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200000012

第12章 上篇 让沟通更有效 (1)

怎样和孩子讲道理?

不少父母都感觉跟孩子讲道理是非常难的一件事:父母说得天花乱坠,孩子这耳朵进,那耳朵出;一不留神,孩子还逮着个错反驳父母半天。

其实,孩子决不是听不懂道理,只是父母没有掌握好说道理的方法。别说孩子,成年人也不喜欢坐在台下听领导做报告,往往边听边想:“又是一通大道理!”怎样把“大道理”讲活了,下面教你几招。

●在比较中明道理

父母想让孩子接受一个新观念,不妨把它与孩子脑子里已经接受的“旧观念”做个比较,用事实说话。这样,孩子自然心服口服。

王帆是这样接受了爸爸的“运筹学”理论的:

一天,爸爸把王帆叫到身边问:“你知道什么叫‘运筹学’吗?”“‘运筹学’?不知道,说来听听!”爸爸说:“那好,我们先来做个试验!”听说做试验,孩子来了情绪:“什么试验?”“煮方便面!”说着,爸爸从柜中拿出两包方便面,递给王帆一包:“看谁煮得快!”“啊!小菜儿,我天天煮,起码比你熟练!”王帆一边说,一边找剪刀剪开方便面袋子,再烧水。爸爸正好和他相反,先烧水,再来剪袋子。结果是爸爸比儿子快了1分钟。爸爸得意地笑道:“看到了吧,我只不过是用等水开的时间来剪袋子,就比你快了1分钟,这就叫‘运筹学’!”孩子有些不服,就省了1分钟,也叫个“学”?

爸爸开始循循善诱:“你还记得爸爸上次接的那个工程吗?”“记得,就是那个提前3个月完成的工程吧。大家都很佩服你的。”“对,就是那个工程,预期要2年完成,光备料大概需要1年时间。可这个工程建起来,工作日要1年半,如果照你煮方便面的方法,那么就耽误了半年工期,那厂子和国家的损失都很大的。”

“噢,我知道了!”孩子顿时明白了,“你一定是先备了3个月的料就开工,然后边施工边备料,对不对?”“对,对极了!”爸爸十分高兴。

从此后,王帆对运筹学越来越感兴趣,而且有意识地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在做事前总是先策划一下,合理安排。这样,干起来有条不紊,每天的任务,总能提前完成。每门功课,学得精而不厌。每办一件事,可以说是事半而功倍!

●用科学依据说服孩子

直接让孩子干这干那,孩子难得信服,但给自己的意见加上科学的根据,就是另一回事了。

一位母亲最头疼的是孩子挑食,不肯吃蔬菜。一天吃饭时,餐桌上有碟儿子深恶痛绝的胡萝卜,孩子当然连筷子也不伸。母亲忽然灵机一动,故意叹息着对儿子说:“你不吃这么有营养的菜,真是太可惜。你知不知道?胡萝卜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人要是缺了维生素A,就会影响视力,严重的话到了晚上眼睛就会看不见东西。”儿子不懂什么维生素A,但对晚上看不见东西却大为恐慌:“那是不是连电视也看不见呢?”“当然也看不见,这都是有科学根据的。”于是儿子踌躇良久,破天荒地主动尝了一块胡萝卜觉得味道也并不是那么可怕。就这样,孩子挑食的毛病终于有了好转。

自此后,母亲便不断有意识地推荐一些科学知识书刊给他看。比如说,换牙时,不能老用舌头去舔,不然牙会长歪;生病服药要按时,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药效;吃饭慢嚼细咽,可以有助消化吸收……总之,孩子有什么不良习性,母亲便有的放矢地推荐什么科学知识。也不压他,也不逼他,只是偶尔笑笑提醒他:“这都是有科学道理的。”儿子相信科学,在科学道理的引导下,果然改正了不少坏习性。

●结合实际情境说道理

同样的道理,在不同的条件环境下说,效果就是不一样。在特定情境下给孩子讲道理,孩子不会觉得父母是在教训自己,眼看、耳闻、亲身体验,他们对道理就会有更深的印象。

同样的道理,在不同的条件环境下说,效果就是不一样。在特定情境下给孩子讲道理,孩子不会觉得父母是在教训自己,眼看、耳闻、亲身体验,他们对道理就会有更深的印象。

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所长斯行健,是我国最早被列入国际知名学者名单的古植物学家。作为学者,斯行健绝大部分时间精力都用在科学事业上,在儿子斯苇的记忆里,父亲没有教他写过一个字,也没有教他做过一道算术题。但是,儿子却永远记得这么一件事。

全家难得一起去中山陵游玩。他们从中山陵下来向灵谷寺走去时,不时发现路边的山坡上有新露出的岩石,这时斯行健总是去敲打,以期能寻找到化石。他一敲就没个够,妻子多次催促他,他才起身继续带全家向前走。到了无梁殿,他不叫斯苇抬头注意那投有一根梁的雄伟大殿,却指给他看殿外屋檐下的青石块。他指着石块上一个个水穿的小洞,对斯苇说:“你看,一滴水的作用是很微弱的,但是长年累月地滴,就能把坚硬的石头滴穿;搞科学研究就需要这种精神,只要有一点时间就把它挤出来,用来学习、工作,只要坚持不懈,你就会取得成功。”

在大海边启发孩子有广阔的心胸,通过孩子购物的小事教导孩子对人要有礼貌……教育应该和孩子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而不是什么抽象的东西。

●让孩子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

让孩子进行“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往往能让孩子明白许多道理。

让孩子进行“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往往能让孩子明白许多道理。比如,不要拿别人的东西。如果父母只是单纯宣布几条禁令,孩子恐怕过几天就忘了。如果换一种方式,问孩子:“要是有人把你最喜欢的变形金刚玩具拿走了,你会怎么想?”这个问题就能真正启发孩子的思考。

孩子长大一些,可以多让孩子换几种角色。比如,让孩子站在老师的角度想,让孩子站在同学角度想,等等。用这种办法说道理,孩子不但容易接受,还能让孩子培养对他人的敏感、兴趣和同情心。

●用事实教育孩子

让事实给孩子一个教训,这样,担保孩子记得牢。

威尔逊要到山里去参加为期两天的野营活动。学校向他们介绍了营地的一些情况,并为他们的准备工作提出了建议,让孩子们自己回家去准备营地生活用品。妈妈问威尔逊是否需要帮忙,威尔逊说自己能够照顾自己。在他出发前,妈妈检查了他的行李,发现他没有带足够的衣服,因为山里要比平原冷得多,显然威尔逊忽视了这一点。妈妈还发现他没有带手电筒,这是野营时经常需要带的东西,但是妈妈并没有给他更多的提示。

威尔逊高兴地走了。过了两天,等他回来时,妈妈问:

“怎么样,这次玩得开心吗?”

威尔逊说:“我的衣服带得太少了,而且由于我没有带手电筒,每天晚上都要向别人借,这两件事搞得我好狼狈。”

妈妈说:“为什么衣服带少了呢?”

“我认为那里的天气会和这里一样,所以只带了平常穿的衣服,没有想到山里会那么冷!下次再去,我就知道该如何去做了。”

“下次如果你去佛罗里达,也带同样的衣服吗?”

“不会的,因为佛罗里达很热。”

“是的,你应该先了解一下当地的天气情况,再作决定,是吗?那么,手电筒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想到要带手电筒,可我忙来忙去,最后把手电筒给忘了。我想,下次野营时我应该先列一个单子,就像爸爸出差时列的单子一样,这样就不会忘记东西了。”

在妈妈和威尔逊的一问一答中,妈妈帮助威尔逊总结了这次活动的教训。其实,这位妈妈完全可以在事先提醒孩子,但她认为,经验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很重要的,因此,她没有提醒孩子,而是让事实给孩子一个教训,这样,保证孩子记得牢。

这个事例提醒各位父母,有时明知孩子有错,也不要太早指出,否则,孩子要么嫌你烦,要么随口答应,没有什么深刻印象。孩子有时需要吃点苦头,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嘛。

●用故事点出道理

每个孩子都是喜欢听故事的。生动有趣的故事往往比直白枯燥的说教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也更容易让孩子理解,故事中的道理也容易让孩子接受。

孩子背着父母拿钱是常见的现象,他们第一次这样做,心中并不一定有“偷”的概念。但如果父母处理不当,孩子形成不良习惯后就更难解决了。一位母亲发现孩子偷偷拿钱,没有责备孩子,而是编了个故事:

鼠妈妈准备了一小篮花生,这天她正打算给生病的鼠爷爷送去,却发现少了好多。于是,她找呀找,鼠宝宝发现了满头大汗的妈妈,心里很难过,原来是鼠宝宝肚子饿偷偷地吃了一些,又怕挨批评,所以不敢告诉妈妈。但最终,他还是走到了妈妈的面前……

然后,母亲让孩子自己编下去,“鼠宝宝会怎么说!”“鼠妈妈原谅了鼠宝宝没有?”最后,再问孩子,想不想向诚实的鼠宝宝学习。鼓励孩子做错了事自己承认,并告诉他以后有什么要求,可以向爸爸妈妈提出来,合理的要求大人都会同意的。

此后,家里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事件。

小王盛是个健康聪明的孩子,可有一个缺点:爱哭。父母多方劝导,始终不见效果。终于,父亲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小王盛又大哭一场之后,他给儿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世界上有许多许多美好的声音。美丽的布谷鸟把春天唱来了,像个小绅士的鹦鹉可以学各种各样有趣的人类语言,全身毛绒绒的小猫有‘喵喵’的叫声,小朋友们会吗?”

“很久很久以前,长颈鹿像所有的动物一样,大自然也赋予他唱歌说话的嗓子,可是,长颈鹿由于身子太大,不能跟其它小动物一起穿过矮小的灌木丛。就为这么一点小事,他伤心地哭了,而且赌气不跟其它小动物说话,时间一长,小朋友们知道发生了什么吗?”

“他哭坏了嗓子,从那以后变成了一个既不能说话又不能唱歌的哑巴。”

此后,小王盛也不再爱哭了,他从这个故事中,领悟到了哭并不能解决问题。

上面两个例子中的父母都是聪明的,他们用娓娓动听的故事,生动活泼的形象传达给孩子有用的道理。我们可以想像,如果他们用喝斥教训甚至拳脚棍棒来对待孩子的毛病,会造成怎样的恶果!

怎样与孩子商量和讨论?

有些父母能与孩子说得眉飞色舞、热火朝天,有些父母却很少与孩子讨论什么。他们与孩子说话,往往说上个三五句,孩子不耐烦,父母也没词了。这些父母也很着急: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和孩子深入讨论呢?

掌握下面一些诀窍,在实践中好好摸索,相信与孩子“越说越投机”不是什么难事。

●态度温和而有耐心

冷静平和的态度,温和而充满爱意的语调,轻松愉快的氛围,这些都是鼓励和引导孩子把话说下去的要素。

父母在与孩子交谈时,绝对不能失去的是耐心。耐心地倾听孩子讲话,用温和轻柔的语调和他谈话,努力抓住孩子情感和兴趣的“激发点”,这样来引导孩子讲话,必然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比如,星期天,三四岁的孩子要求爸爸带他去动物园玩,叫嚷着:“爸爸,咱们去动物园吧!”这时,爸爸便可趁机引导:

“怎么?你要到动物园去玩呀!那儿好玩吗?”

“好玩!有小猴,有狗熊,还有老虎……”

“还有什么?”

“还有飞机、碰碰船,还有大滑梯,多好玩呀!”

“是。啊,真有意思……”

这种交谈,因为与孩子的感情息息相通,所以可以轻松地进行。

冷静平和的态度,温和而充满爱意的语调,轻松愉快的氛围,这些都是鼓励和引导孩子把话说下去的要素。下面一段母亲和女儿的对话也许会对你有所启发:

妈妈:“谢谢”是一种礼貌,是一种文明,是一种感情。

女儿:“谢谢”也是一种语言。

妈妈:枫枫,关于说“谢谢”,你有什么故事?

女儿:怎么说呢,有这么一个印象,从小我爸就教我说“谢谢”,但他对我说”谢谢”的时候却很少。有时我帮他做完一件事以后,他连半个谢字也没有,好像我该做一样。但是,在他帮完我的忙后,却一再强调:“要懂礼貌,怎么一声谢谢也不说!”假如连父母都不会说“谢谢”,那他还有什么资格教自己的孩子说“谢谢”呢?

妈妈:那我知道了,不会说“谢谢”的爸爸妈妈也不会真正让孩子理解“谢谢”。而且“谢谢”是平等的,谁都应该学着说“谢谢”。

女儿:看来你比我爸爸明白。不过,你有些时候也有点过分。

妈妈:是这样的吗?讲来我听听。

女儿:记得上次土耳其的卢丹来的时候,送给我一个很漂亮的磁铁,我又不能用中文说“谢谢”,但又觉得自己的英文说得不怎么好,所以就还给卢丹一个友好的微笑,又用赞赏的目光仔细看了一遍磁铁,用另一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激和对礼物的满意,可你却一个劲儿催着我:说一句“谢谢”呀!说“Thankyou!”在大庭广众面前,弄得我狼狈不堪!

妈妈:很抱歉,我实在不知道你的感受,生怕别人说我们家的孩子不懂礼貌,看来我是过分紧张和虚荣了。其实,表达“谢谢”的方式是很多的,一个微笑,一个亲昵的动作或者是其他的话,例如“我太高兴了”、“我不会忘了你的好意”等都可以表达谢意。谢谢你教给我这些。

同类推荐
  • 好妈妈都是营养师:0-3岁宝宝营养配餐与饮食宜忌

    好妈妈都是营养师:0-3岁宝宝营养配餐与饮食宜忌

    《好妈妈都是营养师(0-3岁宝宝营养配餐与饮食宜忌)》不同于市面上一般的婴儿食谱,它涵盖了更多生活中必须掌握的育儿知识,如宝宝每个阶段的标准体重,如何度过长牙的烦躁期,提高睡眠质量,补足各种微量元素,等等,针对宝宝的每个成长细节都给予了新妈妈们细心的指导。妈妈最懂宝宝,妈妈最懂妈妈。本着分享的心情,有了这本书。编者想把更多的好妈妈喂养智慧分享给大家,希望各位新妈妈能亲力亲为,给宝宝的每一餐都注入满分的营养和爱。
  • 好妈妈必知的宝宝食品安全200问

    好妈妈必知的宝宝食品安全200问

    乳品中的三聚氰胺、猪肉火腿中的瘦肉精、饮料中的塑化剂……这些危害宝宝健康的食物如何才能避免?《美食天下·第2辑:好妈妈必知的宝宝食品安全200问》教妈妈认识和远离食物不安全因素,给孩子最安全的呵护。
  • 母婴健康生活万事通

    母婴健康生活万事通

    十月怀胎过程,孕期医学检查与健康生活,科学喂养与护理,婴儿疾病防治,亲子交流与母婴游戏,心理健康与智力开发。
  • 换种方式与孩子沟通

    换种方式与孩子沟通

    很多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是失败的、无效的,就是因为他们运用的方式是消极的,他们习惯用命令、教训、呵斥、指责、责骂的方式去沟通。今后一定要彻底改掉以前那种家长作风式的无效沟通方式,换种方式与孩子沟通,充分考虑到与孩子思想观念的差异,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 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

    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

    从不愿相信的事实中知晓必须明白的道理,心理健康决定孩子一生的幸福,国内顶尖教育专家孙云晓、著名报告文学作家阮梅,七年沉底采访,用沉痛的答案告诉天下父母和老师,我们该怎样去持平孩子的心灵创伤
热门推荐
  • 老婆还我男儿身

    老婆还我男儿身

    好不容易熬到了周末,一身浅灰色职业套装的罗澜一边诅咒着榨取最大剩余价值的外国老板一边从包包里找家门的钥匙,穿着细高跟鞋的脚酸胀到不能着地,她两只脚来回替换着,在包里划拉的手越来越不耐烦。嘴里嘟嘟囔囔,脏话更盛。终于找到了钥匙,穿进去,一转,打开门。屋子里慷慨激昂的音乐扑面而来,几乎要让人的脑子炸开。“搞什么鬼!”罗澜一时忘了酸胀的脚丫子,怒气冲冲的上前去,一把拍……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皇后,别跑

    皇后,别跑

    她又没有阴狠毒辣的心,穿越到这吃人的后宫,岂不是分分钟被人KO的命?拜托,老天爷,麻烦降个雷把她给劈回去吧!
  • 皇家学院:十亿新娘

    皇家学院:十亿新娘

    她看了天使,怎么办?竟要她负责?一个有厌食症,性格拽到不行的贵‘太子’;一个漫不经心,学院时期红透半天边的少年;一个学习天才、做得一手美食的转校学妹;用恶劣表达不知说不出口骄傲的爱打击、让她失去与人恋爱信心、、、
  • 逆天能量师:绝宠废材妻

    逆天能量师:绝宠废材妻

    当一日,就是坑死所有的天才,废物娶了废材,又言:一遇废材误终身。男主:从天之骄子一朝成废物,又傻又废材。还言:废材的终极任务,废废成双。被人欺负欺骗还差一点欺辱。面临各种抛弃舍弃背弃,废材夫妻要逆天,他落魄却未堕落。女主:穿越重生双加持,只是起点太低,为废材正名。坑死了全大陆的天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家庭常见病饮食疗法小处方

    家庭常见病饮食疗法小处方

    在《家庭常见病饮食疗法小处方》一书中,编者搜集整理了百余种日常生活常见病症的滋补、治疗小方剂,以便于读者使用。这些方法大都是从传统医药典籍中间摘选出来的,其中也有一部分为中医临床常用药方,对一些常见病和慢性病有不错的疗效,而且无毒副作用。在摘选这些药方的过程中,虽然我们尽量避免有把握不准的地方,但还是请读者在实际使用时,最好能征求一下医师的意见。另外,还应特别强调的是,对急重病症,这种方法不可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只能在医师指导下作为辅助疗法,所以此类患者必须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以免贻误治病良机。
  • 赖上豪门总裁

    赖上豪门总裁

    “四喜小姐,您请节哀!”身后冰冷的声音不带一丝感情,四喜转过身看着眼前这个三十左右的青年男子,长得高大精悍,一身黑色西装,神情漠然。陈四喜很难相信刚刚这慰问之语是从这位叫高寒的人口中说出来,活了二十二年,也就这位高寒先生能尊称自己为“四喜小姐”。陈四喜一直觉得自己的人生真的很悲催,除去这个俗气又难听,一听便让人觉得是爹不疼娘不爱的名字外她还自幼父母双亡,跟着奶奶……
  • 发明的故事

    发明的故事

    《发明的故事》是房龙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一经出版就风靡全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房龙的文笔风趣幽默,若行云流水,让人不知不觉就进入了他用文字为我们构架的科学世界中。正如著名作家郁达夫形容的那样:“枯燥乏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一写,无论大人、小孩,读他书的人,都觉得娓娓忘倦了。”
  • 盛宠豪门妻

    盛宠豪门妻

    ——夏瑜,你去死吧!又是一条无名短信,仿佛来自地狱的诅咒。在甲板上晒着太阳,正和经纪人聊的欢畅的夏瑜,恹恹的看着手机屏幕,眼底闪过古怪。会是谁一连三天,每天13点13分准时发来这种短信,像是个刻意的恶作剧。“瑜,又是那种短信?”“嗯,恶作剧吧!”揉揉眉心,夏瑜懒懒的答应着,余光不经意的撞到经纪人慕寒担忧的眸,扯动唇角安慰的笑笑……