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9000000002

第2章 伪娘的黄金时代(2)

邻女窥墙为宋玉

宋玉(约前298—约前222年),又名子渊。战国时鄢(今襄樊宜城)人,据传为屈原弟子。战国时楚国辞赋作家,有《九辩》、《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作品存世。

“貌似潘安颜如宋玉”,说的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两位美男子。潘安的故事,我们稍后会讲,而这宋玉更是不能不提。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先将“好色”、“妓女”等争议题材作为辞赋内容的人,宋玉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旷世奇才。能跟潘安齐名,也可称其为风华绝代。但宋玉尽管如此出众,很有男儿本“色”,可后人依旧难免把他当作“伪娘”看待。

邻女窥墙为宋玉

史书中有关宋玉的记载并不多。对他的身份,后人也有多种说法;其生平,更是一团迷雾。一般,人们把宋玉当作屈原的弟子看待,认为其出身贫寒,仕途不顺,是个不得志的人物。

宋玉的相貌出众,能与潘安比肩,名列古代四大美男。有人可能要提出疑问:既然史书上对宋玉的描述语焉不详,那凭什么认为他就是个绝世美男子呢?

古人这么说,自然是有一定道理的。人们对宋玉非凡美貌的推断,来自一篇赋,也就是《登徒子好色赋》。根据这篇赋的序言记载,当时宋玉以诗赋闻名,受到楚王的垂青,得以陪侍左右。一个叫登徒子的楚国大夫到楚王跟前进言,说宋玉是个好色之徒,不可让他出入后宫。这就等于给宋玉扣了一顶“秽乱后宫”的帽子,罪名不轻。于是,楚王招宋玉来对质。宋玉听完登徒子的指控,微微一笑,说道:“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宋玉的辩驳非常巧妙,他没有直言自己行得正坐得直,而是给楚王讲了一个故事:楚国美女名满天下,而全楚国最美丽的女子,就是住在臣宋玉隔壁的“东家之子”。东家之子闭月羞花,体态窈窕,倾国倾城。这样的绝色美人,倾慕微臣,每天趴在墙头窥视我三年之久。而我宋玉并没有搭理她,这充分说明,我并不好色。

能让冠绝天下的美人爬墙头偷窥三年之久,宋玉你究竟有多美啊!如果是一般人,在君王面前如此自夸,肯定要倒大霉,搞不好会引来杀身之祸。可楚王非但没有怪罪他,反而点头称是!而打小报告的登徒子也说宋玉“为人体貌娴丽,口多微辞”。可见,宋玉的美貌是有目共睹的,上至君王大夫,下至庶人美女,有口皆碑。

而“娴丽”这个词,显然并不适合安在一个阳刚英伟的人物身上。娴者,雅也,后世多用于形容女子体貌典雅;丽者,美也,不需赘言了。楚地民风彪悍质朴,并没有魏晋男子阴柔美的喜好。可见,宋玉是一个安静文雅、美丽异常的文艺小生,身上的女性阴柔要多于男性的阳刚。所以,后人才敢将宋玉名列四大美男,而我们才能把他当作一名“伪娘”看待。

结怨“登徒子”

宋玉长得貌美,但运气却不太好。根据《襄阳耆旧记》所载,宋玉出身卑寒,原本跟随屈原,在其被放逐后转而投靠楚王。宋玉一生都很不得志,这大抵是因为他的性格使然。

宋玉托朋友向楚王举荐自己,楚王让他做了个小官,宋玉不满意,求朋友再去为自己美言。朋友很不高兴,于是说:“夫姜﹑桂因地而生,不因地为辛;美女因媒而嫁,不因媒而亲。言子而得官者我也,官而不得意者子也。”意思是你在这儿什么也没干,而去跑关系替你疏通的人是我;苦我吃了,官你做了,你还有什么可挑三拣四的呢?宋玉不依,认为自己有才,朋友举荐不力,是种过错。朋友辩不过他,再次帮他向楚王求官。求人办事儿还歪理多多,宋玉的性格实在过于自负自私了。

另外一件事则可以说明宋玉不得志的根本原因。这件事就是前面讲过的“登徒子事件”。宋玉在向楚王证明自己并不好色的时候,还讲了另一个故事:登徒子的老婆又老又丑,可登徒子依然很爱她,还跟她生了五个孩子。这样的丑女都不放过,登徒子实在是太好色了!宋玉不光把自己“好色”的罪名推了个一干二净,还反过来把脏水泼了登徒子一身。就这样,因为一篇《好色赋》,登徒子沦为了“好色之徒”的代名词。巧舌如簧似宋玉者,世间罕有。

这个小故事看似荒诞可笑,其中却隐藏着一个宋玉自己都未能察觉的大问题。这件事,看似是宋玉捍卫自己名节、反击谗言小人的畅快一击,实际上却反映了宋玉同当时士大夫阶层的矛盾。登徒子,可以看作是楚国士大夫的代表。他们对宋玉的受宠很是不满,伺机铲除。而宋玉的这次反击,则是一种决不妥协的宣示。从宋玉仅有的几件行止来看,他是一个极端自负自恋又自私的人,尽管出身寻常百姓家,但志比天高。面对楚王身边的显赫重臣,不仅不会趋炎附势,反而百般嘲讽。

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文人不在少数,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诗仙李白。自恃受皇帝赏识的李白令权宦高力士为其脱靴的事尽人皆知,相比宋玉的诡辩有过之而无不及。宋玉同李白都很有才华,在当时独领风骚;他们都有鸿鹄之志,却只被当作取乐的弄臣;他们出身卑寒,却藐视权贵;两个人都终生不得志,只得寄情诗赋。历史就是这样惊人的相似!宋玉最终的结局,史书没有记载。宋玉不是屈原,不会因“世人皆醉我独醒”而痛不欲生,也不会有投水明志的勇气——作为“伪娘”,自爱是基本中的基本,自杀,应该断不会在他的人生选项中。不过,如同李白一般醉死对于宋玉来说可能是最好的归宿吧。

宋玉的一生,就像楚文化一样,炽烈而神秘。黯然而暝,忽不知处。情独私怀,谁者可语?

链接一:品味《离骚》余韵

中原文化发源于黄河,庄重典雅。而在长江流域,则孕育出了异彩纷呈的吴楚文化。跟娴静的吴文化不同,楚地的文化炽烈独立,有着避人耳目的狂野之气。正是这股桀骜之气,让楚地产生了不输中原“国风”的浩荡文字——楚辞。

一直以来,人们总觉得楚地是化外之地,文化必然落后于中原,这实在是天大的误解。尽管楚人被周王室称为“蛮荆”,但其文化并不落后于中原地区。甚至可以说,在某些方面,楚文化还要领先于中原。比较现存的楚国文物和中原文物,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楚地出产的器物无论在形制上还是精美程度上都足以令中原器物自惭形秽。楚地丝绵之精美,世间罕有;楚地青铜器,更是当时青铜器物中的翘楚。

楚国文化的领先并非什么咄咄怪事,是有迹可循的。首先,楚地物产丰富。据《汉书·地理志》所载,楚地“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果蓏蠃蛤,食物常足”。相比面朝黄土背朝天,世代向土地讨生活的中原居民,楚地人民可以更容易地获得生活物资,因此就有更多的精力投身文化事业。

另一方面,楚国的国家制度不如中原成熟,贵族相对独立。受上层社会自由风气的影响,楚地民风不羁,思维活跃。受成熟的理学思想束缚,中原的艺术往往以“平和”作为追求。然而,平和发展的极致,就是平庸。长此以往,难免一潭死水;而楚地艺术不拘一格,以“愉悦”作为最高要求,充分展现情感。这种对艺术认知上的差异,导致楚辞同中原辞赋具有极大的不同之处。

楚辞脱胎于楚地歌谣,带有浓郁的地域特征。所咏之物都是楚地风土人情。楚国巫祝盛行,因此楚辞往往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上九天揽月,邀仙人共饮都是楚辞中常见的桥段。楚辞的代表性人物屈原,其代表作《离骚》是我国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抒怀诗,笔触凝练,汇聚忧愤之气,将“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无奈和愤怒书写得淋漓尽致。但辞赋体例却飘逸优雅,悲而不僵,愤而不乱,九死而不悔。因为《离骚》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无可替代的地位,楚辞也被别称为“骚体诗”,同《诗经》并称“诗骚”。

楚辞炽烈,华丽,奇诡,同它的创造者一样桀骜不驯,仿佛一道殷红的笔触,在中华文化的画卷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链接二:《神女赋》,一场众说纷纭的“春梦”

宋玉虽是杰出的辞赋家,但存世的作品并不多,其中最具争议的作品莫过于《神女赋》了。

《神女赋》在瑰丽的楚辞中也算得上“奇文”。这第一“奇”,为“一赋两体”。一篇《神女赋》,居然有两个截然不同的版本!着实令人称奇。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神女赋》的两种不同的前言。在“前言”中,宋玉常用“玉”指代,而楚王则简称“王”。一点之差,让文章的意思截然不同。

在“版本一”里,宋玉同楚王一起出游,梦见了神女。第二天,宋玉把这个故事讲给楚王听,楚王很感兴趣,于是命宋玉写了一篇赋。简言之,宋玉做春梦,楚王感兴趣,命宋玉写了《神女赋》;而在“版本二”里,做春梦的人却成了楚王。楚王做了春梦,第二天意犹未尽,于是让宋玉写了《神女赋》以资纪念。

不少学者认为,记录《神女赋》的人可能在书写时出了笔误,把王玉二字混淆了。久而久之,这种错误被后人误以为真,于是有了两种不同的《神女赋》。其实,千年前那场春梦,无论是谁做的都无大碍。哪种说法都掩盖不了《神女赋》的异彩,而众说纷纭的探究,又给这篇奇文平添了一丝神秘。

《神女赋》的第二“奇”,在于它的内容。尽管冠名“神女”,但还是有不少人指出:《神女赋》描写的可能根本不是神女,而是妓女!

在楚辞中,吟咏女性的不在少数,比如屈原的《离骚》中,就有不少关于女性的记载。不过,屈原吟咏女性,多是为了言志。女性只是一个媒介,并不是吟咏的对象。但宋玉的这篇《神女赋》则直接把女性当作了主题,笔触细腻地描写了自己梦中的神女。乍一看,整篇文章好像都是在叙述自己对神女的倾慕,但细细品读一下,就会发现很多“非常”的地方。

第一个“非常”之处是宋玉对待神女的态度。古人写的神女,都是艳丽脱俗、清丽逼人的。对这样的超凡之人,辞人们即使倾慕也只是远观,不敢亵玩。可是宋玉却对这位神女动了歪脑筋,可惜神女“怀贞亮之清兮,卒与我兮相难”,未能得逞。楚人写神人的辞赋不少,如此不敬的还真少见。如果不是宋玉色胆包天,就是这篇赋所述的神女另有隐情了。

另一个“非常”之处,是楚王的态度。作为一国之君,楚王身边当然不会缺少女人,尤其不会缺少美人。但宋玉的一场“春梦”,却能让楚王兴奋非常,令宋玉“试为寡人赋之”,实在罕见。宋玉必然说了某种楚王从未听过的逸闻,才会如此。那么,宋玉究竟跟楚王说了什么呢?

“……披服,脱薄装,沐兰泽,含若芳。性合适,宜侍旁,顺序卑,调心肠。”宋玉是如此向楚王描述自己“梦中”的“神女”的。这也正是令楚王心动之处。宋玉把自己梦中的神女形容得娇丽可人,艳丽异常,性情温顺,适合陪侍,知道尊卑。怎么看,宋玉向楚王介绍的都像是卖笑的侍妾,而非“神女”啊!

说到这里,我们大致可以推断出《神女赋》浮华辞藻之下的真实了:宋玉写的,并非什么春梦,而是自己的一场艳遇。这个神女,可能是王宫之外的某个歌妓。宋玉尝到了甜头,于是就向楚王推荐这位歌妓。尽管阅女无数,但对这种“野花”,楚王还是很感兴趣的,于是让宋玉写了这篇赋,作为参考!如果真是这样,宋玉也就成为有记载以来第一位描写妓女的辞人了。

链接三:好色也高雅

男人好色,是本能使然。“好色”一词在古代本就是中性词,不仅有喜欢美女的意思,也有喜好“性交”之意。正所谓“食色,性也”。

不好色,就无法追求更优良的雌性,产生更为优异的后代,人类社会也就裹足不前了。所以说,“好色”本身并没什么龌龊之处。“好色观”决定了“好色”的结果,风流和下流之间的那一层薄纱,也正在于此。宋玉写的《登徒子好色赋》,可以看作是宋玉的“女色宣言”,向世人叙说了自己的“好色观”。

在这篇赋里,宋玉一共写了三个人“好色”的故事,也讲了三种好色观。第一种说的就是宋玉自己。“惑阳城,迷下蔡”的绝色美人爬墙头偷看了宋玉三年,宋玉依然不为所动,实在是不“好色”。宋玉不仅否定了自己“喜欢女色”,更表明自己对性交之事毫无兴致。这是一种极端的好色观:女人跟我无关,好色与我无缘。

第二种说的是登徒子。据宋玉所言,登徒子不仅好色,而且好色的厉害。登徒子的老婆“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实在是没个人样,恶心至极。可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实在是好色极了。登徒子的好色观走的是另一种极端:只要是女人,皆可“悦之”。对女性的外貌完全没有任何要求,纯粹只是追求其“雌性”的自然属性而已。这种好色是纯粹的,完全脱离理智控制的原始本能,是一种繁衍后代的冲动,同宋玉的“无性”形成鲜明的对照。

第三种是一个杜撰人物——章华大夫的观点。当时在楚国做客的秦国章华大夫认为宋玉的说辞过于片面,请求向楚王陈述自己的好色观。他是这样说的:我曾经游历各国,见识广博。我曾在春夏之交,路遇采桑女。其美貌,真是惊为天人。我心生倾慕,但美人却欲罢还羞,撩拨得人心烦意乱。于是我“目欲其颜,心顾其义,扬诗守礼,终不过差”。

章华大夫见到美女虽然动心,但却用道德和理智控制了自己的欲望,没有做出出格的事情来。他的好色观大概可以总结为:男人可以好色,但要张弛有度,能够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本能。做到这点,才能称得上翩翩君子,而非龌龊小人。

《登徒子好色赋》是宋玉自己写的,其中所述的人物都可以看作是宋玉的化身。宋玉借不同人嘴,把自己对于好色的三种看法一一阐释。作为一个自恋的“伪娘”,宋玉当然不会贬低自己,因此,文中的“宋玉”和“登徒子”一样,只是两个反面教材,他们的做法,宋玉并不赞成。最后出场的秦国章华大夫,才是真正的宋玉本人。由他讲出的好色观才是宋玉真正认同的女色之道:像“宋玉”一般的“不好色”,有悖人伦,无趣;像“登徒子”一般的“只好色”,丧心病狂,无耻;唯有像“章华大夫”这样的能够用理智去控制欲望,好色有度,才是真正的“高雅”行径。好色,也要高雅,不然人就同畜生别无二致了。

链接四:宋玉悲秋

文人悲秋始于宋玉。在当时人们的观念里,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何悲之有呢?因此那时候,文字构筑的秋天是一个流金淌蜜的季节,纷飞的落叶就像来年丰收的预告一样,令人欣喜。正如《诗经·周颂·良耜》中所写的一样:“畟畟良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实函斯活。”

但宋玉写的《九辩》却开了文人悲秋的先河。有人说,宋玉是屈原的弟子,这篇《九辩》是为了缅怀恩师的流放而作的。但宋玉究竟是不是屈原的弟子,实在没法说。毕竟屈原没给他留下什么证明文书,就一头扎进了汨罗江的浑水之中。这篇悲情的诗作,与其说是“悯人”,倒不如说是在“悯己”。宋玉跟屈原一样,也是不得志的。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的开篇,就是一派肃杀之景象,《诗经》中质朴鲜活的劳动场景荡然无存,慢慢地都是悲天悯人的文艺范。秋景秋物,秋声秋色,全都成了萧瑟凋敝的征兆,令观者的心境每况愈下,潸然落泪。这种先声夺人的写法,一下点明了《九辩》的基调,这就是“悲”!

因何而悲呢?“贫士失职而志不平!”这是宋玉悲哀的地方。出身贫贱的自己,郁郁不得志,常得小人陷害,遭到贬值,真是太令人悲哀了!这句话不仅是全诗的主题,更让“《九辩》是为屈原所做”的说法不攻自破——屈原是贵族出身,同贫贱实在沾不上边。

秋的意象,代表的是楚国当时惨淡的现实。宋玉所处的时间,正是秦国崛起之时,也是楚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楚襄王六年(公元前1279年),秦将白起斩杀韩军24万,群雄震动。作为秦国的邻国,楚国感到了空前的威胁。为了缓和同秦国的关系,楚襄王同秦国讲和,还迎娶秦国女子,以示服从。但不久之后,楚襄王受合纵家鼓动,偷偷联络诸国准备抗秦。秦国得知此事,先发制人,兴兵伐楚,迫使楚国割地求和;第二年,秦军再次发难,不仅攻陷了楚国都城,连历代楚王的陵墓都被付之一炬。这样的打击对楚人来说犹如晴天霹雳,昔日楚国的荣光就如同盛夏的骄阳一般一去不返,留下的只有山河日下的悲秋而已。

国家的兴衰决定着宋玉的命运。秋风肃杀,凛冬将至,宋玉失去了官职,流落他乡。“悼余生之不时兮,逢此世而狂攘。”悲凉之余,惊觉“四时递来而卒岁兮,阴阳不可与俪偕”。此一时彼一时,楚国的荣光不在,社稷将崩,就如秋天的到来一般不可挽回。宋玉,作为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也只能悲鸣而已,无能为力。

宋玉的悲秋,不仅有对自己命运不济的愤慨,更有对国家衰亡的感伤。国家的命运同自己的境遇联系在一起,悲从中来。秋天终会过去,但下一个春天,暖风吹拂的还会是楚人的庄稼吗?这种沉重的悲情前所未见,更影响了此后千年的华夏诗人。自此,文人悲秋成为一种惯例,秋天,也彻底成为肃杀凄凉的代名词。

同类推荐
  • 大宋一品驸马

    大宋一品驸马

    宋开国十年,南北尚有四国未平,燕云十六州犹在敌手。柳味穿越成一落魄郡主的驸马,势要在大宋搅动风云。
  • 一寸河山一寸血3

    一寸河山一寸血3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3册,主要讲述了1937年到1938年,抗日战争防御阶段的历史。
  •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策略与方法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策略与方法

    历史是什么?历史就像是一幕幕相互关联的多幕剧,在绵延几千年的历史中不断上演。历史的素材人人都可以拿来再加工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之下去思考,历史就会像万花筒一样展现出各式各样的图案。历史之所以成为后世研究的样本,就是因为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智慧的线索。这些线索,就是历史中的策略与方法;这些经典的策略与方法,至今仍是现代人的智慧源泉。策略是行动方针,方法是执行方案,它们都是在特定思维下产生的应对措施。在同样的处境之下,不同的人往往会选择不同的应对方法,正是因为他们具有不同的思维。古人用他们的经历不断验证了这些道理,也用他们的策略与方法留下了一个个成功或失败的案例。
  •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雾满拦江PK当年明月?谁是幽默讲史第一人?读者自有公论!清朝多少事,都付笔谈中,让你笑得肚子疼的清史读本:《别笑,这是大清正史》讲述自努尔哈赤出世(1559年)至顺治二年(1645年)史可法困守扬州86年问的大清历史。此时正是清朝崛起、明朝灭亡之大动荡、大变革的非常时期,其问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既精彩纷呈,又血腥。惨烈。作者娓娓道来,虽然嬉笑怒骂,但却谑而不虐:看似散漫随意,实则用心良苦;看似如小说家言,实则以信史为本。书中的人物,无论是大英雄熊廷弼、袁崇焕、努尔哈赤、皇太极等人,抑或是大汉奸吴三桂,不论是具有悲剧性格的崇祯皇帝,还是雄才强悍的多尔衮,都一改往日严肃、刻板的面目,泼皮似的调侃使其人物形象陡然生动起来。
  • 大明望族

    大明望族

    谚云:天下沈氏出吴兴,吴兴沈氏与汝南周氏、会稽顾氏、陇西李氏、东海陈氏、中山张氏并称中国六大世家。大明中叶,世家郡望早已凋零,沈氏分支立足松江,名声鹊起,为当世显赫望族。只因一现代灵魂,回到至五百年前,重生到祖宗身上,混个了风生水起。*《登基吧,少年》2019年1.11起点首发,可以开养了,^_^
热门推荐
  • 冷少总裁宠妻

    冷少总裁宠妻

    严禁转载,违者必究。这里没有激情的片段,也没有勾心斗角的场面,有的只是温馨浪漫。有的只是一个宠女人的男人和一个自卑的女人。他是冷氏集团的总裁,也是她眼中的“希哥哥”。他对其他人都是另眼相待,唯独对她宠爱有加。他从不对别人笑,就只是在她面前崭露笑容。可是,为什么她还是要离开自己呢?她是一个父亲离世,母亲不要的人,却有个“希哥哥”伴着她。她是个佣人的孩子,怎么可能配得上他这个总裁。她没有人疼,只是有“希哥哥”会疼她,宠她,可是她又怎么能承受呢?她要离开他,却努力打造匹配得上他的自己。感谢抬头让你吻为偶做的美丽的封面。此文每天在9:00——11:00之间更新,一天一更。如果想多更的话,请在下面留言,霏霏会考虑的。哈哈推荐朋友的文:晓臻:——梅冬——
  • 神医代嫁妃

    神医代嫁妃

    推荐影子新文《盛世独宠,侯门毒妻》——不一样的夫妻重生,不一样的精彩宅斗,不一样的绝世独宠!推荐爱人暮雨林新文《邪王独宠,庶女为后》——当执掌现代财团的商界神话变成贺兰侯府懦弱无能的庶出之女;当封夙王朝邪魅冷峻的邪王变成妻奴……==================一纸诏书,姐妹易嫁。她从默默无闻的庶女一跃成了皇子的代嫁王妃。然而,无人知晓她早就不是那个卑怯懦弱的柳静菡。美目波光滟潋之间,她已成为身负绝世医术的风华女子!前世,曾伤她叛她者,必定不得好死,今生,欲欺她辱她者,注定自取其辱。素手一翻,前朝震动;星眸微转,后宫难宁。===================他,本将她当做夺权途上的踏脚石,可是最终到底沦陷的是谁?他,与她前世结缘却痛失所爱,今生能否再续情缘?他,倾心于她的绝世才华和独特姿容,难道只能和她相忘于江湖?究竟谁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陪她共看云卷云舒?===================小剧场:家丁甲:“王爷,不好了!王妃用毒把长安郡主的头发都弄光了。”某王爷:“拔得好!本王早就觉得她有慧根,适合剃度出家。”家丁乙:“王爷,死定了!王妃给贵妃娘娘下了泻药,如今贵妃都无法起床了!”某王爷:“泄得好!本王一直就看她过于丰腴,该减肥了。”家丁丙:“王爷,没法活了!”某王爷:“你们有完没完!我怎么就不好了,死定了,没法活了!”家丁甲乙丙:“王妃迷晕了所有的护卫,和人私奔了!”某王爷:“私奔得好……什么!柳静菡!你个恃医行凶的流氓王妃!”某王爷如一阵风,不带走一片云彩……“哇!王爷是不是也吃了泻药啊……跑得真快!”
  • 夜葬

    夜葬

    西南一隅,有一奇特的丧葬习俗,名"夜葬".凶死的人只能在夜晚静悄悄地送到死人沟中埋葬.四个研究民俗的学生来到这里,想要揭开这神秘文化中不为人知的一面.可他们碰到的,却是一连串不可思议诡异莫名的事……村中的地理先生,欲言又止……山村中唯一的大学生,发现了秘密,却又神秘失踪……山腰上绿树掩映的别墅中,隐居的推理小说作家……别墅中,一瘸一拐走过的管家……还有一只低吠的狼狗……
  • 八十天环游地球记(青少版名著)

    八十天环游地球记(青少版名著)

    《八十天环游地球记》讲述了英国绅士福克先生以两万英镑为赌注同朋友们打赌,只用80天的时间环游地球一周的故事。小说以打赌开头,中间穿插探险故事、异域风情、爱情故事等。情节曲折,扣人心弦。作品形象而夸张地反映了19世纪“机器时代”人们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开创了现代科幻小说的先河。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智谋全解(超值金版)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智谋全解(超值金版)

    全书十三篇,为春秋时代著名军事家孙子所著,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最著名的一部军事著作。从十三个方面详细讲述了行军打仗的要诀与智谋,共五千九百余字,又称《兵策》《吴孙子》《孙子十三篇》。孙子,名武,字长卿,《孙子兵法》,生于春秋时代的齐国。孙子原是陈国陈完(后改称田完)的后裔,名将田书和著名军事家司马穰苴是其先祖。正因如此,孙子得以从小诵读《司马穰苴兵法》《太公兵法》以及《管子》等优秀军事文化典籍,为其学习和继承前人的兵法研究成果、形成自己的军事思想奠定了基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腹黑王爷下堂妃:我不倾城谁倾城

    腹黑王爷下堂妃:我不倾城谁倾城

    她苏吉儿要嫁人了,结果发现老公爱的是他她安娜穿越了,结果穿到了帅哥皇帝身上,那就KISS下吧她倾城要嫁人了,结果武林盟主不肯娶她,那就……爆笑小白,切勿提内涵二字
  • 10天打造强大气场

    10天打造强大气场

    人人都在培养强大气场,追求成功,但成功的人却是少数,有宏大气场的人也并不是随处可见。很多人都在思考究竟自己与成功者的差距在什么地方,是天赋?是头脑?是家境?或是运气?其实这些都是成功的要素。我们光顾思考了,对于自己的行为,也没怎么在意。对于成败,常常归结于自己运气不佳,而从来不去考虑为什么会失败。可是仔细想想,我们和成功者只有很小的差距,这点小小的差距来源于自己平时的行为气场。古今中外,大凡是走向成功的各界人士,之所以能站在成功的巅峰,是因为他们都拥有良好的气场,而良好的气场不仅赋予了他们热情洋溢的生活式,而且赋予了他们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
  • 错点王妃

    错点王妃

    他是英明神武的当朝新皇,他是骁勇善战的战神四王爷,先皇驾崩,新皇未登,天启国最尊贵的两个男人相对而坐:“我欲娶淑敏郡主为后。”愕然看着对面皇兄眼中那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柔情和爱意,略带着调侃地说到:“如此,可就要恭贺皇兄了。”~~~新皇登基,先皇遗诏,新皇需娶丞相之长女为后,并将静安王之女淑敏郡主赐婚于四王爷为正妃。此遗诏一出,两男同时感觉五雷轰顶,而在静安王府内,某只却“吭哧吭哧”地吃着零嘴儿,睁着水灵灵的眼睛看着前来宣旨的公公,白眼儿一翻,说道:“靠,竟然这么随便的就把本郡主的终身大事给解决了,先皇的人品咋这么恶劣呢?”淑敏淑敏,这位淑敏郡主敏倒是有,只是这淑嘛……~~~她本想这辈子安安心心地当一个混吃等死,脑域空间无限接近零的无脑大小姐,却……算了算了,反正这好像也并不损害她想继续混吃等死的初衷,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只要别来惹她就OK了。可是,可是,这一个个的怎么回事?你个死皇帝,做什么这样好像深情款款,情意绵绵地看着本郡主?会让人误会的好吧?喂喂喂,王爷相公,我只是稍微出墙了那么一下你干什么就一副好像要杀人的样子?反正你又不喜欢我。靠你们这些臭女人,自己管不好自家男人竟然还找麻烦找到本郡主的头上来了,找死!不过,哇哦,这个美男不错呀——主动粘上,坐在美人的大腿上面,勾勾脖子抛抛媚眼,问道:“美人,能否问你个事儿?”美人轻揽佳人柔柔纤腰,笑得那叫一个风情万种,道:“区区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问:“婚否?”答曰:“尚未婚配。”再问:“那不知是否有意找位亲亲娘子?”再答:“若是能够如你这般的,自然是马上就想要抱回家中。”旁边,一个冷冰冰的不似人的声音响起:“安静儿,别忘了你已经是有夫之妇!荣玥,马上滚出本王的视线之内!”——————呃,那个,宝贝一个没忍住,就又开了个新文,嘿嘿,亲们支持下哈~《凤帝皇后》:奈何桥边,她与他相对而立,说道:“感谢阿容,为路遥抵挡了二十年的风雨,到生命终结之时都不曾放手。若有来生,但愿…再不相见。”仰头喝下手中的孟婆汤,转身踏上了奈何桥,不曾回头,只留下一句“再不相见”在奈何桥边久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