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9000000005

第5章 伪娘的黄金时代(5)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妒”的对象。如果金乡公主真的嫉妒的是何晏的小妾,那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对方解决掉。西汉吕后嫉妒戚夫人,将其削为人彘,手段狠辣;金乡公主皇家出身,这等手段岂能不知?毕竟,小妾死掉总好过夫君没命自己守寡吧?更何况,堂堂正室,也犯不着为了一个子虚乌有的女人上火着急。所以,正像沛王太妃说的那样,何晏不得保身,“汝得无妒晏”。也就是说金乡公主嫉妒的对象,正是何晏本人。

那么,金乡公主所说的“为恶日甚”,指的又是什么呢?《三国志·魏书·何晏列传》中说得很清楚:当时曹爽当政,何晏得势,于是提拔了自己以前的一帮狐朋狗友,闹得满朝不满。所以,这个“恶”说的其实是何晏在政治上的失策,而非其在私生活上的不检点。

再来看看“妒”的含义。人会产生嫉妒的心理,说明对方肯定有比自己强的地方。换言之,何晏身上有令金乡公主嫉妒的因素存在,甚至到了恨不得何晏一命呜呼方能后快的地步。那么,何晏身上有什么让老婆如此嫉妒呢?

金乡公主贵为皇亲,门第出身肯定强过何晏,没什么可嫉妒的;一介女流,也不会嫉妒什么“名士风骨”;何晏为政失当,金乡公主看得一清二楚,可见其政治素养过硬,更不用嫉妒夫君那半瓶醋;唯一可能让金乡公主这个女人嫉妒到无以复加的,就是容貌!

真相就是何晏有着让妻子都嫉妒的艳丽容貌!金乡公主的生母是沛王太妃,也就是后来沛王曹林的母亲杜夫人。这个杜夫人又是谁呢?据传,就是大名鼎鼎的貂蝉!貂蝉的女儿,自然是倾国倾城的绝色美女。能让此等女子嫉妒的男人,其容貌、姿态到底是怎样一番柔美模样,不必细说,大家也能在心中猜出个大概。

不过,何晏人在朝野就要服从朝野的规矩,不能僭越。“傅粉何郎”专心玄学,在政治上站错了队,最后落得个名裂身死的下场,可惜了一副绝世风姿的皮囊,令人扼腕。

链接一:何晏的花样童年

何晏是东汉大将军何进的孙子,幼年丧父,其母尹氏改嫁给曹操。此时的曹操刚刚大破吕布,在朝中如日中天。迎娶何进的寡妇儿媳尹氏,应该算得上是政治婚姻。不管怎么说,何晏就此成了曹操的继子。照理,何晏属于寄人篱下,日子不会好过。何晏则不然,整天在宫中胡闹,看见世子曹丕穿什么样的衣服,自己就要找件一样的披上,令曹丕深恶痛绝。在封建时代,贵族阶层的穿着是有讲究的,不是你想穿什么就能穿什么的。皇亲国戚可以穿的,旁人就穿不得。曹丕当时是世子,也就是曹氏集团的正统继承人,其衣装定是有特殊讲究的。“拟太子衣装”,何晏的作为又僭越了。曹丕很讨厌这个“干弟弟”,从来不叫他的名字,而管他叫“假子”,也就是“继子”、干儿子的意思——虽然不太好听,但也不是什么辱人之言。要知道,曹丕是出了名的善妒之徒,差点逼死自己的亲弟弟曹植。而对何晏,碍于曹操的宠爱,再痛恨充其量也只是给他起个“蔑称”而已。

何晏得宠,一说是因为其聪慧,七八岁便慧心大悟,可以帮曹操解读兵书;但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相貌出众,惹人怜爱。

当时,曹操还有一个继子,是吕布部将秦宜禄的儿子秦朗,小名阿苏。阿苏的生母杜氏可谓大名鼎鼎,正是后世名列四大美人的貂蝉。有这等绝色的生母,阿苏的相貌也不会差到哪去。但阿苏却不敢同何晏一般放纵,为人处世都很小心。

会不会是子凭母贵,何晏仗着自己的母亲受宠而胡作非为呢?子凭母贵倒是实情,但这个“贵母”并非尹氏,而是阿苏的母亲杜氏!在曹操的侧室排位上,杜氏比尹氏要高,说明她在家中的地位更显赫。原因有这么几条:

其一,迎娶尹氏是政治上的需要,因此曹操并不太喜欢这个女人;而杜氏是曹操见色起意临阵夺来的夫人,肯定非常疼爱。

其二,尹氏所代表的东汉旧臣此时对于曹操来说已经没有太大的价值;反倒是杜氏,更能安抚吕布的旧部,在收编吕家军方面很有发言权。

所以说,阿苏其实是有资本凌驾于何晏之上的,至少在家世上完全不落下风。但他不敢像何晏这般张狂骄纵,肯定是觉得自己有不如何晏的地方。横比竖比,处处都要强于何晏,那唯一可能落下风的,就只有容貌了。幼年何晏之美,可见一斑。

真正让何晏失去曹操宠爱的,是他7岁时干的一件蠢事。此事就是“划地为庐”。当时何晏在宫里闹着玩,画了一块方形的地,号称“何氏之庐”。事情传到曹操耳朵里,顿时激起了曹操的疑心。何晏此时为曹操继子,是曹家的人;“划地为庐”却称其为“何氏”之地,分明是别有用心想要取而代之!不过到底是曾经的心头肉,曹操也没深究,把何晏送回了姥姥家,就此断了他跟曹氏集团的联系。

链接二:吃药吃出来的“名士风骨”

魏晋时代的文人是中国历史上最不同凡响的一群。除去绝世的诗词歌赋,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恐怕就是他们放浪不羁的“名士风骨”。事实上,这种“风骨”更多源于服食“五石散”所产生的药物反应。

中国人服食石散的历史可谓悠久,其渊源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老庄思想和玄学理论在这其中作用颇大。所谓“石散”,就是磨成粉的矿物。扁鹊时代就已经开始用石散治病,而屈原更认为“食玉英”可以“与天地兮比寿”,可见在当时石散已经被上流社会当作仙丹看待了。到了秦汉时代,石散已经基本失去了真正的药用意义,成为修炼“仙术”,追求长生的必备之物。

“五石散”的配方失传已久,史籍上记载的配方不下几十种。目前广为认可的“五石散”配方是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和赤石脂。按照现代化学分析,都是含有一定毒性的矿物,长期服用,后果可想而知。

在何晏掀起服食“五石散”的风潮之后,魏晋名士争相效仿。这五种石散价格不菲,因此“服散”也成为一种彰显身份的方式。不少人附庸风雅,佯装吃了“五石散”,装疯卖傻。被戳穿之后,自然贻笑大方。

“五石散”药性燥烈,药性需要靠饮酒催发,不然就容易憋出病来。发作之后,浑身燥热难耐,脱光衣服都不行,要躺在冰面上嚼冰块去热。昏头涨脑之际,脾气自然暴躁,身旁有苍蝇居然拔剑追赶;走路都要沿着墙根的阴影,免得日晒发狂。衣服也不能穿厚重、浆洗过的,只能穿旧衣服。因此,名士们的个人卫生都很成问题,各种寄生虫在身上乱窜。其中以虱子最多。

名士王猛“扪虱谈天下”被传为千古美谈。王猛是不是也服用“五石散”,我们不清楚,但至少说明,在当时名士身上有虱子是很常见的事情。衣服常年不洗,吃药之后有燥热出汗,不长虱子才怪!

所以说,魏晋时代名士们狂放的言行、飘逸的衣着并不全是追求自然个性所致,大半都是服药惹的祸。

链接三:兄妹婚配是真是假?

何晏的妻子是曹操的女儿金乡公主,这段婚配可谓金童玉女的天作之合。但不少资料上都称这段婚姻为“乱伦”,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原来,根据《魏末传》中的说法,“晏妇金乡公主,即晏同母妹”。后世也有不少人认同这一说法,何晏乱伦之说就此传开。但也有人不以为然,裴松之就是其中之一。他在《三国志注》中引经据典驳斥了这种说法,并蔑称《魏末传》为“底下书”,也就是野史、小道消息,不足为信。

《魏末传》中记载,金乡公主的母亲是“沛王太妃”,也就是说,金乡公主跟沛王曹林是兄妹。曹林的母亲是杜氏,也就是后世所说的貂蝉;而何晏的生母姓尹,显然不是同一个人。而之后,在同一本书中又说金乡公主是何晏的“同母妹”。这种前后矛盾的说法显然不能令人信服,难道真的像裴松之说的那样,“底下之书不足信”?

我们不妨臆断一下,有没有可能金乡公主的生母确是尹氏,但后来被过继给杜氏抚养呢?这种可能性不能说没有,而且很大。《魏末传》虽然是“底下书”,但记述并无太多荒谬之处,因此这种前后矛盾的说法可能是作者有意为之,暗示金乡公主实际上是沛王太妃的养女。毕竟,没有一本书能确定金乡公主的生母到底是何许人也;在曹操的妻妾中,相互间收养对方子女的事情并不少见。卷五《后妃传》载:“建安初,丁夫人废,遂以(卞)后为继室,诸子无母者,太祖皆令后养之。”裴注引《魏略》也记载过:“太祖始有丁夫人,又刘夫人生子修(即曹昂)及清河长公主。刘早终,丁养子修。”可见,这种假说于情于理都是讲得通的。

尹氏可能早亡,也可能体弱,无力抚养这个女儿,于是就把她过继给杜氏当养女——反正古代重男轻女,女儿谁养都一样。当金乡公主长大之后,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曹操将她嫁给了何晏。对于一代枭雄曹操来说,女儿不过是自己手中的棋子而已,礼法之流在政治利益面前统统都要让路。这也可能是金乡公主嫁给绝世美男之后终日苦闷的原因吧。

链接四:魏晋时代的“潮男”穿什么?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魏晋时代,男子尚阴柔,对美的追求更是孜孜不倦。

在魏晋之前的两汉,男性的主要服装款式是“深衣”。深衣是一种直筒式的长衫,把衣、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因为“被体深邃”,因而得名。说得通俗点,就是一种连体服,在边缘配以各种颜色的饰边,很是雍容典雅。

深衣发展到魏晋,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魏晋时期,传统的深衣早就不被男子所采用,倒是女性中有不少人穿着。魏晋名士是引领时尚风潮的一群人,他们的穿着打扮经常被大众效仿。对于这些经常服用“五石散”的人来说,汉制的深衣简直就是一种刑具,宽袍广袖的大袖长衫才是他们的最爱。这种服装不仅更为宽大,还装饰有“纤髾”。所谓“纤”,是指一种固定在衣服下摆部位的饰物。通常以丝织物制成,其特点是上宽下尖形如三角,并层层相叠。所谓“髾”,指的是从围裳中伸出来的飘带。由于飘带拖得比较长,走起路来,如燕飞舞。另外,在用料上,大袖长衫也抛弃了以往的麻布,转而使用更为轻薄的纱、绢,或者柔软的棉。因此魏晋名士行动坐卧都有一种超然的飘逸之风,这曼妙飞扬的大袖长衫功不可没。

魏晋时代的冠帽也很有特色。古人长发,对冠帽是很看重的。这时期,汉代的巾帻依然流行,但形制上已经有了不小的变化。帻后逐渐加高,下大上小,像一顶小尖帽子一般罩在脑顶,煞是好看。以往不同身份的人所用的冠帽是不同的,不能僭越。但魏晋时期的这种巾帻却上下通用,上至达官显贵,下到贩夫走卒都能使用,真是封建时代难得一见的平等风气。又因为这种笼冠大多使用黑漆细纱制成,因此也叫“漆纱笼冠”。

另外一种有趣的服饰是曲裾深衣。这种衣服是汉代直裾深衣的前身,在战国时期广为流行。魏晋时期再次复兴,也算得上是一种“复古风潮”。这种曲裾深衣不仅男子可以穿,在女性服饰中也是常见的款式,是一种较为中性的打扮。

有记载说何晏经常穿着女子的衣服搔首弄姿,应该是一种讹传和误解。他穿的应该就是这种曲裾深衣,实在是魏晋男子平常的装扮。不过当时居然就已经有了男女皆可穿着的中性服饰,不知道是魏晋女子地位高呢,还是当时的男子太阴柔。

掷果盈车唯潘郎

潘安(247—300年),本名潘岳,字安仁。荥阳中牟(今河南)人,西晋文学家。曾任司空掾、太尉掾、河阳县令、怀县令、太傅府主簿等职。死于“八王之乱”,罪夷三族。

潘安的全名应该是“潘安仁”。潘安这个简称之所以喧宾夺主,是有原因的。在唐以前,潘安是以“潘岳”本名出现的,被歌颂的大都是才学和孝道。但到了唐代,人们对潘岳的趋炎附势非常不齿,刻意淡化他的“优点”。谈及他的时候,也多以“潘郎”、“檀奴”之类的代称相称。久而久之,世人只知檀奴美,不晓潘岳才。才子潘岳沦为美男潘安,这番改头换面,更是因为杜甫的一首《花底》。为了对仗需要,杜甫把“潘安仁”简称“潘安”。无心插柳柳成荫,潘安仁的本名被弃之一旁,“世称”却流芳百世,也算是奇事一桩了。

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

潘安很美,美得像女人一样。作为“伪娘”,论外貌绝对可称得上闭月羞花。为什么这么讲呢?这是有根据的。

潘安的小名叫檀奴,也称檀郎。“檀”这个字,在古代常被用来形容女性嘴唇红润,比如“檀口香腮”;而“奴”,单看这个字的部首构成就知道意指女性的成分居多,古时候的女性更以“奴家”作为自称。因此,潘安的这个小名其实是有深意的,寓意他小的时候像小女孩一般貌美,嘴唇红润、面容姣好。

长大以后的潘安愈发可人。“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当时,贵族少年流行玩弹弓,弹弓打得好必然夺人眼球。但潘安只要把弹弓别在腰间,乘车出行,就会引来洛阳的妇孺围观。上至八旬老妪,下至黄发女童,成群结队慕名而来,都想要一睹潘安的姿容,可谓盛况空前。“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即为了表达爱慕和敬仰,妇女们就向潘安的车上“掷果”。

“掷果”是古代女性表达对男性爱慕的方式,就像如今的献花一样。因此,古代的文人常常套用这个词,当作男性受欢迎的“证据”。李白曾经写过“遥知向前路,掷果定盈车”;《醒世恒言》中则有“何郎俊俏颜如粉,荀令风流坐有香,若与潘生同过市,不知掷果向谁傍”的说法。可见,古时候,男性是否受到女性仰慕,能收到多少水果是一个硬性指标。而潘安的相貌,比“傅粉何郎”还要俊上几分。

整个洛阳城的女性倾巢出动,潘安貌美的名气可想而知。结果,车子被装满了,潘安直接打道回府。当时,有个叫张载的,长得极丑,也学潘安驾车出游,结果非但没得到水果,反而被一众妇孺狠狠打了一顿,怏怏而去。以上这段故事在《世说新语》和《晋书》中都有记载,其典故叫作“掷果盈车”。

当时,还有一个美男子叫作夏侯湛,跟潘安是密友,总是结伴出行。老百姓称赞他们的美貌,谓之“连璧”。“连璧接茵”连同“掷果盈车”一道,成为惊艳百世的浪漫传奇,也印证了潘安的美貌绝对是空前绝后的。

才子情谊深,桃花映娇容

潘安出身很好,其祖父潘瑾是安平太守,父亲潘芘任过琅琊内史。可以说他是典型的“官二代”。潘安自幼才学很高,甚至因才学出众遭到同僚嫉妒,十年不得升迁。从司空掾、太尉掾一路降到县令,官是越做越小,名气却越来越大。但凡出名的才子,都少不了自负的毛病。潘安郁郁不得志,也无心政事。他在河阳县当县令的时候,息讼浇花,种了满县的桃树。每到春暖花开时,满县的桃花竞相绽放,绵延数十里,煞是好看,也因此留下了一个“河阳一县花”的美谈。

潘安文辞华丽,气度恢宏,笔下《秋兴赋》、《闲居赋》以及《藉田赋》都是情真意切、文字柔美的名篇,堪称当时汉赋的巅峰之作。潘安写的《悼亡诗》首开悼亡题材之先河,历代都被推为第一,对后世的影响深远。《世说新语》和《晋书》中都有“陆才如海,潘才如江”的说法,这里的“陆”是指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陆机,潘安能够与陆机并肩,可见其才华横溢。而这旷世文采也正是潘安得以名垂千古的重要因素之一。

同类推荐
  • 无良皇帝

    无良皇帝

    为自己的新书广告一下《横眉》,为一部都市类型小说。有如下几种方式能找到,在本浏览页把尾数替换为85220。或点击作者博客,可以找到。或在搜索栏中搜索。或在首页白金作者推荐栏中,可以找到。手头上有闲票的哥们,不要吝啬,帮忙投上票,不胜感激。
  • 北大历史课

    北大历史课

    北大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一批又一批的北大人见证了时代的变革;回首历史,也看穿了过去的风云变幻。本书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娓娓道来,从远古传说到近代文明,从华夏大地到世界舞台,内容涵盖古今,贯通中外,让我们以史为鉴,立足当下,放眼未来。
  •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下岗教师李颂,醉酒后醒来发觉:自己躺在皇帝的床上——成了大唐顺宗?!可是唐顺宗已中风多日,没几天可活了。为了找个喝醉酒再穿越回去的机会,李颂决定暂时装一下唐顺宗。可是,想找到这个机会,就要身体健康活得久些;想活得久些,就要……
  • 革命烈士书信

    革命烈士书信

    本书中收录了大量革命烈士的书信。其中有这样一段,1921年高君宇与石评梅相识,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他们从相知到相恋,感情甚笃。在他们交往的过程中,经常鸿雁传书,表达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的追求。此信是高君宇写给石评梅的一封回信。作者以改造世界的志向和积极奋斗的人生观,勉励女友和青年们勇敢地追求光明。书中除了这篇《给石评梅的信》,还收录了《给佩卿贤甥婿爱弟的信》、《给鸣时的信(一九二七年)》、《就义前给熊竹生的信》等共计七十三封信。
  • 一本书读懂礼仪常识

    一本书读懂礼仪常识

    在现代社会,礼仪修养几乎成为一个人,或一个社会,或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优雅的行为举止。得体的仪态言语等,都将成为构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本书从现实生化出发,对商务礼、职场礼仪、社交礼仪、举止气质、服饰形象仪表、用餐礼仪、说话艺术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礼仪常识进行详尽地阐述,帮助读者提高自身修养、提升个人魅力、改善人际关系。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盛宠宫心

    盛宠宫心

    一个他,冷酷腹黑却又处处护她周全。另一个他,温润如玉却又若即若离。她要选择谁呢?又何必要选?她靠自己的智慧,斗宫女,斗皇后,斗太后,斗命运!男人不是等来的,不是选来的,是靠自己的能力赢来的!她说,因为我不漂亮,我就要很多很多的聪明,这样才不至于失身又失心,他说,因为我不温柔,我就要很多很多的计谋,这样才能赢得天下赢得你!
  • 旷世妖师

    旷世妖师

    气道九转,九转之上为玄黄天人动、武圣绝、人王开府、地尊飞天...这是一片神奇的世界——一位落魄少年,偶从一具海上浮尸身上,获得一枚神奇紫骨,里面记载着一门早已失传的上古魂诀...……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新书发布,求收藏,求推荐!!
  •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纵横家与“合纵连横”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纵横家与合纵连横》纵横家指春秋战国时期从事合纵或连横外、交运动的政治家、外交家及军事家。纵横最初只是表方向的概念,南北向称为“纵”,东西向称为“横”。到战国时期,演变成政治概念,当时割据纷争,王权不能稳固统一,需要在国力富足的基础上利用联合、排斥、威逼、利诱或辅以兵法不战而胜,或以较少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收益。于是,熟悉政治形势,善于辞令和权术,充分利用智谋。思想、手段、策略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纵横家就应时而生。《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纵横家与合纵连横》适合大众读物。
  • 北京不相信眼泪

    北京不相信眼泪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三千独宠

    三千独宠

    【蓬莱岛】她是逍遥王爷的宠妃,却被囚禁在凤阳侯的府中。权倾朝野的侯爷,一个无权无势的王爷……他被世人讥讽绿云罩顶,依然不改初衷。他玩弄权势,用权力把人困在自己身边,可最后失去的却是……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游缘惊梦

    游缘惊梦

    一个总认为自己最强人品急待提高的小混混,一朝出山,进入到斗气盛行的修炼世界里,高手云集,各显神通。在被一次次狠狠的打击与羞辱之后,小混混开始了非人的集训,杀野鬼,收狐妖,打怪兽,一步步,终走向斗气之巅峰……
  • 元娘

    元娘

    前世为母报仇,她拼尽全力,不惜手染鲜血,鱼死网破。当重生而回,她终才明白,生命的价值并不在于复仇。这一世,她是元娘,元为新生,元为初始,她要如海棠明艳绚丽,必当骄阳盛绽,活出精彩!PS:言情很甜,放心跳坑。**********新书《世娇》上传中,请大家多多支持!
  • 红楼尘梦

    红楼尘梦

    ★佛说:姻缘前定,宿孽关情。★一块美玉,见证百年情缘;一株仙草,演出红尘故事;一个路者,救得一颗七窍心;一泓清水,饶得………★你道是阆苑仙葩,你道是美玉无瑕,都需看这女儿国中的神瑛使者同咱们同忆那看惯春月秋风的红楼尘梦。★潇湘妃子、绛珠仙草,红楼尘世。依然美的不可一世……她。既因为美丽而可爱,也因为可爱而美丽,更因为善良而美丽……★这一场尘梦,又岂止木石前盟那么简单,水木缘,金玉缘,缘来缘去,甄宝玉贾宝玉水澈水溶水洛水湛还有忠顺王甚至浩瀚国的蒙古国的铮铮铁骨,这些迷失在绛珠仙草美貌与善良下的灵魂,叫她不得不面对着国与家个人与黎民战争与和平时究竟该作何选择……★亲们快来收藏,话说此文貌似慢热,但是也许亲们以前读红楼的许多不解都会得到一个解释呢~呵呵拭目以待吧……第一卷:缘起第二卷:追本溯源演说水林第三卷:红楼八载风刀霜剑第四卷:缘去缘来谁慰黛心第五卷:有情人长相守第六卷:林梦儿的红楼百宝囊――――――――――林梦儿,初次撰文,未涉世事,愿用小女子最真诚的心,最美好天真的文字,重新温故那段永垂不朽的红楼尘梦……看不出色彩的书名,看不出感情的文字,我希望娓娓道来的可以是恩怨分明,可以是红尘最不俗的爱情,可以是幸福的纯真善良,是一段你我都希翼的美丽洒脱平淡欢乐……梦儿的群—65923346—红楼尘梦——敲门砖:红楼尘梦或者林梦儿喜欢的可以加偶,亲们的一些意见梦儿会考虑的……如果现在不行也还有以后呢……(*^__^*)嘻嘻……推荐梦儿自己的新文《冷月点颦玉生情》梦儿自己的完结文《红楼尘梦》梦儿自己的玄幻爱情《第一情狐》推荐好友菁菁苜蓿的完结文《红楼梦之潇湘妃子》——★★★★★—【推荐:脂砚斋出品的精彩美文】—★★★★★——《一梦潇湘冷清秋》瑾瑜地址:《挽红楼之玉亦狂》落花楼主地址:《穿越红楼之黛倾天下》雁无痕地址:《红楼尘梦》林梦儿地址:《红楼寻梦之情满潇湘》沧海明珠地址:《红楼之雍皇夺玉》曲阑地址:《情续红楼画眉蹙》梅灵地址:——★★★★★—【脂砚斋出品·绝不抄袭·绝对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