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9000000014

第14章 潜规则啊潜规则(2)

右校尉淳于琼是个很有名的人物。他一直追随袁绍,东征西讨。但官渡之战,淳于琼与曹操在乌巢遭遇。“操自领步骑五千人,夜往攻破琼等,悉斩之。”淳于琼一死,袁绍军粮草尽失,原本被派去攻打曹操大营的张郃、高览得知此事,顿觉大势已去,直接投降了曹操。结果袁绍功败垂成,自此河北皆属曹。

至于助军左校尉赵融、助军右校尉冯芳和左校尉夏牟,史书上则鲜有记载,其最终结局也不好猜测。但乱世豪杰无善终,这三位仁兄的末路光景,可能也不会太妙吧。

情人是奢侈品——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664—710年),又称“上官昭容”,唐代女官、女诗人、唐中宗昭容。14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710年,临淄王(即唐玄宗)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

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唐王朝绝对是最为与众不同的一个。前后延续近七百年的唐王朝不仅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璀璨盛世,更开启了封建王朝历史上的“女权时代”。曾经低贱的女性在唐朝第一次在政治舞台上大放异彩,甚至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女皇。女人的官场之路究竟是怎样一种别样光景呢?上官婉儿,唐代第一女官的浮沉经历应当会给我们一个答案。

利益一定最大化

上官婉儿是唐高宗宰相上官仪的孙女。麟德元年(664年),上官仪因早前得罪武则天,遭奸人陷害,以“离间二圣、无人臣礼”的罪名被诛,全族获罪。上官婉儿当时尚在襁褓之中,随母亲郑氏被配入掖庭,成了宫女。郑氏有一定的文学修养,熟读诗书,闲暇之余便偷偷教育婉儿读书。掖庭诸人很多对武则天不满,同情上官家的遭遇,放任婉儿到后宫内文馆学习。婉儿“天性韶警,善文章”,在后宫颇有才名。可能正是因为这种“名声”的影响,婉儿14岁便得到武则天的青睐,提拔为宫官,掌管宫中诏令。

武则天是导致上官婉儿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婉儿虽然年幼但也应知道一二。她本应对仇人恨之入骨,却甘心为其驱使,当了武则天的贴身女官。这其实就是上官婉儿为官的第一条要诀,利益最大化。

对上官婉儿来说,上官家的衰落已是既成事实,自己已然无力回天。而如果因为记恨武后,出言顶撞,则可能引来杀身之祸,连母亲都有可能受到牵连,实属下下之策。婉儿作为宫女,是奴婢之身,地位低贱,想要咸鱼翻身,讨好在后宫说一不二的武后是最好的选择。所以,为武后尽心竭力办事,赢得她的赏识是最有利的。放弃心中的仇恨,对自己是最有利的,对母亲也是最有利的,倘若有一天真的飞黄腾达,那对上官家也是最有利的。使利益最大化,便是婉儿做出的最好选择。

上官婉儿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武则天称帝之后,上官婉儿被委以重任,替武后起草各类公文,被称为“内舍人”。这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秘书,发展空间巨大。上官婉儿做得也非常出色,深得武则天信任。圣历元年(698年),上官婉儿受命处理百司奏折,参决政务,内掌诏命,外令朝臣,上官婉儿权势日盛,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柱国重臣”,当真实现了自己当初委曲求全时的梦想。

看准时机换门庭

神龙元年(705年),拥护李唐宗室的大臣发动政变,迫使武则天退位,唐中宗复位。在这场政变中,作为武则天心腹的上官婉儿居然没有受到任何牵连,依旧被委以重任。不仅如此,唐中宗先将婉儿封为婕妤,不久拜为九嫔之一的昭容,成了皇帝的小妾。这不仅令人怀疑,是不是早在武后掌权时期,上官婉儿就同中宗李显私通款曲了。

李显虽然复位,但依旧不理朝政。所有政务,全交由上官婉儿和自己的皇后韦氏处理。这样一来,上官婉儿的实际权力就被分走了一半。她当然不能坐视这种情况发生,于是开始暗中寻找支持自己的朝臣。这便是她为官的第二条秘诀:拉拢盟友。为此,上官婉儿选择了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

武三思在政坛浸淫已久,性格跋扈,擅长奉承。早年差点被武则天选为接班人。他曾逼死多位李唐宗室,是武则天称帝的重要推手之一。中宗复位之后,武三思虽然遭到贬黜,但手中依旧握有实权。上官婉儿曾经是武后心腹,跟武三思素有默契,合作起来更容易;武三思权术高明,擅长构陷,对上官婉儿重掌大权助益良多;加上他还是中宗李显的表亲,身份显赫。选择这样的盟友,无疑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在上官婉儿的运作之下,武三思位列三公,再次专权朝野。如此一来朝堂之上表面上呈三足鼎立之势,实际上上官婉儿却拥有武三思作为盟友,二比一,优势立显。

不过,上官婉儿的所为却令一个人坐不住了,他就是太子李重俊。太子虽然是皇位继承人,但在皇帝不理朝政的情况下,太子的地位可以说是岌岌可危的。无论是韦皇后还是上官婉儿,对于太子来说都是巨大的威胁。现在又多了一个武三思,一旦这三人哪天心情不好,说不定自己的太子之位就保不住了。于是,李重俊决定先下手为强,发动兵变。武三思猝不及防,被李重俊杀死。但李重俊在进攻皇城时却遭遇失败,最终被杀。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使上官婉儿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盟友,不得不另觅人选。

面子工程很重要

鉴于李重俊兵变的教训,上官婉儿开始逐渐远离韦皇后,加强同太平公主等李唐宗室的联系,回归正统。此举果然奏效,上官婉儿的地位更为稳定,上官家的冤案也得以平反昭雪。上官仪追赠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其母郑氏则被封为沛国夫人。此时此刻,上官婉儿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夙愿,实现了上官家族的复兴。剩下的,便是继续成就自己的不世功业了。这时,她又使出了为官的第三招:做面子工程。

古往今来,面子工程都是官员为自己粉饰政绩,捞取政治资本的好办法。恰逢上官婉儿的母亲郑氏去世,被封为“节义夫人”。婉儿主动上书中宗,主动要求降级为母亲守孝,不久又官复原职。其实,这只是她为自己博取清名的手段之一。同时,她还建议唐中宗扩大书馆,广增学士。上官婉儿自己擅长诗文,主张“重文”当然是要突显自己的长处,作为天下表率了。果然,在皇室的推动下,朝堂内外吟诗作赋蔚然成风。而婉儿的诗作也红极一时,朝臣争相传诵。这样一来,上官婉儿名利双收,权利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

尽管一生都过得顺风顺水,但上官婉儿的好日子也就到此为止了。景龙四年(710年),唐中宗突然驾崩,韦后大权独揽。临淄王李隆基发动康龙之变,引禁军攻入皇宫,杀死韦后一党。上官婉儿率宫人迎接,并向李隆基表示自己实为李唐宗室的拥护者。欠的债多了早晚要还。李隆基对上官婉儿的所作所为早有耳闻,甚是厌恶,于是下令将婉儿处死。弄权一生,最终却因政治上的朝三暮四引来杀身之祸,上官婉儿实在有作茧自缚之嫌。不过,她所遵循的官场定律却为后人所传承并发扬光大,也算为厚黑官场学做出“贡献”了。

链接一:唐代女官知几何

女官,在中国已经存在了近千年。其制度经过逐渐地完善,到唐代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女官体制。唐代的女官体制,承袭隋朝的“六尚局”制度,明确地分为内官和宫官两大类。

所谓内官,就是后宫嫔妃。这些是皇帝的正式配偶,分为妃、嫔、美人、才人四等,人数惊人。其中,四妃是正一品,位居首位;其下是六仪,正二品;再往下则是四美人,正三品;最末一位是七名才人,正四品。这21名内官职责各异,但都是虚领职衔,并不管事。真正鞍前马后伺候内宫诸事宜的,是宫官,也就是“六尚局”所属的女官。

六尚局的女官手握重权,司掌后宫诸事。其选拔和任用相对依靠科举制度选拔的朝官要更为随意和无序。一般,较有能力和才华的宫女均有可能被选为宫官。这其中:

尚宫局,管司言,掌宣传奏启;司簿,掌名录计度;司正,掌格式推罚;司闱,掌门阁管龠。

尚仪局,管司籍,掌经史教学,纸笔几案;司乐,掌音律;司宾,掌宾客;司赞,掌礼仪赞相导引。

尚服局,管司玺,掌琮玺符节;司衣,掌衣服;司饰,掌汤沐巾栉玩弄;司仗,掌仗卫戎器。

尚食局,管司膳,掌膳羞;司酝,掌酒醴益醢;司药,掌医巫药剂;司饎,掌廪饩柴炭。

尚寝局,管司设,掌床席帷帐,铺设洒扫;司舆,掌舆辇伞扇,执持羽仪;司苑,掌园御种植,蔬菜瓜果;司灯,掌火烛。

尚工局,管司制,掌营造裁缝;司宝,掌金玉珠玑钱货;司彩,掌缯帛;司织,掌织染。

另外,除了六局以外,还有专门掌管内宫规矩的“宫正”一名。

宫官出身贫贱,即使“为官”,从事的也是侍奉皇室的工作,终日劳作,同内官不可同日而语。她们没有任何私生活,爱情、家庭、亲情这些字眼同她们的生活毫无瓜葛。宫内风云变化莫测,伴君如伴虎,宫官之命贱如草芥。生死两茫茫,血泪满愁肠,看似风光无限,背后心酸又有谁人能懂呢?

链接二:一代女皇武则天

说到上官婉儿,就一定不能落下武则天。这位中国历史上仅有的女皇身上存在太多的争议,但如果抛开感性的桎梏,武则天的发迹史着实是另一出精彩绝伦的“女权大戏”。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原本是山西的木材商,凭借隋末的乱世陡然富贵,成为李唐王朝的开国功臣,封太原郡公。尽管武士彟曾经手握重权,但一直不被出身高贵的同僚看好。武则天12岁那年,武士彟病死。两年后,武则天被选为唐太宗的才人,入宫奉上。太宗最初很喜欢这个伶俐的小丫头,赐名“武媚”,这便是后来人们称其为“武媚娘”的原因所在。

武则天入宫12年,地位一直未得提升。不过,她同太子李治的关系倒是很不寻常,颇为暧昧。太宗死后,武则天因没有生育过皇子,被送到感业寺为尼。但新皇李治一直对她念念不忘,经常前来私会。李治的皇后王氏对她自然恨之入骨。但不久,王皇后便遇到了更大的威胁。新来的萧淑妃美艳动人,很快俘获了李治,专宠一时。为了对付萧淑妃,王皇后招武则天入宫,打算“以毒攻毒”。工于心计的武则天当然不会放过这等好机会,入宫以后各种手段齐用,很快就把萧淑妃打得落花流水。李治见旧情人还复来,自然心花怒放,很快将武则天升为昭仪。不久,武则天又产下一子,更加得宠。王皇后这才发现自己引狼入室,但为时已晚,只好联合早已失势的萧淑妃同武则天周旋。这两人“同仇敌忾”,倒也给武则天造了不少麻烦。一时间,后宫“三足鼎立”,权谋攻讦不弱于朝堂争锋。

不过,武则天的心狠手辣是任何女人都无法企及的。为了除掉王皇后,她设了一条毒计。武则天生了一个女儿,王皇后过来探望。王皇后前脚刚走,武则天就把女儿活活掐死!之后哭天抢地说是王皇后下的毒手。高宗李治大怒,欲废王氏改立武则天为皇后。当时外廷势大,元老重臣皆反对高宗此举。高宗对这些老臣的“多管闲事”早有微词,一直想要打击元老重臣的势力。武则天深知这一点,积极为高宗出谋划策,成为其“政治盟友”。经过反复的权力较量,武则天终于登上皇后宝座,同时也在朝中拉拢了一批大臣为己所用。

当上皇后之后,武则天开始逐步插手政务。高宗体弱,不愿埋头朝政,于是就把军政大权交给武则天。此举无疑是让武则天“垂帘听政”。原本是母亲为了辅佐幼子而设的制度此时却用在了夫妻之间,为日后的政治乱局埋下了伏笔。

高宗病重后,武则天成为实际上的执政者,大权独揽。高宗隐约感觉到了武则天的野心,想要废后,结果被武则天化解。不久,她又撺掇高宗自称“天皇”,自己进封“天后”;还提出“建言十二事”,免除百姓徭役,笼络人心,通过种种“惠官优民”之法,成功建立了自己的权威。高宗死后没多久,她便鸩杀太子,自立为帝了。

武则天的成功,在于她充分认识到了自己身为“女人”的优势,使苦肉计,用情欲控制当权者,最终取而代之。这种方式为后来无数女性效仿,最终形成了“权欲交易”的独特游戏规则。

链接三:探秘红梅妆

在今人的印象中,额前一点红是上官婉儿的标志。这抹胭脂印清丽娟秀,宛如怒放梅花,因此得名“红梅妆”。至于“红梅妆”的来历,还有两段截然不同的典故。

第一种说法,是上官婉儿同武则天的男宠张昌宗私相授受,被武后撞破。胆敢在武则天的“后宫”偷腥,实在罪该万死。上官婉儿虽是武后宠臣也知难逃一死,吓得如筛糠一般。幸亏张昌宗拼死求情,上官婉儿才逃过一死。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有关红梅妆的传说在此分岔。武则天虽然看在张昌宗的面子上对此事不做计较,但依旧耿耿于怀。她顺手掏出随身配饰的金刀,狠狠砸在婉儿额头之上。尽管血流如注,婉儿依旧磕头如捣蒜一般。不过,这一下在婉儿的额头上留下了一道很深的疤痕。为了遮丑,婉儿在额头用胭脂画了一朵梅花。

而在另一个版本中,上官婉儿厌恶武则天男宠对自己的调戏而关闭甬道,致使皇权象征的明堂因此被毁,武则天大怒,下旨欲杀之。在宫内临刑前,武后改了主意,免了婉儿的死罪,但在她额头上刺了“忤旨”二字。一般来说,黥面都是刺在面颊上的。那样一来,上官婉儿就等于毁容了。聪慧的她受到妇女在额头贴花黄的启发,便求行刑者在自己的额头上刺字。之后,上官婉儿用同刺字颜色相近的胭脂盖住了这丑陋的痕迹。不过,仔细想来,行刑者是不可能违逆武则天的圣意来帮上官婉儿的。而武则天如果看到用来羞辱上官婉儿的黥面化作一朵梅花,不气死才怪。因此,这种说法实在有些荒谬,浪漫得一厢情愿了。

不管怎么说,红梅妆令上官婉儿愈加妩媚动人,宫内女官深以为美,纷纷效仿,使这种妆容蔚然成风。用来遮丑的红梅妆居然成为流行趋势,相信上官婉儿自己也很难相信吧。

链接四:婉儿真的很淫乱?

有关上官婉儿的记载,最权威的大抵就是《旧唐书》和《新唐书》了。这两部正史对婉儿的评价都不高,认为其“淫乱宫闱”。《旧唐书》说婉儿:“婉儿既与武三思淫乱,每下制敕,多因事推尊武后而排抑皇家”;“婉儿又通于吏部侍郎崔湜,引知政事。湜尝充使开商山新路,功未半而中宗崩,婉儿草遗制,曲叙其功而加褒赏”。而《新唐书》则称:“婉儿与近嬖至皆营外宅,邪人秽夫争候门下,肆狎昵,因以求剧职要官。与崔湜乱,遂引知政事。”左一个淫乱,右一个私通,仿佛上官婉儿的成功是靠身体换来的。后人受此影响,都以为上官婉儿是个旷世淫娃,对其很是鄙夷。

上官婉儿真的如此淫乱吗?

同类推荐
  • 战火纷飞的武乡

    战火纷飞的武乡

    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与武乡民众一道,在武乡这片土地上,团结合作、共同抗敌,先后与敌人进行了大小战斗6368次,歼敌28830人,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可以说武乡的山山岭岭上都有过激烈的战斗,沟沟洼洼里都有着烈士的忠骨。该书主要收集整理了发生在我县境内一些重大战役战斗,以展示武乡人民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与八路军并肩作战,用小米加步枪打出红色江山的光荣历史。
  • 赤血令

    赤血令

    平凡年轻人如重生一样来到镜蓝大陆,携带着家传功法,书写新一代神话!实力至上的世界,女人,权势,财富紧紧相连。战兵团中的女子,家族的千金,逃亡的公主,皇朝的女王,龙族的公主,一个个绝色美女与聂鹰不期而遇,演绎出一曲惊心动魄的传奇……
  • 强国之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30个历史关键

    强国之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30个历史关键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一九四九年执政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逐渐走出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强国之路,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 国宝之谜

    国宝之谜

    人们在欣赏它们的同时不禁忍不住想知道这些国宝的创造者是谁?它们都有什么奇异之处?在它们身上都发生过哪些奇事?现存的国宝目前状况如何?下落不明的国宝消失的原因是什么?现在又在哪里呢?只有清楚地知道了这些问题。才能够让人们更加了解国宝、珍惜国宝。,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古代人民用智慧创造了无数辉煌的瑰宝。经过岁月,的沉淀后,它们变成了现在人们所见、所闻的历代传世国宝。每一件国宝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背后是一个个不为人知的故事,散发着神秘而悠远的气息。 不同时代、不同的先民为人们留下了不同的具有各个时代特色的国宝,有些因为时代的久远、文字的缺失变得扑朔迷离
  • 史记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史记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史记》名列二十四史之首,是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通史,为纪传体史书的创始。《史记》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其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余字。内容浩繁,艺术精湛。因其在史学和文学两大领域的卓越成就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为了帮助青年朋友学习历史、增长智慧,《史记鉴赏》选取了包括述事、人物、议论、典故在内的章节予以注释、翻译,鉴赏精辟,深入浅出。文白对照,译文精微,详而不繁,阅读方便。
热门推荐
  • 皇族公主ORZ

    皇族公主ORZ

    一句“回国放松”,她们被诓回了中国,去圣洛斯帝学院报到。既然如此,那她们一定要放松地把学院搞得鸡飞狗跳。他们是圣洛斯帝的佼佼者,备受尊敬的“四殿下”。她们与他们,水火不容,可是那阴险的校长貌似和她们爱搞怪的爷爷联合了,想尽办法把她们和他们配成一对?OMG,好戏连番上场咯!
  • 疑案真相(走进科学)

    疑案真相(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

    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

    《窝藏书系·阿来作品·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珍藏版)》是作家阿来的一部随笔散记。作者利用相机这一特殊的介质,将自己所居住的城市中各类花朵的次第开放与凋谢随时记录下来。从一年中最初展露身姿的梅花写起,直至海棠、早樱、玉兰、紫荆、迎春、泡桐、丁香、鸢尾、芙蓉、栀子等等,花期不同的各种植物次第开放,牵引着读者跟随镜头中的影像共同来感受城市中不同时节的多彩风情。
  • 香纱莲纹

    香纱莲纹

    这是一本古代背景中短篇言情、武侠合集,作者文笔优美,行文流畅,故事情节扣人心弦,深受读者的喜爱,是一本读起来耐人寻味的故事书。
  • 青少年必知的100个文学知识

    青少年必知的100个文学知识

    流畅的笔触生动地将世界文学知识汇总成为100个小小节点,阅读中感悟文学,体悟经典。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火车头震荡:宜万铁路始末

    火车头震荡:宜万铁路始末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作为古蜀道中最艰险的南部通道,宜万铁路线上山高壁陡,河谷深切。岩溶、顺层、滑坡、断层破碎带和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广泛,是目前国内铁路中最困难、最复杂的铁路。作家赵瑜用感性的文字为读者展示了其中的惊叹、悲伤、感动和震撼。377公里的宜万铁路,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 销售金点子

    销售金点子

    当你站在销售的门外,踌躇满志地准备着是否踏入这个看上去低门槛、高收入的行业,开始建设自己的幸福人生时,手中应该握有什么利器?当你混迹于销售大军中,挣扎着想要得到机遇青睐、摆脱时间的湮没时,需要具备什么能力?当你成为销售精英、鼎足于一方时,又已经成就了怎样的造诣?
  • 庶女狂妃:相府五小姐

    庶女狂妃:相府五小姐

    相府五小姐,天生痴傻,自幼订婚四皇子,岂料花轿临门当街被辱,未入夫家便被撵回,沦为全京城的笑柄,一气之下,撞墙自尽,只落得个香消玉殒!再次醒来,却不再是那唯唯诺诺的痴儿,十五岁的身子,二十五岁的智商,她特种部队的间谍‘美女蛇’还能怕了一群古人?偌大的相府,明着风平浪静,暗里波涛汹涌。大夫人口蜜腹剑,又有一干姨娘时时耍着心眼,斗着计谋,长姐绵里藏针,兄长骄纵枉为,庶姐庶妹阴险毒辣,一个个的巴不得她早死。没事,这些都是浮云。死而复生,她要重新谱写庶女的彪悍人生。谁不让我有好日子过,我也绝不让谁好过!
  • 世界这么大,我却遇见你

    世界这么大,我却遇见你

    世界这么大,我们终究会遇到这样的一段感情: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五年前初相识,他是魏徵臣。大雨滂沱的森林,他背着她一起走过;在乱石击飞的瀑布旁,他选择与她生死与共。五年后再相遇,他是萧卓然。满城风沙的B城,他只是她的搭档,无视她的喜怒,漠视她的生死。她用尽手段,赔上身心,只为求一个真相,寻回自己曾经的爱人。他无知无觉,心如磐石,漠视她试探挣扎,仿佛两人只是初相识。直到生死关头,以命抵命,他才道出迟来的真相……如果真的爱过,何必感到抱歉;倘若还在爱着,又为何不能在一起?我已经忘记一切,包括自己和你的姓名,只是听身边的人说,你曾那样深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