉还债外,还欠了2000吊。当时,持有“吉庆昌”钱帖子的人们听到他“打虎”失败的消息后,纷纷找上门来要求兑现。开始,为了维持信用,他还拆东补西,后来,把家里的土地卖了许多,也无济于事。实在无法应付,便关起钱铺,与阎锡山连夜逃回河边村,以后又逃到太原城躲债。直到辛亥革命后,阎锡山被推举为都督,才替他陆续清理完债务。

民国以后,阎书堂利用阎锡山的权势,继续做买卖,搞金融投机,竟成了富翁。

阎锡山的生母叫曲月清,天性聪慧,是河边村曲成义的女儿。曲家祖传经商,曲月清17岁与阎书堂结婚后,只生了阎锡山一个孩子,1888年3月7日在阎锡山6虚岁时病故。据说,曲月清临死时,拉着他二侄子曲清斋(名容静,字清斋,乳名吉惠)的手,泣不成声地再三嘱咐说:

“吉惠子,姑姑就万喜子一个儿子,今后就靠你拉扯他长大成人了。”说完就闭了眼睛。曲月清死后,阎锡山寄养在外祖母家。除外祖母疼爱外,对他照看最好的就数曲清斋。他们一同生活,一同上学,曲清斋比阎锡山大几岁,既对阎锡山关心爱护,又对他严格管束。两人情同手足,阎锡山对他十分尊敬,叫他“二哥”。后来,阎锡山当了一省之长,“二哥”仍不离口,每次回家,都要亲自到曲清斋家里探望,共叙家常。阎对曲可谓言听计从,凡是家乡亲友以及村里之事,只要曲清斋说一句,阎锡山没有不听从的。

曲清斋为人正直,对人对事是非分明,比较通情达理,但轻易不问政治。所以他的远近子弟从商者居多,治学者甚少。日本侵略军占领河边村时,曲正住在河边村家里。日军几次派人请他到晋西劝说阎锡山投降,均被拒绝。抗战胜利后,曲清斋病死于太原坝陵桥寓所,阎锡山曾亲往吊唁。

阎锡山的继母陈秀卿,只比阎锡山大12岁,一生没有生育过。她出生在定襄县陈家营村(仅距河边村1公里)一个小地主家里。其父陈养中(字象和)兄弟三人,排行老三,人称“三先生”。他从小没有参加过劳动,中了秀才后,在本村以教私塾为生,性情温和,待人忠厚。他生有一个儿子,五个女儿。陈秀卿是他的三女儿。大女儿嫁给定襄县师家湾村梁姓,生子世爵。梁世爵与阎锡山为姨表兄弟,十六七岁时便和阎锡山一同到五台城阎父开设的钱铺当小伙计,阎锡山任太原绥靖公署主任时,梁曾任绥靖公署处长(管总务),他的大儿子梁化之,后来成了阎锡山最亲信的人物,担任过山西省政府代主席。

梁化之,名敦厚,兄弟三人,排行老大。1906年11月1日生。7岁上小学。河边高小毕业后,16岁入川至中学上初中,18岁转到太原进山中学上高中,1931年25岁从山西大学文学院英文系毕业。因为是阎锡山的姨表侄,又是山西大学最守旧的学究张贯三的得意门生,所以1932年4月阎锡山让他担任了太原绥靖公署主任办公室的少校机要秘书,掌管阎锡山的私人印章和经费开支。绥靖公署的一切机要公文,都必须经梁化之盖印后,才能生效。因此,他虽职位不高,权力却相当大。

据说,阎锡山左右的人见阎时,无论官职多高,谁都不敢携带武器,只有梁化之可以携带,随便进出阎的卧室,任何人不敢阻拦。1949年3月阎锡山离开太原时,委任梁化之为山西省政府代主席,负责太原顽抗解放的全面工作,进行垂死挣扎。太原解放时,梁化之服毒自杀,由卫士焚其尸于太原绥靖公署钟楼地下室。

阎锡山的继母陈秀卿为人随和宽厚,温顺贤惠。就是阎锡山当了都督以后,尽管村里人称她为“老太娘”,她也从不摆“老太娘”的架子,见了人问长问短,对佣人侍女从不高声呵斥。阎锡山的父亲得病卧床后,她为了给阎书堂解闷,常叫一些本族女眷或邻居老太婆到阎府讲故事、说笑话,引阎书堂高兴。

阎锡山小时候很顽皮,陈秀卿对他多方庇护,他对陈秀卿也十分孝敬。据说阎书堂死后,阎锡山自认为有钱有势,可以当家做主,没和继母商量,在治丧期间,通知下面办事人员,凡阎族家人,不论老幼,男子每人发五块银元,妇女每人发十块银元,不论远近一律穿重孝送葬。这事被陈秀卿知道后,心里十分不满。她认为这么做,一来分不开远近亲疏,会引起近房本家不满;二来这么大的事不和自己商量,是看不起她这个当家人,有意给她难堪。越想越气,就一改过去的温和态度,死呀活呀地在阎书堂灵前哭闹起来。阎锡山自知理亏,再三解释,终不见效,只好跪在她面前,又赔不是又认错,陈秀卿这才停止哭闹,平息了这场风波。

1948年,阎锡山将其继母陈秀卿,以及元配徐竹青和四儿、五儿、二儿媳、四儿媳及三、四、五堂弟夫妇等,送到上海,后又转到台湾或美国。陈秀卿到上海后,因患血崩病,住在剑桥医院,由山西籍妇科名医郭泉清大夫治疗。1948年冬,阎锡山乘飞机到上海转南京开会,下机后,直赴医院探视继母的病,随后才转南京。1949年5月29日陈秀卿在台湾病逝,6月8日,阎锡山从广州飞台北为其治丧。出殡时,蒋介石及国民党军政要人和机关,送了不少挽幛、挽联、花圈。

陈诚代表蒋介石前往吊唁。

阎锡山的元配叫徐竹青(字玉梅),是五台县大建安村徐一敬的女儿。徐竹青没有念过书,是一个恪守封建礼教的家庭妇女。她希望阎锡山能好好做人,常以逆耳忠言向阎念叨不休。婚后与阎锡山的关系很好,阎对她颇敬重。阎锡山纳妾徐兰森后,两人感情也正常。1929年阎锡山参加“编遣会议”时,曾带她到南京,受到蒋介石夫妇的热情接待。亲戚、本家按不同辈分称她“万喜嫂”、“万喜大娘”、“万喜娘娘”等。1931年因家务小事,她和阎锡山闹了意见,赌气到太原分房另居,但仍与阎锡山、徐兰森保持着正常关系,只是不同居一处而已。1938年,阎锡山曾写过一首诗,叫《忧妻病》,诗云:“子电传来妻病况,远道流离糟糠心,胆石原系缠手病,重病天由听好音。”就是为她写的。

抗战胜利后,阎锡山回到太原,和继母、如夫人徐兰森住在省府。徐竹青一人住在纯阳宫寓所,后迁居南华门街新寓,由阎锡山派人照看。1948年到台湾后,两人仍分居生活。1960年5月23日,阎锡山因病在台北去世,据国民党“中央社”报道,阎死时,“徐竹青陪侍在侧”。

徐竹青一生未生育,于1970年3月21日,在台北病逝,终年88岁。

阎锡山的如夫人徐兰森是大同人,本姓许。

因为徐竹青多年不育,按照“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训,阎锡山命其手下为其物色姨太太,将许氏从大同带回河边村,并于1914年1月15日结婚。根据传统习惯,阎锡山令许氏坐马车、带侍从,从河边到大建安村后茶窑徐竹青的娘家认亲。徐一敬给她取名徐兰森,摆酒席予以招待。徐兰森一共为阎生了五个儿子:大儿子志恭,字敬斋,幼夭。二儿子志宽,字子尚,聪敏而好思考,颇得阎父喜爱,阎父每外出散步,志宽必随其身后。

同类推荐
  • 光荣的荆棘路

    光荣的荆棘路

    真正的名人,吸引人们关注目光的往往并非是他们头顶上耀眼的光环,而是他们的事业精神与人格魅力。盛名之下,真实的名人是何样子?《光荣的荆棘路》辑选的文章将带您一起走近名人,倾听他们的心路历程,分享他们光环背后的苦乐喜忧。这里有大师的画像,有岁月的朝花夕拾,有繁华落尽后沉淀的思想。他们经纬交织的阅历,映射出的是智慧的光芒,是人性的光辉。一起来走进这一精神殿堂吧!
  • 陈独秀文选

    陈独秀文选

    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精神领袖,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创办了著名白话文刊物《新青年》。《陈独秀文选》是“经典纸阅读”系列丛书之一部,编者筛选了陈独秀谈新文化运动、杂论、论文化、论教育、政论、谈人物、论文学七类文章中的精华篇目,以供读者欣赏研究陈独秀的文章,感受其思想智慧的光芒。
  • 解放青岛(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青岛(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青岛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2013年思想随笔排行榜

    2013年思想随笔排行榜

    梳理和总结了2013年我国思想随笔创作的实绩,编者在全年度大量的思想随笔创作中推荐编选了数十篇随笔佳作,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判断,从而把现实中受到普遍好平、具有广泛影响,富有一定的艺术性质的好作品选编出来,《2013年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反映年度随笔创作全貌。
  • 朱红色的沉思

    朱红色的沉思

    他仍然依恋那片他早已离开的曾留下他童年脚印的树林,他所《依恋的小树林》的绿波,叶赛宁这句话并非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永远是那般澄澈纯净的儿童时代的梦;他在《村头,而我所知道的不少诗人的歌吟,至今依然抚摸着他的心;他依然不能忘怀很早很早以前的《大山梦》,总或多或少与故乡的土地和童年的梦境有所牵连。那条清清的小河》的怀抱中,“你想成为诗人吗?到你的故乡的土地和童年的梦境中去寻找吧”。,我便想起俄罗斯诗人叶赛宁曾经说的这句话。也许,作者冯艺在他故乡的土地和童年的梦境中也获得了他的灵感。因为我感到。读着这集子“乡土梦魂”最初的篇章,孕育了他最初的诗行
热门推荐
  • 乖乖校花的混混校草

    乖乖校花的混混校草

    可是…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吻过之后,她的这颗心似乎也被带走了,分开后,竟然一直想着他。她是父母老师眼中的乖乖女,他是父母离异没有人要的坏男孩,面对那么多男孩子的追求,她只为他心动……青涩的爱情,甜蜜的日子,经历过的伤害,都无法让父母停止他们的百般阻挠。谁能告诉她,她该怎么办?
  • 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A卷)

    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A卷)

    黄兴主编的《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A卷)》是一部收录第十六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优秀作品的文集。《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A卷)》在2014年的新概念作文大赛结果出来后的第一时间,选取获奖的作者的新作,结集出版,分为A、B两卷,本书为A卷。按类别分成“少年派:你是我遇见的另一个自己”“时光绘:乱世年华”“伽蓝雨:村庄与墙”“流光舞:心之所向在远方”“摩羯记:蝉鸣少年与恋桃镇”五个章节。这些作者多数为90后,文章均为小说和散文,文风多样,可读性强。本书可以当作作文“圣经”,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同。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本书也是不错的青春文学阅读宝典。
  • 腹黑王爷糊涂妻

    腹黑王爷糊涂妻

    一个苍老的声音说:“吞下这颗灵珠,我给你一次再续前缘的机会。”于是痛失爱人的冥鼎将自己的灵魂献给一场阴谋,连同自己的爱人一起被带到一个陌生的时空,赌此一生的幸福。男主冥鼎的记忆被封存,只留一根情脉丝丝牵连;女主明荨带着刻骨铭心的记忆踏上了这条艰难的寻爱之路,先后遇上了心机重重的善和王爷,与冥鼎有着相同外表的石陨,默默守护的庆安王爷以及冷峻有为的皇上,许许多多鲜活的人物上演着一出又一出的爱恨离愁,而哪一个才是真正的男主呢?真相慢慢浮出水面,隐藏的一场阴谋也随之昭然于世,男女主人公能逃脱灵珠锁定的命运,守住此生的幸福吗?
  • 野犬女皇

    野犬女皇

    沈石溪通过自己的作品,不仅把奇丽美妙的大自然和动物世界中鲜为人知的奥秘,艺术地展现给读者,而且还能深刻地剖析动物形象内心活动的心理历程,生动地表现了动物世界别具一格的生命规律、生存竞争、有序的动物习性,以及艺术形象鲜明独特的个性。
  • 行动的实战(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行动的实战(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天赋对于人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一般来说,天赋包括一般的能力,如音乐、数学或体育等方面的才能。天赋要转换成技能要经过训练和学习。
  • 黑白

    黑白

    故事围绕着陶羊子与围棋息息相关的生活展开,通过围棋写人生,通过个人写历史,题材独特。深深发掘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独特魅力。,小说的背景放在民国时期,讲述一代棋王陶羊子在棋道上的修行。这部被文学评论界称为“中国首部表现棋文化的长篇杰作”的作品,描写了棋手陶羊子跌宕的一生。本书讲述江南多雨的小镇,是陶羊子人生的出发点。如水的灵气和如雨的晦蒙养成了他童年孤独、敏感的性格,也形成了他水般柔弱、水般坚韧的棋路
  • 闪婚之一生所依

    闪婚之一生所依

    唐依依在领结婚证那天被人放了鸽子,一怒一伤心之下,喝高了。不幸的被一直潜伏在她周围的灰太狼捡到,这样那样过后,他们领证结婚了。一个呆萌别扭的女人和贱萌固执的男人开始了他们逗比的婚后生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掌心的灵动

    掌心的灵动

    在神界中,他是一颗耀眼的新星,可是他却背负着家族神秘的诅咒。她倍受嘲笑,却有着乐天派的性格,她的灵力是最差的,但是在她的身体中蕴含着一股不知来源的强大灵力。他们一起来到了人界,生活却没有轻松起来,在他们的身后有虎视眈眈的邪恶之势,真的是神界预测到了什么,才会让他们来么……
  • 皇帝相公有点“坏”

    皇帝相公有点“坏”

    他是凤启之帝,因她成为九洲的笑柄却浑不在意,他宠她爱她,编织着密密的情网,却依然罩不住她,只能望着她越逃越远……她幸得重生,原只想平凡一生,安宁度日,不料命运捉弄,与麻烦代名词的皇家纠缠不清,越躲越迷失!然,那一朵朵麻烦的桃花,她可以不要吗?【众男争妻】某女主:“本小姐不做皇后!”某温润太子:“那做太子妃如何?”某风流少爷:“没听见瞳瞳说不做皇后吗,你丫继位了不还是一皇帝,还是做本少爷的夫人好。”某神仙公子:“你们能给她想要的自由吗?瞳儿,跟着我。”某霸道王爷:“你只能做本王的妃!”某妖孽皇帝优雅一笑,赶苍蝇一般赶着一众桃花,“不好意思啊各位,你们来晚了,她只能是朕的娘子!”他笑得妖娆,一双桃花美眸激电乱闪:“娘子,我们私奔吧!”最终,某女背身而立,一声叹息,这……真的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