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9000000001

第1章 伪娘的黄金时代(1)

自古美人如子都

公孙子都,生卒年不可考。名阏,字子都。本姓姬姓,是周代宗室一脉。郑国公族大夫,宗族子弟。貌美,狭隘,擅射术。春秋时代第一美男。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伪娘”:他容貌秀美,令亚圣为之动容;他贵为天子宗室,却背“小人”骂名;他既是“美人”,又是“名将”;他最终身败名裂,死因却扑朔迷离。这样一个充满矛盾和谜团的人物,他的故事难免令后人浮想联翩。可遍翻典籍,却不见多少有关他的记述。时隔千年,真实可能早已被遗忘;迷雾重重,谁又能窥见历史的真容。

亚圣有言:不识子都,有眼无珠

公孙子都,活跃于遥远的春秋时代。在一般人的印象里,那是一个百家争鸣、刚劲质朴的时代。蒙昧初开,礼数未定。文臣死节,壮士狂呼。这是一个无比浪漫的时代,也是一个混乱的时代。武王伐纣,奠定了大周的天下。为了屏藩周室,武王姬发将天下分为71个诸侯国。被分封的不仅有周朝宗室,还有功臣宿将以及商汤后代。在这些封国中,姬姓封国占到53个。每一个封君不仅有土地,还有人口,即所谓“授民授疆土”。姬发以为如此一来,天下就稳固了,却不知给日后周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随着周幽王戏弄诸侯的烽火被犬戎族的蛮刀摧毁,盛极一时的周朝进入了烽烟四起的春秋战国时代。中央政府衰弱,逐渐失去了对封国的控制。群雄并起,逐鹿天下。强大的封国不断攻伐兼并弱国,失势的大国又分裂为小的封国。最多的时候,春秋时代有大小国家140多个。

公孙子都是郑国贵族,原为姬姓宗室,后改姓公孙。郑国曾经一度是春秋时代最为强盛的国家之一,连齐国都要对它礼让三分。子都生得美貌异常,名满郑国。《诗经》中有这样一首诗:“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说的是一个少女约了心上人在山中见面,左等右等也不见人影。好容易来了一个人,迎上去一看,并非自己心爱的帅哥,而是一个蠢汉,不禁气恼。在这首诗里,就有“子都”二字,是当作心上人的代称出现的。少女怀春,自然把心上人看作史上最英俊的人物。可见,当时的郑国少女都把子都作为梦中情郎的标杆看待。

单单迷杀少女,还不足以显示子都的美貌。《孟子》曰:“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意思就是说,不知道子都美貌的人,都有眼无珠,像瞎子一般。孟子是儒家的重量级人物,人称“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堂堂亚圣居然能说出这么“掉价”的话来,实在让人大跌眼镜。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子都容貌之美是天下皆知的事情,无论男女老幼都要被他的容颜倾倒。正因如此,公孙子都才能荣登“春秋第一美男”的宝座,成为当时郑国的全民偶像。

君子雅量,“伪娘”无情

春秋时代,有才有德之人称为“君子”,齐国孟尝君、楚国春申君、赵国平原君和魏国信陵君号称“四大君子”,行止潇洒,气度过人。公孙子都贵为春秋第一美男,按理说也应当名列君子之林。但奈何子都空有惊天之貌,却无容人之量,其心胸狭窄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

郑庄公时,郑国联合齐、鲁两国攻打许国。齐、鲁、郑三国在当时都很强盛,而许国国力贫弱,哪经得起这种豪华阵容的联手攻击。三国联军摧枯拉朽,很快攻破许国都城。可战胜之后,郑庄公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原来,郑国领军大将颍考叔在阵中中箭而亡,给这轻易得来的胜利添了些许悲壮。更要命的是,颍考叔是背后中箭,那致命的箭镞分明就是郑国军队的制式装备。颍考叔并非“战死”,而是死于自己人的暗算。这对郑庄公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一经查问,凶手很快浮出水面,他就是本次伐许的首功公孙子都。

公孙子都为何会对同僚痛下杀手呢?这还要从郑庄公选将伐许说起。许国羸弱,伐许是一桩名利双收的美差,风险很低。因此郑国很多公卿大夫都想争取领军的职位,建功立业。郑庄公犯了难,于是找大夫祭足商量。祭足以智虑过人著称,给郑庄公出了个主意:比武选将。郑庄公深以为然,于是从库房里拖出一辆战车,车上立一杆超大的旗帜,并向众将允诺:谁能持此大旗行走如常,就派谁驾此车领兵攻打许国。顶风扛旗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众将知难而退。而公孙子都武艺高强,轻易就把大旗拔了下来,行走如飞。郑庄公很是高兴,正想宣布子都获选,不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名不见经传的将领颍考叔也擎着大旗,步履稳健。子都气不过,想去夺旗,却怎么也追不上颍考叔。于是,郑庄公就把那辆战车和领军的职位一并授予颍考叔。

这样的结果,子都非常不甘心。不为别的,原来子都看上了那辆战车。郑庄公拿出来的战车并非寻常货色,乃是鲁国精工所造,世间罕有,号称“车霸”。子都喜欢出风头,对“车霸”垂涎已久,却被颍考叔横刀夺爱,心生怨恨。郑庄公大概是怕子都心里不舒服,于是给了他一个副帅的职位“安抚”,更加重了子都对颍考叔的仇恨。

到了阵前,颍考叔一马当先,许国很快力竭,行将崩溃。子都认为,颍考叔不仅夺了“车霸”,还要拿下伐许的头功,未免欺人太甚!于是他鬼迷心窍,发暗箭射死了颍考叔,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为了区区虚名,就能置名节大局于不顾,实在是蛇蝎美男的典范。“君子雅量,伪娘无情”,说的一点都不错。

香消玉殒,扑朔迷离

公孙子都最终是怎么死的,是一个谜。历史上,关于他的死因,有“自尽说”、“逼死说”,甚至还有“冤魂索命说”,众说纷纭。每个时代,都有文人依照自己的想象为这位花样美男构思一种死法,颇有点儿百家争鸣的味道。

目前流传比较广的说法是,公孙子都因为暗算颍考叔的事情败露,被郑庄公和祭足设计逼死。据说,郑庄公得知颍考叔是为子都所杀之后怒不可遏,想要当场将其诛杀。祭足劝他说,子都名望很大,是天下第一美男,贸然诛杀很可能被世人冠一个“妒美”的骂名。不如略施小计,让子都自己认罪,等他身败名裂再杀也不迟。郑庄公采纳了他的意见,为颍考叔设灵堂,命子都守灵。每天,郑庄公都派人到颍考叔灵前咒骂暗算他的小人,子都如坐针毡,终于精神崩溃,坦白了自己的罪行,之后自尽而亡。这种说法流于野史,虽然说得有眉有目,但却经不起推敲。郑庄公如果要杀子都,只需将他的罪行列举,昭告天下即可,哪用得着如此大费周章?而且这种说法出自《东周列国传》,是一本演义小说,杜撰的成分太浓,不足采信。

关于子都死因较为可信的说法是,公孙子都卷入了郑国的宗室斗争,因而被杀。这个假说是西晋学者杜预提出的,有文献做证。

据《春秋左传》记载,郑庄公死后,宋国联合祭足等人驱逐了本该继位的郑厉公姬突,史称“雍纠之乱”。之后不久,宋国跟祭足等人翻脸,郑国内乱不断。郑厉公趁机复国后,击败了宋国。短暂的怀柔之后,郑厉公开始大肆清算“雍纠之乱”的参与者。“伯治与于雍纠之乱者。九月,杀公子阏,刖强鉏。”

杜预认为,这个“公子阏”就是子都。公孙子都本名公孙阏,子都只是他的字。郑厉公清算“雍纠之乱”时,他大概三十多岁。根据古代姓名礼制,贵族的名字都是唯一的,在前一个名叫“阏”的公子去世以前,是不能有另一个公子阏存在的。因此,那个被杀掉的“公子阏”,就应是公孙子都。

郑厉公在外流亡17年,复国时主谋祭足已死,因此他上台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剩下的倒霉蛋一一治罪。但奇怪的是,郑厉公只是将另一个主谋强鉏的双脚砍掉了事,却杀了“不相干”的子都。这是因为郑庄公去世时,子都未满20岁,年轻气盛,貌美自负,是郑庄公的宠臣。子都自恃得宠,又是郑国宗室,因此同姬突不合。他跟祭足等人一道策划了联合宋国驱逐姬突的叛乱,并在事成之后过了17年的逍遥日子。但天有不测风云,没想到郑厉公居然复国了。新仇旧恨加在一起,让春秋第一美男做了郑厉公祭旗的牺牲。生时倾倒众生,死后还要留下一段纷乱的“死亡传奇”,天下至美的“伪娘”能量果然不同凡响,余威龙烈!

链接一:君子六艺,射术为先

“射”是一门古老的技艺。在距今三万年前的蒙昧岁月,华夏先人就已经依靠射术进行狩猎了。上古神话中已经有了后羿射日的记载,可以看作是当时人们以射术为手段对抗自然的写照。夏商时代,原本用于狩猎生产的射术逐渐成为一门军事技能,受到重视。夏商两朝,都有专门的习射机构。《礼记·王制》写道:“耆老皆朝于庠,元日,习射上功。”这说明,习射已经成为当时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到了周代,射术作为官方礼仪的一种,正式成为当时公卿士大夫阶层的必备技能。周代的射术,除了用于狩猎和军事,还有明显的体育运动色彩,可谓华夏运动始祖。同时,“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躟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可见,“射”在当时已经成为君子修身养性、培养风度的一种重要手段了。

最早的射术,使用的是弹弓。尽管弹弓轻便容易携带,但杀伤力和射程都很有限,逐步被射程更远、精度更高、杀伤力更大的弓箭所取代。近三万年前,石质的箭头就已经出现。青铜时代,弓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箭头制造更加精细。到了春秋时代,弓箭的形制日臻完善,并且出现了命中率更高的弩。弓弩在战争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在战国时期甚至出现了零件可以通用的标准化弓弩,开了军队装备制式的先河。

春秋时期,射术已经成为一门系统的技艺。高超的射术,对发射箭矢的力度、准确性、速度乃至射手的仪态都有明确的要求,简言之,即为“五射”。射术同礼、乐、御、书、数并称“六艺”。射术是衡量武力的一种标准,而弓箭的大规模应用更改变了春秋时代的战争形势。当时有很多著名的神箭手。郑国的子都算是一位,但同楚国的养由基相比,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养由基射术精准,能百步穿杨。他的臂力惊人,开弓劲射一次能洞穿七层铠甲。在晋楚鄢陵之战中,养由基一箭射死晋国大将魏锜,迫使晋军暂止兵锋,名动天下。这不仅表明养由基技艺精湛,更说明在春秋时代,无论是弓箭制造工艺还是射术理论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战争频繁的春秋战国,射术作为君子扬名立万、修身养性的重要技能,足以名列“六艺”之首。

链接二:车战的历史

车战是商周时代的主要战争形式。作为主力兵种的战车,具有左右战场局势的巨大能量。春秋时各诸侯国都以一乘战车及其附属步兵作为一个基本作战单元,因此,“乘”也是当时计算兵力的主要计量单位。

中国人使用战车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神话时代。黄帝战蚩尤的传说中出现的指南车可以看作是最早的战车雏形。到了夏朝,真正意义上的战车开始出现,小规模的车战已经见诸史籍。到商周时期,车战已经发展为战争的主要形式。雄健的骏马拖拽着木制的战车,在战阵中左突右冲,无情地收割着敌人的生命。战争,终于摆脱了无序的蒙昧,进入了更加高效有序的杀戮时代。

“乘”,作为车战的最基本作战单位,是一个以战车为中心,由甲士和步卒构成的战斗群,有攻守之分。攻车直接同敌人接战,守车则装载辎重便于屯守。战车的形制自商代开始就已经定型,四马两轮,木质结构。发展到西周,虽然制造工艺上有所改进,但这种形制依旧原封不动地保存了下来。

每乘战车一般载甲士三名。居中的是驾驶员,左侧是负责射箭的“车左”,也是战车的指挥官;右侧是持戈击刺的“参乘”。另外还包括若干名车下甲士和步卒。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战争规模空前扩大。各诸侯国保有的战车井喷式地增长,超过千乘。随着战车规模的急剧膨胀,原本需要严格训练、装备精良的甲士逐渐被装备简陋、易于训练的步卒取代,退出了各国的兵种序列。

车战以方阵战术为中心,步兵协同战车同敌人交战。这种战争形式对道路的要求很高,受地形限制严重,机动性也差。当铁制兵器和弓弩大规模装备各国军队以后,战车的弱点便暴露无遗,开始让位于更加灵活的骑兵。战国时期,秦军一次出征“带甲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战车在军阵中所占的比例已经大幅下降,不足骑兵的十分之一。战车已经不再担任主攻任务,而是退居两翼,起到警戒和掩护的作用。至汉代,骑兵成熟以后,战车彻底退出了战争舞台,成为一种遥远的回忆。

链接三:姬氏宗族

姬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据传为黄帝的嫡系后裔。“姬”这个姓氏的由来,据《说文》所述,是因为黄帝居住在姬水,因而以此为姓。

据说,黄帝一共生了25个儿子,给了他们12个姓,姬姓只是其中之一。因为人多姓氏少,于是人就有了三六九等之分。有姓氏的成为贵族;没有姓氏的,只能沦为贱民。那些有姓氏的黄帝后代后来成了夏、商、周的祖先,把文明之火洒遍神州,照亮了蒙昧的大地。

姬氏建立的周,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封建王朝,国祚前后延续700年之久,空前绝后。在周代,中国的文化艺术乃至生产力都有了很大发展。我国的封建制度从周代开始日益成熟,形成了完整的封建礼教。这些都为先秦时代的百花争鸣和两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也为华夏文明定下了最基础的发展脉络。

姬氏建立周朝之后,广封姬姓宗族,使得姬姓成为天下第一大姓。春秋时期,有不少并非姬姓嫡宗的支系改姓他姓,比如以国名、封邑甚至祖父的名、号为姓,姬姓人口数量反而有所减少。到了战国时代,周室天子彻底衰落,姬姓再度大幅减少。经历了战国末期的连年战乱,姬姓已经不再特殊,成为寻常姓氏了。

到了唐代,姬姓再度遭遇“浩劫”。唐玄宗名叫李隆基,基同姬谐音。古时候,回避君主、尊长的名讳是一种礼仪,因此为了避讳,姬姓只好改姓“周”。唐王朝灭亡后,一部分周姓人改回了姬姓。但经过这一来一回的折腾,姬姓人就更少了。

链接四:郑国浮沉录

郑国的建立者是周厉王的小儿子姬友。作为西周宗室,郑国在当时的地位是很特殊的,并不能算是独立的诸侯国,国君郑桓公姬友还在周王室做司徒。郑国原本的封地在陕西,离周王朝都城镐京非常近。到了周幽王时期,郑桓公敏锐地认识到西周国祚将尽,于是让宗族连同封邑内的百姓一起迁徙到了河南。没过多久,西周果然被犬戎族灭亡,郑桓公同周幽王一道被杀,但其子孙却得以幸存。这一次大迁徙对于郑国来说无异于绝处逢生,不仅延续了郑国的国运,还借机消灭了新的国境周边的势力,一跃成为独立的诸侯国。

此时的郑国国君郑武公以及之后的郑庄公都是周平王手下的卿士,因此同卿大夫阶层关系紧密,势力很大。当时各诸侯国中,卿大夫都是非常重要的政治力量,控制了卿大夫,也就等于控制了这些国家的政治。在那一段时间里,郑国的影响力是空前的,连强大的齐国都要看郑国的脸色行事。郑国剑锋所指,齐国必然全力以赴,莫敢不从。

到了郑庄公的时代,郑国由于连年对外征伐,开始走下坡路;在攻灭许国之后,郑国的国力急剧下滑,国内政治动荡,内乱不断。郑庄公死后,卿大夫阶层联合宋国将郑厉公驱逐,立郑昭公为君,彻底将郑国推上了万劫不复的道路。也因为郑厉公被驱逐那件事,郑国同宋国成了世仇。双方交战多年,直到春秋晚期也没能消解仇恨。

待到郑文公继位后,为了避免之前昭、厉争位的事情重演,下令“逐群公子”,郑国的宗室衰落,卿大夫阶层趁机崛起,架空了国君。就这样,郑国的国君成了春秋时期最没有权利的诸侯,郑国也沦为三流诸侯国,再也没有问鼎中原霸主的能力了。

同类推荐
  • 大汉帝国风云录

    大汉帝国风云录

    本书以“深入历史与跳出历史”的原则,描写了距今1800多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和波澜壮阔的争霸战争。小说以豹子李弘以一介奴隶的身份救出鲜卑大帅,逃回大汉,由一个普通士卒开始,屡立奇功,成为将军,从而影响整个汉末历史为主要线索,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再现了东汉末年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和一群英雄人物改变天下命运的奋斗,揭示了历史运动的发展的规律。李弘与朋友战友的情谊,与敌人的浴血厮杀,与几位佳人的感情纠缠,与整个大汉命运的关联,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扭转着整个天下的局面。本书还在汉末的社会生活场景上颇费笔墨与心思,从宫廷到战场,从都城到乡野,从大漠到中原,力求还历史以原貌;从政坛角逐到沙场交锋,从典章礼仪到人情风俗,力求展现大汉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纵横大漠——豹子谜一样的出身;白衣如雪——与伊人美丽的爱情;血路绵延——大汉子民艰险的回归;边疆酣战——大汉北疆血铸的长城;庙堂阴谋——士人与武人的矛盾;有我无敌——为大汉化作铁血钢刀;屯田塞外——救万民于水火之中;饮马黄河——为天下重整华夏江山;驰骋江山九万里,笑傲春秋一世名。大汉天威,有我无夷,大家一起来华丽的战吧!==血色珊瑚虫、古木山人、太乙于2006年9月14日====================出版消息:《大汉帝国风云》四、五两册即将于五月十号上市,请各位书友多多支持。因特殊原因,此次出版社改为中国戏剧出版社。《大汉帝国风云》一、二、三册书店和网上有售,请大家多多支持。网络购书的地方:卓越等网站。谢谢大家的厚爱,感激不尽。================mSN群号码:mgroup44445@hotmail.放纵书友的旧群17193445已满请加新群8860622.另外,在黄龙骑士团论坛开了一个大汉的专区,大家搜索黄龙骑士团即可找到。进入论坛后在“骑士团迎客厅下面”就是大汉专区,发言自由。================推荐:金龙鱼的《惊雷逐鹿》手札《刁奴》强盗夏侯元让《隋唐》八分银《通冥》新秦淮八狼广告联盟:明辉《长风》《三千美娇娘》断空《游剑蛮巫》志旭扬《转生传奇》静官《血流》《兽血沸腾》暴风雨中《岁月辉煌》《天地》《虚实人生》神圣智狼《卑鄙在汉末》
  • 考古故事总动员

    考古故事总动员

    课堂上的知识丰富着我们的头脑,课堂外面的世界丰富着我们的阅历。对人类来说,好奇几乎是一种本能。孩子们,你们一定也想知道人类的祖先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你们更想知道,时光流逝,沧海桑田,锦绣的中华大地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是啊,人类到底从何而来?世界何时开始?这些问题让我们焦灼,也让我们困惑。我们渴求答案。可惜,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在我们平常阅读的课本里,也很少会出现在中学老师的课堂上。那么,我们应该去哪里寻求答案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是学习的动力。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过去,了解历史的发展与变迁,我们精心编写了《考古故事总动员》这本书。本书作者精心挑选了极具代表性的考古故事,既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又能让孩子们学到真正的知识。
  • 晋王吕布传

    晋王吕布传

    他武勇盖世,骑马中赤兔,拥美女貂蝉,却命丧白门楼,堪称三国第一悲催;百世轮回,穿越重生,熊熊大火中,吕布无声咆哮,誓要改变命运;乱世,如期来临;吕布骑赤兔马,持方天画戟,豪情万丈,欲与当世枭雄们,一较长短,布武天下……………………………………………………………………………………………………………………【已百万字完本,新书《贩卖地球》,敬请关注收藏,谢谢!】
  • 辽金西夏:边域称雄

    辽金西夏:边域称雄

    我国宋朝时期,北方出现了三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即辽、金和西夏。这三个政权称雄边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辽也称辽国、契丹,是中国五代十国北宋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统治中国北部。金是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的一个政权,1125年灭辽,1127年灭北宋。西夏原名大夏,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封建政权,长达190年,最后亡于蒙古。
  • 五代十国:乱世风雨

    五代十国:乱世风雨

    从唐朝灭亡到北宋建立的五十多年间,史称五代十国。在这一历史时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在这一历史时期,还出现了十几个割据政权,主要有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统称十国。关于五代十国的年限,一般传统说法认为唐朝亡于907年,北宋建于960年,因此五代十国存在于907年至960年期间。
热门推荐
  • 异世神王劫

    异世神王劫

    龙朔修仙者,在一场东皇钟的夺宝大战之中,得一神秘戒指,随后自爆元婴与师门仇人同归于尽,奈何灵魂受其神秘戒指的保护而不灭,与东皇钟一起穿越到一个魔法斗气的世界重生,魔法斗气遇上华夏仙术,究竟谁更强大,异界神兵对上华夏上古十大神器,究竟谁更锋利。
  • 农家悍媳之幸福压轴

    农家悍媳之幸福压轴

    童家女子,年方三十结婚有七,终于有喜车子房子,票子孩子眼见全揽,样样都有天不遂愿,魂断路边穿越农家,穷得掉渣一家七口,三餐忧愁爷奶妪叟,弟妹黄口痴傻小姑,娘亲憨厚爹爹没有,哥嫂远走床头屋漏,吃喝不够小双豆蔻,独自绸缪东奔西走,挣钱养口伐竹建房,作坊采购家长里短,看门有狗天降相公,河东狮吼家有悍媳,幸福压轴剧情简介,一丝不苟个中隐情,不是靠吼各位看客,请听我说如果还好,那就快收这是一个农家女子遇上一个身份神秘的翩翩美男子的故事,1v1,男女主身心干净,种田宠文,轻松小白。她本是一个前世被爱所伤,今生不愿再相信爱的一个强悍女子,殊不知,自从遇上那个他,她再次怦然心动,为他打开心扉。她不嫌弃他的贫穷,一心带着他脱贫致富。谁知,他却在一夜情迷之后消失的无影无踪。再次归来的他,毫无半分当初的落魄形象,浑身散发出迷人的光彩。
  • 帝凰:名门弃妃

    帝凰:名门弃妃

    大婚当日,未娶先休,一张休书让洛家大小姐成了整个京城的笑话,亦断送了她的命。再睁开眼时,却没有人知道,这具身体已经换成了另一个主人。当来自于21世纪的无情毒医,魂穿异世懦弱无能的嫡出小姐。自此——涅槃重生,风华绝代!男主:我欲取江山万里,只为你将来无论去之何处,都等同于在我怀中。读者群:432992243(群名:琉璃天台)敲门砖:文中随意一名字。
  • 像花儿一样开放(原创经典作品)

    像花儿一样开放(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梀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腹黑相公:萌妻不好惹

    腹黑相公:萌妻不好惹

    啊呀,别人要么穿越,要么重生,穆清婉却一次两种体验,先穿越,后重生,这是个什么节奏?难道因为她是网络作家,所以老天爷格外优待?感谢上苍,她穿越重生后,既有爹:渣男;也有娘:包子女;外加前世合伙将她推下悬崖的堂妹和未婚夫,这样的生活,实在是精彩极了,不然写宅斗文积累下来的经验,就该浪费了,你说是不是?
  • 潘家华诗文选

    潘家华诗文选

    潘家华诗文选是潘家华的一部纪实文学作品,生活气息浓烈,文学功底深厚,内容真实感人。管道作家杨德勇为文选作序。潘家华希望在纪念“八三”工程会战40周年的时候,将这本书奉献给为中国能源通道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石油管道人。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买办之家

    买办之家

    故事发生在19世纪末中西文化交融的京畿天津,通过对一个买办家庭及其广泛的社会关系的全情式的描写,展现了100年前的历史风云及芸芸众生的命运变迁。父慈子孝的封建伦理在中西文化的撞击下玉碎瓦倾;情深谊长的跨国之恋在商业利益的漩涡里几经沉浮;青梅竹马的昔日恋人沦落青楼,不忍相见……
  • 流水落花一瞥中

    流水落花一瞥中

    石评梅是一位诗人,她的短短的一生,如诗人所咏,也只是首诗,一首完满了飘鸿的绝望底哀啼底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