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9000000005

第5章 心学横空出世(1)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后,心学横空出世。但其实天下就没有横空出世的事物,任何事物都需要艰苦的蕴藉和造世主的灵性与追求真理的不懈努力,才有所成。心学何以出世,背后的故事耐人寻味,动人心弦。多年后心学所以改变世界,秘诀就在本章中。

(第一节)被放逐

【1】

1505年阴历五月,老皇帝朱佑樘一病而死。小太子朱厚照即位,是为正德皇帝。这一年,朱厚照才15岁,正是今天初中生的年纪。他无法处理复杂的国事,朱佑樘临死前,指定了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位为辅政大臣。但朱厚照很快就把这三位的好心好意当成驴肝肺。因为三人总是希望他能中规中矩的做个好皇帝,不要整日想着玩乐。

朱厚照对这三位的絮絮叨叨厌烦之极,越是厌烦,他就越喜欢身边以刘瑾为首的太监群。刘瑾这位生活导师和心灵导师告诉朱厚照,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及时行乐才是人生主题。于是,在刘老师的帮助下,朱厚照先是在宫中模仿街市的形式建了许多店铺,让太监扮作老板和百姓,而他自己则扮作富商,和那些太监讨价还价。后来,朱厚照又模仿妓院,让许多宫女扮作妓女,他则装作嫖客,和“妓女”谈价钱。

1506年,他发挥创造力,搬出紫禁城另起大宅,名叫“豹房”。里面有野兽,有穿着稀奇古怪的男人和女人,这是一个小型的超级娱乐夜总会,人世间的欲望都能在这里得到满足。刘健和谢迁见小皇帝胡闹的登峰造极,于是就频频劝说,要他改邪归正。朱厚照置若罔闻。刘、谢二人就调转枪头,认为朱厚照所以变成这样,是因为刘瑾等人的鼓励。于是,二人联合六部部长和御史,向刘瑾发起攻击。刘、谢二人甚至还联合宫里和刘瑾不对付的太监王岳,一起来对付刘瑾。

在几乎所有官员的上书中,朱厚照领悟到刘瑾和他的太监群存在的危险,于是,准备把刘瑾等人发配到南京守祖宗陵去。可刘、谢二人认为这处罚太轻,最适当的处罚应该是将他们斩首。

刘瑾等人得到消息后,魂飞天外,就在得到消息的当天夜里,敲开朱厚照的门,环跪在朱厚照面前,痛哭流涕,申诉自己没有那么大罪过,而且这些人凭借花言巧语让朱厚照又一次领悟到,原来刘谢二人杀他们,是想孤立皇帝。

朱厚照第二天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不但不对刘瑾等人处罚,还升了他们的官。刘、谢二人绕柱狂走,如中风一样,马上以辞职相威胁。他们太高看了自己,或者说,高估了自己在朱厚照心目中的地位。辞职信一上,朱厚照立即准奏。

刘、谢二人的遭遇恰如其分的说明了朱厚照的冥顽,北京方面的官员们还没有来得及行动,南京方面的御史们已轰然而起南京十三道御史薄彦徽,陆昆,蒋钦等15人上奏章要求挽留刘、谢二人,当然在挽留之前的文字中,把刘瑾骂了个狗血喷头。

刘瑾已不是以前的刘瑾,他现在可以动用手中的权力对付这些人。于是,锦衣卫成群结队奔赴南京,或者是把人捉到北京刑杖,或者就地执法。

南京方面的御史们几乎全军覆没,而北京方面有良知的官员并没有被吓倒,大家像是约定好了一样前仆后继,刘瑾左右开弓,锦衣卫大牢中人丁兴旺,当然也有尸体,是那些不能承担刑杖的官员。

王阳明似乎是最后一个出场,他冷静的观望刘瑾所发的淫威,终于不能视而不见,于是,他上了奏折,名字叫《乞侑言官去权奸以章圣德疏》。这封信是典型的标题党,因为信中之希望皇帝不要为难那些御史,御史们上书是他们的职责所在,如果他们对了,皇上就应该照做;如果说错了,皇上您应该有大海般的气度,容纳他们。可现在您却把他们捉进监狱,让他们生不如死,将来真有事,谁还敢说话?

信中只字未提“权奸”是谁,但人人都能看出信中指的是谁!

刘瑾和往常一样,像炮仗一样爆了起来。于是,王阳明被揍了四十军棍,关进锦衣卫大牢。

【2】

王阳明进监狱时,北京恰好立冬,锦衣卫大牢里的温度要比外面低,所以王阳明在那里遇到了有生以来第一次无法解决的困难。

他的屁股因为刑杖缘故,而发炎溃烂,在囚牢里,他从巴掌大的窗户望出去,却只能望到高墙,因为那是半地下室,地牢外还有高大的围墙。这就是传说中的密室,只有人能进来,如果不经刘瑾允许,没有人能出去。寒风只能从窗户吹进来,在屋子里转了个圈,又准备从窗户出去,可外面的风又把这股风推进来,无数股风就在房间里像饥饿的幽灵一样转悠。王阳明冻的上下牙打架,浑身如筛糠。

从一个公子哥到阶下囚,多年以后,王阳明从未想过会有这样人生插曲。他在监狱中时,认为这就是他的归宿之地。于是他长叹起来,想起了自己的亲人,又想到仕途那些不顺心的事,更想到自己一事无成,就要去和阎王爷见面。悲从中来,于是写诗一首:

幽室不知年,夜长昼苦短。但见屋罅月,清光自亏满。佳人宴清夜,繁丝激哀管。朱阁出浮云,高歌正凄婉。宁知幽室妇,中夜独愁叹,良人事游侠,经岁去不返。来归在何时?年华忽将晚。萧条念宗祀,泪下长如霰。

诗人写诗,大都夸张,王阳明说他“泪下长如霰”,难道真的是泪珠噼里啪啦的往下掉?你永远都不相信这种场景:心学宗师王阳明在他三十岁时,站在一个黑暗的小屋子里,四周死寂,只听得雨打芭蕉声。拿来火把一看,原来是王阳明泪眼婆娑,正在抽泣,泪珠像断了线的珍珠往下掉。

一个人在突遇绝境时,很容易就会丧失生的信念。但当绝境漫长起来,生的信念就会死灰复燃。这正如我们突然进入黑暗屋子时,什么都看不到感到恐惧,可当适应之后,心灵就会平静许多。

王阳明在监狱中不是每天都“泪下长如霰”,他生的信念很快就复活,而且还叫人拿来周易,仔细钻研。

多年以后,王阳明说,良知就是《易》,《易》说:“其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此中玄妙,唯有圣人才能明白。

也就是说,要时刻变化自己,适应外界环境,不能固守原则。这是王阳明心学中最有价值的理论之一,不要固守任何原则,包括你的人生信条。比如现在,王阳明说,我也是官宦人家出身,身居如此肮脏之地,将来即使出狱,人生也会留下污点,我还不如死了。可问题是,这种想法其实是固守了我未在狱中时的想法。现在环境改变了,我的那种想法就不适宜了,所以我必须要改变。

也许,正是这种“变”让王阳明坚持了下来。春天到来时,刘瑾见万物生长,于是大发慈悲,对王阳明定了罪:发配贵州龙场驿,官职:驿站站长(丞)。确切的说,他被放逐了。

王阳明听到这个消息后,心情肯定是愉快的,因为不用和阎王见面了。在为他送行的宴会上,他的朋友们都为他将来担忧,他却平静的很,还写了几首诗,以表达自己对朋友们的感谢之情。

他上路,像是游山玩水一样,一路南下。越向南,风越柔和,他的心情更加的好了。路过杭州时,他停了许多天,一方面是他兄弟在这里,另一方面,他肺病犯了,需要调养。

他的调养地在胜果寺,当地的知识分子听说了王阳明后,大都结伴而来,听他讲身心之学。据王阳明的弟子们在后来为他写的传记中称,在杭州胜果寺,发生了一段传奇故事。

刘瑾莫名其妙的派出了锦衣卫到胜果寺,要结果了王阳明。

王阳明的好友沈玉殷最先接触了身穿便衣的锦衣卫,急忙找到王阳明说:“最近寺院里来了几个操北方口音的人,身上有宫里的味道,会不会跟你有关?”

王阳明毛骨悚然,沈玉殷要他别害怕,自己有解决的办法。他的解决办法就是,直接推开那几位北方人的门,单刀直入道:“你等为何要杀王守仁?”

几位锦衣卫明人不做暗事,回道“奉了刘公公之命。”

沈玉殷再问:“何时动手?”

锦衣卫回答:“今晚。”

沈玉殷看了看天,说,时间尚早,我可以为你准备酒菜,吃饱喝足,杀人也有力气。

锦衣卫说,“我们不吃素。”

沈说,“有硬菜!”

王阳明的运气好,因为沈玉殷酒量大,几个来回,就把锦衣卫的人喝得当场出酒。王阳明趁此良机逃出了寺庙,可当来到钱塘江畔时,锦衣卫也借着酒劲追了上来。王阳明急中生智,把鞋子脱下,扔一只到水里,一只放在岸边,自己躲在暗处。

锦衣卫感到岸边,认真的检查了鞋子,发现的确是王阳明的,然后额手相庆,回北京报功去了。

这个故事,王阳明从未谈起过。假的成份极大,因为王阳明对刘瑾已产生不了任何威胁,刘瑾没必要杀他。又因为,这个故事把锦衣卫绘制成了蠢猪一样的人物,显然和他们特务精英的身份不符。

这个故事虽然值得推敲,但下面的故事却是真的。当王阳明来到福州武夷山时,上岸寻找歇息之地。敲开了一座古寺的门。有一和尚出来,看到王阳明的狼狈相,认定不是好人,未等王阳明说话就把门关上,把佛祖“与人方便”的训诫扔到九霄云外。

王阳明无计可施,只好调转头继续寻找居住地,忽然又见一座废弃的寺庙,虽然破烂不堪,但却能遮风挡雨。对于王阳明这样的沦落人而言,已是锦绣帐了。

王阳明高兴的钻进佛龛底座下,痛快的打起了呼噜。就在他呼噜声震动屋瓦时,寺庙的主人回来了。这位主人的祖先和武松有不共戴天之仇,如你所知,他当然不是西门庆的后代,而是一只老虎。老虎见到王阳明占了他的房子,当场就啸了一声。但王阳明睡的太专注,居然没有醒来。

老虎见此人如此稳如泰山,以为是天神下凡,或者可能是武松转世,掉头就跑,自己的房产也不要了。

第二天,他刚醒来,就看到拒绝他的那个和尚在门口脸色惨白,像是白日见鬼一样。按我们的猜测,这个和尚其实是个坏蛋,他逼着王阳明到这里来住宿,然后被他的同党老虎吃掉,老虎不能吃掉的东西,诸如包裹和衣服等就属于他了。可当他看到王阳明毫发无损时,赶紧念了几声佛,认为王阳明不是凡人,于是请他到自己的寺庙中,好吃好喝供养了起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害人之心所以不可有,是因为如果害不了人,就可能赔吃赔喝。

【3】

王阳明的饭量虽然微小,但积水成海,积沙成塔,时间一长,和尚眼看米袋子一直矮下去,脸色就难看起来。王阳明也是善看别人脸色的人,所以准备马上离开。离开的前一天,他在寺庙里闲逛,逛到一处所在,突然看到一位道士坐在空地上,纹丝不动,眼也不睁。

王阳明觉得很眼熟,就走上前打量了一回,突然惊叫起来。原来,这位道士正是南昌城中铁柱宫遇到的那个道士!

道士睁开眼,看到王阳明并不吃惊,而是抓住王阳明的手,说,“我等你多时了。”说完,就拿出一首诗,其中有一句:二十年前曾见君,今来消息我先闻。

王阳明一笑,说,我也有句诗:移家便住烟霞壑,绿水青山长对吟。

道士这回有点吃惊,问:“难道你想远离尘世?”

王阳明点头,虽然很轻松,但表面轻松的背后却是坚毅。

道士长叹一声,说:“你如果一走了之,你的家人该怎么办?刘瑾不能对付你,却能对付你的家人。他随便说你投靠了外国,你王家非灭门不可。”

王阳明也长叹一声,说,我何尝不知道,可我如今却是万念俱灰,我所去的地方山遥水远,渺无人迹,生死未知。我真是心烦意乱。

道士站起来,握住王阳明的手,说,每个人的人生中都会遇到挫折,也会遇到许多人。这些人中有你的敌人,也有你的朋友。你要把朋友当成鼓励你的力量,把敌人当成反激励你的力量,这样的人才能锻造出一颗强大的心,比仙丹要有效十倍。我就是你的朋友,我鼓励你。

王阳明问,如何鼓励我?

道士说,用我的专业知识。我曾为你占了一卦,卦得《明夷》,虽是光明受损伤之卦,但可以有希望的等待着,会有真君来找他。

王阳明说,这靠谱吗?

道士说,请相信我的专业能力。赶紧去贵州龙场吧。

王阳明心上的乌云被道士的一段话,特别是卦象扫荡干净。他真诚的用诗表达了自己思想的巨大转变: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道士懂这两句诗,满眼含着鼓励的情感,说,你不是世外之人,你的成就必然要在世内才可以达到。

多年以后,有人问王阳明,街上用周易算命的那些人,值得相信吗?王阳明说,人人心中都有个圣人,为什么不相信他?

人再问,不是说他们的人,而是说他们按卦象说出来的话。

王阳明说,人之所以算命,是为了排忧解难,以明我心。人不可相信,但很多人都相信老天,所以才去算命。这是致良知的表现啊!

王阳明离开浙江后,继续南下,千山万水,羊肠小道,许多只有鬼怪和远征军才走的路,现在都延展在王阳明的脚下。

在跋涉的路上,他忍饥挨饿,心情忧闷,所以写了一个小故事,说,楚人娶了个老婆,但很快将她踢出了门。妇女没有地方去,就跑进深山老林,吃树皮,却不忘自己的丈夫。王阳明是把皇帝看作是楚人,而他自己则是那个被踢出门的少妇。为此,他做了《去妇叹》:

委身奉箕帚,中道成弃捐。苍蝇间白璧,君心亦何愆!独嗟贫家女,素质难为妍。命薄良自喟,敢忘君子贤?春华不再艳,颓魄无重圆。新欢莫终恃,令仪慎周还。

依违出门去,欲行复迟迟。邻妪尽出别,强语含辛悲。陋质容有缪,放逐理则宜;姑老籍相慰,缺乏多所资。妾行长已矣,会面当无时!

妾命如草芥,君身比琅玕。奈何以妾故,废仓怀愤冤?无为伤姑意,燕尔且为欢;中厨存宿旨,为姑备朝餐。畜育意千绪,仓卒徒悲酸。伊迩望门屏,盍从新人言。夫意已如此,妾还当谁颜!

去矣勿复道,已去还踌蹰。鸡鸣尚闻响,犬恋犹相随。感此摧肝肺,泪下不可挥。冈回行渐远,日落群鸟飞。群鸟各有托,孤妾去何之?

空谷多凄风,树木何潇森!浣衣涧冰合,采苓山雪深。离居寄岩穴,忧思托鸣琴。朝弹别鹤操,暮弹孤鸿吟。弹苦思弥切,漓岏隔云岑。君聪甚明哲,何因闻此音?

他把自己比作一个妇人,说出曲曲折折的自己的一片忠君思想来。他的忠君是真的忠,但他被踢出来也是真的。

1508年阴历三月,王阳明到达了他的目的地--贵州龙场(修文)驿站。在这里,他那光芒万丈的心学之花开始绽放。

(第二节)龙场悟道

【1】

多年以后,面对夜航船里幽暗的灯光,王阳明将会回想起1508年春天的那个午后,他来到龙场驿站的情景。那时的龙场驿站,是四间木制结构的灰房子,整齐的排在原始森林前面,一条长满杂草的驿道在房前左右延伸出去。站在驿站的了望塔向四方望去,映入眼帘的是茫茫无际的森林,森林的尽头就是地平线。

这块天地并不新奇。明王朝从朱元璋时代就开始在全国各地设置传递信息的驿站,截至到王阳明到龙场来时,整个明王朝国境内共有驿站几千处。龙场驿站不过是沧海一粟。只是由于它地处帝国边疆贵州境内,公务并不繁忙,往来的人有限,再加上如海洋般的原始森林,显得有些像史前时代。

同类推荐
  •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在16世纪中国思想史上,阳明后学的“泰州学派”产生了广泛的思想影响。我们发现泰州学派的思想特征有浓厚的社会取向、政治取向以及宗教取向;其思想立场大多有取于阳明心学的“现成良知”说,同时又有“回归孔孟”的思想诉求。他们的思想言行既是阳明心学的产物,同时又极大地推动了阳明心学运动向下层社会的迅速渗透以及儒学世俗化的整体进程。
  •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人如其名,颇具传奇与神秘色彩。相传他受命于天、得书于仙。被称为“智慧之禁果,旷世之奇书”的《鬼谷子》,专门探讨古代政治斗争权谋,全面总结了战国纵横家的理论精华,是此派流传下来的唯一一部子书。在当代,它称得上是一部军事、外交、商业和公关领域的智慧宝典、中国说服修辞术。《鬼谷子》立论高深玄远、行文奇古精妙,与中国一贯遵循的儒家传统相比,颇具异类色彩,历代褒贬悬殊,争议不断。它提出了不同于儒家、道家和法家的政治哲学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哲学之所以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是在于它能够给人生活指明正确的方向,提供正确的方法。有了哲学,我们的选择就有了一个参照的标准。我们的前进也就有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它能让我们在错综复杂的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坚持正确的态度,在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和幸福。
  • 西方哲学简史

    西方哲学简史

    本书是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数学家伯特兰·罗素的代表作之一,记述了从西方哲学萌芽的古希腊哲学一直到二十世纪早期期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
  •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公元前 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史。它可分为 4个时期: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公元 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对现代哲学时期的划分,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有的把上限划在19世纪末,有的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有的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热门推荐
  • 朝元

    朝元

    上古年间,荒兽自天域降临,染血亿万禽兽鱼虫,以至禽凶残,兽嗜血,虫诡毒,鱼阴邪。有那怪岭上的千万蛟鼠,所过境土,生灵不存。有那水桶粗的金背蜈蚣,吞吸云雾,爱吃人畜。更有深湖中的如龙巨蟒,张口便吞下一座郡镇。……生在如此世间,小少年为护亲友,为争天命,踏入武道修途。从此争来神秘人书,争来万古传承;更争来那道门小和尚做兄弟,佛门小妖女做媳妇儿;再有活了亿万年的小乌龟喜欢搞一票就跑,贪食的小蚕龙最爱吞一肚子宝…………煌煌一生,终得万仙朝元,一切便从这里开始……
  • 末世之黄昏

    末世之黄昏

    丧尸爆发,人性泯灭,过往的一切,都已不复存在!兄弟之情,男女之爱,在末日面前,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黄昏已经来临,黎明的曙光,何时才会到来?
  • 微量的慰藉+黎明杀机

    微量的慰藉+黎明杀机

    詹姆斯?邦德离开伦敦来到巴哈马的首都拿骚已经一个多星期了。他这次的任务已经圆满完成。第二天将要去到迈阿密执行一项例行的调查任务。这是他在拿骚的最后一个晚上。总督特意为他举行了告别晚宴,一位总督的副官和巴哈马富翁哈维?米勒及其夫人作陪。晚宴上,邦德感到与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共同的语言,气氛也不是特别的热烈。人们一直在乐津津地谈论空中旅行,邦德更是觉得非常的无趣。
  • 小侦探福尔摩斯:夺路缉凶

    小侦探福尔摩斯:夺路缉凶

    其中包括《波西米亚丑闻》、《红发会》、《身份的确证》、《博斯科姆比溪谷秘案》、《杀人的桔子核》、《歪唇男人的人命官司》、《谜样的蓝宝石》、《致命的斑点带子》、《工程师大拇指案》、《失踪的神秘新娘》、《绿玉皇冠之谜》、《铜山毛榉案》。全书故事惊险刺激,直面真相。或神秘,或诡谲,情节跌宕起伏,或恐怖,或蹊跷,12篇故事各有风格,在充满异域风情的英伦背景下,带领读者拨开迷雾,"本书收录了12个福尔摩斯短篇探案故事。"
  • 小故事大道理十年精选

    小故事大道理十年精选

    从全球万余种报刊、杂志、书籍中精心遴选出最有价值、最具智慧的638个小故事,囊括了人生、情感、事业、智慧等各方面,是我们生活、处世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腹黑宝宝超霸气:爹地,我要退货

    腹黑宝宝超霸气:爹地,我要退货

    相亲到一半凭空出来的小鬼竟然拉着他的衣角叫爹地?宝宝:爹地你会穿裙子吗?不会。宝宝:爹地你会喂奶吗?不会。宝宝:那爹地你会怀孕吗他嘴角抽搐:不会!宝宝鄙夷:什么都不会,妈咪给你真是亏大了,妈咪我能退货吗?他仰天长啸:老子是男的!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痞女囧皇宫:天价皇妃

    痞女囧皇宫:天价皇妃

    其实,我叫花容容,生的是花容月貌,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从小学到高中,我一直是公认的校花。我发誓,我绝对没吹牛。后来有一天,我忽然在吃蛋糕的时候一个饱嗝,噎死了,然后就穿越了。也许上天对我以前太贪吃却又胖不了的惩罚,让我穿到一个又黑又胖的女人身上,当时我对着镜子,凄厉的惨叫一声,当场再次撅了过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