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0900000002

第2章 两个桃子引发的血案——二桃杀三士(2)

当时,他让史官把“崔杼弑君”的记录抹掉,史官不抹,他杀。找来另一个史官,说,你怎么国君死之事?史官大书:“崔杼弑君”,崔杼又将这个史官杀了。再找来一个,再问。史官依旧写四个字:崔杼弑君。

崔杼这才翘起拇指,敬佩史官之直。

在杀人过程中,晏子也在场。几天前,他就听说国君遇难,急忙跑来,到崔杼家门口站着,哭。崔杼听得不耐烦了,就问他:“这么伤心,你怎么不跟着国君去死?”

晏子回答:“你杀国君时,我不在,我为什么要死?”

崔杼的食客劝主人杀掉晏子,崔杼摇头,他认为杀这样一个矮子毫无必要。不久,崔杼被废,景公上台,听说了晏子这件事,并且也知道他的才能,就让他再任宰相。

于是,关于他的智慧传说,开始铺天盖地地传给了后人。

一次,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听说晏子是一侏儒,就想戏弄他一下,故意在城门边开了一扇小门。晏子走到城门下时,卫兵告诉他,大门开起来很难,那里正好有个小门,你也能进来。晏子当时一定很生气,但随即就说:“只有出使狗国才走狗洞。现在我是出使楚国,为什么要走狗洞?”

卫兵自然不知道这话到底有什么含义,去报告大王,大王是个有知识的人,只好下令大开城门。楚王似乎天生就喜欢戏弄矮子,一见到晏子,看到他不满三尺的个头,情不自禁地说:“看来齐国实在是没有人才,竟然派你这样的袖珍型人物出使。”

晏子也自甘下贱了,回道:“我们齐国有个惯例,出使文明开化的上邦,就派仪表堂堂的人去;出使野蛮无文的小国,就派我这样不上台面的人来。”

楚王连恼火的劲头都没有了,晏子正戳到了他的痛处。当时,楚国的确属于南方未开化之区,齐国已经有了理性的学术,而楚国还在信神敬鬼。这个一心想要被中原各国承认的未开化之国的国君,自尊心屡屡受到打击,当然不肯罢休。在举行酒宴时,他让人押着一个囚犯走过,楚王故意叫住“囚犯”问:“你是哪里人?”“囚犯”说:“我是齐国人。”楚王又问:“你犯了什么罪?”“囚犯”说:“我偷了东西。”楚王转身看着晏子得意地笑道:“原来齐国人都是小偷呀!”

晏子绝不含糊,立即回敬:“我听说淮南有一种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成了枳树。橘子又香又甜,枳子却又苦又涩。这是因为淮南淮北水土不同的缘故。我们齐国人在本国都是知礼守法的国民,可是到了贵国却成了小偷,不知道这是否也跟水土有点关系?”

楚王只好作罢,并认为晏子的确是个具备了大智慧之人。

关于晏子的仁,更是史不绝书。暂挑几个例子来证明。

景公非常喜欢槐树,曾下令:“犯槐者刑,伤槐者死。”令刚下不久,便有一人把一棵槐树搞伤了,景公捉住此人,要判刑。此人的儿子将妹妹送给晏子做妾婢。晏子知道自己的长相,当然不会有人肯把自己的妹妹往火坑里推,就问那人缘故。那人说了,晏子就去见景公:“我听说,穷民财力,以供嗜欲者谓之暴,崇玩好威严拟乎君者谓之逆,刑杀不称者谓之贼,此三者守国之大殃也。”景公当然听不明白他想说什么,就接着往下听。“君享国德行未见于众,而三辟(罪行)着于国,婴恐其不是可以莅(领导)国子民也。”景公这才明白过来,只好说:“微大夫教寡人,几有大罪。”立命罢守槐之役,出犯槐之囚。

有一年,大雨不止,粮食无收,晏子希望景公开仓放粮救民。景公不听,不但不听,反而在趁着大雨饮酒作乐。晏子很恼火,他先把自家的粮食分给灾民,然后去见景公道:“使民饥饿穷约而无告,使上淫湎失本而不恤,婴之罪大矣。”说完,扭头就走,景公忙追到晏子家,看晏子将家用器具抛在路旁,已经离家出走了。景公大惊,晏子不但罢工,还想隐居。他急忙一路追去,追上晏子,说:“寡人有罪,夫子倍弃不援,寡人不足以约也,夫子不顾社稷百姓乎?”晏子这才回来。景公于是“损肉撤酒”,发救济粮。

有一次,景公问晏子:“贤君之治国若何?”晏子答道:“其政任贤,其行爱民”,这八个字概括了他的思想,同时也是给景公提了一治国之道。又一次,景公问晏子,今后什么人能把齐国治好?晏子答道:“凡事都要看它是否有利于齐民。”

另外,他经常批评景公“吝啬”,物资藏朽了都不给饥民,因而老百姓离心离德。景公的确如此,只好慢慢改正。这或许就是晏子的仁,这种仁是针对老百姓的。

与景公的“吝啬”相比,晏子在个人生活上更是“吝啬”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有一次,景公随从到晏子家,看到晏子正在吃中饭,肉很少,回来向景公回报。景公即赐晏子一块封地,晏子辞而不受。他说大道理:“富而不骄者,未尝闻之,贫者不恨者婴是也,所以贫而不恨者,以若为师也。”

更让人可笑的是,一位使者在晏子家吃完饭后,到景公那里哭诉,居然说自己没有吃饱。景公很高兴,认为晏子太节俭了。就准备赏赐给他一房子,可晏子不受。景公就三送,晏子三次都不受。又说大道理给景公听:“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夫厚取之君而施之于民,是臣代君、君(临)民者,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

无论如何,我们都不愿意相信,这样一个仁智兼备的人,会做出“二桃”这样的局来。

晏子之所以成功,有三个要素绝不可少。

第一个就是他作局的本事,从他前期的准备就能看出来,他具备这样的条件;第二,入局的对象必须具备一种素质,这种素质就是:要脸;第三,作局的道具必须足够份量,如果晏子准备的是两个馒头,恐怕对方不会入局。

我们先来看第三个,也就是作局的道具——桃子。

为什么桃子会被三个武夫重视到那种程度,一见到桃子,就纷纷跳出来想要吃它。我们完全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桃文化中找到答案。

中国的桃文化源远流长,《典术》云:“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桃之精生在鬼门,制百鬼,故今作桃人梗着门以压邪,此仙木也。”也就是说,桃子避邪。但这一条似乎跟那三个武夫之死没有太大关系。

后来,有人把桃树的兴衰与国家的兴衰联系到一起。《尚书》上记载:“周武王克商,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周武王凯旋而归,坐定天下,便公布了一项偃武修文的重大贡献措施。这是一幅和平景象,不用别的花作陪衬,而用桃花,足见桃花和西洋的橄榄枝具有同样的意义。这一条似乎跟那三个武夫之死也没有关系。

大概下面这一条跟那三位就很有关系了。有人把桃视为百果之冠,这在春秋时代就能找到记载。后来,《云仙杂记》里首先把“王母桃”称为蟠桃。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又设想出天上有蟠桃园。到了吴承恩写《西游记》时,又引出大闹天宫孙悟空监守自盗,偷食仙桃的故事,使王母娘娘群仙招待会也无法进行。百果之冠意味着至上,意味着能者或是尊者吃之。所以,孙悟空在玉皇大帝眼中就不是个尊者,所以才派人去吃了桃子的猴子。

晏子的这个道具找得非常绝,他知道三个武夫是什么样的人,总想把自己摆到最高位,不肯屈居人下。那么,一个证明最高位的道具,被景公一直吹捧的桃子自然非常合格了。

再来看,当时公孙接一看晏子的眼神,就叹息今日必死无疑,这是为什么。因为第二个要素:三个人都是要脸之人。

春秋时期,有一条刚烈的精神血脉始终在流动。蕴育着这一血脉的就是那些不苟且不偷生,仁义、勇气和荣誉比性命更重要,随时准备流血来洗净、扞卫的武夫们。这就是一种伟大的人格,一种被中国赞誉了几千年,但慢慢正在消失,甚至是已经消失了的人格。

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要有脸,有自尊。一个不要脸的人,即使你让他钻你裤裆,他都可以笑着跪下,温柔地钻你。

真正的不要脸,是没有了自尊,没有了人格,把自己当成狗一样的人,他们只要活着,就可以。在今天,这样的人不胜枚举,他们的心态是,别人去死吧,让自己活得更好些。所以,二桃门事件永远无法复制。

如三武夫这样的人,在东周时期很多。

有一年,齐国遇上大饥荒。有个叫黔敖的人做了饭摆放在路边,等那些快要饿死的饥民来吃。一天来了一个以衣袖蒙脸的人,晃荡着,黔敖一看,这是好久不吃饭的症状。他立即高兴地站起来,端着饭,摆出一副救世主的样子,用勺子敲着盆子对那人说:“嗟,来食!”

那人扬起头瞪着黔敖,十分高傲地回敬道:“我就是因为不吃你们这号人的嗟来之食,所以才弄到今天这个地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要饭,也应该有一点点自尊,要有点脸。

事实上,因为吃饭而闹出的悲剧在东周时太多了。

宋国有位大将华元在战前杀羊慰劳兵士,吃完羊肉后,他的车夫对他说:“您没有给我羊肉吃。”华将军也没有在意,开战后,华将军站在车上,还没有下令冲锋,他的车夫就驾着马车疯了一般地冲了出去,直接冲到了敌阵,宋军因为没有了指挥官,而大败。

这位车夫当然不缺那块羊肉吃,但他有脸,人人都有的,偏他没有,他当然要给分肉的人一点颜色看看。

更具戏剧性的一件事发生在中山国。中山国君请吃饭,有个叫司马子期的因为没有吃到一道羊肉菜,气得跑到楚国,费尽口舌请了楚国派兵攻打中山。中山国君只身逃脱,眼看就要被楚军追上,突然有两人杀出,救了他一命。事后,中山国君对这二位猛夫感激不尽。二位猛夫告诉他,当初自己的父亲饿死了,是中山国君送给他俩干粮吃,救了兄弟俩一命,二人这样不怕死地保驾,全是报恩。

中山国君不禁激动起来,叹道:“我因为一盘羊肉而亡了国,又因一块干粮而得到两个勇士。这个世界啊!”

由此看来,东周时,吃饭之事,可大可小。

1000年后,有个人不经意地把晏子的二桃饭局重新演习了一遍。

这个人就是南朝梁朝的张缵,他用的道具是一杯酒。和晏子一样,他也是杀了三人。此人并没有晏子的智慧,他一杯酒杀了三个人,实在是意外事件。

张阁下向来自命清高、为人傲慢,在赴长沙当刺史的路上,邵陵王萧纶在郢州请他吃饭,座中有个叫吴规的读书人。吴规这个人穿得不怎样,苦大仇深的一张脸。张阁下就很不开心,有点嫌弃他。在席上,他举杯向着吴书生,吴书生很惶恐,站了起来。张阁下却放了下面这个屁:“祝贺你今天有幸在这陪酒。”

吴规脸立即就绿了,吃得非常不舒服,恨恨而归。他儿子听说了父亲受辱过程,当晚就气死了。吴规恨张缵恸儿子,第二天也死了。吴规的妻子两天失夫丧子,悲痛至深,过一天又死了。

这真是一件奇事,但我们发现,这还谈不上是饭局门事件,因为根本就没有人设局。

前面我们说,晏子设的这个饭局,如果设局人与入局人都符合条件,那入局人即使是有诸葛亮和一休那样的智慧,也会死掉。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二桃饭局”本身就是一必杀计。用西方理论来讲,“二桃饭局”完全是抽屉原理的社会模型。

抽屉原理形象的说法就是:把3件物品放到2个抽屉里,一定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两件物品;用这个原理来解释这场饭局,就是这样的:两个桃子可看作两个“抽屉”,根据抽屉原理,把3名勇士放到两个抽屉里,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两名勇士,即至少有两名勇士要合吃一个桃子。由于3名勇士都争强好胜,符合“要脸”这一要素,就决定了悲剧结局的不可避免,老谋深算的晏子自然就稳操胜券了。

中国人聪明之处就在于,饭局中可以运用这一原理,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用到。比如算命。清朝乾隆年间的学者阮葵生在《茶余客话》中就曾利用抽屉原理来分析、批驳“算八字”之类的活动,认为这类活动是断然不可相信的。他说:算八字的方法按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来排定“八字”。用六十甲子纪年,不同的年份只有60种;一年12个月,不同的月份只有12种;再用六十甲子纪日,不同的日也只有60种;一日分为12个时辰,因此,不同的年、月、日、时所组成的“八字”,总数只有60×12×60×12=518400(种)。

即使每个时辰有两个小时,再分成上半时辰和下半时辰,不同的“八字”也只有518400×21036800(种)。

把不同的“八字”看作“抽屉”,抽屉数不超过104万,而作为“物品”的人则有如恒河沙数,远远大于此。因此落在同一个“抽屉”里的人千千万万,这许多贫富、贵贱、寿夭、成败等等都互不相同的人,因为有相同的“八字”(落在同一个“抽屉”里)而不能不有相同的命运,这是何等的荒唐。再者同一天出生的人,由于出生的年、月、日已经相同,他们“八字”的差别,就只决定于出生的时辰,一天的时辰只有12种或24种(分上半时辰和下半时辰)。天下如此广大,人民这样众多,非说同一天内只能出生12种或24种命运不同的人,大家都知道他在扯淡,但却有人相信。

回到晏子身上来,用两个桃子制造血案后,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震动,但却引起了别国的趁势进攻。虽然,晏子又靠着自己的识人之能,成功地举荐了一位武将,又成功地击退了进犯的外敌。但他亲手毁了三个这样的武将,“罪孽”二字,不知道他做何理解!

晏子有一个非常唬人的座右铭:“独立不惭于影,独寝不惭于魂。”据一些人说,他的一生,完全是按这个座右铭行事的。的确,在后来的史书中,我们能看到与他同时代的孔子、墨子对他的尊崇,孔子称他:“救民之生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虽事惰君,能使垂衣裳朝诸侯。”墨子称他:“为人者重,自为者轻,先民而后身,薄身而厚民。”北宋的司马迁也极尊敬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但也有人对他制造的“二桃门政治丑闻”做了批评:比如那个比他似乎还有许多智慧的诸葛亮就说:“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唐朝的李白也说:“力拔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这些话可都不是赞赏,或多或少地有些埋怨他。

作为一个政治家,晏子是合格的,他对任何人都下得了手。这场饭局设置的也是非常成功的,因为有人入了局,再也没有出来。

这场饭局后来再也没有人设过,因为,任何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成功的。

这不知该是喜,还是悲。

同类推荐
  • 道理:中国道路中国说

    道理:中国道路中国说

    必然的路,谓之道;当然的话,谓之理。走中国道路,说中国理念,有了“道理”。道理是伴随发展而来的。发展必有道理,大国发展有大道理。何谓中国发展大道理?一以贯之,半步风流。
  • 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

    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

    本书从美国特有的民族文化背景谈起,探索美国人为何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如此敌对的态度,美国政治文化为何同马克思主义格格不入。本书还纵论美国在冷战期间和冷战结束之后的反共主义如何表现在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之中,指出美国在国家利益受到严重威胁时,意识形态的诉求会让于实际利益的考虑;在国力强盛的状态下,在对手的意识形态诉求也十分强烈的情况下,则在外交中强化意识形态色彩。
  • 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

    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

    《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一书收录了作者从事党务工作的心得体会、理论研究。
  • 做有担当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的权利与义务

    做有担当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的权利与义务

    共产党员能否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和有效履行自己的义务,关系到党员先进性的发挥,关系到保持党的纯洁性,关系到党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也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党员权利与义务,才能充分行使党员权利,有效履行党员义务,才能真正把党员的各项“权利”与“义务”落到实处,培养合格党员,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有力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主要从三方面论述了公民的自由权利。《代议制政府》是密尔政治学说的另一部代表作,是其多年致力于议会改革而形成的政治观点和实际建议系统化的结晶。
热门推荐
  • 中医食疗

    中医食疗

    《中国传统中医史话:中医食疗》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国传统中医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冷面总裁与俏丽女总监

    冷面总裁与俏丽女总监

    俏丽动人,是一个清纯寨乡女子的私生子。母亲的眼泪让她对男子从来不相信。一日,新总裁的到来,把她的平静生活搅了。“唔……”她用力推开他,捂着胸口,她,“你要干什么?”“你说,能干什么?”性感的嘴唇微微上扬,似笑非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极品佛爷

    极品佛爷

    飞升在即,记忆的枷锁忽然被打开,让他洞悉了这场惊天的阴谋。带着不甘的咆哮,一代佛陀,死在雷劫之下。意外的转世重修,让他的心中燃烧起滔天的怒火。他誓要将上辈子那恨,那冤,用他的方式来结算。
  • 沉住气,成大器:领导者做人做事的5项修炼

    沉住气,成大器:领导者做人做事的5项修炼

    “沉住气,成大器”,这句话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聪明。它并非是老于世故、老谋深算者的处世哲学,而是对任何普通人尤其是身处要职的领导者都适用的生存智慧,是现代生活在人性丛林中的人必须遵守的法则。《沉住气·成大器:领导者做人做事的5项修炼》围绕这个主题,提炼出成功的领导者做人做事的5项修炼,比如行为得体,言谈到位,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得心应手等,赢得了人心便赢得了一切。
  • 一品田园美食香

    一品田园美食香

    她:衰神附体,也不晓得哪个混蛋踢了她一脚,害得她从山顶一路掉啊掉,莫明其妙的掉进异世,附在年轻小女娃身上。她想哭,更想笑。娘哎,就算她许了个愿要长生不老,可也不用一下从大龄剩女直接变成妙龄小女娃吧?在睁眼闭眼,一辈子就过去了的魔咒失效之后,好吧!她认栽了。她是打不死的小强,咱走南闯北,哪哪都能生存,再恶劣的环境,也经不住咱这一双巧手给你左修修,右整整,美好田园生活就在前方,努力向前冲啊!(本文文主打美食,地道农家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本文没有勾心斗角,都是温馨小感动。致富路上,慢慢前行,一步一个脚印。本文男主死心塌地,女主专情专一,欢迎妞们一起进入美食田园的怀抱,一起见证男女主的爱情成长,还有可爱萌宝加盟哦!)奉上美食心得(友情提示,注意各位的口水)(1)麦芽要告诉各位:“烤肉的时候可要注意了,不能烤的太嫩,也别烤糊了,得经常翻个身,每翻一遍身,就得刷一遍油,要烤的兹兹冒烟才好吃,那嫩肉完全吸收了烟熏跟油的香味才是最好,末了还要撒上花椒粉跟孜然……”话未落音,那炭炉上刚刚还在冒烟的肉串就没了踪影。“谁吃了?谁吃了??”……(2)俗话说,贴秋膘就得乘着要冷不冷的时候。大火爆炒洗净的猪大肠,加入酱油醋以及生姜调味,等炒够火候,再加骨头汤加大料一块炖煮入味,直到炖的入口即化,就能放进豆腐或是黄豆芽烫熟,或者青菜啥的都成,等到豆腐吸收了汤汁的鲜味,那滋味,那香气,能叫你连舌头也一并吃了。(*^__^*)嘻嘻……
  • 生命的密码

    生命的密码

    亘古永恒的时空舞台演绎着如梦如歌的天地玄妙,充满着神奇的千古谜团,而生命本身就是其中之一。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解读身体语言,认知你我他……本书分生命的历程、人体的奥秘、人体趣闻、健康与生活四部分。
  • 原来碗筷也顽皮

    原来碗筷也顽皮

    罗家七女—罗天婉“我诅咒你的肚子里的孩子,让她看着自己的亲人一个一个的死在自己的面前让她尝尽背叛和无助,最后痛苦的结束一切”……多年后她是一个吸血鬼,让罗冉这个罗家真正的继承人没有父母的陪伴还害他失去了自己的亲生爸爸,可他依旧那样照顾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馋鬼扭曲的童年

    大馋鬼扭曲的童年

    故事发生在东北地区的靠山小镇,一个穷孩子学艺的经历。主人公大馋鬼是个热心率直、朴实无华的男孩。只是因为家里贫穷,他娘才不得已把他送到了镇上的一家小酒馆里学徒。在那里,大馋鬼和大师兄小秃子之间产生许许多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虽然大馋鬼也曾一度因忍受不了师傅的严厉管教,逃跑到皮匠铺里学徒、戏班子里学艺……但历经坎坷与磨难之后,他终于理解了“严师出高徒”的深刻内涵。于是,他带着对师傅的歉意和发奋向上的决心,重新回到了小吃铺里学徒。他更加积极乐观,勤奋好学,最终赢得了“小东北第一厨”的美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每天读点养生学

    每天读点养生学

    心理的健康、良好的居家环境、健康的职场生活、科学的防病治病、有效的排毒、开心的旅游等都是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每天学点健康知识。既能打开视野,又能帮助你获得健康生活的经验。对于珍视健康的您来说,每天读一个健康箴言能受益一生。
  • 农家贵女

    农家贵女

    重生到农家,爹死娘嫁人,日子很艰难,文瑾都不怕,种田采摘加经商,致富道路有办法!遇良人,甜甜蜜蜜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