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6100000014

第14章 叹时光·"时光倒流,我还是照老样"(1)

钱钟书和杨绛是幸运的、乐观的。他们没有被巨大的风雨影响到。外界雨声越是激烈,他们的心中便越是澄净。或许在这样鲜明的对比下,才能够看出渺小的人可以拥有的心的强大。钱钟书和杨绛相互扶持地活着,亦是因为,他们还有活下去的理由,生命那样宝贵,他们必须安静走完全程,哪怕这个过程,并不容易。

历史的洪流

一九四九年五月,春夏交接的时节。蝉声细微,流淌于荫荫树木间如一缕流水,顶着初露狰狞的日头,一封邀请函辗转南北,送至钱钟书家中。这是一封来自清华大学的邀请函,彼时,北平被和平解放,吴晗已被中央任命为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兼文学院院长和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他素知钱钟书学富五车,上任之后即刻邀请钱钟书夫妇前往清华大学执教。

时光聚散,恩怨早已远成触不到的往事。对于吴晗的邀请,钱钟书欣然应允。不久后,夫妻两人携女北上,一同坐上了前往北平的火车。车窗外,人声鼎沸,行人来来往往、步履匆忙,太平里的热闹看了,也不觉得令人心烦。因为此时的喧嚣,总是带着一份隐约的欢喜,每个人的行踪,都由自己做主,没有喋喋不休的盘查,也没有诡秘危险的跟踪,所有人都成为了自己的主人,当家做主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脸庞上。

这段北上的旅途,或许使他们都回忆起了当年的情景。那时,他们都还年轻,怀着一颗闯荡的心,自由地奔向梦想的殿堂。一路上风萧萧,绿意如流水匆匆而过,掠过他们青葱的鬓角,谁可想到他们会携着手一同浪漫地老去。时光不曾辜负过他们,梦想已触及,而爱情的结晶也健康地成长着,偶尔俯身过来,在父母耳畔说一句甜蜜的悄悄话。

幸福,不过如是。

八月二十六日,一家三口抵达北平。钱钟书和杨绛重新踏入了清华大学校园。风景依旧,而昨日已成往事。他们在这里相遇,相知,相爱,又从这里走向辽阔世界,十余年后功成名就地归来。像是一个宿命的圆,这里是毋庸置疑的起点,亦是终点。在钱钟书几十年的余生里,除了后来短暂的干校之行之外,他们再也没有离开过北京。钱钟书在清华大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研究生,学以致用,这再好不过,而那时,他不过三十九岁,还未到不惑之年。

由于清华大学有规定,夫妻俩不能同时在清华大学担任教授,因此杨绛只能在清华大学中兼任教授,不算正式职工,关于这点小小的不公平,杨绛也不以为意,她像她丈夫一样用一种闲淡口吻自嘲自己是散工,世间任何女子,若是有杨绛那样的豁达心胸,都是十分加分的。夫妻两人都是外文系的教授,两人一同研究学问,夫唱妇随,但杨绛有问题却轻易不会去问丈夫,因为她生怕打扰到他,所以她自食其力,自己去查字典或资料,断然想不出时才找机会问钱钟书,而丈夫的回答,不仅极快,而且头头是道,每次都令她十分崇拜。

清华大学不仅仅是两人的母校,他们的许多老同学老朋友也都在这里。当时的清华大学校长是叶企孙,文学院院长是吴晗,赵诏熊是外语系主任,都是两人的旧故,而北京城里又有沈从文、张兆和、梁思成等好友。重归这个交际圈,几乎不需要磨合与融入。钱钟书和杨绛都是不爱客套形式的人,偏生新中国百废待兴,自然有说不完的事情,作为清华大学教授,开会是寻常事,钱钟书却对此十分头痛,甚至在给友人的信中发牢骚,抱怨例会之多。

可除了开会,钱钟书对生活是知足的。虽然那时他们生活得十分清贫,远没有在国外时那样悠然自得。他们家中的客厅,连椅子都没有,只有两个竖起来的木箱子,有朋友来了,就请他们坐在木箱子上,招待他们。北方的冬天极冷,可他们也烧不起火,只能挨着冻做学问。条件是非一般的艰苦,可两人还是觉得快活、充实。生活就是需要不断地追求和努力,才不会在灯灭时分觉得空空荡荡,连做梦都不香甜。除了上课和开会之外,钱钟书和杨绛总是借着昏黄的灯火,专心致志地做研究。那时,没有计算机,没有数据硬盘,信息储存和搜索都只能依赖头脑,所幸钱钟书记忆力极好,文史领域范围内的知识,鲜少有他不知道的。

城内的朋友时常同钱钟书与杨绛联络,城外的朋友也会来探望他们,定居上海时的好友傅雷便曾来清华大学探望他们。傅雷是著名的翻译家,尤其精通法语,吴晗得知傅雷将要来清华大学,很是心动,打算将他留在清华大学任教,然而傅雷对教授法语毫无兴趣,反而愿意成为美术评论的教授,然而当时清华大学并没有开设这门课,无奈之下,吴晗只好放人回上海。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央宣传部打算将《毛泽东选集》翻译成英文,为此,中宣部特意成立了一个英文编译委员会,至于人员组成,英文讲得炉火纯青的钱钟书自然名列其中。然而,对于这桩差事,钱钟书心知肚明,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们专心学问,却并不是书呆子,自然明白政治的危险性。他甚至同杨绛说,这桩差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能平平淡淡地过去就好。他心里再不愿意,却也无法将此回绝,在他答应前往工作的那天,在外交部工作的清华大学同学乔冠华特意赶来祝贺。虽然受到了隆重的欢迎,可钱钟书的心里,却是沉甸甸的。

钱钟书离开之后,家中只剩下杨绛一人。当时,阿圆已经在城里的寄宿学校读书,除了节假日很少回来。杨绛牵挂着丈夫和女儿,便养了许多猫,来排解寂寞。其中有一只叫作花花儿的小猫,很是得钱氏夫妇的钟爱,杨绛曾为了这只小猫特意写了一篇《花花儿》,就连钱钟书也给这小猫写过诗。这样的殊荣,就算是人,天底下都没有几个,可以说,这当真是天下最幸运的小猫了。

社会秩序的新建,必然有人无法适应,但是在历史的洪流之下,个体的悲欢忧惧是渺小的沧海一粟,任是谁都无法违背历史逆流而上,因此,人们只能调整自己,去适应和迎接新生的挑战。

在一片"红流"中白了发

人,究竟有多渺小呢?在茫茫的宇宙里,在浩瀚的尘世里,在望不到尽头的人海里,人是多么轻微的存在啊。宛如一颗沙砾,宛如一片轻鸿,宛如一缕烟雾,仿佛一瞬间就能够消散得无影无踪。这样轻微渺小的存在,或许只要历史一根手指头,就可以将它碾碎成粉末。在漫长的历史中,有太多太多这样的小人物,浩荡的云烟,由他们的笑容和眼泪组成,最后他们却被历史伤害或遗忘,像无心丢弃的玩偶,多年后都不再提及。

幸而,钱钟书和杨绛是幸运的、乐观的。他们没有被巨大的风雨影响到。外界雨声越是激烈,他们的心中便越是澄净。或许在这样鲜明的对比下,才能够看出渺小的人可以拥有的心的强大。

一九五二年,清华大学各院系响应国家政策,对各院系进行了调整。当时,国家提倡经济发展,对理工科也就相应重视,文科相对而言有所忽视。而钱钟书夫妇都是外文系的教授,如此一来,未免有些"多余",加之外国文学在中国一向是不被重视的,于是他们便退出了外文研究所。对于这样的命运,他们并无怨言,国家的方针政策,不是一人一言就可以改变的,他们唯有顺应历史的发展。但那时,他们并未想到,这只是一个开始。

《毛泽东选集》出版之后,政府开始对知识分子进行改造。早在一九五一年的九月,周恩来总理便在京津高校教师学习会上,做了一份《关于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的报告。在这份报告中,知识分子被要求站在人民立场上,认真学习,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让自己成为文化战线上的革命战士。

在当时,这场运动是受到不少知识分子的欢迎的。他们真心地热爱着这个国家,认为自己确实应该受到革命的洗礼,应该让革命的红色热流洗涤自己的灵魂。时间日久,他们终于发现,当初的炽热其实有些偏激,他们应该用更加平和公正的态度去看待这一切,包括后来对这场运动的评价。不是对错的分别,在那个年代,当人心被高高激荡,思想和领悟都并不是在平静状态下产生的,他们只是追随着心的方向,去思考,去奔跑,等到停下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跑到无人的旷野。

在红色激流的席卷下,清华大学也失去了往日的宁静。它被改名为工科大学,文科部分被并入北京大学。钱钟书夫妇则被派往新成立的文学研究所,隶属北京大学。这个文学研究所的所长是著名的作家郑振铎先生,他还兼任古代文学研究组组长,或许是出于文人之间的惺惺相惜,他十分赏识钱钟书,甚至将钱钟书从外国文学研究组调到了古典文学研究组,自此之后,钱钟书再也没有回到外国文学研究组中去进行过他的工作。

气氛日益紧张,一向醉心学问的钱钟书也感受到了这种凝重的气氛。他虽然不参与政治,但他熟读历史,对于历史的演变,他本能地发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于是,他变得小心翼翼,拿出十二分精神来,应付可能会发生的事情。但是,再小心谨慎,也难以逃避被"批斗"的命运。那是一个人人自危的年代,夫妻、父子、师生,所有的道德关系都被打乱,群情激奋的红卫兵们打着"革命"的旗号,在这片沉重的土地上到处横行。那时,批判是唯一的主题。

作为国内知名的学者,钱钟书夫妇自然无法避开这个主题。一日,也就是一九六六年的八月九日,杨绛下班回来,半分苦涩半分调侃地对钱钟书说,今天她被揪出来了,他那里又怎样了呢?钱钟书平静地回答,现在还没有,但或许也快了。他心里有那么一点预知,当身边的人们都被批斗过,被安上所谓的罪名,那么凭什么他钱钟书,就会被命运眷顾,得以逃脱呢?他像是迎接宿命一样,迎接这场批斗,不急不躁,不怒不悲。

那一日很快到来了。他很平静,仿佛被安上罪名,拉出来在众人面前示众的那个人不是自己。他像是在看一场闹剧,剧本是黑色幽默的主题,导演是一群迷失了心灵的年轻人,观众是不敢抬头不敢出声的中国人,而主演,就是他。在这场闹剧里,他被安上了"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的罪名,戴着纸帽子和名牌,接受无产阶级的批斗。而妻子杨绛的罪名则是"资产阶级学者"。其实这个罪名,说来可笑,几乎也是对夫妻俩的一个肯定,一位是学术权威,一位是学者,只不过前面带了资产阶级的字样,就必须被打倒。

他们都不用再去上班,接受改造是他们唯一的工作。有一次,钱钟书被剃了个十字头。这种头型十分可笑,顾名思义,就是头发被剃成了十字。一向乐观的钱钟书对此倒是有点发愁,这种发型出去实在是没法见人。还好杨绛下班回来之后,帮他把所有头发剃掉,虽然成了个"和尚",好歹还能继续接受"改造"。糟糕的事情当然还不只这个,那段时间,钱钟书的背上经常会被沾上唾沫、鼻涕等脏东西,杨绛的头发也被剪掉,各种奇形怪状的事情层出不穷,仿佛所有的人,都像是在一夕之间疯狂了一样。

钱钟书被剪了个十字头,杨绛则被剃成了阴阳头,当时被打倒的女性知识分子大多遭到了这种待遇,头发一半被剃光。可是杨绛总不能像钱钟书一样当个"和尚",看到这种情况,一向冷静的钱钟书终于无法冷静了,他像是困兽一样,不断地问妻子,到底该怎么办。这个世界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究竟还要多久,它才会恢复原来的模样。

她柔声安抚他,终有一日,总会有那么一天的。看着自己糟糕的发型,她终于想出了个办法,做了一顶假发,出门时总算能遮掩一二。但条件有限,假发做得并不好,走在外面时经常有小孩子跑过来拽头发,无奈之下,杨绛只好买了一顶帽子来戴。可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她只好减少了出门的次数,就连买菜也让钱钟书代劳了。

但这并不是终点。红卫兵们甚至打算给钱钟书安上"轻蔑毛泽东著作"这样的罪名,只因为他曾翻译过《毛泽东选集》。这是钱钟书最为担心的事情,早在他接受这个任务时便心存隐忧,没想到这个担忧竟然成了事实。如果这个罪名被落实,那就不是游街剃头示众这样屈辱却不伤及性命的事情了,等待他的命运将会变得更加黑暗。为了自救,他们写了份小字报,交给有关人员,希望事情的真相被调查清楚。在两人的协力合作下,钱钟书才算是逃过了此劫,但杨绛却因此遭受了牵连,被拉出去游街示众了。

这个世界如此混乱,黑白颠倒,是非不分。人们不晓得这样的日子究竟何时才是尽头。有许多人看不到曙光,苦难消磨了最后的心志,为了保住最后的气节和自尊,他们选择了自我了断,在茫茫的黑夜里,了结了一切希望。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钱钟书夫妇身边就有不少同事、朋友,不堪忍受屈辱,毅然结束了生命。杨绛最害怕钱钟书也这样想不开,虽然事情这样糟糕,可只要人还活着,一切都还有希望。人生最害怕的事情不是身陷绝境,而是黎明即将到来,生命却已经终止。

俗语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人还活着,就不怕看不见明天的阳光。关于这一点,他们就做得非常好。每当心里有所郁结,他们并不是将惆怅困在心里,渐渐堆积,最后难以遏制。他们总是将黑暗的情绪讲出来,彼此安慰劝解,鼓励对方绝对不能轻言放弃。正是因为黑夜里还能够彼此取暖,他们终究没有走上绝路。他们像是对方人生道路上的一盏灯,光芒不够明亮,却可以温暖心头,照亮脚底的道路。

在这场风暴中,为了自保,有太多父子断绝了关系,夫妻离开了对方,朋友划清了界限,甚至是互相揭发彼此。人性的真伪在历史这面镜子之前原形毕露。而钱钟书和杨绛,却始终没有松开彼此的手。不管多么艰难,多么痛苦,他们都守护在彼此的身侧,不曾离去。如果说他们之前的爱情像是一场童话,那么此刻,还有什么童话可以如此壮丽坚贞,生死不渝地握紧双手。经历了这场非难,他们是不幸的,可他们亦是幸运的,因为这场风雨让他们的灵魂更加紧密、完整与自由。

五七干校

同类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者人类历史的暂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 中国古代贤人传

    中国古代贤人传

    这是一部历史人物传记荟萃的书,取名《中国古代贤人传》。书中所选择这些垂范卓越的人物,他们的影响、贡献很大,是中国人永远引为骄傲的。例如书中所选的周公、管仲等人,就是我们常想到的“贤人”。书的取名,响亮明快,发人联想,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给历史上的某个方面有名气、领风骚、有代表性的文化名人做传的书,很有文化意蕴。相信这部书一定很受欢迎。
  • 十八学士

    十八学士

    本书是《千古数风流丛书》之一,记述了唐代十八学士的生平事迹和替补队员陈孝孙。语言通俗易懂,人物形象既真实可信,又生动活泼,并配插图,为广大读者了解古代英雄人物提供参考。玄武门之变以后,高祖被迫禅位,李世民终于登上天子之位,他立刻重新组建朝廷,用自己的心腹取代高祖近臣,十八学士也全都受到重用,成为李世民所依赖的朝中重臣。勿庸讳言,十八学士的确是当时杰出人才,李世民慧眼独具,将他们吸收到自己的周围。他在政变成功以后,将十八学士全部吸纳到朝中,与他们一起讨论天下政事,为太宗朝政治的清明以及贞观之治的形成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 她们:二十世纪西方先锋女性传奇

    她们:二十世纪西方先锋女性传奇

    《她们:二十世纪西方先锋女性传奇》所选取的这些女性,不仅自身才华横溢,更重要的是她们的身世、命运都具有传奇性,可以说她们身边的男人也都不是等闲之辈,每个人都具有很强的传奇性和故事性,所以能够激起女性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不单单只是停留于对优秀女性的欣赏、崇拜。作者默默以优美动人的笔触娓娓道来,讲述了这些传奇女性的生平,她们的成就,她们的悲喜,她们的感情生活,她们的事业波折。信息含量大,且作者在编写中对于细节的把握非常动人,从女性角度出发,体察幽微地描摹了这些众人眼中高高在上的女人,她们内心最温柔的细节和最伤痛的感触。"
  • 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把人当历史读,是毛泽东的一成功典范。本书收集了他对中国历史长河中众多人物的独特评述和精辟创见,读来令人睿智、发人深省,不但是我们读史习史的一把钥匙,也是毛泽东留给后代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这个保镖来自古代

    这个保镖来自古代

    她以为自己遇见鬼了,没想到捡到一个武功高强的帅哥,她以为他失忆忘记了所有就会乖乖呆在自己身边当保镖,没想到他竟然和那个杨氏下一代继承人长得一模一样的。他本是现代含着金勺出生的少爷,却阴差阳错的在古代做了一代官爷的大公子,再回现代已失去所有的记忆,成了霸道多变的大小姐的保镖。
  • 狄小杰侦探社1

    狄小杰侦探社1

    一桩桩邪恶的交易,一幕幕战栗的黑暗,一次次恐怖的经历,一层层骇人的阴谋……在这个城市的角落里发生,在他们身边、在他们的手上化为乌有。他是狄仁杰的第36代孙,她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忠实拥趸。他是长相平平、身材一般,穷困潦倒的毛头小伙,她是才色双全、身材火辣,家庭富足的千金小姐。他沉着冷静、思维缜密,善于透过离奇恐怖的事件表象,寻找蛛丝马迹,她直觉敏锐、大胆直率,擅长抛弃繁冗复杂的感情因素,揪出幕后黑手。他们无数次患难与共,却从未享受美好,他们无数次出生入死,却从未停下脚步……"
  • 错嫁:弃妃翻身记

    错嫁:弃妃翻身记

    一个误会,一场错嫁,她刚穿越,就被名义上的夫君上下其手。她的反抗,换来他更为粗暴的对待。被栽赃,被陷害,入天牢,中剧毒,几度徘徊生死线。靠!当她还是那个逆来顺受的弃妃!虐她,她反虐回去。挑衅她,她恶整回去!当他的残暴渐渐变成恩宠,她的心也日渐沦陷了。
  • 这样说就对了

    这样说就对了

    说话不当,办事不畅;说话到位,事半功倍。看好场景,说对路的话;瞅准对象,说恰当的话;抓住关键,说准确的话;营造气氛,说动听的话;把握语调,说严谨的话;注重仪表,说得体的话;难以启齿的话婉转说,把话说得滴水不漏,把话说到心窝里,说话有分寸讲尺度,怎么说和说得对一样重要。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世界上最美的小说

    世界上最美的小说

    本书经过反复筛选,从世界最美小说里精选了最具有代表性的小说。以飨读者。那么,就让我们在风和日丽,或者斜风细雨的午后,捧一杯香茗,品味自然,品味生活,和心灵交流,与经典同行,感受最原始的欣喜与悸动吧!
  • 阴阳秘录

    阴阳秘录

    他本是名牌大学的建筑系高材生,却因为意外的发现了学校的布局竟然是按照大凶的墓地规格来建造的,而卷入了一个被隐藏了数十年的秘密之中。神秘的卫道者,果决的驱魔人,还有一直流传在民间的阴阳先生。都因为罗亚的卷入再次激起波澜。而罗亚这才发现,整个世界的安危,竟然都跟自己的一举一动息息相关……是生?还是死?是人?还是鬼?在阴阳之外,又是什么样的存在?
  • 庶女不淑之无良正妃

    庶女不淑之无良正妃

    她本是相府嫡小姐,却因母亲早逝,小妾上位而沦为庶女?没关系,她反正也不稀罕那么一个虚位,乐得被众人遗忘在角落里,好逍遥自在。与她指腹为婚的安王殿下钟情她家二妹,送来退婚书?无妨,她正为怎么摆脱要嫁给那个风流王爷这件事而发愁,如此正好。可是她都这么好说话了,不争不吵不闹的,任由你们折腾,你们却为什么还是这样不放心?落水、投毒、放蛇、陷害、污蔑…各种好戏轮番上演啊。哎呀呀,难道你们不知道这些其实都是本大小姐玩儿剩下的吗?这都怪她,真的!谁让她长得这么本性纯良,温柔娴淑呢?可是怎么回事?贵妃娘娘,您儿子都已经送来退婚书了,您能不能别再摆出一副慈悲施舍的模样?还让本小姐当妾来保全您儿子的名声?你做梦呢!还有这男人是怎么回事?她不过突发善心救了他一命,他为什么就赖着不走了,还说要以身相许来报答她的救命之恩?啊呸,谁稀罕啊!不过等等,这男人怎么…唔,她要不要考虑一下?——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哈,宝贝偶又开新文鸟,赶紧滴收藏啊收藏,简介只是瞄瞄便可,最精彩的是正文啊正文。O(∩_∩)O~
  • 新股民炒股一定要会算计

    新股民炒股一定要会算计

    新股民炒股一定要会算计新股民炒股一定要会算计新股民炒股一定要会算计新股民炒股一定要会算计新股民炒股一定要会算计新股民炒股一定要会算计新股民炒股一定要会算计新股民炒股一定要会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