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9000000014

第14章 潜规则啊潜规则(2)

右校尉淳于琼是个很有名的人物。他一直追随袁绍,东征西讨。但官渡之战,淳于琼与曹操在乌巢遭遇。“操自领步骑五千人,夜往攻破琼等,悉斩之。”淳于琼一死,袁绍军粮草尽失,原本被派去攻打曹操大营的张郃、高览得知此事,顿觉大势已去,直接投降了曹操。结果袁绍功败垂成,自此河北皆属曹。

至于助军左校尉赵融、助军右校尉冯芳和左校尉夏牟,史书上则鲜有记载,其最终结局也不好猜测。但乱世豪杰无善终,这三位仁兄的末路光景,可能也不会太妙吧。

情人是奢侈品——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664—710年),又称“上官昭容”,唐代女官、女诗人、唐中宗昭容。14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710年,临淄王(即唐玄宗)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

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唐王朝绝对是最为与众不同的一个。前后延续近七百年的唐王朝不仅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璀璨盛世,更开启了封建王朝历史上的“女权时代”。曾经低贱的女性在唐朝第一次在政治舞台上大放异彩,甚至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女皇。女人的官场之路究竟是怎样一种别样光景呢?上官婉儿,唐代第一女官的浮沉经历应当会给我们一个答案。

利益一定最大化

上官婉儿是唐高宗宰相上官仪的孙女。麟德元年(664年),上官仪因早前得罪武则天,遭奸人陷害,以“离间二圣、无人臣礼”的罪名被诛,全族获罪。上官婉儿当时尚在襁褓之中,随母亲郑氏被配入掖庭,成了宫女。郑氏有一定的文学修养,熟读诗书,闲暇之余便偷偷教育婉儿读书。掖庭诸人很多对武则天不满,同情上官家的遭遇,放任婉儿到后宫内文馆学习。婉儿“天性韶警,善文章”,在后宫颇有才名。可能正是因为这种“名声”的影响,婉儿14岁便得到武则天的青睐,提拔为宫官,掌管宫中诏令。

武则天是导致上官婉儿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婉儿虽然年幼但也应知道一二。她本应对仇人恨之入骨,却甘心为其驱使,当了武则天的贴身女官。这其实就是上官婉儿为官的第一条要诀,利益最大化。

对上官婉儿来说,上官家的衰落已是既成事实,自己已然无力回天。而如果因为记恨武后,出言顶撞,则可能引来杀身之祸,连母亲都有可能受到牵连,实属下下之策。婉儿作为宫女,是奴婢之身,地位低贱,想要咸鱼翻身,讨好在后宫说一不二的武后是最好的选择。所以,为武后尽心竭力办事,赢得她的赏识是最有利的。放弃心中的仇恨,对自己是最有利的,对母亲也是最有利的,倘若有一天真的飞黄腾达,那对上官家也是最有利的。使利益最大化,便是婉儿做出的最好选择。

上官婉儿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武则天称帝之后,上官婉儿被委以重任,替武后起草各类公文,被称为“内舍人”。这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秘书,发展空间巨大。上官婉儿做得也非常出色,深得武则天信任。圣历元年(698年),上官婉儿受命处理百司奏折,参决政务,内掌诏命,外令朝臣,上官婉儿权势日盛,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柱国重臣”,当真实现了自己当初委曲求全时的梦想。

看准时机换门庭

神龙元年(705年),拥护李唐宗室的大臣发动政变,迫使武则天退位,唐中宗复位。在这场政变中,作为武则天心腹的上官婉儿居然没有受到任何牵连,依旧被委以重任。不仅如此,唐中宗先将婉儿封为婕妤,不久拜为九嫔之一的昭容,成了皇帝的小妾。这不仅令人怀疑,是不是早在武后掌权时期,上官婉儿就同中宗李显私通款曲了。

李显虽然复位,但依旧不理朝政。所有政务,全交由上官婉儿和自己的皇后韦氏处理。这样一来,上官婉儿的实际权力就被分走了一半。她当然不能坐视这种情况发生,于是开始暗中寻找支持自己的朝臣。这便是她为官的第二条秘诀:拉拢盟友。为此,上官婉儿选择了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

武三思在政坛浸淫已久,性格跋扈,擅长奉承。早年差点被武则天选为接班人。他曾逼死多位李唐宗室,是武则天称帝的重要推手之一。中宗复位之后,武三思虽然遭到贬黜,但手中依旧握有实权。上官婉儿曾经是武后心腹,跟武三思素有默契,合作起来更容易;武三思权术高明,擅长构陷,对上官婉儿重掌大权助益良多;加上他还是中宗李显的表亲,身份显赫。选择这样的盟友,无疑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在上官婉儿的运作之下,武三思位列三公,再次专权朝野。如此一来朝堂之上表面上呈三足鼎立之势,实际上上官婉儿却拥有武三思作为盟友,二比一,优势立显。

不过,上官婉儿的所为却令一个人坐不住了,他就是太子李重俊。太子虽然是皇位继承人,但在皇帝不理朝政的情况下,太子的地位可以说是岌岌可危的。无论是韦皇后还是上官婉儿,对于太子来说都是巨大的威胁。现在又多了一个武三思,一旦这三人哪天心情不好,说不定自己的太子之位就保不住了。于是,李重俊决定先下手为强,发动兵变。武三思猝不及防,被李重俊杀死。但李重俊在进攻皇城时却遭遇失败,最终被杀。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使上官婉儿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盟友,不得不另觅人选。

面子工程很重要

鉴于李重俊兵变的教训,上官婉儿开始逐渐远离韦皇后,加强同太平公主等李唐宗室的联系,回归正统。此举果然奏效,上官婉儿的地位更为稳定,上官家的冤案也得以平反昭雪。上官仪追赠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其母郑氏则被封为沛国夫人。此时此刻,上官婉儿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夙愿,实现了上官家族的复兴。剩下的,便是继续成就自己的不世功业了。这时,她又使出了为官的第三招:做面子工程。

古往今来,面子工程都是官员为自己粉饰政绩,捞取政治资本的好办法。恰逢上官婉儿的母亲郑氏去世,被封为“节义夫人”。婉儿主动上书中宗,主动要求降级为母亲守孝,不久又官复原职。其实,这只是她为自己博取清名的手段之一。同时,她还建议唐中宗扩大书馆,广增学士。上官婉儿自己擅长诗文,主张“重文”当然是要突显自己的长处,作为天下表率了。果然,在皇室的推动下,朝堂内外吟诗作赋蔚然成风。而婉儿的诗作也红极一时,朝臣争相传诵。这样一来,上官婉儿名利双收,权利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

尽管一生都过得顺风顺水,但上官婉儿的好日子也就到此为止了。景龙四年(710年),唐中宗突然驾崩,韦后大权独揽。临淄王李隆基发动康龙之变,引禁军攻入皇宫,杀死韦后一党。上官婉儿率宫人迎接,并向李隆基表示自己实为李唐宗室的拥护者。欠的债多了早晚要还。李隆基对上官婉儿的所作所为早有耳闻,甚是厌恶,于是下令将婉儿处死。弄权一生,最终却因政治上的朝三暮四引来杀身之祸,上官婉儿实在有作茧自缚之嫌。不过,她所遵循的官场定律却为后人所传承并发扬光大,也算为厚黑官场学做出“贡献”了。

链接一:唐代女官知几何

女官,在中国已经存在了近千年。其制度经过逐渐地完善,到唐代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女官体制。唐代的女官体制,承袭隋朝的“六尚局”制度,明确地分为内官和宫官两大类。

所谓内官,就是后宫嫔妃。这些是皇帝的正式配偶,分为妃、嫔、美人、才人四等,人数惊人。其中,四妃是正一品,位居首位;其下是六仪,正二品;再往下则是四美人,正三品;最末一位是七名才人,正四品。这21名内官职责各异,但都是虚领职衔,并不管事。真正鞍前马后伺候内宫诸事宜的,是宫官,也就是“六尚局”所属的女官。

六尚局的女官手握重权,司掌后宫诸事。其选拔和任用相对依靠科举制度选拔的朝官要更为随意和无序。一般,较有能力和才华的宫女均有可能被选为宫官。这其中:

尚宫局,管司言,掌宣传奏启;司簿,掌名录计度;司正,掌格式推罚;司闱,掌门阁管龠。

尚仪局,管司籍,掌经史教学,纸笔几案;司乐,掌音律;司宾,掌宾客;司赞,掌礼仪赞相导引。

尚服局,管司玺,掌琮玺符节;司衣,掌衣服;司饰,掌汤沐巾栉玩弄;司仗,掌仗卫戎器。

尚食局,管司膳,掌膳羞;司酝,掌酒醴益醢;司药,掌医巫药剂;司饎,掌廪饩柴炭。

尚寝局,管司设,掌床席帷帐,铺设洒扫;司舆,掌舆辇伞扇,执持羽仪;司苑,掌园御种植,蔬菜瓜果;司灯,掌火烛。

尚工局,管司制,掌营造裁缝;司宝,掌金玉珠玑钱货;司彩,掌缯帛;司织,掌织染。

另外,除了六局以外,还有专门掌管内宫规矩的“宫正”一名。

宫官出身贫贱,即使“为官”,从事的也是侍奉皇室的工作,终日劳作,同内官不可同日而语。她们没有任何私生活,爱情、家庭、亲情这些字眼同她们的生活毫无瓜葛。宫内风云变化莫测,伴君如伴虎,宫官之命贱如草芥。生死两茫茫,血泪满愁肠,看似风光无限,背后心酸又有谁人能懂呢?

链接二:一代女皇武则天

说到上官婉儿,就一定不能落下武则天。这位中国历史上仅有的女皇身上存在太多的争议,但如果抛开感性的桎梏,武则天的发迹史着实是另一出精彩绝伦的“女权大戏”。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原本是山西的木材商,凭借隋末的乱世陡然富贵,成为李唐王朝的开国功臣,封太原郡公。尽管武士彟曾经手握重权,但一直不被出身高贵的同僚看好。武则天12岁那年,武士彟病死。两年后,武则天被选为唐太宗的才人,入宫奉上。太宗最初很喜欢这个伶俐的小丫头,赐名“武媚”,这便是后来人们称其为“武媚娘”的原因所在。

武则天入宫12年,地位一直未得提升。不过,她同太子李治的关系倒是很不寻常,颇为暧昧。太宗死后,武则天因没有生育过皇子,被送到感业寺为尼。但新皇李治一直对她念念不忘,经常前来私会。李治的皇后王氏对她自然恨之入骨。但不久,王皇后便遇到了更大的威胁。新来的萧淑妃美艳动人,很快俘获了李治,专宠一时。为了对付萧淑妃,王皇后招武则天入宫,打算“以毒攻毒”。工于心计的武则天当然不会放过这等好机会,入宫以后各种手段齐用,很快就把萧淑妃打得落花流水。李治见旧情人还复来,自然心花怒放,很快将武则天升为昭仪。不久,武则天又产下一子,更加得宠。王皇后这才发现自己引狼入室,但为时已晚,只好联合早已失势的萧淑妃同武则天周旋。这两人“同仇敌忾”,倒也给武则天造了不少麻烦。一时间,后宫“三足鼎立”,权谋攻讦不弱于朝堂争锋。

不过,武则天的心狠手辣是任何女人都无法企及的。为了除掉王皇后,她设了一条毒计。武则天生了一个女儿,王皇后过来探望。王皇后前脚刚走,武则天就把女儿活活掐死!之后哭天抢地说是王皇后下的毒手。高宗李治大怒,欲废王氏改立武则天为皇后。当时外廷势大,元老重臣皆反对高宗此举。高宗对这些老臣的“多管闲事”早有微词,一直想要打击元老重臣的势力。武则天深知这一点,积极为高宗出谋划策,成为其“政治盟友”。经过反复的权力较量,武则天终于登上皇后宝座,同时也在朝中拉拢了一批大臣为己所用。

当上皇后之后,武则天开始逐步插手政务。高宗体弱,不愿埋头朝政,于是就把军政大权交给武则天。此举无疑是让武则天“垂帘听政”。原本是母亲为了辅佐幼子而设的制度此时却用在了夫妻之间,为日后的政治乱局埋下了伏笔。

高宗病重后,武则天成为实际上的执政者,大权独揽。高宗隐约感觉到了武则天的野心,想要废后,结果被武则天化解。不久,她又撺掇高宗自称“天皇”,自己进封“天后”;还提出“建言十二事”,免除百姓徭役,笼络人心,通过种种“惠官优民”之法,成功建立了自己的权威。高宗死后没多久,她便鸩杀太子,自立为帝了。

武则天的成功,在于她充分认识到了自己身为“女人”的优势,使苦肉计,用情欲控制当权者,最终取而代之。这种方式为后来无数女性效仿,最终形成了“权欲交易”的独特游戏规则。

链接三:探秘红梅妆

在今人的印象中,额前一点红是上官婉儿的标志。这抹胭脂印清丽娟秀,宛如怒放梅花,因此得名“红梅妆”。至于“红梅妆”的来历,还有两段截然不同的典故。

第一种说法,是上官婉儿同武则天的男宠张昌宗私相授受,被武后撞破。胆敢在武则天的“后宫”偷腥,实在罪该万死。上官婉儿虽是武后宠臣也知难逃一死,吓得如筛糠一般。幸亏张昌宗拼死求情,上官婉儿才逃过一死。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有关红梅妆的传说在此分岔。武则天虽然看在张昌宗的面子上对此事不做计较,但依旧耿耿于怀。她顺手掏出随身配饰的金刀,狠狠砸在婉儿额头之上。尽管血流如注,婉儿依旧磕头如捣蒜一般。不过,这一下在婉儿的额头上留下了一道很深的疤痕。为了遮丑,婉儿在额头用胭脂画了一朵梅花。

而在另一个版本中,上官婉儿厌恶武则天男宠对自己的调戏而关闭甬道,致使皇权象征的明堂因此被毁,武则天大怒,下旨欲杀之。在宫内临刑前,武后改了主意,免了婉儿的死罪,但在她额头上刺了“忤旨”二字。一般来说,黥面都是刺在面颊上的。那样一来,上官婉儿就等于毁容了。聪慧的她受到妇女在额头贴花黄的启发,便求行刑者在自己的额头上刺字。之后,上官婉儿用同刺字颜色相近的胭脂盖住了这丑陋的痕迹。不过,仔细想来,行刑者是不可能违逆武则天的圣意来帮上官婉儿的。而武则天如果看到用来羞辱上官婉儿的黥面化作一朵梅花,不气死才怪。因此,这种说法实在有些荒谬,浪漫得一厢情愿了。

不管怎么说,红梅妆令上官婉儿愈加妩媚动人,宫内女官深以为美,纷纷效仿,使这种妆容蔚然成风。用来遮丑的红梅妆居然成为流行趋势,相信上官婉儿自己也很难相信吧。

链接四:婉儿真的很淫乱?

有关上官婉儿的记载,最权威的大抵就是《旧唐书》和《新唐书》了。这两部正史对婉儿的评价都不高,认为其“淫乱宫闱”。《旧唐书》说婉儿:“婉儿既与武三思淫乱,每下制敕,多因事推尊武后而排抑皇家”;“婉儿又通于吏部侍郎崔湜,引知政事。湜尝充使开商山新路,功未半而中宗崩,婉儿草遗制,曲叙其功而加褒赏”。而《新唐书》则称:“婉儿与近嬖至皆营外宅,邪人秽夫争候门下,肆狎昵,因以求剧职要官。与崔湜乱,遂引知政事。”左一个淫乱,右一个私通,仿佛上官婉儿的成功是靠身体换来的。后人受此影响,都以为上官婉儿是个旷世淫娃,对其很是鄙夷。

上官婉儿真的如此淫乱吗?

同类推荐
  • 一本书揭秘王朝更替

    一本书揭秘王朝更替

    新奇、厚重、感怀、坦荡……给你不一样的阅读感受,带你走进历史,千古帝王叹息。本书用最新的历史观念和较全面的史料,揭秘王朝更替的玄机、奥秘、传闻和真相!,滚滚历史红尘。集中描写每一个王朝灭失的故事
  • 三国之名将终结者

    三国之名将终结者

    三国是个将星云集的时期,能人异士层出不穷,可是有很多名将却死的默默无闻,比如江东吕蒙,鲁肃病死家中,陆逊被孙权逼死,张飞死于小人之手等等。为将者当以马革裹尸,战死沙场为荣,而不是死于阴谋和病痛上。
  • 回到三国之刘备是我大佬

    回到三国之刘备是我大佬

    回到三国,收美女、战猛将,废话不多说,精彩在文中!!!!!!!!!!!!
  • 历史上群星闪耀的时刻

    历史上群星闪耀的时刻

    本书分为中国篇和外国篇,展述历史英雄人物的事迹。在那已然褪色的画卷中,将纷乱交错,遥不可及的人与事呈现出来,虽然不尽详述,但也可从中追寻到历史曾经的蛛丝马迹,在未来的方向中偶尔回首过去的沧海桑田。
  • 抗日之无敌强兵

    抗日之无敌强兵

    现代特种兵孙卫国魂穿抗日战场,打鬼子灭汉奸,成就无敌强兵。“我们手中有枪,腰中有剑,何以让区区三岛倭奴亡我中华。宁碎头颅,还我山河!”——孙卫国。
热门推荐
  • 陌上花开

    陌上花开

    奈何桥上他忽然问她,“为何追我三世?”她却只是莞尔一笑,眼中透过男子看到那白雪皑皑的天山上,他帮她渡了天劫,这生生世世百年便是她欠他的,这是天命。他是仙,她是妖,他为另一个女人不再为仙,她为了他不再修道。在这场爱情的比赛中,一个被爱,一个等爱,一个守着自己的执念,一个为他守着执念,他们不分胜负……风雨千年后,他们终于携手,原来,他已经爱了她千年,只是不知……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难逃夫君缠缠缠

    难逃夫君缠缠缠

    绚烂嘈杂奢靡的都市生活,让凤灵心这个从外闯进这里的人颇感新鲜,在游走了传说中的五大洲七大洋之后,凤灵心决定找个地方好好休息下!爱琴海滩,在凤灵心的眼里,这里是个睡觉的好地方,柔软的蚕丝床单里,一个妩媚横生的女人睡得昏天黑地,嫣红粉嫩的唇瓣微微嘟起,唇畔一角,有丝闪亮的东西隐隐滑出来,居然睡得流口水了!“唔!”红艳的唇中发出一声细微的梦呓,而后翻了个身,罩在身上的床单滑下,一……
  • 再苦也要笑一笑Ⅰ(全集)

    再苦也要笑一笑Ⅰ(全集)

    本书就是现代都市白领平衡生活和工作的神奇秘诀,它用最隽永凝练的文字告诉大家如何让心灵永葆快乐,用最经典的故事来提醒大家去如何的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的真谛。本书教会大家去发现没有什么东西能比一个阳光灿烂的微笑更能打动人,教大家懂得:人生不会太圆满,再苦也要笑一笑!
  • 画蛾眉:一笑倾城百日香

    画蛾眉:一笑倾城百日香

    文案她是天朝六军元帅独生女儿,未及豆蔻之年,已是天下最美的女人。天下传说,她有一张惊魂摄魄的脸,一笑倾城,再笑倾国,三笑,则必定倾命。当朝太后的一面懿旨,她无从选择的嫁与天家皇子,消息一出,霎时,天下哗然,直说自古倾城多祸水,何况倾城倾国倾人命。将府之中,她心中冷笑,神色疏离,自顾悠然,全不在意。她的夫婿,传说中,年少英勇,心气高华,曾是功高骇世绝世英才,而自三年以前,大败宋国得胜还朝之后便销声匿迹的七荣王,竟也出人意料的允旨成婚,愿意娶她这个名闻天下的绝色祸水。嫁入天家,她原就当做玩笑,何况早已心有所属,更是万事从容,斑斑周全。大婚当夜,乐鼓震天,举朝笙歌,她安之若素,端的一身清华高傲。只是,她并未料到,传说中万般大义分明的七皇子,竟是如此语出惊人……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教你学雪橇

    教你学雪橇

    水上运动是集竞争性、观赏性和刺激性于一体的、富有现代文明特征的竞技体育项目。它是为了区别于陆上和空中体育项目,全部过程或主要过程都在水下、水面或水上进行的体育项目。
  • 金权博弈

    金权博弈

    本书坚持“曝光事实真相,揭示财富黑手”的原则,详细介绍了鲜为人知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对世界金融业的影响、前苏联解体及金融体系的崩溃、日本股市的崩盘、东南亚金融风暴等内容,资料翔实,论述精彩,情节跌宕起伏。
  • 极品皇后太抢手

    极品皇后太抢手

    (福满天下第二部)世间有传言,百年前一统天下的传国玉玺和凤佩重现民间。她一觉醒来,天下已是乱世,无意中得到的那块血玉,竟让她成了三国争夺的目标。她一夕之间成了抢手货,而那些男人,竟然都要立她为后!江山霸业,快意江湖,谁才是她的真心人?
  • 世族庶女

    世族庶女

    顾婉清只是一个小小的庶女,嫡母佛口蛇心,嘴甜心苦,手段阴狠毒辣,她差一点就被虐死在庵堂里。庶姐奸诈阴险,嫡妹骄横霸道,风刀霜剑,无处不在,她在这世家大族里过得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小心翼翼。好在她聪明睿智,懂得韬光养晦,尽力在复杂的家世里下求得最大的生存空间。嫡母算计她,她就算计回去,庶姐抢婚事,好吧,那样的人家我也不要,你要便拿去就是的。可是,再如何智机百出,聪慧过人,又怎么敌得过封建家长制的婚姻,她不得不代替嫡妹嫁给一个病弱的侯门世子冲喜。却不知,原来所嫁的那个人,却是为了得到她,费尽心机,那一切,不过是他设下的局。新婚之夜,盖头揭开那一瞬她怔住了,她的相公不是应该病得要死了么?怎么那双眼睛如此灿亮如星,就像雪山上的冰凌那般剔透晶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