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6000000014

第14章 商鞅量(1)

(1)

走进上海博物馆,你会看到一件很古老的文物,一只以青铜铸就的秦国量器,名叫商鞅量,也叫商鞅方升,容积是202.15毫升。它是在秦孝公十八年,即公元前344年铸造的,器侧刻有32个字的铭文;过了123年之后是秦始皇二十六年,即公元前221年,又在它的底部加刻了统一度量衡的诏书。现在这些铭文和诏书都还历历在目。面对这件充满着历史沧桑感的古量器,自然会联想到那场发生在2300多年前的政治改革风潮,那个掀起这场风潮的、最后惨烈而死的、至今褒贬不一难得定评的商鞅。令人无限感慨与惆怅的是,想不到他和他的事业曾经是那么轰轰烈烈不可一世,如今却早已成为过眼烟云,沉浮于迷茫的远古史海之中,只留下一个小小铜方升,来诉说既往的历史,作其曾经辉煌的主要的实物凭证,它显得多么的孤独与无奈啊!

(2)

公元前390年,商鞅生于卫国。卫国曾经是一个大国,国都在朝歌,也就是现在河南淇县一带,那是周公平定武庚的反叛之后,把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分封给武王之弟康叔,是为卫国。不过,早在商鞅出生前200多年时,这个泱泱大卫国已然被翟国打败,全靠齐国的帮助才免于覆亡,迁都到楚丘,也就是如今的河南滑县。商鞅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大为逊色的小卫国,好在他的出身还算高贵,乃“卫之诸庶孽公子也”,怎么的也有点“皇家血统”吧。他本名原叫公孙鞅,也叫卫鞅,叫商鞅是后来的事,那是他因特殊功勋被秦封为商君之后,这才叫作商鞅。

太史公在《史记》里讲:“鞅少好刑名之学。”所谓刑名之学,就是法家一派学问。所谓法家,按《汉书·艺文志》说是“九流”之一,起源于春秋时的管仲、子产,发展于战国时的李悝、吴起,以及后来的商鞅、慎到和申不害、韩非等人,是战国时期一个重要的学派。但太史公没有交代商鞅为什么从小就喜欢法家这一套,一个纯洁少年是不会无缘无故迷上什么的,总是事出有因,或为一个人,或为一本书,或为一件事,往往就可能注定他一生的选择和命运。天资不凡的商鞅也不例外,他的“少好刑名之学”,完全是受了大法家李悝以及所编名着《法经》的影响。

李悝曾在魏国为相。魏国最早是西周时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在今山西芮城北,公元前661年被晋献公攻灭,把它分封给毕万。后来,毕万的后代名斯者,与韩、赵两姓瓜分了晋国,创建了魏国,定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是为魏文侯。魏文侯奋发有为,起用李悝为相,实行变法,锐意改革。李悝也不含糊,当即祭起法家那一套法宝,大刀阔斧地干开了。以经济上推行“尽地力”和“善平籴”的政策,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加产量,国家在丰年以平价购买余粮,以防灾荒。在政治上实行法治,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度,奖励有功于国家的人。几年变法图治,使魏国日渐兴盛起来,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李悝根据自己的从政经验,又汇集当时各国行之有效的法律条文,编成一本书叫《法经》,成为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在当时流传很广,影响很大。

商鞅出生的时候,李悝已经死去5年了。但李悝的声望和业绩并没有消失,其着作《法经》更在影响着后来人。商鞅在刚会读书时,就一下迷上了《法经》,又因书思人,将李悝当成偶像一般崇拜起来,立志要像他那样贵为相国,辅佐君主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为着这般目的,商鞅还很年轻的时候,就想尽办法来到李悝曾经为相的魏国,投靠在当朝相国公孙痤的门下等待时机。

自然,皇天不负有心人。

(3)

这时,魏国的国君是魏惠王。这天,他听说相国公孙痤卧病在床多日,似乎病情很重,便亲自前来探视。当君王的总忘不了自己的社稷江山,说着说着就不由得焦急地问道:“爱卿呀,你的病可不轻。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你叫我去指望谁呢?”

公孙痤似乎对此早有成竹在胸,笑笑说:“不碍事,我想好了。我门下那个中庶子名叫公孙鞅的,大王你该听说过吧?别看他年纪轻轻,却身负奇才,不可限量。万一我不行了,希望大王您就把国家大事全部交给他,肯定能够治理好的。”

魏惠王听了,好半天没有吭气。

公孙痤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所以当魏惠王将要离开时,他连忙屏退自己身边的侍从,压低声音说:“大王既然不愿意任用公孙鞅,那么就请您一定要杀死他,决不能叫他离开魏国。他太有才干了呀。”

魏惠王也就随口答应了下来,其实心里并不以为然。

魏惠王走后,公孙痤随即把商鞅叫过来,道歉说:“你知道吗,方才大王来过了。他询问我谁能接替我任相国之职,我推荐了你。但是看大王的态度,是不会同意我的建议。你知道我接着是怎么说的吗?作为一个忠君的臣子,我当然要建议他,不用你就一定要杀掉你。大王他也答应了。现在,就是咱们两个人之间的事了,那么我要劝你赶快离开魏国吧,不然你就没命了。”

谁知青年商鞅毫无惊慌之色,从容说道:“相国,没那么严重吧。您想呀,大王他既然能不听您的建议任用我,怎么可能听您的话杀掉我呢?”他并没有立刻逃离魏国。

事实证明,商鞅的判断完全正确:魏惠王根本没把那事放在心上,只是对左右随从说:“看来公孙相国的病不轻呀,你们听他说什么,居然要我把治国大权交给公孙鞅那样一个毛头小子,不是病得发糊涂是什么!”

不久,公孙痤病死。商鞅看看待在魏国已经没有任何希望了,这才下决心投奔秦国而去。

(4)

此时,秦国又是怎样一番情形呢?商鞅为什么又要选择秦国去投奔呢?

相传颛顼帝有一个名叫女修的后代孙女,吞食一颗燕子蛋后居然有孕,生下一子名叫大业。大业与少典部落首领的女儿女华结婚,生下大费。大费又叫伯益,就是秦人的祖先。伯益非常能干,辅佐大禹治水功劳卓着。舜帝听完大禹的报告后说道:“伯益,既然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我就赐你一副黑色的旌旗飘带吧。你的后代将会兴旺昌盛的。”同时,舜还把一位姓姚的美女赐给伯益,又赐他姓赢。伯益的后代子孙中不断涌现着名人物,比如费昌,他为商汤驾车打败夏桀于鸣条;比如中决,他为殷商保卫西部边境;比如造父,他为周穆王驾车,日驱千里以救周乱……大约是在非子做部落首领时,因为善于养马,被周孝王封于秦,也就是现在甘肃省张家川东一带地方。传到秦仲这一辈,因功被周宣王封为大夫。他的孙子襄公率兵解救周难,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分封为诸侯,这才建起了秦国。此后历经文公、宁公、出公、武公、德公、宣公、成公等好多代,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建树。直到出了个秦穆公,大刀阔斧地有一番作为:他爱才、惜才、招才,以五张羊皮智赎百里奚,又重用骞叔等天下英才;他仁德爱民,比如不杀偷吃他良马的岐山乡民,终于在与晋惠公苦战于韩地的生死关头,得到这些食马乡民的抵死回报,一举生擒晋国国君;他用人不疑,对部属信任宽容,比如对被敌人俘虏后又放回来的孟明视等将领,不但不追究丧军之罪,而且更加信任,说:“这次全军覆没,是因为我没有听从百里奚和骞叔的话,以致让你们身陷敌邦,受尽侮辱,你们有什么罪呢?快别自责了,打起精神再战,洗雪这个耻辱就是了。”他在位40年,除由余,伐西戎,攻灭12国,扩疆几千里,称雄西戎,成就一段霸业。可惜穆公之后,秦国的事业又走下坡路了,客观原因当然有:地处偏远的西部地区,经济文化落后,缺乏发展的雄厚基础等等。但主观原因更重要,内乱不息,争权夺利,君主更递频繁,遂使国力急剧衰弱。到秦孝公出生前,居然被晋国夺去了河西之地(今北洛水和黄河之间地区)。

秦孝公是秦献公的儿子。他出生后,有人预言说这是称霸天下的人出现了。不久天示祥瑞,又是桃树冬天开花,又是栎阳上空下了黄金雨之类的。所以等到他21岁继位的时候,人们对他寄着很大的希望。

此时,历史已进入战国中期。摆在秦孝公面前的天下大局是:黄河和崤山以东有6个强国:威王的齐国、宣王的楚国、惠王的魏国、悼侯的燕国、哀侯的韩国、成侯的赵国。而在淮河和泗水之间,则分散着十多个小国。与秦国接壤的魏国实力不小,从郑县开始修筑长城,沿洛河一直北上,直达上郡之地;另一个与秦国接壤的楚国也幅员广大,从汉中往南,据有巴郡、黔中等地;更为严峻的是,争雄中原的各路诸侯,都像商量好了似的,谁也不把秦国当回事,跟对待夷狄一样对等秦国,众诸侯中原会盟一类的活动,从来不跟秦国打招呼。

面对如此这般的形势,生性不服人的秦孝公又急又气,发誓要振兴国运,出人头地。他向全国发布命令说:“……想当初,我们秦国在穆公之世何等威风,在岐山和雍邑之间广施德政,振兴武力,平定晋国内乱于东,疆土达到黄河边上,称霸戎狄于西,扩展边疆几千里。那时候,周天子亲赐我们霸主称号,各路诸侯争着跑来祝贺,这是多么盛大的基业啊!可令人痛心的是,后来的几代君主,厉公呀、躁公呀、简公呀、出子呀……几世不得安宁,内争激烈,斗来斗去,国家没弄好不说,连外边的事也给耽搁了,结果竟让晋国轻而易举地掠走我们的河西之地,搞得各路诸侯谁也瞧我们不起。想一想吧,耻辱没有比这更大的了!父王献公在世之日就有些想法,也干了不少事,安定边境,迁都栎阳,并且准备过想要东征,以收复河西失地,重振穆公时的雄风。如今,我缅怀先君遗志,心中非常悲痛和焦急。我现在郑重宣布:宾客和群臣中谁能献出高明的计策,以使我们秦国能强盛起来的话,我将叫他做大官,给他分封土地……”秦孝公这一发奋图强、励精图治的命令,不仅震动了秦国,而且远传于各个诸侯国之间,吸引了大批心怀大志的有识之士。自然包括正窝在魏国深感怀才不遇、岁月蹉跎的商鞅了。

(5)

就在秦孝公公开发表招贤令不久,正当而立之年的商鞅来到秦国,决心不管用什么办法,都要见到这位比自己还年轻9岁的君主,一种直觉告诉他,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平生的功名事业全在于此,说什么也不能放过去。

想是这么想,可真要抓住这个机遇又谈何容易?自己来自一个世代与秦国为仇的国度;没带任何人的推荐信;置身于中原人称“虎狼之邦”的秦国,两眼一抹黑,可资引荐的人一个也没有;别说能不能见到孝公,就连是否能多住一段日子都没有把握。唯一叫他心中不慌的是,囊中还算充实,凭着自己多年积攒的这笔钱财,他不信打不通一道进身的门路。

这天,商鞅正独坐饭铺饮酒,忽见街面上闪过一群华服骑者,有些气象非凡的样儿。打问之下,原来为首者乃是宫中一位姓景的太监,在孝公跟前很是走红,喜好收藏古代钟鼎彝器,这是又要去古董铺淘宝了。闻听之下,商鞅一激灵,心想这不是机会来了吗?抬腿就追了出去。

原来这位景太监新近得到一件古铜器,要找古董铺老板给辨辨真伪。也是商鞅合该发迹。你猜怎么着?那老板恰恰不在铺里,下乡收货去了。把个景太监急的!商鞅看在眼里,整整衣冠走了上去,施礼道:“这位先生,可是要辨识古董吗?”他不点破对方身份非常聪明。

景太监把商鞅上下一打量,问:“你是什么人?你懂什么?”

商鞅客气地一笑说:“我是谁并不重要。先生如果信得过,在下愿意效劳一试,如何?”

景太监只怕宫中有事,不敢在外多待,想了想也就答应了。

商鞅接过那件古董,上下左右仔细观瞧,又闻又摸地鼓捣了好一阵,说:“先生,恕我憨直。这是一件伪器。”

景太监瞪大眼睛叫起来:“胡说!这是齐相国送……这是三代之物。你,何以见得是假?”

商鞅说:“先生!从表面上看,不错,这是夏代之宝。三代铜器上的识文,夏用鸟篆,商用虫鱼书,周用虫鱼书和大篆。你看这是鸟篆。可是这些识文铸的是阳识,这就露底了。三代识文全用的是阴识,称作‘偃囊字’,是凹入的,非常难铸。再说,三代工艺极精,所用又全是没有砂粒的上好精铜,所以古器物上的款文细密如头发一般,均匀整齐,清晰分明,绝对不会有模糊之处。可是您看,它的款识已经有些模糊了,故而肯定是伪品。还有第三,三代之物入土已久,颜色纯青,就如铺开的翠羽一般,其色泽在午前稍淡,到午后因为受了阴气,会变得更加青翠滋润,似乎能滴下水来。可是目下已是午后时分,它依然颜色发淡,毫无青翠滋润之色。最后,”商鞅说到这里,把自己两掌相对摩擦发热,再去那件古铜器上摩擦良久,然后把手伸在景太监鼻子下头,问道:“先生闻闻,什么味?”

景太监连忙把头扭开说:“真臭真臭!”

“对了,”商鞅说:“这就对了。真正三代之物,所用古铜决没有腥臭之气,只是有的在地下埋藏久了,刚出土有些土腥气,挥发一阵也就没有了;唯伪造之物,才会发出这种可怕的腥臭之气。”

这一番话,直说得景太监大为惊讶,重新把商鞅上上下下仔细打量,来了兴趣儿,说:“咦,没看出你倒真是个识货的。那好,我再讨教一下,我对这古董二字,一直是懵懵懂懂。你能给我念叨念叨吗?”

商鞅谦虚地一笑说:“先生面前,不敢班门弄斧。”

景太监一挥手说:“没关系,我想听。”

商鞅故意再谦让一番,急忙打迭精神卖弄学问:“把不同的古器物杂和在一起,称为古董。过去曾有人把各种食物杂和在一起煮,称为骨董羹;把各种食物杂埋在饭中蒸,称为骨董饭。从字面上讲,骨字是一个会意字,从‘肉’,从剐省声,表示剐去肉。看一下禽兽和草木吧,皮肤的肌肉无不附在骨架之上,与骨一同老朽腐烂。只有人制造的金玉器物,收藏的时间既久,日晒水浸,人手抚弄,也会外表剥落,内里透变,但离肉而存骨,所以叫做‘骨’。那么‘董’字如何训诂呢?《尚书》曰:‘董之用威’、‘董正治官’。这就是‘董’字的来源。它从草,从重读。洁白的茅草很轻微,但为什么会成为贡物呢?因为它含有合乎董治的文意。凡放置一物,必然要有作为衬垫依据的藉物才能放好。你要重视事物本身,那么就要重视它的藉物。如果你要把一件事情办成功的话,就一定要找到董正督促的人,这就如同放置器物必然要有藉物一样。所以温和的董正督促才真正能使自己了解万物的内涵。真诚才能了解,不真诚就会心中无物。对于事物有不明白之处叫不董(懂),理解了就叫作董(懂)得。如果再深一些讲,那可就得提到《易》,《易》曰:‘杂物撰德’;又曰‘物相杂,故曰文’。在下理解它的意思是,杂物聚合一处才有道德,万物递相错杂,才会有斑斓的色彩。文采生成,道德进修,方能建立天下规范。如何进德呢?只有把个别的事物统一起来,综合起来,消除事物名实之间的区别,一切从大处着眼,万物乃是电光石火,倏而即逝,无法预测和认知,这才有了古董一词。”

商鞅这一大段侃侃长论,也不知景太监是真听懂了真佩服,还是没有听懂而叫给镇服了,反正是一个劲点头称赞,并开始详细盘问起商鞅的来历身世了。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丑女选夫记

    丑女选夫记

    当她是丑女的时候,他就爱上了她,凤凰涅槃,复仇之后……是昔日情人,还是妖媚的鱼族王子?是生死相依的微服君王,还是双眸剪水的宗主?是绚烂缤纷的护卫,还是纵横天下的魔法师……她的爱何去何从……
  • 五岁宝宝要认爹

    五岁宝宝要认爹

    “好可爱的宝宝。”某富贵大婶两眼放光,左顾右盼,逮准了机会,一口正要亲下去…“stop!”宝宝伸出稚嫩的手指,对大婶摇了摇:“要亲我可以,得先给钱!!”“哈?”大婶懵了。“人家可素这里滴头牌,摸一下三BIA,亲一下八BIA,要是陪睡…虽然…但是,某个女人已经包了人家幼小的身体了。”那个女人,就是他的白痴脑残滴老妈,丁双双。…某男脸上数条黑线,优雅的风度再也持续不下去了,直接从沙发上摔了下来。天啊…地啊…妈啊…前面那个五岁的妖孽,Lavende的头牌牛郎,就是他季诺昊的种?!★【正卷】★失忆前,她是丁家的千金,娇生惯养,毫无可爱之言。这样的婚姻,这样的结婚对象,他宁愿去死!失忆后,她是Lavende的小妈妈桑,把他的儿子卖到了这里当牛郎。自己却拿着儿子赚的钱,到处勾三搭四。很好!!!这个女人,严重地激怒了他,他一定把她抓回来,好好地惩罚惩罚她。让她知道,谁才是宝宝的爸爸!…然而,当抗拒变成依赖,当真相摆在眼前。她还能够再相信他吗?他们,还能举行那场早就应该举行的婚礼吗?**本文雷坑,入坑要谨慎。强烈推荐《小姐,又如何?》宋喜★强烈推荐好文★芝麻酥《惹火》孤月如我《狂夫》梦幻的色彩《偷拐小鬼当儿子》★五岁宝宝文系列★《五岁宝宝是主持》上官梦婷815《五岁宝宝是间谍》星期七《五岁小福晋》星期七《五岁太后夜销魂》龙雪雪《五岁娃娃魅天下》浅色《五岁小妖好青涩》淼渺《五岁宝宝是小偷》缳儿★★宝宝群★★宝宝群①67136634(已满)偶尔还会有位子宝宝群②37898110位子多多拍门砖“牛郎”
  • 优秀是一种习惯

    优秀是一种习惯

    本书从影响你一生的习惯入手,根据工作、休闲、学习、思维、健康等生活的各个不同方面和角度向读者讲述哪些习惯是我们必备的,哪些习惯是我们应坚决制止的,哪些习惯是可以改进的。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总结自己的角角落落,体味生活的方方面面,慢慢养成足以让自己快慰一生的良好习惯。就像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的:“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 环保小窍门

    环保小窍门

    ,变废为宝,生活当中很多看起来没用的东西,动动脑筋。就是有用的东西了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先知(纪伯伦全集)

    先知(纪伯伦全集)

    《先知》一直被视为纪伯伦一生的巅峰之作,自出版以来赞美始终不绝,被人誉为“小圣经”“东方赠送给西方最好的礼物”等。纪伯伦因此书声名大振,被世界认识、关注。此书收录了《先知》、《先知花园》、《先行者》等多部散文诗集,讨论了爱、婚姻、施予、悲欢、自由、时光、善恶、美、死亡等多个世界之源问题,承载了纪伯伦最厚重也是最成熟的思想,而散文诗中的语言优美绝伦,因此《芝加哥晚邮报》称:“真理在此,用黎巴嫩式的美、音乐和理想主义表现出来的真理。”
  • 再见,我的总裁大人

    再见,我的总裁大人

    (全文完结)城市那端,是他盛世繁华的订婚礼。城市这端,是她拖着孱弱的身体走上悬崖。庄晟天,我用四年时光换此生再无瓜葛,这场爱情虽然艰难,我却再无遗憾。庄晟天,再见。再也不见。(黎绯绯)——————在一起四年,她只是他身边一个不能见光的女人。即使他已有心爱的富家千金,还是执意将她桎梏在身边。她不求能有被爱的希望,只等着终有放开的一天。只是这样的委曲求全,也只是等来一个又一个算计,一场又一场阴谋。当揭开血淋淋的真相,当失去所有珍贵的,当腹中生命悄然流逝,她终于万念俱灰,让人生凄凉谢幕。。。。。——————绯绯,过了很久,我才发现自己早已失了心在你那,爱得竟是比你还早。只是现在才察觉是否已经太晚。。。绯绯,你在哪。。。。那个穿着白衣的纤细女子会是你吗。。。。。。(庄晟天)
  • 绝世盛宠:第一王妃

    绝世盛宠:第一王妃

    “你在这宸王府除了能得到宸王妃的名号外,其余的你要一分,我便讨十分回来。”“残忍?殿下说笑了,挽华虽是淡漠冷情之人,却还不至于无情无心。”芸芸众生,不期而遇。一个是清艳绝伦有着一双异色双瞳被世人称为妖孽的穿越女子,一个是薄幸名狂慵懒闲适的无良皇子,还有一个艳绝天下一袭红衣媚惑世人的魔宫宫主。爱恨情仇,真假几分?一个爱的步步紧逼,一个爱的惊天动地。是人是妖又如何,只要爱,便是星辰陨落,天地毁灭,也无法阻挡!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解密中国大案2006

    解密中国大案2006

    这《解密中国大案2006》中所收集的案件都曾经在国内外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也就保证了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同步,《解密中国大案2006》精选了2006年度全国法院审理的部分大案要案,通过纪实文学的方式,呈现着非常实在的生活面貌。,所有的纪实文章都是丁一鹤亲自采访案犯或是案件当事人后写成的,这些文章也都经过了案件的承办法官或审判长的审阅,确保事实的准确无误。因为是真实的,展开了他讲述的案件故事和审判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