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6100000016

第16章 作诗文·诗可以兴,可以怨(1)

走过一段泥泞坎坷的路,阳光照彻了他的生命,所有晦暗渐远,所有希望重燃。从低谷到巅峰,他完成了一场命运的飞跃,在文学的世界里,更是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一场"钱学"的热潮,席卷而来。几十年的人生岁月洗去了浮华,在他心中留下了沉甸甸的智慧,面对名利荣辱,他的心平静淡然,清朗通透,犹如明月高悬,照亮了后来人。

花月诗影忆平生

一向以为,一位真正的学者,不管是在怎样的境遇中,都不会放弃自己的钻研的。研究学问,不仅仅再是一项工作,那分明已是一桩神圣使命,是他的光辉,他的璀璨,他一生一世存在的理由。学者,应该是有这样的认知与热情的,这份热情,在旁观者看来或许近乎疯狂,可正是如此赤诚,才能做出点真正的事业来。如果世间的每个人,都有一样可以疯狂挚爱的事情,那么各个领域的发展,想必是突飞猛进的。

钱钟书是一位真正的学者。当他被调到新的文学研究所而不得不放弃自己一贯研究的外国文学时,他没有停止手头的工作,而是开始了新的研究。这次,是宋诗。相比于唐诗,很久以来,宋诗的光辉是黯淡的,因为唐诗的潋滟璀璨一如鲜花着锦,清雅瘦削的宋诗很容易被忽视。然而,钱钟书一直都对宋诗情有独钟,他以为宋诗虽然没有唐诗的艳丽丰腴,但如果讲风骨气韵,宋诗的成就却比唐诗更加有韵味。他概念中的唐诗与宋诗并不是用朝代来进行划分的,他的划分标准是以风格为基准的,唐朝时便有宋诗,而宋朝时也有唐诗。

而这个主题,似乎还很少有人进行过专门的研究。钱钟书决定研究宋诗,当他下定了决心,便仿佛整个天空都是艳阳天。他浑然忘记了此刻紧张的气氛,忘记了自己也可能会遭受些什么,他的心,已经沉浸在学术的世界里,浑然忘己。这项浩大工程是从一九五五年开始的,那年的钱钟书是四十五岁,正值壮年。他选取了最典型的八十一位宋代诗人的近三百首诗作进行研究,逐一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编辑。

其实这也是当时的研究所所长郑振铎交给钱钟书的任务,他打算出一套《宋诗选注》,而这项任务毫无例外地落在了他十分器重的钱钟书身上。凭钱钟书的能力和学识,编纂这样一套书是不难的,两年的时间,他就完成了这项任务。一九五八年,《宋诗选注》出版,看上去似乎风平浪静,实则因为这本书的编辑工作,也是产生了不少风波的。

首先是调解。这套书的编辑需要很多人参与和合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标准,当人和人的审美发生冲突时,很容易产生矛盾。当时,负责选取宋诗的人有何其芳、余冠英、王伯祥等人,可以说每个人都是小有所成的。为了减少矛盾,钱钟书迫不得已基本上选取的都是一些反映社会问题的宋诗,然后亲自为这些诗歌做注解,至于诗人小传,也是由钱钟书自己一力承担。

《宋诗选注》出版之后,一时也掀起了购书热潮。胡适曾评这本书说:"钱钟书的注确实写得不错,还是可以看看的。"虽然口气略大了一些,不过能够得到这样的肯定,却也相当不易。诚然是不易的,钱钟书必须百般周旋,在这些诗里选取出最精彩的部分,也幸好是他国学功底相当扎实深厚,用词巧妙。他评论范成大的诗时用"轻巧"两个字,说范成大的诗比起杨万里的诗更加规矩和华丽,但比起陆游的诗又稍逊匀称妥帖,他的诗受晚唐诗人的影响很大,喜欢用冷僻典故作诗,也很有点江西派的习气。这段评论,是十分独到而精辟的,用词精致凝重,仿佛是在品评一位女子,恰好是多一分太肥,减一分则太瘦了。

对于宋诗中较少被研究的江湖诗派,钱钟书则肯定了它的历史地位。这是一个由徐照、赵师秀、翁卷等四人并称组成的诗派,因为四人的字或号中都带有"灵"字,所以也称"四灵",原先江湖诗派被认为是一个没有具体流派特征的诗派,他们的诗集也很散,特征并不明显。钱钟书经过大量考据和研究,认为江湖诗派的功绩在于承袭了唐体诗的风格,大大削弱了当时江西诗派的风靡程度。

而钱钟书被胡适称道的注解写得确实是好,比如,他评析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这首诗中最著名的当属"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钱钟书评道:"这是古今传诵的诗,其实脱胎于陆游《剑南诗稿》卷十八《马上作》:"平桥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不过第三句写得比陆游的新警。《南宋群贤小集》第十册有一位"江湖诗派"诗人张良臣的《雪窗小集》,里面的《偶题》说:"谁家池馆静萧萧,斜倚朱门不敢敲。一段好春藏不尽,粉墙斜露杏花梢。"第三句有闲字填衬,也不及叶绍翁的来得具体。这种景色,唐人也曾描写,例如温庭筠《杏花》:"杳杳艳歌春日午,出墙何处隔朱门。"吴融《途见杏花》:"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又《杏花》:"独照影时临水畔,最含情处出墙头。"但或则和其他的情景搀杂排列,或则没有安放在一篇中留下印象最深的地位,都不及宋人写得这样醒豁。"

这样的信手拈来,不假思索,对于古诗的剔透见解,向来除了钱钟书之外,别无他人。而这样的注解,在整本《宋诗选注》中比比皆是,可见钱钟书的学问之深,宛如一个无底洞,不知何处是尽头了。

更难得的是,相较于《谈艺录》的语言高深,内容深奥,钱钟书编纂的《宋诗选注》文风相当平实,站在读者的立场为读者考虑,不仅给读者以知识,也给读者非同寻常的阅读美感。

钱钟书被从清华大学调离之后,再也不曾回到过课堂上。这对于学生和他自己,都是一种损失。学生失去了这样一位博学多才的老师,而这位老师也失去了和学生交流沟通激发灵感的机会。幸好,钱钟书的灵感并不匮乏,离开了课堂专心进行自己的研究工作,对他来说也未尝不是件好事。他不必担忧因为一句话不慎就得罪了人,也不必因为复杂的人际关系而头疼。

然而,钱钟书不曾预料到的是,后来在那场革命运动中,自己苦心造诣的作品非但没有得到应有的承认,还遭到了莫名的批斗。批斗的理由是因为钱钟书并未用唯物史观来阐释这本书。实际上,他已经周旋协调,在唯心审美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间进行了最大的融合,虽然最后作为一名文人,他还是不可避免地倾向于审美理念,但书中的许多观点和思想,却是唯物主义的范畴。然而,他的苦心却被无理地忽视和否定,一些人为了达到批斗他的目的,将这本书批斗得相当惨烈。

自己的心血被如此践踏和伤害,尽管他沉默了,心冷了,不再争辩,可当夜深阑静,身侧唯有清风绕梁时,他依旧为此伤心。他静静地摩挲着这本书的封面,如同在抚摸最爱的孩子的头顶,温柔,却充满心酸。其实他也明白,他的《宋诗选注》并没有他们说的那样不堪,历史会证明一切,可他无法避免心中的悲哀。就像许多事情,道理听得多,说得明白,可往往事到临头,却无法用冷冰冰的道理开脱自己。人是感性动物,无法在所有事情上都安之若素,淡定自若,不然,那就不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类,而是一台由程序和铁块组成的机器人罢了。

壮悔滋深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居里夫人的一个友人曾去她家做客,却看到这样的一幕:她的小女儿正将母亲的诺贝尔奖杯当作玩具,肆意玩耍。友人大惊失色,可居里夫人却不以为意,好似那座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奖杯,当真就是个玩具。此则消息一出,围观者各执一词,有人说那是她不醉心功名利禄,将富贵名誉当作身外浮云;也有人批判说,一个连自己的荣誉都不珍惜的人,又怎么让旁人去珍惜她呢。

其实人世间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是独特存在着的个体,一棵树上不会结出两个一模一样的果实,人类同样是如此,纵使是双胞胎,手心的掌纹亦迥然相异。自然,每个人的性情亦是不同的,有人视金钱如粪土,有人将拜金主义当作人生信条;有人酷爱追逐功名,有人却独独喜欢在瓦尔登湖畔搭一座木屋度过余生;有这样的人,自然也有那样的人,不一样的追求,造就不一样的人生,确实如此。

对于世人疯狂追捧或嗤之以鼻的名利金钱,钱钟书的态度却不同于任何一种,他既不追求,也不讨厌。他只是淡淡的、清凌凌的,很是有种"与我何干"的味道在其中。这种态度,也间或影响到了他对《围城》的态度。对于这本为他带来了空前的声誉的作品,他并不极其满意。他曾公开表示过自己早年间的两部作品,都不十分满意。这两部作品就是《围城》和《谈艺录》。他何以会有这样的言论,或许一方面是因为他本性严苛,对自己的作品更是要求严格,有一丝一毫的瑕疵,他就会觉得不满;另一方面亦是他的性情作祟,他实际上自负清高,不像许多人因为一两部作品的成功,就将这些作品视为自己人生中最优秀的创作。钱钟书不是这样的人,他不会因此卖个面子,认同大众的眼光,将《围城》视作珍品。

而最早看出《围城》的文学价值的是美籍学者夏志清先生。夏志清是著名的中国文学评论家,他说过这样的话:"《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亦是最伟大的一部。"这句评价《围城》的话被后世众多人广泛引用。

《围城》的确是一部优秀且相当优秀的作品,但它是不是最伟大的作品,这个评判标准是不确定的。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没有人可以断然肯定最伟大或最平庸,那都是一家之言。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优秀的文学作品实际上是层出不穷的,不论是杨沫的《青春之歌》,还是路翎的《财主的儿女们》或叶紫的《丰收》等作品,都是十分优秀的作品。若是将《围城》视为最伟大的一部,其实这是有失偏颇的。

当然,许多读者对《围城》的喜欢和追捧超出了想象。他们不仅将这部小说推上神坛,当作人生之书,反复背诵其中的经典篇章,甚至还给自家的孩子取名围城或是书中主人公的名字。这种做法,其实并不是钱钟书乐意看到的。在他眼中,《围城》非但不是自己十分满意的作品,而且只是他人生中的小插曲。写这部作品的时候,钱钟书一家人被围困在上海,由于妻子杨绛剧本的大获成功,某种程度上他的创作欲望也被得以激发,加之当时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和蓝田国立师范学院的生活经验积累,使得《围城》很快被构思和完成。而从钱钟书的人生轨迹来看,他一直是以学者的身份贯穿始终的,作家的角色,他只扮演过很短暂的一段时间,只是《围城》实在过于经典,使得许多人忘记了他的另一个身份。

从问世到沉默到再度畅销,《围城》成为大众读物经过了一段很长的历史演变周期。这部令人惊艳的小说是在改革开放初期被家喻户晓的,当时,知识分子问题被修正和重视,"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开始深入人心,一九七七年高考的恢复,人们越发认识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出国留学再度成为了众多学子的梦想,借着这个东风,加上同名电视剧《围城》的热播,这部作品被人们从尘埃里再度拾起,它被拂去时光的伤痕,被重新审视和肯定,更是被推荐为学生必读作品。于是,《围城》的普及化也就在理所当然之中。

钱钟书从来不希望《围城》围困住任何一个人,他希望的是每个人都能跳出这种围城心理,自由而正大地做自己的主人。他自己,亦是如此。因此,他才能有那样开阔的眼界,执笔写就这样一部光辉作品。他的老朋友柯灵先生曾说过:"钱氏的两大精神支柱是渊博和睿智。"时光推移,岁月穿梭,知识和时间将一位埋首书堆的少年,变成了苍苍白发却目光清明睿智的老人,他渊博的知识令他比常人看得更远,更多,也使他远离了狭隘;而他的睿智,可以使他洞悉事物的真相和本质,他这一生,便是如此淡然而明智地活着。

此时,青春年少、天地风沙已如沙漠中遥遥而去的驼铃,一去无踪影。旧日的光景无法触及,少年在时光堆积中垂垂老矣,他回首遥远记忆。那光阴里,没有鲜衣玉食的年轻人策马扬帆,走遍大小红楼,肆意抛洒青春燃烧岁月;也没有骄狂放纵的人将金钱做雪花,大肆挥洒只为软语巧笑;他只看见,数不清的岁月里,他低头,明月清风两相伴,照亮了书上一行行遒劲的文字。

可曾后悔?可有遗憾?可为年少时不曾放纵而心有不甘?两鬓如霜的老人或许在光影里轻轻摇了摇头,尔后唇边笑意漾开圈圈细纹。这样的人生,他有什么可以后悔的呢?那些繁华,那些耀眼,从来都不是他所追求的啊!能够如此平淡、温柔地度过此生,他早已无憾。纵使他日奔赴黄泉,他亦可以含笑走过曼珠沙华的彼岸,隔着纷纷的雨回答,此生此世,他不曾浪费过一分一秒。他能够一辈子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如此,便是极好。

"怨"里开出的花朵

同类推荐
  • 血胆将军:巴顿

    血胆将军:巴顿

    《血胆将军·巴顿(插图版)》: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千古枭雄朱元璋

    千古枭雄朱元璋

    少年贫寒,徘徊在死亡边缘;中年称王,终创建千秋霸业;千古枭雄的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的秘密……他,做过和尚,做过乞丐,终君临天下,成为九王至尊;后人评说,他是明君,惩治贪官毫不留情;后人评说,他是暴君,兔死狗烹杀人如麻,他,被人称为千古枭雄——朱元璋。
  • 小布什传

    小布什传

    年青时叛逆、放荡不羁,成家后笃信宗教、是个有责任感的好男人,就任总统后,果敢发起两场对外战争,成为21世纪美国仅次于林肯的最伟大总统,离任时却被目为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总统……这就是小布什,一个独特、充满争议的总统!一个一生富于戏剧化转折的总统!
  • 和珅全传

    和珅全传

    和坤的人生处处充满着各种传奇。他本身就是一个传奇。贪官其实也是人,他也有感情。也有喜怒哀乐,也有他善良的一面。其实在那个时代,不管是贪官还是清官都一样只是皇帝的奴才,贪官很多时候只是不幸的成为皇帝的替罪羊,一如和坤。《和珅全传》以真实的历史为基础,为你展现一个真实的、人性的和珅,不再仅仅是一个贪官的脸谱,而他跌宕起伏,颇具戏剧色彩的人生,无疑能让你对历史、对人性有着更多的体会。将门之后,却遭遇家道中落,他靠着自己的努力由一名小小的侍卫逐渐成长为皇帝不可或缺的左右手,然后他独揽大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顶峰时一切却戛然而止,前朝宠臣成为了新皇帝的阶下囚,生命终结于一条白绫。
  • 绝代佳人:西施

    绝代佳人:西施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绝代佳人:西施》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绝代佳人:西施》在深入挖掘和整理绝代佳人西施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妄言尘世

    妄言尘世

    《妄言尘世》是一本随笔集,按照余秋雨先生走出的路子,和评论家将之视为标杆的尺度丈量,有不少文章可以归结为历史文化散文。 汇总完该书,一向不愿算账的我居然拨拉了一回心中的算盘。入选进来的作品全是近15年写下的,而自以为还耐读的篇章多是近七八年的收获。算起来自己走进写作的天地已有30年了。可是其间有半数时光都没涉足这个领域。而进入这个领域后又有将近一半的时间近乎练笔。由此看出,历史文化散文还真不是轻易就能摆弄成的。我有些胆大了。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纵使寂寞开成花

    纵使寂寞开成花

    【白首如新,倾盖如故————陌小花】那些过去的和现在,离开的和留下的,都像迎着光看过去的胶片,透着一点点回忆的酸涩,过去得那么潇洒,却永远都抹不掉。苏染,很多时候,你都不知道,因为一种信仰,固执的奔跑在生命的旅途里,只为了那盏微弱的灯光,那是生命中一场没有任何把握的赌注,虽然不知前路如何,但为了那瞬间的甜蜜,于是,投注了全部希望。伤害过多少,被伤害过多少,那些已经不再重要。人生很多时候都很讽刺,一转身,可能就是一世。不知不觉中,我们转过多少次身?隔了几世?【许你一生,寂寞流年————苏染】繁华如梦,我终究还是伤害了你。那些年,那些时光,已无法用语言来补偿。我以为我会忘记,却在见到你的那刻,那些自以为是的伪装,顷刻,支离破碎。陌小花,你知道世界上最动听是情话,不是“我爱你”而是“不放弃”所以我们都别放弃好吗?现在,请将你的手放在我手心,让我带着你,一起去寻那年少的梦。我发誓,从此,不再放开你的手。【紫苏鸢尾,花开不败————陆少倾】陌小花,你是个温暖的女孩。可是,有时你却那么寂寞,多想将你捧在手心里呵护,却害怕再也看不见你温润如玉的笑。虽然我知道,你要我爱我给不了。至少,让我留住记忆里,你幸福的过往。【春光散尽烟波里,桃花已天涯————JEEN】她的心,难道从未离开过吗?纵使,他四年音信全无。原来,这么多年的期待,也不过是瞬间的华丽罢了。有些人,有些事,终究不会有结局。可是,我还是听到了什么东西破碎的声音,那么真实。拿出你们的支持、收藏、咖啡、花花,花儿会感激不尽。你们的支持就是给我最大的鼓励。。偶滴群:72769610欢迎大家加入。
  • 云朵上的琉璃歌

    云朵上的琉璃歌

    你是否听见过这样一种声音?你是否相信这种声音在瓷脆的心底反复敲击的场景?你是否看见过我们要去寻找的那片云朵?有少年在逆光下黯然的侧脸,有少女头戴叫不出名字的野花在巷子里奔跑,有互相依赖着缠绕彼此的友谊,有单纯得透明的情感……洛栀遥,流源,颜梓诺,夏岸,苏慕晴。纸飞机飞过头顶的蓝天,穿越缱绻的云层。呐,你听见那首最动听的琉璃歌了么?
  • 卿本公子

    卿本公子

    跨过万水千山好容易找到人家门前,孩子爹搂着小三,鼻孔朝着天:“这位大婶,你找谁?”尼玛!翅膀硬了!长本事了!敢抛妻弃子学失忆了!小奶娃撸着袖子说:“麻麻,我们去扁他!-----------------------------------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强势宝宝:逼我出嫁

    强势宝宝:逼我出嫁

    无数次的彷徨,奔走,却没有一家公司肯聘用她……突然于异地他乡碰见一人喊自己少爷?然而锦衣玉食确实加诸于身……“少爷!老太爷要见您!”“爷爷!你为什么……要杀我?”然而不容思辨,她已入万丈深渊…………也许命运依然眷顾……她活了下来……可是山洞之中没有食物,没有清水,没有过冬的棉衣……这是上天的眷顾还是戏弄?为什么要给她个孩子?她为什么发现自己怀有身孕?一个富家少爷如何能怀上孩子?…………思虑良久……她冲口而出:“不要这个孩子!我甚至不知道他爹是谁!”……六年以后……两个粉团似的龙凤小宝宝,拽着她的衣服,娇里娇气地说道:“他怎么不是我爹爹嘛!我跟长得一模一样!你就跟他成亲嘛!”她以不理作为回应。俩小鬼果然立即安静下来,没了办法,躲在墙角咕唧了好一会……“嘻嘻!两个小鬼果然对我的沉默毫无办法……”索菲在狂笑ing……“既然你不愿意成亲,那我们就一致决定把你开除,我们要爹爹在娶个老婆给我做娘,哼!”俩小鬼终于宣布了他们讨论的结果。索菲石化中……“听娘亲的话,天下的后妈都很坏的,她会经常打你不给你饭吃的。谁会比我这个亲娘更疼你们?”索菲一脸灰太狼的表情“劝着自己的小宝贝。”果然见他们又沉默起来,心里有一阵狂笑……“哥哥!别听她的,她在吓唬我们,像我们长得那么乖巧可爱,人见人见,谁会不喜欢我们!”女宝宝非常聪明的提醒了男宝宝,结果他们手拉手要走索菲立即陷入痛苦的抉择之中……为什么他是我孩子他爹?为什么?
  • 异火丹师

    异火丹师

    原本不能修炼的废柴,以自身体内所含煞气,炼制出超级特效的丹药,力量的觉醒,影响大陆发生一番天翻地覆的变化。身处善恶之间,为善能救万千生灵于水火,为恶能令尸横遍野,鬼神动容。看修炼废柴如何以冥火炼丹,创造炼金史上的传奇事迹。
  • 侦破探谜

    侦破探谜

    《中国学生探索发现奥秘:侦破探谜》是《中国学生探索发现奥秘》系列之一,包括:体育探谜、文化探谜、文明探谜、文学探谜、文艺探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