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6400000003

第3章 未及相逢:望向同一片星空的眼睛(2)

因着双重的打击,父亲杨荫杭悲伤不已,于一九一九年秋辞官南下,这一次,他们回了故乡。

磕磕碰碰,历经颠簸,杨绛终于见到了老家的山山水水。他们住在庙堂巷的一所房子里,那是处有小河从庭院流过的院落,杨绛可以站在自家厨房外的小桥上眺望来往的船只,很是新奇。只是她的父母并不满意此处住宅,张罗着找寻新的处所。

这一张罗,便滋生了一场八岁之缘。世界很大,有时又很小,缘分真的是很神奇的东西。那天,父母去看房,心血来潮地带她同往,而那房子,正巧是钱钟书家租住着的旧宅。

没人知道,两个年幼的孩童,是否在街头巷角擦肩,只是她并没有在旧宅见到他。杨绛一家最后并没有搬进来,因为钱钟书热心的婶母告诉杨绛的父母,自从自己搬进这里,便没离开过药罐。只有八岁的杨绛,清楚地记住了此事。

许多年后,她向钱钟书提起那空旷的院子门口,高大的粉白墙,镂空花的方窗洞,还有那门口的两棵枝叶浓密的大树……真真记得清清楚楚,钱钟书直夸她记忆力不错。

或许这就是缘分,哪怕一眼,也是忘不掉。

后来,杨家把家安在了沙巷,杨绛转入大王庙小学学习。这是段短暂的时光,没多久,父亲病倒了,也不知是气候的原因,还是河水时原因,只是住过这房子的很多住户都得过很重的伤寒。

因父亲只信西医,他们便请来了一个外国西医,抽了血送去化验,只是并没有查出病因,病情却在日日加重。母亲看着躺在床上直说胡话的杨荫杭,急得不得了,自作主张地请来一位有名的老中医,老中医把完脉便说是伤寒。

母亲恳求中医开个处方,而这位中医只是摇摇头,说病人已经没救了。母亲听到这句话,顿时就流了泪。看着母亲的眼泪和探病亲友的叹息摇头,杨绛哀伤着,惊恐不已。

还好,父亲的老朋友华实甫来了。他是当地著名的中医,看着床上满嘴鬼神的老友,自是心疼不已。他答应试试看,虽然情况不容乐观,但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慎重地开了方子。

那一夜,他们一家人,忐忑不安地守在杨荫杭身边。世间总有奇迹,第二日,父亲睁开了眼睛,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杨绛高兴不已,她的父亲终于挺了过来。后来,已入古稀的杨绛回想到这段往事,忧伤地说:"我常想,假如我父亲竟一病不起,我如有亲戚哀怜,照应我读几年书,也许可以做个小学教员。不然,我大概只好去做女工,无锡多的是工厂。"

父亲杨荫杭病愈了,只是这场大病,让本来就不宽裕的杨家更是困难。为了谋生,杨荫杭在一九二〇年秋将家搬到了上海,在申报社当起副编辑长,还重拾了律师旧业。

后来,他又嫌上海社会太过复杂,便在一九二二年定居苏州老宅"安徐堂",并将杨绛转入了苏州的振华女中。这是所寄宿学校,她只有周末才可以回家,依恋着温馨小家的杨绛,虽然很是不舍离家,但她还是不情不愿地住进了学校。

一到周末,她便兴冲冲地回了家,偎在父母身边,哄最小的妹妹阿必睡觉。这个妹妹刚出生不久,粉嫩嫩的很是可爱,还很像自己过世的二姐,她犹记得母亲那日悲伤的言语:"活是个阿同!她知道我想她,所以又回来了。"

懂事的杨绛,因着母亲这份心,也会更加关爱这个最小的妹妹。她的母亲是慈善和气之人,对待下人也很是仁慈,而她也很是遗传了母亲的菩萨心肠,无论是生活上,还是精神上,都十分体贴自己的父母弟妹。

在父亲伏案工作的早上,她会悄悄送上一杯热气腾腾的盖碗茶,饭后,她又会送去削好的苹果或剥好的栗子和山核桃,午后她还会带着弟妹去别处,怕扰了父亲午休……

她是懂事心细的孩子,她做的一切父亲都看在眼里。一日,他叫住想要离开的她说:"其实我喜欢有人陪陪,只是别出声。"于是她就安安静静地伴在父亲身边看书,冬天往火炉添煤都轻手轻脚没有声响。

她是喜欢书的,这个文静的女孩,在书中寻到了内心的平静。有一次,父亲这样问她:"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

她老老实实地答:"不好过。"

父亲接着问:"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

"一星期都白活了。"她张口便说。

她的父亲笑着点点头:"我也这样。"

只是这爱读书的小姑娘,也有调皮的时候。一次寒假,趁着父亲午歇的时候,杨绛和弟妹一起围在书房的火炉旁偷烤年糕。只是一不小心,年糕掉进了火炉,一瞬间乒乒乓乓的声音响个不停。他们几个见闯了祸,便一溜烟都跑了出去。

一会儿后,他们又偷偷跑了回来,在门旁缩头缩脑地张望,见父亲神态轻松地坐着工作,便悄悄进来找年糕。而他们的父亲,一边忍着笑,还一边虎着脸假装没有看见他们的诡计。

看,当时年少,她便是这样乖巧懂事又不乏天真烂漫的小女子,怎能不让人喜欢呢?

传奇不可复制

场景转换,欲语还休。看罢杨绛的乖巧美好,再把镜头对准锋芒初露的钱钟书,看这个无锡才子如何扬名清华大学。

一九二九年夏,他和堂弟钟韩高中毕业。两人一起报考了全国顶尖学府清华大学,钱钟书选了外国文学,而钱钟韩则是理工类专业,兄弟二人,一文一武,颇多了些傲视群雄的气魄。

转眼便是入学考试,试卷发下来,国文和英语,钱钟书大笔一挥,便是洋洋洒洒的文字飞扬,交了卷仍觉意犹未尽。而到了数学,他看着那一堆堆阿拉伯符号组成的道道题目,只觉天书般云里雾里,寻不到出路,只得草草答了便交卷大吉。

发榜那天,他与堂弟相约去看榜,两人赫然在列,钱钟韩更是总分排名第二。而钱钟书,国文和英语都是第一名,数学则只有十五分。后来杨绛戏谑钱钟书"数学十五分,考入清华大学"。

其实,按照清华大学的招考规定,只要考生有一科不及格便不予录取,钱钟书那烂到爆的数学成绩,只能被阻隔在高墙之外。可因为国文和英语两个第一名,他的总成绩排在了第五十多名,主管老师不敢做主,便将他的情况报告给了清华大学当时的校长罗家伦。

而罗家伦很是爱才,当他看到钱钟书的国文和英语成绩,赞叹备至,破例把他录取了。此后,罗家伦对钱钟书也很是关注,对他的才华和诗作颇多夸奖。

因为这件事,钱钟书还未跨入清华大学的大门,便已有名满校园的声势。而他的堂弟钱钟韩,还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为了表明与堂兄道路不同,他选了上海交通大学。至此,两个手足情深的兄弟,两个形影不离的伙伴,就此别过,分别踏上了文理两条道路,并在未来各自取得了属于自己的非凡成就。

在这"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清华大学,真可谓教授如云,学子济济。钱钟书入学时,便有文学院长杨振声、外文系主任王文显及叶公超、温源宁、吴宓等一干名流学者,还有普来生、瑞恰慈、温德等外籍学者。

而最令钱钟书喜欢的,则是那藏书众多的图书馆,当时他最大的志愿便是要横扫清华大学图书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他终日博览中西新旧书籍,一名叫许振德的同班同学曾如是评论说:"钟书兄,苏之无锡人,大一上课无久,即驰誉全校,中英文俱佳,且博览群书,学号为八四四号。余在校四年期间,图书馆借书之多,恐无能与钱兄相比者。课外用功之勤,恐亦乏其匹。"

无论是课堂还是课下,他都只专注于课外书的阅读,从没有认真听过课,也没有记过笔记。但他的考试成绩却是名列前茅,有两个学年成绩皆为"甲上",还有一个学年得到破纪录的超等成绩。

一名叫饶余威的同学这样说:"他的中英文造诣很深,又精于哲学及心理学,终日博览中西新旧书籍,最怪的是上课时从不带笔记,只带一本与课堂无关的闲书,一面听讲,一面看自己的书,但考试时总考第一。"

另外,他还提到钱钟书的一个"怪癖"──"看书时喜欢用又黑又粗的铅笔画下佳句,又在书旁加上他的评语,清华大学藏书中的画线和评语大都出自此君之手笔。"

其实,除了这个被称为怪癖的习惯外,他还在读书笔记上大下功夫,不管是宿舍的书架还是书桌,那一摞摞写满心得文字的笔记本随处可见,有的甚至堆到一尺多高。

他喜欢读书,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和悟性,无论多么艰深的书籍,他都可以不费力地领悟。并且,在高谈阔论时,他可以将广泛涉猎的知识学以致用,什么黄山谷的诗句,什么古罗马作家的名言,都可以信手拈来,甚至可以立刻找到出处。

另外,他还鼓励别人读书,能够为旁人不假思索地开出颇负建设性的书目,并能将书的内容优劣详细列明。一次,吴组缃找他推荐三本英文禁书,他二话不说,当即写出四十多本,书名、作者及内容简介都罗列详细,写了满满正反两面,看得同学大为称奇。

自古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钱钟书的文章写得极快,却又总是语惊四座。同学郑朝宗如是说:"我曾亲眼见他在人前笔不停挥地写出文采斐然、妙趣横生的书札;又曾眼见他给学生改英文作文,把一篇命意修辞都很寻常的东西改成漂亮的文章。"

在校期间,他常常在《清华周刊》、《新月月刊》、《学文周刊》及《大公报》等杂志报纸上发表文章,以书评、散文为主,中英文并用。他的文章,说理透彻,旁征博引,洋溢着渊博的知识和出众的才华,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连在政界赏识提拔过周恩来和朱德的张申府教授也在《大公报》上称赞他说:"钱默存先生乃是清华最特殊的天才;简直可以说,在现在全中国人中,天分学力也再没有一个人能赶上他的。因为默存的才力学力实在是绝对地罕有。"

能考得上清华大学的学子,不是出类拔萃的青年才俊,便是远近闻名的风华才子,实力当然都是不容小觑的。钱钟书同班三十人,虽然毕业时少了三人,但二十七位同学皆成为了名家学者──戏剧家曹禺、小说家吴组缃、书评家常风、翻译家石璞……

只是立于鹤群间,钱钟书依旧卓尔不群,得到叶公超、温源宁、吴宓等一干名家教授的一致赏识。这样的殊荣,只他一人而已。吴宓教授更是如是感叹:"自古人才难得,出类拔萃、卓尔不群的人才尤其不易得。当今文史方面的人才,在老一辈人中要推陈寅恪先生,在年轻一辈人中要推钱钟书。他们都是人中之龙,其余如你我,不过尔尔。"

因吴宓教授这句"人中之龙",钱钟书便得了"清华之龙"的雅号,他的同班同学曹禺得了"虎"字,颜毓蘅则是"狗",他们三人被称为清华大学外文系"三杰",而他居"三杰"之首。并且他还是清华大学所谓的"三才子"之一,另两位是在历史系。

一九三一年十月,温源宁教授想要请他去英国伦敦大学教中国语言文学。那时他只是一个刚刚步入大三的学生,这样的推荐可以说是破天荒的,是极大的殊荣。他给父亲去了信征求意见,钱老先生看了自是喜不自禁,但他恐儿子太过自喜自傲,太过锋芒毕露,便告诫他"不要自喜",钱钟书也打消了远赴伦敦教书的念头。

这么多年,父亲是了解钟书的,他怕儿子因着狂气毁了前程。在清华大学,他是佼佼者中的佼佼者,连名教授们对他也是另眼相看,甚至有人将他看作教授的"顾问"。只是满腹经纶的他,还怀有一身傲骨,敢与权威论长短,没受过他嘲笑批评的清华大学文史教授,可谓寥寥无几。

同类推荐
  •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民国著名文人性情档案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民国著名文人性情档案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民国著名文人性情档案》主要内容包括: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周作人:心里住着两个“鬼”的淡漠旅人;张恨水:惹得读者为作品人物“请命”的书生;刘半农:“如君之人已不可再得”;许地山:“他似乎永远不会说‘不’”等。
  • 嫁入蒋家的女人们

    嫁入蒋家的女人们

    嫁入蒋家的17个女人,似都有一个共通点:她们一概美丽、坚毅、聪慧,一肩挑起命运中的磨难与煎熬,不但活出自己的价值与光采,并在时间的臂助之下,一手将家族的悲剧,扭转成圆满的结局。她们不同的命运:有人疑被政治谋杀(章亚若及蒋纬国第一任夫人石静宜);有人婚姻失和,愤然叛离蒋家(蒋孝武的第一任妻子汪长诗)。有人无怨无悔地照顾失智失能的丈夫10数载(蒋孝文的妻子徐乃锦);有人爱上有妇之夫,并且幸结连理,一生和乐(蒋经国之女蒋孝章)。有人视继子女如己出(蒋孝武的第二任妻子蔡惠媚);有人甚至在丈夫过世后,代丈夫祭扫前妻的坟墓(蒋纬国第二任妻子邱爱伦)。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下)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下)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者人类历史的暂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下)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下)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发明始祖。缪尔·莫尔斯、威廉·汤姆孙、阿尔弗莱德·诺贝尔、威廉·亨利·柏琴、乔治·威斯汀豪斯、亚历山大·贝尔、托马斯·爱迪生、卡茂林·昂尼斯、鲁道夫·狄塞尔、亚·斯·波波夫等人物。
  • 雷锋·榜样的力量

    雷锋·榜样的力量

    本书史料真实、内容翔实。本书分为了雷锋日记和雷锋故事两个部分,读者通过这本书能够全面、真实地了解雷锋人生、汲取雷锋精神,给读者展现了一个鲜活可爱的雷锋。许多珍贵资料来自于中国雷锋研究会、抚顺雷锋纪念馆、湖南雷锋纪念馆、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楚庄王传

    楚庄王传

    战争本是一件残酷的事情,而且是大胜仗,而他居然以德为上。他好色,但不贪色。可他却闭门不出,反躬自省。夏姬,堪称中国第一美女,四十余岁了,还有人为她弃高官而不做,打了胜仗,置全族人性命而不顾,携之私奔。如此一个女人,庄王岂能不爱?但为了社稷,为了大王的名声,他将这份爱深深地埋在心中。他是一个男人,理应举杯庆贺,男人中的男人;他更是一个霸主,霸主中的霸主! 在这本《楚庄王传》中,作者秦俊先生从杂乱繁复的历史资料中搜集、挖掘出众多故事,用通俗平实的语言、饶有趣味的故事把楚庄王的治国理念、为君之道、称霸过程、成霸原因等都演绎得淋漓尽致
  • 决胜职场要读的8本书

    决胜职场要读的8本书

    没有时间啃大部头的小说?没有心思琢磨精彩背后的原因?这些都不成问题。精选各书中最精彩的片段,带你回到剑拔弩张的现场,点拨决胜心法的口诀。成功的人可以更成功,失败的人可以看到成功的路,这就是决胜职场的关键,也是本书的灵魂。
  •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信仰仁爱、和谐、真诚。以前我们提倡文化的复兴,现在我们需要提倡信仰的复兴,信仰的复兴是一项宏伟的精神家园建设工程。民族的复兴,文化复兴是基础,信仰复兴是关键。过去十年间,我们的文化已经走上复兴之路,现在正迎接中华民族伟大的信仰复兴。复兴是在保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我们永远恪守夫子“述而不作”的原则,不是创造、不是革新,是接受、是弘扬。关注中国人的信仰就是建设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这是一个漫长而温柔的呵护过程。我们在这里赞美的信仰,就是中国人的传统信仰。我们看到,传统的精华,正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贡献巨大智慧。我们的信仰就是人类的共同信仰:我们用仁爱、和谐、真诚,建设人类共有家园。
  • 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B卷)

    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B卷)

    黄兴主编的《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B卷)》是一部收录第十六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优秀作品的文集。《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B卷)》在2014年的新概念作文大赛结果出来后的第一时间,选取获奖的作者的新作,结集出版,分为A、8两卷,本书为B卷。按类别分成“献给时光不悔”“赶在落雪之前”“火蝴蝶”“秘地百合”“美狄亚的眼泪”“一路高速”六个章节。这些作者多数为90后,文章均为小说和散文,文风多样,可读性强。本书可以当做作文“圣经”,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同。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本书也是不错的青春文学阅读宝典。
  • 懒帝驯妃

    懒帝驯妃

    倾幽,只要你留在我身边,我什么事都可以答应你。——真的?——君无戏言。好,那你张贴皇榜为我选二十几个俊美的男妃如何?——可以,你想要多少都行,等我把他们全部阉了,通通送到你宫里去伺候可好?……她要的是美男,不是太监!月下相逢,惊鸿一瞥,他把她列为下一个猎狩目标,设下陷阱,一步步的引诱她进入他的圈套。为了消磨她的锐气,教育她如何做好一个女人,在她入宫的第一晚,他当着她的面和别的妃子欢爱。谁知预料中的羞愧和尖叫没有,那该死的女人居然唤人送上一把琴,当众为他弹了一首《将军令》来助兴。他故意刁难,罚她在一个时辰内,抄出三百遍诗经,这次到很乖顺,没说一句话去写字,转眼间,她把一张纸递上来,微笑:“写好了。”他不可思议的接过那张纸,打开一开,上面竟然只写了五个字“三百遍诗经”。很好,算她有种,居然敢一再的挑战他的权威,那他就成全她,今生若驯服不了她,他萧千旭改嫁跟她姓。究竟能不能驯服呢?这应该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注:此文男主绝非善类,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推荐自己的文:《买来的皇后》完结V文(男主霸道,可爱。女主野蛮。)(穿越你注定是我的》完结半价V文(男女主皆绝美纯洁,是一篇梦想中的璧人)_________________友情连接:http://m.pgsk.com/推荐老公的淘宝返现网(喜欢购物的亲们不容错过。)北棠的《美人夜倾城》(谢谢棠帮偶做的封面)偶相公江南雪的《我是谁的妻》文笔超赞。昔若梦的《捡来的皇后》热奶茶的《暴君免礼》另:此文慢热,入坑慎重。(票票是鼓励,留言是动力,偶贪心,两样都想要,希望亲们可以支持。)
  • 逍遥派

    逍遥派

    一本《南华经》,一篇《逍遥游》,引出天下功法秘笈无数。一介秀才,得‘药王’指点,修炼返老还童之术,功法逆天。一朝神功大成,天下无敌,解封至尊魔刀,开启通天大阵。万年魔殿殿主之位空悬,万年江湖恩怨就此拉开。这是逍遥派老祖的传奇人生。
  • 姐姐好温柔

    姐姐好温柔

    叶冷君一身黑色秋季呢绒套装,酒红色的卷发慵懒的搭在肩上,任何一个男人都无法拒绝她从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性感,然而,她精致妆容的脸上,却有一双凌厉的眼睛,透着丝丝寒入骨髓的冷漠,像一把锐利的尖刀,随时能刺透人心。她眼睛从上到下打量着此刻站在她面前的少年,仿佛她一眼就能看透他的全部。
  • 巫师爱上血

    巫师爱上血

    每当这个时候,碧绿的竹林中总会出现一位身着白裙的绝代丽人,月光皎洁,她有一头飘逸至膝的金发。混圆得让人产生凄凉之感。精致的五官呈现出一片淡然的冰色,只有那一双墨色的眼瞳,又是一个十五夜,不经意流露的忧伤才能感受到她的情绪。伸出细嫩的右手,时时拨弄着那随风舞蹈的调皮发丝。一阵风吹过,树叶莎莎响,仿佛倍加衬托这伤心的长夜。即使左手的残缺也丝毫不能减少她的美艳。她目不转睛地看着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