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9000000013

第13章 潜规则啊潜规则(1)

黑道太子——曹操

曹操(155—220年),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与书法家。三国中曹魏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先为东汉大将军、丞相,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魏武帝。

关于曹操,人们历来有着不同的评价,或褒或贬,不一而足。枭雄、文豪、政客、书家甚至是小人,曹操身上套着太多不同的标签,堪称“千面”。其中哪一个才是曹操的本来面目,我们不得而知;而曹操初启霸业时的那一抹“江湖”原色,更是少有人知,值得我们玩味。“黑道太子”曹操是如何走上发迹之路,成为“威服诸侯,师之所尊”的天下霸主的呢?这出精彩大戏背后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密情呢?

少年任侠安天下

曹操的“黑道”生涯,其实是从少年时代开始的。曹操的养祖父是东汉权宦曹腾,侍奉过四代汉室皇帝,被封为费亭侯。而曹操的父亲曹嵩也子凭“父”贵,官运亨通,一路做到太尉。曹嵩敛财有道,家资殷实,据说能出钱一亿来买官,绝对的财大气粗。有这样的家庭背景,曹操自然衣食无忧,恣意妄为了。

曹操少年时游手好闲,行为放荡不羁。飞鹰走狗,跑马洛阳是每天必做的功课。老百姓都不拿他当好人,觉得曹操做不成什么大事。曹操为人机警,很讲义气,又擅长枪棒。有一次,他潜入权宦中常侍张让家中,图谋不轨,被张让发现。结果曹操不慌不忙,将一支长戟舞得密不透风,前来围捕的张家仆役不能靠前,曹操趁机跳墙逃走,全身而退。不过,曹操也并非只知道闯祸的无知小儿。他博览群书,尤其喜欢钻研兵法,甚至还写了一本《孙子兵法》的注释。可能是出生于官宦世家之故,他对于权谋之术表现出了很强的悟性。这些特质令曹操做“混混”做得风生水起,一来二去,居然结识了掌管外交的大鸿胪桥玄等人。桥玄对这个看上去不太靠谱的年轻人倒是青睐有加,认为他是个能成大事的人,于是建议他去找当时有名的评论家许劭。

许劭在当时可不是一般人物,“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他跟弟弟许靖每个月都要举办名为“月旦评”的人物品评会,对时下社会上的热门人物做出点评。其影响之大,甚至到了只要被他们俩评论过的人就能一举成名的地步,其威力不亚于现如今的权威媒体,因此不少人想尽办法想要“走后门”得个好评。许劭“私情不协”,这么做一般得不到好果子吃。如果许劭能给曹操一个评价,哪怕是“恶名”,都能让曹操蜚声于世。东汉还没有科举制度,“名声”是朝廷选拔官吏的主要参考。想要做官,就必须有名。桥玄让曹操去找许劭讨评语,其实是让他为自己将来的仕途铺路。大鸿胪用心良苦,难怪曹操成名后要对桥玄感恩戴德了。

曹操不是傻子,当然明白桥玄的用意,于是去找许劭“看相”。许劭是个孤高文士,对曹操的为人很鄙视,拒绝给他作评价。曹操吃了闭门羹,非常恼火,找了个机会狠狠地威胁了许劭。许劭只晓得文人作风,哪见过这等狠辣角色,不得已,给了曹操一个“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价。有了这块拍门砖,曹操算是真正脱离了“小混混”的行列,正式出道官场了。

八大金刚齐斗法

凭借少年积累的名声,曹操被推举为“孝廉”,当上了洛阳北部尉,也就是当地派出所的所长。曹操当然不甘心一直做这种没前途的小吏,于是利用当年的“混混”本事,左右逢源,伺机谋动。

很快,机会来了。当时皇帝非常宠信一个宦官,名叫蹇硕。蹇硕的叔父违禁夜行,被曹操捉住。曹操当即将其棒杀,以明法度。此举无异于同蹇硕一党结了怨。这看似是曹操刚直不阿,实际上却是他的“黑道哲学”。曹操祖父是大宦官曹腾,后台比蹇硕差不到哪去;棒杀违禁之人,也有法可依。所以曹操打从一开始就知道蹇硕不敢把自己怎么样,只能打落了牙往肚里吞。没多久,曹操就跑到远离京师的顿丘当了县令,一躲就是十年。这样一来不仅躲过了宦党的迫害,还给自己立了清名,一举两得。此乃既“杀人”又“诛心”之计,实在高妙。

可是,曹操难道就这样淡出洛阳政坛了吗?当然不会。曹操的名望早就替他铺好了重返洛阳的路,他所需要的,只是一个时机而已。果然,朝廷再次召他入京担任议郎。这个官职比北部尉大多了,可在高官云集的洛阳还是人微言轻。曹操拒而不受,以退为进,回乡隐居去了。两番“自贱”,把曹操的名声推上了一个新台阶,真正的出头之日即将到来。

东汉的第十一位皇帝汉灵帝是出了名的昏君,只知享乐,荒淫无道。朝政完全被外戚和宦官把持。外戚之中,对皇室威胁最大的就是大将军何进。何进是灵帝的大舅哥,其异母妹妹何皇后非常得宠。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何进“灭贼有功”,晋封慎侯,又执掌羽林禁军,权势达到顶峰。汉灵帝虽然昏庸,但也不是十足的傻瓜。他明白如果自己将何皇后的儿子立为储君,自己百年之后国家必然落入何进之手。西汉为外戚王莽所乱的教训历历在目,灵帝不得不另做打算。他想改立另一位宠妃王美人的儿子刘协为太子,于是命身边的亲信宦官——小黄门蹇硕在洛阳西园招募勇士,组织一支独立于羽林禁军之外的军队,同何进抗衡。

中平五年(188年)八月,朝廷委任蹇硕、袁绍、曹操、鲍鸿、赵融、冯芳、夏牟、淳于琼共8人为校尉,统领西园兵马,史称“西园八校尉”。八人名义上同列,实际高低有别。袁绍是实际的领袖,但军权却牢牢控制在小黄门蹇硕手中。“西园八校尉”直接受命于皇帝,一时声势浩大,连何进都要对他们礼让三分。

汉灵帝筹划西园校尉的初衷,是要分散何进的兵权。而宦官蹇硕却有自己的小算盘,那就是培植党羽控制洛阳军政。因此在“八校尉”中,半数都是宦官世家出身。何进当然明白皇帝的用意,也不加阻挠。只因“八校尉”中其实有何进的人,那就是虎贲中郎将袁绍。

袁绍出身当时著名世族汝南袁氏,父辈皆是朝廷重臣。袁绍不算外戚,一直在洛阳隐居,蹇硕也就没拿他当回事儿。他没想到的是,袁绍其实是应何进辟召出仕的。袁绍一直对宦官专权不满,同反对宦官的“党人”义士交往甚密。此次担任军职,其目的就是要借助何进的力量彻底铲除宦官。而在“八校尉”中,除了蹇硕的“宦官派”和袁绍的部属之外,还有一个特殊人物,那就是曹操。曹操是袁绍的密友,曾参与策划反对宦官之事;但他又是宦官世家出身,理应算作宦官一党。这样的无间身份给曹操提供了诸多便利,使其跻身执掌兵权的典军校尉之职,为自己捞取了更多的政治筹码。

但曹操似乎注定不会在宫廷斗争中虚耗自己的才华。不久,汉灵帝驾崩,蹇硕想借机干掉何进,改立皇储。何进集结军队严阵以待,蹇硕没能得逞,只得暂时打消这个念头。何进掌权后,提拔了不少自己的心腹控制要害部门,宦官集团深感不安,再次密谋诛杀何进。得到这个消息后,何进先发制人,处死了蹇硕,控制了西园军马。袁绍劝何进一不做二不休,把宦官一窝端掉。但何进和何太后贪腐有余,胆识却不足,一直犹犹豫豫不敢动手。不仅如此,何进还自作聪明,招凉州军阀董卓入京。结果宦官们被逼得走投无路,先一步把何进杀死了。眼见何进被杀,袁绍等人再也坐不住了,迅速领兵入宫,将宫内大小太监上千人尽数杀死。董卓趁机占据洛阳,据兵擅政。何进原本是想借董卓之力对抗宦官,却引狼入室。董卓势大,袁绍、曹操等人无力抵抗,只得出逃。“西园八校尉”就此瓦解,曹操在洛阳的黑道生涯也算到了头。不久之后,这位黑道太子虎踞中原,书写了另一段荡气回肠的传奇故事。

链接一:奇特的“宦官世家”

所谓宦官,指的是专供皇帝驱使的阉人奴仆,也称“阉官”。早在西周时期,《礼记》中就有“宫者使守内,以其人道绝也”的记载,可见当时王宫内就已经开始使用阉人作为仆役了。但当时的阉人,多是犯法受宫刑之人,在宫内地位非常低下。到了秦汉时代,受宫刑的人逐渐增多,宫内阉人的规模也不断壮大,成为皇城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

宦官虽然有“官”名,但实际上只是皇帝的仆役,照理说并没有多大权力。但作为皇帝的身边人,同天子朝夕相处,吹吹耳边风的机会可是大把大把的。宦官左右皇帝意志,干扰朝政的事情屡见不鲜。秦代的赵高算是开了宦官干政的先河。有了权势,宦官便开始追求更多的精神慰藉。在中国的传统儒家思想中,“孝”是核心价值,不能尽孝简直不配为人!这个孝,有两层含义,其一便是传宗接代,延续家族香火;其二,则是谋求富贵,光宗耀祖。宦官身体残缺,生儿育女肯定是没戏了,但收个养子还是做得到的。于是乎,收养子就成了这些宦官“尽孝道”的重要途径之一。

秦代的赵高就收养过女儿,其女婿更是赵高谋害秦二世、篡夺秦王朝政权的重要同谋之一。而众所周知的是,曹操的父亲就是宦官养子之后。凭借这些身份显赫的“阉人父辈”的荫庇,宦官的养子们仕途平顺,俨然“官二代”。在两汉,宦官是皇帝赖以制衡外戚集团的重要政治力量,不少宦官受封有了爵位。尽管身为“刑余之人”,但宦官依旧有着强烈的宗族观念,封妻荫子、养子承爵的传统抱负对他们的诱惑依旧很大。宦官集团专权之后,“又养其疏属,或乞嗣异姓,或买苍头为子,并以传国袭封”。宦官养子袭爵成为律法认可的事情。如此一来,宦官,以及其养子,就形成了相互依赖的奇特“宦官世家”。

链接二:曹操的身世之谜

尽管曹操贵为天下霸主,一代枭雄,但其出身却始终笼罩着谜团。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其本来的姓氏为何,就成了史学界争论的焦点。《三国志》记载,曹嵩“莫能审其生出本末”,意思是说他的身世无从查证。但后世很多学者却认为,曹操的父亲本姓夏侯,而曹操同他麾下勇将夏侯惇更是叔辈兄弟的关系!

他们得出这种结论的依据,都来自裴松之为《三国志》作的注引。在《三国志·文帝纪》里记载夏侯惇亡故之时,裴松之引用了这样两段话:“王素服幸邺东城门发哀”,“在礼,天子哭同姓于宗庙门之外。哭于城门,失其所也”。这里所说的“王”指的就是魏王曹操。这两段话合在一起的意思,是说曹操为夏侯惇发丧,痛哭于城门之外并没有什么失礼的地方,因为曹操跟夏侯惇是“同姓”,出自一门。而在《吴主传》当中,则有“今子当入侍,而未有妃耦,昔君念之,以为可上连缀宗室若夏侯氏”的记载。这是当时向曹魏称臣的孙权,写给魏臣浩周的一封信。浩周劝孙权将自己的儿子送到曹操处做养子,就如同当年夏侯氏将曹嵩送给曹腾一样。另外也有学者指出,陈寿在写作《三国志》之时,故意将曹操一门和夏侯氏放在同一个列传中,其中也暗含着曹嵩其实是出自夏侯氏的意思。

不过,也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要知道,曹操为了拉拢夏侯氏,同夏侯惇和夏侯渊都结为了亲家。如果曹操真是出自夏侯一门,他这样的做法岂不是有乱伦之嫌吗?再者,曹操一门同夏侯氏都是魏国的开国元勋,其后代均为司马氏所杀。陈寿将其放在一处列传中书写,是为了令后人知道魏国立国的根源所在,并非暗示曹操的出身。这样的说法,看起来也是有几分道理的。

时至今日,曹操的身世之谜依旧没有得到一个明确的解释。曹操出自夏侯氏的说法,也是争议颇大。支持者与质疑者彼此互不相让,但又都拿不出确凿的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驳倒对方。这种情景,也许再过百年也未必能有所改观吧。

链接三:外戚与宦官

外戚是皇帝的母族或妻族,也叫外家。在中国历史上,外戚往往同干政擅权、谋朝篡位这些词汇联系紧密。在东汉,外戚的权势达到了顶峰,权倾朝野。

外戚专权之所以在东汉流毒甚久,同东汉特殊的政治形态关系颇大。建立东汉王朝的汉光武帝刘秀,深知权臣当道对国家的危害,因此极力架空朝臣的权力。以往权势滔天的“三公”,在东汉变成了拿高薪无实权的摆设。真正掌握国家权力的,是直属于皇帝一人的“尚书台”。刘秀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限制大臣的权力,保证高度的中央集权。可惜他的愿望是好的,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存在一个重大的隐患:谁控制了尚书台,也就控制了国家。而能掌握尚书台的人,并非只有皇帝一个。

东汉王朝是依赖豪强地主的支持建立起来的,其功臣宿将大都出身于豪强地主。东汉最主要的外戚“马窦邓梁”四大家族就是豪强地主的代表。这些大家族强占土地人口,政治上钩心斗角,很快就让刘秀苦心建立的尚书台沦为权力斗争的工具。

东汉的皇帝大多短命。皇帝早夭,太子年幼,理政大事只能交由皇太后负责。可这些太后也都是年方双十的小姑娘,哪有什么政治经验可言。为了驾驭国家机器,这些苦命的女娃只好求助于自家亲戚。如此这般,东汉的政权便落入了外戚之手。

但小皇帝总有长大的一天。他们当然不满娘舅们的飞扬跋扈,一心想要重夺政权。而他们能够依仗的,便是身边的宦官集团。一旦皇帝重新掌政,那么这些宦官便成为有功之臣,会得到不菲的封赏。不少宦官借此机会荣登公卿之位,于是替代外戚成为新的“国家掌门人”。等到皇帝驾崩,幼帝继位,这些宦官的好日子就到头了。出身低微没有任何政治地位的宦官当然不能辅政,大权再次落入外戚之手。等到小皇帝长大,宦官又获出头之日。于是外戚和宦官轮流坐庄,反复上演着专权戏码。无论是宦官还是外戚,其擅权的结果都是一场家国之难。他们出身虽然不同,但在敛财惠己方面的意愿却是同样强烈的。为了争夺利益,外戚和宦官甚至不惜兵戎相见。而东汉外戚和宦官的最后一场“决战”,直接导致了三国乱世的来临,将好端端的东汉王朝化为一堆残砖碎瓦,供后人凭吊深思。

链接四:校尉的末路

“西园八校尉”在东汉末年声势浩大,曾经总管洛阳各军。曹操的发迹,便始于其被任命为“八校尉”之一的典军校尉。日后,曹操和同是“八校尉”出身的袁绍中原争雄,斗个昏天黑地。最后,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后者于两年后郁郁而亡。而曹操则在若干年后死于洛阳。除了这对宿敌,“八校尉”中其余六位的末路也都十分有趣,下面我们就来一一细看。

先说诸校尉之首的上军校尉蹇硕。蹇硕是宦官,因为体格好,通武略而得宠,被汉灵帝委以重任。汉灵帝驾崩后,蹇硕依照灵帝“遗命”想立皇子刘协为帝,并密谋诛杀大将军何进。结果事情败露,何进先下手为强,将蹇硕处死。

下军校尉鲍鸿,曾领军征讨黄巾军。后来幽州牧刘虞购歼灭了渔阳的巨贼张纯,鲍鸿反而被下狱——原因谁也不清楚,因为《后汉书》关于这件事情的记载非常含混。鲍鸿最后死于狱中,死因同样不明不白。

同类推荐
  • 一寸河山一寸血4

    一寸河山一寸血4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4册,主要讲述了1938年到1941年,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历史。
  • 听余秋雨讲文化

    听余秋雨讲文化

    余秋雨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创造了新的意与思相结合的文化散文,借山水风物、区域历史来寻求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与意蕴,以及人格的构成与人生的真谛。
  • 一本书读懂英国史

    一本书读懂英国史

    要了解一个国家就要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有人称它是“小店主国家”,它却自称“日不落帝国”!有人说它偶然发现现代之路,它却说这是历史的必然!它从中世纪的黑暗中走来,却开创了文明之光!它曾执世界权力之牛耳,却在时代潮流中没落!大国的兴衰与崛起,殖民的辛酸与血泪,皇室的阴谋与爱情,文人的才情与抱负,一幅绅士般优雅、海盗般冷酷的英国历史画卷就此徐徐展开……
  • 武夫专制梦:中国军阀势力的形成及其作用

    武夫专制梦:中国军阀势力的形成及其作用

    研究军阀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军阀是什么?如果按字面释义,军阀的“阀”有点近乎于日常我们所用的“霸”字,因为无论是什么角色的人,只要后缀以这个倒晦的“阀”字,就会变得霸气冲天。军阀可以理解为依仗武力无法无天的人。如果我们还想深究一下“军阀”一词的政治内涵,那么不用花多少气力就会发现两个为众多有关军阀伪定义所公认的要素,一是专恃武力,二是割据地方,英语“军阀”一词WARLORD恰到好处地显示了这两个要素(WAR,指军事、战争,LORD意为土地),无论是西方学者“凡是依军事实力主宰一个地区的人”(谢里登)的定义,还是国内的权威性概括“拥兵自重,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军人集团”(辞海),概莫能外。
  • 第三极崛起

    第三极崛起

    那段历史最想让人去改变,也许只需要一点点变化,就会影响整个时代,穿越者的思想,能否改变这一切?从零开始,建军北方,在乱局中博弈,让我们影响世界、影响历史,成为不可忽视的第三极。本书纯属幻想,不是历史,请勿对号入座,也不讨论历史细节。
热门推荐
  • 福女降农门之痞夫来缠

    福女降农门之痞夫来缠

    唐家庄的唐甜甜家一门子的克星,克死了亲爹,克病了爷奶,克坏了地里庄稼,克糊人家锅里的饭,克傻了村头的翠花,克丢了隔壁二大爷家的狗!是活该被欺压挤兑,挨骂受苦的一窝子,更没资格有吃有穿有钱花!不过这都是村子里的传言,唐甜甜咬牙切齿,她娘是温柔善良,不是心思恶毒的扫把星!她大哥敦厚老实,不是没头没脑的丧门星!她自己活泼睿智,不是有娘没爹的小克星!唐甜甜握紧拳头,致富挣钱把糖造,日子红火添热闹!关起门,悄悄的发财,打枪地不要!——————哪知道,寡妇门前是非多,极品亲戚鼻子灵!红火日子刚冒头,各方极品来驾到!七大姑八大姨齐声嚷嚷:“你们家以前日子过不下去,全靠我们帮忙才活了下来,现在要点银钱,不过是小小的回报一下,都是你们家欠我们的!”“你哥文海和他表妹从小就感情好,青梅竹马,天生一对!文海太老实,就该找个厉害的撑门户!”“女大三抱金砖,这如花表姐才是你哥文海的良配,实在不行,就把甜甜嫁过来吧!大八岁不算大,大了知道疼人!”无耻爷奶一声吼:这个家里我来做主!都得听他们的!——————唐甜甜拿着扫把还没发飙,某男死皮赖脸凑上来,“这些刁民,本大爷帮你摆平!滴水之恩不要涌泉相报,在你家住几天就行!”谁知道几天几天又几天,竟然撵不走了!还吵着要她负责!
  • 重生天才少女占卜师

    重生天才少女占卜师

    【完结包月文】重生前,她是不学无术招摇撞骗的神棍,被人活活打死。再睁眼,重生回五岁,被泥菩萨砸中开了天眼,过目不忘,天赋惊人,观人过去,断人祸福生死,并且有逆天回春术,识宝术。上一世,她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这一世,她要逆天改命,还她幸福。上一世,她一无所有,不学无术,被人鄙视,遭人冷眼。这一世,她利用努力成为真正的玄学大师,站在世界之巅,成就商界的传奇,政界的追捧贵宾……欠她的,全部还来!亲情的和谐,还有如忠犬般护着她,却又如天神一般傲视世界的他!她的人生,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无可复制的人生。PS:爽文,成长女强文,内含占卜算卦,风水相术,星座塔罗
  • 红楼草根攻略

    红楼草根攻略

    草根小包子傍上荣国府,逆袭红楼,成就“木石前盟”,种田经商,励志做个小地主,养得起家人,追得上帅哥,不做妾室做金主——某男捏着小包子脸坏笑:“你确定要做金主包-养-本-王-吗?”红楼有我,黛玉不哭——醉渔暮雪讲述最爽红楼故事,快乐升级中,亲,不见不散哦!
  • 大名师范志

    大名师范志

    大名七师党组织建立后,以扩大“读书会”名义吸收更多学生参加革命活动,组织他们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宣传革命思想,抨击黑暗势力,在社会上颇有影响。至1927年1月,大名七师党组织在校内又发展10多人,其中有解蕴山、裴志耕、曾则西等。此时,赵纪彬、刘大风和李大山三人到北京,经李素若、刘伯庄联系,找到了中共北方区委、汇报了大名七师党组织的工作,并提出去武汉学习的要求。
  • 跟乐嘉学性格色彩

    跟乐嘉学性格色彩

    《跟乐嘉学性格色彩》这本工具书简便、实用、易学、能触动人心最底部。让你可以搞定一切你想搞定的人。文雅点就是,与谁都能友好相处并且可以达成你的目标。乐嘉首先带你进入性格色彩的世界,告诉“性格”与“个性”的区别,“行为”与“动机”的不同。然后依次带你进入性格色彩的情感世界、帮你分析性格色彩的职场关系、然后把握生活,最后教你性格色彩的钻石法则。当女人说“我不要你管”的时候,你知道她心里真正的想法吗?当你想和老板谈加薪的时候如何能顺利谈成。不同性格色彩如何理财……
  • 相公有礼了

    相公有礼了

    一朝穿越,她遇到了疼她的父亲,宠她的哥哥,还嫁给了自己心动的人,成亲两年,他却不曾碰她一下,他对她极好,疼爱、关心、宠溺……唯独感觉不到的是他的爱,他会爱她么?可是,皇帝病危,逼她离开。为了他,放弃回她的时代,而回到他们的家,却看见满院张灯结彩,欲办喜事,要成亲的人便是他吧?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伟大的励志书

    伟大的励志书

    本书是成功学之父奥里森·马登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在该书中列举了一些成功人士的经典案例,由细节入手,从15个方面探讨了通向成功的道路究竟应该如何去走
  •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即兴发挥、临场应变是主持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在简要介绍了几种临场应变的综合技巧之后,全书从开场导入、话题进行、即兴采访、受众交流、嘉宾把握、困境解围等方面列出了节目主持中可能出现的50种场景,并通过大量实例来说明应对技巧和处理原则。
  • 极恶夫君

    极恶夫君

    武林至尊、阴天楼楼主、万恶谷的主人夏候司恶因为母亲的抛夫弃子对女人深恶痛绝,却仍需要一名继承大统的子嗣。为此他在众多的女人当中找寻一个“孩子的娘”。她是阴天楼可怜的剑侍——捧着剑像侍候老祖宗一般地位卑微可不代表她就没有脾气在她眼里高高在上的楼主就是一个极恶又可恨的男人,全身一无事处该远离温暖人间他以为一不小心被他种下了种,她就会乖乖的当他“孩子的娘”,成为一头专事生产的母猪吗?哼——门都没有,天下之大,都是她的容身之处,带着腹中的孩子一点也不会孤独大路通天,他们就各走一边,从此分道扬镳吧未来的蓝图一片大好,陆琳琅只是一不小心的忘掉了一小点——她腹中孩子的爹名唤夏候司恶一步错岂非步步皆错?某依新文推荐:《后娘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