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7700000004

第4章 头部按摩技法(3)

【手法】用拇指和食指夹持耳垂相对用力掐按10~30次。

17.插花

【位置】头维穴后1寸(图1-58)。

【主治】鼻炎,鼻塞,偏头痛,痤疮,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带下等症。

【手法】用拇指指端按揉30~50次。

面穴位置及功能

面穴为脸部特定的穴位,能够治疗全身性疾病。它是后人在《内经》五脏理论指导下,创立和发展起来的。面穴包括7个单穴即额、鼻及上唇正中等穴和17对双穴即鼻、眼、口旁、颧部和颊部等穴(图1-59)。

面穴分布简图1.首面穴

【位置】位于额正中点。

【主治】鼻炎,牙痛,眼病,健忘,神经衰弱,失眠,头痛,头晕,面瘫等症。

【手法】用拇指或食指罗纹面按揉30~50次。

2.咽喉穴

【位置】位于首面穴与肺穴连线的中点。

【主治】声音嘶哑,咽炎,咽喉肿痛,扁桃体炎等症。

【手法】用拇指指端按揉30~50次。

3.肺穴

【位置】位于两眉内端连线的中点。

【主治】便秘,感冒,咳嗽,支气管炎等症。

【手法】用拇指指端按揉30~50次。

4.心穴

【位置】位于鼻梁骨最低处,两眼目内眦连线的中点。

【主治】失眠,健忘,烦躁,心悸等症。

【手法】按揉30~50次。

5.肝穴

【位置】位于心穴下鼻骨下缘接鼻软骨处。

【主治】头昏,烦躁,焦虑,高血压等症。

【手法】按揉30~50次。

6.脾穴(素髎)

【位置】位于鼻尖端处。

【主治】消化不良,腹痛,腹胀,精神不振,体虚等症。

【手法】用拇指罗纹面按揉50~100次。

7.膀胱子宫穴

【位置】位于人中沟中点。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阳痿,早泄,遗精等症。

【手法】按揉30~50次。

8.胆穴

【位置】位于肝穴两侧,内眼角直下,鼻梁骨下缘处。

【主治】恶心,呕吐,烦躁等。

【手法】按揉30~60次。

9.胃穴

【位置】位于脾穴两侧,鼻翼的中央。

【主治】胃痛,胃胀,泛酸,消化不良等。

【手法】用拇指指端按揉30~60次。

10.膺乳穴

【位置】位于心穴与内眼角之中点。

【主治】乳少,胸闷等。

【手法】用拇指罗纹面按揉30~50次。

11.小肠穴

【位置】位于胆穴、胃穴连线中点的外方。

【主治】泄泻,便秘等症。

【手法】按揉30~50次。

12.大肠穴

【位置】位于目外眦直下方,颧骨下缘处。

【主治】便秘,腹痛,腹泻等症。

【手法】按揉30~50次。

13.肩穴

【位置】位于目外眦直下方,胆穴外方。

【主治】肩臂疼痛,伸屈不利等症。

【手法】用拇指罗纹面按摩30~50次。

14.股里穴

【位置】近地仓穴,口角旁05寸,上下唇吻合处。

【主治】股内侧痛等症。

【手法】用拇指按揉30~50次。

15.足穴

【位置】位于胫穴前方,目外眦直下,下颌骨上缘处。

【主治】足部肿痛等症。

【手法】按揉30~50次。

16.肾穴

【位置】位于鼻翼水平线与太阳穴直下垂线相交处。

【主治】月经不调,尿痛,尿少,腰痛等症。

【手法】用拇指或食指罗纹面按揉50~100次。

17.臂穴

【位置】位于肩穴之后方与下关穴直上交叉点。

【主治】肩臂肿痛等症。

【手法】按揉或点按30~60次。

18.手穴

【位置】位于臂穴之下方,颧骨弓下缘处。

【主治】手肿痛等症。

【手法】按揉50~100次。

19.背穴(听宫)

【位置】位于颊部中央外后方1寸处。

【主治】腰背疼痛等症。

【手法】按揉30~50次。

20.脐穴

【位置】位于肾穴下0.3寸。

【主治】腹胀,腹泻,腹痛,便秘等症。

【手法】按揉30~50次。

【位置】位于耳垂与下颌角连线中上1/3交界处。

【主治】大腿扭伤等症。

【手法】用拇指或食指指端按揉30~50次。

21.股穴

【位置】位于耳垂与下颌角连线中下1/3交界处。

【主治】膝肿痛等症。

【手法】用拇指按揉30~50次。

22.膝膑

【位置】位于下颌角上方凹陷处。

【主治】膝关节损伤等症。

【手法】按揉30~50次。

23.胫穴

【位置】位于下颌角前方,下颌骨上缘。

【主治】踝关节扭伤,腓肠肌痉挛等症。

【手法】用拇指或食指指端按揉30~50次。

头穴位置及功能

在具体介绍刺激区的部位和主治作用前,首先明确刺激区的两条标准定位线(图1-65)。

前后正中线:两眉间中点(正中线前点)至枕外粗隆尖端下缘(正中线后点)经过头顶的连线(长约24cm)。

眉枕线:从眉中点上缘和枕外粗隆尖端的头侧面连线(长约10cm)。

1.运动区

【位置】上点在前后正中线中点后05厘米处;下点在眉枕线和鬓角发际前缘相交处。如果鬓角不明显,可以从颧弓中点向上引垂直线,此线与眉枕线交叉处向前移05厘米为运动区下点。上下两点连线即为运动区(图1-66)。运动区又可分为上、中、下三部分。

(1)上部:是运动区的上1/5,为下肢、躯干运动区。

(2)中部:是运动区的中2/5,为上肢运动区。

(3)下部:是运动区的下2/5,为面运动区,亦称语言一区。

【主治】

(1)上部:对侧下肢、躯干瘫痪。

(2)中部:对侧上肢瘫痪。

(3)下部:对侧中枢性面神经瘫痪、运动性失语(部分或完全丧失语言能力,但基本保留语言能力)、流涎、发音障碍。

【手法】沿本线,以手法推揉点按,从前向后为补,从后向前为泻,离心方向操作为泻,向心方向操作为补,呼气操作时为泻,吸气操作时为补。

2.感觉区

【位置】在运动区向后移15厘米的平行线即是本区,感觉区可分为上、中、下三部分。

(1)上部:是感觉区的上1/5,为下肢、头、躯干感觉区。

(2)中部:是感觉区的中2/5,为上肢感觉区。

(3)下部:是感觉区的下2/5,为面感觉区。

【主治】

(1)上部:对侧腰腿痛、麻木、感觉异常、后头痛、颈项部疼痛、头晕、耳鸣。

(2)中部:对侧上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

(3)下部:对侧面部麻木、偏头痛、颞颌关节炎等。

【手法】沿本线,以手法推揉点按,从前向后为补,从后向前为泻,离心方向操作为泻,向心方向操作为补,呼气操作时为泻,吸气操作时为补。

3.舞蹈震颤控制区

【位置】在运动区向前移1.5厘米的平行线。

【主治】舞蹈病、震颤麻痹、震颤麻痹综合征。

【手法】沿本线,以手法推揉点按,从前向后为补,从后向前为泻,离心方向操作为泻,向心方向操作为补,呼气操作时为泻,吸气操作时为补。

1.血管舒缩区

【位置】在运动区向前移3厘米的平行线。

【主治】低血压,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性痴呆,动脉硬化,皮质性浮肿等症。

【手法】沿本线,以手法推揉点按,从前向后为补,从后向前为泻,离心方向操作为泻,向心方向操作为补,呼气操作时为泻,吸气操作时为补。

5.晕听区

【位置】耳尖直上15寸处,向前及向后各引2厘米的水平线。

【主治】耳鸣,眩晕,听力下降等症。

【手法】沿本线,以手法推揉点按,从前向后为补,从后向前为泻,离心方向操作为泻,向心方向操作为补,呼气操作时为泻,吸气操作时为补。

6.语言三区

【位置】晕听区中点向后引4厘米长的水平线。

【主治】感觉性失语。即病人理解言语能力障碍,常常答非所问。

【手法】沿本线,以手法推揉点按,从前向后为补,从后向前为泻,离心方向操作为泻,向心方向操作为补,呼气操作时为泻,吸气操作时为补。

7.语言二区

【位置】从顶骨结节后下方2厘米处引一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直线,向下取3厘米长直线。

【主治】命名性失语(又称健忘性失语,病人称呼“名称”能力障碍,如病人不会叫“椅”,只是说“坐的”;其他人说椅时,他能听懂)。

【手法】沿本线,以手法推揉点按,从前向后为补,从后向前为泻,离心方向操作为泻,向心方向操作为补,呼气操作时为泻,吸气操作时为补。

8.运用区

【位置】从顶骨结节起向乳突中部引一线和与该线呈夹角40度的前后两线,三条线长度均为3厘米。

【主治】对侧失用症(又称运用不能症,病人肌力、肌张力及基本运动正常,但存在技巧能力障碍,例如不能解扣、拾硬币等)。

【手法】沿本线,以手法推揉点按,从前向后为补,从后向前为泻,离心方向操作为泻,向心方向操作为补,呼气操作时为泻,吸气操作时为补。

足运感区

【位置】在前后正中线的中点旁开左右各1厘米,向后引3厘米长,平行于正中线。

【主治】急性腰扭伤,对侧下肢瘫痪、麻木、疼痛,皮质性多尿,夜尿,子宫下垂等症。

【手法】沿本线,以手法推揉点按,从前向后为补,从后向前为泻,离心方向操作为泻,向心方向操作为补,呼气操作时为泻,吸气操作时为补。

10.视区

【位置】在前后正中线的后点旁开1厘米处的枕外粗隆水平线上,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4厘米长直线。

【主治】皮层性视力障碍。

【手法】沿本线,以手法推揉点按,从前向后为补,从后向前为泻,离心方向操作为泻,向心方向操作为补,呼气操作时为泻,吸气操作时为补。

11.平衡区

【位置】在前后正中线的后点旁开35厘米处的枕外粗隆水平线上,向下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4厘米长直线。

【主治】小脑疾病引起的共济失调、平衡障碍、头晕、脑干功能障碍引起的肢体麻木、瘫痪。

【手法】沿本线,以手法推揉点按,从前向后为补,从后向前为泻,离心方向操作为泻,向心方向操作为补,呼气操作时为泻,吸气操作时为补。

12.胃区

【位置】瞳孔直上发际处为起点,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2厘米长直线。

【主治】胃炎、胃溃疡等引起的胃痛、上腹部不适等症。

【手法】沿本线,以手法推揉点按,从前向后为补,从后向前为泻,离心方向操作为泻,向心方向操作为补,呼气操作时为泻,吸气操作时为补。

13.胸腔区

【位置】在胃区与前后正中线之间,发际上下各引2厘米长直线。

【主治】支气管哮喘,胸部不适等。

【手法】沿本线,以手法推揉点按,从前向后为补,从后向前为泻,离心方向操作为泻,向心方向操作为补,呼气操作时为泻,吸气操作时为补。

14.生殖区

【位置】从额角处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2厘米长直线。

【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子宫脱垂等。

【手法】沿本线,以手法推揉点按,从前向后为补,从后向前为泻,离心方向操作为泻,向心方向操作为补,呼气操作时为泻,吸气操作时为补。

15.肝胆区

【位置】从胃区下端开始,往下引2厘米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直线。

【主治】肝胆病引起的右上腹部疼痛等。

【手法】沿本线,以手法推揉点按,从前向后为补,从后向前为泻,离心方向操作为泻,向心方向操作为补,呼气操作时为泻,吸气操作时为补。

16.肠区

【位置】从生殖区下端开始,向下引2厘米且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直线。

【主治】下腹部疼痛等症。

【手法】沿本线,以手法推揉点按,从前向后为补,从后向前为泻,离心方向操作为泻,向心方向操作为补,呼气操作时为泻,吸气操作时为补。

17.安神区

【位置】眉间(印堂)向上引2厘米长的直线。

【主治】焦虑,烦躁,失眠,神经衰弱等症。

【手法】沿本线,以手法推揉点按,从前向后为补,从后向前为泻,离心方向操作为泻,向心方向操作为补,呼气操作时为泻,吸气操作时为补。

18.鼻咽口舌区

【位置】位于前后正中线上,前发际上下各引2厘米长的直线。

【主治】鼻炎,咽炎,感冒,气管炎等症。

【手法】沿本线,以手法推揉点按,从前向后为补,从后向前为泻,离心方向操作为泻,向心方向操作为补,呼气操作时为泻,吸气操作时为补。

19.次鼻咽口舌区

【位置】在鼻咽口舌区下2厘米。

【主治】眩晕伴有恶心、呕吐、纳呆(除器质性病变)。

【手法】沿本线,以手法推揉点按,从前向后为补,从后向前为泻,离心方向操作为泻,向心方向操作为补,呼气操作时为泻,吸气操作时为补。

20.精神情感区

【位置】在血管舒缩区与胸腔区之间,平行正中线,左右旁开2厘米。

【主治】精神情感障碍等。

【手法】沿本线,以手法推揉点按,从前向后为补,从后向前为泻,离心方向操作为泻,向心方向操作为补,呼气操作时为泻,吸气操作时为补。

制癫区

【位置】胸腔区向上引4厘米长的直线(即精神情感区)。

【主治】精神障碍,癫痫小发作。

【手法】沿本线,以手法推揉点按,从前向后为补,从后向前为泻,离心方向操作为泻,向心方向操作为补,呼气操作时为泻,吸气操作时为补。

腰区

【位置】枕骨粗隆上4厘米,视区旁开15厘米。

【主治】腰痛,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手法】沿本线,以手法推揉点按,从前向后为补,从后向前为泻,离心方向操作为泻,向心方向操作为补,呼气操作时为泻,吸气操作时为补。

23.制狂区

【位置】从枕外粗隆(相当于脑空穴处)取与后正中线成35°角向下引一直线至哑门穴水平,左右各一。

【主治】癫狂,精神情感障碍等。

【手法】沿本线,以手法推揉点按,从前向后为补,从后向前为泻,离心方向操作为泻,向心方向操作为补,呼气操作时为泻,吸气操作时为补。

24.锥体区

【位置】第2颈椎棘突向上15厘米,左右各旁开1厘米,向下引3厘米长的直线。

【主治】运动功能障碍。对运动功能改善缓慢者更好。

【手法】沿本线,以手法推揉点按,从前向后为补,从后向前为泻,离心方向操作为泻,向心方向操作为补,呼气操作时为泻,吸气操作时为补。

25.安宁区

【位置】在第2颈椎棘突旁开2厘米处。

【主治】烦躁不安,失眠,焦虑,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等。

【手法】沿本线,以手法推揉点按,从前向后为补,从后向前为泻,离心方向操作为泻,向心方向操作为补,呼气操作时为泻,吸气操作时为补。

26.清醒区

【位置】在正中线入发际2~4厘米处,从正中线向两侧各引一垂直于正中线、长度为1~3厘米的直线。

【主治】中暑,晕厥,昏迷等。

【手法】沿本线,以手法推揉点按,从前向后为补,从后向前为泻,离心方向操作为泻,向心方向操作为补,呼气操作时为泻,吸气操作时为补。

27.失算区

【位置】感觉区上点向后3厘米,与前后正中线呈60°角,向后外5厘米。

【主治】运算障碍。

【手法】沿本线,以手法推揉点按,从前向后为补,从后向前为泻,离心方向操作为泻,向心方向操作为补,呼气操作时为泻,吸气操作时为补。

强壮区

【位置】从百会沿前后正中线,向前后各引3厘米长的直线。

【主治】神经衰弱,身体虚弱等。

【手法】沿本线,以手法推揉点按,从前向后为补,从后向前为泻,离心方向操作为泻,向心方向操作为补,呼气操作时为泻,吸气操作时为补。

通顶区

【位置】正中线上,上星穴与百会穴之间的连线。

【主治】各类痛证等。

【手法】沿本线,以手法推揉点按,从前向后为补,从后向前为泻,离心方向操作为泻,向心方向操作为补,呼气操作时为泻,吸气操作时为补。

30.通顶旁区

【位置】五处穴至通天穴的连线。

【主治】各类痛症。

【手法】沿本线,以手法推揉点按,从前向后为补,从后向前为泻,离心方向操作为泻,向心方向操作为补,呼气操作时为泻,吸气操作时为补。

31.癫痫区

【位置】晕听区上1厘米。

【主治】烦躁,失眠,神经衰弱等。

【手法】沿本线,以手法推揉点按,从前向后为补,从后向前为泻,离心方向操作为泻,向心方向操作为补,呼气操作时为泻,吸气操作时为补。

32.手指加强区

【位置】顶颞前斜线中2/5(上肢运动区)下段,双侧旁开1~15寸处(图1-90)。

【主治】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等。

【手法】沿本线,以手法推揉点按,从前向后为补,从后向前为泻,离心方向操作为泻,向心方向操作为补,呼气操作时为泻,吸气操作时为补。

33.哑穴

【位置】风池上04寸。

【主治】假性球麻痹。

【手法】沿本线,以手法推揉点按,从前向后为补,从后向前为泻,离心方向操作为泻,向心方向操作为补,呼气操作时为泻,吸气操作时为补。

34.眼球协同运动中枢

【位置】前额入发际2厘米,正中线旁开2厘米。

【主治】眼肌麻痹,斜视,近视等。

同类推荐
  • 有病不要乱求医:长命百岁的绝世真经

    有病不要乱求医:长命百岁的绝世真经

    中医认为,病是病根,症是症状,有着明确的区分。很多症状是人体自愈现象。抑制症状,可能是多余的关照。发烧和食欲不振是世间的两大名医;疼痛是上帝送给人的礼物。中医讲究以毒攻毒,以病治病。“治风用风,治热用热”,健康需要“大局观”。小病不断,大病不犯。有“病”不一定是坏事。从来不生病,一病就要命。没“病”不一定就健康,也可能是免疫系统不够敏锐。“药不暝眩,其疾不愈”。要区分药物的副作用与瞑眩反应。中医讲究“虚不受补”,小心被补品害惨。免疫力是把“双刃剑”,开非越高越好。 本书以真心的关照,希望每一位朋友都能真真切切地照料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 糖尿病饮食与防治(生活必备丛书)

    糖尿病饮食与防治(生活必备丛书)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的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紊乱的疾病。糖尿病是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癌症、艾滋病而位列第四的世界流行性疾病,十分普遍。据有关报道,其发病率国外约5%,国内约2%,世界上糖尿病患者近2亿,其中我国患者就达到3000万,而且还在不断增加。据预计,15年后,亚洲糖尿病患者将增加3倍,到2010年患者将达到1.5亿,特别是我国患者将增加到15%,这个可怕的病魔严重地威胁着世人的生命健康,人们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 你不可不知的体育健身100问

    你不可不知的体育健身100问

    目前,慢性病已成为中国城乡居民死亡的主因,在城市和农村,慢性病死亡的比例已分别达到85.3%和79.5%。来自卫生部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大约有3亿人超重、肥胖,不乏30多岁就出现“啤酒肚”等。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等都是造成多种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此外,我国亚健康人数也约占到全国人口70名。到老年时再来补“锻炼课”,倒不如趁年轻时多运动。“运动不会使人丧命,潜在的病才会使人死亡。”
  • 不生病的生活方式

    不生病的生活方式

    不生病的生活方式可以使高血压发病率减少55%,中风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33%,更能使健康寿命延长10岁,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心血管病患者,发病以后不要延误时间,要马上做三件事。第一件事,千万别紧张,不要动,就地卧倒,越紧张耗氧越多,越动耗氧越多。第二件事,如果你身边有硝酸甘油,马上含在舌头下面;如果有阿司匹林,嚼碎了,服100毫克~300毫克,这很管用。第三件事,千万要记住,一定别自己去找医生,一定要让医生来救你。
  • 杨力讲低碳养生

    杨力讲低碳养生

    我们在环境中生活,在生活中追求健康,追求养生之道,没有“低碳”的环境,我们就无法健康地生活。而低碳的环境又取决于我们能否“低碳”地生活,“低碳”地开展养生活动。但有了低碳的环境,不代表我们就能健康了。我们还必须通过一定的养生方式才能实现健康。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中学生科普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中学生科普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精心挑选了众多科普小故事,内容涵盖物理、化学、太空、地球、气象、动物、植物、科技、历史、数学以及人体奥秘等多个方面,既涉及青少年朋友应该了解的科技动态,又包含了一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每个故事之后,我们还附有“知识点睛”等版块,旨在帮助读者在短时间的阅读中获取大量的信息,更好地掌握知识。
  • 王者轮回

    王者轮回

    都市的繁华掩盖不了原始的渴望,天界的神圣掩盖不了黑暗的轮回!煮酒论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且看今朝如何划破苍穹追寻曾经逝去的眷恋!徘徊在爱恨情仇边缘的少年宸不仅肩负起铲除外来侵略者的使命,还要帮助天界平定三界最终实现王者的轮回!但是宸的真正身份到底是……
  • 每天学点经济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每天学点经济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夫人曾经说过: “学习经济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找到一大堆答案来回答经济问题,而是要学会不被经济学家欺骗。”尽管微观经济学或宏观经济学是那么有趣,但以往总是经济学家和决策者们在唱主角。现在,让我们回到经济学的原点,共同探讨如何将经济学运用到生活中,使我们过得更幸福、快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医神废妃:绝世大小姐

    医神废妃:绝世大小姐

    前世,她是医神之女,冷峻傲然,为守护北宫家族医者的使命而死。穿越回古,重生为一个拥有离奇身世之谜的倾城女子——北宫素颜,天生潜藏某种异样灵力。异界之旅,玉箫离心曲萦绕着美丽的相遇,那个恍若上仙的他,一直守护在她身边,守护一生一世一双人的诺言。
  • 帝王之宠

    帝王之宠

    离歌自打醒来之后,就成了沈醉的贴身丫头。这主人对自己也太好了吧?好的不像主仆之间的关系。扑朔迷离的身世,沈醉隐藏在背后的真实身份,这一切都是离歌成仙道路上的秘密。和主人谈恋爱到底能不能成啊?不就是两个人在一起吗,搞的这么复杂干嘛!
  • 不吼不叫的家教智慧

    不吼不叫的家教智慧

    《不吼不叫的家教智慧》主要收录了纠正孩子的错误不是比谁的嗓门大——孩子犯了错既不能吼也不能叫、孩子的健康身体不是父母吼出来的——孩子挑食、不吃饭既不能吼也不能叫、不吼不叫才能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孩子和你亲不亲关键看你对孩子的态度、孩子即使早恋了也不能大吼大叫——孩子的青春期需要一个理性的家长等内容。
  • 神控逆天

    神控逆天

    数年前,大陆上的三大皇族突然开始发动战争,并瞬间席卷整片大陆,虽然王族还保有一点净土,但任谁都知道,一旦皇族分出高下,王族就只剩下臣服和死战两条道路,到时候另一场大战将在所难免。而在不为人知的一处空间中却同时上演着一场大战,一场丝毫不逊色于皇族之间的大战,拥有强大修为的散修高手冒着生命的危险参战。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