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9000000013

第13章 潜规则啊潜规则(1)

黑道太子——曹操

曹操(155—220年),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与书法家。三国中曹魏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先为东汉大将军、丞相,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魏武帝。

关于曹操,人们历来有着不同的评价,或褒或贬,不一而足。枭雄、文豪、政客、书家甚至是小人,曹操身上套着太多不同的标签,堪称“千面”。其中哪一个才是曹操的本来面目,我们不得而知;而曹操初启霸业时的那一抹“江湖”原色,更是少有人知,值得我们玩味。“黑道太子”曹操是如何走上发迹之路,成为“威服诸侯,师之所尊”的天下霸主的呢?这出精彩大戏背后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密情呢?

少年任侠安天下

曹操的“黑道”生涯,其实是从少年时代开始的。曹操的养祖父是东汉权宦曹腾,侍奉过四代汉室皇帝,被封为费亭侯。而曹操的父亲曹嵩也子凭“父”贵,官运亨通,一路做到太尉。曹嵩敛财有道,家资殷实,据说能出钱一亿来买官,绝对的财大气粗。有这样的家庭背景,曹操自然衣食无忧,恣意妄为了。

曹操少年时游手好闲,行为放荡不羁。飞鹰走狗,跑马洛阳是每天必做的功课。老百姓都不拿他当好人,觉得曹操做不成什么大事。曹操为人机警,很讲义气,又擅长枪棒。有一次,他潜入权宦中常侍张让家中,图谋不轨,被张让发现。结果曹操不慌不忙,将一支长戟舞得密不透风,前来围捕的张家仆役不能靠前,曹操趁机跳墙逃走,全身而退。不过,曹操也并非只知道闯祸的无知小儿。他博览群书,尤其喜欢钻研兵法,甚至还写了一本《孙子兵法》的注释。可能是出生于官宦世家之故,他对于权谋之术表现出了很强的悟性。这些特质令曹操做“混混”做得风生水起,一来二去,居然结识了掌管外交的大鸿胪桥玄等人。桥玄对这个看上去不太靠谱的年轻人倒是青睐有加,认为他是个能成大事的人,于是建议他去找当时有名的评论家许劭。

许劭在当时可不是一般人物,“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他跟弟弟许靖每个月都要举办名为“月旦评”的人物品评会,对时下社会上的热门人物做出点评。其影响之大,甚至到了只要被他们俩评论过的人就能一举成名的地步,其威力不亚于现如今的权威媒体,因此不少人想尽办法想要“走后门”得个好评。许劭“私情不协”,这么做一般得不到好果子吃。如果许劭能给曹操一个评价,哪怕是“恶名”,都能让曹操蜚声于世。东汉还没有科举制度,“名声”是朝廷选拔官吏的主要参考。想要做官,就必须有名。桥玄让曹操去找许劭讨评语,其实是让他为自己将来的仕途铺路。大鸿胪用心良苦,难怪曹操成名后要对桥玄感恩戴德了。

曹操不是傻子,当然明白桥玄的用意,于是去找许劭“看相”。许劭是个孤高文士,对曹操的为人很鄙视,拒绝给他作评价。曹操吃了闭门羹,非常恼火,找了个机会狠狠地威胁了许劭。许劭只晓得文人作风,哪见过这等狠辣角色,不得已,给了曹操一个“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价。有了这块拍门砖,曹操算是真正脱离了“小混混”的行列,正式出道官场了。

八大金刚齐斗法

凭借少年积累的名声,曹操被推举为“孝廉”,当上了洛阳北部尉,也就是当地派出所的所长。曹操当然不甘心一直做这种没前途的小吏,于是利用当年的“混混”本事,左右逢源,伺机谋动。

很快,机会来了。当时皇帝非常宠信一个宦官,名叫蹇硕。蹇硕的叔父违禁夜行,被曹操捉住。曹操当即将其棒杀,以明法度。此举无异于同蹇硕一党结了怨。这看似是曹操刚直不阿,实际上却是他的“黑道哲学”。曹操祖父是大宦官曹腾,后台比蹇硕差不到哪去;棒杀违禁之人,也有法可依。所以曹操打从一开始就知道蹇硕不敢把自己怎么样,只能打落了牙往肚里吞。没多久,曹操就跑到远离京师的顿丘当了县令,一躲就是十年。这样一来不仅躲过了宦党的迫害,还给自己立了清名,一举两得。此乃既“杀人”又“诛心”之计,实在高妙。

可是,曹操难道就这样淡出洛阳政坛了吗?当然不会。曹操的名望早就替他铺好了重返洛阳的路,他所需要的,只是一个时机而已。果然,朝廷再次召他入京担任议郎。这个官职比北部尉大多了,可在高官云集的洛阳还是人微言轻。曹操拒而不受,以退为进,回乡隐居去了。两番“自贱”,把曹操的名声推上了一个新台阶,真正的出头之日即将到来。

东汉的第十一位皇帝汉灵帝是出了名的昏君,只知享乐,荒淫无道。朝政完全被外戚和宦官把持。外戚之中,对皇室威胁最大的就是大将军何进。何进是灵帝的大舅哥,其异母妹妹何皇后非常得宠。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何进“灭贼有功”,晋封慎侯,又执掌羽林禁军,权势达到顶峰。汉灵帝虽然昏庸,但也不是十足的傻瓜。他明白如果自己将何皇后的儿子立为储君,自己百年之后国家必然落入何进之手。西汉为外戚王莽所乱的教训历历在目,灵帝不得不另做打算。他想改立另一位宠妃王美人的儿子刘协为太子,于是命身边的亲信宦官——小黄门蹇硕在洛阳西园招募勇士,组织一支独立于羽林禁军之外的军队,同何进抗衡。

中平五年(188年)八月,朝廷委任蹇硕、袁绍、曹操、鲍鸿、赵融、冯芳、夏牟、淳于琼共8人为校尉,统领西园兵马,史称“西园八校尉”。八人名义上同列,实际高低有别。袁绍是实际的领袖,但军权却牢牢控制在小黄门蹇硕手中。“西园八校尉”直接受命于皇帝,一时声势浩大,连何进都要对他们礼让三分。

汉灵帝筹划西园校尉的初衷,是要分散何进的兵权。而宦官蹇硕却有自己的小算盘,那就是培植党羽控制洛阳军政。因此在“八校尉”中,半数都是宦官世家出身。何进当然明白皇帝的用意,也不加阻挠。只因“八校尉”中其实有何进的人,那就是虎贲中郎将袁绍。

袁绍出身当时著名世族汝南袁氏,父辈皆是朝廷重臣。袁绍不算外戚,一直在洛阳隐居,蹇硕也就没拿他当回事儿。他没想到的是,袁绍其实是应何进辟召出仕的。袁绍一直对宦官专权不满,同反对宦官的“党人”义士交往甚密。此次担任军职,其目的就是要借助何进的力量彻底铲除宦官。而在“八校尉”中,除了蹇硕的“宦官派”和袁绍的部属之外,还有一个特殊人物,那就是曹操。曹操是袁绍的密友,曾参与策划反对宦官之事;但他又是宦官世家出身,理应算作宦官一党。这样的无间身份给曹操提供了诸多便利,使其跻身执掌兵权的典军校尉之职,为自己捞取了更多的政治筹码。

但曹操似乎注定不会在宫廷斗争中虚耗自己的才华。不久,汉灵帝驾崩,蹇硕想借机干掉何进,改立皇储。何进集结军队严阵以待,蹇硕没能得逞,只得暂时打消这个念头。何进掌权后,提拔了不少自己的心腹控制要害部门,宦官集团深感不安,再次密谋诛杀何进。得到这个消息后,何进先发制人,处死了蹇硕,控制了西园军马。袁绍劝何进一不做二不休,把宦官一窝端掉。但何进和何太后贪腐有余,胆识却不足,一直犹犹豫豫不敢动手。不仅如此,何进还自作聪明,招凉州军阀董卓入京。结果宦官们被逼得走投无路,先一步把何进杀死了。眼见何进被杀,袁绍等人再也坐不住了,迅速领兵入宫,将宫内大小太监上千人尽数杀死。董卓趁机占据洛阳,据兵擅政。何进原本是想借董卓之力对抗宦官,却引狼入室。董卓势大,袁绍、曹操等人无力抵抗,只得出逃。“西园八校尉”就此瓦解,曹操在洛阳的黑道生涯也算到了头。不久之后,这位黑道太子虎踞中原,书写了另一段荡气回肠的传奇故事。

链接一:奇特的“宦官世家”

所谓宦官,指的是专供皇帝驱使的阉人奴仆,也称“阉官”。早在西周时期,《礼记》中就有“宫者使守内,以其人道绝也”的记载,可见当时王宫内就已经开始使用阉人作为仆役了。但当时的阉人,多是犯法受宫刑之人,在宫内地位非常低下。到了秦汉时代,受宫刑的人逐渐增多,宫内阉人的规模也不断壮大,成为皇城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

宦官虽然有“官”名,但实际上只是皇帝的仆役,照理说并没有多大权力。但作为皇帝的身边人,同天子朝夕相处,吹吹耳边风的机会可是大把大把的。宦官左右皇帝意志,干扰朝政的事情屡见不鲜。秦代的赵高算是开了宦官干政的先河。有了权势,宦官便开始追求更多的精神慰藉。在中国的传统儒家思想中,“孝”是核心价值,不能尽孝简直不配为人!这个孝,有两层含义,其一便是传宗接代,延续家族香火;其二,则是谋求富贵,光宗耀祖。宦官身体残缺,生儿育女肯定是没戏了,但收个养子还是做得到的。于是乎,收养子就成了这些宦官“尽孝道”的重要途径之一。

秦代的赵高就收养过女儿,其女婿更是赵高谋害秦二世、篡夺秦王朝政权的重要同谋之一。而众所周知的是,曹操的父亲就是宦官养子之后。凭借这些身份显赫的“阉人父辈”的荫庇,宦官的养子们仕途平顺,俨然“官二代”。在两汉,宦官是皇帝赖以制衡外戚集团的重要政治力量,不少宦官受封有了爵位。尽管身为“刑余之人”,但宦官依旧有着强烈的宗族观念,封妻荫子、养子承爵的传统抱负对他们的诱惑依旧很大。宦官集团专权之后,“又养其疏属,或乞嗣异姓,或买苍头为子,并以传国袭封”。宦官养子袭爵成为律法认可的事情。如此一来,宦官,以及其养子,就形成了相互依赖的奇特“宦官世家”。

链接二:曹操的身世之谜

尽管曹操贵为天下霸主,一代枭雄,但其出身却始终笼罩着谜团。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其本来的姓氏为何,就成了史学界争论的焦点。《三国志》记载,曹嵩“莫能审其生出本末”,意思是说他的身世无从查证。但后世很多学者却认为,曹操的父亲本姓夏侯,而曹操同他麾下勇将夏侯惇更是叔辈兄弟的关系!

他们得出这种结论的依据,都来自裴松之为《三国志》作的注引。在《三国志·文帝纪》里记载夏侯惇亡故之时,裴松之引用了这样两段话:“王素服幸邺东城门发哀”,“在礼,天子哭同姓于宗庙门之外。哭于城门,失其所也”。这里所说的“王”指的就是魏王曹操。这两段话合在一起的意思,是说曹操为夏侯惇发丧,痛哭于城门之外并没有什么失礼的地方,因为曹操跟夏侯惇是“同姓”,出自一门。而在《吴主传》当中,则有“今子当入侍,而未有妃耦,昔君念之,以为可上连缀宗室若夏侯氏”的记载。这是当时向曹魏称臣的孙权,写给魏臣浩周的一封信。浩周劝孙权将自己的儿子送到曹操处做养子,就如同当年夏侯氏将曹嵩送给曹腾一样。另外也有学者指出,陈寿在写作《三国志》之时,故意将曹操一门和夏侯氏放在同一个列传中,其中也暗含着曹嵩其实是出自夏侯氏的意思。

不过,也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要知道,曹操为了拉拢夏侯氏,同夏侯惇和夏侯渊都结为了亲家。如果曹操真是出自夏侯一门,他这样的做法岂不是有乱伦之嫌吗?再者,曹操一门同夏侯氏都是魏国的开国元勋,其后代均为司马氏所杀。陈寿将其放在一处列传中书写,是为了令后人知道魏国立国的根源所在,并非暗示曹操的出身。这样的说法,看起来也是有几分道理的。

时至今日,曹操的身世之谜依旧没有得到一个明确的解释。曹操出自夏侯氏的说法,也是争议颇大。支持者与质疑者彼此互不相让,但又都拿不出确凿的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驳倒对方。这种情景,也许再过百年也未必能有所改观吧。

链接三:外戚与宦官

外戚是皇帝的母族或妻族,也叫外家。在中国历史上,外戚往往同干政擅权、谋朝篡位这些词汇联系紧密。在东汉,外戚的权势达到了顶峰,权倾朝野。

外戚专权之所以在东汉流毒甚久,同东汉特殊的政治形态关系颇大。建立东汉王朝的汉光武帝刘秀,深知权臣当道对国家的危害,因此极力架空朝臣的权力。以往权势滔天的“三公”,在东汉变成了拿高薪无实权的摆设。真正掌握国家权力的,是直属于皇帝一人的“尚书台”。刘秀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限制大臣的权力,保证高度的中央集权。可惜他的愿望是好的,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存在一个重大的隐患:谁控制了尚书台,也就控制了国家。而能掌握尚书台的人,并非只有皇帝一个。

东汉王朝是依赖豪强地主的支持建立起来的,其功臣宿将大都出身于豪强地主。东汉最主要的外戚“马窦邓梁”四大家族就是豪强地主的代表。这些大家族强占土地人口,政治上钩心斗角,很快就让刘秀苦心建立的尚书台沦为权力斗争的工具。

东汉的皇帝大多短命。皇帝早夭,太子年幼,理政大事只能交由皇太后负责。可这些太后也都是年方双十的小姑娘,哪有什么政治经验可言。为了驾驭国家机器,这些苦命的女娃只好求助于自家亲戚。如此这般,东汉的政权便落入了外戚之手。

但小皇帝总有长大的一天。他们当然不满娘舅们的飞扬跋扈,一心想要重夺政权。而他们能够依仗的,便是身边的宦官集团。一旦皇帝重新掌政,那么这些宦官便成为有功之臣,会得到不菲的封赏。不少宦官借此机会荣登公卿之位,于是替代外戚成为新的“国家掌门人”。等到皇帝驾崩,幼帝继位,这些宦官的好日子就到头了。出身低微没有任何政治地位的宦官当然不能辅政,大权再次落入外戚之手。等到小皇帝长大,宦官又获出头之日。于是外戚和宦官轮流坐庄,反复上演着专权戏码。无论是宦官还是外戚,其擅权的结果都是一场家国之难。他们出身虽然不同,但在敛财惠己方面的意愿却是同样强烈的。为了争夺利益,外戚和宦官甚至不惜兵戎相见。而东汉外戚和宦官的最后一场“决战”,直接导致了三国乱世的来临,将好端端的东汉王朝化为一堆残砖碎瓦,供后人凭吊深思。

链接四:校尉的末路

“西园八校尉”在东汉末年声势浩大,曾经总管洛阳各军。曹操的发迹,便始于其被任命为“八校尉”之一的典军校尉。日后,曹操和同是“八校尉”出身的袁绍中原争雄,斗个昏天黑地。最后,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后者于两年后郁郁而亡。而曹操则在若干年后死于洛阳。除了这对宿敌,“八校尉”中其余六位的末路也都十分有趣,下面我们就来一一细看。

先说诸校尉之首的上军校尉蹇硕。蹇硕是宦官,因为体格好,通武略而得宠,被汉灵帝委以重任。汉灵帝驾崩后,蹇硕依照灵帝“遗命”想立皇子刘协为帝,并密谋诛杀大将军何进。结果事情败露,何进先下手为强,将蹇硕处死。

下军校尉鲍鸿,曾领军征讨黄巾军。后来幽州牧刘虞购歼灭了渔阳的巨贼张纯,鲍鸿反而被下狱——原因谁也不清楚,因为《后汉书》关于这件事情的记载非常含混。鲍鸿最后死于狱中,死因同样不明不白。

同类推荐
  • 斗战三国

    斗战三国

    新式三国玄幻,纯历史迷慎入!已经完本,放心阅读! _______少年自襄阳而出,人生就此改变。人才挤挤,坐拥强大宗师团,自建豪奢仙城,对天下枭雄指手画脚,弹指间天地翻覆。这是三国史上的一次玄幻大冒险。改变异域格局的少年王者,正在向你走来……
  • 锦衣笑傲行

    锦衣笑傲行

    新书《好风青云路》发布,请广大书友支持。
  •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2:鏖兵天下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2:鏖兵天下

    本书描画了自混世魔王张献忠出世(公元1606年)至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岳钟琪入藏击败准噶尔兵105年间的历史。作者以其犀利的笔锋,麻辣的文字,漫画式地再现了郑成功的愈挫愈奋、忠贞不改,顺治帝的为爱痴狂、沮丧抗争,康熙的擒鳌拜、平三藩、灭准葛尔的“呵呵”武功。在这本书中,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形象被彻底颠覆,“大汉奸”吴三桂仁爱与忠诚的英雄形象更加伟岸,千古一帝,广为后世称颂的明君康熙却是个心理扭曲、性格乖戾、下流无耻的变态狂。乍一读,似乎感到如雷轰顶,让人毛发俱立,难以接受,但细细思量,就能发现其中的无限真意。
  • 横扫欧非(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横扫欧非(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第二次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历代帝王之死

    历代帝王之死

    许多皇帝之死尽管死因不明,成为历史悬案,但诸多蛛丝马迹,也有迹可寻,归根结底,仍是与最高权力息息相关。一切的亲情、友情、爱情等人类最美好的情感,都在权力支配下烟消云散。许多帝王死状之惨,至今读来犹觉不寒而栗……
热门推荐
  • 驮水的日子

    驮水的日子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中国第一商帮

    中国第一商帮

    为什么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浙江人?为什么全国500强企业中,浙江企业总是位居前列?为什么每年的福布斯富豪榜上,浙商总是占据绝大多数?浙江商人作为商人的一个群体,不仅创造了许多财富,而且为全国商人提供了一套可学可操作的经商哲学。经商要学浙商,浙江商人最大的优势在于精神优势……
  • 武冠三绝

    武冠三绝

    武者为尊,身兼亿万苍生命运,从此一道武道巅峰的攀登之路由此展开,大道峥嵘,无极神威,妖孽般的少年穆浩承天运而生,武道巅峰,新书【天下剑宗】,笑傲诸雄,天地独然,历险境、渡三劫、有情苍刀无情剑,唯我独尊。兄弟红颜伴两边,掌控天地之间本源之力,欢迎大家移步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麻辣吸血鬼

    麻辣吸血鬼

    他们怕太阳光、十字架和大蒜,喜欢睡棺材,昼伏夜出,能变成蝙蝠,靠吸血为生;他们都是俊男美女,皮肤苍白,冷漠,有贵族气质;他们吸完血的人会死去,但是如果得到他们的血,就会和他们一样变成吸血鬼。就是这样神秘的一族,也会有个别异类……
  • 宠爱

    宠爱

    有浪漫唯美的理想主义,作者胭脂泪是不折不扣的“荣迷”,还有文化女性所持有的孤芳自赏的些许刻薄,在这一切之上,还添加了肆无忌惮,展现出一派纯净的懵懂天真!文字中,热情与冷漠,肆无忌惮的豪迈与真挚,肆无忌惮的诱惑与风情,华丽精致、滴水不漏、刀枪不入的表象下,无处不在,在作者的文字中,有女性的细腻唯美,有旁若无人的自恋,有贵族气息浓郁的都市风情,更有悲天悯人的人文真情,在她的文字中,尤其是书中的多个影评,有雅致的书香,诙谐的调皮;自然的坦荡,奔放的豪迈,她的文字,读起来优美酣畅,自然真实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冲喜新娘

    冲喜新娘

    甜美可人的她,在青春正盛之时披上嫁衣,只因为父母欠人的一个约定。传说他体弱多病,媒体面前从不露面。虽然掌管着神秘的‘御集团’,却也不得不娶进她这个冲喜新娘。婚礼之上,他人影缺席。嘎?什么概念?明明是同一个人,却常常给她截然不同的感受!?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