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3400000005

第5章 旧学宗师(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行”指天的运行,或天运行之规律。“健”即刚健不屈。意为:天的运行是不受人世的兴衰治乱的影响,按自身的规律,永恒不止地前进。因此,将刚健视为天的高尚品格。《易传?乾文言》盛赞这种品格:“大哉乾乎,刚健中正。”天具有刚健的高尚品格,因此企盼人效法天,刚健不已,自强不息,胜而不骄,败而不馁,不因艰难而阻,不因险境所挡,一往无前,努力进取,永无止境。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即柔顺之意,柔顺是“地”的性格,主要体现在:“地”幅员广阔,其体深厚,无所不包容,它生长万物,滋养万物,而万物并蓄。“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因此,期望人在效法“天”的刚健的同时,还要效法“地”的柔顺,培养出博大胸怀、包容宽厚的高尚品格。《易传?坤文言》赞美坤的品格:“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因此,人的素质和境界要有风骨与志气、有风度与气概,具有这种天下为公、宽厚为怀的品德,就是“厚德载物”。

在清华的日子里,梁启超与学生们朝夕相处,“感情既深且厚”,“觉无限愉快”。自1920年12月开始,梁开始在清华以《国学小史》为总题系统讲学,并于1922年2月正式受聘为清华学校的讲师。1925年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

当时,著名作家梁实秋还在清华念书。他听过大师梁启超的一次演讲,印象十分深刻。梁实秋回忆说:“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话,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然后,开讲中国古代韵文的美学价值与艺术特色,说到兴奋处,不禁手舞足蹈。在场的听众,包括梁实秋在内,也都随之如痴如醉。”

【大师小传】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梁启超自幼在家中接受传统教育。1889年中举。1890年赴京会试,不中。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同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1891年就读于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时人合称“康梁”。

1895年春再次赴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的“公车上书”。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活跃,曾主持北京《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和上海《时务报》笔政;又赴澳门筹办《知新报》。他的许多政论,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

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在湖南宣传变法思想。

1898年,回京参加“百日维新”。7月,受光绪帝召见,奉命进呈所著《变法通议》,赏六品衔,负责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

同年9月,政变发生,梁启超逃亡日本。在日期间,一度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有过接触。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反对革命。同时也大量介绍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他企图使革命派与清政府妥协。民国初年支持袁世凯,并承袁意,将民主党与共和党、统一党合并,改建为进步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争夺政治权力。

1913年,进步党“人才内阁”成立,梁启超出任司法总长。袁世凯称帝的野心日益暴露,梁启超反对袁氏称帝,与蔡锷策划武力反袁。

1915年底,护国战争在云南爆发。1916年,梁启超赴两广地区参加反袁斗争。袁世凯死后,梁启超出任段祺瑞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兼盐务总署督办。9月,孙中山发动护法战争。11月,段内阁被迫下台,梁启超也随之辞职,从此退出政坛。

1918年底,梁启超赴欧,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之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

1922年起在清华学校兼课。1925年应聘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1927年离开清华研究院。1929年病逝。

王国维:前清遗老与国学泰斗

作为中国近、现代之交的杰出学者,王国维学贯中西,博闻强识,毕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在近代文学史上具有开创性地位;同时,他也是第一个把西方美学引进中国,站在哲学、美学的角度进行文学研究的大师级人物。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了哲学、伦理学、教育学等方面,被人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鲁迅先生曾这样称赞他:“要谈国学,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郭沫若也对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留给我们的是他的知识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

笃志学术,谋办学堂

王国维笃志学术、热心教育,是一个具有先进教育思想的学者。1896年,19岁的王国维与同乡商人之女莫氏结为夫妻。此前,他已经在家乡担任过塾师,完成了成家立业的人生大事。此后,王国维便与教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次年,王国维再次前往杭州参加乡试,结果未中。他从此“弃绝举业,绝意仕途”,积极投身于“新学”,立志在教育事业上成就一番伟业。

张謇创办的通州师范学堂,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师范学校。而最早谋划创办师范学堂的人,正是王国维。王国维认为,若要救亡图存,应先兴办学堂,而且是师范学堂。1898年2月,王国维离开家乡来到上海,在《时务报》谋求了一份司书、校对的工作。在《时务报》任职期间,王国维常常向报社书记许同蔺建议兴办学堂之事。他曾写信给许同蔺说:“海宁可设一师范学堂,以丝捐、湖北赈捐之款作为开学堂之款,绰有余裕,其益可递演于无穷。”许同蔺却不以为然。

后来,王国维又通过汪康年向杭州知府林迪臣递交文书,并且详述了兴办师范学堂的筹款事项。1898年,大清朝廷明令废除八股,改试策论。王国维深感快慰,并始终未忘兴办学堂之事。他当日写信给许同蔺:“诏废八股,实为数百年来一大举动,唯易以策论亦终无济,非学校贡举合而为一,终不能得人才而用之。”虽然兴办学堂的事最终没有结果,但王国维有幸在我国最早的师范学校任第一批教员,也算是圆了他毕生致力于师范教育的心愿。

在上海《时务报》工作期间,王国维经常利用公余到罗振玉办的“东文学社”研习外交与西方近代科学。1901年,他在罗振玉的资助下赴日本留学,1902年因病归国,协助罗振玉编辑《教育世界》,翻译《教育学》等文章。1902年5月,张謇筹办通州师范学校时,曾函请罗振玉到通州任职。由于罗振玉有事不能脱身,于是向张謇推荐了王国维。1903年4月,民办通州师范学校开学,王国维正式应聘来通州师范,教授国文、伦理。

王国维讲授的国文,彻底改变了过去的灌注法,分为讲读、阅看两种形式。讲读的书目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以及群经大要,书目由学校指定,教师负责分析讲解其义;阅看的书目则由教师指定,包括《曾文正公家书》、《求阙齐日记》、《阳明传习录》、《四史》等,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辅讲。当时,王国维只有26岁,比有的学生还要年。,但由于他具备扎实的古文功底,深得学生钦佩。当时,伦理学属于新设课目,没有完整的教科书,需要教师自编教材、讲义。王国维在教授论理学时,所写的讲义大多时从日文翻译过来的,自然不能像讲授古文那样得心应手。因此,有一些贡生、监生出身的学生对他很不服气。但王国维胸有成竹,他在讲课之余,阅读了大量心理学、论理学方面的著作,在心理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执教之余,王国维还曾两度登临狼山,留下了两篇清新秀丽的诗章:《登狼山支云塔》、《重游狼山寺》,为南通的山水增添了光彩。

1904年初,罗振玉出任苏州师范学堂的监督。王国维结束了在通州8个月的教学生涯,由通州师范学校转任苏州师范学堂教习,继续教授国文、论理学等课程。1907年,31岁的王国维经罗振玉介绍,任学部总务司行走、图书编译局编译,编译、审定教科书等事,撰《教育小言十三则》、《教育小言十则》等文。

而立之年的王国维,相继遭受了人生中的巨大打击,先是父亲王乃誉去世,后是妻子莫氏去世,次年初继母叶氏又去世。这连续的打击,严重影响了王国维的人生观。他开始将全部的人生乐趣转向文学,将钻研知识、寻求真理视为自己的生命。对于王国维说来,读书、思考、搜集资料、探求历史真相就是他全部的精神生活。对传统文化,他充满了热爱,毕生埋首于学术领域,孜孜不倦地研究经典史料。1911年辛亥革命后,王国维逃居日本京都,以前清遗民处世。尽管仍然与溥仪小朝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他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仍是用在学术研究上。

1916年,身处不惑之年的王国维,应英籍犹太人富商哈同之邀回国,到仓圣明智大学任教。实际上,这所大学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学,只相当于教人识字的小学或初中。但因哈同对中国文化怀有真诚的兴趣,加之王国维在日本已麻烦罗振玉多时,迫切需要新的经济收入,所以答应应聘。但他拒绝大学教务长的职务,只包办《学术丛编》,从而发表了许多关于金石、考古、音韵、文字学等方面的文章。1918年,王国维正式担任该校教授,编写《经学概论讲义》。

从1918年开始,蔡元培多次委托马衡邀请王国维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但王国维不愿接受北大的新潮,更不愿牵扯北大的派系问题,他希望保持学者的独立自由,因此接连婉拒。其间,王国维还拒绝了日本京都大学的任教邀请。直到1922年,他才应允担任北大国学门通讯导师。1925年,王国维接受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一职,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并称清华四大导师。

王国维讲课非常细致。在清华讲《说文》时,用的材料多是甲骨金文,并用三体石经和隶书作比较。王国维要解决一个问题时,先要把关于这个问题的所有材料找齐全,然后才下第一部结论;而后,再把结论和有关问题归纳一下,最后才对问题下终论。

1922年夏天,胡适在日记中写道:“现今中国学术界真是凋敝零落了。旧式学者只剩王国维、罗振玉、叶德辉、章炳麟(太炎)四人;其次则是半新半旧的过渡学者,也只有梁启超和我们几个。内中章炳麟在学术上已半僵了,罗与叶没有条理系统,只有王国维最有希望。”

外冷内热,恩泽弟子

王国维性格淡泊,不喜欢与人交游。在清华大学任教时,他每天除了讲书授课以外,一般不到学生住的地方去跟学生交流,从来都是上完课就走,回到自己的西院住所,钻进自己的书房研究学术。但是,如果有学生登门拜访或致函,不管是求教或辩论,他从来都是一律接待,不分老幼尊卑,而且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当时,有一些从东南大学特意赴京求教的学生,就住在王国维先生的家里。在王国维看来,学术为天下之公器,不应该有门户之见。所以,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门下弟子,即使自己治学很忙,他都是有问必答。在执教清华的2年时间里,不知道有多少学子领受了王国维先生的恩泽。

国学大师姜亮夫于1926年考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王国维先生。姜亮夫去清华参加补考时,王国维是他的主考官。当时,王国维出的题目都是关于“小学”的。由于姜亮夫读过章太炎的书,便用章太炎书中的见解作答。王国维看过卷子之后,问姜亮夫是不是章太炎的学生,姜亮夫回答不是,王国维便问他为什么卷子上都是章太炎的话。姜亮夫说:“因为假期要升学,所以我突击地看了一部《章氏丛书》。”王国维问:“《章氏丛书》你看得懂吗?”姜亮夫说:“只有一二篇我看不懂,别的还可以看得懂。”王国维听后连声说好,当即决定录取姜亮夫。

姜亮夫入学后,王国维有一次把他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对他说:“你的声韵、训诂都学得不错,但是文字方面还不够,今后怎么办?”姜亮夫请王国维指点。王国维说:“课题要自己选定!”过了三天,姜亮夫把选定的题目送给王国维看。王国维问道:“广韵如何研究?”姜亮夫的回答没有令王国维满意。沉默片刻后,王国维说:“我看你还是搞诗骚联绵字考吧!”接着,王国维把自己在这方面的研究资料拿给了姜亮夫。多年之后,姜亮夫对王国维先生的谆谆教诲依然铭记在心。

1926年12月3日,正值王国维先生50岁生日。清华研究院国学门的研究生们,特地来到王先生家拜寿。7天后,王国维在工字厅设宴招待弟子们。席间,他还向学生们展示了他所收藏的历代石经拓本。弟子们竞相发问,他辩答如流,欣悦异常,充分展示了这位冷峻的国学大师激情热情似火的一面。

泪洒挽诗,追忆良师

中国语言学家王力于1926年考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他上的第一堂课,就是王国维先生讲的《诗经》。在此之前,王力曾经读过王国维先生的不少著作;特别是《人间词话》,别开蹊径,创诗词意境之说,令王力深感钦佩。连书中的章节,王力都能随口背诵。因此,他刚到国学研究院,就迫切渴望见到这位仰慕已久、满腹经纶的老先生。在王力的想象中,能写出像《人间词话》那样才气横溢、词句清丽的文章的人,必定是仪表堂堂、风度翩翩的大学者。可是当王国维踏进教室,为王力他们讲第一节课的时候,王力不禁大吃一惊。原来,这位国学大师竟是个小老头:头戴瓜皮帽,帽子下面拖着一条小辫子,身穿长棉袍,腰间还系着一条蓝带子。看他这身打扮,俨然一个“清朝遗老”。王力未曾料到,在推翻清王朝十多年之后,王国维竟然还保留着清朝的服饰,可见封建意识对王国维的影响之深。

尽管王力并不赞成王国维的政见,但这并不影响他对王国维先生的尊重。王力觉得,王国维学识渊博,气质纯真,比起一些表面趋时而思想保守的人来,王国维显得更加天真可爱。王国维的这节《诗经》课,讲得很朴实,见解精辟新颖,王力闻所未闻,深感受益。此后,王力又听了王国维主讲的其他几门课,都有同样的感受。

论讲课,论学识,论见解,王国维都是第一流的。他讲课逻辑性很强,凡经他做过精深研究的课题,都有严谨的分析、肯定的结论。但是,当他碰到某些疑难的问题时,又常以一句“这个我不懂”一带而过;有时一节课下来,他竟说了几个“我不懂”的问题。起初,王力感到不满足。他想,老师是传道解惑的,怎么常说“我不懂”呢?后来王力才慢慢体会到,这正是王国维治学严谨的表现。做学问的人,不懂就是不懂,万万不能不懂装懂。

王力决心遵照先生的教诲,在治学方面刻苦钻研,勇于探索,锲而不舍,以期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突破。

同类推荐
  • 中外历史上著名思想家智慧、情操和人格魅力

    中外历史上著名思想家智慧、情操和人格魅力

    全书主要介绍中外著名思想家,例如孔子,老子,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等中国思想家的智慧、情操和人格魅力,还有外国思想家,例如苏格拉底,百拉图,亚里斯多德,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黑格尔等外国思想家的思想智慧,情操和人格等等。
  • 最具影响力的军事将帅(上)

    最具影响力的军事将帅(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军事将帅。如孙武,地米斯托克利、吴起、孙膑、亚历山大、白起、汉尼拔、西庇阿等人物。
  • 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上)

    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经济导师。威廉·配第、比埃尔·布阿吉尔贝尔、弗朗斯瓦·魁奈、大卫·休谟、亚当·斯密、安·杜尔哥、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巴蒂斯特·萨伊、罗伯特·欧文、、卫、李嘉图、让·西斯蒙第等。
  • 趣谈中国古代文学家

    趣谈中国古代文学家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不可能一下子讲全,本书希望通过对一些中国古代的文学家故事,来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广大天地。
  • 向前进:一个青春时代的奋斗史

    向前进:一个青春时代的奋斗史

    这是一个关于理想、奋斗和成长的故事。“傻根”“阿炳”“许三多”,谁才是真正的王宝强?一个农村孩子八岁时的梦想,在十六年后变成了现实。这不是传奇,为了这个梦想,他在少林寺学艺六年。为了这个梦想,他在北影厂的门口蹲候三年,只为有一个说台词的角色。为了这个梦想,他在工地上搬砖、运沙,挥汗如雨。为了这个梦想,他和所有一样有梦想的年青人一样,离开家乡,走在奋斗、成长的路上。他用十六年,完成了这个青春时代的奋斗史。他用不抛充不放弃的精神制造了一个喧器时代的梦。每个梦想皆能成真。王宝强独家陈述关于命运,关于机缘,关于成长,关于情感,关于亲情的全方位思考。
热门推荐
  • 超人之前传

    超人之前传

    1989年10月,美国堪萨斯州斯莫维尔小镇,此时小镇上洋溢着一片欢快的气氛,人们纷纷为了庆祝秋季的丰收而举行着收获祭。叮咚清脆的门铃声忽然响起,花店的店门被缓缓的推开……
  • 总经理管人管事管利润大全集

    总经理管人管事管利润大全集

    本书共六篇,包括了第一篇总经理的角色与自我管理、第二篇管人与激励、第三篇技术与生产、第四篇营销与服务、第五篇财务管理与利润管控、第六篇企业文化与员工守则。
  •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做到思辨性与文学性的统一,画面感与故事性的统一,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深入浅出,通俗活泼,以历史随笔的方式来演绎荆楚文脉,用大历史观、大文化观来阐述荆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让读者在愉快的阅读中,了解荆楚文化的流变,并从中得到教益。
  • 柯岩文集(第三卷)

    柯岩文集(第三卷)

    寻找癌症患者的生命世界、常接触。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个俱乐部,但只有CA俱乐部不但给你以知识,而且给你以力量;不但给你以勇气,而且给你以榜样。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个俱乐部,但只有CA俱乐部,教你在受伤之后,怎样挺起脊梁!教你在折断了翅膀之后,怎样继续飞翔!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个俱乐部,但只有CA俱乐部里充满了亲情、友情、爱情和人情,在残酷中有温柔,在绝望中有希望,在痛苦中有诗意的梦想。
  • 西晋世子

    西晋世子

    这是一个故事得从公元265年的上元节说起。。这个故事就从,司马衷遇到蘭妍开始讲起。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废渣农女致富路

    废渣农女致富路

    南秋瞳,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二代千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她的童年,大手大脚挥霍无度是她的青春期,无所事事顺风顺水是她的社会生活。总之,南秋瞳的生活可以用四个字来总结——混吃等死。就说人的生活不能太顺利,这不,连老天都看不过去了,南秋瞳莫名其妙地就穿越到另一个时空去了。穿越就穿越呗,可这家徒四壁揭不开锅的日子让她怎么过?且看南秋瞳如何在古代混的风生水起,带着一大家子发家致富,耕田生包子。片段一“老板,来一碗!”“诶,好咧,您稍等。”某男应一声,扭头就钻进了厨房。“老板娘,来一碗!”“好咧,您坐会儿,马上就好啊。”某女微微一笑,转头吆喝一声,“再加一碗!”“好咧!”某男回应。“我说老板娘,你们这生意够火的啊,连老板都亲自上阵了?”“那可不是。”某女笑得像朵花一样,但却总觉得哪里不对。厨房里,某男听着外边的对话吃吃笑着。那个女人肯定没意识到。老板……老板娘……嘿嘿。片段二某男睁开眼睛,脑袋还有些晕乎乎的。胸口好重,像是被什么压着。某男眼珠子一转,在看到胸口处的“重物”时瞬间清醒,眼睛瞪得老大。这谁那么不讲究?怎么把一小屁孩放他胸口上了?胸前睡得香甜的奶娃娃慢慢睁开眼睛,不偏不倚,正好跟某男对视上了。某男一愣。这小不点长得还真好看。某男忍不住伸手戳了戳面前的包子脸。小包子没反应。某男再戳戳。小包子还是没有反应。这孩子,不会是个傻子吧?某男又戳了戳。小包子一偏头,迅速而精准地咬住某男的手指。暖暖湿湿的触感让某男的心瞬间化成水一样。某女倚门而立,看着玩得不亦乐乎的一大一小。片段三“娘子啊。”“嗯?”“你看咱儿子天天一个人玩,多寂寞啊。”“嗯。”“怎么才能让他不寂寞呢?”“嗯?”“娘子啊。”“嗯。”“咱给儿子生个妹妹玩吧。”某女嘴角抽了抽,放下手中的账本,看着双眼放星星的某男,红唇微启。“自己生去。“娘子!你不能这样对为夫!”某男趴在桌子上,作悲痛欲绝状,对着某女潇洒的背影失声痛呼。推荐好文:妖莫的完结好文《战王龙妃》
  • 蓝色战略(全集)

    蓝色战略(全集)

    学者王伟用大历史观的视野,从地缘的角度结合海洋热点,逐层剥离隐藏在南海、东海岛礁纷争背后的美国阴谋,将复杂多变的我国周边的海洋问题全景呈现出来,带我们了解其形成的由来以及未来走向。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