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7700000017

第17章 法国十九世纪作品(3)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写于1837~1843年。

全书共分3部。第1部《两个诗人》叙述青年吕西安和大卫的故事。吕西安是个年轻的野心家,而与吕西安的妹妹相爱的大卫则是个专心于造纸业的大学毕业生。吕西安追求巴日东太太,设法进入贵族社会,遭到贵族社会的排斥。

第2部《外省大人物在巴黎》写吕西安在巴黎的经历。巴日东太太疏远了吕西安,吕西安举目无亲,投身报界,为自由党报撰稿,并同演员高拉莉同居。他为了跻身上流社会,转而投靠保守党,结果身败名裂,身无分文,返回故乡。

第三部《发明家的苦难》写大卫的遭遇,他无法偿还吕西安冒名顶替签下的期票,后受骗被捕,终于屈服于权势,出让了发明专利,从此心灰意懒,放弃了科学,后来继承了父亲的遗产,在乡间过着悠闲的生活。

小说通过吕西安的经历和大卫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千奇百怪的丑恶现象。生动地刻画了上流社会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

巴马修道院

《巴马修道院》是法国作家斯丹达尔的作品。作者受一部名为《法尔耐斯望族创业史》的手抄本的启发而写的,但原素材经过斯丹达尔的提炼和艺术加工,把文艺复兴时期一个揭露意大利贵族和天主教会的普通故事改造成为一部深刻揭露和批判反动的“神圣同盟”的统治,讴歌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的正义斗争的长篇小说。

小说共两卷,以19世纪意大利北部的巴马小公国为背景。上卷主要写贵族少年法布利斯和他的姑母吉娜的经历,下卷主要写法布利斯和克莱莉娅的恋爱故事。法布利斯和吉娜同情法国大革命,仰慕拿破仑。1815年拿破仑发动百日政变,法布利斯在姑母的支持下投奔拿破仑,但到法国后被当作奥地利间谍投入监狱,等他逃出来时,他只赶上了滑铁卢战役的尾声。拿破仑部队被击溃后,他回到意大利,和姑母一起,对巴马宫廷展开反复而曲折的斗争。姑侄之间感情笃厚的故事和法布利斯与克莱莉娅之间浪漫的恋爱故事交织其中,使情节发展曲折跌宕,摇曳多姿。法布利斯在克莱莉妮死后,万念俱灰,辞去总主教职务,退隐巴马修道院,一年后死去。他的姑母不久也离开人世。

小说通过错综复杂的斗争和一系列戏剧性冲突的描绘,生动地揭示了专制宫廷的残暴黑暗与荒淫无耻,并烘托出复辟时期意大利政治风云的变幻。巴马小朝廷里演出的一幕幕丑剧,实质上是王政复辟时代绝对君权国家各种典型特征的概括和写照。《巴马修道院》的故事情节紧凑,人物性格鲜明,心理描绘细致入微,批判精神锐利,显示了斯丹达尔小说创作的新成就。

卡门

《卡门》是法国作家梅里美的作品。《卡门》是极富浪漫色彩的爱情悲剧。

女主人公卡门,又译嘉尔曼。她有一种“别具一格的犷悍的美”,热情似火又野性十足。在烟厂当女工时,卡门主动跟门卫唐·育才搭讪起来。由此引出一段爱情悲剧。卡门不但喜欢挑逗异性,而且喜欢争口风之利。因一言不合,她操起切雪茄烟的刀在女伴的脸上划了个血淋淋的“十”字。唐·育才奉命把她押往监狱,狡黠的卡门用唐·育才的家乡方言和他套近乎。唐·育才经不起诱惑,将卡门放走了,为此他被判了一个月的监禁。

但卡门并不是一个只会利用异性的浪荡女,她恩怨分明,很讲义气。在唐·育才被监禁期间,卡门假称他的表妹托狱卒给他带来一块藏有锉刀和金洋的面包,希望他能借此越狱。因为“对于她那个种族的人,自由比什么都宝贵,为了少坐一天牢,他们会把整个城市都放火烧了的。”循规蹈矩的唐·育才虽然拒绝了卡门的帮助,没有逃跑,但却把一颗心牢牢地系在了她身上。

出狱后,唐·育才被派在上校门外站岗,在这里他又遇见了卡门,她是来演艺的。热情欢快的罗马里舞是卡门的特长,引得军官们和她说了不少让人脸红的话。再见了卡门,唐·育才印证了自己内心对她的爱,卡门也因这次重逢而开怀。

这一天,卡门又意外地出现在继任警卫的唐·育才面前,要求他为自己的走私放行。唐·育才心一软,放过了卡门的走私团伙。但当他次日要卡门践约时却又遭到了拒绝。伤心气恼的唐·育才“最后进了教堂,跪在最黑的一角大哭起来。”就在这时卡门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

一天晚上,唐·育才撞见卡门和他的排长约会,妒火中烧的唐·育才杀死了排长,仓皇逃走。

卡门这一次又仗义地救助了唐·育才,帮他化装疗伤,并为他指出了一条最后的生路——到海边去走私。就这样,为了逃避死罪,也为维系和卡门的爱情,唐·育才开始了冒险生涯。

两人走上了同一条道,往来日深,感情也越来越强烈。可令唐·育才不解的是,卡门不承认是他的情妇,还要他赌咒不跟别人提她的事。原来,卡门还有一个叫迦奇阿的心狠手毒的独眼丈夫。

唐·育才为此醋劲大发。他除掉独眼龙迦奇阿之后,唐·育才便成了匪首。随后的几个月里,卡门的感情仿佛也稳定了许多,两人相处得很好。但不久卡门又勾上了一个大富商,预备再做一桩大买卖。为此,他们大吵一架,卡门说:“我不愿人家跟我麻烦,尤其是命令我。我要自由,爱怎么就怎么”。事后虽然讲和了,“可是彼此已经说了些话,记在心上,不能再跟从前一样了”。

没有多久,他们遭到了围剿,唐·育才身受重伤。遇到外扰后,两人的感情似乎又好了起来。卡门目不交睫、片刻不离地照顾了唐·育才半个多月,令他感动不已。他认为“没有一个女人能及得上她看护的尽心和周到,哪怕是对一个最心爱的男人”。可惜好景不长,卡门又结识了一个勇猛的斗牛士。为了留住卡门,唐·育才力劝卡门离开西班牙,和他同赴美州去过一种安分守己的日子,但遭到了卡门的严词拒绝。最后唐·育才威胁说,“把你的情人一个一个地杀下去,我也厌了;要杀也只有杀你了。”卡门并不惧怕,她用那种野性十足的目光直瞪着唐·育才,说她早就料到他会杀她,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

最后的时刻来到了,卡门依然是粉拳握于腰际,可口中吐出不再是撩拨人的甜言蜜语,而是捍卫自由的誓言:“我明明看出你要杀我,这是我命该如此,可是你不能叫我让步。”面对苦苦哀求的唐·育才,卡门毅然决然地说:“咱们之间一切都完了。你是我的罗姆,有权杀死你的罗米;可是嘉尔曼永远是自由的。”卡门留在世间的最后一句话是:“不!不!不!”就这样她倒在了唐·育才的刀下。

这是一个惊世骇俗的爱情故事,女主人公强烈而独特的个性在作者精心描绘的风俗背景下显得真实可信。卡门性感迷人,真诚豪爽而又倔强,热爱自由是她最突出的性格。她爱一个人时,不附带任何条件;不爱一个人时,也不愿受任何约束。当初,卡门以自己的个性赢得唐·育才的爱,后来她也以最真挚的感情回报了他。她的内心是单纯的,她认为爱就是爱,不可以讨价还价;而且心中有爱时就尽情去爱,爱已死去就决不勉强自己。她敢爱敢恨、敢作敢为,不受任何法律和道德的束缚。为了维护自己的个性自由,忠于自己做人的原则,她宁死不屈。在她身上不仅充分体现了吉卜赛民族酷爱自由的天性,而且集中展示了野性对文明的反抗。

在这个充满野性魅力的吉卜赛女郎身上,作者发掘出外在于现代文明的强悍的原始生命力。同虚伪苍白的资产阶级道德和文明相比,卡门身上的野性魅力和反叛精神更有光彩。卡门死了,她的精神却穿越时空直到今天仍震撼人们的心灵。卡门必将是永远的卡门。

恶之花

《恶之花》是波德莱尔的代表作。《恶之花》的法文原意是“病态的花朵”,1857年发表时收诗1O0首,分5个部分,1861年再版时共收录了126首诗,全诗被分成6个部分:《忧郁与理想》、《巴黎风貌》、《酒》、《恶之花》、《反抗》和《死亡》,其中《忧郁与理想》篇幅最长,约占全诗的2/3。

6部分的主要内容:《忧郁与理想》是全诗的展开部分,一方面写诗人在现实中的处境和命运,另一方面写诗人对艺术和爱情的追求。追求不得使诗人产生了忧郁与厌倦。《巴黎风貌》写诗人把目光转向外部世界,他走遍了巴黎的各个角落,向人们展现出一幅幅社会生活场景。《酒》是抚慰失意者、孤独者的佳酿,它能让诗人进入“人造天堂”。但酒只能产生短暂的效果,它非但不能止渴,而且使人增加焦渴。《恶之花》写诗人追求被禁的快乐,追求有毒的“恶之花”。他转而歌颂淫荡、吸毒和同性恋。但追求被禁的快乐仍不能使折磨诗人的恐惧得以消除。《反抗》表达诗人对上帝的不敬和否定,转而歌颂魔鬼撒旦对上帝的反抗。《死亡》是凡人的归宿与解脱,也是诗人最终的愿望和最后的希望。《死亡》写诗人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远航,去死亡的未知世界发现新奇。

《恶之花》主要描写诗人的灵魂在光明与黑暗、灵魂与肉体、虚幻与现实之间上下求索、不断寻求美和理想的曲折过程。

《恶之花》的第一首诗《祝福》写的是诗人受上帝的旨意降临于人间,但迎接他的是仇视、虐待和轻蔑。开篇所展示的是社会的丑恶以及对诗人的不容。首先从降生的那一刻起,他就受到母亲的诅咒。母亲骂不绝口,像憎恶怪物一样仇视他。至于其他人:“在供他吃的面包和葡萄酒里,他们掺进灰尘和不洁的唾沫,还虚伪地扔掉他触过的东西,因把脚踏进他的足迹而自责。”就连他的妻子也要把他的心掏出,满怀轻蔑把它扔在地上。但是诗人看见了天上壮丽的宝座,他明白了上天的意图和自己的使命。在通往朝圣的途中,诗人须历尽苦难与艰险。痛苦是医治心灵的圣药,也是为强者准备的快乐。

因此,虽身处逆境,诗人心中仍旧洋溢着宁静的快乐。然而诗人来到人间,既要经受肉体的折磨,还要饱尝精神上不被理解的痛苦。他像巨大的信天翁从天空掉到船上,遭到众人的奚落。他本是翱翔于天空的“云中之君”,但“一旦落地,就被嘘声围得紧紧”。堕落到尘世的诗人渴望摆脱烦恼的世间,渴望高翔,他开始追求美和理想。但美和理想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在失望之余,他转而追求爱;肉体之爱充满“污秽的伟大,崇高的卑鄙”,而精神之爱能唤醒他的灵魂,但却是不可走近的幻影。诗人重新又沉入他试图摆脱的堕落中。但他悔恨不已,试图用烟草和音乐来驱除忧郁。诗人如“一个不幸的中邪人,为逃出爬虫的栖息地,在徒劳的摸索里寻找钥匙,寻求光明。”在寻求光明过程中,诗人走向了现实,想在巴黎的大都会中找到美和快乐。诗人期盼“从我的顶楼上,我眺望着歌唱和闲谈的工场;烟囱和钟楼……还有那让人梦想永恒的苍天……在黑暗中建造我仙境的华屋。”他想象自己像太阳那样降临城内,让微贱之物的命运变得高贵。然而诗人寻找到的美如同在街上所邂逅的女郎一样只是电光一闪,稍纵即逝。而他所看到的是“一个污泥浊水的城市”,一边是贫贱的红发女乞丐、衣衫褴褛的老人、年迈的老姐、呆滞的盲人、形似骷髅的农夫;一边是沉湎于声色犬马的赌徒、老妓女和浪子。现实呈现给他的是丑恶、可怖的景象。那么他到哪里去寻求美好的乐园呢?于是他求助于“酒”。酒是辛劳、汗水和阳光做成的,诗人希望从中寻觅到能“飞向上帝”的诗。酒可以给孤独者、拾破烂者、诗人以希望、勇气和骄傲。酒为诗人建造了人造天堂。诗人希望停留在这种幻景中,哪怕让他坠入到罪恶的深渊。而那里盛开着“恶之花”,诗人可以去探险。在魔鬼的鼓动下,诗人品味到了女人、大麻的刺激。放浪的结果是悔恨与绝望。于是诗人走向了“反抗”。诗人原以为饱尝了苦难,可以得到拯救,但上帝却无动于衷。于是诗人终于向天鹅一样,“向上帝吐出它的诅咒”,他开始赞美撒旦虽败但志不移。

至此,诗人仅存的唯一希望和获救只是向“死亡”寻求解脱。“穿过飞雪,穿过浓霜,穿过暴雨,那是漆黑的天际的颤颤光华。”“死亡像一个新太阳飞来,让他们头脑中的花充分绽开。”于是诗人“登船驶向冥国的海上”,开始了死亡之旅,他“要深入渊底,地狱天堂又有何妨?到未知世界之底去发现新的奇迹。”

波德莱尔在谈到《恶之花》的时候,曾经说过:“在这本残酷的书里,我放进了我全部的心、全部的温情、全部的信仰、全部的仇恨。”

《恶之花》的主题是写恶。作者在诗集的前言《告读者》里指出了在当今社会上到处充斥着谬误、罪孽、吝啬和愚昧,这些“恶”占据着人的精神,是魔鬼牵着人活动的线,人们生活在腐败恶臭中却并不反感。

《恶之花》揭示了诗人处在恶的重重包围之中,成为了恶的牺牲品,表现了诗人的忧郁、无可奈何的伤感、放纵和沉沦。但《恶之花》也表现了诗人不甘沉沦、不断挣扎、寻觅灵魂上升的过程。波德莱尔在诗中自始至终都在寻觅诗人获救的希望,表现了现代人无望的追求和精神探索。但诗人最后所寻觅到的获救途径不是乞求上帝拯救,而是在恶中生活;但不要被恶吞噬,不要回避恶,而要认识恶,提炼恶之花,从中寻觅摆脱恶的控制的途径。

《恶之花》中,诗人善于从丑恶、病态中去发掘美,开拓了诗歌表现的领域。丑恶、病态在波德莱尔看来是与生俱来的,它不是一种绝对的消极。恶本身其实具有一种净化的作用,也是通向善的途径。因此描绘丑恶、病态并不是赞美恶本身,而是为了发掘其中蕴藏的善和美。而诗人描绘丑恶、病态,目的就是要化腐朽为神奇。《恶之花》中有许多题材直接写丑与恶。如《腐尸》写的是诗人携女友驻足于腐烂的动物尸体前,他细致地描绘出了腐尸呈现出的令人作呕的可怖画面,然后笔锋一转,联想到自己的女友终有一天也会像腐尸那样腐烂变质,只把优美的形式留存在诗人的记忆中。

《恶之花》充满着象征、暗示与隐喻,它重在表现丰富的意象、注重表现心灵世界复杂的感受,展现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如在《信天翁》一诗中,波德莱尔用信天翁象征诗人,通过信天翁的遭遇形象地反映了诗人的命运。《应和》一诗充满着象征、暗示与隐喻,它以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描写了人同自然的关系。自然在这里是具有神力的生命体,一个隐秘的世界,它能向人发出信息。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万物都是彼此联系着的,它们以种种方式显示其存在,共同组成了一座象征的森林。

人与自然,人的心灵与万物之间具有心心相印的契合,可以彼此交流沟通。在人与自然交流沟通时,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彼此都是互相感应的。“芳香、颜色和声音在互相应和。”波德莱尔通过人的各种感官对自然的通灵感应和来暗示诗人的心灵可以与隐秘的世界进行彼此的交流沟通,揭示诗人是一个通灵者。这首诗后来被誉为是“象征派的宪章”,它所揭示的人与自然、人的心灵与万物之间具有心心相印的契合关系后来成为了象征主义诗歌的创作纲领。

同类推荐
  • 再见故宫

    再见故宫

    时光漫游于幽深的宫殿,古老壮美的风景翩翩掠过,历史再一次回归寂静,朱红宫墙角落一处青苔的叹息,恰梦醒时分,大幕落下。百转千回,一代代王朝更迭,一朵朵娇颜零落。生命陷落于紫禁城,在限定的街巷内行走。或徐或疾,唯殊途同归。紫禁城,就像一出真实的幻梦。它是历史留给后人的恢弘乐章,提醒我们正经历着世间变幻和无常。
  • 胡适文选:演讲与时论

    胡适文选:演讲与时论

    “我就这样出门去了,向那不可知的人海里,去寻求我自己的教育和生活——孤零零的一个小孩子,所有的防身之具只是一个慈母的爱,一点点用功的习惯,和一点点怀疑的倾向。”这个孩子长大后叫做——胡适,生前身后都处于盛誉与非议交错中,他说,“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叶君主编的《演讲与时论(胡适文选)》便收录了胡适一生中精彩的演讲文稿和时评文章若干篇。《演讲与时论(胡适文选)》的这些演讲文稿充分展现了胡适的基本思想观点以及对学术研究、时事政局的观点和态度,可以从中领略大师的风采及了解大师的缜密思维和独到的见解。
  • 季羡林作品(精选)

    季羡林作品(精选)

    季羡林作品精华本,精选了著名学者、作家季羡林先生一生的散文作品,从写人(《赋得永久的悔》)写物(《海棠花》)写景(《清塘荷韵》),到抒怀(《人生》《八十述怀》),不一而足,从各方面展现了当代大家的文化风范。文字晓畅,情感真挚,对青少年有非常好的引导作用,也是品味人生,抚慰身心的良方。
  • 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研究

    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研究

    该书以比较的眼光分析了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研究状况,阐述了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研究的特点,实现了中西相关研究领域的沟通,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现代名家散文经典(散文书系)

    现代名家散文经典(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热门推荐
  • 山西民间故事

    山西民间故事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混迹高校的日子

    混迹高校的日子

    不会吧,这样的人,也会有梦想?真让人难以置信,还要刮目相看?似乎命中注定,他想学有所成,就得戴上紧箍咒,吊儿郎当。还得有七十二般变化,大三男生郭大风,人如其名,行如风,成日不学无术,才能修成正果……,调戏美女,明明是“女也不爽”,在他这里却成了“她不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潘朵拉之谜(求知探索)

    潘朵拉之谜(求知探索)

    潘朵拉的盒子从基沙古迹西南角的高地,往三座大金字塔的方向看去,金字塔在尊严华丽中,带着几分怪异。曼卡拉的金字塔最接近我们,而卡夫拉和胡夫的金字塔则在我们的东北方,三者几乎却不全然地,可连成一条正对角线——从卡夫拉金字塔的西南角,通过东北角,往东北方向延伸。
  • 混沌逆天诀

    混沌逆天诀

    盘古开天地,混沌化五行,天地法则定,虚无道执行;极品小子张浩天的YY之旅。一道金光入体,开启他那逆天的修炼悟性,修行路上众女相伴,豪侠追随,神挡杀神,佛挡弑佛……
  • 极品逍遥邪帝

    极品逍遥邪帝

    修炼等级:登堂,神灵……,被炼体者所摒弃。悟能,灵武大陆门派万千,元魂,凡人无数。少年程风,金刚圣体,强者如云。而修炼灵魂,却在数万年前没落,凡劫,偶得上古神灵老水神的传承,获得一个能无限壮大灵魂的九天清水湖,从此走上了不一样的修炼之路。天龙战体,化神,不灭霸体,这些很了不起吗?在哥的灵魂之术面前,都弱爆了。修炼战体,是这个世界的主流
  • 血凰重生:豪门腹黑小姐

    血凰重生:豪门腹黑小姐

    【新书已发《爆宠甜妻:竹马,别傲娇了》】她是二十三世纪暗黑世界的神,靠自己步步为营踩着同伴的尸骨成为了世界佣兵第一人,本可以就此快意人生,却遭遇背叛魂穿二十一世纪!“呵!本小姐不稀罕什么豪门!”当大家发觉那个人人讨厌的丑女变身为豪门绝色千金时,世界都已经握在她手中!然而,那追随的一群帅气优秀的男生,又会是谁抱得美人归,亦或是她征服了他们?
  • 凤舞九天:穿越公主不易做

    凤舞九天:穿越公主不易做

    睁开眼看到身边躺着一个美男不可怕,可怕的是睁开眼,看到身边躺着七个光秃秃的和尚,那才叫噩梦。睁开眼后,她发现自己穿越成了公主。美貌,金钱,美男一样也不缺,只是这公主声名狼藉,美男多成灾,让她苦不堪言……
  • 做纯洁的共产党员:谈谈入党动机

    做纯洁的共产党员:谈谈入党动机

    所谓入党动机,就是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在入党前固然要端正入党动机,入党后更要不断端正入党动机。端正入党动机需要每个共产党员一生的不懈努力。本书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开:端正入党动机是解决从思想上入党的首要问题;正确入党动机是成为合格党员的第一个关口;错误入党动机的主要类型及其表现;现阶段影响入党动机的环境因素分析。等等。本书的读者对象是广大入党积极分子、新老共产党员以及党的各级干部。本书有助于大家思考“我为什么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应当做什么、如何做”这些问题,也就是说,怎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名合格党员。
  • 做人要小心

    做人要小心

    在本书中,我们尽全力为你提供那些应该加倍小心,而又常被忽略的“小心”故事,在细致的评析和点拨中,深入浅出地为你展示一个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